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合集下载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制作:陈仲江
导 4分钟
学习目标
1、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的真正含义。
2、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 几的数量关系。 3、掌握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的意识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 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单位“1”
单位“1”
原计划: 12公顷 实 际:
实际比原计划多的
14公顷
第一步:求实际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第二步: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0.167=16.7%
小结
解答“谁比谁多(或少)百分 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是:
用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用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
﹋﹋ ﹋﹋﹋﹋﹋﹋ 多的公顷数占计划的百分之几
12公顷
实际比原计划多的
原计划:
实 际: 14公顷
是求多的公顷数与计划造林数的比, 要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12公顷)作 为单位“1”,求(14-12)是12的百分之 几,用除法计算。
第一步:求实际比计划多的公顷数。 第二步:求多的公顷数占计划的百分之几。
展 9分钟
展 9分钟
展 9分钟
答:甲的速度比乙慢20%。
评9分钟
评9分钟
下列句子是求谁占 谁的百分之几? 哪个量是单位“1”?
①今年产量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和去年比较,去年产量是单位“1”)
②这个月用电比上个月节约了百分之几?
(和上个月比较,上个月用电量是单位“1”)
③彩电降价了百分之几?
(现价和原价比较,原价是单位“1”)
思 15分钟
• 认真阅读课本89页例3。 • 独立完成导学提纲。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单一的算法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认为: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总之说,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作为我们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当然,在课堂过程中,还有小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地展开自己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学习效果,这就要靠老师慢慢地去开发和引导,使所有的学生基本都学会如何去展现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一)复习准备师:三角形和圆形比多少,比的结果怎样?(因为1个三角形对着1个圆形,三角形没有剩下的,反过来圆形和三角形也一一对上了。

所以三角形的个数和圆形的个数同样多)(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2.(1)摆学具,比多少。

师:(要求学生摆学具)第一行摆6个三角形,第二行摆4个圆形。

提问:①哪一行摆得多?(第一行摆得多)②三角形的哪部分和圆形同样多?用双手比出来。

同样多的是几个?(同样多的是4个)③哪一部分是三角形比圆形多的?用双手比出来。

多几个?(三角形比圆形多2个)④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三角形可以看成两部分组成的。

一部分是和圆形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圆形多的)师:(要求学生摆学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摆)第一行摆10个三角形,第二行摆6个圆形。

提问:①指出三角形和圆形同样多的部分。

②指出三角形比圆形多的部分。

③三角形比圆形多几个?(三角形比圆形多4个)④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三角形可以看成两部分组成的。

一部分是和圆形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圆形多的)(2)看图形,比多少。

(让学生做教科书p.57上的做一做)师:图上画的是什么?(8个蓝色的碗, 5个花碗)师:两种碗哪个多?多几个?引导学生在脑子里把两种碗1个对1个配对。

然后做一做:①指出蓝色碗和花碗同样多的部分。

②指出蓝色碗比花碗多的部分。

③蓝色碗比花碗多()个。

师:刚才比较出多几个都是从图上看出来的,怎么能直接算出来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种应用题。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2.教学例3.出示应用题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

白兔比黑兔多几只?(1)指名学生读题。

(2)指名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

教师在原题上画批。

然后先贴出12只白兔(画在两张白纸条上,一张上画7只,背面写上跟黑兔同样多的,另一张上画5只)并在上面括线,标上12只,再贴出7只黑兔,并在下面括线,标上7只。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再根据
比较量÷单位“1”的量列 式
填一填
①80千克比50千克多( 30 )千克, 多( 60)%。 ②50千克比80千克少( 30 )千克, 少(37.5)%。
③50千克是80千克的(62.5)%。 ④80千克是50千克的(160 )%。
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 某市正在进行道路拓宽。团结 路的路宽由原来的12M增加到 25M,拓宽了百分之几?
14÷12 -1≈0.167=16.7%
练:林场原计划造林12公顷, 实际造林14公顷。 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小结: 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较复杂 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的应用题,这类题分两种情况: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
解题时:
1、找准比较量。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 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银杏合唱队共有50人,男生有 20人,女生有30人。 1.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
2.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是(占)另一 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
÷
2.找下面问题中的单位“1”
今年产量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今年产量比去年多 去年产量的百分之几?
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 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找准问题中单位“1”的量。
÷ 第二步:求实际比计划多的公顷数。 (比较量)
第三步:比较量÷单位“1”的量。
单位“1”
原计划:
12公顷
实际比原计划多的
实际:
14公顷
第一步:求实际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第二步: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5-12)÷12=108.3% 25÷12-1=1.083=108.3%

