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阻力损失估算

板式换热器阻力损失估算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
在设计和运行板式换热器时,准确估算阻力损失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式换热器阻力损失的估算方法。
一、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 结构: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板组成,两个相邻的板之间形成一个流体通道。
流体通过这些通道,进行热量传递。
2. 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通过将冷、热两种流体分别流经不同的通道,在通道壁上进行传导和对流传热,实现冷、热流体之间的热量交换。
冷却剂从一个端口进入,并在每个通道内部形成一系列平行流动。
同样,加热剂从另一个端口进入,并在另一组通道内部形成平行流动。
冷、热两种流体之间通过金属板壁进行传递。
二、板式换热器阻力损失估算方法1. 单相流动情况下的阻力损失估算方法:(1) 确定流体性质:首先需要确定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等。
(2) 确定流量和速度:确定冷、热两种流体的流量和平均速度。
(3) 计算雷诺数:根据流体的密度、速度和管道尺寸计算雷诺数。
雷诺数是描述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可以用来判断流动的稳定性。
(4) 选择合适的阻力系数:根据板式换热器的几何形状和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阻力系数。
常用的阻力系数有Darcy-Weisbach公式中的摩擦因子f和Fanning摩擦因子f_f。
(5) 计算阻力损失:根据所选阻力系数和雷诺数,使用相应的公式计算板式换热器中的阻力损失。
常见的公式有Darcy-Weisbach公式和Fanning摩擦系数法。
2. 考虑多相流动情况下的阻力损失估算方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板式换热器内可能存在多相流动,如气液两相或固液两相。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考虑两相流动的特性,并使用相应的多相流动模型进行阻力损失的估算。
三、板式换热器阻力损失估算的影响因素1. 流体性质:流体的密度和粘度对阻力损失有较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流体的密度越大,阻力损失越大;而流体的粘度越大,阻力损失越小。
板换工作原理

板换工作原理
板换是一种利用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的工艺过程。
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板片组成,中间由密封垫片隔开。
流体从一个端口流入板式换热器中,经过板片后到达另一个端口并流出。
在这个过程中,热量从一个流体向另一个流体传递。
板换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流体进入板式换热器,经过进口管道进入第一个板组中。
2. 当流体通过板组时,热量会从一个流体向另一个流体传递。
这是通过板片的热传导实现的。
当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时,两个流体的温度会发生变化。
3. 流体继续通过板式换热器,经过更多的板组。
每个板组都会增加热交换的效率,因为流体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板片并进行热交换。
4. 最终,流体通过出口管道离开板式换热器,完成热交换过程。
板式换热器具有许多优点,包括高效、节能、易于维护和清洁。
它们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并成为现代工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板式换热器的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原理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多用途和多媒体的换热器,能够同时调节液体、气体、固体和各类
流体的温度。
它是由多块板式而成的,而每块板式有一种特殊的形状,构成了一个密封的
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由几种单独的组件组成,如换热器板片、头尾盒和连接端口,每
个组件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机理采用两种被换热的介质流经板式换热器内部,而在两种换热
介质之间发生热交换,使得两种介质的温度得到调节。
热交换的原理就是:一种介质吸收
热量,另一种介质则放出热量,促使两者间的热量的平衡式的达到均衡,实现一个热循环。
两种介质在换热器内流动时,会使得热量在两端进行流动,以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
