水位—流量关系的定线方法和技巧
介绍单一水位流量关系计算机定线,推流的一种方法

介绍单一水位流量关系计算机定线,
推流的一种方法
单一水位流量关系计算,是一种水文建模方法,主要用于分析某一条河流的洪
量特性。
利用这种计算方式,可以预测河流极限流量以及径流特性,而且在进行径流控制時也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本文旨在介绍推流法在单一水位流量关系计算中的运用。
推流法是控制水流的一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河流中施加外力,以达到改
变河流流量或方向的目的。
此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河流流程中施加一个必要的外力,使河浮的流动方向发生变化,通过调节推流量来调节河流的水文环境。
推流法在单一水位流量关系计算中的作用,首先要看河流是否存在溢流情况,
如果河流向上溢出,即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水位下降率大于流量上升率,则可以通过推流法进行降低水位或降低流量,来改善这种状况。
其次,若河流向上阻塞,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中流量上升率大于水位下降率,推流法可以促进河流的流量上升和水位上升,从而释放压力。
最后,在河流水位恒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推流来调节流量,以达到河流水文环境的最佳状态。
推流法在单一水位流量关系计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控制水流的方面尤为重要。
此外,在水利工程规划、径流预测、流域及水库管理中都可以利用推流法来进行合理控制。
在水位流量关系计算中,推流法既可以改善河流流动状况,又能够维持水文环境的优秀状态,从而促进河流水文发展。
水文测验(水位流量关系)

水样含沙量计算:������������ =
������������ ������
当含沙量较大时(大于 20kg/m3) ,也可采用同位素测沙仪测量含沙量。它具有及 时、不取水样等优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河道流量数据处理 包括定线和推流两个环节,定线是指建立流量与某种或某两种以上实测水文要素间 关系的工作;推流则是根据已建立的水位或其他水文要素与流量的关系来推求流量。 1、河道流量数据处理内容 编制实测流量成果表和实测大断面成果表; 绘制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 水位~流量关系分析与检验; 整编逐日平均流量表及洪水要素摘录表; 绘制逐时或逐日平均流量过程线; 合理性检验; 编制河道流量资料整编说明书。 2、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确定 一个测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是指基本水尺断面处的水位与通过该断面的流量之间的 关系。 水位~流量关系分为稳定和不稳定两种 1)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四曼宁公式 曼宁公式的表示: 流速V = ������ 3 ������ 2
1 ������ ������ ������
3 2
1
2
1
������
������ 2
������
2
1
两种计算方法计算流量成果的相对误差为δ = ������1 − ������ /������,整理得:δ = (������ )3 − 1。 对于较为普遍的“U”型断面,当 B/h>=66.3 时,可采用断面平均水深代替水力半径进行计 算,成果的系统误差不超过 2%。
一流量测量方法 1、常规测流方法:过河索船侧法、 、缆道法、桥测法、水工建筑物法、堰槽 法、超声波法、SDCP 法、浮标法、比降法和流量实时在线法。
测量流量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方法为流速面积法, 其中包括流速仪测流法、 浮标测流法、 比降面积法等。 浮标法:是一种简便的测流方法。浮标测流的主要工作是观测浮标漂移速度,测量水道 横断面,以此来推估断面流量。 凡能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可以制成浮标。 浮标法测流原理:用水面浮标法测流时,测得的是浮标在水面上的漂移速度,将它与过 水断面相配合,计算出断面虚流量,然后乘上浮标系数,才能得到断面实际的流量。 浮标系数的确定: 1) 流速仪与浮标同时测速,分析确定; 2) 采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的流量与实际浮标虚流量,分析确定 3) 按河段及水流条件,选取经验浮标系数。 2、水深的测量方法:直接用测深器具、间接测深、双频回声测深仪 直接用测深器具:1)测深杆:适用于流速、水深都比较小的情况(水深<10m(国际标 准时 5~6m) ,流速<3m/s)2)测深锤:适用于水深、流速较大时,测深锤重量一般为 5~10kg。