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经历了限制、认可、法治三个阶段。 2、保健食品的生产和消费
9
第三节 功能性食品常用的功效成分
一、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 1、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SOD是一种金属酶 SOD主要存在于肝脏等多种动物组织以及菠菜、
银杏、番茄等植物中。 SOD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 (1)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2)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4
4、根据科技水平 第一代:大多数根据古典的医学资料或传统的食
用经验研制和生产。 第二代:在保健功能和安全性方面经过了以现代
科学为基础的动物实验和人体验证,证明该产 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而且长期食用具有 较高的安全性。 第三代:不仅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产品具 有某些生理调节功能和安全性,而且发现了这 种食品中具有该项保健功能的生物活性因子。
烯、皂苷和柠檬苦素等。 (1)d-苧烯 生物学作用:
1)抑制胆固醇合成 2)抑制肿瘤
25
(2)皂苷 生物学功能: 1)降脂减肥作用 2)抗凝血、预防血栓形成 3)抗氧化、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 4)预防肿瘤作用
17
2、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1)结构与性质 EPA和DHA都属于ω-3型多不饱和脂
肪酸 存在于海洋鱼类、虾类、藻类及微生
物中,在回游性大的鱼类及海兽中含量 较多。
18
(2)生物学功能 1)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 2)抗凝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抗炎作用 4)健脑作用 5)保护视力
排毒和解毒的作用。
13
二、具有保健功能的碳水化合物 1、低聚糖 2、活性多糖 (1)植物多糖 其主要生理功能有:
1)调节免疫功能 2)抑制肿瘤 3)延缓衰老作用 4)抗疲劳作用 5)降血糖

第十五章 功能性食品的评价 功能性食品 教学课件

第十五章 功能性食品的评价 功能性食品 教学课件
鉴于动物、人的种属和个体之间的生物学差 异,安全系数通常为100。
应综合考虑的问题
9.人体资料 在评价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时,应尽可能收集人群
食用受试物后反应的资料。 10.综合评价
在对保健食品进行最后评价时,必须综合考虑受 试物的原料来源、理化性质、毒性大小、代谢特点、 蓄积性、接触的人群范围、食品中的使用范围、人的 可能摄入量及保健功能等因素,确保其对人体健康的 安全性。
审评结论的判定
1.认可毒理学试验:试验设计合理,操作规范,试验 结果能够证明受试物的安全性。
2.属以下几种情况之一,补充资料后建议批准: (1)检验报告格式不规范,需要重新出具检验报告
毒理学试验报告。 (2)数据偏离历史对照较大,需检验机构做出解释。 (3)未提供某些试验数据,需要补充提供。
审评结论的判定
其它试验结果判断
慢性毒性试验: 以LD50或30天喂养试验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设计受试
物各剂量组,未见有毒性作用。 致癌试验阳性判定依据: 肿瘤只发生在实验组动物,对照组中无肿瘤发生。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发生肿瘤,但实验组发生率高。 实验组和对照组肿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发生时间较早。 符合以上三项中的情况之一,并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可认 为致癌试验阳性。
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基本原则
新原料安全性毒理学试验项目的选择
①无食用史
需做四阶段试验
②局部地区有食用史 需做三阶段试验
其中 ,100倍<摄入量<300倍 需做第四阶段试验
③ 有食用史
需做二阶段试验
经评价后
下一阶段试验
④ 广泛食用的原料 二阶段试验
(食用史包括地区、年代、人群、食用量、频率等情况)
对受试保健食品的要求

功能性食品学习PPT课件

功能性食品学习PPT课件
6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代谢机能降低,基础代谢约降低了20%。 脑、心、肺、肾和肝等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下降。 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分解代谢超过合成代谢。 出现衰老现象:血压升高、头发变白脱落、老年斑、皮肤皱纹 各种老年病,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和恶性肿瘤
☆★身体各部位的衰退将以不同的速度出现在不同的人身上, 主要取决于人的遗传、病史、饮食和一生中的医疗保健状况。
17
(三)、影响衰老的因素
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是决定一个生物体衰老过程和寿命长 短的根本因素。父母长寿,这个人长寿的可能性就大。 2、神经-内分泌因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器官间、 各系统间主要靠神经-内分泌来调控。如果神经-内分泌机 能不正常,则妨碍生命的过程。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的 病人,基础代谢增高,容易早衰。 3、免疫因素:青春期以后,胸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萎 缩,进入老年,胸腺组织大部分被脂肪组织所取代,但仍 残留一定的功能。 4、酶因素:酶是机体代谢过程的催化剂。一些研究表明,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高,,许多主要的酶活性减弱,代谢 反应也随之减低。
18
外在因素:
1、环境因素 影响人衰老的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水土、污 染、放射性物质、燥声、饮食等诸多方面,其 中饮食营养占有相当主要地位。 2、社会因素 经济条件、意识形态、职业工作、社会制度都 属社会因素的范畴。 3、生活方式 如吸烟、酗酒等。
19
二、具有抗衰老的物质
(一)、生育酚(维生素E)
10
研究表明:人脑皮层神经元在70~90岁 内丧失数量达到总神经元库的30%。神 经元的丧失为胶质细胞所补偿。这一过 程与MAO-B随年龄上升一致。而MAO-A 随年龄下降与神经元丧失一致。在衰老 脑中,MAO-A和MAO-B的消长,直接影 响了单胺类递质的代谢及其调节功能。

