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力建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

合集下载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展望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展望
❖ 我国面对的经营主体面广量大、小而分散,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 在农业投入品方面,我国已登记使用的农药有600多种,列入国
家兽药典的兽药有1500多种。 ❖ 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目前全国共有2.4亿农户,户均承包耕地
7.5亩,相当于美国的1/400;农民专业合作社52.17万家,实有入 社农户4100万左右,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6.4%。
❖ 抓示范;抓规模化;抓品牌化;抓政策激励。 ❖ 一是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 ❖ 二是大规模开展“菜篮子”产品标准化园区建设。 ❖ 三是大力推进“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发展。 ❖ 四是规范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行为。
三、抓保障能力建设
❖ 一是加快完善法律法规
❖ 积极推动《农药管理条例》等法规修订工作,健全管理制度,明 确工作分工,落实监管责任。
❖ 三是专项整治深入开展; 100
90
❖ 四是重大活动保障有力; 80
70
❖ 五是农业标准化全面推进; 60
❖ 六是体系建设切实加强。
5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 2010、2011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监 测合格率总体达到96%以上,比2001年提高了30多个 百分点。生鲜乳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达到100%。
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日趋活跃
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呈现日趋活跃的态势,特别是在多双 边以及区域合作领域。
在双边领域,中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纳 米比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就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以及粮食安 全等问题进行交流、沟通与协调。
在多边与国际领域,我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
2007年,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章力建博士与比尔.盖茨先生会谈

“互联网+”让农产品更安全

“互联网+”让农产品更安全

“互联网+”让农产品更安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农业成为其重要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责任重、意义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章力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产品特别是食用农产品,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

近年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备受关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农业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章力建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将助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存在近年来,我国在抓好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大幅度提升。

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从各种渠道直接进入,使农产品流通渠道及其源头难以溯及,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章力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监管也有待加强。

”他说道,“由于缺少工业和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应监管,以及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不规范的施用,在一些地区造成了农田土壤、灌溉水、农区大气在内的农产品产地环境立体交叉污染。

”章力建指出,“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的数量较少,农产品安全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

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体系尚不健全。

我国农产品生产环节多、链条长,千千万万生产者和经营者很难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来生产和经营,亟须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的农户经营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进行衔接,无法满足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需求。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进一步将区域内经营主体组织起来,使分散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较大范围和较高层面上有效地结合,才能在组织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方面都优于传统农户。

发展大豆蛋白产业保障青少年儿童食品营养安全_章力建

发展大豆蛋白产业保障青少年儿童食品营养安全_章力建

章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研究员、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化科技系荣誉教授。

毕业于比利时让布鲁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

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巡视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

在农业生态领域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文章是关于农业立体污染和控制。

已编著或翻译7本专著。

发展大豆蛋白产业 保障青少年儿童食品营养安全文/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 章力建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 孙炜琳我国有4亿多青少年儿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民族兴旺和国家发展。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主要营养物质,是否能够摄入足够数量的蛋白质是青少年尤其是婴幼儿健康发育的关键,奶制品是青少年尤其是婴幼儿获取蛋白质和生长发育所需其他营养的重要来源,然而我国发生的奶粉事件导致年轻的父母们不得不外购高价的洋奶粉,而洋奶粉也并不一定完全保险。

如何保障青少年尤其是婴幼儿能够得到数量和质量都安全的蛋白质营养,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植物蛋白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主要存在于豆类食物中,植物蛋白含饱和脂肪及胆固醇都很低,同时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这也是为什么大豆在我国饮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

大豆食品本身含有丰富营养、兼具防病健身功能,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饮食习惯也随之变化,目前,植物油消费量已经超过合理膳食的要求,居民膳食中脂肪供能也超过30%的上限,过量的动物蛋白摄入造成城市青少年儿童肥胖率上升,而同时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青少年儿童蛋白营养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解决我国青少年面临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而致营养失衡的双重营养问题,是保障我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豆蛋白质与传统的动植物蛋白质相比,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高,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大力发展大豆产业,特别是大豆蛋白产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上海防控“农业立体污染”

上海防控“农业立体污染”

上海防控“农业立体污染”
佚名
【期刊名称】《致富天地》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农民日报》报道: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我国“农业立体污染治理”专
家章力建日前在上海透露,鉴于农业立体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中国农科院与上海农科院合作成立了“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与产地环境质量研究上海分中心”,以加大对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经济圈”农业立体污染的防治和研究,提出对应措施,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为食用农产品安全做好源头保障工作。

