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过汪氏别业二首》古诗_作者李白_古诗过汪氏别业二首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过汪氏别业二首》古诗_作者李白_古诗过汪氏别业二首的原
文诗意翻译赏析_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裴回。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杨汪的文言文及翻译

杨汪,字文渊,吴郡吴人也。
少孤,依于伯父。
伯父善文学,汪因得尽观其藏书,遂博览群书,通经史,尤工于辞赋。
弱冠之年,以文采见称,遂擢为秀才。
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杨汪乃弃文从武,投笔从戎,欲以武功立名于世。
初,汪从军于孙吴,历官至骑都尉。
吴亡,汪随孙皓归晋。
晋武帝闻其才,召为太子洗马,累迁至光禄勋。
汪性刚直,不阿权贵,每遇不平之事,必挺身而出,指斥奸佞,以直谏闻。
时人谓:“杨光禄,直如秋菊,清如冰霜。
”及武帝崩,惠帝即位,外戚杨骏辅政。
骏专权自恣,朝政日非。
杨汪因上疏极谏,言骏专权之弊,请帝罢其相位。
骏惧,遂诬陷汪,使其左迁为光禄勋。
汪虽遭贬,然志气不衰,仍屡上疏,弹劾奸佞,屡遭贬谪,然不改其志。
惠帝崩,贾南风专权,国事日蹙。
杨汪见国势将危,遂上疏求退,愿为平民,以避祸乱。
贾南风怒,遂下令诛之。
汪临刑,颜色不变,从容就义,时年五十三。
其后,贾南风事败,杨汪之忠烈,始为世人所知。
【翻译】杨汪,字文渊,是吴郡吴人。
年幼时父母双亡,便依靠伯父生活。
伯父擅长文学,杨汪因此得以阅读其藏书,从而广泛涉猎群书,通晓经史,尤其擅长辞赋。
弱冠之年,凭借文采受到赞誉,因此被选拔为秀才。
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杨汪便放弃文学,投身军旅,放下笔杆,拿起武器,想要凭借武功在世间留下名声。
起初,杨汪在孙吴军队中服役,历任官至骑都尉。
吴国灭亡后,杨汪随孙皓归顺晋朝。
晋武帝听闻他的才华,召他担任太子洗马,后多次升迁至光禄勋。
杨汪性格刚直,不趋炎附势,每当遇到不平之事,必定挺身而出,指责奸佞,以直言进谏而闻名。
当时的人说:“杨光禄,正直如同秋菊,清廉如同冰霜。
”到了晋武帝去世,晋惠帝即位,外戚杨骏辅佐朝政。
杨骏专权自恣,朝政日益败坏。
杨汪因此上疏极力劝谏,指出杨骏专权的弊端,请求皇帝罢免他的相位。
杨骏害怕,便诬陷杨汪,使他被贬为光禄勋。
杨汪虽然遭受贬谪,但志气并未消沉,仍然多次上疏,弹劾奸佞,多次被贬谪,但他的志向并未改变。
晋惠帝去世后,贾南风专权,国事日益衰败。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精选专题14《岳阳楼记》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

专题14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岳阳楼记》考点:文学常识范仲淹989一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作者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生动描绘了“迁客骚人”登楼所观之景及触发的“悲”“喜”之情,并通过褒扬“古仁人之心”,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同时也有劝慰友人之意。
考点:课后注释(1)[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2)[越]到。
(3)[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4)[具]同“俱”,全、皆。
(5)[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6)[制]规模。
(7)[属]同“嘱”,嘱托。
(8)[胜状]胜景,美景。
(9)[胜]美好。
(10)[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11)[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12)[际涯]边际。
(13)[朝晖夕阴]早晚阴晴明暗多变。
(14)[晖]日光。
(15)[大观]壮丽景象。
(16)[前人之述备]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17)[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18)[然则]如此…那么。
