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第三章 1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章1-2节

qm qm1 qm2
uA u1 A1 u2 A2
三、流动系统的能量衡算方程 (一)总能量衡算
2
流体携带能量
2’ 1 1’
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
衡算范围:截面1-1’与 2-2’间的管道和设备。 取0-0’为基准水平面。 衡算基准:1kg流体。
稳态流动下,系统内部无能量积累,则能量衡算方程为 输出系统的物质的总能量-输入系统的物质的总能量
二、流动系统的能量衡算方程
一、流体流动的状态 在流动流体系统中,物理量是空间坐标和时间 的函数。
稳态流动:流体流动系统中,各截面上的压力、
流速、流量等物理量仅随位置变化,
而不随时间变化。 非稳态流动:流体在各截面上的有关物理量既随
位置变化,又随时间变化。
qV2、u2、p2
qV1、u1、p1 qV2、u2、p2
输出系统的质量流量:
qm2 2um2 A2
4、写出质量衡算方程: dm 1um1 A1 2um2 A2 dt
(3.1.1)
对于稳态过程
dm 0 dt
1um1 A1 2um2 A2
um1 A1 um2 A2
(3.1.2)
对不可压缩流体,ρ为常数
(3.1.3)
不可压缩流体管内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不可压缩流体作稳态流动时平均速度um仅随管截面 积而变化。
对于圆形管道
π 2 π 2 um1 d1 um2 d 2 4 4
um 2 d1 d um1 2
2
(3.1.4)
表明:当体积流量一定时,管内流体的流速与管道 直径的平方成反比;流体在均匀直管内作稳态流动 时,平均速度恒定不变。
思考:如果管道有分支,则稳定流动时的连续性方程 又如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1.环境与环境保护

G 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 H 海洋污染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A 人口问题
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当今环境的首要问题。 1830年世界人口10亿,1930年人口翻了1倍,用了100年,1960年世 界人口突破30亿,1999年10月12日突破了60亿,40年左右翻了1倍。2013 年世界人口已达70.5亿。预计2040年前,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高,资源消耗并未等比例的增加,而是加速增长资源消耗。 全球人口以控制在100亿内为宜。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D
大气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的来源有自然和人为两种。火山爆发、地 震、森林火灾产生的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叫 作自然污染源;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形成的叫作人为 污染源。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 和交通运输,因而在工业区和城市中空气污染特别严重。 在世界最著名的八大公害中就有五起是由大气污染 造成的。据初步统计,已经产生危害或引起人们注意的 大气污染物就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 境威胁较大的主要是煤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 氧化氮、碳化氢、硫化氢和氨等,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 亿多吨。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二、当前世界环境的主要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三 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初露端倪,进入20世纪90午代,地球荒漠 化、海洋污染、物种灭绝等环境问题更是突破了国界,成为影 响全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A
B C D E F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的恶化 大气环境污染 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管理 生物多样性危机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污染源/物 谷地中工厂密布,烟 尘、SO2排放量大 60 人死亡 该市400万辆汽车每 天排放烃类1000多吨 河谷内工厂密集,排 放大量烟尘和SO2 燃煤中含硫量高,排 放大量SO2和烟尘 4千余人死亡 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 废水排入海湾 甲基汞 工厂大量排放SO2和 煤尘,重金属颗粒 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 联苯作热载体,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类别:选修课适用专业:化学专业、材料化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根据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结合典型实例,系统而又简明地论述了化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向学生传授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三废”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化工污染控制技术,培养学生的安全与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不仅对环境和环境保护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在以后的化工生产、管理、设计及研究等工作中能自觉地把化工污染控制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并能够处理化工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课程教学要求第一章总论1. 认识环境;2. 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3. 掌握化工与环境保护。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1. 理解生态学基本原理;2. 掌握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1. 了解大气与生命的关系;2. 掌握化工废气来源与危害;3. 掌握气态污染物的治理;4. 了解颗粒污染物的净化方法。
