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形位公差符号
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求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一直线度—无二平行度‖ 有三垂直度⊥ 有四圆度○ 无倾斜度∠ 有⌒ 有或无同轴度◎ 有0.02⊥0.05 B/ / 0.05 B⊥0.1 A B// 0.03六圆跳动↗ 有一,1) 直线度表2-2为几种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标注的方式.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用框格注出,并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箭头指在有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上.一般来说,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允许变动的方向.通常形状公差的框格有两格,第一格中注上某项形状公差要求的符号,第二格注明形状公差的数值.2) 平面度表2-3为平面度公差要求的标注方式.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3) 圆度表2-4表示圆度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式.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4) 圆柱度如表2-5所示,由于圆柱度误差包含了轴剖面和横剖面两个方面的误差,所以它在数值上要比圆度公差为大.圆柱度的公差带是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该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径向距离即为公差值.3,定向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定向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二,1) 平行度对平行度误差而言,被测要素可以是直线或平面,基准要素也可以是直线或平面,所以实际组成平行度的类型较多.表2-7中表示出一些标注平行度公差要求的示例.其中,基准符号是用一粗短划线和带圆圈的字母标注,字母方向始终是正位,基准是中心要素时,粗短划线的引出线必须和有关尺寸线对齐.三,2) 垂直度垂直度和平行度一样,也属定向公差,所以在分析上这两种情况十分相似.垂直度的被测和基准要素也有直线和平面两种.表2-8是几种垂直度标注的示例.3) 倾斜度倾斜度也是定向公差.由于倾斜的角度是随具体零件而定的,所以在倾斜度的标注中,总需用将要求倾斜的角度作为理论正确角度标注出,这是它的特点.表2-9举出了一些零件标注倾斜度公差的示例.4,定位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四,1) 同轴度同轴度是定位公差,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同点可能在空间各个方向上出现,故其公差带为一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体,公差值为该圆柱体的直径,在公差值前总加注符号"φ".表2-10为同轴度公差标注的示例.2) 对称度对称度和同轴度相似,也是定位公差.但对称度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可以是一直线或一平面,所以形式比同轴度要多.表2-11举出了对称度公差标注的示例. 3) 位置度位置度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其理论位置的结果.理论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决定,所以标注位置度公差要求时,总要标出带框的理论正确尺寸.另外,有位置度要求的要素除线和面以外,还有点的位置.表2-12举出了位置度公差标注的示例.4) 圆跳动圆跳动分径向,端面和斜向三种.跳动的名称是和测量相联系的.测量时零件绕基准轴线回转.测量用指示表的测头接触被测要素.回转时指示表指针的跳动量就是圆跳动的数值.指示表测头指在圆柱面上为径向圆跳动,指在端面为端面圆跳动,垂直指向圆锥素线上为斜向圆跳动.表2-13举出了标注圆跳动的一些示例. 5) 全跳动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当理想要素是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当理想要素是与基准轴线垂直的平面时,称为端面(轴向)全跳动.表2-13和表2-14中(a),(b),(c)的零件是相同的,但全跳动和圆跳动不同.径向圆跳动只是在某一横剖面测量的跳动量,端面圆跳动只是在端面某一半径上测量的跳动量.径向全跳动在用指示表和被测圆柱面接触测量时,除工件要围绕基准轴线转动外,指示表还得相对于工件作轴向移动,以便在整个圆柱面上测出跳动量.端面全跳动在测量时,工件除要围绕基准轴线转动外,指示表还得相对于工件作垂直回转轴线的运动,以便在整个端面上测得跳动量.对同一零件,全跳动误差值总大于圆跳动误差值.五,5,轮廓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形状公差有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根据有无基准要求可分属于形状和位置公差两种,无基准要求的属形状公差,有基准要求的属位置公差.表2-6中表示线,面轮廓度公差标注的几种形式.6,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
旧的形位公差符号

1.正圆度公差:•符号:⌀•含义:表示对工件圆形的径向跳动公差。
•示例:⌀0.05表示圆形的径向跳动公差为0.05毫米。
2.平面度公差:•符号:▽•含义:表示对工件平面的平面度公差。
•示例:▽0.02表示工件平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2毫米。
3.直线度公差:•符号:│•含义:表示对工件直线的直线度公差。
•示例:│0.03表示工件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3毫米。
4.圆柱度公差:•符号: cilindros•含义:表示对工件圆柱体的圆柱度公差。
•示例: cilindros 0.04表示工件圆柱体的圆柱度公差为0.04毫米。
5.锥度公差:•符号:˄•含义:表示对工件锥面的锥度公差。
•示例:˄0.05表示工件锥面的锥度公差为0.05毫米。
6.球形度公差:•符号:θ•含义:表示对工件球体的球形度公差。
•示例:θ0.06表示工件球体的球形度公差为0.06毫米。
7.平行度公差:•符号:∥•含义:表示对工件的两条直线或平面的平行度公差。
•示例:∥0.07表示工件的两条直线或平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7毫米。
8.垂直度公差:•符号:⊥•含义:表示对工件的两条直线或平面之间的垂直度公差。
•示例:⊥0.08表示工件的两条直线或平面之间的垂直度公差为0.08毫米。
9.同轴度公差:•符号:○•含义:表示对工件的两条轴线之间的同轴度公差。
•示例:○0.09表示工件的两条轴线之间的同轴度公差为0.09毫米。
10.对称度公差:•符号:▲•含义:表示对工件两条直线或平面之间的对称度公差。
•示例:▲0.10表示工件两条直线或平面之间的对称度公差为0.10毫米。
14个形位公差符号

