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读图题训练
[必刷题]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地图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地图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3b949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08.png)
[必刷题]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地图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以下哪个城市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的首都?A. 长安B. 洛阳C. 咸阳D. 杭州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灭六国C. 汉武帝大一统D. 唐太宗登基4. 以下哪个历史人物被誉为“贞观之治”的代表?A. 李世民B. 李隆基C. 赵匡胤D. 朱元璋5.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6. 以下哪个战役是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著名战役?A. 白江口之战B. 碾子山之战C. 玄武门之变D. 雅克萨之战7. 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古代陶瓷业的鼎盛时期?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8.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民族融合的高峰?A. 北魏孝文帝改革B. 唐朝的开元盛世C. 宋朝的靖康之变D.明朝的土木堡之变9.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一条鞭法”?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10. 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实行了相同的货币、度量衡。
()2. 唐朝时期,我国的疆域达到了历史上最广阔的时期。
()3. 宋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使得平民有了更多的上升空间。
()4.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5.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有____、____、____、____,他们被称为“诸子百家”。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全国统一度量衡,其中长度单位统一为____。
3.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016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读图题训练(2)

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读图题训练(2)1.看下列三幅图片:《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马关条约》签订仪式 《辛丑条约》签订仪式请回答:(1)以上三幅图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都分别是什么战争失败后签订的?(2)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具体签订的时间及清政府与之签订的列强。
(3)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4)看到这些屈辱条约的签订的场景,结合这些条约签订所产生的影响,谈一谈你的感想?2.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民族。
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敢于抗争的人民。
在近代化探索中涌现了许多仁人志士,为了中国的富强,为了中国的自由与独立不断的探索着。
请看下面几位人物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1) 上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近代化探索中涌现的重要人物,请你说出他们的名字,并说出与之相关的四件大事件。
图一:重要人物:奕;重大事件:图二: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图三: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图四:重要人物:重大事件:(2)你能说出他们分别属于哪些阶级派别或社会阶层吗?(3)他们的探索最终的结局如何?3.识别下列人物,完成提出的问题:2A B C(1)图A人物是,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图B人物在1915年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他是。
(3)图C人物是,他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和《》两篇论文。
(4)这三个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参加了什么运动?这是什么性质的运动?4.下面三幅图片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三次会议的会议现场或会址。
一大会址八七会议的会址遵义会议的会址请回答:(1)请你分别说出这三次会议召开的时间与地点。
(2)请你根据相对应的内容,填写会议的名称。
①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3)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遭受到挫折时召开的会议,请你分别说出这里的挫折指的是什么?(4)请你分别说出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八年级上下两册经典读图练习题精编版

八年级读图训练题1、读“中国的疆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洲部,洋的岸。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纬度,五带中的带,少数地区地处五带中的带,没有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5)图中数字代表的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①②③④⑤⑥。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海、海、海和海,其中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盐场,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渔场。
2、读“中国政区图”和“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共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三级。
(3)长江、黄河的干流共同流经的省有和。
(4)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5)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6)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7)根据图中字母填写下列表格图号A B C D E F G H全称简称行政中心3、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1)A表示黑龙江省的市,B是云南省的县。
这条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这条线为界,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人口密度小。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的国家。
实行,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3)我国共有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部和部最为集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和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4、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1)我国地形的特征:、。
(2)我国地势的特征:、。
(3)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 山脉—B 山脉——C 山脉。
(4)第二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D 岭—E 山脉—F 山—G 山(5)拉萨位于第级阶梯上,西安位于第级阶梯上。
南京位于第级阶梯上。
(6)a表示的河流是,b表示的河流是,它们的流向都是自向。
(6)我国的地势对水力资源方面的影响:。
5、读“中国地形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盆地B、盆地C、盆地D、盆地E、高原F、高原G、高原H、高原I、平原J、平原K、平原L、丘陵(2)以上地形区位于第一阶梯的有,位于第二阶梯的有,位于第三阶梯的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第16课三国鼎立图表题专项练习1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A.商朝、秦朝、三国B.周朝、西汉、秦朝C.商朝、东周、三国D.东周、秦朝、三国【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之后是①商朝,②秦朝统一六国,结束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③三国时期,出现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2 .下面哪幅示意图正确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B.C.D.【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所以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A。
3 .如图为我国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①②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齐、唐B.梁、北魏C.吴、隋D.陈、宋【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①处为吴;②处为隋。
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4 .请给如图命制一个恰当的名字,应该是A.张骞通西域示意图B.北民南迁示意图C.三国鼎立示意图D.诸侯争霸示意图【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洛阳、成都、建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后,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都洛阳。
第二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同年,孙权称王,国号吴,都建业。
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中考历史备战系列八年级下册读图训练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识图题训练一、图说历史。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1、图一这张历史照片在告诉我们的历史事件是,这张珍贵的老照片拍摄的时间是。
2、图二是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受到西藏各界人民的欢迎,西藏是采取方式解放的,时间是。
3、图三的人物是抗美援朝中上甘岭战役的英雄,他是,主要的事迹是。
4、图四的人物是抗美援朝的英雄,他是,主要的事迹是。