(19)[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20)[极]至、到达。
(21)[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22)[迁]贬谪、降职。
(23)[骚人]指文人。
(2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5)[得无]表推测。
(26)[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
下文的“至若”用法与此相同(27)[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28)[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29)[开]指天气放晴。
(30)[排空]冲向天空。
(31)[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32)[曜]光芒。
(33)[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34)[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35)[倾]倒下。
(36)[摧]折断。
(37)[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38)[冥冥]昏暗。
(39)[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的原文和译文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的原文和译文》一、概述贾逵(1703-1765),清代文学家,字少翁,号乐亭,山东济南人。
贾逵幼年聪颖,五岁时便展现出过人的明智和智慧。
下面将对《贾逵年五岁明慧过人》的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
二、原文贾逵年五岁,母亲明惠过人。
自家娱余,可以射虎降龙,击士压伯。
妙算日进,谋俊禽飞。
境界超然,适善体。
是以观其行踪,以触其言辞,固服矣。
女工无据,且作辞二章。
曰:妇人端正,妇人降龙;女子扶病,女子贤良。
又曰:红杏枝头,故人情故人心;翠钿云端,夫妻心夫妻情。
三、译文贾逵年仅五岁,其母明惠出众。
在家中,他可以进行射虎降龙的游戏,指挥士兵和高官。
他的智慧每天都在增长,谋略高明,像是有柔弱的灵魂。
观察他的行动,听他的言语,深为敬服。
他还写了两首诗。
第一首是:妇人端庄,凤凰在手;女子扶持疾病,贤良之德。
第二首是:桃花不语,却流霞泪滴;翠钗云栉,夫妻心意相通。
四、分析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贾逵年少时的聪颖和智慧是无法忽视的。
他在五岁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才情,受到了家人的敬重和赞美。
他的诗作也表达了对家庭、女性、爱情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的天资与慧眼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五、结论贾逵五岁时的明慧过人,展现出了他出众的才华和智慧。
这对于后来贾逵在文学创作和治学探讨中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作品也体现了他对家庭、女性、爱情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感悟。
贾逵的神童之才和文学成就,将会为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记。
六、贾逵的童年成长在贾逵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贾逵的母亲在他的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的深厚教诲和精心照料,为贾逵打下了坚实的家庭基础,也使他在道德和智慧方面都得到了培养。
贾逵的母亲明惠胸怀坦荡、睿智善良,她的教育方式以榜样示范和言传身教为主,这种温和而又严谨的教育方式,对贾逵的人格塑造和智识启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从贾逵五岁时所表现出的聪颖和明智,可以看出他早年接受的家庭教育的良好。
