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专利申请及授权办事流程指引暂行

合集下载

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我校各级学位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及管理学十一个学科门类及各类专业学位授予。

医学门类的个别学科、专业,可根据研究生所学课程内容、研究课题以及原有的基础,授予理学学位。

第三条各类专业学位的实施细则按照各专业学位试行办法或专业学位全国教学(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我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学校实际制定的规章制度,在本校学习并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门技术水平者,经我校审查同意,均可按本细则规定向我校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二章学位学术水平的要求第五条学士学位的学术水平本科毕业,或通过法定的其他学习途径本科毕业,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一)较好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六条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一)掌握有关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三)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第七条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一)掌握有关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学位论文有独到的见解;(四)能运用第一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撰写专业文章及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中山大学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汇编)

中山大学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汇编)

中山大学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2014年6月修订)依据《中山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博士研究生获得学位前必须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或录用,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博士生必须是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经各学位分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各学科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如下: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位分委员会的规定1. 刊物范围:学校社会科学处公布的《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

对于在国外、境外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由各培养单位学位审议机构认定,并报研究生院公示。

2. 发表时间要求:以正式刊出为准。

3. 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和学位论文属于同一领域并具有相关性。

4. 有条件的培养单位学位审议机构可以在学位分委员会规定的基础上,制订更高的发表学术论文标准,经学位分委员会审议通过,报研究生院备案。

二、理学学科学位分委员会的规定1. 刊物范围:由各培养单位学位审议机构确定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目录,经学位分委员会审议通过,报研究生院备案。

为鼓励对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各培养单位学位审议机构可对发表在高水平刊物上的学术论文并列第一作者(或同等贡献者)情况进行规定。

2. 发表时间要求:以正式刊出或正式录用通知为准。

3. 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属于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

4. 鼓励博士生选择高难度或攻关性的研究课题。

若博士生所进行的学位论文研究,经认定具有较大创新前景的,在审议学位时可不按上述条件要求。

对于此类学位论文,各培养单位学位审议机构应有明确的认定程序和要求,博士生应在申请论文答辩时向所在培养单位提出申请,经导师书面推荐,培养单位组织专家认定,并在博士生论文答辩之前将认定的相关材料报研究生院公示、备案。

三、医学学科学位分委员会的规定1. 刊物范围:学术学位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要求是SCI(含SCIE)收录的杂志;专业学位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要求是SCI(含SCIE)收录的杂志,或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系列的杂志,或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排序在前400名以内的杂志(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在校期间的排位),或下列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科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协和医科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医科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科版、四川大学学报医科版、复旦大学学报医科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科版、中山大学学报医科版。

中山大学专利授权项目表2008共页-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中山大学专利授权项目表2008共页-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知友李海波窗体底端
08-022-1
水性聚氨酯基气敏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0410026738.1
20040405
20080716
411456
100402607
章明秋、陈仕国、
胡继文、容敏智
08-023-1
一种地铁用防火复合材料组合式安全疏散平台
200510101052.9
20051114
20080820
421576
100412318
许家瑞,卢光霖,王虹,曾耀昌,莫庭斌,黄凤来,黄德亮,王建
2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3北京泊森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08-d024-2
一种多通道自调节回路热管装置
200720048249.5
20070205
20080820
1088466
201104143
吕树申;莫冬传;金积德
粤高陈卫
08-d025-2
一种便携式双通道电化学分析设备
200720051004.8
20070429
20080827
201107295
邱俊;甘峰
粤高禹小明
08-d026-1
一类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抗肿瘤应用
200610035637.X
广州新诺华辉窗体底端
08-d016-1
一种超净高纯醇类试剂的制备方法
20061080430
100384798
刘志平;陈水挟;黄伟鹏;庄景发;肖克强;赵书煌
1广东西陇化工有限公司;2汕头市西陇化工厂有限公司;3中山大学
汕头高科王少明
08-d017-1
一种取代二芳基磷酸酯盐的制备方法
化学学院专利授权项目表2008年度(共页)

中山大学关于印发《中山大学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山大学关于印发《中山大学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山大学文件中大科研〔2019〕31号中山大学关于印发《中山大学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校机关各部、处、室,各学院、直属系,各直属单位,各附属医院(单位),产业集团,各有关科研机构:为适应知识产权工作新形势需要,进一步规范我校的专利管理制度,促进对我校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结合学校实际,研究修订了《中山大学专利工作管理办法》,该办法经中山大学2019年第13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中山大学2019年8月22日—1—中山大学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调动学校师生员工的发明创造积极性,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规范学校专利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学研究院负责学校的专利管理工作,职责包括:(一)专利法宣传教育;(二)学校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审查;(三)学校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以及专利(申请)项目的管理;(四)专利技术的实施管理;(五)专利侵权纠纷调处;(六)专利基金管理和专利奖励;(七)学校交办的其他专利管理相关的任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不在本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内。

