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现状调查
《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5篇范文》

《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5篇范文》第一篇: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成都市绿地系统调查评价与改进建议方案景区开发与管理093-1曹裕梅一、概况㈠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2、地形地貌3、水系河流4、地质土壤5、气候条件6、生物资源7、旅游资源㈡社会经济条件1、城市沿革2、成都园林绿化的历史发展3、行政区划与人口4、经济发展二、城市绿地现状与分析㈠城市绿地发展概况㈡城市绿地结构布局现状分析㈢城市热岛效应分析㈣绿地规划现状三、现状主要存在问题四、改进方案构想㈠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㈡规划的依据㈢具体措施五、参考文献资料一、概况㈠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02º54’~104º53’和北纬30º05’~31º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km,南北宽166km,幅员面积12390km²。
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
成都是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机构、央企、外企西部或西南区域总部驻地主要城市之一。
2、地形地貌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m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64m,相对高差在1000m左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750m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仅海拔387m。
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77m。
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为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小区绿化调查报告

小区绿化调查报告小区绿化是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今,城市开发趋势逐渐向服务业、商业、住宅等综合型城市转变,小区绿化越来越成为展示城市品质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对某小区绿化质量进行详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调查概述调查时间: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5月20日调查地点:某小区调查内容:小区内绿化的植被、设施、维护情况等调查方法: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二、调查结果1. 植被情况(1) 植树种类:经过调查,本小区种植的树木品种较为丰富。
主要包括:榉树、枫树、松树、法桐、香樟、紫薇等。
(2) 植树数量:经观察,小区内的植树密度较高,整片区域处处见绿。
从调查数据上看,小区内的绿化覆盖率为80%,比较理想。
(3) 植物健康情况:本小区的树木生长情况较为良好,无明显死亡、虫害等情况。
但由于小区开发时嫁接树木较多,因此部分树种生长方向不平直,需要进行纠正。
2. 设施情况(1) 草坪:小区内的草坪绿意盎然,多为洗石子铺设,清晰整洁,绿化情况良好。
(2) 花坛:本小区的花坛数量较多,种类繁多。
各花坛的设计也各具特色。
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花卉养护人员,部分花坛显得单调、无生气。
(3) 游乐设施:小区内拥有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等休闲设施,功能较为齐全,受到居民的欢迎。
3. 维护情况(1) 绿化维护:由于小区拥有较为专业的园林养护团队,在植树、草坪、花坛等方面表现出色,保持得较为协调,整洁,绿意盎然。
(2) 设施维护:游乐设施维护良好,常保干净整洁。
但由于乒乓球台等设施的放置地点较多,配备不足,容易损坏,需要加强维护。
三、问题分析经过对小区绿化情况的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 绿化单调:部分花坛的种植品种单一,缺乏创意设计。
2. 绿化养护不足:部分花坛、草坪等绿化设施缺乏专业人员的维护。
3. 个别设施配备不足:乒乓球台等部分设施配备较少,容易损坏,需要加强维护。
四、建议改进为了提高小区绿化质量,我们向物业公司提供以下建议:1. 对小区花卉设计进行创新,增加丰富性和观赏性。
关于小区环境调查报告

关于小区环境调查报告小区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它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居住质量。
为了了解小区环境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小区环境调查。
本文将对小区环境调查报告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一、调查的目的与方法小区环境调查是为了了解小区的环境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方案。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了解居民对小区环境质量的评价和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汇总1.小区绿化在小区绿化方面,居民普遍认为小区绿化率较高,但绿化养护不够精细,存在假山缺乏维护、花坛缺乏植被、绿化带缺乏绿植等问题。
因此,部分居民认为小区绿化质量有待提高。