《哀盐船文》汪中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哀盐船文》汪中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哀盐船文》汪中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哀盐船文》汪中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哀盐船文》汪中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1作品简介《哀盐船文》是清代文学家汪中的骈文,是其作品中的传世名篇,也是古代骈文中的绝作。
1770年十二月,扬州仪征县江面上盐船失火,毁船百余艘,死伤上千人,当时正在扬州探亲的作者亲眼目睹了这幕人间惨剧,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哀悼性骈文。
文中真实地再现了这场灾难的悲惨情状,对无辜罹难者深表悲哀和怜悯,进而对冥冥之中的莫测命运表达了一种惶惑和恐惧之情。
当时著名学者杭世骏为此文作序,评之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作品序言哀盐船文者,江都汪中之所作也。
中早学六义,又好深湛之思,故指事类情,申其雅志。
采遗制于《大招》,激哀音于变征,可谓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者矣。
或疑中方学古之道,其言必期于有用,若此文将何用邪?答曰:“中目击异灾,迫于其所不忍,而饰之以文藻。
当人心肃然震动之时,为之发其哀矜痛苦,而不忘天之降罚,且闵死者之无辜。
而吁嗟噫歆,散其冤抑之气,使人无逢其灾害。
是小雅之旨也,君子故有取焉。
”若夫污为故楮,识李华之精思;传之都下,写左思之赋本。
文章遇合之事,又末而无足数也。
仁和杭世骏序。
作品原文哀盐船文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2],仪征盐船火[3],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
是时盐纲皆直达[4],东自泰州[5],西极于汉阳[6],转运半天下焉,惟仪征绾其口[7]。
列樯蔽空[8],束江而立。
望之隐若城廓。
一夕并命[9],郁为枯腊[10],烈烈厄运,可不悲邪!于时玄冥告成[11],万物休息。
穷阴涸凝[12],寒威凛栗。
黑眚拔来[13],阳光西匿。
群饱方嬉,歌咢宴食[14]。
死气交缠,视面惟墨[15]。
明末第一勇被挖其膝盖、割其舌头、最后五牛分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末第一勇被挖其膝盖、割其舌头、最后五牛分尸导语:汪乔年(?-1642年),字岁星,浙江遂安人十四都汪家桥人(今浙江淳安县汾口镇汪家桥村)。
明末军事将领,任陕西总督。
谥号忠烈,南明追赠兵部汪乔年(?-1642年),字岁星,浙江遂安人十四都汪家桥人(今浙江淳安县汾口镇汪家桥村)。
明末军事将领,任陕西总督。
谥号忠烈,南明追赠兵部尚书。
人物简介其父名汪时和,明熹宗时为刑部司郎中,熹宗朱由校曾下诏称其为"清吏"。
诏书称赞汪乔年的母亲"性温且慧,德静而方""恩加下贱,泽沛慈航(佛家语,指乐于接济,慈祥有爱)"。
汪乔年自幼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里成长。
直到今天汪乔年府邸的家厅依然挂着"孝友堂"的牌匾。
(汪乔年语"孝以作忠,友以为爱")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殿试进士第六名,历官刑部陕西司主事,刑部郎中、工部郎中、此后累升至陕西按察使。
崇祯二年起工部,迁青州知府。
以治行卓异,迁登莱兵备副使,乞终养归。
父丧除,起官平阳,迁陕西右参政,提督学校。
再以卓异,就迁按察使。
乔年清若自励,恶衣菲食,之官,携二仆,不以家自随。
为青州,行廊置土锉十余,讼者自炊候鞫,吏无敢索一钱。
自负才武,休沐辄驰骑,习弓刀击刺,寝处风露中。
崇祯十四年(1641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
当时陕西总督是傅宗龙,崇祯命宗龙向河南进兵。
傅宗龙被围,突围时在项城被杀。
汪乔年得知傅宗龙死讯,大哭说道:"傅公死,讨贼无人矣。
"傅宗龙死后,生活常识分享。
明末忠烈汪乔年

明末忠烈汪乔年在大明朝,汾口一带涌现了一批进士,入朝为官。
宋京村余思宽,永乐十三年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副使。
鲁村詹理,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陕西道监察御史。
赤川口村余乾贞,隆庆二年进士,官至云南道监察御史。
