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与法规练习题题库
食品标准与法规自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标准与法规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食品进行______。
A. 定期检查B. 质量检验C. 风险评估D. 安全性评价答案:B2. 下列哪项不属于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A.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B. 食品标签标识标准C. 食品运输工具卫生标准D. 食品价格标准答案:D3. 食品经营者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支付价款的______倍的赔偿金。
A. 1B. 2C. 3D. 5答案:D4. 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______年。
A. 1B. 3C. 5D. 10答案:C5. 食品中不得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是______。
A. 防腐剂B. 着色剂C. 甜味剂D. 工业用滑石粉答案:D6. 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生产日期B. 保质期C. 价格D. 配料表答案:C7. 食品召回制度是指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时,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 销毁问题食品B. 停止生产C. 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D. 主动召回答案:D8.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广告不得含有的内容是______。
A. 食品的产地B. 获奖情况C. 明示或者暗示治疗疾病的作用D. 食品的营养成分答案:C9. 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添加剂。
这是依据《食品安全法》中的哪一项规定?A. 第十四条B. 第二十条C. 第四十三条D. 第五十五条答案:C10. 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______。
A. 6个月B. 1年C. 2年D. 5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食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规定包括______。
A. 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B. 不得在食品生产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C. 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相关产品D. 食品标签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含有虚假信息答案:A, B, C, D12. 以下哪些属于食品安全事故?A. 食品污染B. 食品中混有异物C. 食品标签错误D. 食品中添加违禁物质答案:A, B, D13.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经营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______。
食品标准与法规标考题与答案[参考]
![食品标准与法规标考题与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e05ea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c.png)
食品标准与法规标考题与答案[参考]1.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是指哪个部门颁布的?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经营者从事食品经营前应当向什么机构申请登记?答:县级以上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我国《食品安全法》对哪个环节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进行了规定?答:食品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4.我国食品标签应至少包含哪些信息?答:产品名称、保质期、成分表等。
5.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违法广告罚款金额最高为多少?答:500,000元。
6.哪个组织为我国的国家标准制定机构?答: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7.我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内容最少应包含哪些信息?答: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8.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和经营食品应符合何种基本要求?答: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欺诈消费者,不妨害人体健康。
9.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组织食品安全监测的主体是?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0.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多少年?答:5年。
11.我国食品中的非食用物质,比如塑料微粒,不能超过多少毫克/千克?答:不得检出。
12.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必须遵循什么原则?答:安全、必要、合理。
13.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应当建立哪些制度?答:质量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原料控制制度等。
14.我国食品留样时,样品数量应当达到多少?答:样品数量应当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合理确定,一般不少于3份。
15.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主要分类包括哪些?答:微生物类、有毒有害物质类、营养成分类、农药残留类等。
1单选题--食品标准语法规试题

食品标准与法规习题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40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1.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其前提是( A )。
A.保证食品安全B.保障食品生产C.保护食品经营D.严惩违法行为2.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由( B )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B.质量监督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D.农业行政部门3.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由( A )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质量监督部门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4.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由( D )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质量监督部门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5.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记录制度, 进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B )。
A.1年B.2年C.3年D.4年6.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 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B )。
A.1年B.2年C.3年D.4年7.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其标签除应当标明《食品安全法》第42条第一款内容外, 还应当标明( A )。
A.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B.功能主治C.用法用量D.适用范围8.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 A )。
A.药品B.中药材C.化合剂D.增白剂9.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义务, 在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应当( A )。
A.承担连带责任B.及时报告事故情况C.应当作出自查报告D.应当承担刑事责任10.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 应当符合( B )。
A.出口国食品安全标准B.我国食品安全标准C.国际食品安全标准D.第三国食品安全标准11.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最高可受到货值金额( D )处罚。
A.2倍罚款B.3倍罚款C.5倍罚款D.10倍罚款12.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 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 D )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食品标准试题及答案

