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功能性食品相关内容精品PPT课件

功能性食品相关内容精品PPT课件
❖ • 1、结构:2-氨基乙磺酸 ❖ • 2、功能:普遍存在乳汁、脑、心脏、肌肉中,半胱氨酸代
谢而来,缺乏影响生长防止肠衰竭
13
三、蛋白质类
❖ 免疫球蛋白作为重要的蛋白类生物活性物质 ,目前有着比较广泛的研究背景和应用潜力 ,乳铁蛋白和溶菌酶等作为具有抑菌蛋白已 经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主要介绍它们的基 本概念、来源与分布、结构与组成、生物活 性等。
11
8、其它肽类
❖ 酸味肽 酸味肽通常由酸性氨基酸:谷氨酸钠盐和天冬氨酸钠盐的二肽或三肽组 成。
❖ 甜味肽 甜味肽典型的代表是二肽甜味素和阿力甜素,它们具有味质佳、安全性 高、热量低等特点。
❖ 苦味肽 苦味是有些食品如啤酒、咖啡、奶酪等的重要口感组分。
❖ 咸味肽 某些碱性二肽,如鸟氨酰牛磺酸-氢氯化物、鸟氨酰基-β-丙氨酸-氢氯化 物表现出强烈的咸味,有时伴随着Umami风味。
❖ 神经活性肽包括类鸦片活性肽、内啡肽、脑 啡肽和其它调控肽。神经活性肽对人具有重 要的作用,它能调节人体情绪、呼吸、脉搏 、体温等,与普通镇痛剂不同的是,它无任 何副作用。
10
7、免疫活性肽
❖ 免疫活性肽能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将这种肽称为免疫活性 肽。它分为内源免疫活性肽和外源免疫活性 肽两种。内源免疫活性肽包括干扰素、白细 胞介素和β-内啡肽,它们是激活和调节机体 免疫应答的中心。外源免疫活性肽主要来自 于人乳和牛乳中的酪蛋白。
14
(一)免疫球蛋白
❖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一类具有抗体活性,能与 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不仅存在于血液中,还 存在于体液、粘膜分泌液以及B淋巴细胞膜中。它是构成体液免疫作用 的主要物质,与补体结合后可杀死细菌和病毒,因此,可增强机体的防 御能力。

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经历了限制、认可、法治三个阶段。 2、保健食品的生产和消费
9
第三节 功能性食品常用的功效成分
一、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 1、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SOD是一种金属酶 SOD主要存在于肝脏等多种动物组织以及菠菜、
银杏、番茄等植物中。 SOD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 (1)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2)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4
4、根据科技水平 第一代:大多数根据古典的医学资料或传统的食
用经验研制和生产。 第二代:在保健功能和安全性方面经过了以现代
科学为基础的动物实验和人体验证,证明该产 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而且长期食用具有 较高的安全性。 第三代:不仅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产品具 有某些生理调节功能和安全性,而且发现了这 种食品中具有该项保健功能的生物活性因子。
烯、皂苷和柠檬苦素等。 (1)d-苧烯 生物学作用:
1)抑制胆固醇合成 2)抑制肿瘤
25
(2)皂苷 生物学功能: 1)降脂减肥作用 2)抗凝血、预防血栓形成 3)抗氧化、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 4)预防肿瘤作用
17
2、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1)结构与性质 EPA和DHA都属于ω-3型多不饱和脂
肪酸 存在于海洋鱼类、虾类、藻类及微生
物中,在回游性大的鱼类及海兽中含量 较多。
18
(2)生物学功能 1)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 2)抗凝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抗炎作用 4)健脑作用 5)保护视力
排毒和解毒的作用。
13
二、具有保健功能的碳水化合物 1、低聚糖 2、活性多糖 (1)植物多糖 其主要生理功能有:
1)调节免疫功能 2)抑制肿瘤 3)延缓衰老作用 4)抗疲劳作用 5)降血糖

功能性食品的开发PPT培训课件

功能性食品的开发PPT培训课件

确保原料质量稳定,符 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对原料进行安全性评估, 确保无毒无害。
对每批原料进行质量检 验,确保原料质量。
建立原料溯源体系,确 保原料来源可追溯。
原料的来源与供应链管理
01
02
03
04
供应商选择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原料 质量和供应稳定。
供应链优化
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05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推市场定位
明确功能性食品在市场中的定位,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目标消费群体 。
目标消费者分析
深入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消费习惯、购买意愿和心理预期,为产品开发和市 场推广提供依据。
产品定价与销售策略
产品定价
根据成本、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因 素,制定合理的产品定价策略,确保 产品具有竞争力。
开发流程
功能性食品的开发需经过原料筛选、配方设计、功能验证、生产工艺确定等阶 段,确保产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监管要求
功能性食品需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接受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确 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2
功能性食品的原料选择
常见原料及其功效
益生菌与益生元
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系统 功能,提高免疫力。
在真空条件下加工食品,防止食品氧化和变 质,保持食品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
原料质量控制
确保原料质量符合标准,无污染、无 毒、无害。
生产环境控制
保持生产环境的卫生和清洁,防止微 生物污染和交叉感染。
工艺控制
确保加工工艺参数的稳定和准确性, 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成品检验
对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 品符合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功能性食品学ppt课件