毛家村毛一公,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毛一瓒,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毛一鹭,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汪家桥村汪乔年,天启二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汪家桥汪氏为唐朝越国公汪华后裔。
汪华生九子,长子汪建后裔汪道安居婺源。
北宋皇佑二年(1050年),汪绿自婺源环珠里迁遂安十四都龙溪(界川溪)论源(汪家桥)。
汪绿后十九世明朝汪时和,为诸生,以教书为业,经常济困拯贫。
娶余氏,生汪乔年。
万历四年(1576)丙子,知县吴撝谦延请赤川口村余乾亨、余乾贞修县志,汪时和一同佐修。
天启二年汪乔年考上进士,三年汪时和在县治狮城西八里的纯和山下捐建钓璜桥,又称九门桥,沟通汾口到县城的官道。
汪时和卒后葬余七坞。
汪乔年,字岁星,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乙酉,与狮城方逢年同庚同学同举进士。
汪乔年,生而神颖,积学负奇,自为诸生已抱先忧后乐之志,当道咸国士目之。
万历四十年(1612)壬子,知县韩晟延请毛一鹭主撰县志,安排儒学训导刘尹鹤、举人方逢年、庠生汪乔年辅之。
韩晟又创办狮山书院,延请方逢年、汪乔年到书院讲论,其学生就有明朝崇祯十六年进士、富顺知县儒洪余国祯,清朝贡生、连江知县毛家毛国调等。
天启元年(1621)辛酉,汪乔年考中举人,第二年壬戍与方逢年一同考中进士。
方逢年为二甲四名,入翰林。
汪乔年为二甲六名,授刑部陕西司主事。
三年七月为江南山东司主事。
五年为刑部郎中,往江西主事。
七年丁卯(1627),母亲余氏过世,汪乔年回家守孝。
崇祯二年(1629)己巳,补工部都水郎,掌管舟船水运。
途中改任山东青州知府。
青州为大明雄郡,赋税繁多,各级官吏有征解过程中有一个习惯,就是克扣部分,名为“添搭钱”,汪乔年到任后,痛惩胥吏,要求返还县邑。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阅读答案及译文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阅读答案及译文.doc》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
崇祯二年起工部,迁青州知府。
乔年清苦自励,恶衣菲食,之官,...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585701.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
崇祯二年起工部,迁青州知府。
乔年清苦自励,恶衣菲食,之官,携二仆,不以家自随。
为青州,行廊置土锉十余,讼者自炊候鞫,吏无敢索一钱。
十四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
时李自成已破河南,声言入关。
乔年疾驱于商、洛,不见贼。
贼围开封,三边总督傅宗龙亦至陕,议抽兵括饷,则关中兵食已尽,无以应。
宗龙、乔年握手欷歔而别。
未几,宗龙败殁于项城,乔年流涕而叹曰:“傅公死,讨贼无人矣。
”已,诏擢乔年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代宗龙。
部檄踵至,趣出关。
是时,关中精锐尽没于项城。
乔年曰:“兵疲饷乏,当方张之寇。
我出,如以肉喂虎耳。
然不可不一出,以持中原心。
”乃收散亡,调边卒,得马步三万人。
十五年正月,率总兵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出潼关。
先是,临颍为贼守,左良玉破而屠之,尽获贼所掳。
自成闻之怒,舍开封而攻良玉,良玉退保郾城,贼围之急。
乔年与诸将议曰郾城危在旦夕吾趋郾贼方锐难与争锋吾闻襄城距郾四舍贼老寨咸在。
吾舍郾而以精锐攻其必应,贼必还兵救,则郾城解矣。
郾城解,我击其前,良玉乘其背,贼可大破也。
”诸将皆曰:“善。
”乃留步兵火器于洛阳,简精骑万人兼程进。
二月二日,乔年入襄城,分人龙、嘉栋、成虎军三路,驻城东四十里,而自勒兵驻城外。
贼果解郾城而救襄城。
贼至,三帅奔,良玉
救不至,军大溃。
乔年叹曰:“此吾死所也。
”率步卒千余入城守。
贼穴地实火药攻城,垣墙尽碎,左右环泣请避之,乔年以足蹴其首曰:“汝畏死,我不畏死也。
”十七日,城陷,杀三贼,自刭不殊,为贼所执,大骂。
贼磔杀之。
襄城人建祠以祀之。
(选自《明史·汪乔年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部檄踵至踵:接连
B.良玉乘其背乘:顺应
C.简精骑万人兼程进简:选拔
D.而自勒兵驻城外勒:统率
解析掩袭,偷袭。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乔年与诸将议/曰郾城危/在旦夕吾趋郾贼/方锐难/与争锋/吾闻襄城距郾四舍/贼老寨咸在
B.乔年与诸将议曰/郾城危在旦夕/吾趋郾/贼方锐/难与争锋/吾闻襄城距郾四舍/贼老寨咸在