第四章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1. 掌握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2. 掌握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处理法;3. 了解生化处理法;4. 掌握污泥的处理方法。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化工废渣处置1. 掌握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2. 了解化工废渣的一般处理技术;3. 掌握典型化工废渣的回收利用技术。
第六章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循环经济1. 掌握化工清洁生产原理与技术;2. 通过化工清洁生产实例分析化工清洁生产技术。
第七章噪声控制及其他化工污染防治1.掌握噪声控制方法;2.熟悉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与化工可持续发展1.了解环境保护措施;2.了解环境质量评价;3.掌握环境监测方法。
三、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工程基础。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第一章总论1. 如何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 掌握化工污染防治途径。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第三章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6.3 活性污泥法
3.6.3.2 活性污泥法处理 活性污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
行,即生物吸附阶段和生物氧化阶段。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6.3 活性污泥法
3.6.3.3 活性污泥法的分类 按废水和回流污泥的进入方式及其在曝气池中的混合
方式,活性污泥法可分为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大类。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6.4 生物膜法
3.6.4.3 生物转盘 生物转盘是一种新颖的废水处理装置,又称为浸没式
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生物膜与废水接 触的时间可以通过调整转盘转速加以控制,故适应废水负 荷变化的能力强。其缺点是转盘材料造价高,机械转动部 件容易损坏,投资较高。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开发了不少新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和设备。有代表性的 厌氧生物处理的处理工艺和设备有:普通厌氧消化池、厌 氧滤池、厌氧接触消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 氧附着膜膨胀床(AAFEB)、厌氧流化床(AFB)、升流厌
UBF)、厌氧转盘和挡板反应器 、两步厌氧法和复合厌氧法等。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6.6 生化处理法的技术进展
艺,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尤其在西欧更为广泛。该 工艺的研究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已进入使用阶 段。应用实践证实,生物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比单纯活性炭 容量提高2~30倍,说明生物活性炭具有微生物和活性炭 的叠加和协同作用。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Thank you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6.6.1 活性污泥法的新进展 目前,活性污泥法正在朝着快速、高效、低耗等多方
面发展,主要进展如下: ➢ 纯氧曝气法 ➢ 深层曝气法 ➢ 深井曝气法 ➢ 投加化学混凝剂及活性炭法 ➢ 生物接触氧化法
环境学概论(第三章1)

B 、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 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 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有机污染物氧化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RCH(NH2)COOH+O2=RCOOH+CO2+NH3 第二阶段:2NH3+3O2=2HNO2+2H2O 2HNO2+O2=2HNO3 BOD5 ——普遍采用20℃条件下,培养5天的生物化学
4 、地下水
地下水是以滴状液体充填于构成地壳的岩石及 沉积物孔隙中的水。 地下水水质的基本特征: 悬浮杂质少,水质清澈透明; 有机物和细菌的含量极少; 受地面的污染不直接; 溶解盐类含量增加; 硬度和矿化度较大。
三、 水体概念及水体污染
(一)水体的概念及类型
水体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相 对稳定的陆地为界的天然水域。 海洋水体:包括海和洋 类型 陆地水体:地表水体- 河流
二、 天然水的水质
气体
水
矿物质
溶液
(一) 天然水化学成分的形成
成 物 份 和 质 溶 解 度
天然水的 化学成分
环 境 条 件
天然水中进行的物理、化学作用
1. 固体物质的溶解和沉淀
2. 酸碱反应
3 .生物化学作用 4 .氧化—还原作用
5 .有机物的矿化作用 6 .物质与水中离子成分之间的交换反应 7 .水化学平衡体系中离子成分与气相间的平衡
•镍、铁等称为亲铁元素。水体中的镍及其他化合物对人体的危 害主要是在肾、脾、肝内累积,可抑制酶活性,引起病变。铁 及其化合物是使水的颜色和色味发生变化影响饮用和其他用途。
环境工程学(王玉恒)环境工程学第三章重点

第三章概述(1)污水生物处理的定义及其去除对象;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法的概念:在人工创造的有利于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中,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染物效率的一种水处理方法。
污水生物处理的目的:絮凝、沉淀和降解悬浮物;降解废水中的溶解性和胶体状有机物;去除营养元素氮和磷(2)污水生物处理的分类(溶解氧的需求不同、生长方式的不同);需氧的不同:好氧生物处理;缺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微生物生长方式:悬浮生长法;附着生长法(3)好氧、缺氧及厌氧生物处理的定义;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形成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利用这类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主要分成两种的过程。
