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
《恰同学少年》经典语句

《恰同学少年》经典语句看到一张张朝气的脸,在黑色的苦涩年代里努力的成长。
是怎样的决心让他们在那样的年代里义无返顾;是怎样的勇气让他们可以流尽出如此的壮志凌云?“坚者如磐石虽岁月交替而不移,忍者如柔练虽因苦艰辛而不摧,坚忍者刚柔相济百折不回,持之以恒也。
”我们看到那一双破鞋穿到底的少年毛泽东,我们还看见那为一双皮鞋,问年迈的父亲开口要钱的刘俊卿。
那是怎样的两个画面:年迈的父亲挑着担子在雨中奔跑,虚荣的儿子却踏着皮鞋和别的女孩一起说笑。
同样是年轻的生命,同样是奋斗的年龄;有的人为了所谓的“颜如玉”,有的人却为了为“鸿鹄之志”;少年的毛泽东就可以那样,有属于自己的思想,不管老师是怎样的评价,他就可以那样坚信自己的“豪气”。
他有自己的锋芒,我所景仰的锋芒。
那时候的我,看到电视了的少年,突然似乎真的明白了什么:一个大学生的真正生活!好一个“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不知道那时候的少年,怎么就可以那样的纵横千古的豪气。
我但愿我们这里有那样的少年,有一个属于自己梦想,属于更多人的梦想。
我很抱歉,我只能用“很多人”,或许我还没有“祖国”这样大的凌云。
希望,有更多的这样的少年;希望,有更多的这样的大学生;希望,我们都有希望!!!梦想飞翔的地方,离我们有多远;我好想努力地去飞,有自己的天空;我不知道那还有多远,但我现在应该努力,不是吗?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我会飞得很高,不是吗?梦想的高度有多高,我的眼泪在眼眶里,一点一点的充盈-----有一滴滑落电视里的蔡和森,食堂里捡别人剩下的窝窝头的蔡和森,那是我们中国的过去啊,他就那样站在大厅的正中央,无助的眼神让我的心里泛滥着泪水,徐特立老师的支持给了他信心,在那样的情况下他给了那个年代里一个少年的尊严。
我们的梦想,可以飞得很远;像童话故事里白天鹅的翅膀!!!。
恰同学少年唯美句子

恰同学少年唯美句子
1. 恰同学少年,我们的青春总是那么美好,就像一朵绽放的花朵,无限可能;
2. 青春就像一条河流,时而湍急,时而平静,我们在其中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
3. 恰同学少年,我们曾经一起经历过无数的磨难,却始终坚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4. 青春就像一束光,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即使遇到挫折,我们也会勇往直前;
5. 恰同学少年,我们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了青涩的烦恼,也品尝了成长的甜美果实;
6. 青春就像一朵蓓蕾,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们一起见证了它的绽放;
7. 恰同学少年,我们曾经为了梦想而奋斗,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成功的喜悦;
8. 青春就像一朵白云,飘荡着,我们在其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9. 恰同学少年,我们曾经一起谱写了青春之歌,唱响了自己的梦想;
10. 青春就像一段旅程,有时充满了欢笑,有时也会有泪水,但这一切都让我们更加坚强;
11. 恰同学少年,我们曾经为了爱情而奋斗,现在我们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篇一:《恰同学少年》观后感观《恰同学少年》有感早在上大学之前我就看了当时热播的青春励志剧《恰同学少年》,这部剧主要是以***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讲述了青年时代的***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生活的事,剧中除着重刻画了胸怀抱负的毛润之外,还刻画了他身边的同学和老师。
整部电视剧表现出了在那个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年代,毛主席和他的同学们救国救民,团结合作,视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豪迈与热情.更加强调了一个事实,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民族要振兴,必须通过教育这一渠道来塑造一颗坚定的信心,一份崇高的理想和一个完美的智慧.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
少年时的志趣思想,往往预示着一个人一生的前进方向。
而电视剧中所描述的***的少年时代,给了我们大学生无限启示,告诉我们应该心怀祖国、志向远大,先完善自身继而立足世间。
伟人的少年时代以天下为己任。
他在作文中多次谈论天下大事,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因“过于张扬”而被老师批评,但他心怀祖国和改变旧中国现状的伟大理想得到了教师们的肯定,也得到了同学的钦佩。
伟人的少年时代乐观而不畏寒苦,假期无处可去住在山上的亭中,也不能改变他的达观,携友一同读书游山,淋山雨而叫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如他曾经所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这种乐观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
