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处理及利用

合集下载

园林设计中常见的地形塑造

园林设计中常见的地形塑造

园林设计中常见的地形塑造1.平整地形:平整地形是园林设计中最基本的一种地形塑造方式。

通过填土或挖掘土壤的方式,将不平整的地面平坦化。

这种地形塑造适用于花坛、草坪、广场和露台等需要平坦地面的区域,方便人们行走和休息。

2.地形起伏:地形起伏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一种地形塑造方式。

通过挖掘或搬运土壤,形成起伏的地形形态,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变化。

这种地形设计可以用来创建小山丘、沟壑、河谷和悬崖等自然地貌,使园林更加有趣和生动。

3.坡地设计:坡地设计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一种地形塑造方式。

通过合理布置坡度和坡向,利用土壤固结、护坡和植被等手段,使坡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这种地形设计可以用来创建步行道、防护林、景观梯田和景观墙等,打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4.水景设计:水景设计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一种地形塑造方式。

通过挖掘水池、湖泊或运河等水体,结合水流、喷泉和瀑布等水景元素,营造出水与园林的和谐共处。

这种地形设计可以用来创建人工湖泊、水榭、水系和游泳池等,提供给人们观赏、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5.林地设计:林地设计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一种地形塑造方式。

通过疏伐和补植等手段,调整林地的密度和结构,使其更加适合景观和生态要求。

这种地形设计可以用来创建森林、林荫道、植被带和绿化区等,提供给人们郊游、运动和健身的环境。

6.石墙设计:石墙设计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一种地形塑造方式。

通过选择合适的石材和构筑技术,建造出具有观赏和防护功能的石墙。

这种地形设计可以用来创建界墙、壁垒、细槽和栈道等,增加园林的坚实感和独特性。

7.地下空间设计:地下空间设计是园林设计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地形塑造方式。

通过挖掘地下空间,结合适当的通风、照明和排水设施,打造出地下休闲、文化和商业等场所。

这种地形设计可以用来创建地下露台、地下花园和地下商场等,为人们提供新颖的体验和活动空间。

在园林设计中,地形塑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地形设计方法,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使园林更加生动、宜人。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中的地形与地势处理技巧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中的地形与地势处理技巧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中的地形与地势处理技巧园林艺术设计是一门将自然与人工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地形和地势的处理,可以为人们创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环境。

地形与地势处理技巧在园林艺术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园林的视觉效果、流线布局和功能性。

一、地形处理技巧1. 原始地形的保留与改造:在园林设计中,保留原有的地形特征可以为园林增添自然的观赏价值。

但有时也需要对地形进行适当的改造,使其更符合设计要求,例如在平坦的地面上造起小丘陵,以增加层次感和景深。

2. 草坪的处理:草坪作为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地面材料,其处理方式对园林整体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坡地上,合理选择草坪形式与铺设方式,可以使其既能满足功能需要,又能与地形融为一体。

3. 水体的布置:水体作为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置应与地形相互配合,形成自然流线和景观。

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起伏或凹凸以创造出瀑布、池塘、溪流等动态的景观效果,同时也需要考虑水体的排水和养护问题。

4. 地表材料的选择:地表材料对地形处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地表材料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观赏效果。

例如,在上坡路面使用透水砖或石板,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在低洼地区使用透水混凝土,可以避免积水。

二、地势处理技巧1. 地势的起伏与层次: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地势的起伏与层次感,可以赋予园林更加丰富的景观效果。

利用自然地势的高低差来布置树林、花坛、景墙等景观元素,可以增加空间层次与动感。

2. 地势的开阔与封闭:合理处理地势的开阔与封闭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氛围。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利用地形的开阔部分布置阳光广场、草地等开放性的空间;而地形的封闭部分则适合打造花坛、休闲区等轻松私密的场所。

3. 地势的倾斜与水平:地势的倾斜和水平度对园林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合理地设置坡度,可以改善园林的排水情况,避免积水问题;而水平地势则更适合打造平台、露天剧场等开放性区域。

4. 地势的同时感与顺畅感:地势处理不仅要注重形体的美感,还要考虑人们在园林中的流线体验。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微地形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丰富园林的变化,使其更具生命力和动感。