缺氧生物处理暂无第一节废水处理生物学基础(1)参与净化污水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净化污水的微生物:细菌(净化污水的第一和主要承担者)真菌——主要霉菌藻类:可提供氧气原生动物:可作指示生物小型后生动物:轮虫(好氧生物净化程度的有效指示生物)(2)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异化作用:能量的生产和获取的生物过程。
同化作用:细胞组织生产的生物过程。
内源呼吸:在新细胞合成与微生物增长过程中,除氧化一部分有机物以获得能量外,还有一部分微生物细胞物质也被氧化分解,并供应能量的过程。
(3)微生物生长的四个时期特点及其对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延迟期:对于新投入运行生化反应池(曝气池),接种污泥对新的废水环境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启动阶段)。
适应期的长短,与接种活性污泥的性质和数量、废水性质、生长条件等因素有关。
对数期: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污泥絮凝性较差,呈分散状态,镜检能看到较多的游离细菌,混合液沉淀后其上层液混浊,含有机物浓度较高,污泥沉降性能较差。
稳定期:当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污泥浓度较高时,污泥则有可能处于稳定期,处于稳定期的活性污泥絮凝性和沉淀性能好,混合液沉淀后上层液清澈,以滤纸过滤时滤速快。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
主编:杨永杰
Chapter1 总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
目录
目录
总论 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 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 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 固体废物与化工废渣处置 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循环经济 噪声控制及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措施与化工可持续发展
化学工业出版社
——NOX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酸雨可以破坏作 物的根系统的营养循环;与臭氧结合损害树的细胞膜, 破坏光合作用;酸雾还会降低树木的抗严寒和干燥的 能力。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引起“温室
效应”,使地球气温上升1.5~4.5℃,造成全球性气候
反常。
化学工业出版社
4.碳氢化合物
人为排放源
§ 1 总论
认识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内涵 有如下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 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 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 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 村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二、生态学系统
定义: 生命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注意三点: 划分有人为因素,可大可小,小可成大 系统中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 动态平衡
化学工业出版社
简化了的陆地生态系统
化学工业出版社
生态系统的组成
自然界的绿色植物 生产者
及凡能进行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的 生物(单细胞藻类和
——汽油燃烧(38.5%)、焚烧(28.3%)、溶剂蒸发 (11.3%)、石油蒸发和运输消耗(8.8%)、提炼废物 (7.1%)。美国排放碳氢化合物占总产量的比例高达34%, 其中半数以上来自交通运输。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主要 有两类:烃类,如甲烷、乙烯、乙炔、丙烯、丁烷等;醛 类,如甲醛、乙醛、丙醛、丙烯醛和苯甲醛等。此外还有 少量芳烃和微量多环芳烃致癌物。
环境工程概论 第3章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1)

水体污染源:向水体释放污染物的来源或场所。
1.生活污水: 粪便水、洗浴水、洗涤水、冲洗水等。多
含有机物,易生化降解。
特点: ①N、P、S高; ②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尿素,易产生恶 臭的物质; ③细菌、病原菌、病毒,易使人传染上各种疾病; ④洗涤剂,废水呈弱碱性,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2.工业废水
25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50
100
100
100
100
50
50
50
50
0
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如表6-2 所示。
表3-2 一些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工业部门
化学工业
石油化学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 钢铁工业 纺织印染工业 制革工业 造纸工业 采矿工业 火力发电 核电站 建材工业 食品加工工业 机械制造工业 电子及仪器仪表工 业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
各种盐类、Hg、As、Cd、氰化物、苯类、酚类、醛类、醇类 、油类、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等 油类、有机物、硫化物 酸、重金属Cu、Pb、Zn、Hg、Cd、As等 酚、氰化物、多环芳香烃化合物、油、酸 染料、酸、碱、硫化物、各种纤维素悬浮物 铬、硫化物、盐、硫酸、有机物 碱、木质素、酸、悬浮物等 重金属、酸、悬浮物等 冷却水的热污染、悬浮物 放射性物质、热污染 悬浮物 有机物、细菌、病毒 酸、重金属Cr、Cd、Ni、Cu、Zn等,油类 酸、重金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平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效果良好,工作性能稳定 ,但排泥较为困难。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当废水含大量无机悬浮物且水量又大时,宜采用辐流 式沉淀池。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当废水含大量有机悬浮物而水量又不大时,可以考虑 采用竖流式沉淀池。