***的魅力不仅如此,因为他光明磊落的为人、沉着缜密的思维和独特的领导才能,团结了一群有志于改造贫腐的旧中国的青年。
在少年时代,他们游走于工厂乡村,成为当地先进思想的宣传兵;成年以后,他们更是各显所长,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革命的滔天巨浪。
他们的理想与抱负,他们的气魄与胆量,他们的志趣与胸怀,无一不令人深深为之折服。
上大学之前,高中老师就说过高中同学才是一辈子的财富,上了大学要找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实在非常非常的难,我一开始却不以为然。
有一句话说的好,五湖四海皆兄弟,同学之间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就是缘分,在一起就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照顾。
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

凡修身,必先立志。
志存高远,则心自纯洁。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杨某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
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才。
载得参天之大木。
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立自强的天空。
则吾愿足矣。
经典台词:毛泽东第一次到杨昌济老师家里,由杨老师给他开“小灶”毛:修学储能?杨:对!修学储能就是你今天的第一课。
也是我这个老师对你这个弟子提出的学习目标。
润之,一个年轻人走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知识,更是储备能力。
孔子曰: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
就是说一个人,光是能力素质强,而学问修养不够,则必无法约束自己。
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之力。
反过来,如果光注重书本学问,而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那么知识也就成了死知识,学问也就成了伪学问。
其人必死板呆滞,毫无实用。
所以我今天送你四个字,就是要让你牢牢记住,修学储能,必须平衡发展。
这也是你求学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毛:那以今日之我,应当以修什么学问,储哪种能力为先呢?杨:什么学问?哪种能力?润之,你的这种想法首先就是错误的。
今时今日之毛润之是什么人?一个师范学校的一年级学生而已,你喜欢哲学伦理,也关心时事社会。
那是兴趣也是天赋,但我同时担心,你走入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知识能力的涉猎之面太窄。
润之,你的求学之路才刚刚开始,你才掌握了多少知识,拥有多少能力,过早地框死了自己修学储能的范围而不广泛学习多方涉猎,于你今后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所以在你修学储能的后面还应该加上四个字先博后渊。
毛:我明白了,博采众长才能相互印证,固步自封必将粗陋浅薄。
对吗?老师。
杨:你能这样想,这就对了。
杨:……对,坚忍。
坚者如磐石虽岁月交替而不移,忍者如柔练虽因苦艰辛而不摧。
坚忍者刚柔相济百折不回,持之以恒也。
课堂辩论在徐特立老师的课堂上,徐老师让两位观点相反的同学展开辩论,一位是刘俊卿,另一位是蔡和森:蔡:我不同意。
教师者,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者也。
恰同学少年的精彩语段

恰同学少年的精彩语段
恰同学少年,唯我独尊,坐立不安,四顾无定。
打乱的头发,轻
烟的眼神,奔跑的身躯,闪动的勇气。
曾经,他是一个梦想成为探险家的少年,他以充满朝气的步伐踏
上了探险之路,他期望着能掀开沉睡的星球,冒险闯入神秘的新领域。
但却陷入了重重考验中,令他因著一幕幕淋漓的精彩,看到了更
多浩瀚宇宙的壮阔,看到了更多心灵深处和自我底层的细微不同。
因为有这样一个少年,在这片变幻的星空长廊里,哪怕巨浪滔天、风暴不断,总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带领着他穿过那些黑暗,然后来到
这洁白宁静的港湾,坚如磐石的信心,和热烈的守护,相伴在他的身边,让他得到了珍贵的见识、更多的感悟、独特的体会,甚至是永远
的友谊。
他成长,懂得几分温柔;他可能又要出发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也
许会遇见令他不舍的别离,也许会发现令他心动的事情,而他总会以
一路的朝气,勇敢去面对,勇敢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一切都会慢慢变
得清晰、明朗、更加美丽。
有一种精神在他心里,让他明白了坚守、热爱和坚持,让他明白
了精彩、名誉和成功的真谛,甚至在他想法里,他想不想都无所谓,
他只以一种恰同学少年般的态度,以勇敢的心和内心的坚守,继续着
去开拓更大的未知深渊,追求着更多的精彩。
恰同学少年美文摘抄

恰同学少年美文摘抄
1、昌济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材,栽得参天之大木,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强自立的天空,则吾愿足矣。
2、有时候,鸿浩,也要岁月磨炼方成。
