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应急预案(范本)
透析发生体外循环凝血的应急预案

透析病人发生体外循环凝血的应急预案
生效日期:2020年12月
一、发生原因
当尿毒症患者伴发脑出血、蛛网下腔出血时,常采用无肝素透析,由于血流速减慢或回输生理盐水不及时等原因,常发生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现象。
二、凝血前表现
静脉压升高、透析器颜色变深、静脉壶过滤网有凝块、外壳变硬、液面上有泡沫。
三、应急预案
1、当透析过程中发生凝血,静脉压逐渐升高达300-400mmHg,在不停血泵的情况下(防止因停血泵而造成整个体外循环凝血),立刻打开动脉管路上的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然后再将动脉管路夹住停止引血。
2、轻轻拍打转动透析器动、静脉两端,将血流逐渐降至于100ml/min,当血液回输成功后停血泵。
3、打开动脉管路,回输动脉端的血液,如果凝固,可拔丢弃动脉管路上的少量血液。
4、如果体外循环全部凝血,切勿强行回血,以免血栓进入病人体内,必要时丢弃。
5,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及解释工作。
四、预防措施
1、无肝素透析预冲时,用肝素盐水100mg/1000ml循环吸附,血泵速100ml/min,吸附30-60min后排空肝素盐水。
2、再用生理盐水500ml重新预冲透析器及管路。
3、根据凝血情况每隔30或60min一次阻断血流,用100-200ml生理盐水冲洗。
透析中凝血的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透析中凝血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演练背景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患者在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凝血现象,血液透析机出现报警,医护人员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三、演练时间2023年4月15日四、演练地点血液透析中心五、参演人员1. 医生:1名2. 护士:3名3. 医疗废物处理人员:1名4. 医疗设备维护人员:1名5. 患者模拟:1名6. 观察员:2名六、演练流程1. 发现凝血现象- 模拟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症状。
- 护士发现患者情况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2. 启动应急预案- 医生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透析中凝血应急预案。
- 演练指挥长宣布演练开始。
3. 现场处置- 护士立即停止透析机运转,关闭血液通路。
- 医生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凝血原因。
- 护士准备急救物品,如急救药物、止血带等。
4. 紧急处理- 根据医生判断,护士给予患者紧急处理,如静脉注射肝素钠等。
- 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 设备维护- 医疗设备维护人员迅速检查透析机,排除故障。
6. 医疗废物处理- 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将使用过的透析器、导管等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包装、处理。
7. 演练总结- 演练结束后,参演人员集合,演练指挥长进行总结,指出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评估1. 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检验应急预案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评估预案的完善程度。
2. 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速度- 评估医护人员在应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 观察医护人员在演练过程中的沟通、协作情况,评估团队协作能力。
4. 患者安全- 评估演练过程中对患者安全的影响,确保患者得到妥善照顾。
八、演练总结通过本次演练,医护人员对透析中凝血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得到验证。
透析病人凝血应急预案模板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透析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发生凝血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理,降低凝血事件对患者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透析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发生的凝血事件。
三、凝血事件的定义凝血事件是指在透析过程中,由于血液凝固导致透析器、管路、血管通路等部位出现血栓形成,进而影响透析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
四、凝血事件的原因1. 抗凝剂使用不当;2. 透析器、管路材质与患者血型不匹配;3. 透析用水质量不合格;4. 透析过程操作不当;5. 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6. 患者合并其他疾病。
五、凝血事件的分类1. 轻度凝血:透析器、管路、血管通路等部位出现轻微血栓,患者无明显不适;2. 中度凝血:血栓较大,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3. 重度凝血:血栓严重,患者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危及生命。
六、凝血事件应急预案1. 发现凝血事件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及相关部门;2. 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决定是否终止透析;3. 护士立即夹闭血路管道,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4. 根据医生指示,给予患者抗凝治疗或输血治疗;5. 如需更换透析器、管路,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6.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7. 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做好心理护理;8. 针对凝血事件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七、预防措施1. 严格选择抗凝剂,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2. 透析器、管路材质与患者血型匹配,确保透析效果;3. 加强透析用水质量监测,确保水质合格;4. 严格执行透析操作规程,减少人为因素导致凝血事件;5. 定期检查患者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异常;6. 对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凝血事件。