3)测深铅鱼:有缆道或水文绞车的测站,可将铅鱼悬吊在缆道或水文绞车上 测水深。水深读书可在绞车的计数器上读取。 间接测深——(超声波测深仪)回声测深仪。原理:超声波自换能器 A 发射到达河底 又反射回到换能器 B, 声波所经过的距离为 2L,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c = 1410 + 4.21T − 2 0.037������ + 1.14������。 (已知) 。 当测得超声波往返的传播时间 t 时, 可得单程距离: L=ct/2L, 由图可知,水深 L 可用下式计算。 h = ������2 − ������2 + ������ 超声波测深仪具有精度好、功效高,且不易受天气、潮汐、和流速大小的限制等优点, 但是在含沙量大或河床式淤泥质组成时,记录不清晰,不宜使用。 双频回声测深仪(简称 DFS) 二、泥沙测验与计算 1、悬移质:悬浮于水中并随水流移动 2、推移质:沿河床滚动、滑动、跳跃。 3、河床质:组成河床活动层并处于相对静止而停留在河床上。 4、悬移质测验与计算 描述悬移质常用的定量指标包括含沙量和输沙率。 含沙量 Cs—单位体积浑水内所含悬移质干沙的质量。Kg/m3. 含沙量大小取决于地面径流对流域表土的侵蚀,它与流域坡度、土壤、植被、季节 性气候变化、降雨强度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输沙率 Qs—单位时间内流过河流某断面的干沙质量。Kg/s 断面输沙率可通过断面上的含沙量测验配合断面流量测量来推求。 河流含沙量垂线分布均呈上小下大形式。变化梯度随泥沙颗粒不同而异。 取样方法:若取自固定测点,称积点式取样;若在测线上由上到下(或上下往返) 匀速移动,称积深式取样,该水样代表测深的平均情况。 水样的处理过程:量积 V、沉淀、过滤、烘干、称重 Ws
水位流量关系的确定方法及误差检验

在所有情况 下, 对于水文站某 一流量 , 回水条件 的变动也 会引起水位 流量关 系的不稳定 , 同样 , 由于水 文站上游条 件的变动引 起某一 水 位的平 均行 进流 速的变 动 , 也会产 生这样的结 果 , 这种 影 响 与主 要 因素 相 比是 次要 的。 但
1
= 一
1 概
述
水文站的主要 任务是提 供所在河 流的流量资 料。为
R/S : 3
J 7 v
1
() 1
达到此 目的 , 就要 测量水 位 、 量, 将其 建立 关 系。这 流 并
个关系是用流量 与某 一断 面的水 位建 立 的, 指测 站基本 水尺断面 的水位与通过该 断面 的流 量之 间的关系。若 测
此, 每一测 站都有它 自己的水位流 量关系。 同时, 这些水 力因素也可能 随时 间的转移而 发生变 化 , 以同一测 站 所 水 位 流 量 关 系 也会 因时 而 异 。
按河床的稳定情 况 , 水位流 量 关 系可分 为稳 定的 和 不稳定的。河床稳定是指河底 和两岸 的几何形状 及摩 阻 特性对时间保持常量。河床 不稳定是指 几何形状 和摩 阻 特性随时间而 变 动, 即 , 亦 河床本 身 是易 变的 。可 是 , 对 于任何河段 , 不论是稳 定的还 是不稳定 的 , 各种短 暂的 自 然现象或 人 为活 动都 会 对 当时 的水 位 流量 关 系发生 影
面平均流速 , / ; ms 为河床糙率; R为水力半径 , 通常用 m, 平均水深 d代替 ; S为水面比降。 由上式可知 , 要使水位流量关系保持稳定 , 必须 在同
一
水位流量关系的定线方法与技巧

水位—流量关系的定线方法与技巧河道流量资料整编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编制实测流量成果表和实测大断面成果表;2.绘制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3.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析和检验;4.数据整理;5.整编逐日平均流量表及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6.绘制逐时或逐日平均流量过程线;7.单站合理性检查;8.编制河道流量资料整编说明书。
流量资料整编工作主要包括以上内容,这也是在没有实现水位—流量关系应用软件定线前,进行流量资料整编必须要做好的主要环节。
并且这些环节在进行过程中是相互关联,交叉进行的。
在应用南方片整汇编软件进行资料整编后,绘制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析和检验、数据整理都有程序完成。
经转换和入库,就可自动完成流量资料整编的数据加工、数据输入、整编计算、合理性检查和成果输出等众多环节。
所以说,南方片整汇编软件的应用是水文资料整编工作的一次质的飞跃。
流量资料整编工作的主要有以上8个步骤。
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在进行流量资料整编前:1、要认真学习该站的《水文测验任务书》,熟悉了解该站的测站特性、测验方法及高、中、低水位级的划分标准。
2、了解当年的水情及洪水过程,了解是否发生特殊水情,了解是否有特殊的测验要求。