手把手教你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手把手教你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可以转换成用多少个这个差值去填补两数的差。

具体步骤如下:1.求出两个数的差值。

2.确定要用几个差值去填补这个差值。

3.用需要的差值乘以被减数,得到所求的答案。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例题小明手中有n个苹果,他给小红一些苹果,然后小红手里共有m个苹果。

这时请你使用上述方法,算出小明一共给了小红多少个苹果。

解题过程首先要求出两个人手中苹果的差值。

差值 = 小红手中的苹果数 - 小明手中的苹果数差值 = m - n然后要确定要用几个差值去填补这个差值。

假设需要填补两个差值,可以表示成:2( m - n )。

最后用这个差值乘以被减数(小明手中的苹果数),即可得出所求的答案。

小明给了小红的苹果数 = 2( m - n ) × n解题思路总结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能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的表达式,然后通过数学方法求解,得到问题的解。

这也是数学运用广泛的地方,因为它的基本运算符号和公式具有在不同领域和问题中的适用性。

无论是高中数学、大学数学,还是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系紧密的应用数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是建立在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

因此,我们需要一步步练习基本的数学知识,才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游刃有余。

1.甲比乙多120元,甲说要从自己的钱中多拿出40元,乙也说要从自己的钱中拿出20元去,这时甲比乙多了多少元?解法:(1)设乙有x元钱,则甲有x+120元钱。

(2)甲从自己的钱中多拿出40元,乙从自己的钱中拿出20元,甲现在手中的钱数为x+120+40=x+160元;乙现在手中的钱数为x+20元。

(3)由题意可得:x+160=x+20+120,解得x=80。

(4)所以甲比乙多了x+120=200元。

2.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为7,余数为3,如果减去被除数得到的差是42,那么这两个数是多少?解法:(1)若两个数为a和b,则a=7b+3。

(2)由题意可得42=a-b。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单位“1”
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 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是(男生的)的几分之几?
单位“1”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 实际造林14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 际少百分之几?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 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 ﹋ ﹋ ﹋ ﹋ ﹋ ﹋ ﹋ 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 几的应用题
我们六年级七班,男生36人,女生33人。
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女生比男生少几人?
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
我们六年级七班,男生36人,女生33人
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是(女生的)的几分之几?
答: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10%。
2、西藏境内藏羚羊的数量1999年是7万只 左右,到2003年9月增加到10万只左右。藏 羚羊的数量比1999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10-7) ÷7 =3÷7
≈0.429
=42.9%
答:藏羚羊的数量比1999年加了42.9%。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呢? 在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 分之几”的应用题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找准单位“1”; 2、用多或少的数量除以单位“1”的量,结果要化
单位“1”
原计划: 12公顷 实际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 实 际: 14公顷
单位“1”
原计划: 12公顷 实 际:
实际比原计划多的
14公顷
第一步:求实际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第二步: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4÷12 -1
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 百分之几的问题, 1、要从问题入手,找准单位“1”, 2、用多(或少)的量除以单位“1” 的量。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2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2
6、女生是全班的百分之几?14÷(18+14)
2、某工厂九月份用水800吨,十月份用水700吨。 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百分之几?
(800-700)÷ 800= 100 ÷800=0.125=12.5%
我们班有男生18人,女生14人。
1、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18÷14 2、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14÷18 3、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18-14)÷14 4、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18-14)÷18 5、男生是全班的百分之几?18÷(18+14)
准备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 六一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 (1)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30÷20 (2)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20÷30 (3)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30-20) ÷20 (4)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
(30-20) ÷30
2、你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解答下面这 道题吗?
我们登封市去年造林120公顷,今年造林 140公顷,今年造林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140÷120≈1.167=116.7% 答:今年造林是去年的的11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3:我们登封市去年造林120公顷,今年 造林140公顷,今年造林比去年多百分之 几?
(140 -120)÷120 =20÷120 ≈0.167 =16.7% 答:今年造林比去年多16.7%.
: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140÷120-1≈116.7%-1=16.7%
我们登封市去年造林120公顷,今年造林 140公顷,去年造林比今年少百分之几?
(140 - 120)÷140 =20 ÷ 140 ≈ 0.143 =14.3%
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 百分之几的问题,要从问题入手, 找准单位“1”,用多(或少)的量 除以单位“1”的量。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图解法解“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这一内容渗透的是“一一对应”和“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例:小红有9个苹果,小明有4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多少个苹果?1、通过看问题,知道谁和谁比(小红比小明),和谁比谁就是标准数(小明)。