—2—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职务发明专利的申请、实施、资助及奖励等。

第二章专利管理第四条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学校师生员工执行学校的任务、履行工作职责或者主要是利用学校的名义、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主要包括:(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二)履行学校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三)离退休、调离学校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学校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学校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四)主要是利用学校的资金、设备、材料、试验条件、场地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完成的发明创造,以及利用学校的名义获得的资金、设备、材料、试验条件、场地或其它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专利申请合同标准范文(3篇)

专利申请合同标准范文(3篇)

专利申请合同标准范文甲方(委托人):乙方(代理机构):甲方拟就项目申请专利,特委托乙方的专利代理人代理,经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共同遵照执行:一、甲方指派为甲方与乙方的联系人,联系人与乙方所发生的与本合同相关的行为视为甲方的行为,若联系人发生变更,甲方应以书面形式立即通知到乙方,否则,由此而引起的法律后果由甲方自负。

二、甲方的联系方式如下:地址:电话:邮编:本项目申请的发明人:该联系方式为双方规定的乙方与甲方联系的地址和电话,若甲方的联系方式发生变更,甲方应以书面形式立即通知到乙方,否则,由此而引起的法律后果由甲方自负。

三、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专利代理人为甲方代理人。

四、根据甲方的委托书,乙方的代理权限为:五、乙方的联系方式如下;地址:电话;邮编:若乙方的联系方式发生变更,乙方应书面形式通知到甲方,否则,由此而引起的法律后果由乙方负责。

六、乙方专利代理人应认真地维护甲方的合法权益,不得泄密。

七、甲方应充分地向代理人叙述有关内容,提供相关资料,给予方便,配合工作。

乙方如发现甲方有捏造事实,弄虚作假及其它违法情况,有权中止代理,所收费用不予退还。

八、双方商定甲方向乙方支付代理费元整。

九、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应另行协商,一方如未经对方同意,擅自变更或中止合同,应付对方违约金伍佰元整。

十、经双方同意可终止合同履行,代理费按终止时事务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结算。

十一、合同有效期限为自合同签订并预付代理费之日起至本委托事项终止,但不超过乙方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之日起两个月之内的期限。

十二、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同样有效。

甲方(公章):_____ 乙方(公章):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年____月____日专利申请合同标准范文(二)鉴于:本合同签约各方就本合同书中所述专利申请权转让的内容、费用支付、违约责任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及其资料等内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之规定,达成如下协议,由签约各方共同恪守。

机械领域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_记录

机械领域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_记录

《机械领域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简述 (2)1. 背景介绍 (2)2. 读书目的与意义 (3)二、机械领域专利申请概述 (4)1. 机械领域专利申请的定义与分类 (5)2. 专利申请的流程与周期 (6)三、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技巧 (7)1. 撰写前的准备工作 (8)(1)技术调研与分析 (9)(2)明确申请目的与保护范围 (10)2. 专利撰写的基本要求与规范 (12)(1)准确性与清晰度 (13)(2)逻辑性与创新性 (14)3. 专利撰写的内容要点 (15)(1)标题与摘要的撰写技巧 (17)(2)背景技术与发明内容的描述方法 (18)(3)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要点 (19)四、机械领域专利审查要点 (20)1. 专利审查的流程与标准 (21)(1)形式审查 (23)(2)实质审查 (24)2. 审查中的技术问题分析 (25)(1)技术新颖性审查 (26)(2)技术实用性审查 (28)(3)技术创造性审查 (28)3. 审查中的法律问题分析 (30)(1)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界定原则与方法 (31)(2)专利权的限制与例外情况分析五、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31)一、内容简述《机械领域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是一本关于机械领域专利申请的专业书籍,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和审查的详细指导。

本书首先介绍了专利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使读者对专利制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本书详细讲解了专利申请文件的各个部分,包括摘要、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并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要求和撰写技巧进行了深入剖析。

本书还对专利审查程序进行了全面介绍,包括实质审查和技术审查两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和审查方法。