3、在了解的基础上,作为负责初制的人,一定要认真审查单次流量资料,在确定单次流量资料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再开展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实测流量成果表和实测大断面成果表正确,确保定线的正确性。
在编制完实测流量成果表和实测大断面成果表后,就可以要着手进行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的绘制、定线工作。
在讲这个内容之前,先谈谈水位流量关系,受我所接触的限制,在这里我主要讲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
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总的来讲可分为两种,即稳定和不稳定。
稳定的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测站控制和河槽控制较好的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即同一水位只有一个流量。
其关系是单一曲线,并能满足曼宁公式:21321S R n V = AV Q =式中: Q ——流量 s m /3A ——断面面积 2mV ——断面平均流速 s m /n ——河床糙率 无量纲R ——水力半径 mS ——水面比降这一类型的水位流量关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测站控制较好,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的因素随水位变化,保持稳定。
燕桥水文站水位~ 流量关系单值化研究与应用

2021.38燕桥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研究与应用李 涌 吉文平 周 倩一、基本情况燕桥水文站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镇董山头村西侧灌沟河南支上,东经117°09′2.5″,北纬34°05′08″,属淮河流域奎濉河水系。
2019年淮委水文局设立为省界断面水文站,系灌沟河由安徽进入江苏的省界控制站。
燕桥水文站监测断面位于燕桥上游170m 处,上游距苏皖省界700m,其间无支流汇入。
河道自西向东流向,河宽33m,河道断面较规整呈U 形,河底高程27.2m,两岸地面高程31m。
河段堤防较规整,左堤宽2.5m,高程33.8m,左堤外为农田;右堤宽3m,高程33.2m,右堤外为农田。
二、测流设施土建设施:自记水位台及观测踏步、水尺桩、护岸、护坡等。
自动仪器设备:遥测水位、遥测雨量、雷达波流量计等。
人工流量监测:桥测ADCP 及流速仪法测流。
三、该站现行流量监测方法1.桥测法采用桥测ADCP 或桥上流速仪法测流,使用连时序法推流,工作强度大、运行成本高、时效性差、易出现人为误差。
2.雷达波流量计法雷达波流量计属非接触式测速设备,2020年6月1日至7月22日进行人工实测流量与雷达波流量计监测的流量值同步比测。
经初步分析该流量计较人工实测流量误差较大,相关关系散乱,见表1、图1。
流量精度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风速影响在无降水、河道无径流情况下,由于受风速影响,雷达波流量计有较大流量数值记录,表1中第1~5测次流量值达24.2m 3/s,实际上河道流量值均为0。
(2)断面冲淤影响宿城区、宿豫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各新建一座工业水厂,全市工业用水量为1.625亿m 3(约44.5万m 3/d),对水质无特殊要求的工业用水按照80%计算,规划总供水规模约为36.0万m 3/d。
根据工业园区分布,拟建设7座工业水厂,取用再生水利用比例按最低1/3计算,利用再生水量最少约11.9万m 3/d。
水位流量关系的确定方法及误差检验

水位流量关系的确定方法及误差检验作者:刘阳伟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7期[摘要]水文站每次观测水位的目的是要得到河槽中某一时刻的流量,而目前的水文测验技术不可能测到每一时刻的流量,因此,就要建立水位流量关系。
主要介绍目前广泛使用的水位流量关系确定方法及误差检验。
[关键词]水位,流量,关系,误差检验中图分类号:P3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291-01n1R2/3S1/2 (2)式(1)、式(2)中Q為流量,m3/s;A为断面面积,m2;V为断面平均流速,m/s;n 为河床糙率;R为水力半径,m,通常用平均水深d代替;S为水面比降。
由上式可知,要使水位流量关系保持稳定,必须在同一水位下,A,R,S,n均保持不变,或者各因素虽有变化,但对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能互相补偿。
这样,同一水位,就只有一个相应流量。