5、图五所示的是哪一事件,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一部法律。
6、图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装本,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颁布的,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二、图说历史。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1、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创业,终于结束了依靠“洋油”的时代,请问:图一这个模范人物是,被誉为。
2、图二的人物是,中科院院士,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被誉为。
3、图三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人民称颂他是。
4、图四所示的人物是,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
5、图五是《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是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解放运动。
6、图六的人物是邓小平。
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伟大决策,伟大决策的提出今年(2018年)是周年。
三、图说历史。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1、图一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年设立的,现在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和中心。
2、图二是一个国际性政治经济组织的标志,这个组织是。
是哪一年加入的。
3、图三是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名字是。
4、图四是行政区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回归时间是。
5、图五是行政区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回归时间是。
6、图六是“汪辜会谈”,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就开展两岸达成共识。
四、图说历史。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七1、图一反映的是万隆会议,提出的方针,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
2、图二是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两国二十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5.北伐战争》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
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1)北伐战争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作战目的。请根据所
学知识,说出当时北伐军主要想打倒哪些军阀?
(2)北伐战争中,与材料一所提人物有关的战役有哪些?
(3)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A.a、b 事件的名称分别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B.a、b 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走出革命低潮的起点 C.挫折①是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进攻中心城市的行动最终失败 D.挫折②是指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7.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打算拍摄这样一组镜头:第四军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正在奋勇争锋, 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该影片再现的是( )
B.三民主义 D.建设共产主义
5.(2017 秋•淅川县期中)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①吴佩孚 ②孙传芳
③段祺瑞 ④张作霖。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2017 秋•淅川县期中)胡锦涛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孙中山先生革 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的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5.北伐战争》练习题【word 版】无答案
北伐战争
一.单选
1.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这首歌广为流传的历史时期是(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有人盘点过中国历史上“从南方发起、朝北方进攻”的战争共有十一次。在十一次南北 大战当中,南方只获胜过一次,其余十次都是以失败告终的。这唯一获胜的一次,就是发生 在 90 多年前的北伐战争。这次战争的目的是(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读图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读图综合1.读“中国的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A C (邻国)E F (隔海相望国家)B D (临海)(2)图中斜线为我国人口界线是_______,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____。
(3)填写省区名称:①②③④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所在的省区是,我国最东端和最北端位于。
(填数字)(4)读图后,填写下列表格位置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
海陆位置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省区名称)② (简称)③(临海)④(海峡)邻国:⑤⑥⑦(2)根据下列描述完成填空,并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对应的字母A.与我国即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纬度较高的是。
B.少数民族数目最多、其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①②①③④AB①CDEF①②③⑤⑥⑦④③是傣族的省区是 。
(3)我国沿海分布的岛屿,自北向南排序正确的一组( ) A.海南岛、台湾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 B.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舟山群岛 C.舟山群岛、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 D. 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4)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台、 、 、 (简称) 。
读下图,完成3~4题图C13-23.图中山脉表示太行山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4.下列关于上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中的山脉以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B.图②中的山脉是我国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的界线C.图③中的山脉以东的地形区山清水秀,有“鱼米之乡”之称D.我国一月份0°C 等温线、800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图④中的山脉 5.中国的地形(1)读图甲,在下列横线处填写山脉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① ② ③ ④图乙①③ ②④⑤ ⑥⑦图甲① ② ③④⑦ ⑧ ⑨⑤⑩⑥⑤AB C DEF GH JI K G(2)读图甲,在下列横线处填写地形区的名称A B C D EF G H I J K(3)从图乙中可看出,我国地势特点是,呈分布。
【八年级】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新泰实验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学案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师寄语】勿忘国耻,自强不息,振兴中华!【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九一八事变及西安事变的相关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
【重点和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学习过程】一、请你自学课本内容,独立解决以下问题(一)九一八事变:1、时间:年月日;2、地点:3、经过:日军制造事件,诬称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
4、结果:①由于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沦亡。
②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中共派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二)西安事变:1、目的:;、2、时间:年月日;3、人物:、。
4、经过:扣押了,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
5、和平解决:①中共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
主张,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
②中共代表:③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的主张。
④意义:。
二、更上一层楼,合作探究1、面对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态度是否一样?说明了什么?2、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
说说为什么?三、巩固训练1、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是在()A、一、二八事变后B、八一三事变后C、七七事变后D、九一八事变后[来源:学.科.网]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的抵抗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C.中国共产党与东北人民组织了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军事抵抗为辅、外交斡旋为主的方针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A.改善两党关系 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 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四、学习整理熟读记忆五、达标检测1、小华是辽宁沈阳某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每逢第一学期开学第三周的第一天,都能听到长长的警报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读图题训练(1)
1、看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是反映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此事件
引起中国历史上什么运动?发生时间?