14个形位公差符号形位公差是机械制造中用来描述零件几何形状和位置关系的一种技术规范。
在现代工业中,形位公差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14个常见的形位公差符号及其含义,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初步的了解。
1. 平面度公差符号(⇒)平面度公差表示零件平面与参考面之间的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平面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平面越平整。
2. 圆度公差符号(⭐)圆度公差表示圆形零件截面的圆度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圆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截面的圆形越精确。
3. 圆柱度公差符号(⌢)圆柱度公差表示圆柱形零件的直径或者直线度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圆柱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的直径或者直线度越准确。
4. 直线度公差符号(∴)直线度公差表示直线零件表面与参考直线之间的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直线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直线度越精确。
5. 垂直度公差符号(⊥)垂直度公差表示两个零件表面之间的垂直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垂直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两个零件表面之间的垂直度越高。
6. 平行度公差符号(∥)平行度公差表示两个零件表面之间的平行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平行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两个零件表面之间的平行度越高。
7. 同轴度公差符号(⊙)同轴度公差表示零件轴线与参考轴线之间的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同轴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轴线越精确。
8. 同心度公差符号(⥀)同心度公差表示两个圆形零件轴线之间的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同心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两个圆形零件轴线越精确。
9. 全径公差符号(↔)全径公差表示圆形零件直径或者圆柱形零件长度的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全径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的直径或者长度越准确。
10. 面平行性公差符号(||)面平行性公差表示两个平面之间的平行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面平行性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两个平面之间的平行度越高。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 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一、形位公差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标注符号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常用形位公差符号及简述

形位公差符号公差特征项目符号有无基准示例形状直线度无平面度无圆度无圆柱度无轮廓线轮廓度有或无面轮廓度有或无定向平行度有垂直度有倾斜度有定位位置度有或无同轴(同心)度有对称度有跳动圆跳动有全跳动有形位公差的定义直线度 - 所有点都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公差由两条平行线形成的区域来指定平面度 - 表面上所有的点都在一个平面上,公差由两个平行平面形成的区域来表示。
圆度 - 表面上所有点都在圆周上。
公差由两个同心圆限制的区域来指定。
圆柱度 - 旋转表面上的所有点都与公共轴等距。
圆柱公差制定了两个同心圆柱所形成的公差区域,此旋转表面必须在此区域中。
轮廓度 - 控制不规则的表面、线条、弧形或普通位面的定义公差方式。
轮廓可适用于单个线条元件或者零件的整个表面。
轮廓公差指定了沿着实际轮廓的唯一边界。
倾斜度 - 表面与轴处于指定角度的情况(与数据平面或轴的角度不是90度)。
公差区域是由两个平行平面定义的,这两个平行平面与数据平面或轴成指定的基本角度。
垂直度 - 表面或轴与数据平面或轴成直角的情况。
垂直公差指定了下列情况之一:由垂直于数据平面或轴的两个平面定义的区域,或者由垂直与数据轴的两个平行平面所定义的区域。
平行度 - 表面与轴上所有点与数据平面或轴等距的情况。
平行度公差指定了下列情况之一:平行于数据平面或轴的两个平面或线定义的区域,或者其轴平行于数据轴的圆柱公差区域。
同轴度 - 旋转表面的所有交叉可组合元素的轴,是数据特征的公共轴。
同心度公差指定了其轴与数据轴一致的圆柱公差区域。
位置度 - 位置度公差定义了允许其中中心轴或者中心平面偏离真正(理论上正确)位置的区域。
基本尺寸建立了从数据特征和相互关联的特征之间的真正位置。
位置误差是,特征与其正确位置间,总的可允许的位置偏移量。
对于孔和外部直径这样的圆柱特征来说,位置度公差通常是特征轴必须在其中的公差区域的直径。
对于不是圆的特征(如槽和短小的突出物)来说,位置度公差是特征的中心平面必须在其中的公差区域的总宽度。
形位公差符号