天然河道里,严格讲,在较长时段内,几乎不存在这种简单关系,只是影响程度的大小不同而已,因为各条河流,各个断面的水力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每一测站都有它自己的水位流量关系。
同时,这些水力因素也可能随时间的转移而发生变化,所以同一测站水位流量关系也会因时而异。
3 水位流量关系的建立及推算流量的方法3.1 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先用目估的方法,通过点群中心初定一条线,测点均匀分布于曲线两旁,如果测点多而分散,不易定出曲线方向时,用点群分组计算重心的方法定线,将初步绘制的曲线分为若干水位级,在各水位级的同水位上分别读出流量、面积、流速,如果面积与流速的乘积等于流量,或者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3%,再进行随机不确定度的计算,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左右两侧,相距为不确定度的一对曲线即误差控制曲线,在这个范围内,如果其上下限的某一边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是在某水位级范围内连续出现两个或更多个点子,那么可能需要对水位流量关系作变动重新计算随机不确定度,最后进行3种检验才能确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水文信息学-第八章水位流量关系

一个测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是指基本水尺断面处的 水位与通过该断面的流量之间的关系。但有时由 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测流断面与基本水尺断面不 在同一处,若相距较近,一般不会影响水位流量 关系的建立。若相距较远,但中间无大支流汇入, 两断面处的流量基本相等,则基本水尺断面处的 水位与测流断面的流量仍可建立关系。
1 dZ
QK
Sc
Udt
K
Sc
1 ScU dt
Q Qc
1 1 dZ ScU dt
式中 Qc 为稳定流的流量。 因数。
1 1 dZ 称为校正
ScU dt
二、洪水绳套曲线的特征
1. 洪水绳套曲线为一逆时针的绳套
洪水上涨时,其涨落率为正,附加比降为正,涨水的校正 因数大于1,因此其流量大于同水位的稳定流流量。同理, 落水的涨落率为负,其流量小于同水位的稳定流流量。这 样,一次洪水涨落过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为一逆时针绳 套曲线。
别为
d
dd
K 2 d 1
d 2
2
K2(
2
1)d
dd
由于 为小于1的正数,所以 d d d 为正数,即流速随水深 的增加而增大;又由于 1 为负数,所以 d 2 / d d 2为负数, 表示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为一条凹向上方的曲线。当水深逐 渐增大达一定深度时,流速随水深的增大,增加甚微,所 以高水位时流速近于常数。因此,水位流速关系曲线为一 条以垂直线为渐近线的凹向上方的曲线。当断面有漫滩和 深潭时,水位流速关系曲线发生反曲,这是因为水位流速 关系中的流速是指断面平均流速。漫滩和深潭时,由于过 水断面面积随水深发生变化,合断面平均流速的变化不连 续。
n
Q 1 • B • d 5 3S 1 2nS n
超标洪水水位流量关系线拟定方法分析

超标洪水水位流量关系线拟定方法分析◎李海露一、引言在众多相关水文数据当中,河水流量是基本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数据类型,其具体数值主要通过河道中的水文控制断面相对应的水位-流量关系线所计算得出。
超标洪水水位流量关系线模型的成功拟定,将可以及时有效的发挥各地水文测站的作用,能够在未来面对大规模超标暴雨洪水时,及时快速地测算出洪水水位的相关信息,为防洪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有效避免出现洪水灾害问题。
二、超标洪水水位流量关系分析超标断面洪水水位流量关系公式主要利用流量与某一断面的水位建立而成的,表示被测水文站基本水尺断面,经过该断面的实测最大流量值与该断面水位之间关系的公式。
若所要求观测区域的实际水位位置与实际测流点不相属在同一个水文断面,两个水文断面位置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中间若没有其他河道分流点或有支流的汇入,则又可视为直接的在这其中建立的水位流量关系。
在确定水位流量关系中,需要对流量进行实测并确定相应水位,由于河流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因此在分析水位流量关系时其中的特征参数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这最主要是由冲刷或淤积等情况导致的。
除此之外,水生植物、冰盖、砂石等也会一定程度上引起关系特征的变化。
根据河床稳定性程度可以将水位流量关系分成稳定关系和不稳定关系。
对于上述不同流量河段站而言,自然天气因素变动和自然人为活动影响等情况都会共同影响到水位流量关系。