(答:虎门硝烟 1839年6月3日到25日)
2.领导人物是谁?(答:林则徐)
3.这个事件有何意义?
答:(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它打
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
的决心。
)
2、看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人物是谁?(答:孙中山)
2.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指?(答:民族、民权、民生。
)
3.说一说他的主要活动?
(答:①建立兴中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
级革命团体,1894年。
②建立中国同明会,是第一个全国
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
③提出三民主
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④组织成立中华
民国,制定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
1912年。
)
3、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图四图五图六
看上图回答问题:
(1)抗击外来侵略的是图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是图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是图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是图
(2)写出下列图片的人物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4、.识图题
图A 图B
(1)图A是谁?图B是谁?属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谁?参与创办《万国公报》的是谁?
(2)将下列名言对应的人物序号填写在名言后的括号内。
A.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B.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
(3)这两个人物属于哪个派别?他们在19世纪末参与了哪一项重大改革运动?
(4)在这次改革运动失败后,其中一人逃往国外,一人能逃却不逃,英勇牺牲。
若是你,你会选择哪种做法,请说出理由。
5、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36年12月13日的1945年8月—10月间
《西北文化日报》毛泽东和蒋介石合影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在两个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哪两个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
(2)上述两个“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如何?其落实性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5、请你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中英双方代表签订图二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接受卫兵的致敬《南京条约》
图三日军把南京青年当作
刀靶练习刺杀图四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1)图一所示的场景发生在哪一年?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3)图三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哪一惨案?发生哪一年?屠杀人数达多少?
(4)图四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场景?该事件的标志意义是什么?
6、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这句话是什么运动期间的口号?
(2)图一此次运动爆发的时间?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3)图一如何评价这次运动?
(4)图二的人物是谁?
(5)1915年,他在哪里创办刊物?
(6)此刊物的名称是什么?
(7)该刊物的诞生,标志着什么的兴起?
7、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的人物是谁?
(2)图二是图一的代表作,图二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3)图二一书中,作者还系统的介绍了哪些内容?
(4)作者编写此书的目的是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读图题训练(1)
1、看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是反映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此事件
引起中国历史上什么运动?发生时间?
(答:虎门硝烟 1839年6月3日到25日)
2.领导人物是谁?(答:林则徐)
3.这个事件有何意义?
答:(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它打
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
2、看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人物是谁? (答:孙中山)
2.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指?(答:民族、民权、民生。
)
3.说一说他的主要活动?
(答:①建立兴中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
②建立中国同明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
③提出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④组织成立中华民国,制定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1912年。
)
3、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看上图回答问题:
(1)抗击外来侵略的是图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是图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是图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是图
(2)写出下列图片的人物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4、.识图题
图A 图B
(1)图A是谁?图B是谁?属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谁?参与创办《万国公报》的是谁?
(2)将下列名言对应的人物序号填写在名言后的括号内。
A.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B.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
(3)这两个人物属于哪个派别?他们在19世纪末参与了哪一项重大改革运动?
(4)在这次改革运动失败后,其中一人逃往国外,一人能逃却不逃,英勇牺牲。
若是你,你会选择哪种做法,请说出理由。
5、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36年12月13日的1945年8月—10月间
《西北文化日报》毛泽东和蒋介石合影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在两个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哪两个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
(2)上述两个“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如何?其落实性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5、请你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中英双方代表签订图二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接受卫兵的致敬《南京条约》
图三日军把南京青年当作
刀靶练习刺杀图四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1)图一所示的场景发生在哪一年?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3)图三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哪一惨案?发生哪一年?屠杀人数达多少?
(4)图四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场景?该事件的标志意义是什么?
6、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这句话是什么运动期间的口号?
(2)图一此次运动爆发的时间?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3)图一如何评价这次运动?
(4)图二的人物是谁?
(5)1915年,他在哪里创办刊物?
(6)此刊物的名称是什么?
(7)该刊物的诞生,标志着什么的兴起?
7、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1)图一的人物是谁?
(2)图二是图一的代表作,图二作品的名称是什么?(3)图二一书中,作者还系统的介绍了哪些内容?(4)作者编写此书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