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秋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蜡染与扎染》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经典练习】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蜡染与扎染》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蜡染与扎染》教案、教学设计
3.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难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团队协作的效率。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蜡染与扎染的技法及特点;
(2)运用示范、讲解、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基本技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缺乏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协作、共同成长。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蜡染与扎染的奥秘,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蜡染与扎染的精美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同时,教师简要介绍蜡染与扎染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布艺作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它们又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总结经验,提高创作水平;
(5)拓展: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领域,如设计、装饰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和扎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和扎染》

《蜡染和扎染》一、课题:蜡染和扎染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蜡染与扎染的艺术特色,掌握扎染、蜡染的制作方法并创作设计一幅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演示、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设计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蜡染与扎染的艺术特色,掌握扎染的制作方法并创作设计一幅扎染作品。

教学难点:设计有个性、有创意的扎染作品。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

七、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颜料、皮筋、白布、清水。

学生准备:颜料、皮筋、白布、清水。

八、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请大家来当一当点评家,评一评,老师的这一身装扮如何呢?师:最前面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师:哦,你说老师身上的衣服花纹很独特,平时没有见过这样的衣服款式。

师:谢谢你的夸奖,请坐。

师:后边的同学,你也来说说看。

师:你说老师这身装扮和微博红人李子柒的蜡染很相似,你感觉老师的衣物也是自己用颜料制作的。

师:很好,观察的很细致,请坐。

师:同学们,老师的衣物确实是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老师这一身打扮灵感,就来自于今天所要学的这节课,《蜡染和扎染》。

二、讲授新知(一)初步感知师: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中的这个关于扎染、蜡染的视频,边看边思考,你了解到了多少有关扎染、蜡染的知识。

师:好,视频看完了,谁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师:那边戴眼镜的男生,你来说、师:你说你知道了扎染是通过绳子、线去捆扎布料,然后浸染形成的一种技艺。

师:很好,你知道了扎染的使用材料,请坐。

师:右边扎马尾的女孩,请你说说看。

师:你说蜡染就是用蜡去做防染剂,将蜡融化后绘制在不需要染的地方,然后再浸染,蜡绘制的地方就是图案了。

师:不错,你已经看明白了蜡染的特征,请坐。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蜡染主要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然后以植物性染料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

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目前,我国以白族扎染最为著名。扎染是最原始 最朴素的手工艺术,它的扎结方法很多,效果也 很多样,不到最后工序不知道它的真面目,致使 扎染手工艺倍受关注。
二、扎染的特点
它是用线、绳子对织物进行结系、捆绑、缝扎, 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 使得织物染色不均,织物上即可显现奇特的彩色 花纹。其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富有浓郁的 民间风格。
扎线紧密
• 扎线效果图
中央扎线、四角打结
任意折皱捆扎
任意折皱捆扎效果图
扎染的方法:3、夹扎法 折叠法
筷子夹法
筷子夹法效果图
折叠法
米字格式折叠法步骤二 米字格式折叠法步骤一
夹染丝巾
扎染的方法:4、缝扎法
1、单层串缝(平针串缝)
此法为最基础的线扎,针脚间距离根据面 料的厚薄,一般设定在0.5~1厘米之间,针脚 太密或太宽,效果一般都不一定理想,所用的 缝线要牢固,可以采用双线缝。缝线要一线到 底,中间不能接线,否则不容易抽紧扎线,扎 线串缝完后,扎线头分别抽紧打结固定,越紧 越好。这样在染色时才能使花纹清晰。
大梅花效果图
缝扎图案 效果图
扎染靠垫的制作
欣 赏 优 秀 扎 染 作 品
捆绑法扎染织物
非洲扎染织物
课堂作业
一、完成作品 要求:按照老师刚示范的方法制作一张扎染作品,作品要有
扎、结、缝等方法运用,每组都自己设计一个图案。
二、制作过程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使用工具及煮染时候小心细心 2、穿黑色或者暗色衣服。
三、扎染的材料和工具
• 1、材料:白色棉布、麻布等 染料:一般用直接染料。
• 2、工具:缝纫针、粗线、加热器、染锅(电磁炉、 不锈钢锅)、剪刀、一次性手套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4课 蜡染与扎染》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4课 蜡染与扎染》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4课蜡染与扎染》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蜡染和扎染的历史渊源、制作原理和基本方法。