【总页数】1页(P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2
【相关文献】
1.实施集成创新战略建立崇明生态岛农业立体污染防控体系
2.科技部“十三五”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京津冀设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示范”简介
3.农业面源污染的立体防控
4.农业立体污染综
合防治技术在畜禽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当前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范例5.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种植业污染防控成治
理重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九届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九届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九届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
组成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4.03.14
•【文号】农科教发[2014]1号
•【施行日期】2014.03.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九届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名
单的通知
(农科教发〔201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机关各司局、有关直属事业单位,各省级农科院,有关农业大学:
根据《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章程》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农办科[2013]34号)有关要求,在全国各省(区、市)农业部门、相关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和我部有关司局推荐的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并研究确定科技委组成人员名单。

现将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印发你们,请协助支持相关专家做好科技委有关工作。

农业部
2014年3月14日
农业部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常务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22人)
各专业组委员
(一)发展战略与产业经济组(以姓氏笔画为序)(23人)。

现代农产品供应链(超市) 在农业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现代农产品供应链(超市) 在农业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4):12-16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收稿日期:2007207205;修回日期:20072072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70573115);国家环保总局两委咨询项目(2007ZX007)资助。

 作者简介:章力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环境研究。

Tel:010*********;E 2mail:zhanglj@mail .caas .net .cn现代农产品供应链(超市)在农业污染防治中的作用章力建1, 胡定寰2, 杨伟民2(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摘 要: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农业污染日益呈现立体性、多向性和复杂性的趋势,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合防治农业污染,不仅需要技术支撑,还需要经济制度和政策措施的配套。

利用现代化供应链生产、采购、销售、消费农产品,可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导合理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从而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促使农业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建设现代农业与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词:超市;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农业污染防治中图分类号:X5,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864(2007)0420012205Role of M odern Agr i cultura l Supply i n g Cha i n (Supermarket)on Preven ti on of Polluti on i n Agr i cultureZ HANG L i 2jian 1,HU D ing 2huan 2,Y ANG W ei 2m in2(1.Chinese Acade 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2.Agricultural Econom ics and Devel opment I 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 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A s funda mental restricti on f or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the agricultural polluti on in certainregi ons of China has shown a very comp licated tendency with stereoscop ic and multi 2directi ons nature .Preventing and contr olling polluti on in agriculture needs support not only in technol ogy and econom ic envir on ment,but als o system perfecti on .U tilizati on of modern supp lying chain which links t o the p r oducti on,purchasing,marketing and consu 2m ing of agricultural p r oducts may reduce the usage of che m ical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in agricultural p r oducti on .Therefore,it can als o reduce the envir on mental polluti on,and effectively adjust agricultural p r oducti on structure and urge the transfor mati on of agriculture p r oducti on fr om extensive t o the intensive model,s o as t o serve the constructi 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Key words:super market;modern supp lying chain of agriculture p r oduct;p reventi on and contr ol of polluti on in agri 2culture 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是保障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我国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开展数百项重大农业环境污染防治项目,在环境污染治理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和投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3455202

23455202

涵。 有助于进一步整合各部 门、 各产业现
有的涉及农业污染治理的资源 、 资金 、 人 才、 技术 , 彤成一个有利于农产品产地环 境建设 、 食品安全 、 人体健康 、 农业循环 经济 发展 和 国家环境 外交 等 方 面的协 调、 高效的综合防治平 台 , 有助于人们从 系统 与整体 的角度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农 业污染 问题。 在提出概念的基础上 , 有关
本文得到 了财 政部 10 0 项 目和 国家 自然 4 12
圈、 土壤圈 、 大气圈各圈层问污染 的相关 性. 体现了立体污染的实质和 内涵。
农 业 立体 污 染 综 合 防治 的循 环 经 济 思路
农业立体 污染综合 防治强调 ,农业
污染物农 业上 的主动利用 和被动吸纳 、
科学基金 ( 目 项 批准号 :07 15 的资助 。 753 ) 1
次性 、 紧缺性资源消耗的同时 , 将废弃
物资源化 。 因此 。 在各生产环节和产业链 上运 作循 环经济机制 .既能减少对资源 环境的不利影响 ,又能增加 人类 资源可 利用量 ; 既能带来生态效益 , 又能产生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是农业 立体 污染综 合防治的有效途径。从 生态 、 、 社会 经济
污染、 低劳耗得资源、 低成本创效源自的良 性生态 、 社会 、 经济大循环。
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概述
农业立体污染是由中国农科 院的一
批专 家经过 多年研究 于 2 0 04年首次提
农业生产方式与人类 活动引起 ,由农业 系统 内部 引发 和外部导人 . 造成水体一 土 壤一 生物一 大气各层面直接 、复合交叉和 循环式 的立体污染 。影 响农业环境及其 生态系统质量受损的过程。农业立体污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把防治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仍然存在,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废物垃圾乱堆乱放,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