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械领域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成为了保护知识产权、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实战教程:逻辑、态度、实践》记录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实战教程:逻辑、态度、实践》记录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实战教程:逻辑、态度、实践》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书籍简介 (3)1.2 作者寄语 (4)二、专利申请文件概述 (5)2.1 什么是专利申请文件 (6)2.2 专利申请文件的分类 (7)2.3 专利申请文件的作用 (8)三、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前的准备 (9)3.1 明确发明创造的内容 (10)3.2 调查现有技术资料 (12)3.3 确定申请范围 (13)四、专利申请文件的逻辑构建 (14)4.1 说明书的撰写 (15)4.1.1 技术领域 (16)4.1.2 背景技术 (17)4.1.3 发明内容 (18)4.1.4 实施方式 (19)4.1.5 附图说明 (20)4.2 权利要求的撰写 (21)4.2.1 权利要求种类 (23)4.2.2 权利要求格式 (24)4.2.3 权利要求撰写技巧 (25)五、专利申请文件的态度培养 (27)5.1 严谨的态度 (28)5.2 细致的态度 (29)5.3 诚信的态度 (31)六、专利申请文件的实践技巧 (31)6.1 文字表达技巧 (33)6.2 图表绘制技巧 (34)6.3 专利申请书的格式要求 (35)6.4 专利申请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37)七、专利申请文件的审核与修改 (38)7.1 专利申请文件的审核 (39)7.2 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 (40)八、结语 (41)8.1 本书总结 (43)8.2 希望与展望 (44)一、内容描述我目前正在阅读这本《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实战教程:逻辑、态度、实践》,它是一本关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专业书籍。

书中深入解析了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过程中的逻辑运用、态度塑造以及实际操作技巧,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或者专利从业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我对专利申请文件的了解仅限于皮毛,知道其重要性,但对其具体的撰写方法和技巧知之甚少。

这本书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专利申请的各个环节,使我开始了解并掌握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核心知识。

新形势下高校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建设研究——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信息科学学院为例

新形势下高校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建设研究——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信息科学学院为例

・94・价值工程新形势下高校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建设研究—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信息科学学院为例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aking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陈怡华 CHEN Yi-hua ;曾青青 ZENG Qing-qing 曰卢渊 LU Yuan(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广州510520)(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 Guangzhou 510520, China )摘要:近年来,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

其主要贡献者是新型科技企业以及各大高校。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专利数量也在大时代下增长。

但是,一味追求高数量对专利质量会产生一些列连带问题,如专利流失,管理匮乏等。

本文旨 在通过对专利申请和数量的分析,运用管理知识,从信息化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向提出方案。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surpassed the United States to become the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in the world. Its main contributors are new technology companies and major universities. The number of patents of Xinhua College of SunYat-sen University is also increasing in this era. However, blindly pursuing high quantities will have a series of associated problems with patent quality, such as loss of patents and lack of manage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patent applications and quantity,apply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propose solutions from the direction of informatiz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team building.关键词:知识产权;高等院校;管理模式Key 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management model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 2021 )10-0094-02706050403020100 引言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人民文化 水平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专利申请及授权办事流程指引(暂行)一、专利管理流程图项目成果鉴定、发表文章前先考虑申请专利注明:请认真按照程序进行,办理专利工作中途交接时,请交接人交接清楚。

二、流程详细说明(一)专利申请校内审批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前,须填写相关材料、经所在单位(学院)审核同意后,报科学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处(以下简称产学研处)审批及办理相关手续,通过后方可向知识产权局递交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可由发明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发明人自办),也可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相关申请手续。

1.发明人自办:表1 须提交给所在单位(学院)审核、产学研处审批的材料注:科学研究院主页“下载中心”网址为发明人准备好以上材料后,按照如下流程办理专利申请审核、审批。

发明人按要求准备材料所在单位(学院)审核所提交材料审核不通过的真实性、合理性审核通过,所在单位(学院)在审批表上加注意见、负责人签字、盖章,返回给发明人。

发明人将审批表及相审核不通过关材料送中山楼112产学研处审批。

审核通过,填写印信使用联系单,并按照如下顺序办理:发明人持审批表及印信使用联系单、共同申请协议(共同申请专利的需要此协议)到产学研处(中山楼314室)登记签字;持盖章材料到中山楼306室,审批表、印信使用联系单加盖科研院章;如有共同申请协议,加盖合同章;持印信使用联系单到中山楼511室,专利请求书加盖中山大学公章;将审批表、共同申请协议(共同申请专利的需要)原件1份、交回产学研处(中山楼112室),完成专利申请审批。