形位公差符号形位公差符号是机械制造中常用的一种标志符号,用于表示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要求。
它是由一系列的线和箭头组成,用来描绘零件表面的形状和位置误差范围。
形位公差符号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传递设计者的意图,确保零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互换性和精度要求。
下面将就形位公差符号的含义、分类和应用进行介绍。
形位公差符号的含义:形位公差符号由线和箭头组成,其中主线用来表示基准部位,箭头则表示允许的形状或位置误差。
它的使用需要配合相应的尺寸公差,以确保零件在不同的装配条件下都能够满足要求。
形位公差符号的含义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用来控制零件的位置和相对关系,如平面、轴线、中心平行度等;二是用来控制零件的形状和外形特征,如圆度、圆柱度、平面度等。
形位公差符号的分类:形位公差符号按照其含义和用途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1. 平面度(Flatness):用于表示零件表面与基准平面之间的平面误差。
它通常是与一个平面基准相对比,用于控制平面表面的平整度和平面度。
2. 圆度(Roundness):用于表示零件的圆形度误差。
它通常是与一个圆形基准相对比,用于控制圆形零件表面上任意点与基准圆之间的最大径向误差。
3. 圆柱度(Cylindricity):用于表示零件的圆柱度误差。
它通常是与一个圆柱基准相对比,用于控制圆柱形状的直径和轴线的平行度。
4. 同轴度(Concentricity):用于表示零件轴线之间的同轴误差。
它通常是与一个轴线基准相对比,用于控制零件轴线的同心度和轴线的偏移量。
5. 平行度(Parallelism):用于表示零件表面或轴线之间的平行误差。
它通常是与一个平面或轴线基准相对比,用于控制零件表面或轴线的平行度和平行误差。
形位公差符号的应用:形位公差符号在机械制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零件的设计、制造和检验过程中,以确保零件的质量和精度要求。
1. 设计阶段:形位公差符号可以用来标示设计图纸中零件的几何要求,帮助设计师有效地传递设计意图,确保零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满足尺寸和形状要求。
形位公差符号大全

形位公差符号大全作为机加工老司机,你阅图无数,加工无数。
当我们说到“形位公差”,它是既理论又实际的专业知识,你对它有多了解呢?在生产中,如果我们对图纸标注的形位公差理解错误,就会使加工分析、加工结果与要求偏离,甚至带来严重后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系统了解14项形位公差。
先给大家看重点,下面这张表是国际统一化的14项形位公差符号,这非常重要哦。
1直线度直线度,即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1:在给定平面内,公差带必须在距离为0.1mm的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
示例2:在公差值前加注记号Φ、则公差带必须在直径0.08mm 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2平面度平面度,即通常所说的平整程度,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平面的状况。
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表面对理想平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是位于距离0.08mm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圆度圆度,即通常所说的圆整程度,表示零件上圆的要素实际形状与其中心保持等距的状况。
圆度公差是在同一截面上,实际圆对理想圆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必须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0.03mm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4圆柱度圆柱度是表示零件上圆柱面外形轮廓上的各点,对其轴线保持等距状况。
圆柱度公差是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0.1mm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5线轮廓度线轮廓度是表示在零件的给定平面上,任意形状的曲线,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
线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线的实际轮廓线的允许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是由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0.04mm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
诸圆的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
6面轮廓度面轮廓度是表示零件上的任意形状的曲面,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
面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面的实际轮廓线,对理想轮廓面的允许变动量。
形位公差符号及标注含义

形位公差符号及标注含义一.形位公差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值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三.形状公差3.1 直线度(一)▬▬直线度是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限制了加工表面线在某个方向上的偏差,如果直线超差有可能导致该工件安装时无法准确装入工艺文件规定的位置。
●标注含义:被表面投影后为一接近直线的”波浪线”(如下图),该”波浪线”的变化范围应该在距离为公差值t(t=0.1)的平行线之间。
3.2 平面度平面度表示面的平整程度,指测量平面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一般来讲,有平面度要求的就不必有直线度要求了,因为平面度包括了面上各个方向的直线度。
●标注含义: 被测加工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1)的两平行面内,如下区域。
3.3 圆度(○) ▬▬是指工件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工件加工后的投影圆应该在圆度要求的公差范围之内。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的任意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为公差值t(t=0.025)的两同心圆之内,如右图区域。
3.4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为公差t(t=0.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如图。
●圆柱度和圆度的区别:圆柱度是相对于整个圆柱面而言的,圆度是相对于圆柱截面的单个圆而言的,圆柱度包括圆度,控制好了圆柱度也就保证圆度,但反过来不行。
●圆柱度和圆度的作用:柴油机的结构中有多处规定了圆柱度和圆度,如发动机的活塞环,控制好活塞环的圆度可保证其密封性,而活塞环的圆柱度则对于缸套中上下运动的顺畅性至关重要。
四位置公差4.1 平行度()▬▬,指两平面或两直线平行的程度,即其中一平(边)相对于另一平面(边)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形位公差符号.jpg
形位公差
开放分类:专业术语、公差、形位公差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xingwei gongcha
形位公差
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
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
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
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
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1)形状公差:构成零件的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要素之间的实际形状相对与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
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
(2)位置公差:零件上的点,线,面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与理想位置的允变动量。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
(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
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
(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
(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
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1) 直线度
2) 平面度
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3) 圆度
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4) 圆柱度
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
(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
(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
(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
(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
形位公差是为了满足产品功能要求而对工件要素在形状和位置方面所提出的几何精度要求。
以形位公差带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和位置。
形位误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影响零件的功能要求。
2.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
3.影响零件的互换性。
现行国家标准
GB/T 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4249—1996《公差原则》。
GB/T 16671—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GB13319—1991《形状和位置公差位置度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