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普希金》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1—2022全国高考散文文本阅读真题练习

2021—2022全国高考散文文本阅读真题练习(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王小鹰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
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摇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
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
”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
刚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
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
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
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
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
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
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
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她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抑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
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
不是幻觉,也不是达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讲解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
她的气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
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
在普斯科夫,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交谈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格发展,他出身贵族却具有火般的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因此屡遭沙皇迫害。
普希金《致大海》阅读答案

普希金《致大海》阅读答案导读:《致大海》是普希金的经典之作,下面是《致大海》的阅读练习《致大海》阅读答案篇一: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9.选段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是 ( )A.鼓动壮美泣诉召唤 B.鼓动娇美泣诉呼唤C.翻滚壮美怨诉召唤 D.翻滚娇美怨诉呼唤10.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A.这里,诗人把大海人格化,直接同大海对话,向大海告别,大海最后一次在诗人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如此美丽的大海,又是这般温情脉脉。
B.在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宁静,闪耀着蔚蓝色的波涛和“娇美的容光”,仿佛在“怨诉”着心头的哀愁;波涛汹涌时,大海喧腾、激荡,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
C.大海发出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像是忧郁的怨诉,又像是临别时的呼唤,这是诗人忧郁之情的写照。
D.节选部分从颜色、光泽、声音三个方面写出了大海的壮美,突现了大海自由奔放的个性,作者还将自己的追求愿望融入其中。
答案:9.D10.C解析:不只是忧郁,同时也是诗人对于大海所召唤的自由之神的一种向往。
《致大海》阅读答案篇二: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注而苦恼心伤!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哦,再见吧,大海!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我将长久地,长久地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诗人的孤独感》阅读答案

《诗人的孤独感》阅读答案《诗人的孤独感》阅读答案「篇一」【原文】孤独的舞者①秋天,草地上一片寂静,萧瑟冷清。
【大地上积满了落叶,枯败的叶子蜷缩着,如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疲倦地向上张望着。
阳光下,小草儿如漂洗过的白银一般,浅黄浅黄的,迎着秋风簌簌作响。
四下里静悄悄的,一切都显得无精打采】。
凛冽干燥的寒风暗示着这个季节并不属于脆弱的生命。
②然而,在绝望的阴影里似乎总是潜伏着那么一丝愉悦的惊喜。
瞧去!不远处一只小小的蝴蝶,一身洁白,半透明的翅膀正不紧不慢地拍打着,宛若一朵飞舞着的雪花,细小的身子忽上忽下回旋跳跃着。
一忽儿,轻轻地落在草叶尖上,吻一吻,旋即又飞走了。
我想,它的内心该是被某种热切的渴望敦促着吧,孜孜以求,永不懈怠。
③枯黄的草地在我眼里忽然变成一方广阔的舞台,舞台上,这只小小的蝴蝶正孤独地旋着舞演一场独角戏。
没有灯光,没有音乐,没有观众,没有掌声,孤独的舞者只是默默地奉献着它最美丽的舞姿,【舞姿里有忧伤的美丽】,舞姿里有优雅的欢乐。
舞啊舞啊所有的绝望,所有的欢乐,所有的痛楚都融进这绰约的舞姿里。
整个世界停顿下来,默默地注视着,万籁俱寂,周遭的大自然也莞尔笑了。
④一只小小的蝴蝶就这样征服了整个世界。
夏日里,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蝴蝶,小小的,白白的,舞动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成群结队地飞过这个季节,不留下一丝痕迹。
当花儿慢慢零落,生机勃勃的绿色也渐渐褪去,只留下孤零零的大地,光秃秃地裸露着,生命俱凋亡,仿佛干涸的生命之滩。
夏日,兴旺茂盛的夏日,一天天远去了。
这时,从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孤独的舞者悄然而至,开始享受它那姗姗来迟的短暂的生命。
尽管,留给这个“不可理喻”的小生命的,并没有多少舒适与安慰,在这静默的季节里,它仍是这广漠舞台上唯一的主角。
不知这小东西是否明白“美丽东西的获得往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
代价的确是巨大的,秋天来临,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一天天加剧,这一天天加剧的寒冷会无情地吞噬蝴蝶的生命。
中考语文阅读天天练200篇41