功能性食品学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概念解析



具体地说,必须符合以下4条: 1首先必须是食品,符合营养要求,无毒无害; 2有特定功能,但不能代替正常的膳食; 3针对特定人群,非“老少皆宜”; 4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代替药物。
概念解析


功能食品的三个属性
1.食品基本属性:营养属性,要保证安全; 2.修饰属性,愉悦感官属性,具备色、香、 味,能使人产生食欲; 3.功能属性,良好地调节身体生理机能的作 用。 第3点,是一般食品所不具备的特性,而功 能食品正是这三个属性的完美体现,也是对 功能食品的基本要求。
注:标有
▲ 的项目只做动物试验,标有 ● 的项目只做人体试验,其他项 目人体、动物试验均须做, # 增加兴奋剂检测。
二、功能食品的分类
(二)按功能因子分类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类;功能性脂类;功能性蛋
白质、多肽、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类;益生菌类; 维生素类;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类;动植物、微生 物次生代谢产物,如二十八烷醇、植物甾醇、黄 酮、花青素、皂苷......
美国FDA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规定: 膳食补充剂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如下膳食成分,一 种维生素、一种矿物质、一种草本(草药)或其他植物、 一种氨基酸、一种用以增加每日总摄入量来补充膳 食的食物成分,或以上成分的一种浓缩物、代谢物、 成分、提取物或组合产品等。 产品形式可以使用丸剂、胶囊、片剂或液体;产品 不能代替普通食物或作为膳食的唯一品种,产品标 识为"膳食补充剂"。
一般食品具有哪些属性呢? 健康人群、亚健康状态人群、疾病状态人群,
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食品呢? 什么是功能食品呢?
1.1 功能食品的概念及其分类

《功能性食品》精选演示PPT

《功能性食品》精选演示PPT
维生素类似物
1.苦杏仁苷 2.肌醇 3.L-肉碱 4.潘氨酸 5.硫辛酸 6.胆碱 7.生物类黄酮 8.辅酶Q10
1
维生素类似物:
指具有维生素的某些特征,但因不能观察到特别的缺 乏症而不具备必需性,不符合维生素的定义。
(一)苦杏仁苷
苦杏仁苷广泛存在于杏、桃、李子、苹果、山楂等多 蔷薇植物果实的种子中,尤其在苦杏仁中含量多,约占 2-3%。
10
三、L-肉碱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及前景
--其盐酸盐、酒石酸盐和柠檬酸镁盐。
1、L-肉碱在婴儿配方食品中的应用
L-肉碱在婴儿利用脂肪为能量来源的代谢过程中起 到重要作用,由于婴儿体内L-肉碱的生物合成能力较弱, 不能满足其正常代谢的需要,因此必须摄取外源性的L肉碱以保证体内的脂肪处于最佳的氧化状态并提供足够 的能量维持婴儿正常体温。
5
生理功效: 1.肌醇对脂肪有亲和性,可促进机体产生
卵磷脂,从而有助于将肝脏脂肪转运到细 胞中,减少脂肪肝的发病率.肌醇还可促进 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 2.通过与胆碱结合,肌醇能预防脂肪性动 脉硬化,并保护心脏. 3.肌醇是存在于机体各组织(特别是脑髓) 中的磷酸肌醇的前体物质. 4.肌醇为肝脏和骨髓细胞生长所必需.
生理功效有争议,人们对它的研究已有近200年的历 史,是在最近10年间议论最多的维生素(B17)之一。 观点一:苦杏仁苷是传统中药苦杏仁中的有效成分,可 用于祛痰止咳、辅助性抗癌药物。
观点二:苦杏仁苷会被肠道微生物水解,生成较多氢氰 酸,有毒性。
品,白色结晶粉 末,无臭、味甜、易溶于水、不溶于无水乙醇、乙醚、 氯仿、水溶液呈中性,熔点为224-227℃ 。
者在练习中的耐受力,诸如练习时间、最大氧吸收、 乳酸阈值、氧吸收阈值等指标,在机体补充L-肉碱 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口服L-肉碱还可使最 大氧吸收时的肌肉耐受力提高80%,缩短剧烈运动恢 复期,减轻运动带来的紧张感和疲劳感。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功能性食品学》ppt课件
目 录
• 功能性食品学概述 • 功能性食品的种类与特性 • 功能性食品的研发与生产 •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与前景 • 功能性食品的安全与监管
01
功能性食品学概述
定义与分类
功能性食品学定义
功能性食品学是一门研究功能性 食品的学科,主要涉及食品的生 理功能、营养特性以及人体健康 的关系。
02
功能性食品的种类与 特性
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
总结词
通过补充营养素、调节生理功能等方式,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
详细描述
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通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质等,有 助于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 康。
辅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
总结词
设计美观、实用的包装,提高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包装工艺
根据包装材料和产品特点,采 用适当的包装工艺,确保产品 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伤 。
储存条件
根据产品的稳定性和保质期, 制定合理的储存条件,确保产
品品质和安全性。
04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与 前景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现状
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
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增长最快。
浓缩与干燥
对提取物进行浓缩和 干燥,以获得稳定的 成品。
制剂与成型
将提取物与其他配料 混合,制成适合消费 者食用的剂型和形状 。
质量检测与控制
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 环节进行质量检测和 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稳定。
功能性食品的包装与储存
包装材料选择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包装设计
功能性食品学的意义