八、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凝血事件应急预案培训;2. 定期开展凝血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凝血事件的能力。
九、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如有变更,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体外循环凝血应急预案

透析过程在发生体外循环凝血的应急预案
一、演练的目的:
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提高医生、护理人员对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体外循环凝血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参加人员:
总指挥:护士长
参演人员:
观演人员:肾内科全体护士
三、演练背景:
肾内科家床病人刘xx诊断为尿毒症,遵医嘱行血液透析,透析2小时后发生静脉管路凝血。
四、演练场景及记录
演练时间:xx年9月6日15:00演练开始。
演练地点:肾内科血液透析室Ⅰ
演练场景:
xx年9月6日15:00责任护士xx巡视观察家床刘xx透析2小时后患者静脉监测压明显升高,报告值班医生遵医嘱追加抗凝剂量,(检查透析通路及管道是否通畅)并打开动脉管路上的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
安抚患者,严密监测患者体外循环管路。
15:23护士xx巡视患者发现患者静脉压持续升高,静脉管路颜色加深,值班医生xx考虑静脉管路凝血,遵医嘱更
换静脉管路。
(方法:准备0.9%NS250ml,新的透析管路,内瘘穿刺针一枚,将穿刺针的针尖端连接生理盐水,穿刺针的末端连接静脉管路,利用重力的作用排空静脉管路的空气,后翻转透析器使透析器动脉端朝下,用止血钳夹住动脉端防止空气进入透析器,将排好空气的静脉管路连接至透析器。
操作过程中避免污染透析管路及透析器)
15:26患者静脉压力正常,严密监测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变化情况。
五、总指挥xx护士长宣布演练结束。
演练结束后所有参演人员及观演人员到血透室护士办
公室集合,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评估。
体外凝血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普及,体外循环凝血事件已成为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体外循环凝血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患者风险,特开展本次体外凝血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体外循环凝血事件的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2. 优化体外循环凝血事件的应急预案流程;3.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三、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体外循环凝血现象。
2. 演练步骤:(1)发现病情透析护士在巡视患者时,发现患者静脉压升高、滤器动静脉端压力差升高、跨膜压力明显升高,透析器外观颜色变深或可见束状血丝,静脉壶凝块、外壳变硬、液面上有泡沫。
(2)报告医生透析护士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并迅速评估患者病情。
(3)启动应急预案值班医生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体外循环凝血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4)现场救治①医护人员立即停止透析,夹闭动脉管路,打开动脉管路上的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血流量降至100ml/min,注意不要敲打透析器和血路管。
②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③检查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④通知护士长及上级医生,报告科室主任。
(5)血液净化①将凝血的透析器和血路管丢弃,更换新的透析器和血路管。
②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透析参数,如血流量、透析时间等。
③继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6)后续处理①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②对医护人员进行总结,分析本次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③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演练总结1. 总结本次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如沟通不畅、应急处置流程不够熟练等。
2.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优化应急预案流程等。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4. 加强科室间的协作,提高整体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
通过本次体外凝血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对体外循环凝血事件的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患者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血液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处理预案

血液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处理预案背景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方法。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体外循环系统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进行过滤,以去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然而,体外循环系统可能引起凝血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以确保血液透析的安全和有效。
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血液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处理预案,以应对体外循环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凝血问题,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凝血处理预案以下是血液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处理预案的一些建议:1. 维持适当的抗凝状态:根据患者的凝血指标和体外循环系统的特点,调整抗凝剂的使用量。
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抗凝剂的剂量。