2.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需要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的,由发明人自行联系专利代理机构。

表2 委托代理机构办理须提交材料及说明注:科学研究院主页“下载中心”网址为发明人准备好材料后,按照以下流程完成专利申请的审批:发明人按要求准备材料所在单位(学院)审核所提交材料审核不通过的真实性、合理性审核通过,所在单位(学院)在审批表上加注意见、负责人签字、盖章,返回给发明人。

发明人将审批表及相审核不通过关材料送中山楼112产学研处审批。

审核通过,发明人持审批表及印信使用联系单、委托代理合同、共同申请协议(共同申请专利的需要此协议)到产学研处(中山楼314室)登记签字;持盖章材料到中山楼306室,审批表、印信使用联系单加盖科研院章;委托代理合同,加盖合同章;如有共同申请协议,加盖合同章;持印信使用联系单到中山楼511室,授权委托书加盖中山大学公章;将审批表、代理合同原件1份、共同申请协议(原件1份,共同申请的须提交)交回产学研处(中山楼112室),完成专利申请审批。

注意:专利申请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材料前,须先完成校内审批手续,原则上不予补办;补办须由发明人出具补办原因说明、所在单位(学院)核实情况后在说明上加注意见、负责人签字、盖公章后提交到产学研处审批。

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1)递交申请①委托代理机构办理的,由代理机构负责提交。

②发明人自行办理的,申请文件应以邮局挂号邮寄(不能以快递方式,地址: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收件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

(2)缴费①委托代理机构办理的,由代理机构负责缴费。

专利申请费用(包括代理费、官费等所有费用)专利申请阶段由发明人从拟申请专利的依托项目经费(须有预算)中支出,按照委托代理合同的要求按时支付给代理机构。

目前广州市专利委托代理机构的常规收费参考价格为:国内发明专利代理费3000-5000元/件,国内实用新型专利代理费2000-2500元/件,PCT 申请代理费3500-6000元/件。

以上为代理费,不含官费。

②发明人自行办理的,在收到专利局受理通知书后,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广州代办处(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号楼7楼)办理缴费。

温馨提示:发票开具抬头应为“中山大学”,须填写纳税人识别号。

(3)参考信息:①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批准费用减缓的发明专利申请,须缴纳申请费185元和审查费375元,共560元。

数值仅供参考,如有政策变化,以国家知识产权局收费规定为准。

②专利申请的有关费用(包括代理费、专利申请费、审查费及专利申请批准后办理授权登记手续的费用及授权后的年费等)由拟申请专利依托项目的经费(须有预算)支付,按照日常报销流程办理,如有疑问,请咨询所在校区核算中心。

温馨提示,核算咨询电话: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珠海校区。

③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拟申请专利受理或者授权后,发明人到科研院办理专利资助手续。

资助流程及资助金额详见后文“专利申请备案”及“专利授权备案”部分。

(二)专利申请备案专利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后,发明人应于受理日起60天内,将专利受理通知书等材料按照要求提交至科研院产学研合作处中山楼112室进行备案,并办理专利申请资助事宜。

注意:不申请资助的也必须办理专利申请备案。

办理流程如下:1.发明人自办的:(1)须提交的纸质材料: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复印件1份)、专利申请请求书(第1页和附页复印件1份);(2)须提交的电子材料:受理通知书(有国家知识产权局盖章)、专利申请费审查费收据(专利局开具的)、专利请求书,以及与提交专利局版本一致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摘要(有附图的还应包括说明书附图和摘要附图)。

请彩色扫描以上所列材料,建立一个文件夹,以“受理号+项目负责人名称”命名,如“2.0张三”,,邮件主题为“专利申请资助电子材料-项目负责人名称”,如“专利申请资助电子材料-张三”。

(3)准备项目负责人的横向或结余(自选)项目经费本号码,以及项目负责人的职工号,用于办理专利资助费转账。

*(4)PCT 国际申请备案,参照上述(1)~(3)的材料及邮件发送要求,电子文档还需另外补充:受理通知书(即国际申请号和国际申请日通知书)、国际检索报告、国际检索单位书面意见、收到检索本的通知书。

*(5)外国专利申请备案,参照上述(1)~(3)的材料及邮件发送要求,电子文档还需另外补充:受理通知书的中文译本、该项专利申请的中文信息(包括专利申请名称、申请号、申请日、申请人、全体发明人姓名、代理机构、代理人和专利负责人及其联系电话和邮箱)。