在稳定水位流量关系下,会呈现出一条近似于抛物线的单一曲线。
对于该关系线的分析应先目测估算,在点群中心位置处拟定一条线,并能确保其中的检测点在关系曲线上两侧都均匀的分布,使用点群分组和计算重心的方法来确定关系线。
在一个初步确定的水位曲线范围处划分出一个或多个稳定水位级,并可在以上各稳定水位级下的同一稳定水位级处分别将在其中确定的恒定流速、流量和面积读出并分析其中的关系,控制其中的误差小于3%,在此基础上计算不确定度,将误差控制在2%内。
不稳定水位流量关系下,所要呈现出的水位曲线表现为形状起伏不唯一且水位变化很复杂的一条直线或多条水平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位—流量关系的定线方法与技巧河道流量资料整编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编制实测流量成果表和实测大断面成果表;2.绘制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3.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析和检验;4.数据整理;5.整编逐日平均流量表及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6.绘制逐时或逐日平均流量过程线;7.单站合理性检查;8.编制河道流量资料整编说明书。
流量资料整编工作主要包括以上内容,这也是在没有实现水位—流量关系应用软件定线前,进行流量资料整编必须要做好的主要环节。
并且这些环节在进行过程中是相互关联,交叉进行的。
在应用南方片整汇编软件进行资料整编后,绘制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析和检验、数据整理都有程序完成。
经转换和入库,就可自动完成流量资料整编的数据加工、数据输入、整编计算、合理性检查和成果输出等众多环节。
所以说,南方片整汇编软件的应用是水文资料整编工作的一次质的飞跃。
流量资料整编工作的主要有以上8个步骤。
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在进行流量资料整编前:1、要认真学习该站的《水文测验任务书》,熟悉了解该站的测站特性、测验方法及高、中、低水位级的划分标准。
2、了解当年的水情及洪水过程,了解是否发生特殊水情,了解是否有特殊的测验要求。
3、在了解的基础上,作为负责初制的人,一定要认真审查单次流量资料,在确定单次流量资料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再开展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实测流量成果表和实测大断面成果表正确,确保定线的正确性。
在编制完实测流量成果表和实测大断面成果表后,就可以要着手进行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的绘制、定线工作。
在讲这个内容之前,先谈谈水位流量关系,受我所接触的限制,在这里我主要讲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
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总的来讲可分为两种,即稳定和不稳定。
稳定的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测站控制和河槽控制较好的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即同一水位只有一个流量。
其关系是单一曲线,并能满足曼宁公式:式中:Q——流量sm/3A——断面面积2mm/V——断面平均流速sn——河床糙率无量纲R——水力半径mS——水面比降这一类型的水位流量关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测站控制较好,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的因素随水位变化,保持稳定。
水位流量关系呈单一曲线,或者是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的因素随水位的变化而改变,但影响因素如面积、平均流速能相互补偿,使得水位流量关系呈单一线。
这是水文测站在查勘设站阶段的首选目标之一。
但要选择此类测站位置受到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需要说明的是此类水位流量关系一般会发生在断面稳定的山溪性河流中。
如中游局的白霓桥站、毛家桥站、还有上游局的原奉节站等。
二种是:本来不是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但经过单值化处理,引入水力因素这一变量,经过分析、论证使水位流量关系呈单一线。
在整编规范中对这一类型的整编方法有详细的说明,如改正水位法、落差指数法、定落差法、校正因素法、抵偿河长法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类单一关系必须经过单值化处理,如中游局的安乡、大湖口、石龟山、杨堤、沙头等。