食品标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A. 改善食品口感B.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C. 延长食品保质期D. 改善食品外观答案:B2. 下列哪种食品添加剂是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A. 防腐剂B. 着色剂C. 甜味剂D. 工业用滑石粉答案:D3.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原料、加工过程、包装B. 原料、运输、销售C. 原料、加工过程、销售D. 加工过程、包装、运输答案:A4.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土壤B. 水源C. 空气D. 以上都是答案:D5. 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使用了禁用农药B. 农药使用不当C. 食品储存不当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下列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A. 使用过期原料生产食品B. 销售未经检验的食品C. 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D. 食品标签上虚假宣传答案:A、B、C、D7.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包括哪些?A. 细菌B. 病毒C. 霉菌D. 寄生虫答案:A、B、C、D8. 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有哪些?A. 铅B. 汞C. 镉D. 砷答案:A、B、C、D9. 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可能带来哪些危害?A. 急性中毒B. 慢性中毒C. 致癌D. 影响生殖健康答案:A、B、C、D10. 食品安全监管中,哪些措施是必要的?A. 定期抽检B. 食品追溯C. 食品召回D. 食品标签管理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只要按照规定使用。
答案:错误12. 食品生产过程中,只要原料合格,就不需要考虑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
答案:错误13. 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对食品安全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14. 食品储存不当不会导致食品中微生物污染。
答案:错误15. 食品标签上的信息必须真实、完整,不得误导消费者。
食品标准与法规练习题题库

食品标准与法规练习题题库二、名词解释1.食品添加剂2.贸易技术壁3.食品法律法规答:食品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法律或政令形式颁布的,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4.“标准”的定义答: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5.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
是施加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记只有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的才可以加此标志;6.什么是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标准与法规是研究食品与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动物疫病防治,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加工,运输,储藏,加工,销售,配送等全过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评定程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7、标准化:对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8、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
9. 食品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法律或政令形式颁布的,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0.统一化:11 标准化: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12食品法规的遵守:食品法规的遵守又称食品守法,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恪守食品法规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
13.食品法规的渊源:即食品法规的法源,是指主要的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性食品法律文件的总称。
食品标准与法规试题2

1.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该活动主要包括的过程是( )。
A.标准的编制B.标准的发布C.标准实施D.标准的废止E.以上选项都不对参考答案:A, B, C, D您的答案:A, B, C2.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发展是其( )的各阶段螺旋式上升过程。
A.产生B.实施C.反馈与更新D.废止E.备案参考答案:A, B, C您的答案:A, B, C, D, E3.食品行政执法主体的分类根据执法主体资格取得的法律依据不同,食品行政执法主体可以分为( )。
A.职权性执法主体B.限权性执法主体C.赋权性执法主体D.授权性执法主体E.量权性执法主体参考答案:A, D您的答案:A, D4.( )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可以确定具备条件的单位作为食品卫生检验单位,进行食品卫生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A.国务院B.省C.市D.县E.乡参考答案:A, B您的答案:D5.技术法规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强制性技术文件的总称,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 )以及其他强制性文件。
A.消费者调查报告B.政府法令C.部门规章、指令D.部门条例E.国家法律参考答案:B, C, D, E您的答案:B, C, D, E6.食品行政执法是指( )依法执行适用法律,实现国家食品管理的活动,是进行食品管理、适用食品法律法规的最主要的手段和途径。
A.国家食品行政机关法人B.国家食品行政机关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食品行政执法人员E.食品生产经营者参考答案:B, C您的答案:B, C7.技术法规的类型有( )。
A.规定性技术法规B.特异性技术法规C.功能导向型技术法规D.功能规定性技术法规E.以上选项都不对参考答案:A, C您的答案:A, D8.无论国际标准,还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就食品产品标准的内容来看,主要包含以下那些个方面:( )。
A.卫生与安全B.食品营养C.食品标志、包装、运输与贮藏D.规范性引用文件E.食品质量参考答案:A, B, C, D您的答案:A, B, C, D9.发生食物中毒时,( )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食品标准与法规标考题与答案

一、填空(共20分, 每题2分)1.食品()是从事食品生产、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运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也是食品工业连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主线保障。
2.标准从本质上属于()范畴。
标准同其他规范同样都是调整社会秩序的规范, 但标准调整的重点是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 它规范人们的行为, 使之尽量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技术法则, 其目的是要建立起有助于社会发展的技术秩序。
3.技术法规是由立法机构、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其他机构制定的并()的法律法规或其他形式的文献, 技术法规管辖范围内的产品都必须符合技术法规的相关规定。
4.由于食品生产加工公司的所有活动最终表现为产品销售或交付, 公司、顾客、最终使用者或消费者的关注焦点集中表现为产品质量。
因此, 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食品标准中, ()标准是核心标准。
5.()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 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国家食品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法律文献, 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6.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涉及三项具体制度: ①对食品生产公司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②()、③对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
7、食品的安全性, 即“食品应当无毒、无害”。
“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正常食用情况下摄入可食状态的食品, 不会导致()。