第41篇孤独的普希金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
忙或懒,都是托词,只能说对普希金缺乏虔诚。
似乎对比南京路、淮海路,这里可去可不去。
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
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收眼底。
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心中便涌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雕像,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
提起他来,绝不会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
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
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酒吧间捧几只时令水果或高脚酒杯……当晚,我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
天气很好,4月底的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温馨。
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
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项。
由于石砌的底座过高,普希金的头像显得有些小而看不清楚。
我想更不会有痴情又耐心的人抬酸了脖颈,如我们一样仰视普希金那一双忧郁的眼神了。
教育会堂舞厅中正音乐四起,爵士鼓、打击乐响得惊心动魄。
红男绿女出出进进,缠绵得像糖稀软成一团,偏偏没有人向普希金瞥一眼。
我很替普希金难过。
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
在普希金广场的普希金铜像旁,即便是飘飞着雪花或细雨的日子里,那里也会有人凭吊。
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鲜花,花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那诗句便也如同沾上雨珠无比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
而这一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俩人。
普希金只属于我们。
第二天白天,我特意注意这里,除了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
铜像孤零零地站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
散文:关于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试题

关于写景抒情的研究,笔者认为更多地是要让学生熟悉、掌握阅读的技巧,把握文章的情感与主旨,从而培养他们读懂、读透散文的能力。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试题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试题篇一:桐花声里燕子飞作者:郑小琼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
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
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
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
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
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
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
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
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附答案及答题方法知识讲解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附答案及答题方法孤独的普希金肖复兴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
忙或懒,都是托词,只能说对普希金缺乏虔诚。
似乎对比南京路、淮海路,这里可去可不去。
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
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收眼底。
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心中便涌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雕像,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
提起他来,绝不会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
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
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酒吧间捧几只时令水果或高脚酒杯……当晚,我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
天气很好,4月底的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温馨。
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
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项。
由于石砌的底座过高,普希金的头像显得有些小而看不清楚。
我想更不会有痴情又耐心的人抬酸了脖颈,如我们一样仰视普希金那一双忧郁的眼神了。
教育会堂舞厅中正音乐四起,爵士鼓、打击乐响得惊心动魄。
红男绿女出出进进,缠绵得像糖稀软成一团,偏偏没有人向普希金瞥一眼。
我很替普希金难过。
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
在普希金广场的普希金铜像旁,即便是飘飞着雪花或细雨的日子里,那里也会有人凭吊。
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鲜花,花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那诗句便也如同沾上雨珠无比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
而这一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俩人。
普希金只属于我们。
第二天白天,我特意注意这里,除了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
宇华实验小升初招生考试题1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语文试题(内部使用)一、基础知识(10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4分)一只想变成橘子的苹果,一定是一只kě wàng 创新改变的苹果。
这样的苹果一般不会因循守旧,更不会dài 着镣铐跳舞,而是喜欢挣脱条条框框的shù fù,像一只蝉一样,冲破躯壳的管制,zh í chōng yún xiāo !2、根据语境及括号内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
(3分)快乐是什么?孩子说,快乐就是和同伴一起搭积木并 (表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疲倦);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品茶而(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形容家庭之乐)。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
(3分)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1)沃壤千里(2)繁花似锦(3)星光灿烂二、阅读(40分)4、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习题。
(4分)舟过谢潭三首(之一)(宋)杨万里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分)(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5、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20%)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孤独的阅读答案