水文局开展水文测验方式方法创新以来,各勘测局积极响应,加强基础资料的分析,积极开展单值化的分析和论证。
自2009年起,又相继有许多测站经分析、论证并上报水文局技术处批准,实现了单值化。
开创水文测验方式方法创新的新局面。
如长江干流上的螺山、汉口、沙市等站实现了单值化,实现单值化后能大量减少流量测次,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优化测验方式方法。
二.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因素较多,随其受主要影响因素不同,水位流量关系中测点分布也不相同。
1、受冲淤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由于同水位的面积增大或减小,是水位流量关系受到断面冲淤变化的影响。
2、受变动回水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由于受下游回水顶托影响,水位提高,比降减小,与不受回水顶托影响,同水位下的流量偏小。
3、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受洪水涨落影响时,由于洪水波产生附加比降的影响,使洪水过程的流速与同水位下稳定流时的流速相比,涨水时流速增大,流量也增大;落水时则相反。
而涨水点偏右,落水点偏左,峰、谷点居中间。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位流量关系呈逆时针绳套曲线。
4、受水生植物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在水生植物生长期,过水面积减小,糙率增大,水位流量关系点子逐渐左移;在水生植物衰枯期,影响减小或消失,水位流量关系点子逐渐右移。
5、受结冰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水位流量关系的点子分布,总体趋势是偏向畅流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左边,即同水位流量测点偏小。
6、受混合因素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在混合因素的影响下,随着起主导作用的某种因素的变化,其水位流量关系点子也随之变化。
综合起来,长江流域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主要以这6种形式表现出来,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的因素较多,不同的测站,测站控制条件不同,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来水、来沙条件下各种影响因素的强弱、大小也不同,并且,往往是不同的影响因素交叉且相互影响的,因此,我们在分析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的测点分布时,一定要对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找出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合理定线,必要时作相应的分析和补充说明。
水位流量关系的定线流量资料整编的重要环节之一,定线的合理性、准确性将直接影响流量资料整编的成果质量,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整编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业务素质,因此,各级资料的整汇编单位都非常重视,其重要性在这里我就不多讲,只作这一点说明就是。
水位—流量关系定线推流的方法:一.单一线单一曲线法推流,应结合测站特性,应用插值法或通过选用恰当的数学模型来拟合曲线,用水位推算流量。
一般有三种数学模型:a. 指数方程 n e CZ Q =或 e Z n C Q ln ln ln +=式中 Q ——流量 s m /3;e Z ——水位与一常数之差 m ; C 、n ——常数;b. 对数函数方程式中 m b b b b ΛΛ,,,210——系数。
c. 多项式方程式中 m a a a a ΛΛ,,,210——系数。
应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整编后,一般都推荐使用多项式方程。
以前都是以流率表的形式反映各水位的对应流量值,也就是说单一曲线法推流时一定要提供流率表。
经单值化处理后的单一曲线法推流,现在一般也是采用多项式方程或流率表的形式,来反映水位流量的单一关系。
只是引入校正流量因素,间接地反映水位流量关系单一。
单一水位流量关系的定线基本原则和要求:1.全年实测流量测点应能控制当年水位变幅约75%,即高水延长不能大于20%,低水延长不能大于5%。
(评分标准中有相应条款)2.流量年头年末衔接,应绘制上年末和下年初各1—3个测点。
其接头误差,一类精度站不应大于±3%,其它站不应大于±5%。
