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平衡及调节ppt课件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三、水的平衡
1.水的来源和去路
来源 来自饮水 来自食物 来自物质代谢
去路 由肾排出 由皮肤排出 由肺排出 由大肠排出
问: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多余的水分吗?
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2.水平衡的调节
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血钠降 低或血 钾升高
刺激
分泌
肾上腺
(+)
醛固酮
(--)
吸钠排钾
肾小管 集合管
五.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1水能溶解代谢废物、排出代谢废物 2水和钠盐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方面有重要意义 3钾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 肌正常兴奋性上有重要意义。
(01年天津卷)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 当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种激素,接着测定 随尿排出的Na+、K+的量,结果如右图。
排出 特点
主要是 食盐
①主要经肾脏随尿 排出
②极少数随汗液、 粪便排出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
2、钾
食物中的K+ 消化道的K+
血钾
尿K+
组织液中的K+
随粪便 排出的K+
细胞中的K+
k离子动态平衡示意图
物质
K+
来源 食物
排出途径
①主要经肾脏随尿 排出 ②未被吸收的部分 随粪便排出
排出 特点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
(+)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 细
胞
垂体后叶 渴觉
外
液
人体水盐平衡调节方式

人体水盐平衡调节方式人体水盐平衡是指维持体内水分和盐分的稳定状态,保持恒定的内环境。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主要依赖于多个机制的相互作用,包括肾脏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和细胞水分调节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调节方式。
肾脏调节是人体水盐平衡的主要机制之一。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排出量和成分来维持体内水分和盐分的平衡。
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增加尿量,排出多余的水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尿量,保留水分。
同时,肾脏还可以通过调节尿液中的盐分浓度来维持水盐平衡。
当体内盐分过多时,肾脏会增加盐分的排出量;当体内盐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盐分的排出量。
肾脏调节水盐平衡的能力主要依赖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神经内分泌系统也对人体水盐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当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发生变化时,神经内分泌系统会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
例如,当体内水分不足时,下丘脑会释放抗利尿激素ADH(抗利尿激素),促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分,从而减少尿量,保留水分。
另外,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它可以促进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增加体内的盐分。
细胞水分调节也是维持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
细胞内外的水分浓度不平衡会导致水分的流动,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由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质调节。
这些水通道蛋白质被称为水蛋白,它们可以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控制水分的进出。
当细胞内水分不足时,水蛋白会促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增加水分的进入;当细胞内水分过多时,水蛋白会促使细胞膜通透性减少,从而减少水分的进入。
除了肾脏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和细胞水分调节外,人体还有其他一些调节机制来维持水盐平衡。
例如,口渴反射是一种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体内水分的机制。
当体内水分不足时,口渴反射会被激活,引起口干和渴望喝水的感觉,促使人们摄入更多的水分。
此外,出汗也是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一种方式。
当人体运动或环境温度升高时,体温会上升,此时汗腺会分泌汗液,通过蒸发的方式散热,同时也会导致体内水分的丢失。
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调节调节中枢产生渴觉的中枢在2

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调节(1)调节中枢:。
产生渴觉的中枢在。
(2)调节激素:。
由下丘脑分泌,释放,靶器官:,加强对水分。
(3)参与调节的最重要的器官:。
(4)调节过程:①在的调节下,通过相关的器官的作用,使摄入量等于排出量。
②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
③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后叶释放,其作用是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2、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尤以产热最多。
)(2)、人体热量的散失途径(1)主要通过、散热,其次还有。
3、体温调节的机制(1)、体温调节的结构基础温度感受器:①分布:体表、体内各个部位;②种类:感受器和感受器。
中枢:。
增加产热的激素为和。
(2)、体温调节方式:。
(3)、调节过程(1)寒冷→皮肤兴奋→下丘脑中枢→(2)炎热→皮肤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分泌加强。
4、体液调节的概念:,通过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补充资料:一.体温调节的图解特别提醒1.体温调节的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2.“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
3.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二、水平衡调节过程1.图示过程(说明:“+”表示促进,“-”表示抑制)2.信息解读(1)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2)神经调节:①感受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②神经中枢:下丘脑;渴觉中枢:大脑皮层。
③效应器:垂体后叶。
(3)体液调节:①激素名称:抗利尿激素;分泌部位: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部位:垂体后叶。
②靶器官:肾小管、集合管。
③作用:加强对水分重吸收。
④结果: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
三、下丘脑部分调节作用如图所示:(1)下丘脑地位和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
人体水盐平衡调节方式

人体水盐平衡调节方式人体的水盐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它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来保持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在恒定的范围内。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