C.乔年与诸将议/曰郾城危/在旦夕吾趋郾/贼方锐/难与争锋/吾闻襄城距郾/四舍贼老寨咸在
D.乔年与诸将议曰/郾城危在旦夕/吾趋郾贼/方锐难/与争锋/吾闻襄城距郾/四舍贼老寨咸在
解析本题第一处应在“曰”后断。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一重
要依据。
对话、引语常用“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为标志。
“郾城危在旦夕”为一个主谓句,且“危在旦夕”为一个成语,后面需要停顿。
“吾”“贼”分别为后面两个分句的主语,前面需要停顿。
“难与争锋”实为“(吾)难与(之)争锋”的省略,要停顿。
“吾闻襄城距郾四舍”与“贼老寨咸在”的主语分别为“吾”“贼老寨”,其前要停顿。
总之,解答本断句题主要依据名词、代词,因为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所以找出这些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答案B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乔年任青州知府时,在行廊砌多个锅灶,来打官司的人交一点钱就可自己烧饭以节省开支。
B.在宗龙败亡后,皇帝下诏书提升乔年担任兵部右侍郎,总管三边军务,接替宗龙的职务。
C.在郾城危急时,乔年放弃郾城,用精锐兵力攻打襄城,使贼兵回师来救郾城以此解除危机。
D.乔年进入襄城后,贼兵果然来救襄城,可三个大将都逃了,良玉的救兵又没到,乔年被俘。
解析由“吏无敢索一钱”可知,不需要交钱。
答案A
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1)议抽兵括饷,则关中兵食已尽,无以应。
(5分)
(2)贼穴地实火药攻城,垣墙尽碎,左右环泣请避之。
(5分)
答案
(1)(乔年与宗龙)商议抽调兵丁,搜括粮饷,但(这时)关中的兵丁、粮食已经派用完了,无法用来响应。
(2)贼兵挖地道填火药攻城,城墙都被打坏了,手下的将吏围着哀求他出去避开贼兵。
参考译文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
崇祯二年,乔年起用为工部郎中,升任青州知府。
乔年贫苦自勉,衣食都很简单,去做官,只带两个仆人,不把家属带在身边。
他做青州知府时,在官署的廊檐下砌了十多个锅灶,让来打官司的人自己烧饭等候审理,小吏们不敢向他们要一个钱。
十四年,朝廷提拔他为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抚。
当时李自成已经打下河南,扬言要进入潼关。
乔年驱马急速来到商州、洛南,没有见到贼兵。
贼兵包围了开封,三边总督傅宗龙也来到陕西,两个人商议抽调兵丁,凑集粮饷,但这时关中的兵丁、粮食早已派用完了,无法用来响应。
宗龙、乔年两个人握着手,叹着气分手了。
不久,宗龙在项城败亡,乔年流着泪感叹说:“傅先生死去,没有人能平定贼寇了。
”过后,皇帝下诏书提升他为兵部右侍郎,总管三边军务,接替宗龙。
兵部的檄文接连发来,催促他出关作战。
当时,关中的精锐部队都在项城灭亡了。
乔年说:“部队疲惫了,粮饷又缺乏,让我去抵挡正强大无比的敌人。
我一旦出去,便如同用肉去喂老虎。
但是我不能不出
去一回,来巩固中原地区的民心。
”于是召回离散逃亡的士兵,调集边防部队,凑得骑、步兵三万人。
十五年正月,乔年率领总兵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开出潼关。
在此之前,临颍被贼兵守着,左良玉打下后进行屠城,全部缴获了贼寇抢劫的东西。
自成听说后大为恼怒,放弃开封过来攻打良玉,良玉退守郾城,贼兵围困他们,形势紧急。
乔年与各位将领们讨论说:“郾城危在旦夕。
如果我们到郾城去救援,贼兵正气势威猛,很难跟他争锋。
我听说襄城离郾城只一百二十里,贼兵的老营都在那里。
我们舍郾城不打,用精锐兵力去攻打他必然要接应的襄城,贼兵一定撤回兵力救援,那么郾城之围也就解除了。
郾城解围之后,我们攻打贼兵的前军,良玉趁机偷袭它的背后,贼兵可以大败。
”将领们都说:“好。
”乔年于是把步兵、火器留在洛阳,挑选了一万精锐骑兵昼夜兼程地前进。
二月二日,乔年进入了襄阳,把人龙、嘉栋、成虎分作三路,驻扎在城东四十里,乔年自己则统率军队驻在襄阳城外。
贼兵果然解除对郾城的包围,过来救襄城。
贼兵赶到,三个大将都逃了,良玉的救兵又没到,官兵大败。
乔年叹气说:“这是我丧命的地方了。
”接着就率领步兵一千多人入城守卫。
贼兵挖地道填火药攻城,城墙都被打坏了,手下的将吏围着哀求他出去避开贼兵,乔年用脚踹他们的头说:“你们怕死,我不怕死。
”十七日,城被攻下,乔年杀死了三个贼兵,自杀未遂,被贼兵俘获了,大骂不止。
贼兵把他给分尸了。
襄阳人修建祠堂来祭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