一般画在上面注:也可以把小数画在上面。

2、通过读题:判断谁多谁少【小红多(大数),小明少(小数)】。

确定线段的长短(小明的线段段,小红的线段长)。

3、找到同样多的部分、多的部分;思考:大数=同样多的部分+多出的部分。

4、看图及上面的公式:理解掌握“从大数里去掉那部分就是多出的部分”。

5、画竖虚线,把已知归到一条线段中,则变成实物图(学生已掌握)小明 |____________| △△△△同样多多?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小红 |____________|________|大数=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多出的部分多出的部分=大数-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列式:9-4=5(个)二、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例:小红有9个苹果,小明有4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少几个苹果?注:可以理解为“小红比小明多几个苹果?”小红 |____________|________|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同样多少?△△△△小明 |____________|- - - --|或者(小数在上面):小明 |____________|- - - --|小红 |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数=小数(同样多的部分)+比大数少的部分少的部分=大数—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列式:9-4=5(个)观察比较得出结论:1、前提是已知两个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问题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是问法不同而已。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问题都用减法计算(都是大数减去相同部分----小数)。

3、提问题时,大数和小数比就用多几;小数和大数比就用少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徐占成西林小学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57页例2、例3。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个数多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图片;学生每人准备10个△,6个○和1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启迪思维,做好铺垫○○○○○□□□□□□□□△△△☆☆☆☆多个?二、创设情境,比中迁移,导入新课出示小狗(9红花)、小猫(5)、梅花鹿(10)三只动物图引导学生发言,教师谈话导人新课。

师问:小狗所得红花是多还是少呢?生答:小狗得到的红花多,因为它比小猫得的多。

小狗得到的红花少,因为它比梅花鹿所到的少。

师小结:在比多少时,一定要一个标准才能比较。

例如小狗和小猫比。

小猫是比较的标准,所以说小狗比小猫的红花朵数多;狗和梅花鹿比,梅花鹿是比较的标准,我们就说小狗比梅花鹿的红花朵数少。

象这样的比较方法在生活中运用很广。

这节课我们和动物朋友一起来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三、教学新知,理解算理1教学例2首先让学生拿出10个△,6○个在课桌上摆一摆。

教师在黑板上摆例2。

△△△△△△△△△△○○○○○○师问:哪一行多?生仔细观察,第一行的三角形多,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让学生用一根小棒分一分。

指名回答三角形分成哪两部分?并让其在黑板图片上分别指出这两部分。

(三角形可以分成它和圆形同样多的部分及它比圆形多的部分)(个别说、分组说、集体说)然后独立完成书上第57页例2的填空。

2.指导学生完成第57页的做一做。

出示幻灯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物体?哪一行的碗多?第一行碗的只数多,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请学生用小棒分一分,再指名回答,同座互相说,再填空。

3.小结例2,谈话导入例3刚才,我们学习了例2,知道两数比较时,要先知道谁和谁在比较,谁多,多的数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它和少的数同样多的,还有它比少的数多的部分}。

这多的部分,应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例3,研究怎样计算多的这部分。

4.教学例3。

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

白兔比黑兔多几只?①读题。

师问:这道题说了一件什么事?②找出条件和问题。

学生轻声地再读一遍题,找出己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白兔12只、黑兔7只"。

再出示相对应的示意图。

③想解题思路。

师问:谁与谁比?谁知白兔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请学生上来分一分(画虚线),指指这两部分。

学生回答时,教师写"跟黑兔一样多"部分,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图中的哪一部分?白兔与黑兔同样多的是几只呢?7只兔。

学生回答时,老师掀开7只白兔图。

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从12只白兔里去掉哪一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让学生指着图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同座互相说一说。

④列式计算。

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如何列式呢?板书:12-7=5(只)为什么这样算?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7呢?5呢?(揭开多的5只白兔图)⑤检查。