其中热交换的主要传输方式有三种: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和涡流传热。
换热器内部的改变
性空间、特殊的材料和温度差,都可以影响传热速率。
热量传输速率可以通过换热器内部
材料的结构、温度差、流速和动力学性质来调节。
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相比较传统的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
高换热系数、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等优点。
尤其是针对液体介质换热系统,其能够得到较高
的换热效率。
但是同样的板式换热器也有其一些缺点,比如,它会消耗比较大的功率,以
及在传热效率驱动下,换热器的合理选择和设计也增加了维护费用和复杂性。
因此,板式换热器在某些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是一个足够有用的换热设备,也是当
今用于热交换的一种重要设备,同时也是为企业带来更高效率和成本更低的一项重要技术。
板式换热器原理

板式换热器原理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工业领域。
它通过板式换热器内部的板片来实现热量的传递,具有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下面我们将从板式换热器的原理入手,来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首先,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传导的。
当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通过板式换热器内部的板片时,热量会通过板片从高温流体传递到低温流体,从而实现热量的交换。
板片的设计和排列方式会影响换热效果,常见的板片结构包括平行流板、交叉流板和螺旋流板等。
这些板片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其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板片、密封垫、固定框架和管束等组成部分。
板片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承受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
密封垫则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流体泄漏。
固定框架用于支撑和固定板片,保证换热器的稳定运行。
管束则连接流体的进出口,将流体引导到板片之间进行换热。
此外,板式换热器还具有换热效率高、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由于板片的设计和排列可以灵活调整,使得板式换热器在相同体积下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
同时,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合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安装和布置。
此外,板式换热器的维护相对简单,可以通过拆卸板片进行清洗和维修,不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稳定、可靠的换热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可以更好地掌握其运行规律,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换热支持。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板式换热器的作用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作用原理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传热设备,其作用原理是利用流体介质在板之间流动,通过板的热传导和流体的对流来完成传热。
具体来说,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板组成,每两个相邻的板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通道,流体通过这些通道流动。
板的表面通常有一系列凹凸的形状,可以增加流体的湍流程度,提高传热效果。
当热交换开始时,热源(通常是热水或蒸汽)进入板式换热器的一个进口,流经流体介质所在的一侧。
传热介质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流动到换热器的另一侧的出口。
同时,冷却介质(通常是冷水或冷却剂)从另一个进口进入换热器的另一侧,流经板间通道,接触热板并吸收热量。
最后,冷却介质的温度升高,流出换热器的出口。
在这个过程中,热量通过板的热导率传递到流体介质,在流体中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传播。
板之间的狭窄通道形成了流体的强制流动,从而增加了热传导效果。
另外,板表面的凹凸形状可以增加流体的湍流程度,提高传热效率。