2.卫生清洁在小区卫生清洁方面,绝大部分居民认为小区卫生清洁状况良好,但偶尔有些区域会有垃圾堆积、管道疏通不畅等问题。
3.公共设施在小区公共设施方面,居民认为大部分设施齐全,但存在过时设备、老旧设施、设施损坏等问题,例如,儿童游乐设施老旧、废弃宿舍区未得到合理利用、供电水管老旧管网需要更新等。
4.安全保障在小区安全保障方面,居民普遍认为小区管理较为严格,小区安保力度加大,但仍存在物业责任心不够、信息不及时、专业能力有限等问题。
5.环保设施在小区环保设施方面,绝大多数居民认为小区环保设施齐全,例如,污水处理设备、垃圾分类设备、太阳能路灯等。
但其中部分设施存在使用不规范、维护不到位等问题。
三、分析与改进措施1.小区绿化针对小区绿化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建立专业绿化管理团队,加强对小区绿化的养护和管理。
其次,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观念,推动垃圾分类、废物回收等环保措施的普及,为小区绿化提供更好的保障。
2.卫生清洁针对小区卫生清洁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改善小区清洁与管道疏通工作。
加强管道疏通设施,定期清理垃圾堆积点,同时密切关注卫生清洁效果和维护工作的情况。
3.公共设施对于小区公共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投资与更新,定期检查设施运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修整或更换,提高设施的完整性和状态。
成都市(市辖区)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成都市(市辖区)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序言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专题报告从绿地总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及发展趋势。
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专题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 (1)第二节成都市绿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一、成都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二、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三、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四、成都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成都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一、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 (7)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分析 (7)三、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分析 (7)四、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 (1)表2:成都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4: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3)表5:成都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4)表6:成都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 (7)表12: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表 (7)表13: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成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成都市绿地总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居住环境现状调研——以犀浦锦苑为例

居住环境现状调研——以犀浦锦苑为例作者:邓川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7年第3期文/邓川、周波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 0065【摘要】随着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人居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基于此,人居环境前期的设计者需要能够深刻把握居民的生活习性和要求,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居民人居环境。
作者通过对居住环境现状的调研一一以成都市犀浦镇锦苑三期为例,对现在的居住环境现状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研究。
以期对今后的居住环境设计中有现实意义的指导。
【关键词】社区;人居环境;适宜性1、居住区概况介绍1.1区位介绍锦苑小区位于郫县犀浦镇校园路317号,北邻西南交通大学新校区,西侧为锦苑二期,东侧有以欣茂-西郡兰庭楼盘为主的集中住宅区,南侧有虎河的支流沿小区流过。
再往南有地铁二号线,成灌高铁线和老成灌路。
道路西至郫县、都江堰方向,东至成都市区方向。
依托轨道交通和道路交通,使得居民出行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
(见图一)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介绍锦苑小区的规模相较周边小区属于规模较大,景观较好的类型。
小区的占地面积为8.68公顷,建筑面积为1598公顷,容积率为1.73,绿化率为55%。