维持适当的抗凝状态:根据患者的凝血指标和体外循环系统的特点,调整抗凝剂的使用量。
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抗凝剂的剂量。
2. 保持血流通畅:定期检查体外循环系统的管道和滤器,确保无阻塞或漏血现象。
使用适当的抗凝剂,定期清洗和更换滤器,以保持血流通畅。
保持血流通畅:定期检查体外循环系统的管道和滤器,确保无阻塞或漏血现象。
使用适当的抗凝剂,定期清洗和更换滤器,以保持血流通畅。
3. 注意过敏反应:使用体外循环系统时,有些患者可能对某些血液处理材料产生过敏反应。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材料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注意过敏反应:使用体外循环系统时,有些患者可能对某些血液处理材料产生过敏反应。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材料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及时处理凝血问题:若患者出现凝血问题,如出血或凝块形成,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根据情况可能需要停止血液透析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及时处理凝血问题:若患者出现凝血问题,如出血或凝块形成,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根据情况可能需要停止血液透析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5. 教育患者和家属: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和家属,应提供相关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体外循环凝血处理预案的相关内容,以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血液透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血液透析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协调和处置突发事件。
(2)医疗救治组:负责患者救治、医疗物资保障、药品供应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后勤保障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上报、发布和宣传等工作。
三、突发事件类型及应对措施1. 体外循环凝血(1)轻度凝血:追加抗凝剂用量,提高血流速度。
(2)重度凝血:立即回血,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血液净化的透析器和血路管回血方法。
(3)严禁强行回血,丢弃整套血路管和透析器。
2. 空气栓塞(1)立即停止透析,让患者平躺,保持头低脚高位。
(2)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3)通知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3. 低血压或休克(1)立即给予患者平躺,抬高下肢。
(2)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3)快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必要时进行输血。
(4)通知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4. 血压升高(1)调整透析参数,如降低超滤率、降低血流量等。
(2)给予患者药物降压治疗。
(3)通知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5. 心力衰竭(1)立即给予患者平躺,抬高下肢。
(2)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3)给予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
(4)通知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6. 透析器反应(1)立即停止透析,给予患者平躺,抬高下肢。
(2)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3)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4)通知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体外循环凝血、空气栓塞、低血压或休克、血压升高、心力衰竭、透析器反应等突发事件。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血液透析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体外循环凝血应急预案

体外循环凝血的应急预案
时间:2019.08.07 10:00
地点:透析室二区
参与人员:责任护士A、责任护士B、患者李阿姨。
演练内容:透析过程中发生体外循环凝血
演练场景:责任护士A巡视患者时发现8号机跨膜压不断升高,机器报警。
演练记录:
责任护士A:立即检查透析液旁路管道无扭曲、打折;马上用生理盐水冲管路及透析器,显示动、静脉壶小凝血块,透析器
Ⅲ级。
责任护士A:“李阿姨,您的透析器挂血明显,已影响您的正常透析,我需要给您更换一个新的透析器,您不要紧张。
”
责任护士A:准备新的透析器并通知责任护士B前来协助
责任护士B:协助护士A用盐水预冲新透析器
责任护士A:更换新透析器,连接旁路,观察各压力显示均在正常范围
责任护士A:调整超滤量继续透析。
“李阿姨,现在透析已正常安全进行。
”
责任护士A:“通知林医生,李阿姨刚才透析器凝血,已更换一支新透析器继续透析,看看是否需要调整抗凝剂用量”
责任护士A:洗手、记录与交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无抗凝剂血液净化:见于尿毒症患者伴发脑出血、蛛网下腔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2.抗凝剂剂量不足、高凝状态、血流速度过慢、外周血Hb过高、超滤率过高。
3.透析通路再循环过大。
4.透析中输血、血制品或脂肪乳剂。
5.使用了管路中补液壶(引起血液暴露于空气、壶内产生血液泡沫发生湍流)。
二.临床表现
凝血前表现:静脉压升高、滤器动静脉端压力差升高、跨膜压力明显升高(静脉同路通畅);透析器外观颜色变深或可见束状血丝;静脉壶凝块、外壳变硬、液面上有泡沫。
三.处理原则
1.轻度凝血:常可追加抗凝剂用量,提高血流速度来解决。
2.重度凝血:立即回血。
在不停血泵的情况下,采用生理盐水500ml冲洗血液净化的透析器和血路管。
回血方法:夹闭动脉管路,打开动脉管路上的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血流量降至于100ml/min,注意不要敲打透析器和血路管。
3.如果体外循环血液凝固,严禁强行回血,以免凝血块进入体内发生栓塞。
丢弃整套血路管和透析器。
四.预防措施
1.透析治疗前评估患者凝血状态、合理选择和应用抗凝剂。
2.无抗凝剂血液净化时,透析器及管路预冲方法:
(1)用生理盐水500 ml预冲透析器,预冲后往体外循环装置加入肝素100mg后继续密闭循环30分钟。
在上机前用再次使用生理盐水500 ml冲洗透析器。
3.根据体外循环凝血情况,每30或60min阻断血流,用100-200ml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及管路,冲洗量计算在超滤总量内。
4.避免血流速过低、输入血制品和脂肪乳等,随时观察管路/透析器血液颜色/机器压力参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