发明人按要求准备材料,到产学研处备案产学研处审核纸质材料是否齐全、电子资料是否已发送资料不齐资料齐全,登记资助信息产学研处每月定期将专利申请资助汇总表报学校财务,核算中心定时办理转账,转账到登记的专利负责人经费本。

专利负责人一个月后可查询专利申请资助到账情况。

2.委托代理机构办理的:(1)须提交的纸质材料: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复印件1份)、专利申请请求书(第1页和附页复印件1份);(2)须提交的电子材料:委托代理合同(双方盖红章的扫描件)、受理通知书(有国家知识产权局盖章)、专利申请费审查费收据(专利局开具的)、专利请求书,以及与提交专利局版本一致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摘要(有附图的还应包括说明书附图和摘要附图)。

请彩色扫描以上所列材料,建立一个文件夹,以“受理号+项目负责人名称”命名,如“2.0张三”,,邮件主题为“专利申请资助电子材料-项目负责人名称”,如“专利申请资助电子材料-张三”。

(3)准备项目负责人的横向或结余(自选)项目经费本号码,以及项目负责人的职工号,用于办理专利资助费转账。

*(4)PCT国际申请备案,参照上述(1)~(3)的材料及邮件发送要求,电子文档还需另外补充:受理通知书(即国际申请号和国际申请日通知书)、国际检索报告、国际检索单位书面意见、收到检索本的通知书。

*(5)外国专利申请备案,参照上述(1)~(3)的材料及邮件发送要求,电子文档还需另外补充:受理通知书的中文译本、该项专利申请的中文信息(包括专利申请名称、申请号、申请日、申请人、全体发明人姓名、代理机构、代理人和专利负责人及其联系电话和邮箱)。

3.专利申请资助金额(1)发明的专利申请资助费金额为:以中山大学为申请人独立申请的,资助1070元;中山大学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共同申请专利,以中山大学为第一申请人的,为1070×70%≈750元,不是以中山大学为第一申请人的,为1070×30%≈320元。

(2)实用新型的资助费在专利获得授权后一次性支付,办理流程详见“专利授权备案”部分。

4.专利局审查不通过,专利申请撤回或被驳回,;对于此类专利申请,不予资助。

(三)专利授权备案专利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批准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授予专利证书(发明人自办的,国家知识产权局邮寄到发明人登记的地址;委托代理机构办理的,请向委托代理机构咨询),发明人应于授权日起30天内到科研院产学研合作处(中山楼112室)办理专利授权备案,并办理专利授权资助事宜。

注意:不申请资助的也必须办理专利授权备案。

如无特殊情况超期者,不予发放授权资助。

办理流程如下:1.发明人自办、委托代理机构办理,均须按以下要求准备材料:(1)须提交的纸质材料:专利证书(原件)、共同申请(中山大学第一申请人)的,还需提交《专利资助共同申报委托书》(对方已签章的版本);(2)须提交的电子材料:专利证书扫描件、专利局开具的专利登记费、年费收据的原件扫描件。

请彩色扫描以上所列材料,建立一个文件夹,以“专利证书号+项目负责人名称”命名,如“123456张三”,,邮件主题为“专利授权资助电子材料-项目负责人名称”,如“专利授权资助电子材料-张三”。

(3)准备项目负责人的横向或结余(自选)项目经费本号码,以及项目负责人的职工号,用于办理专利资助费转账。

*(4)国外专利授权备案,参照上述(1)~(3)的材料及邮件发送要求,电子文档还需另外补充:授权公告和授权公告扉页的中文译本(格式应与外文本一致)。

2.专利申请资助金额 发明的专利授权资助费金额为:以中山大学为申请人独立申请的,资发明人按要求准备材料,到产学研处备案产学研处审核纸质材料是否齐全、电子资料是否已发送资料不齐资料齐全,登记资助信息产学研处每月定期将专利申请资助汇总表报学校财务,核算中心定时办理转账,转账到登记的专利负责人经费本。

专利负责人一个月后可查询专利授权资助到账情况。

助2930元;中山大学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共同申请专利,以中山大学为第一申请人的,为2930×70%≈2050元,不是以中山大学为第一申请人的,为2930×30%≈880元。

实用新型的资助费金额(包括申请和授权两阶段的资助):以中山大学为申请人独立申请的,资助2000元;中山大学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共同申请专利,以中山大学为第一申请人的,为2000×70%≈1400元,不是以中山大学为第一申请人的,为2000×30%≈600元。

3. 发明人取得专利证书后,请自行扫描复印留档,原则上专利证书不予外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