(单值化处理的站可放宽至±5%),巡测或三类流量站可放宽至±8%。
两种方法推流,接线接头误差不应大于±3%。
3.关系曲线应通过点群中心,连续光滑,过渡自然,不允许出现反曲现象。
4.对水位流量关系点子分布中比较突出的反常测点,应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
若由水力因素变化所致,应作可靠资料使用,若属于测验或计算方面的错误,则应予以改正,无法改正的,可以舍弃,但需作相应说明。
5.应用单一曲线定线推流的测站,其测次分布应按全年水位变幅,合理分布测次,且涨落水面测次分布应大致均匀,相邻测点间距应不大于当年水位变幅20%(年水位变小于5m或暴涨暴落河流不应大于30%)。
单一曲线的精度指标一定要满足规范所列的精度指标的要求。
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临时曲线法等主要曲线及经单值化处理的单一线,均应进行标准差和随机不确定度的计算和检查。
(整编规范标准差计算公式:或 212)(21⎥⎦⎤⎢⎣⎡--=∑ci ci i e Q Q Q n s 式中 e s ——实测点标准差;i Q ——第i 次实测流量(作为单值化处理的单一线中第i 次校正流量或校正流量因素),s m /3;ci Q ——第i 次实测流量i Q 相应的曲线上的流量(或作为单值化处理的单一线中第i 次校正流量或校正流量因素相应曲线上的校正流量或校正流量因素),s m /3;n ——测点总数。
随机不确定度计算公式:式中 QX '——置信水平为95%的随机不确定度。
实测关系点据与关系线无明显系统偏离时,系统误差可采用测点(或校正点)对关系线相对误差的均值。
采用单一曲线法或水力因素法定线时,流速仪法测流定线精度应满足下表规定。
水位流量关系定线精度指标表注:1.临时曲线法定线的精度指标同单一曲线。
2.采用水面浮标法测流定线随机不确定度可增大2%~4%。
3.采用比降—面积法测流的水位流量关系定线精度可参照水力因素法。
4.巡测站定线随机不确定度可增大2%。
(在此提一下中游局和荆江局“四口”入湖的一些测站,作为巡测站随机不确定度可增大2%)多条单一曲线相互间最大偏离不超过下表精度指标时,可合并定线。
经合并定线后测点对关系曲线的定线误差应符合(水位流量关系合并定线精度指标表)的要求。
水位流量关系合并定线精度指标表二.连时序法受某一因素或多种因素混合影响的测站,一般都采用连时序法。
采用连时序法定线推流时,流量测次应较多,并能控制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的转折点。
在这里我想补充讲一下,测次多少的问题。
除了单一曲线法,连时序法、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都会联想起一个测次较多的问题,其实不然。
水文资料原型资料的收集,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过程控制。
我们的《水文测验任务书》中对测次布置,都提出这样一个要求。
水位(人工观测时)有2段制、4段制、8段制、甚至逐时制。
流量测次分布一般是这样的,根据水位与流量的变化情况布置测次,以能满足水位流量关系整编定线,准确推算逐日流量和各种经流特征值为原则。
遵循这个原则,我个人认为过多的测次是不必要的,这就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布置测次的问题。
基于这一点,我想提醒外业测验的负责人,主测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由于整编工作属内业工作范畴,内业工作的开展首先必须基于外业测验资料,合理的、科学的布置测次是确保内业资料整编工作质量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的外业测验负责人、主测人员一定要及时了解分析水情、沙情的变化,合理的分布测次。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都讲内业指导外业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负责外业测验的责任人,和主测人员一定要熟悉资料整编的原则和方法。
连时序法推流的方法和步骤:1.分析各时段的影响因素,点绘水位流量、水位面积和水位流速关系图。
依测点的时序进行分析,并参照水位过程线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和水位过程划分定线时段。
2.根据各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水位面积和水位流速关系变化趋势,依实测流量测点的顺序连绘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连绘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为绳套曲线时,其绳套顶部或底部应分别与时段内的对应的峰顶或谷底水位相切,过渡线与临时曲线或稳定曲线衔接时应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