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 生产、销售食品时, 必须将手洗净, 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 必须使用()。
9、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重要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进行控制。
1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对已导致食物中毒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也许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 可以对该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必要的临时控制措施。
参考答案答:1.标准与法规2.技术规范3.强制执行4.食品产品5.食品行政法规6.对公司生产的食品实行强制检查制度7.对人体危害8.售货工具9.使用量10.卫生行政二、选择(选项数量不定, 共20分, 每题2分)1.我国规定: ()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 并由公认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和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献。
《食品标准与法规》期末试题

《食品标准与法规》模拟试题(二)模拟试题(一)一、填空(共20分,每题2分)1、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需要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做出评价和判定,其主要依据就是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标准化部门制定的食品(标准与法规)。
2、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该活动主要包括的过程是标准的编制、标准的发布、标准实施等活动,这种活动称之为(标准化)。
3、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研究对象是(“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相关产业链,目的是为了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的安全、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市场贸易、规范企业生产。
4、根据我国现行标? 准化法的规定,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并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5、食品产品标准绝大多数是行业标准。
农副产品标准如无公害食品类、绿色食品标准等为农业标准,标准代号为( NY ),水产品标准为水产品行业标准,标准代号为SC,食品加工产品标准按标准的管理部门不同又可分为轻工业行业标准,标准代号为QB、商业行业标准,标准代号为SB等。
6、(地方性食品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适用于本地方的食品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7、食品生产经营过程,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产生(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8、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卫生要求,其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9、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
需要索证的范围和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10、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标准与法规练习题题库二、名词解释1.食品添加剂2.贸易技术壁3.食品法律法规答:食品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法律或政令形式颁布的,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4.“标准”的定义答: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5.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
是施加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记只有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的才可以加此标志;6.什么是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标准与法规是研究食品与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动物疫病防治,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加工,运输,储藏,加工,销售,配送等全过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评定程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7、标准化:对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8、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
9. 食品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法律或政令形式颁布的,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0.统一化:11 标准化: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12食品法规的遵守:食品法规的遵守又称食品守法,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恪守食品法规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
13.食品法规的渊源:即食品法规的法源,是指主要的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性食品法律文件的总称。
它是食品法规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14.食品法规的制定程序: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食品法律、法规所必须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等的总和。
15.标准: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负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16.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结构性能、规格、质量特性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它可以规定一个产品或同一系列产品应满足的要求,以确定其对用途的适应性。
17.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复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18.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本国标准,并按本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
三、简答题1、什么是标准物质?答: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较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2、农产品质量七项基本制度答:1.政府统一指导,农业主管部门依法监督,其他部门分工负责。
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强制实施制度。
3.产地管理制度,防止因农产品农产品污染而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地管理制度。
4.包装和标识制度。
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6.农产品制度风险评估发布制度。
7.违法追责制度。
3.食品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遵循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的原则,遵循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遵循坚持民主立法的原则,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遵循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遵循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的原则4. 食品法规的适用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同位阶的食品法规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不溯及既往原则5、《食品安全法》的立法意义?答:(1)《食品安全法》全方位构筑食品安全法律屏障。
(2)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3)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4)增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5)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