2. 能够描述蜡染和扎染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蜡染和扎染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制作简单的蜡染和扎染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蜡染和扎染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步骤。

2. 理解蜡染和扎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蜡染和扎染制作方法的要点和难点。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手工艺制作具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参与实践性的活动。

同时,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深入理解蜡染和扎染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兴趣,提供差异化的指导和辅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情趣浓郁能工巧匠》,第4课《蜡染与扎染》。

请问,你们知道蜡染和扎染是什么吗?对这两种工艺你们有什么了解?学生:(思考一会儿)蜡染和扎染应该是一种手工艺制作吧,通过染料和特殊的技法制作出漂亮的花纹。

教师:很好!蜡染和扎染确实是一种手工艺制作,它们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些蜡染和扎染的知识。

呈现与讨论教师:首先,我将通过图片和视频来展示一些蜡染和扎染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教师展示蜡染和扎染的图片和视频)教师:你们看到了吗?这些作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

蜡染和扎染是一种将染料添加到织物上的技术,通过特定的方法使染料只渗透到某些部分,创造出独特的花纹和图案。

你们觉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区别呢?学生:蜡染和扎染都是手工制作的,但是蜡染是通过涂蜡的方式保护织物上的某些部分不被染料渗透,而扎染是通过绑扎织物的方式限制染料的渗透。

最新秋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蜡染与扎染》教案 新人教版(考试必备)

最新秋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蜡染与扎染》教案 新人教版(考试必备)

《蜡染与扎染》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蜡染扎染作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工艺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了解蜡染技术的应用。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在欣赏蜡染扎染视频过程中逐步提高欣赏中国工艺美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对祖国工艺美术的热爱。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染织技术,理解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难点:染织技术过程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几幅作品(教材)是什么艺术形式?今天我就带领同学们通过学习工艺美术中的染织——蜡染扎染来一起走进工艺美术的世界。

导入新课(一)蜡染扎染简介蜡染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

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

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

(二)工艺过程:1、蜡染:画蜡前的处理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2、点蜡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

3、染色侵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

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

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

4、去蜡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蓝白分明的花纹来。

(三)蜡染的表现手法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

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真是妙不可喻,同样的图案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四)扎染的表现手法扎花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第4课 蜡染与扎染-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4课 蜡染与扎染-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4课蜡染与扎染-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蜡染和扎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学习蜡染和扎染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1.蜡染和扎染的技巧和方法。

2.对图案进行创作和设计。

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创作和设计。

2.如何运用颜色和材料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单介绍蜡染和扎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2.展示蜡染和扎染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美感。

2. 学习蜡染技巧1.教师简要讲解蜡染的准备工作和步骤。

2.学生进行蜡染实践,教师进行指导。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进行自由设计和创作。

4.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3. 学习扎染技巧1.教师简要讲解扎染的准备工作和步骤。

2.学生进行扎染实践,教师进行指导。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进行自由设计和创作。

4.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4. 综合实践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结合蜡染和扎染技巧,进行综合实践。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课后作业1.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2.设计一个图案,结合蜡染和扎染技巧,进行实践。

3.精心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蜡染和扎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习了蜡染和扎染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进行了实践和创作。

同时,通过分享作品和评价,增强了学生的交流和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第二单元 第4课 蜡染与扎染》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第4课 蜡染与扎染》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蜡染与扎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染与扎染的历史背景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3. 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素养,激发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手实践,掌握蜡染和扎染的基本技巧,理解两种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两种工艺的不同的地方,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平时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水彩笔、蜡笔、扎带等。

2. 准备教学材料:白布、染料、画纸、画笔等蜡染和扎染所需材料。

3. 准备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教室或实验室。

4. 准备教学时间:大约一节课的时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蜡染与扎染的短片,教师进行引导,提出疑问:同砚们,你们知道这个短片里所展示的是什么技艺吗?学生讨论,发表观点,教师总结:这就是我国民间传统染色技艺中的蜡染与扎染。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了解一下这两种技艺。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20分钟)(1)蜡染介绍教师讲解蜡染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到蜡染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染色技艺,具有奇特的艺术风格。