功能食品评价课件

功能食品评价课件
(六)安全性和保健功能评价材料,包括目录外 原料及产品的安全性、保健功能试验评价材料, 人群食用评价材料;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 卫生学、稳定性、菌种鉴定、菌种毒力等试验报 告,以及涉及兴奋剂、违禁药物成分等检测报告;
6
《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 保健食品审评涉及的试验和检验工 作应当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选择的符 合条件的食品检验机构承担。
7.对于由天然植物制取的单一组分,高纯度的添加剂,凡属新 产品需先进行第一、二、三阶段毒性试验,凡属国外已批准 使用的,则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
8.凡属尚无资料可查、国际组织未允许使用的,先进行第一、 二阶段毒性试验,经初步评价后,决定是否需进行进一步试 验。
32
食品毒理学评价试验的目的与试验内容
饲养方法:上午喂一次,30-35g。清洁水 。
27
功能食品的毒理学评价原理与方法
对功能食品的毒理学评价是确保人群食用安全的前提 严格按照卫生部《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 GB15193
进行, 主要评价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使用的化学
和生物物质以及上述过程中产生的和污染的有害物质、食物新资 源及其成分和新资源食品。 对于功能食品及功效成分必须进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和方法》中规定的第一、二阶段的毒理学试验 依据评判结果决定是否进行三、四阶段的毒理学试验。 若功能食品的原料选自普通食品原料或已批准的药食两用原料则 不再进行试验。
7
二、可以申请保健食品的产品(27种)
(1)增强免疫力▲;(2)辅助降脂;(3)辅助降糖 ; (4)抗 氧化; (5)辅助改善记忆力 ; (6)缓解视疲劳●; (7) 促进排铅; (8)清咽功能; (9)辅助降血压 ; (10)改善 睡眠▲;(11)促进泌乳 ;(12)缓解体力疲劳▲;(13) 提高缺氧耐受力▲;(14)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 ▲;(15)减肥功能;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训课件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训课件

1.第一阶段的急性毒性试验
目的:通过测定获得LD50(半致死剂量), 了解受试物的毒性强度、性质和可能的靶器 官,为进一步进行毒性试验的剂量和毒性判 定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
试验内容:口急性毒性(LD50)试验、联 合急性毒性试验。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9
2.第二阶段的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 试验
一、常用的实验动物
(一)大鼠(Rattus norvegcus )(常用的重要动 物)
哺乳纲、啮齿目、鼠科,性情遇惊吓时凶猛,雄性之间殴斗。 食性广泛,寿命3年,性成熟期2-3月,孕期30天,一年产仔 4-7胎,(5-9只)。哺乳期30天。
饲养:安静、通风、18-25℃、湿度30-50%。长方铁丝笼、 5只、雌雄分养。湿性蒸饼(豆饼、面粉、玉米粉、高粱粉、 麸子、鱼粉、骨粉、酵母、食盐等按比例)上午喂一次,3035g。一定青饲料(白菜、菠菜、胡萝卜5-8g)清洁水。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2
(六)综合评价
在进行最后评价时,必须在受试物可能对人体健康 造成的危害以及其可能的有益作用之间进行权衡。 评价的依据不仅是科学试验资料,而且与当时的科 学水平、技术条件,以及社会因素有关。因此,随 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结论也不同。随着情况的不 断改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工作的不断进展, 对已通过评价的化学物质需进行重新评价,作出新 的结论。
三阶段毒性试验结果判断是否需进行第四阶段的毒性试 验。
3.凡属已知的化学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每人每日容许
摄入量(ADI),同时又有资料证明我国产品的质量规
格与国外产品一致,则可先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
若试验结果与国外产品的结果一致,一般不要求进行进

