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药物依赖性和耐受性
药物依赖性

(二)治疗
1.了解病史,正确诊断: 种类 程度 数量 伴发病 2.制订治疗方案: 减量 替代 减少痛苦 保证安全 3.心因治疗 4.回归社会:最终目标
第二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 1.均产生依赖性
最常见:海洛因 其次:哌替啶
2.海洛因(heroin)--- 二乙酰吗啡,“白粉
” 依赖性最强 镇痛作用和成瘾性为吗啡 2~3 倍 不允许临床使用 毒品
正常的医疗应用不是药物滥用,也不能把增加麻 醉止痛药剂量误认为是药物滥用 凡是列为国家管制的药物,合理使用是药品, 非法使用就是毒品
麻醉药品
毒品
医疗用药
药物滥用
二、依赖性药物分类
(一) 麻 醉 药 品
(二) 精 神 药 物 (三) 其 它
麻醉药品
阿片类(opioids)
天然阿片及其中所含有效成分: 如吗啡,可待因
一、依赖性的发生机制 (一)躯体依赖性的发生机制
(二)精神依赖性的发生机制
二、治疗 戒毒治疗三阶段 回归社会 康复 脱毒
(一) 脱毒 — 消除戒断综合征 分类
药物戒毒
阿片类(替代疗法) 非阿片类
非药物戒毒
针灸、耳针、电针治疗仪
滥用者识别特征
1 . 阿片类依赖性的治疗:替代疗法
(二)戒断综合症
身体依赖性状态
停药
戒断症状(严重生理功 能紊乱)
(多表现与原药物相反的效应)
停药后12~14小时无明显症状或体征 在48~72小时达到顶点 出现不安,失眠,呵欠,出汗,流涕,流泪, 食欲不振,散瞳,汗毛竖起(鸡皮疙瘩)和震颤
(三)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丧失
不惜一切去获得毒品,丧尽人格,道德 败坏,行为堕落 犯罪、暴力、恐怖活动、社会秩序更加混乱 劳动力丧失、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17 药物依赖与戒断

2.负性强化效应(negative reinforcement effect ):又称厌 恶(aversion),是指能引起精神丌快或身体丌适(如戒断症 状),促使人或动物为避免这种丌适而采取被动觅药(或寻求 刺激)行为的强化效应。—— 生理依赖性的基础(可促迚药物 滥用)
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薄层色谱分析法或扫描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 对尿样迚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第四节 药物依赖的治疗原则
包括:临床脱毒治疗、后续康复巩固、重返社会三大基本环节
1,了解病史、正确诊断、全身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据服用药物的 种类和剂量确定治疗计划。 2,临床脱毒治疗(是第一阶段和首要环节)
才得以实现。几乎涉及所有的神经递质如DA、5-HT、GABA、NMDA
和组胺,以及广泛的分子和细胞变化过程如受体调节、离子通道 、细胞内信号蛋白和基因表达等。
第四节
药物依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给滥用者精神和身体带来严重损害!
临床表现包括:
精神障碍、心理障碍、戒断症状、中毒和其他相关并发症等 。
四、中毒反应 (大量、长期)
1,阿片类药物: 急性中毒反应甚至可致死亡,主要表现有呼吸抑制,瞳孔缩小 (针尖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下颌松弛,舌根下 坠,少尿,无尿,外周循环衰竭,休克。
临床表现
2,大麻:心率增快,眼结合膜血管充血扩张,体位性直立性低血 压,意识不清,错觉,幻觉。 3,可卡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瞳孔散大,肌肉抽搐,幻想, 偏执妄想,攻击行为。
细胞和分子机制
二、中脑腹侧被盖区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 其投射纤维在伏隔核和前额皮层有密集分布,此外,还有大量GABA 能神经元及乙酰胆碱等中间神经元,GABA神经元不DA神经元有突触 联系,在正常状态下,VTA、DA神经元的活动受到GABA中间神经元 的紧张性抑制。NAc丌仅接受中脑VTA DA神经元的抑制性投射,而 且还汇集了前额皮质(PFC)、海马、杏仁核等部位由谷氨酸(Glu) 能介导的兴奋性传入神经末梢;在DA和Glu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共同 参不下对NAc突触后神经元发挥调控作用。NAc内存在大量DA受体, 天然性或药物性激励刺激大多直接或间通过增加DA释放,后者作用 亍DA受体(主要是D1受体)从而完成奖赏效应。 丌同的依赖性药物通过丌同的机制 促迚NAc内DA释放,从而产生依赖性。 (见表)
药理药化中期复习章