《功能性食品学习》课件

《功能性食品学习》课件

功能性食品的分类
按功能特点分类
功能性食品根据其具备的特定功能进行分类,如调 节血糖、增强免疫力等。
按食品类别分类
功能性食品也可以根据其所属的食品类别进行分类, 如肉类、奶制品、谷物等。
常见的功能性食品
益生菌类
抗氧化类
鱼油类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菌, 常见的益生菌食品有酸奶、发酵 食品等。
抗氧化食物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 损伤,常见的抗氧化食品有蔬菜、 水果等。
总结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和分类
功能性食品是具有特定功能或保健作用的食品, 可根据功能特点和食品类别进行分类。
功能性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和监管标准
功能性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和监管标准旨在确保其 对人体的无害和合规性。
常见的功能性食品及其功效与机理
常见的功能性食品包括益生菌、抗氧化食品和鱼 油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机理。
功能性食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功能性食品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将有更多的技术 创新和新型产品血管健康,常见的鱼油食 品有深海鱼类、鱼油软胶囊等。
功能性食品的功效与机理
1
益生菌类
益生菌可以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2
抗氧化类
抗氧化食品可以抑制自由基,减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
3
鱼油类
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功能性食品学习》PPT 课件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功能或保健作用的食品,它们通过特定的成分或配 方,提供额外的营养或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什么是功能性食品
1 定义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功能或保健作用的食品,它们通过特定的成分或配方,提供额 外的营养或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医疗:抑癌、抗癌、抗突变、抗辐射; 降血脂、抑制AS; 抗菌、抗病毒
葡萄多酚(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

①抗氧化(最强) ②心血管方面(CD、DM、高血压) ③抗肿瘤、抗突变、抗辐射作用 ④皮肤保健及美容作用 ⑤其他:(抑菌;保肝;改善视力)
微生态制剂
——包括益生菌 益生素 合生素
乳酸菌
• 分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双歧杆菌属 • 生理功效 : 1.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2.抑制内毒素、抗衰老 3.免疫激活,抗肿瘤 4.降低血清胆固醇 5.促进Ca吸收、生成营养物质 6.抗感染 • 特性:黏附、竞争排斥、占位、产生抑制物等
功能性低聚糖
• 结构:
3~9个单糖;糖苷键连接
• 生理功效 :1.促使双歧杆菌的增殖 2.减少有毒发酵产物产生 3.防止便秘 4.增强免疫力,抗肿瘤 5.降低胆固醇 6.保肝 7.合成Vit、促进钙吸收 8.低(无)能量
产品:果低聚糖
• • • • 来源:菊苣、洋葱、香蕉、牛蒡 甜度:蔗糖的0.3~0.6倍 摄入量:2~8g/d 毒性: 30g/d----放屁增加; 50g/d----腹部痉挛和腹泻 。 • 应用注意: ①酸性条件下不能长时间加热 ②避免与酵母同用
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
• • • • 适宜的营养作用 对靶功能有好的效果 改善健康状态 降低疾病危险性
具有特定功能
• 必须仍然是食品

类 (一)

类 (二)
功效成分
功效成分的定义
• 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 理作用的成分
• 也称活性成分、功能因子
功效成分的分类
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不是中间产品或加药产品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半必需氨基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质指数
目前,用于测定标准体重最普遍与最重要 的方法是测定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简称BMI)。
BMI的计算公式是:

体重(kg)
身体质量指数(BMI)=-----------------

[身高(m)]2
营养学家提出理想的BMI范围为24~26。在发展中 国家BMI的正常值为18.5~20,它是一个建议值。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世界范围的BMI范围数 值应为20~22。
肝胆疾病的几率就很高。
BMI的最大特点是简便、易行、实用。根据它推测 的体脂含量与直接测定的结果相关性很好,体脂 含量与BMI的相互关系为:
男子体脂含量(%)=1.215BMI-10.13
女子体脂含量(%)=1.48BMI-7
肥胖的类型
1.从肥胖的起因,通常可以把肥胖症分为:
要减少脂肪细胞的数量则往往很难做到。
所以对于成年期才出现的肥胖,想控制体 重相对比较容易做到。
3.从肥胖的体形出发,肥胖分为腹部肥胖与 臀部肥胖两种。
肥胖的测定方法 测定身体内的脂肪含量有一系列的方法,这些方
法都是非损伤性的。 体重 虽然说超重与肥胖并不是同义词,但在现实生活
中绝大多数肥胖者体重都过量,所以,体重的测 定与标准体重的比较是评判肥胖最直观而又最简 便的方法。 体重测定也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能评价人体的营养情况,尤其是反映热量的摄 取与消耗是否平衡,以及脂肪在体内的增加或减 少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一个人的体重在短期内 丢失10%,那就要检查这人是否患有什么潜在的 疾病,如肿瘤、甲亢。体重短期丢失10%以上, 健康人的正常体力活动将受到影响。如果短期内 体重丢失30%,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如果将BMI分为正常值、一级危险值、二级危险值 和三级危险值。
正常值的范围应为:18.5~24.9, 一级危险值为:17.5~18.5和25~29.9, 二级危险值为:16~17.5和30~39.9, 三级危险值为:16以下与40以上。 达到三级危险值,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与

身高标准体重(kg)
判断标准是:肥胖度≥10%为超重;20%~29%为 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
肥胖。
由于查标准体重表比较麻烦,国内外还发表了一些 标准体重的公式可供使用:
布洛卡(Broca)公式: 身高在165cm以下: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5cm以上: 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 我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对上面的公式作了修正: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减肥功能性食品
一、概述
肥胖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原因
经济发达国家:快节奏、快餐(高脂) 发展中国家:饮食逐渐改善,富庶转折
有报道:美国妇女肥胖者已达40%。2002年中国肥胖人口已达2.4 亿。中国南京的一项调查表明,该市肥胖的发病率高达27%。
肥胖症结果:引起代谢和内分泌紊乱,伴有糖尿病、动脉粥样硬 化、高血脂、高血压等疾患。
肥胖症已成为当今普遍的社会医学问题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由 贫穷走向富庶的时期正是肥胖症的发病高 峰期
我国各地人群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差异较大, 北方高于南方,大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 女性高于男性,经济发达地区偏高,其中 以北京最高
肥胖的定义(P303 )
肥胖(obesity)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 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 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 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常 表现为体重增加,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 定的标准体重 。
标准体重:即在一定身高范围内体重是标准的, 超过这一体重称为肥胖,低于这一体重称为消瘦 或营养不良,将这一体重称为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1)身高标准体重法:这是WHO极力推荐、文 献中最常见的衡量肥胖的方法。公式为:

实际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
肥胖度(%)= -----------------------------------×100%
成年女性,若身体中脂肪组织超过30%即 定为肥胖,成年男性,则脂肪组织超过 20%~25%。
虽然肥胖常表现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但是超重不一定全都是肥胖。
机体肌肉组织和骨骼如果特别发达,重 量增加也可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这 种情况并不多见。
而肥胖症却必须是机体的脂肪组织增加, 导致脂肪组织所占机体重量比例的增,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期。
晚年肥胖的他正是脂肪细胞数量正常,单 细胞肥大,多发生于成年期。
早年肥胖是全世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 这种肥胖一旦出现就很难纠正。因为异常
增多的脂肪细胞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同时出
现细胞肥大的现象。从现有的科学水平出
发,要减小脂肪细胞的大小比较容易,但
皮褶厚度
皮下脂肪测定器测定------公式计算
方法:是将前臂弯至上腹部,在上臂背侧自肩部 骨隆起部位肩峰至臂肘部鹰嘴突部位的中点用笔 划一记号,再使前臂下垂,上臂松弛,用拇指与 前指在中点上面1cm处,抓起两层皮肤与脂肪, 然后用皮下脂肪测定器在中点处测定三头肌皮褶 厚度,也就是皮下脂肪。测定器夹住后3秒钟读 数,共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误差在0.5mm以内。 三头肌皮褶厚度,我国男性为8.7mm左右,女性 为14.6 mm左右。测定后,再用转换系数换算成 体脂含量。
单纯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两种。
单纯性肥胖:是指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 耗,致使脂肪在体内过多积聚,体重超常 的病症。单纯性肥胖的内分泌系统正常, 机体代谢基本正常。
继发性肥胖:是由于内分泌或代谢性异常 所引起的,也称非单纯性肥胖。
临床所见到的以单纯性肥胖为主,约占95% 以上。
2.从脂肪组织的形态出发,可分为早年肥 胖与晚年肥胖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