,只有重油相对密度大于1。常用的隔油池有平流式、竖 流式及斜板式。国内多采用平流式隔油池,其构造与平流 式沉淀池相似,在实际运行中主要其隔油作用,但也有一 定的沉淀作用。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2 离心分离
3.3.2.1 离心分离的原理 含悬浮物的废水在高速旋转时,由于悬浮颗粒和废水 的质量不同,所受到的离心力大小不同,质量大的被甩到
艺负荷的处理方法。
筛滤法 沉淀法
上浮法
预曝气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2.2 按处理程度划分
3.2.2.2 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是污水通过一级处理后,再加处理,用以除 去污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工艺过程
污水在经过筛滤、沉淀或上浮等一级处理之后,可以 有效地去除部分悬浮物,也可以去除25%~40%的BOD,但 一般不能去除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和呈胶体状态的有机物 、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有毒物质,不能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因此需要进行二级处理。
耗氧有机物种类繁多,组成复杂,难以分别对其进行 定量、定性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对它们进行单项定量测
定,而是利用其共性,间接地反映其总量或分类含量。在 工程实际中,采用以下几个综合水质污染指标来描述: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酸性条件下,用强 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氧条件下,由于 微生物的活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在 高温下燃烧后,将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 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碳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水质 快速测定方法,通过测定废水中的总有机碳量可以表示有 机物的含量。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7 生物污染物质 生物污染物质主要指废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它包括 致病细菌、病虫卵和病毒。未污染的天然水中的细菌含量 很低,水中的生物污染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 屠宰肉类加工、制革等工业废水。主要通过动物和人排泄 的粪便中含有的细菌、病菌及寄生虫类等污染水体,引起 各种疾病传播。生物污染物污染的特点是数量大、分布广 、存活时间长,繁殖速度快,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2.2 按处理程度划分
3.2.2.3 三级处理 污水三级处理又称污水深度处理或高级处理。为进一 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质,其中包括微生物未
能降解的有机物或磷、氮等可溶性无机物。
完善的三级处理由除磷、除氮、除有机物(主要是难 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除病毒和病原菌、除悬浮物和除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的基本原理是在废水中投入电解质作为 混凝剂,使废水中的微小颗粒与混凝剂黏结成较大的胶团 ,加速在水中的沉降,此法实质为化学处理方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3.3.1.2 影响沉淀的因素 影响废水或称污水悬浮颗粒沉降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三 个方面,即:①污水的流速;②悬浮颗粒的沉降速度;③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用沉淀法处理废水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此法设备庞大 ,生产能力不高。近年来,由于浅层沉淀理论的发展,开 始从多层沉淀向斜板沉淀发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3.3.1.4 沉砂池 沉砂池也是一种沉淀池,用以分离废水中相对密度较 大的无机悬浮物,使这些悬浮物在池内沉降,以免进入后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第三章 化工废水处理
1 化工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2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3 物理处理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第三章 化工废水处理4 化处理法 5 物化处理法 6 生化处理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 化工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2
水体污染物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1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5 有毒污染物 废水中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化学物质,称有毒污 染物。废水中的毒物可分为三大类:无机有毒物质、有机
有毒物质和放射性物质。
无机有毒物质 有机有毒物质
放射性物质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6 油类污染物 油类污染物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两项。沿 海及河口石油的开发、油轮运输、炼油工业废水的排放、 内河水运以及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等,都会导致水体受到 油污染。油类污染物能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影响氧气进入 水体,破坏了水体的复氧条件。它还能附着于土壤颗粒表 面和动植物体表,影响养分的吸收和废物的排出。同时, 油污染还破坏了海滩休养地、风景区的景观等。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3 富营养化污染 废水中所含N和P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当 废水排入受纳水体,使水中N和P的浓度分别超过0.2mg/L