3、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
4、少年迎着光,像是最坚韧的藤蔓,艰难地破开身上的巨石,肆意生长。
5、青山依旧如故,壮志英雄今何在!少年时,立下凌云志,要踏破这九霄山河!奈何天地多悲凉,少年已逝,空悲切,唯独把酒忆往昔、忆往昔。
6、阳光明媚的少年时代必然会结束,你会知道你和生活的碰撞是很剧烈的。
7、他们那么渺小,又那么明亮。
像是扑火的流萤,又像搏兔的雄狮。
这群少年在无知亦无畏间所迸出来的东西。
让他们既觉荒唐,又感震撼。
这是很矛盾事情,又是在这最好的年纪中,最美丽的东西。
这是最好的他们。
8、最想念,是那些曾经未放在心上的景色。
小时候盛夏的夜空,乘凉时蒲扇间的萤火,放学时教室里西晒的阳光,少年郎不解风情的好意。
一去不回,却百转千回。
恰同学少年经典名句

恰同学少年经典名句时光流转下的青春记忆青春,绽放在恰同学少年的名句中恰同学少年,是一部经典的中国青春电影。
它以独特的剧情、优秀的演员阵容和经典的台词,成功打动了一代人的心。
其中不乏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名句,成为了我们青春记忆中的珍贵瞬间。
“一别两宽”这是电影中的一个经典桥段,也是恰同学少年中的一句名句。
这段描写了男女主角分别时的心情,既有依依不舍又有对未来的期许。
这句台词简短而富有力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我们的青春岁月中,也许我们也经历过这样的情感纠葛,也曾有过一别两宽的感慨。
“去吧,她会等你”这句名句出自电影的高潮之处,男主角勇敢地离开了女主角,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个场景给人以鼓舞和启示,告诉我们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面临分别,我们也要相信彼此,相信彼此的选择。
这个名句在我们的青春中,代表着勇气和对未来的期许。
青春与成长追寻梦想的勇气恰同学少年中的名句不仅仅是电影中的表达,更是代表着青春的勇气和成长的力量。
在我们的青春岁月中,我们也面临着类似的选择和岔路口,需要勇敢地向前迈进,追寻自己的梦想。
品味青春的甜酸苦辣青春是一种美好而复杂的经历,有甜美的时刻,也有苦涩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中的名句,正是呈现了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
在我们的青春中,也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可以品味其中的甜酸苦辣,回忆过去的美好,感受现在的成长。
名句的意义与影响名句的独特魅力恰同学少年中的名句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们简洁而富有力量,能够触动人心,引起共鸣。
这些经典的名句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故事情节,让观众对电影的情感产生共鸣。
名句的积极影响这些名句不仅仅是观众的宝贵回忆,更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引和启示。
它们鼓舞人心,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追寻自己的梦想。
这种积极的影响力使得恰同学少年成为了一部经典的中国青春电影。
结语恰同学少年中的经典名句伴随着我们的青春岁月,成为了我们珍贵的回忆。
这些名句不仅仅是电影中的对白,更是关于青春、勇气和成长的寄语。
恰同学少年经典句子

恰同学少年经典句子1. “呵,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山外青山楼外楼西。
”
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3.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4. “须信关山难越,难为心之所系。
”
5.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6.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8. “隔座送钩春酒浓,分明泪眼相顾无言。
”
9.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10. “红莲汀头春遥远,万里黄河水天流。
”
1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12. “欢乐趣,离别苦,别时难。
”
13. “天涯共此时。
”
14.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15. “长愿陆子美节纯,净调琴鸣。
”
16.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17. “可堪回首马蹄痕,山际平湖暮烟浓。
”
18. “往事知多少,江山依旧。
”
19.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
20.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十年来踪迹灭。
”
2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22.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去,令人惆怅。
”
23. “青春岂是海棠依旧春风杨柳?”