孤独的阅读答案孤独的范本阅读答案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孤独的范本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孤独的阅读答案 1①当下,好多人都喜欢说自己太孤独,而真正让他们说出孤独的原因,却没有一个靠谱。
在我看来,真正的孤独者是从不把“孤独”挂在嘴边的,只有当他们向世人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人生状态时,我们才能听见他们内心孤独的长啸,如旷野里的野兽,凌厉而又不乏唯美。
这种深藏的、隐形的力量看似微弱,却极具感染力。
②真正的孤独者必然是经过岁月的磨砺,面对生活有着足够定力的人。
③有这样一位老先生,从八十四岁开始用毛笔小楷抄写《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花费了整整四年时间才大功告成。
老先生的壮举被报纸报道,而这份报纸恰被淮北师范学院一位七十有余的退休教师老杜无意看到。
同样喜欢写写画画的老杜看到这则报道无比吃惊,兴奋得想立即动身造访这位年长自己十几岁的老先生。
他猜想,这位老先生必定拥有极为健康的身体和超强的毅力,否则不可能完成如此令人羡慕的伟绩。
因为书法拼的不仅是笔力功底,更是意志和精神。
对于如此年迈的先生,两部加起来达百余万字的长篇巨著,要用蝇头小楷抄写,单是“坐功”就已是巨大的考验。
④没有详细的住址,也没有电话,要找到老先生并不容易。
倏忽之间,两年过去了。
⑤老杜托了很多人,最后他的一个学生辗转找到了我。
虽然学生觉得老师的举动有点莫名和荒唐,但还是希望我能通过文化界的朋友打听老先生的下落,了却老师的心愿。
几番周折后,我、老杜、老杜的学生一行终于来到了老先生所在的小区。
⑥“老先生……”老杜将旧报纸递到老先生眼前。
老先生看了看报纸,点头,抬眼看他,两位老人四目相对。
许久,老杜说:“我两年前看了这则报道,就一直想来见你。
这次不远千里来打扰,最想看一眼您横抄的《三国演义》。
”老先生一直默默地望着老杜,不说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孤独的普希金
肖复兴
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
忙或懒,都是托词,只能说对普希金缺乏虔诚。
似乎对比南京路、淮海路,这里可去可不去。
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
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即收眼底。
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心中便涌出普希金许多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
提起他来,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
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
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酒吧间捧起高脚酒杯……
当晚,我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
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
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顶。
由于石砌的底座过高,普希金的头像显得有些小。
我想,更不会有人痴情而耐心地抬酸了脖颈,如我们一样仰视普希金那一双忧郁的眼睛了。
此时,教育会堂舞厅中音乐四起,爵士鼓响得惊心动魄。
红男绿女进进出出,缠绵得像糖稀软成一团,偏偏没有人向普希金瞥一眼。
我很替普希金难过。
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普希金广场,在普希金铜像旁,即便是雨雪飘飞的日子,那里也会有人凭吊。
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雨,铜像下依然摆满鲜花,花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
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那诗句也如同沾上雨珠,无比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美好的诗的意境中。
而这一个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两人。
普希金只属于我们。
第二天白天,我特意注意这里,除了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
铜像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
朋友告诉我,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
第一尊毁于日军侵华的战火中,第二尊毁于我们自己手中。
莫斯科的普希金青铜塑像屹立在那里半个多世纪安然无恙,我们的普希金铜像却在短短的时间内连遭劫难。
在普希金铜像附近住着一位老翻译家,一辈子专门翻译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诗作,在文化大革命中亲眼目睹普希金的铜像被红卫兵用绳子拉倒,内心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
有人劝他搬家,避免触目伤怀,老人却一直坚持守在普希金的身旁,度过他的残烛之年。
老翻译家或许能给孤独的普希金些许安慰。
许多人忘记了当初是如何用自己的手毁掉了美好的事物,当然更不会珍惜美好的失而复得。
而年轻人漠视那段悲惨的历史,只沉浸在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里,哪里会有老翻译家那份深厚的情怀,涌动老翻译家那般刻骨铭心的思绪?据说残酷的沙皇读了普希金的诗还曾讲过这样的话:“谢谢普希
金,他的诗感发了善良的感情!”而我们却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抛在街头。
我忽然想起普希金曾经对于春天的诅咒——
啊,春天,春天,
你的出现对我是多么沉重
……
还是给我飞旋的风雪吧,
我要漫长的冬天的幽暗。
有几人能如老翻译家那样理解普希金呢?过去成了一页轻轻揭去的日历,眼前难以抵挡春日的诱惑,谁还愿意去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呢?
离开上海的那天下午,我邀上朋友再一次来到普希金的铜像旁。
阳光很好,碎金子一般缀满普希金的脸庞。
真好,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独,身旁的石凳上正坐着一个外乡人。
我为遇到知音而兴奋,跑过去一看,失望透顶。
他手中拿着计算器正在算账,很投入,他的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
再到普希金像的正面,我的心像被猫抓一般难受。
石座底部刻有“普希金(1799—1837)”字样,偏偏“金”字被黄粉笔涂满。
莫非人们只识得普希金中的“金”字?
我们静静地坐在普希金塑像旁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阳光和微风在无声流泻。
我们望着普希金,普希金也望着我们。
13.下面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篇作者认为,相对于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岳阳路上的普希金铜像是可看可不看的,因为前者比后者名气盛,影响大。
B.文章第四段“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一句,是说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普希金距离当代大多数人十分遥远。
C.上海普希金塑像石座底部的“金”字被黄粉笔涂满这一细节,让“我”对人们只追求物质金钱的心态产生难过之情。
D.老翻译家坚守在普希金像的身旁,完全是出于对普希金及其诗作的热爱,他成为孤独的普希金唯一的安慰。
E. 作者表达自己的感情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使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而饱满,既有无奈、痛苦,又有遗憾、忧虑。
14.请理解文中画横线语句所表达的含义。
15.题目“孤独的普希金”有多层含义,请根据全文内容,加以解释。
16.文中所反映的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请你举出一例,并加评论。
【答案】
13.CE
14.对于过去那段践踏、毁灭文化的沉重历史,人们轻易地忘掉。
人们沉浸在物质的享受和对金钱的追求中,没有人愿意在痛苦的磨砺中净化自己的灵魂。
15.①上海街头的普希金塑像无人拜谒。
②普希金的诗作无人阅读。
③普希金所象征的高雅文化、美好、崇高的精神备受冷落。
④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冷落“普希金”这种现象的否定态度。
16.所举之例只要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可,如对名人故居的无知,对文学名著的远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