通过调节进出口流体介质的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可以控制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果。
板式换热器具有体积小、传热效率高、维护方便等优点,在许多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板式换热器介绍范文

板式换热器介绍范文一、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的金属板组成的,板上面有着特殊的腔道设计。
通过将冷、热流体分别导入板式换热器的两侧,流体在板的腔道中流动,实现了热量的传递。
冷、热流体在板的腔道中交错流动,从而实现了热量的交换。
板式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动方式分为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两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二、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1.金属板:板式换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金属板,各种材质的金属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常见的金属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镍合金等。
2.波纹板设计:为了增加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金属板上面常常会设计出波纹结构。
波纹结构可以增加板的刚度,从而提高板的耐压能力;波纹结构还能增加板的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3.接触面积大:板式换热器具有紧凑的结构,因此能充分利用空间,使得板的接触面积大,从而提高了热量的传递效率。
4.拆装方便:板式换热器的板件之间是可拆卸的,这使得当换热器出现故障时,可以更换单个板或维修整个换热器,便于维护。
5.安全可靠:由于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简单,板与板之间的胶垫密封可靠,不易出现泄漏现象。
此外,板材表面的蚀刻和电子精加工能够保证板的表面光滑,减少阻力,提高热交换效率。
三、板式换热器的应用领域由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使得它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石油化工: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中的蒸发、冷凝、蒸馏、蒸汽和液体的热回收等工艺。
2.食品工业: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食品工业中的蒸汽蒸煮、冷却、奶制品加热等工艺。
3.电力行业: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电力行业中的发电机组冷却水和循环冷却水的加热、冷却等工艺。
4.制药工业: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制药行业中的含固体物料的粘稠液体的降温、加热工艺。
5.化学工业: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化学工业中的化工反应过程、蒸白水加热、冷凝等工艺。
以上所述只是板式换热器的简单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板式换热器的技术和应用会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它在工业领域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简单的换热装置,它由板式换热器内置的定子板和旋转环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热量从一端的流体传递到另一端的流体,而不改变两者之间的流体物质,从而达到换热的目的。
在板式换热器中,定子板是由铝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形状可以是交叉的,或者是平行的。
定子板中有通孔,使得热量可以从一侧传递到另一侧。
而旋转环则是一个动态部件,它在定子板的外侧呈环形排列,并被两个半径不同的轴承固定。
在板式换热器中,传热过程是通过定子板和旋转环之间的接触而实现的。
当流体从一侧流入时,它会将热量传递到另一侧,而当流体从另一侧流出时,它会将热量从另一侧带走。
这种模式使得流体可以在定子板和旋转环之间不断传递热量,从而达到换热的目的。
板式换热器具有许多优点,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提供高效、稳定、低噪音的换热性能,而且其噪音水平可以在平均水平以下,以及耐腐蚀性能良好,因而可以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工作。
此外,板式换热器还具有结构紧凑、造价低、易于安装和维护等优点,因此在工业、节能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板换式换热器原理及作用