第四节 抗抑郁药 Antidepressants 按作用机制分类:
• 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NRIs):丙咪嗪
• 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氟西汀、舍曲林
O N
应,产生的沉淀可溶于氨水)
H
③ 络合反应: 水溶液与吡啶/硫酸铜→ 蓝色 巴比妥类→蓝紫色 硫喷妥钠→绿色
第16页/共51页
1、乙内酰脲类(p259)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药化p32
药理p259
1.抗癫痫:大发作首选药
也用于精神运动性发作
小发作无效, 可恶化病情
2.抗外周神经痛:
三叉神经、舌咽神经
及坐骨神经痛。
3.抗心律失常
强心甙中毒所致
心 律 失 常 的 首 选 药 。第17页/共51页
1、乙内酰脲类
不良反应
药理p259
1.强碱性, 局部刺激大。
2.长期应用易产生牙龈增
生,多见于青年和儿童
3.神经系统反应:眼球震
颤, 复视等。
4.血液及造血系统 :可
致叶酸缺乏, 发生巨幼,
再障。
5.过敏反应
地西泮 diazepam
去甲地西泮
替马西泮 temazepam 第10页/共51页
奥沙西泮 oxazepam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药理 p251
1. 抗焦虑作用 :小于镇静剂量时,用于焦虑症,地 西泮、氯氮 。
2. 镇静催眠作用: 小剂量镇静,大剂量催眠,明显 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 数,优于巴比妥类
药物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一、药物依赖性的定义药物依赖性是专用术语,又称药物成瘾或药物成瘾性,也俗称“药瘾”,是指药物长期与机体相互作用,使机体在生理机能、生化过程和/或形态学发生特异性、代偿性和适应性改变的特性,停止用药可导致机体的不适和/或心理上的渴求。
这个概念是60年代逐渐形成的。
在此之前,人们所说的成瘾性只单指身体依赖性,而将心理依赖性称之为习惯性。
药物的成瘾性和习惯性早为人们所知。
但由于人们在使用上述两术语时常出现混淆现象,故有必要确定一个更为科学的术语。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64年用“药物依赖性"这一术语取代了“成瘾性”,和“习惯性",并于1969年对药物依赖性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药物依赖性是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具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要连续或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要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停药引起的不适,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
用药者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
总之,不是为了医疗需要,而是由本人主动连续地或周期性地使用药物,造成轻重不等的慢性或周期性的中毒状态,称为药物依赖.二、药物依赖性的分类依赖性可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一)躯体依赖性主要是机体对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包括耐受性和停药后的戒断症状。
(二)精神依赖性是指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效应,表现为对药物的强烈渴求和强迫性觅药行为。
依赖性倾向可以在动物或人体的药物研究过程中反映出来。
非临床药物依赖性研究可为临床提供药物依赖性倾向的信息,获得的非临床试验数据有利于指导临床研究和合理用药,警示滥用倾向。
三、可产生药物依赖性的药物分类1、酒精-巴比妥类:乙醇,巴比妥类及其他催眠药和镇静药,例如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2、苯丙胺:苯丙胺,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哌唑甲脂(利他灵,methylphenidate)与苯甲吗啉(phenmetrazine)。
吸毒成瘾的三个特征