和0.02mg/L时,就会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提高各种 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的活性,刺激它们的异常繁殖, 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等窒息和死亡。 除此之外,水中大量的NO-3、NO-2若经食物链进入人体, 将危害人体健康或有致癌作用。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4 无机无毒物质(酸、碱、盐污染物) 无机无毒物质主要指排入水体中的酸、碱及一般的无 机盐类。酸性废水主要来源于矿山排水、工业废水及酸雨
。碱性废水主要来自碱法造纸、化学纤维制造、制碱、制 革等工业的废水。酸碱废水的水质标准中以pH来反映其含 量水平。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可相互中和产生各种盐类; 酸性、碱性废水亦可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生成无机盐类 。所以,酸性或碱性污水造成的水体污染必然伴随着无机 盐的污染。
矿物质等过程单元组成。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 物理处理法
1
重力分离 离心分离
2
3
过滤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3.3.1.1 沉淀法的分类 从化工废水中除去悬浮固体的方法,一般常采用沉淀 法。这是对废水预先进行净化处理的方法之一。沉淀法又
分为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两种。
自然沉淀 自然沉淀是依靠废水中固体颗粒的自身重量进 行沉降。该法仅对较大颗粒才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9热污染 废水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危害,称为热污染。热电厂等 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这种废水直接排入天然水
体,可引起水温升高,造成如下危害:
可使水中的溶解氧减少,相应的亏氧量随之减少,故大气 中的氧向水中传递的速率减慢;另一方面,会导致生物耗
氧速度的加快,促使水体中的溶解氧进一步耗尽,使水质 迅速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可加快藻类繁殖,从而加快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 导致水体中的化学反应加快,使水体中的物化性质如离子 浓度、电导率、腐蚀性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对管道和容器
的腐蚀。
可加速细菌生长繁殖,增加后续水处理的费用。如取该水 体作为给水源,则需要增加混凝剂和氯的投加量,且使水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1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3.1.1.3 化工废水的特点 化学工业在经济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 它又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工业系统之一。化工废水污染
有如下特点:
废水排放量大 污染物种类多
污染物毒性大,不易生物降解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1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废水中有害污染物较多 化工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视其原料路线、生产工艺方法及生 产规模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沉淀池的尺寸。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3.3.1.3 沉降设备 生产上用来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的设备称为沉淀池, 根据池内水流的方向不同,沉淀池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五
种:即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射式沉淀池、斜 管式沉淀池、斜板式沉淀池。沉淀池的操作区域可以分为 水流部分和沉淀部分。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1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3.1.1.2 化工废水分类 化学工业废水按成分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含有机 物的废水,主要来自基本有机原料、合成材料(含合成塑 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农药、染料等行业排出的废 水;第二类为含无机物的废水,如无机盐、氮肥、磷肥、 硫酸、硝酸及纯碱等行业排出的废水;第三类为既含有有 机物又含有无机物的废水,如氯碱、感光材料、涂料等行 业。如果按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分则有含氰废水、含酚 废水、含硫废水、含氟废水、含铬废水、含有机磷化合物 废水、含有机物废水等。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8 感官性状污染物 废水中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的物质 ,虽然没有严重的危害,但也引起人们感官上的极度不快
,被称为感官性污染物。对于供游览和文体活动的水体而 言,感官性污染物的危害则较大。各类水质标准中,对色 度、臭味、浊度、漂浮物等指标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的有机氯含量增加。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2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1
按作用原理划分
2
按处理程度划分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2.1 按作用原理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