24. “明朝驿使发,一夜绕镜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湖南第一师范校歌: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
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
多材自昔夸熊封,男而努力蔚为万夫雄。
经典台词:入学一师的第一天晚上,校长孔昭绶到宿舍看望学生。
孔昭绶: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要来读师范?诸位今日走入师范之门,习教育之法。
今后还要致力于民国之国民教育,如果不解决为何读书这个问题,势必学而不得其旨,思而不知其意。
到头来呀,自己五年的大好青春和一番苦功,都不知下到什么地方去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一师素称千年学府。
自南宋理学大儒张南轩先生在此地创办城南书院至今八百余年。
虽经天灾,虽历战祸,虽经朝代变迁,帝王更迭,而绵绵不息直垂于今日。
如孙鼎臣、何绍基,如曾国藩、李元度,如谭嗣同、黄兴,历代人才辈出而灿若星辰,成为我湖湘学派生生不息之重要一支。
为什么?我想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经世致用。
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
那么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
经世致用者,就是说,我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我们读书的目的,我们求学的动力,是为了学得知识,以求改变我们的国家,改变我们的社会。
我们湖南人历来读书,只为了两个字:做事。
做什么事呢?做于国于民有用之事。
毛:那校长,什么样的事?才是于国于民有用的事?孔: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
以今时今日论,我认为首要大事,当推教育。
我中华百年积弱,正因为民智未开,只有大兴教育,才能以新知识,新文化。
扫除全民族的愚昧和落后。
教育人人,则人人得治。
人人自治,则社会必良。
社会改良,则人才必盛。
人才既出,则国势必张。
以此而推论,当今之中国,有什么事比教育还大。
欲救国强种,有什么手段能比教育还强?所以,读师范,学教育,他日学成,以我之所学,为民智之开启而效绵薄,为民族之振兴而尽一己之力,这不正是诸位经世致用的最佳途径吗?经典台词小义与大节,孰轻孰重,这堂师范学校给毛泽东的第一课,是那么深刻地留在他的记忆里。
多年后,在陕北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时,他曾坦诚地回顾,并深刻反思了自己年少时代的这次冲动。
杨昌济:今天,是我给大家上的第一堂课。
修身。
何谓修身,修养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实践谓之修身。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就是说,修身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才的第一道门坎。
己身之道德不修养,情操不陶冶,私欲不约束,你就做不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精神完美的人。
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作为也就无从谈起。
你们会问,什么是修身的第一要务呢?两个字:立志。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志,则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修身就成了无源之水。
所以,凡修身,必先立志。
志存高远,则心自纯洁。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杨某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
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才。
载得参天之大木。
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立自强的天空。
则吾愿足矣。
经典台词:毛泽东第一次到杨昌济老师家里,由杨老师给他开“小灶”毛:修学储能?杨:对!修学储能就是你今天的第一课。
也是我这个老师对你这个弟子提出的学习目标。
润之,一个年轻人走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知识,更是储备能力。
孔子曰: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