建筑为6+1楼小高层公寓和1.1楼高层电梯公寓,小区内一共有26栋楼房,其中小高层公寓侣栋,高层电梯公寓侣栋。
沿校园路一侧的高层公寓采用裙房+高层的模式,沿街裙房用作商业,但就目前看来,几乎没有商户入驻,只有少数几家商业正常运营。
规划住户数量为1160户,目前已入住800户左右,由于锦苑小区为西南交通大学投资所建,购房者90%左右为学校的教职工,极少部分为社会买房人士。
目前,小区住房已经售出90%,但住房空置率仍有30%左右。
1.3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介绍锦苑小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好,尤其是毗邻轨道交通这一区位优势,使得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在其周边地块也建设了大量层次不一的房产。
所以服务于这块区域的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也比较齐全(见表一)。
小区园林绿化调研报告范文

小区园林绿化调研报告范文小区园林绿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为全面了解小区园林绿化状况,优化提升小区环境质量,我们开展了本次园林绿化调研。
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区内的绿化植物种类、植物状况、绿化设施、养护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二、调研结果1. 绿化植物种类:调研发现,小区内绿化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包括常见的花草树木和地被植物。
其中,花卉主要以月季、康乃馨、萱草等为主,绿化树木以楠木、国槐、樟树等为主,地被植物以绿萝、紫花夹竹桃等为主。
2. 植物状况:绝大多数绿化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叶片翠绿丰茂,花朵鲜艳绽放。
但也有少量植物存在枯黄、干枯等问题,需要加强养护和管理。
3. 绿化设施:小区内设有景观亭、休息椅、儿童游乐设施等绿化设施,方便居民休闲娱乐。
然而,部分设施已经出现老化、损坏等现象,需要及时修缮和更新,以确保居民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 养护管理:调研发现,小区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绿化带存在杂草丛生、杂乱无章等问题,需要定期清理和修剪;另一方面,部分绿化植物缺乏充足的施肥和浇水,导致生长不够健壮。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1. 植物状况不佳的问题:建议加强绿化植物的养护和管理,定期对植物进行浇水、施肥和修剪,确保植物生长的健康和良好。
2. 设施老化的问题:建议对老化和损坏的绿化设施进行及时维修和更换,提升设施的品质和使用的舒适性。
3. 养护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建议加强对绿化带的养护管理工作,定期对杂草进行清理和修剪,保持绿化带的整洁和有序。
同时,加强对绿化植物的浇水和施肥管理,确保植物的生长需求。
四、改进措施1. 加强绿化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其园艺养护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强其对绿化养护工作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2. 定期检查绿化设施的使用情况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缮和更换,提升设施的使用价值和美观度。
3. 增加养护经费投入,提高绿化植物的生长质量。
成都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现状调查

成都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现状调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逐渐成为衡量居住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成都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
本次调查涵盖了成都市多个区域的不同类型住宅小区,包括新建小区、老旧小区以及高档小区等。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小区绿化面积、植物种类、绿化布局、养护管理等方面。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建住宅小区普遍比较注重园林绿化的规划和设计。
绿化面积相对较大,一般能达到小区总面积的 30%以上。
植物种类也较为丰富,常见的有桂花树、银杏树、樱花树等,不仅有观赏价值,还能在不同季节营造出多样的景观效果。
绿化布局也较为合理,通常会设置中心花园、休闲步道、儿童游乐区等,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然而,一些老旧小区的园林绿化状况则不容乐观。
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规划设计理念相对滞后,绿化面积普遍较小,很多不足 20%。
植物种类单一,以常见的绿化树木如杨树、柳树为主,且缺乏养护,树木生长状况不佳,有的甚至出现了病虫害。
绿化布局也较为简单,缺乏功能性和美观性。
高档住宅小区在园林绿化方面则表现出色。
不仅绿化面积大,植物种类繁多,而且在景观设计上更加注重细节和品质。
比如会引入珍稀植物品种,打造独特的主题花园,设置水景、雕塑等景观元素,提升小区的整体档次和品味。
在绿化养护管理方面,新建小区和高档小区通常有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负责,定期进行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保证了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景观效果的持续呈现。
而老旧小区由于物业管理费用较低,或者没有物业管理,绿化养护工作往往不到位,导致绿化环境逐渐恶化。