多种污染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而且最终通过水、土壤、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环境总体,一些地区还呈现出“立体污染”现象。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等诸多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污染防治机制,实施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力度。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环境保护欠帐太多,各项工作滞后,农村污染治理体系远未建立。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可归纳如下:底数不清,相关研究和宣传不够,全社会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认识不足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监测及科研力量弱,数据更新慢。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已形成了“农业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农业环境监测年报制度”。

但是,由于近年来,随着机构调整以及有关部门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一些地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农村污染监测和防治面临着投入不足、技术设备老化、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农业环境监测与防治工作呈现停滞与萎缩趋势,各项制度和标准执行不力,与农业环境相关的监测、调查和研究等数据缺乏更新,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决策,影响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投入与实践。

同时,农村环境污染调查不足,相关数据定期公报制度不完善,影响到农村环境政策问题的准确界定,不利于提高政府和公众的认识和关注度;底数不清,加重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增加了决策难度与执行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hang Li Jian ph. D prof.章力建博士研究员、博导Bureau of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for Agro-product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P. R.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Email zhanglijian@Positions Held:曾任职务:• 1994 - 2007 Vice President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 (CAAS)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1995 - 2000 Assistant Governor of People’s Gover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 2007 -2010 Inspector of Grassland Supervision and Monitoring Centre of the ChineseMinistry of Agriculture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巡视员•2010 - Inspector,Bureau of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for Agro-products Chines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Education:教育背景• 1983-1988 Gembloux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Belgium . MSc. and Ph.D比利时让布鲁农业大学,农学博士• 1982-1983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 Beijing Attending English and French trainingCourses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和法语培训• 1978-1982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nd Western Illinos University , USA Advanced study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和西伊利诺斯州立大学,进修Summary of Experience:主要经历• Working in Biotechnology Center of CAAS in charge of biotechnology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1988-1991).1988-1991年,任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副研究员,农业环境方向。

• From 1993 to 1996, he was invited by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ST) to serve as the Special Expert in the EU project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INCO). 1993-1996年,受科技部邀请作为欧盟“发展中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项目特邀专家。

• Acting Director General of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1991 – 1995.1991-1995年,任国际合作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 Vice President of CAAS. professor 1994- 2007.1994年-200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 Assistant Governor of People’s Gover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In char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ecology in 1995 – 2000.1995-200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分管农业生态科学技术。

• Executive member of consultative group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GIAR).2003-2007年,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执委。

• Working in Grassland Supervision and Monitoring Centre of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in charge of Division of Conservation and Division of Information and Publicizing as deputy director-general (2007-2010).2007-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巡视员,分管环境保护、监测和宣传。

• Member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of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2006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委员•Working in Bureau of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for Agro-products of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rom 2010 ) in charge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2010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分管科技和国际合作。

• Honorary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Applied biolog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of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2011至今,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和及化学科学系荣誉教授。

•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80 scientific papers on the agro-environment and ecology, among which more than 20 on agricultural tri-dimensional pollution and its control. Edited and translated seven books.在农业生态环境领域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文章是关于农业立体污染和控制。

已编著、翻译7本专著。

Languages:语言• Chinese (native), English (excellent); French (very good);•中文(母语);英文(流利);法语(良好)2007年,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章力建博士与比尔.盖茨先生会谈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发表论文:[1] Zhang L J. Ecosystem reconstitu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promoting Guizhou Province ’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to practice. In: Proceedings of the 9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uizhou Provence’s Ref orm and Development. Guiyang : 1997: 140-156 (in Chinese). [2] Zhang L J. Discussions and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of the eco-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mountain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ding Report,. 2000, 2 (6): 41-45. (in Chinese)[3] Zhang L J. Discussions on eco-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 Problem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01, 2: 23-26.(in Chinese)[4] Zhang L J. Strategies of the Eco-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Beijing : Meteorology Science Press, 2004 (in Chinese).[5] Zhang L J. Strengthening of the special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mountain areas for the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Southwest region of China . Problem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04, (3):44-47.: (in Chinese)[6] Zhang L J.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technique industry in China agriculture.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1, 34(1): 91-97. (in Chinese)[7] Zhang L J, Cai D X. Pollution chain must be controlled for its prevention and c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 2004-12-10 . (in Chinese)[8] Zhang L J, Dong H M, Cai D X, Li Y E. Agriculture tridimension pollution and its prevention. Newspap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4-12-10 . (in Chinese)[9] Zhang L J, Cai D X. Agriculture pollution can not be neglect. Agriculture Daily, 2004-12-30 . (in Chinese)[10] Zhang L J. Perspective of Chinese food production, Proceedings of Sino-America food safety and world trades. Beijing , C, 1997 (in Chinese).[11] Zhang L J. Strengthening of the gree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provincial economy construction. Problem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1998,(9):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