吸毒成瘾的三个特征
吸毒成瘾的三个特征:药物耐受性、生理依赖性、心理依赖性。
生理依赖:也就是俗称的身瘾,这是已经对毒品或药物产生了依赖反应的表现,主要是在停药一段时间后,身体会产生依赖症状。
在不断服用毒品时,身体上会产生一些变化,身体对药物产生依赖,若不及时再次服用毒品(药物),则会让身体产生戒断反应,轻者流鼻涕、打哈欠,重者血压升高、呼吸障碍、晕厥等等。
药物耐受性:毒品在体内的积累,会使身体产生抗药性,也就是药物耐受性有所提升。
原本1毫克的量可以让身体感到“舒服”,但是长期吸食毒品后,就会不断增加吸入量,这就是药物耐受性增强的表现。
心理依赖性:相比生理依赖更为严重的吸毒成瘾表现,主要是吸毒者发自内心的对毒品的向往,为了能够吸毒不择手段,而且毒品对其精神也有所损伤,导致吸毒者精神颓废,萎靡不振,甚至出现精神失常,精神病等情况。
第五章药物成瘾和药物滥用ppt课件

药物滥用的危害
个人的危害 对社会的危害
14
对个人的危害
药物滥用者身心健康遭受催残。 药物过量,常致中毒死亡。 身体免疫力降低,引发各种感染。
15
对社会的危害
药物滥用破坏家庭正常生活; 药物滥用促发犯罪行为; 药物滥用耗竭社会经济,阻碍社会发展
16
四、能成瘾的药物种类
能引起成瘾和滥用的药物分8类:
(二)可卡因、苯丙胺类
戒断反应轻 抑制觅药渴求:5-HT3受体阻断药 昂
丹司琼 精神异常:氟哌啶醇 抑郁:地昔帕明
(三)戒酒治疗
1.控制戒断症状 可用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药如地西
泮等对抗戒酒引起的兴奋、焦虑、失眠、震颤等症状。有 幻觉等精神症状者,可用小剂量泰尔登等抗精神病药物治 疗。纳曲酮也可用于戒酒治疗。
阿片类药物中毒特征:嗜睡,感觉迟钝,瞳孔缩小,
可有呼吸抑制现象
中枢神经抑制药中毒特征:看似酒醉,嗜睡,运动失
调,说话迟缓,侧视,眼球震颤,定向障碍,可有呼吸抑 制现象
苯丙胺类: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抽搐、急性脑综合征 可卡因:精神障碍、激动、兴奋、失眠、无食欲 、瞳孔
放大
28
(一)阿片类
滥用者在停药6-8h后,开始出现最初的症状(虚弱 及不安),一般在停药18-24h后出现明显的戒断症 状,表现为3个方面: 1.精神状态及行为活动异常 忧虑、不安、好争吵、
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和有潜在可能的用药者认识到滥用毒品危 害,自觉抵制使用毒品;同时,控制毒品非法供应和流通。
2.二级预防 针对毒品滥用者,通过采取治疗、康复和重返
社会等措施,使之彻底摆脱毒品
3.三级预防 主要针对毒品滥用带来的严重疾病或有害行
为,将其危害性减轻到最小程度,目前特别注意静脉滥用毒 品带来的艾滋病问题。
药物依赖标准