板换式换热器原理及作用一、概述板换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
其原理是利用板片的叠加形成通道,通过流体之间的传热来达到换热的目的。
本文将从板换式换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结构板换式换热器由两个平行的板片组成,中间夹有密封垫。
板片之间形成了许多通道,流体通过这些通道进行传热。
在两个板片之间设置了固定螺栓和活动螺母,使得整个设备可以拆卸和清洗。
三、工作原理1. 流体流动路径在板换式换热器中,流体从进口进入设备,在两个平行的板片之间形成通道,并沿着通道进行流动。
当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相遇时,传热开始发生。
传热后,冷却剂将被加热并从出口排出设备;而另一个流体则被冷却,并从出口排出设备。
2. 传热方式传统上,传统的管壳交叉流式换热器是通过对流传热来实现的。
然而,板换式换热器采用了更高效的传热方式,即板片之间的传导传热。
这种传热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传热效率,并减少设备的体积和重量。
3. 热效率板换式换热器的热效率取决于其表面积、流体速度和流体之间的温度差异。
当流体速度较慢时,传热效率较低;当温度差异较小时,传热效率也较低。
因此,在设计板换式换热器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以获得最佳性能。
四、应用1.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板换式换热器通常用于加热和冷却各种化学介质。
由于其高效性和可靠性,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加工、涂料生产等领域。
2. 制药行业在制药行业中,需要对药物进行精确控制和处理。
板换式换热器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可靠地控制温度,并保持相同质量的药物。
3. 食品加工行业在食品加工行业中,板换式换热器可以用于加热和冷却各种食品,如果汁、奶制品和蔬菜。
它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产品质量。
五、总结板换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换热设备,其原理是利用板片之间的传导传热来实现。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表面积、流体速度和温度差异等因素以获得最佳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perating Instruction 板式换热器操作说明上导杆主要部件固定板承载通道板和压紧板支柱拉紧螺栓将通道板压在一起接口贯穿固定板的孔,允许介质进入换热器。
螺栓防护装置下导杆保持通道板的底端对齐。
孔周围的螺栓用于管道与换热器连接,可选用金属或橡胶垫片加以防腐保护。
压紧板可移动钢板。
在某些情况下,可将管道连到压紧板上。
板片热量通过薄板片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
板的数量决定了总的传热表面积。
防护罩可按需提供。
功能板式换热器由一组金属波纹板构成,其上带有开孔,开孔形成流体流动的通道,热量将在两种液体之间传递。
这组波纹管装配在一块固定板和一块压紧板之间,并通过拉紧螺栓压紧。
这些板片上都装有密封垫,密封垫对板间通道起密封作用并使流体流入相邻通道。
板片波纹引起流体紊流并支撑板片承受压差。
安装要求弯管多通道设备:压紧板上的接口连接管道之前应将板片组压紧在恰当的位置(根据图纸检查),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为使拆卸板式换热器更加方便,应在压紧板上的接口处用法兰连接一个弯管,使弯管向上或弯向侧面,而另一个法兰则恰好位于换热器轮廓线的外面空间放入与取出板片所需的最小可用空间为1500mm。
截流阀为了能够打开换热器,所有接口都应配有截流阀。
底座安装在可充分支撑框架的水平底座上。
注意!·在连接管路之前,应确保系统中所有杂物都已清洗干净。
·连接管路系统时,请确保板式换热器并没有因管路而导致受拉或受伤。
·为避免水锤现象,请不要使用快关阀。
应该按照通行的压力容器规安装安全阀。
如果PHE表面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则应将PHE隔离。
建议为PHE覆盖防护罩。
对于每台换热器,其铭牌上都标出了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
使用时切勿超出这些设计值。
操作启动注意!如果系统中有几个泵,请明确应该首先打开哪个泵。
注意!应缓慢调节流速,以避免出现水锤。
水锤是指短暂的压力峰值,在系统启动或关闭期间可能会出现,它会造成液体以波的形式沿着管道以声速传播。
这会对设备造成非常大的损伤。
检查并确保尺寸A正确。
有关尺寸A的信息,请参阅随附的 PHE图纸。
请检查并确保泵与系统流速控制设备之间的阀门已经关闭。
如果出口处有阀门,请确保该阀门完全打开。
打开打开排气孔,然后启动泵。
缓慢打开缓慢打开阀门。
在所有空气排出之后,关闭排气孔。
关闭对第2种介质,重复步骤1-6!运行中的设备注意!应缓慢调节流速,以免系统温度和压力出现突然的剧烈变化。