一、尿液调节尿液是人体排泄废物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手段。
肾脏是尿液形成的主要器官,通过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来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浓度。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会增加尿液的排出量,以减少体内的水分;而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的排出量,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二、体液调节体液是人体内细胞外液中的液体部分,包括细胞外液和血浆等。
体液中的溶质浓度对于维持水盐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体液中的溶质浓度过高时,机体会通过渗透调节机制,增加水分的摄入和减少溶质的摄入,以稀释体液中的溶质浓度;反之,当体液中的溶质浓度过低时,机体会减少水分的摄入和增加溶质的摄入,以增加体液中的溶质浓度。
三、口渴感调节口渴感是人体对水分需求的一种生理反应。
当体内水分不足时,机体会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产生口渴感,促使人们主动摄入水分。
这是一种主动的调节方式,通过及时补充水分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四、皮肤调节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通过调节体表的水分蒸发来维持水盐平衡。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皮肤会增加汗液的分泌,通过蒸发的方式排出体内的水分;而当体内水分不足时,皮肤会减少汗液的分泌,减少水分的蒸发,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五、神经内分泌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于水盐平衡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当体内水分不足时,神经系统会通过神经传导和激素的释放来促进肾脏排尿和口渴感的产生;而当体内水分过多时,神经系统会抑制肾脏排尿和口渴感的产生。
内分泌系统中的抗利尿激素和抗利尿激素也参与了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总结起来,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包括尿液调节、体液调节、口渴感调节、皮肤调节和神经内分泌调节。
这些调节机制相互作用,通过不同的途径来维持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2.3水盐平衡的调节课件-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集合管对原尿中水进行重吸收,使渗透压恢复正常水平,B正确;摄盐过多后血钠含量升高,醛固酮的分泌量
减少,减少对钠离子的吸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回归稳定的过程中,醛固酮分泌量不会增加,以保证渗透压
快速恢复正常,C错误;严重腹泻时体内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和
的刺激增强,B不符合题意;脱水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起到保水的作用,C符合题意;脱水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增加,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课堂小测
2.盐是人类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的主要元素Na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必需元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饮
水
过
多
盐
分
丢
失
过
多
调节方式: 神经-体液调节
水盐调节中枢: 下丘脑
渴觉的形成部位: 大脑皮层
水盐调节中的反射: 非条件反射
和条件反射
相关激素: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三、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4.水盐平衡调节的意义:
人体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水盐平衡关系到内环
境(主要是渗透压)的稳态。水盐平衡的调节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具有复杂的相
素。但医学研究表明,每日摄盐6g以上,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
B.人体摄入过咸食物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在人体内,水和盐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物质。
水盐平衡是指保持人体内外液体中水和电解质的相对稳定状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水分和电解质需要经过精细调节,以确保细胞正常运作。
水盐平衡的调节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
水的平衡调节人体内部的水分主要分布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间液。
机体维持水的平衡主要通过肾脏、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协调完成。
肾脏是体内水分调节的主要器官,通过调节尿量和尿液浓度来维持体液内的水分平衡。
当体内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时,肾脏会减少尿量,保留更多的水分,以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盐的平衡调节盐在体内主要以电解质的形式存在,包括钠、钾、氯等。
体内的盐平衡受肾脏和肾上腺皮质的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盐的再吸收和排泄来维持体内盐的平衡。
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则可以调节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从而影响体内盐的平衡。
盐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直接影响体内电解质平衡,维持正常细胞功能和生理活动。
水盐失衡的影响当体内的水盐平衡遭到破坏或失调时,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例如,失水过多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而盐摄入过多或过少也会影响体内的盐平衡,影响血压、心脏功能等。
因此,维持水盐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机体功能至关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水和合理摄入盐分,保持体内水盐平衡的稳定。
结语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机制,通过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同作用完成。
了解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合理饮水和控制盐分摄入,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保持良好的水盐平衡,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运作,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健康,从细微之处注意调节体内水盐平衡。
以上是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简要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身体的平衡状态。
生命贵在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持身体健康,迎接美好的未来。
海洋生物对水盐平衡调节的措施

海洋生物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体液浓度调节:一些海洋动物通过调节体液浓度来适应咸水环境。
例如,鲨鱼和鲸鱼拥有高浓度的尿液,可以保持体内水分和盐分的平衡。