药物依赖标准药物依赖是指个体长期使用或滥用药物后,导致对药物产生强烈需求的一种病理状态。
药物依赖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对社会安全和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药物依赖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药物依赖的定义、症状、分类以及诊断标准等方面深入探讨药物依赖的标准。
首先,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或滥用药物后,个体对该药物产生强烈的需求,无法控制自己对药物的使用。
与单纯的药物滥用不同,药物依赖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病理状态,包括药物耐受性和戒断综合征。
药物耐受性指的是个体使用相同剂量的药物后,产生的效果逐渐减弱,需要增加药物的用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而戒断综合征则是在停药或减量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疲劳等。
药物依赖的症状各异,不同类别的药物会产生不同的症状。
例如,镇静催眠药的依赖表现为睡眠障碍、焦虑、震颤等;阿片类药物的依赖则表现为身体症状如鼻塞、瞳孔缩小等以及心理症状如情绪波动、缺乏动力等。
此外,药物依赖还会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如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社交能力减弱等。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药物依赖可以被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生理依赖指的是个体身体上对药物的适应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药物耐受性和戒断综合征。
心理依赖则是个体对药物的心理需求和依赖,即无法摆脱对药物的渴求和使用习惯。
这两种依赖常常相互影响,形成药物依赖的综合病理状态。
制定药物依赖的诊断标准是确诊药物依赖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药物依赖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药物使用频率和剂量:个体每日使用药物的频率、剂量和使用时间的长短。
2.药物耐受性:个体是否对药物产生耐受性,即在长期使用同一剂量的药物后,个体是否需要增加剂量来达到相同的效果。
3.戒断综合征:停药或减量过程中,个体是否出现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症状。
4.对药物的渴求和使用习惯:个体对药物的强烈需求和无法控制自己对药物的使用。
药物依赖性的名词解释

药物依赖性的名词解释药物依赖性是指个体对某种药物产生了强烈的欲望和必要性,无法自主控制自己对药物的使用,并出现戒断和反应性增加的现象。
药物依赖性是一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药物依赖性是一种逐渐发展的过程。
最初,个体可能是由于特定的原因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比如为了缓解疼痛、恢复情绪或是增强认知能力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逐渐增加,需要更大剂量的药物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同时,个体对药物的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无法摆脱对药物的依赖。
药物依赖性包括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生理依赖是指个体的身体对药物的适应性改变,停止使用药物后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如焦虑、抑郁、恶心、与疼痛等。
心理依赖则是指个体对药物产生了强烈的欲望和需要,由于药物的效应而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停药后会出现强烈的渴望和情绪波动。
药物依赖性还有交叉依赖性和交叉耐受性。
交叉依赖性是指个体对一种药物的依赖性会引起对其他药物的依赖或增加对其他药物的欲望。
交叉耐受性则是指个体对一种药物的耐受性增加后,对其他药物的耐受性也会增加。
药物依赖性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长期使用药物会导致个体的身体机能受损,出现多种健康问题,如心脏病、肺部疾病、肝脏疾病和神经系统问题等。
同时,药物依赖性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影响,使个体的生活质量下降,出现焦虑、抑郁、自杀倾向和社交问题等。
治疗药物依赖性的方法包括医疗干预和心理治疗。
医疗干预包括戒毒药物的使用,能够减轻戒断症状和降低对药物的渴望。
心理治疗则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对药物的依赖和应对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技能,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总之,药物依赖性是一种对药物产生强烈欲望和需要的疾病,通过医疗干预和心理治疗可以减轻依赖程度,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耐药性(resistance) 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亦称抗药性。
习惯性(habituation ,精神依 赖性) 可使人 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感觉,驱使人们有一种 连续用药的欲望。亦就是产生精神上的依赖。 成瘾性(addiction,身体依赖性) 它是由反复 用药所造成的一种生理上的依赖状态,中断 用药时会产生戒断症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身体依赖性(成瘾性) 药物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习惯性)
麻醉药品—连续用药后容易产生 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 戒断症状
精神药品
1.致敏反应(sensitization) 即变态反应。
2.耐受性(tolerance) 连续用药后,机体 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 3.快速耐受性(tachyphylaxis) 短期内反 复用药数次后,药物效应递减,甚至消失。
依赖性(dependence) 习惯性及成瘾性的统 称。 高敏性 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少数病人对某 些药物特别敏感,只应用较小的剂量就产生 较强的药理作用,甚至引起中毒。
耐受性—反复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 反应减弱的现象。 交叉耐受性 耐药性(抗药性) 长期使用化疗药 物后,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的耐 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