微地形设计可以使人们在空间中转换视角和高度,从而更好地观赏植物、园林设施和周围环境的美丽。

在园林设计中,微地形处理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它可以用于创造不同的高度和深度,分隔区域,调整高差,营造更好的视觉效果。

首先,它可以改变整个园林的地势,如山脉、山谷、峡谷、丘陵等,形成不同的地形景观。

其次,微地形可以改变水路的形状,如小溪、瀑布、喷泉等,制造出更加自然的水景。

同时,微地形还可以用于创造不同的户外娱乐设施,如平台、坡道、跑道、露天剧场等。

当设计师清楚地了解了微地形的目标后,就可以确定使用何种材料来建造地形。

常见的材料包括岩石、沙石、木材、混凝土、铁等。

这些材料在设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岩石可以创造非常自然的山形地貌,沙石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的形状和曲线,木材可以制造出不同的空间,混凝土可以用于打造不同的桥梁和墙面,铁可以用于打造不同的装饰品和园林设施。

其中,岩石在微地形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具有自然的色彩和形态,在设计中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设计师将岩石放置在特定地点时,就可以制造出非常逼真的山峰景观。

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岩石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与其他材料相互配合,创造出非常丰富的空间效果。

在园林景观中,微地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增加街景、公园、广场等的观赏性,使人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放松身心。

此外,微地形还可以用于改善环境质量,如增加空气湿度和质量,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和植物品质。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1. 引言1.1 微地形的定义微地形是指地表的微小高低起伏和坡度变化。

它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地貌特征,由于其微小的尺度和细微的变化,微地形对园林景观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地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被用来模拟自然地形,丰富景观层次,增加园林的立体感和动态感,营造出丰富变化的景观效果。

通过合理的微地形处理,可以使整个园林景观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韵律感,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满足。

微地形的处理需要结合园林设计的整体布局和风格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塑造和处理。

只有将微地形处理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规划中,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对微地形的定义和理解,对园林景观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研究和理解微地形的特点和作用,才能更好地运用微地形处理技术,为园林景观带来更丰富多彩的表现和体验。

1.2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的重要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微地形处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微地形处理可以通过改变地形的高低起伏、坡度等特征,来打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微地形处理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提升整体景观的美观度。

通过合理的微地形处理,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动态变化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目光,增加景观的吸引力。

微地形处理还可以改善园林景观的生态环境。

通过对地形的微调整和设计,可以在不同位置创造出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微地形处理还可以改善景观的排水情况,避免水涝和积水,保护植物的生长环境,提升景观的可持续性。

微地形处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提升景观的美观度和生态环境,还可以为人们营造出一个更加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微地形处理的重要性,为园林景观注入更多的创新与灵感。

【字数:226】2. 正文2.1 微地形处理的方法1. 渐变过渡:通过改变地形的高度和坡度,使地形逐渐过渡,达到平缓的效果。

这种方法常用于坡地或者过渡区域,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流失和水土流失。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微地形处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在改善园林景观环境的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微地形包括地势的微起伏、小山丘、小梯田、小溪流等,通过对地形的处理和应用,可以使得整体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人们的游玩体验和欣赏价值。

本文将从微地形的定义、特点、设计原则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微地形的定义与特点1.微地形的定义微地形是指在园林景观中,为了追求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安排的小尺度地形起伏和变化。

它与整体地形相对,是地形的细节和补充。

微地形可以通过加土、减土、石材堆积等手段进行设计和制作,使得原本平坦的地形增加一些变化和层次感,让整个景观显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2.微地形的特点(1)小尺度:微地形通常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进行设计和制作的,比如一个小山包、一条小溪流等,这些小尺度的地形起伏可以在整体园林中起到点缀和装点的作用。

(2)变化:微地形是对整体地形的补充和变化,通过微妙的设计和处理,可以使得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样,增加其观赏性和趣味性。

(3)层次:微地形的设计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的层次感,通过高低起伏、远近变化等手段,可以使得整个景观更加立体化,增加空间的张力和深度感。

二、微地形的设计原则1.与整体景观协调微地形的设计应该与整体园林景观协调一致,不可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其他景观元素的关系,使得微地形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起到衬托和提升的作用。