就是说一个人,光是能力素质强,而学问修养不够,则必无法约束自己。
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之力。
反过来,如果光注重书本学问,而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那么知识也就成了死知识,学问也就成了伪学问。
其人必死板呆滞,毫无实用。
所以我今天送你四个字,就是要让你牢牢记住,修学储能,必须平衡发展。
这也是你求学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毛:那以今日之我,应当以修什么学问,储哪种能力为先呢?杨:什么学问?哪种能力?润之,你的这种想法首先就是错误的。
今时今日之毛润之是什么人?一个师范学校的一年级学生而已,你喜欢哲学伦理,也关心时事社会。
那是兴趣也是天赋,但我同时担心,你走入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知识能力的涉猎之面太窄。
润之,你的求学之路才刚刚开始,你才掌握了多少知识,拥有多少能力,过早地框死了自己修学储能的范围而不广泛学习多方涉猎,于你今后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所以在你修学储能的后面还应该加上四个字先博后渊。
毛:我明白了,博采众长才能相互印证,固步自封必将粗陋浅薄。
对吗?老师。
杨:你能这样想,这就对了。
杨:……对,坚忍。
坚者如磐石虽岁月交替而不移,忍者如柔练虽因苦艰辛而不摧。
坚忍者刚柔相济百折不回,持之以恒也。
课堂辩论在徐特立老师的课堂上,徐老师让两位观点相反的同学展开辩论,一位是刘俊卿,另一位是蔡和森:蔡:我不同意。
教师者,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者也。
要是教师都一门心思追求更好的待遇更高的地位去了,那还有什么心思去培养学生,用这样的心态去教书,又怎么教得出愿意为社会,为大众奉献自己的学生呢?刘:大道理谁不会讲,如果要你低人一等,吃一辈子粉笔灰,你蔡和森也未必愿意吧。
蔡:我从来不觉得吃粉笔灰有什么地方低人一等。
相反,我倒坚信,教书育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之一。
刘:我也没有说不崇高啊,只不过别人都说教师是穷教书匠。
光你自己觉得崇高,有什么用啊?蔡: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
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
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和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
而区区人言冷暖,物欲得失,与之相比,又渺小得何值一提呢。
(掌声)经典台词:孔老师发现有同学浪费粮食,于是召开全校大会,教育同学。
孔校长:小的时候,我家里很穷。
吃不起什么好东西。
有一次过年,我母亲借了半袋玉米,磨成了面,蒸了一锅窝头。
我当时饿极了,拿了一块就吃。
结果烫了嘴,窝头掉在地上,母亲把那半块窝头捡起来,把脏的那一半自己吃了,干净的那一半,留给了我。
香啊。
今天我看到这半块窝窝头,又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那半块,真的很香。
同学们,第一师范的同学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啊!你们的父母,在家里是何等地节俭,何等地惜粮惜物。
还记不记得,你们那种田的老父亲,冒着三伏天的大太阳,在田里一整天,一整天地割稻子。
还记不记得,你们的母亲,经常把碗里的饭,拨一半到你们的碗里,还说自己吃了一半,就已经很饱很饱了。
刘俊卿同学,请你出列。
有一位老师,我想重新给你介绍一次,也给我们全体同学重新介绍一次。
那就是被你们称为徐大叫花的徐特立老师。
我知道,不光是你一个人,还有不少同学背后也这样叫他,徐大叫花。
是啊,我们这位徐老师,看起来还真像一个叫花子。
身穿粗布衣服,脚下穿草鞋。
坐不起轿子,吃学生食堂。
就连一把油纸伞都舍不得买。
下雨天就穿一件蓑衣。
寒酸哪。
在长沙城的教书先生中,就找不出第二个这么寒酸的了。
可就是这位徐大叫花,在省议会,光副议长一职,就有二百块大洋的月薪。
更不用说他还担任着长沙师范学校的校长,同时兼着三所学校的课程。
他的收入,全长沙城教书先生当中无人能比。
那么他的钱去哪了呢?大家如果有空的话,不妨去一趟徐老师的家乡,长沙县五美乡。
就会看到一所小学,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农家子弟的五美小学,那里的学生读书不要钱,一分钱都不要。
而我们的徐老师,徐大叫花,把自己的家人全都留在乡下务农。
因为在长沙城生活费太高。
因为他觉得只要能省下一块钱,就能让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多读一个月的书。