其他生物,如海洋无脊椎动物,通过在体液中积累有机物质来保持体液浓度,以适应高盐度环境。
体表适应:一些海洋生物具有特殊结构,可以防止水分和盐分的流失。
例如,海藻和珊瑚拥有硬壳和分泌物来保护自己的细胞免受盐分和水分的损失。
海豚和鲸鱼的皮肤也有特殊的结构,可以帮助它们在高盐度环境下维持水分和盐分的平衡。
摄食适应:一些生物通过食物来适应高盐度环境。
例如,海龟可以通过吃海草和藻类来摄取水分,并保持体液浓度的平衡。
排泄多余盐分:鱼类会通过排泄多余的盐分来调节水盐平衡。
吸收海水中的水分:鱼类也会通过吸收海水中的水分来调节水盐平衡。
这些适应方式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使它们能够在高盐度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水盐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机体的健康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性、维持水盐平衡的机制以及水盐失衡对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盐平衡的重要性水盐平衡是指人体内外液体的水分和电解质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水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主要成分,电解质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
水盐平衡不仅仅关乎细胞的正常功能,还涉及到体液的浓缩与稀释、神经肌肉的正常传导、血压的调控等多个方面。
因此,水盐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维持水盐平衡的机制1. 肾脏调节肾脏是人体水盐平衡的主要调节器官。
通过肾脏滤过、重吸收和排泄的过程,能够将体内过多的盐分和废物排出体外,同时保留适量的水分。
肾脏通过调节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率以及尿液排泄量,来维持水盐平衡的稳定。
2. 水分补充人体通过饮食和饮水来摄入水分,从而满足水分需要。
正常情况下,当体内水分缺乏时,体内的渗透浓度会升高,刺激口渴感。
人体往往会通过喝水、食物中水分的摄入来调节水分平衡。
3. 非肾脏排泄除了肾脏以外,人体还通过皮肤蒸发、呼吸以及消化系统的排泄等途径排出多余的水分和盐分。
例如,盐分可以通过汗液的排泄来实现。
三、水盐失衡对健康的影响1. 脱水脱水是指体内水分丧失过多,造成细胞和组织的功能受损。
脱水会导致口渴、体温升高、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阳光中暑、中暑等危险情况。
2. 水中毒水中毒是指体内水分摄入过多,造成体内电解质浓度过稀,导致电解质平衡紊乱。
水中毒可以引起恶心、呕吐、抽搐、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3. 盐中毒盐中毒是指体内盐分摄入过多,造成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高,引起电解质平衡失调。
盐中毒会导致口渴、恶心、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脑水肿等危险情况。
四、如何维护水盐平衡1. 合理饮食通过合理饮食摄入适量的水分和盐分,是维持健康的水盐平衡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4
水平衡的调节——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细胞外液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等对 尿量
渗透压 分泌释放量 水分的重吸 收
升高
增加
增加
减少
降低
减少
减少
增加
编辑ppt
5
• 4、渗透压感受器分布于 下丘脑 ,其感受 的刺激是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 5、渴觉产生的场所 大脑皮层 。
编辑ppt
6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编辑ppt
14
5、无机盐平衡调节
血K+含量升高、 血Na+含量降低
肾上腺皮质
(+)
(—)
醛固酮
(+)
(—)
肾小管、集合管 吸Na+排K+
编辑ppt
血Na+含量升高、 血 K+含量降低
15
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 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 来完成的。
编辑ppt
16
醛固酮调节
钾盐平衡 食 物
①肾脏排尿 醛固酮调节 ②大肠排便
编辑ppt
11
3、无机盐与渗透压的关系
•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 钠盐 , 在异常情况下,丢盐大于丢水,细胞外 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 快、四肢发冷甚至昏迷等症状。
• 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取决于 钾盐 , 该无机盐还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 正常兴奋性等重要作用。
2、钾的动态平衡
食物中 的K+
消化道 的K+
人体
随粪便 排出
其排出特点: 尿K+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
编辑ppt
10
体内物质
来源
排出
水平衡
①肾脏排尿
①饮水
②皮肤排出
②食物中的水 ③肺排水汽
③代谢产生的水 ④大肠排便
调节
①神经调节 ②抗利尿激 素调节
钠盐平衡 食 盐
①肾脏排尿 ②皮肤排汗 ③大肠排便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细
胞 (-)
(+)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
细 胞
外
外
液
大脑皮层
垂体
液
渗
渗
透
产生渴觉 抗利尿激素
透
压
(+)
压
下
主动饮水 肾小管、集合 下
降
补充水分 管重吸收水分 降
尿量 编辑ppt 减少
7
6、水平衡的调节
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增加饮水
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饮水过多, 盐分丢失过多
实例二:人体水平衡的 调节
• 1、水的来源和去向
主
主要
要
机体能够主要通过调节排尿量,使水的排出量与
摄入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编辑ppt
1
2、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管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编辑ppt
2
正常成年人每天滤过肾小球 的水、Na+和K+等有99%以上 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编辑ppt
12
• 4、调节无机盐平衡的激素——醛固酮 • (1)产生部位:肾上腺皮质 。 •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吸Na+泌K+
编辑ppt
13
无机盐的调节——醛固酮的作用
血钾
血钠
含量升高 含量降低
含量降低 含量升高
醛固酮 分泌量
增加
减少
肾小管与 集合管活动
重吸收Na+ ↑ 分泌K+ ↑
重吸收Na+ ↓ 分泌K+ ↓
产生渴觉 大脑皮层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
+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
-
垂体后叶
+
-
抗利尿激素
+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尿量
编辑ppt
+ 尿量
8
实例三: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钠的来源和去路
食物中的Na+
汗液
其排出特点: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
人体
尿液
(主要)
编辑ppt
粪便
9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 收作用对调节细胞外液的 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编辑ppt
3
3、与水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抗利尿激素
(1)合成分泌的部位: 下丘脑 ,合成后 运往 垂体 贮存,并由 垂体 释放。
(2)生理作用:增加 肾小管 和 集合管对 水的通透性,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排尿量_减__少___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排尿量__增_多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