2.符合场地特点微地形的设计应该符合场地的特点,不能为了追求花哨而违背自然规律。

要根据场地的地形、坡度、植被等情况进行设计,并尊重自然的原本面貌,使得微地形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3.结构稳定可靠由于微地形一般是人工制作的,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特别是在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风吹雨打下,微地形要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开裂或坍塌的情况。

4.体现景观意境微地形的设计应该能够体现出所要表达的景观意境和主题,通过形态、材料和色彩等手段进行塑造,从而达到丰富景观内涵和增加观赏性的目的。

地形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技巧

地形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技巧

地形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技巧1地形的平面与竖向的双向设计地形的竖向设计是指以立面图和断面图的表达方式展现出不同角度的场地地形的立面和剖面形态,依此设计地形的高程变化、起伏变化、各关键点的竖向高差和坡度等地形因素。

地形的竖向设计还包括根据地形排水和护坡的实际需要合理配置必要的排水构筑物,建立完整的排水管渠系统和土地保护系统。

在进行地形的竖向设计时,合理组织地面排水以利于地下管线的铺设。

并解决好场地内外的高程衔接。

地形竖向设计是参考场地环境因素及场地整体竖向标高对基地的自然地形进行标高调整以及立面形态的设计,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要满足经济,安全和形态等方面的要求。

[1]地形的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的共同目的是改造和利用地形,使确定的地形设计标高和设计地面能满足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和场地内外交通的合理要求,保证场地排水的系统化,并力争土石方工程量最小,达到平衡。

竖向设计对于节省施工费用,加快工程进度,具有重要的实用和经济价值。

2景观设计对于地形的功能需求地形设计在景观设计中负担有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骨架作用地形是整个景观场地的载体,它为所有景观和设施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面。

地形被认为是构成任何景观空间层次的基本结构骨架,其他的景观层次的丰富必须站在地形的基础上。

地形甚至能影响到整个景观场地的景观格局,例如较为平坦的景观用地,在设计师综合考虑后场地往往会被用于塑造地形变化幅度小的开阔式风景园或者是开凿为面积较大的以水面为主题的景观;若是地形起伏较大,变化颇多,则往往会被塑造为奇突地峰林或是幽僻的山林景致。

2.2定位空间作用地形具有构成不同形状,不同特点的景观空间的作用,地形是天然用来分隔空间的工具,盆地和谷地本身就是直接被地形分割出来的独立空间,而且坡度越高越陡,则空间限制力越强。

景观空间的围合,需要地形、植物、构筑物或建筑,水体等几种景观元素来共同进行的,而其中地形是最基础的也是用得最多的,地形围合起来的空间具有其他景观元素围合空间达不到的效果,而且在复合型的连续的大空间塑造方面也是占尽优势。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

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及应用
园林景观中的微地形处理是指对园林地形进行微小尺度的处理和设计,以达到美化景观、增加景观层次、营造宜人氛围的目的。

微地形处理在园林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
以让园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

在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处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应用:
1. 垂直微地形处理:利用地势的高低起伏,营造不同层次的景观,增加视觉效果。

可以通过挖掘、填土等手段,塑造小山丘、小峰岗、小坡地等微型地形,形成起伏有致的
园林景观。

2. 水平微地形处理:通过水平的微小处理,使地面呈现出曲线、弧线等流畅的形态。

可以通过改变地面的曲率、形状等,营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3. 材料应用:在园林景观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微地形的处理。

比如利用石材、木材等材料进行地面的铺设,利用不同的材质和颜色来划分地形的不同区域,增加景
观的层次感。

4. 植物应用:在园林景观中,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微地形的处理。


如利用一些低矮的植物来修剪成不同形状的地形,如植物小丘、植物小坡地等,将植物的
生长与地形的塑造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景观效果。

5. 光影应用:在园林景观中,可以利用微地形来塑造光影效果,增加景观的变化和
趣味性。

可以通过调整地形的高低起伏、搭建雕塑等,使得阳光在园林中形成投射和反射,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光影效果。

微地形处理在园林景观中是一项重要的设计手段,可以通过地形的改变和调整,创造
出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微地形处理也需要考虑到园林的整体布局和功能需求,
与其他要素相协调,使得园林景观更加完美。