打开课本第58页对照一下,算式列对了吗?有没有算错?单位名称写对了吗?再口答。

5.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解题时要弄清谁和谁比?要算出谁比谁多几,就要从多的数中去掉它和少的数同样多的部分,我们用减法计算。

四、课间韵律操五、课堂练习,加深理解1.完成第58页做一做。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先读题,找出条件与问题,谁与谁比?谁多?13棵圆白菜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要求圆白菜的棵数比大白菜多几?怎样计算.指名说解题思路,再动笔列式计算,最后集体检查对错。

2.独立分析完成第61页,练习卡五的第1、2、3题。

用学例3的分析方法来解答这三道题。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生齐读课题)知道了这类题解题方法是:从多的数中去掉它和少的数同样多的部分,就是多出的部分。

我们用减法计算。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的第57、58页上的知识。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同样多,多些,少些等概念,初步会比较一些实物的多少等简单的比较两数大小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学习根据减法含义解答应用题;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垫定基础。

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三点:(1)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理解、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我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采用电教手段,动物图片演示等,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喜爱小动物的心理特点。

设计了三只小动物比一比谁得到红花多的小故事,创设了教学情境。

让学生帮助小动物们比出谁比谁多,迁移到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

邀请小动物们和同学们一同听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学习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2是比较三角形和圆形图片谁比谁多,这部分内容在第一册中已经学过,学生学起来并不困难。

我是分成三个层次教学:(l)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明确同样多和多些的概念;(2)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动口说一说,哪一行图片多。

多的图片可以分成它和少的同样多的都分及它比少的多出来的部分。

请学生个别说,分组说,集体说,加深理解。

(3)让学生动动脑,得出三角形比圆形多出的个数。

例2的教学,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动脑想理解了多的数可以分成两部分,是哪两个部分,这里孕伏了减法计算的原理。

例2教学后,我紧接着让学生完成第57页的做一做。

学生用刚学的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有条理地分析大小两个数的关系,为例3的教学铺平道路。

教学例3时,我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分为五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应用题,掌握解题思路。

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

第一步读题。

首先让学生读懂题,明白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第二步找条件和问题。

学生在轻声读题的过程中,把应用题中告诉我们的已知杂件和问题找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白兔,黑兔的示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题意。

第三步想出解题思路。

教师放手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比较方法,分析白兔与黑兔数量间的关系。

学生弄清这道题是白兔与黑兔比,白兔的只数多。

就可以把白兔分成眼黑兔同样多的部分,教师揭开7只白兔图,更为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白兔分为哪两部分。

然后再问学生这道题要求什么,所提的问题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叫学生在图上分别指出这两部分,逐步引导他们思考解决的方法。

这时,我们水到渠成的得出.从12只白兔中去掉白地跟黑兔同样多的部分,就是要求的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这一思路。

为了让每位同学都能掌握解题思路,请学生个别说,再请同座同学互相说思路,大家反复地说思路,深刻理解了这道题用减法计算的原理。

第四步列式计算。

列式时,让学生独立写。

写好后,指名叫学生说算式中各个数都表示什么,加深了对用减法计算的事理的理解。

第五步检查。

当学生说算出来多5只白兔时,教师揭开白兔比黑兔多的那一部分纸,让学生很形象地证实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然后,全班同学打开课本和例子对照,看一看自己写的有无错的地方,再口述答案。

通过例3的教学,学生学会了五步分析法。

教师分了教学难点,便于学生掌握解题思路,使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升为理性的计算.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我设计了课间做韵律操的环节,主要是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做练习做好思想准备。

练习设计为动物朋友出题考大象的形式。

先是指'导学生用分析例写的方法,分析做一做中的应用题。

通过这个练习,学生逃一步地理解了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为熟练地解答练习十五的应用题奠定基础。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有条理地分析练习十五的第123题,对个别学起来有困难的同学认真辅导。

学生用学到五步分析应用题的方法,自己分析、自己想出解题思路,较为轻松地完成了习题。

本节课,我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始至终,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

设计了请动物朋友一起学习新知,请它们出题考同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课时教学设计,力求结构合理、科学,各个教学环节做到过渡自然.每一环节内容紧凑,条理清楚。

并能把握住重点,突破难点方法巧妙,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的有条理地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