此外,我们还发现部分住宅小区在园林绿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小区为了追求绿化率,在狭小的空间内种植过多的树木和花草,导致空间拥挤,影响居民的正常活动。
还有些小区在植物搭配上不合理,没有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需求,导致部分植物生长不良。
为了进一步提升成都市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水平,我们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的规划和审批管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和规范;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绿化质量,不仅仅追求绿化率的数字,更要注重景观效果和居民的实际需求;物业管理公司要提高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居民也要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小区内的花草树木。
小区绿化状况报告

小区绿化状况报告我为大家带来一份关于我们小区绿化状况的报告。
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小区绿化情况的详细描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以改善和促进小区的绿化环境。
以下是本次报告的内容:一、绿化概况我们小区占地面积xxx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为xxx平方米。
目前小区绿化主要包括花坛、草坪、绿树等。
花坛分布在小区的主要道路两侧,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草坪广泛分布在居民活动区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绿树沿小区的边界和道路两旁种植,有效地改善了小区周边的空气质量和景观。
二、存在问题尽管我们小区的绿化基础已经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我们注意到有一部分花坛的植物已经衰弱或者凋谢,需要及时更换和养护。
其次,部分草坪的草坪病害较为严重,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此外,由于小区扩建工程,造成了部分绿树被移走或被砍伐,需要重点关注相应的绿化补植工作。
三、改进方案为了提升小区的绿化状况,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方案:1. 加强植物养护:定期检查花坛的植物状况,对于衰弱或凋谢的植物及时更换,保持花坛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加强对草坪的养护管理,采取合理的施肥、浇水和修剪措施,以防治草坪病害。
2. 绿化补植:针对小区扩建区域造成的绿树缺失问题,进行绿化补植工作。
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绿树进行补植,以保持小区整体绿化的连续性和美观性。
3. 居民参与:鼓励居民参与到小区的绿化工作中,组织绿化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绿化活动,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共同打造美丽宜居的小区环境。
四、落实措施为了确保改进方案的有效落实,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绿化工作小组:成立小区绿化工作小组,负责绿化工作的统筹安排、协调沟通等工作,确保改进方案的顺利实施。
2. 投入足够的经费:为绿化工作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包括植物采购、养护费用、绿化补植等方面的资金保障。
3. 加强管理监督:加强对小区绿化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确保小区绿化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域绿化根本未到位。
蓉城东门川师大旁有一座住宅小区,于去年5月全部建成。
该小区共有932套商品住房。
笔者随机调查其中31名业主时,只有58%的人对小区绿化表示基本满意。
随后,笔者又陆续对成都市水碾河北街、九眼桥、玉林、双楠等小区进行了调查,发现许多小区绿化单调,部分物管负责人在接受笔者调查时简单认为小区内只要有“绿”就可以了。
一些小区在修建几年后,由于维护不当,其居住区绿化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已经大大低于30%,许多小区的人均公共绿地连1平方米的标准也不能达到。
在高升桥罗马假日广场附近的一个小区内,笔者注意到,该小区由于植物搭配一般,绿化比较简单,有些土地已经裸露出来,看起来非常扎眼。
一些树木由于养护不当,出现了黄叶、焦叶、卷叶和明显的枯枝死杈,部分树木由于被害虫蛀杆、蛀叶,支撑不稳,纷纷被钉栓、甚至捆绑。
此外,其草坪花卉生长也不正常,草坪斑秃和花卉缺株十分明显,绿地内有些角落甚至还明显的荒芜。
2.4.3普通民用住宿区
笔者走访了成都市部分民用住宿区,发现这些地方植物配置更是单调。
笔者走访了6
处普通民用住宿区,其中有1处看到1株胸径6cm左右的天竺桂(Cinna momum japonicum Sieb.var.chekiangense),其余5处没有看到任何乔木,只有少许的灌木和比较粗放的草坪。
区内空地杂草多,缺乏管理或者根本就没有管理。
这种单一的结构由于植物种类少,形成的生态群落结构很脆弱,极容易向逆行方向演替,其结果是草坪退化、树木病虫害增多。
人们为了维持这种简单的植物生态结构,必然强化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工作,导致成本增大。
因此,为了维持城市生态的平衡,务必要依据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通过乔、灌、草以及地被植物等多种植物的合理搭配,建造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结构,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