浅谈在建筑设计中地形及景观的利用与营造策略

浅谈在建筑设计中地形及景观的利用与营造策略
附楼层数基 本在 三层 以下。主入 口紧邻西 南侧 临江 环 岛公
谈 在处理此类项 目时 的一些 心得体会 。
世业洲度假酒店位 于江苏 省镇江 市世业 洲西端 , 世业 洲 是 以“ 生态 、 旅游 、 度假 、 运动” 为主题 的国家级旅游度假 区, 拥 有 独特 的长江资源 和 良好 的生态环境 , 土地目标 , 同时考 虑到建 筑与周边 环

本文结合笔者近年 来所做 的三个 实际工 程案 例 , 要谈 浅
1工 程 案例 一 、 业 洲 度 假 酒 店 世
境 的协调 , 我们将大体量 的度假酒店建筑 进行 体量 分解 , 将其
设计 为分散 的园林式建 筑 , 客房 楼层数控 制在五 、 六层 , 其余
e i ig t r i a d l d c p n l o sr c tr i a d l d cp e l gwi o lxtranp oe t. xs n ran n n sa ea d as c n tu t er n n n sa ei d ai t c mpe eri rjcs t e a o a a n n h
底 。同时重视建筑庭院 内部的空 间形态及 景观 营造 , 过高 通
低错 落 、 虚实对 比、 间分 隔 、 空 景观 渗透 等多 种手 法 , 营造 生
动、 宜人 、 富有情 趣和特 色的建筑空 间 , 到建筑与 内外 景观 达 的完美 融合 。
复杂 , 在一定程度 上对景观 资源 的利 用产 生 了较 大 的制 约作 用 。如何在这类项 目中处理好地 形 , 使建筑与地形 完美 结合 , 并 使项 目的景观 资源 得 以充分 利用 成 了项 目成 败 的关键 之
路, 通过局部抬高地面形 成半 圆形入 口广场从 而很好 的化解 了地块 因防洪堤 的存 在而形成的南高北低的不利 因素 。巧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处理及利用
摘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地形的处理对人的视觉感知和整体的协调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影响空间的构成,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空间感受。

得当的地形处理方式有利于改善景观的整体层次,有利于改善植物的种植环境和条件,丰富景观的要素、完善园林层次、组织景观空间。

本文主要通过对地形的处理作用的理解,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地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形处理园林设计景观
1 园林景观中地形的作用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地形的处理是有着重大作用的,它包括骨架作用、结合切分空间作用、环境作用和景观作用等几方面。

由于地形的处理不同所产生的景观效果也是不同的。

地形处理是造园的基础,也是造园的必要条件,不同的地点和环境条件灵活的组景,依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地体现了“景为我所用”的原则,因此,可以说,地形的处理对景观的整体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 骨架作用
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是景观中所有元素和设施的载体,在景观设计中对地形的处理和设计主要是根据当时项目的主题所确定的方案来进行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

在地形的处理中我们也可
以利用自然,结合景点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体现出真实的景观环境,做到顺应自然,就地取材。

所以说地形在景观中起到骨架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合理地布置建筑,变化地形,来创造更优美的景观。

通过适当的地形处理,来创造更多的层次和空间,做到精、巧,形成景观的精华。

此外,地形处理应与景观主题相协调,以消除建筑和景观之间的界限问题,做到地形与景观融为一体。

1.2 结合切分空间作用
结合切分空间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通过地形的不同来组织空间形成优美的景观或是分割空间来体现空间的层次感,同时可以满足各种的使用功能。

地形的形态各异,特点不同,所以在景观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利用地形的优势我们让整个空间变化,增加旅游者的游览心情,比如说堆积假山和建造人工湖,我们在组织和分割这个空间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包括整体的视觉效果,符不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等等。