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精力,增强防御功能和调节生理节律的工业化食品。
(1)婴儿日常功能性食品
(2)学生日常功能性食品
(3)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
2.特种功能性食品
根据某些特殊消费群状况,强调食品的预防疾病和
促进康复方面的调节功能,如减肥、美容等。
.
22
(二)根据科技含量进行分类
1.第一代产品(强化食品) 根据各类人群的营养需要,针对性地将营养素添加到
.
5
二、功能性食品与一般食品、药品的区别
• (一)我国食品药品的一般分类
.
6
➢1.特殊营养食品:通过改变食品中营养素的 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 养需要的食品。包括婴幼儿食品、营养强 化食品、调整营养素食品(低糖食品、低 钠食品、低谷蛋白食品)等。
.
7
➢2.新资源食品:在我国新研制、新发现、 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或仅在个别地区有 食用习惯,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物品,如 螺旋藻。部分新资源食品经过保健功能检 测后,可申报批准为功能性食品。
• 可以长期使用 • 口服
• 药品
• 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 的以及相应的适应症 和功能主治
• 可以有不良反应 • 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 注射、外用、口服等
.
13
如何鉴别保健食品
.
14
1.正确认识保健食品标识—蓝帽子
必须印在“主要展示版面”的左上方
.
15
2.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
16
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有效期为5年
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本质在于能够刺 激和活化处于亚健康态人体潜在的生理 功能,发挥机体自身调节作用,促进人 体向健康态转变,降低疾病风险,达到 增进健康的目的。
.

《功能性食品的评价》课件

《功能性食品的评价》课件
质量和安全性的必要性。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展望
• 国内外现状:探讨功能性食品评价在国内外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研究方向:介绍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如新的评价方法和技术。 • 发展趋势:展望功能性食品评价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结语
• 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性:强调功能性食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 功能性食品的评价的必要性:介绍功能性食品评价对保证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的评价
本PPT课件将介绍功能性食品的定义、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关注点以及 功能性食品的案例分析和展望。
什么是功能性食品
• 定义:具有附加功效的食品,能够提供健康益处,预防疾病或改善生 理功能。
• 分类:包括增强营养素、调节生理功能、减少疾病风险等。
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方法
1
入口标准
• 安全性评价:确保功能性食品的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营养学评价:评估功能性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其对人体的营养需求的满足程度。
3 生产过程
关注功能性食品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卫生标 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4 包装标注
审查功能性食品的包装标注是否准确地反映 了其功能和用途。
功能性食品评价案例分析
红酒
评估红酒中的多酚类物质对心血 管的保护作用和其他潜在的健康 益处。
益生菌饮料
评估益生菌饮料对肠道健康和免 疫系统的潜在益处。
豆浆
评估豆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和对骨 骼健康的益处。
2
中间标准
• 有效性评价:通过实验和研究,确定功能性食品对目标功能的有效性。 • 合理性评价:评估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工艺、成本效益和市场需求的合理性。
3
出口标准
• 临床试验:在人群中进行临床试验以评估功能性食品的效果和安全性。 • 成功案例:通过实践证明功能性食品的功效和满意度。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一)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一)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一)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市场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健康食品,而其中一种备受瞩目的食品就是“功能性食品”。

而作为该领域的基础性学科,“功能性食品学”课程的开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概念功能性食品是以普通食品为基础,经过科学加工处理后,富含具有功能性作用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等),能对人体产生某些特定的生理活性效应,从而预防或改善疾病,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一种特殊食品。

二、功能性食品的分类1. 按功能分:如增强免疫力、降低血压、降血脂等。

2. 按来源分:如益生菌类、豆类、海藻类、谷物类、水果类等。

3. 按形态分:如固态、液态、半固态等。

三、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研究1. 营养成分分析:分析产品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2. 确认特定功能:确定产品是否具有某些功能。

3. 安全性评估:检测产品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如过敏。

4. 人体试验和评估:检测人体对产品的反应和效果。

5. 监测和改进:跟进产品的市场反应,并不断改进产品。

四、功能性食品学的教学内容1. 功能性食品的营养学基础2. 功能性食品的制备技术3. 功能性食品的营销与管理4. 功能性食品科研方法5. 功能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五、功能性食品学的未来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功能性食品必将成为食品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

未来,功能性食品学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人体生理和营养代谢的研究,以满足人们对健康和美味的需求。

六、结语功能性食品学课件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也是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的工具。