(6)切实保证食品安全。
(7)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6、《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主要内容?答:(1)政府统一领导,农业主管部门依法监督,其他部门分工负责。
(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3)防止因农产品产地污染而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
(4)农产品包装与标识制度。
(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6)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
(7)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9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10.标准化优化的程序11、标准化的主要作用答:(1)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2)防止贸易壁垒;(3)促进技术合作。
12、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内容答:(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①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②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③绿色食品生产作业历(3)绿色食品产品标准(4)绿色食品包装、标签、储运标准(5)绿色食品的分级标准13.标准与法规的功能14.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宗旨是什么?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有哪些?15.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是什么?16.食品法规制定的依据宪法是食品立法的法律依据,保护人体健康是食品立法的思想依据,食品科学是食品立法的自然科学依据,社会经济条件是食品立法的物质依据,食品政策是食品立法的政策依据。
17.食品行政执法的特征执法的主体是特定的,执法是一种职务性行为,执法的对象是特定的,执法行为的依据是法定的,执法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执法行为必然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21、食品行政法的有效条件是什么?答:1、资格要件、职权要件、内容要件、程序要件22、标准与法规的功能答:促进技术创新,实现规模化、系统化和专业化,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信息,降低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四、论述题1.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食品管理与保障体系?答:一、注重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1.建立权责明晰的监管制度。
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尽管类型各异。
2.监管职能趋于集中统一。
发达国家已经注意到对食品实行“一元化管理”的必要性,以克服多部门分头管理、职能交叉冲突、责任不明的弊端。
二、完善社会监督,强化行业企业自律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是主体多元化的结构,形成了政府监管、消费者维权、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合作机制。
1.民间消费者协会组织活跃。
发达国家有许多专由消费者自发成立、自愿加入、自我管理的互助维权组织。
这类消费者组织通常设有公众利益、追究企业责任等专门的委员会或咨询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帮助;通过收集相关消费信息情报、开展消费生活调查研究、对侵权后的消费者予以维权支持和诉讼救济等,维护消费者权益。
2.强化行业、企业的自律。
发达国家行业、企业自律程度较高,很少会为了短期利益铤而走险。
比如,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农场主提出了“良好生产指南”,规定了农产品的生产原则和保障措施,农场主一般都会严格遵循“指南”的原则和措施,一旦发现或怀疑可能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都会主动向主管当局报告。
2.标准与法规的关系标准属于技术规范,是人们在处理客观事物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重点调整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尽量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技术法则,其目的就是建立起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技术秩序。
法律、规章属于社会规范,是人们处理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应遵循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1.标准与法规相同之处:(1)具有一般性,同样情况下应同等对待;(2)公开性;(3)明确性和严肃性;(4)权威性;(5)约束性和强制性;(6)稳定性和连续性;2.标准与法规的不同之处:(1)标准必须有法律依据,法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基础性和本源性的特点,(2)标准主要涉及技术层面,法律法规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标准较为客观和具体,法规较为宏观和原则,(4)标准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修改和补充,法规较为稳定,(5)标准强调多方参与、协商一致,重视民主性,(6)标准本身不具有强制力,(7)标准和法规都是规范性文件,但标准在形式上既有文字又有实物3.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1) 标准是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定非强制执行的、共同使用或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2)技术法规为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和生产方法的、包括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3)各国制定的技术法规大多以法律、法规、规章、指令、命令或强制性标准文件的形式发布和实施。
3.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我国食品标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的措施答案参考思路:食品标准现状分析(3分),存在问题(3分),解决措施(3分),酌情给分(1)。
无固定答案4.案例分析:2014年7月20日晚间,上海电视台曝光,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
这家公司被曝通过过期食品回锅重做、更改保质期标印等手段加工过期劣质肉类,再将生产的麦乐鸡块、牛排、汉堡肉等售给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大部分快餐连锁店。
此即为震惊国内外快餐行业的“福喜僵尸肉事件”。
根据上述食品安全案例,分析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并阐述解决的措施。
5.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9月8日甘肃岷县14名婴儿同时患有肾结石病症,引起外界关注。
至2008年9月11日甘肃全省共发现59例肾结石患儿,部分患儿已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同时已死亡1人,这些婴儿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价位的奶粉。
根据2008年9月13日,中国国务院启动国家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I级”为最高级:指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
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
有关部门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
质检总局将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验检查。
根据我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2008年9月25日,香港有5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
2009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三鹿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则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及5年。
三鹿集团作为单位被告,犯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罚款人民币4937余万元。
涉嫌制造和销售含三聚氰胺的奶农张玉军、高俊杰及耿金平三人被判处死刑,薛建忠无期徒刑,张彦军有期徒刑15年,耿金珠有期徒刑8年,萧玉有期徒刑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