通过结合和切分空间来彰显地域特色。

1.3 环境作用
地形的适当处理,改善了局部的环境状况,净化了城市的空气,还能点缀风景,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水质量,地形对当地的通风和采光都有一定的影响;改善了植物的种植条件;夏天可以做到避暑;通过改善地形,建筑布局也得到提高,变得更有规划;同时具有抗旱、灌溉、防灾的作用,有些地形还可以种一些有特色的植物;对当地的旅游事业也做到
了一定的贡献,地形的不同就会有很多的旅游者慕名而来,比如说张家界、武夷山、海南等,都是因为地形的不同所以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事业;同时又些地形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比如说东北黑土地,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也带动了东北人民的经济的收入,提高了国家的整体国力。

2 因地制宜的应用以及处理的方式
地形处理有着多重的作用,所以在景观设计中就要更加的注重地形的处理和分析,地形的处理、分析的越彻底越透彻,景观就会动人丰富生动,才会满足游客的需要,从而吸引更多的人。

对于景观来说,平地坡地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视觉和景观的整体结构,同时,我们要对其进行更细化的分类,比如包括地表的形态、地址构造以及地形规模等等。

要想在一块土地上创造多种景观效果,我们首先要合理的进行地形改造,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园林地形丰富多彩,同时也要利用自然给我们的适当环境与其景观相结合,形成一个自然丰富、具有层次性的空间景观,满足人们的需要。

2.1 平地
平地是指景观内坡度比较缓的土地,在很多景点中,平地是最主要的存在方式,相对于山地等地形,平地给人的视觉感觉一望无际,一览无余,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并且平地易于建造一些设施,成本上也是比较低的,平地也比较适合和接纳疏散游客,易于满足游客的需
要。

2.2 坡地
坡地是指倾斜的地面,景观中的设计可以和坡地相结合,通过地面坡度的起伏变化,增加园林艺术空间的生动性。

比较缓的坡地可以用来修建凉亭、休息地、疏林草地等,有些坡度也可以进行堆山处理表现出奇、险等效果。

起伏的坡地可以为景观的建造提供较好地条件,比如呼和浩特的青城公园,利用地形的高差变化,巧妙的组合创造出形态各异的景观,营造了很有视觉性的空间效果。

3 景观和地形处理中的原则
景观的地形是具有连续性的,景观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他们彼此相铺相成,不可以孤立存在。

因此,我们在进行地形的处理时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达到自然过度的效果。

我国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堆土成山即成万寿山,万寿山与周围的优美风景成为重要的园林美景,这个是地形和景观融为一体的重要例子。

3.1 景观与地形相协调的原则
在景观中对地形的应用首先要坚持的就是整体性原则,要立足于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形状进行地形的应用。

从色彩的角度来说,在园林景观中园林的整体色彩应该是绿色为主的植物色彩,其他例如水体
色彩、生物色彩、山石色彩等园林色彩要为园林整体的绿色色彩服务,要与园林中整体的绿色色彩相协调、相适应。

而从地形的角度上来讲,此时的景观对于突兀的地形需求显得更加强烈,在假山、坡地的地形衬托下可以将景观的美感更好地呈现出来。

在景观中存在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观中的地形应用中要注重人文气息与周围的自然地形相协调、相适应。

如果一个景观内的人文景观的地形和自然景观的色彩不协调、不适应,会使这个景观内的人文景观显得突兀,显得出现的不合时宜,会使前来欣赏的游客感受不到美的存在。

3.2 符合景观中美的原则
有很多的景点都是人为的艺术加工而成的。

景观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自然的景观和人为景观都有本身美丽、高雅的一面,景观中美的元素是有多元性的,在景观中的地形处理也要遵循园林美的原则,地形处理得当会使我们的景观更富有美感,更有层次性,使我们的视觉效果更好,扩大旅游资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景观的美也是一样需要我们去发现,我们对地形的处理要深入分析,力求把景观做到最美,不仅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美感,还可以提高国家的旅游事业。

一个城市如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么这个城市生活的居民也是幸福的,在业余时间可以走一走看一看,陶冶大家的情操。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处理和应用是景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景观所带来的旅游美感和旅游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景观的地形形状,只有拥有美的地形形状的景观,能够将地形条
件很好地融入景观之中,才可以提高自身的旅游吸引力和提高旅游者的旅游美感。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更应该仔细研究景观的主题和地形搭配,这对整个景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磊.城市公园地形设计方法与实践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2] 周辉.居住区园林环境地形设计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 苏锦霞.现代城市公园地形造景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