3成都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3.1有些开发商宣传过度,“言行不一”
一方面,开发商以期通过营造绿地卖点达到促进楼盘营销的目的;另一方面,业主则希望在对小区环境的投资中获得实际享用和物业升值。
在房产买卖的实际成交过程中,二者总会产生一定的反差。
其中,除了开发商在环境建设和绿化配套的投入环节中,有意或无意倾向的“重展示,轻实用”因素外,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外在炫耀和展示的表象。
据了解,有不少小区在施工建设之初,多是在规划项目内首期楼盘之外的区域种植大片绿地,或者保留原有的树木和草坪,给人一种绿地面积多、绿化率高的意象。
之所以这样做,是一些开发商为尽快实现将“盘子换成银子”而进行的一种形象包装,是名副其实的“绿托”。
3.2绿化中的“草坪误区”和“绿化误区”
绿化中的“草坪误区”和“绿化误区”表现为在进行小区绿化时,重草轻树,侧重以草代木,追求平面绿地,小区建成后,显示大面积草坪,虽然表象气派、恢弘,但细细品味,给人的感觉多是空旷和单调,有些小区内甚至连棵遮荫的树木都没有,使小区成为铺草藏绿的“露天工程”。
现在许多小区的草坪大多不让人踏入,使久居其内的居民只能远观其外难以亲近其中。
3.3居民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和条例支持
从业主反映较多的问题看,大多数住户更关心房屋质量、面积缩水、合同延期、房产证的办理等条款,对于小区的绿地和绿化率问题,则成为公共话题,多被排到公共利益之于个人利益偏差的考虑范畴[3]。
不到“民愤”的地步,很少有人站出来讨说法,反而出现一旦
业主要达到方便自己利益的情况时,往往就出现了自愿将绿地当作游乐地和停车场的事实,出现业主的停车场和公共绿地“抢道”现象。
同时,由于售房合同中没有对此做具体规定和细节体现,业主在维护绿化率利益时,也很难对绿化率在实际丈量中得以实现,使绿化率更成为一种概念中的数字标准。
3.4抛弃中国园林的精华,盲目追求国外园林的“新、怪、奇”
有些开发商在营造小区绿化时,往往片面强调景观,而忽视小区绿化的生态功能性和造园的因地制宜,达不到小区绿化和创造业主宜居环境的目的。
根据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适地造林,借景寓情才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
在有些人的眼中,涉及栽树、铺草、种花就是绿化,很少有人把园景设计视作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综合设计。
现代园景似乎只有西方存在。
我国现在的确有不少运用了罗马柱廊、喷泉水池、铺装广场等欧洲古典造园词汇的“西化”作品。
但外观的“西化”肯定不等于现代化。
最好的设计就是根据实际的环境而做出的最适合的设计。
4对策与建议
4.1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居住区绿地设计
居住区的绿地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努力提高居住地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在居住地内不透水的部分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若干要素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覆盖的土壤。
同样是景墙透空,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
同样是休息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提高绿视率。
努力提高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
在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
不同深浅的地下根形成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改造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
增加天敌数量,从而减少危害性大的害虫的危害,以求达到利用天敌昆虫、鸟类、动物等防治害虫,以生物治虫为主,尽量少用化学药剂防虫,使环境不受药剂的污染。
4.2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4.2.1意境创造
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
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来体现,如利用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馨的芳香或者美丽的芳名。
4.2.2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玩的要求。
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4.3加强物业管理和监督机制
努力推进物业管理与社会接轨,实现体制和机制的转换。
积极引入先进的物业管理手段和方法,增强物业管理的实力。
逐步建立健全业主对物业公司的监督机制,以各房管所为单位,在所辖个居民区组建由街道、居民、房管部门等多方面人员代表组成的物业管理委员会,逐步形成以管委会自治管理与物业管理企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市场运行体制。
4.4中西结合,寻找契合点
中国古典园林理论源于绘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一个虔诚而忧郁的角色,在布局和造景理论上依附于绘画,在对自然的美好追求中始终囿于对诗意的追随,其实质是以“咫尺”塑造“自然”,是对自然的一种再现。
西方园林设计的思想则直接来源于建筑,强调的是人的力量,“人是最为重要的主题”,充分展现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进取精神。
两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