在运行期间,请检查并确保:介质温度和压力在PHE图纸标定的围之。
没有发生因板片组未压紧或因使用有缺陷或已损坏的密封垫而导致的液体泄露。
使承载杆和导杆保持清洁和润滑。
螺栓保持清洁和润滑。
建议:·希望更改板片的数量,因此需要了解新板片组的尺寸。
·希望永久改变操作的温度和压力,或者希望在PHE中处理其他介质,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密封垫材料。
清洁和润滑无泄露停机注意!如果系统中有几个泵,请明确应该首先停止哪个泵。
若要停止泵,请缓慢地关闭控制泵流速的阀门。
关闭关闭阀门之后,停止该泵。
如果换热器已经关闭了几天或更长时间,则应该将它排干净。
如果处理已停止并且周围的温度低于介质的凝结温度,也应将换热器排干。
根据所处理介质的不同,还建议进行清洗和干燥。
对另一侧的泵重复步骤1-2。
维护原位清洗(CIP)使用原位清洗(CIP)设备可以直接清洗板式换热器,而无需打开换热器。
如果不能进行原位清洗,则必须手工进行清洗,请参考“手工清洗” 部分。
CIP可以:·清除污垢并除去石灰沉淀·钝化已清洁的表面以增强抗腐蚀的能力·在排净之前中和洗涤液请安照CIP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手工清洗为避免由于尖锐的边缘对手造成伤害,请在处理板片和防护罩时始终戴着防护手套。
警告!如果换热器的温度很高,请等待直到温度降至大约40℃(104°F)排净板式换热器。
检查承载杆的滑动面,并擦拭干净。
在板片组外表面上画一条对角线进行标记。
测量并记下尺寸A。
步骤 螺栓编号 测量尺寸 1 1-2-3-4 1,05A 21-2或者3-4打开分两步按对角顺序依次松开轴承箱上的螺栓, 请参见下图。
松开未安装在轴承箱上的螺栓, 然后取下螺栓。
请务必确保固定板和压紧板2始终平行。
松开时,压紧板倾斜的水平宽度 必须小于10mm (每个螺栓2转),垂直高度必须小于25mm(每个螺栓5转)步骤1:按对角顺序依次松开四个螺栓,直到板片组的度量植为1.05A。
步骤2:如图所示,依次松开对角线上的两对螺栓。
通过在承载杆上滑动压紧板打开板片组。
如果要对板片进行编号,请在拆卸板片前进行。
如果仅用水(即不使用清洁剂)进行清洗,则不需要拆卸板片。
已打开设备的手工清洗小心!不要使用盐酸来清洗不锈钢板片。
Cl-离子含量超过330ppm的水不能用来配制清洗液。
应确保铝制承载杆和支柱不受化学腐蚀,这一点非常重要。
注意!手工清洗时,注意不要损坏密封垫。
可使用水和刷子清洗的沉淀物清洗时,无需将板片从板式换热器上拆卸下来。
使用高压水管喷水清洗。
用软刷和流水清除沉淀物。
不能用水和刷子清洗的沉淀物清洗时必须将板片从版式换热器上拆卸下来。
用水清洗。
用刷子和清洁剂清除沉淀物。
污垢-水垢沉淀物清洁剂碳酸钙腐蚀物硝酸硫酸钙金属氧化物硫酸硅酸盐淤泥柠檬酸氧化铝磷酸各种颜色的硅藻类生物及其分泌物复合清洁剂(EDTA、NTA)磷酸钠清洁剂–污垢、水垢最大浓度 4 %最高温度 60℃(140°F)小心!不能使用下列溶液:·酮类(例如丙酮、甲基乙醛酮、甲基异丁酮)·酯类(例如乙酸乙烯酯、乙酸甲酯)·卤代碳氢化合物(例如氯乙烯、四氯化碳、氟利昂)·芳香剂(例如苯、甲苯)重新安装检查并确保所有密封表面清洁。
使用钢丝刷将螺栓的螺纹刷干净。
使用一层稀薄的的润滑油润滑螺纹,例如可以使用Gleitmo 800或类似的润滑油。
将密封垫安装到板片上,或者检查并确保所有注意!如果观察到密封垫片位于密封槽之外,则说明密封垫安装位置不正确。
插入板片,使人字型板片交替放置,并使密封垫朝向固定板。
压紧板片组。
压紧分为两步进行,请参见下图。
请务必确保固定板和压紧板始终平行。
步骤螺栓编号测量尺寸1 1-2或者3-4 1,10A2 1-2-3-4 A步骤1:交替拧紧两对对角螺栓,直到板片组的厚度为1.10A. 步骤2:然后,按对角顺序交替拧紧螺栓,如图所示。
拧紧螺栓时,应检查尺寸A。
螺栓尺 寸 轴承箱螺栓 垫圈螺栓 Nm Kpm Nm Kpm M24 450 45 M30 900 90 M39 1300 130 2000 200 M4821002103300330注意!如果使用气动拉紧设备,请参见下表中的 最大扭矩。
拧紧螺栓时测量尺寸A 。
如果要手动拧紧,则必须估算拧紧扭矩。
如果达不到尺寸A·请检查板片数目和尺寸A。
·检查并确保所有螺母和轴承箱可正常运行。
否则,应检查并润滑,或者更换零部件。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超出尺寸A。
可以使用以下板片组长度:板片组长度/板片板片组长度(尺寸A)>4mm A+1%3-4mm A+1,5%<3mm A+2%将其他螺栓安装到相应位置。
·检查垫圈·完全拧紧后,各螺栓所承受的力应相同。
·在相邻螺栓处测量的板片组长度(尺寸A)应满足以下条件:·所有螺栓处测量的板片组长度相差不能超过1% ·如果该设备没有完全密封,则可以通过压紧其为尺寸A-1%。
但是,必须不超过最大拧紧扭矩。
-当A<1000mm时,相差不超过2mm -当A>1000mm时,相差不超过4mm如果板片装配正确,边缘将呈蜂窝状,请参见左图。
重新密封:承插式密封垫根据前述的说明打开板式换热器,然后取出需要使用新密封垫的板片。
取下旧的密封垫。
无需撕去旧胶带,但要确封垫槽清洁且干燥。
将承插式密封垫安装到板片上。
在板片边缘下平移密封垫插脚。
胶合密封垫单独的胶合说明与胶水一起提供。
继续处理下一个需要重新密封的板片,直处理完所有需要重新密封的板片。
根据前页的说明重新安装板式换热器。
可能发生的故障:(主要发生在Rubber insert和Metal Lining接口)一般来说,要找到板片上的泄漏点,相当费精力,所以您可以向GEA求助。
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