希望通过此课程的学习,能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功能性食品,并为其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阶段毒性试验结果判断是否需进行第四阶段的毒性试 验。
3.凡属已知的化学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每人每日容许
摄入量(ADI),同时又有资料证明我国产品的质量规
格与国外产品一致,则可先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
若试验结果与国外产品的结果一致,一般不要求进行进
一步的毒性试验,否则应进行第三阶段毒性试验。
7.对于由天然植物制取的单一组分,高纯度的添加剂, 凡属新产品需先进行第一、二、三阶段毒性试验, 凡属国外已批准使用的,则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 试验。
8.凡属尚无资料可查、国际组织未允许使用的,先进行 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经初步评价后,决定是否 需进行进一步试验。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8
二、食品毒理学评价试验的目的与试验内容
3.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繁殖 试验和代谢试验。
目的:观察受试物以不同剂量水平经较长期喂养后对 动物的毒性作用性质和靶器官,并初步确定最大作用 剂量;了解受试物对动物繁殖及对仔代的致畸作用, 为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的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试验内容:
• 90d喂养试验 • 繁殖试验: • 代谢试验:了解受试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速度
饲养:安静、通风、18-25℃、湿度30-50%。长方铁丝笼、 5只、雌雄分养。湿性蒸饼(豆饼、面粉、玉米粉、高粱粉、 麸子、鱼粉、骨粉、酵母、食盐等按比例)上午喂一次,3035g。一定青饲料(白菜、菠菜、胡萝卜5-8g)清洁水。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二)小鼠(Mas musculus )(常用的重要动物)
对于功能食品及功效成分必须进行《食品安全性毒 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中规定的第一、二阶段的毒 理学试验,并依据评判结果决定是否进行三、四阶 段的毒理学试验。若功能食品的原料选自普通食品 原料或已批准的药食两用原料则不再进行试验。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一、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与试验原则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0
试验内容:
(1)细菌致突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 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为首选 项目,必要时可另选和加选其他试验。
(2)小鼠骨髓微核率测定或骨髓细胞染色体 畸变分析。
(3)小鼠精子畸形分析和睾丸染色体畸变分 析。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
功能食品特别是功效成分的毒理学评价原则:
1.凡属我国创新的物质一般要求进行四个阶段的试验。特别 是对其中化学结构提示有慢性毒性、遗传毒性或致癌性
可能者或产量大、使用范围广、摄入机会多者,必须进 行全部四个阶段的毒性试验。
2.凡属与已知物质(指经过安全性评价并允许使用者)的化 学结构基本相同的衍生物或类似物,则根据第一、二、
(1)遗传毒性试验 对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以及是否具有潜在致癌作用进
行筛选。 (2)传统致畸试验 了解受试物对胎仔是否具有致畸作用。 (3)短期喂养试验 对只需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的受试物,在急
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短期(30d)喂养试验, 进一步了解其毒性作用,并可初步估计最大无作用 剂量。
(三)其他
豚鼠、金仓鼠、狗、家兔、猕猴 纯系动物:近亲繁殖(20代)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第二节 功能食品的毒理学评价原理与方法
对功能食品的毒理学评价是确保人群食用安全的前 提。
主要评价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 中使用的化学和生物物质以及在这些过程中产生和 污染的有害物质、食物新资源及其成分和新资源食 品。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
4.食品新资源及其食品原则上应进行第一、二、三个阶 段毒性试验,以及必要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必要时 应进行第四阶段试验。若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及成分分 析,未发现有或虽有但量甚少,不至构成对健康有害 的物质,以及较大数量人群有长期食用历史而未发现 有害作用的天然动植物(包括作为调料的天然动植物 的粗提制品)可以先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经 初步评价后,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毒性试验。
5.凡属毒理学资料比较完整,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日允许 量或不需规定日允许量者,要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 一项致突变试验,首选Ames试验或小鼠骨髓微核试 验。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7
6.凡属有一个国际组织或国家批准使用,但世界卫生组 织未公布日许量,或资料不完整者,在进行第一、 二阶段毒性试验后作初步评价,以决定是否需进行 进一步的毒性试验。
(一)试验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包括经口急性毒性 (LD50)和联合急性毒性。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 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 繁殖试验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实验(包括致癌试验)。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则
哺乳纲、啮齿目、鼠科,性情温顺,惯于夜间活动。对外界适应 能力差,寿命2年,性成熟期雌:35-55天,雄:45-60天,孕 期20-25天,一年产仔4-9胎。哺乳期30天。
饲养:安静、通风、光线较暗、18-25℃、湿度50-60%。长方 铁皮鼠盒、10只、雌雄分养。生长速度快、耗粮少、易捉香脆 干饼(豆饼、面粉、玉米粉、高粱粉、麸子、鱼粉、骨粉、酵母、 食盐等按比例烤制)上午喂一次,30-35g。一定青饲料(白菜、 菠菜、胡萝卜5-8g)清洁水 。
1.第一阶段的急性毒性试验
目的:通过测定获得LD50(半致死剂量), 了解受试物的毒性强度、性质和可能的靶器 官,为进一步进行毒性试验的剂量和毒性判 定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
试验内容:口急性毒性(LD50)试验、联 合急性毒性试验。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9
2.第二阶段的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 试验
功能性食品评价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
第一节 实验动物与动物试验技术概述
一、常用的实验动物
(一)大鼠(Rattus norvegcus )(常用的重要动 物)
哺乳纲、啮齿目、鼠科,性情遇惊吓时凶猛,雄性之间殴斗。 食性广泛,寿命3年,性成熟期2-3月,孕期30天,一年产仔 4-7胎,(5-9只)。哺乳期30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