(2)扎染介绍教师讲解扎染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到扎染是以棉布、纱布为原料,通过捆扎、浸染等工艺制作而成的传统染色技艺。

(3)蜡染与扎染的制作过程教师详细介绍蜡染与扎染的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图案、绘制蜡花、浸煮白布、点蜡花、去蜡、漂洗晾干等步骤。

让学生对这两种技艺的制作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让学生对蜡染与扎染有更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3. 实践操作(30分钟)(1)分组进行蜡染与扎染实践操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白布、蜡笔、染料等材料,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制作过程进行实践操作。

精品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教案新人教

精品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教案新人教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教案新人教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蜡染扎染作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工艺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了解蜡染技术的应用。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在欣赏蜡染扎染视频过程中逐步提高欣赏中国工艺美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对祖国工艺美术的热爱。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染织技术,理解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难点:染织技术过程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几幅作品(教材)是什么艺术形式?今天我就带领同学们通过学习工艺美术中的染织——蜡染扎染来一起走进工艺美术的世界。

导入新课(一)蜡染扎染简介蜡染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

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

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

(二)工艺过程:1、蜡染:画蜡前的处理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2、点蜡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

3、染色侵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

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

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

4、去蜡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蓝白分明的花纹来。

(三)蜡染的表现手法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

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染与扎染》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蜡染扎染作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工艺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了解蜡染技术的应用。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在欣赏蜡染扎染视频过程中逐步提高欣赏中国工艺美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对祖国工艺美术的热爱。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染织技术,理解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难点:染织技术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几幅作品(教材)是什么艺术形式?
今天我就带领同学们通过学习工艺美术中的染织——蜡染扎染来一起走进工艺美术的世界。

导入新课
(一)蜡染扎染简介
蜡染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

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

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

(二)工艺过程:
1、蜡染:
画蜡前的处理
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2、点蜡
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

3、染色
侵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

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

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

4、去蜡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蓝白分明的花纹来。

(三)蜡染的表现手法
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

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真是妙不可喻,同样的图案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四)扎染的表现手法
扎花
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浸染
浸染,即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浸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

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

(五)蜡染和扎染的区别:
首先用蜡附着在部分布匹上,然后将其放入染料中,没有被蜡附着的面料就染上了染料的颜色,被蜡附着的面料就没有,仍然保持原来面料的颜色,在蜡附着的边缘,由于蜡的渗透,被染的颜色也形成了渗透的样子,并且颜色有从无到有的过渡效果。

扎染面料不是靠蜡来附着,而是依靠绳子来裹扎一部分面料,被扎住的部分不放到染料中,其他部分一样就形成了与染料一致的颜色,捆扎部分也由于液体的浸透形成了颜色的过渡。

三、小结
用蜡染和扎染工艺制成的壁挂、其他工艺品,极富民族特色,一直深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若是花色呢就是扎染更自然一些。

但要是论图案画,就应该是蜡染图案更加丰富多彩,形象地再现了人物风貌、山水花鸟、耐人鉴赏。

更加生动活泼。

百分百纯棉布,经过手工蜡染而成,具有浓郁少数民族风情的蜡染画。

除了做墙上装饰,还可以用作台布,服装,让家居洋溢别样的风情。

蜡染画是在布匹上涂蜡、绘图、染色、脱蜡、漂洗而成。

因为在染制的过程中,蜡白布的表面会产生自然龟裂,从而往白色坯布渗入染料而着色,出现许多或粗或细无规则的色纹也叫龟纹,这些龟纹就是区别真、仿蜡染布的标准,因为任何仿蜡染布设计进去的“龟纹”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蜡染一般都是蓝白两色。

制作彩色蜡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在白布上画出彩色图案,然后把它"蜡封"起来,浸染后便现出彩色图案;另一种方法是按一般蜡染的方法漂净晾干以后,再在白色的地方填上色彩。

民间蜡染所用的彩色染料,是用杨梅汁染红色,黄栀子染黄色。

蜡染布画完全手工制作,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用机械化,自动化来代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