刘俊卿同学,你觉得不可思议吧。
请入列吧。
同学们,第一师范的同学们,什么是贫困?什么是富有?穿草鞋,打补丁,粗茶淡饭就是贫困?穿皮鞋,坐轿子,山珍海味就是富有了吗?不!孩子们,真正的贫困与富有,不在于这些表面上的东西。
今天你们还年轻,将来走入社会都要经历金钱和名利的诱惑,都要面临现实与理想的选择。
等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己所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的时候,你在精神上是那样的富有和快乐。
相反,如果一天到晚,只记得自己那么一点私利,就算你坐拥万贯家财,就算你白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可是到了晚上,当你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并不快乐。
因为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无尽的空虚,因为你在精神上,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今天,这半块窝头,我留下了。
我也希望这半块窝头,从此留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
使我们牢牢记住,俭朴乃修身之本。
经典台词二十八画生即毛泽东,由毛泽东三个字共二十八画而得。
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二十八画生者,长沙布衣学子也。
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
故曰: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
敬启者二十八画生。
经典台词孔校长:怎么会想到教人识字啊?毛:读师范嘛,将来毕竟是要教书的。
现在就当实习嘛。
而且校长也说过:国民教育,最应该注重的就是平民化。
现在真正应该受教育的,就是那些一个字都不识的老百姓。
孔:说得有道理。
其实,师范的责任,就是普及教育。
这是学校应该想,应该做的。
学校没有想没有做,你却先想先做了。
学校应该谢谢你啊。
毛:其实我没想那么多。
我只是觉得凡事光靠嘴上讲道理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自己去做,才能算是真道理。
萧:这么大的雨,你们上哪里去了?毛:爬山啊。
陶、向:爬山?!萧:爬山?蔡:对啊!萧:大风大雨的,你们搞这个干吗?毛:大风怎么了?大雨又怎么了?古人云:纳于大麓,烈风骤雨弗迷。
今天我和老蔡算是好好体会了一把。
蔡:没错,风,浴我之体;雨,浴我之身;烈风骤雨,浴我之魂!经典台词:袁世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孔校长在一师开展国耻征文,同学踊跃参加。
文章编纂成册后,孔校长又召集全校同学开明耻大会。
一下是在明耻大会上的演讲:有一个词,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支那。
这是日本对中国的称呼,在日本人嘴里,中国就是支那。
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是支那人。
那么支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起初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这是自隋朝起,从天竺语摩诃至那中派生的一个对中国的称呼,词意并无褒贬。
可就在五年前,五年前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日本学校给我准备的学籍表上,填写的就是支那人孔昭绶。
每次遇到日本人的时候,他们都会说:“看,支那人来了。
”他们当时说话的表情,我想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那是一种看到了怪物,看到了异类,看到了某种不洁净的东西,看到了一头猪混到人群里,才会表现出的轻蔑和鄙夷。
于是我就去查字典,我不相信日本人的字典,我查的是荷兰人出的1901年的荷兰大百科通用辞典。
我查到了,支那:中国的贬义称呼,常用于日本语,亦指愚蠢的,精神有问题的中国人。
这就是支那的解释。
耻辱啊!耻辱!我泱泱大国,巍巍中华,竟成了诸般列强眼中的蛮荒未开化之地。
耻辱啊!我四万万同胞竟成了任其宰割的鱼肉。
人,不可不知耻。
耻,有个人之耻,国家之耻。
德守不坚,学识愚昧,身体衰弱,遭人白眼,乃个人之耻。
纲纪扫地,主权外移,疆土日蹙,奴颜卑膝,乃国家之耻。
我四万万同胞,如果人人为人所耻,则国家必为人所耻,一个国家被人耻笑,那么个人也将成为被别人耻笑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