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1 - 副本
达州河市新区规划方案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 本参与达州河市新区的建设,共同推 动规划方案的实施。
组织保障
领导机构
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达州河市新区规划方案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执行机构
建立高效的执行机构,负责达州河市新区规划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确保方案落地生根。
THANKS
达州河市新区规划方案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规划目标与定位 • 规划理念与策略 • 空间布局规划 •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绿地与景观规划 • 实施保障措施
CHAPTER 01
引言
项目背景
达州河市新区位于达州市中心城区以南,是达州 市重点发展的新城区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达州河市新区 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人文关怀
文化传承
在规划过程中,应注重河市新区 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保护,保留和 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人居环境
创造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满 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美好生 活追求。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规划过程,充 分听取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规划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CHAPTER 04
空间布局规划
以现代化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02
通过新区的建设,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03
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定位
达州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依托新区的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达州市的经济发展 水平。
停车设施
建设充足的停车设施,满足居 民和游客的停车需求,提高停 车管理效率。
达州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2016)

达州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2015/5/18.第一部分宏观环境分析一、达州市规划发展根据“一核、一圈、两翼、三轴”市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打造中部经济区、北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三大经济增长极。
“一核”:指达州主城区“一圈”:指以达州主城区为中心,大竹、宣汉、开江城区构成的半小时经济圈“两翼”:指渠县、万源市城区“三轴”:指沿达渝、达陕高速路发展轴,沿达万、达巴高速路发展轴,沿南大梁高速路发展轴。
按照《达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确定“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发展思路,坚持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主基调,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文旅靓市的发展路径。
以西城为城市中心,以南城、老城为城市副中心。
重点建设西城、南城、河市、亭子等片区,优化改造老城。
在用地评定基础上,达州城市发展方向采取“南延西扩东跨,适度向北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近、中期主要向西扩张莲花湖、复兴、双龙一带,并向南延伸至河市与铜钵河,适度向北发展张家坝、韩家坝和魏兴。
规划远期城市主要向东跨越雷音铺发展,即亭子片区。
二、达州市概况1、城市区位.达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四川重点建设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达州市幅员面积16591平方公里。
辖2个市辖区(通川区、达川区)、4个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代管1个县级市(万源市),另附加一个经济开发区(46个行政村)。
距成都约459公里,近重庆227公里,离武汉1026公里,至西安609公里。
2、区域分布.达州城市分为老城片区、西城片区、南城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市片区和亭子片区等六个功能区。
老城片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含张家坝、韩家坝),人口规模22万人。
功能定位:城市商贸中心、区级行政中心、职业教育中心,以传统商贸、文化娱乐、职业教育与居住为主的综合发展区。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08-29 15:11:17项目名称: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号:08068委托单位:达州市规划与建设局承编单位: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 0 8 1 1 2 4院长:樊晟高级规划师总工程师:毛刚高级规划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09年4月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责任总工:华副总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涛副院长注册城市规划师教授级高工高黄根副院长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主持人:樊川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编制人员:奇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代明副总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黄剑云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岳波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亮规划师廖伟助理规划师马晓宇规划师廖竞谦规划师邓生文研究生协编单位:达州市规划和建设局前言受达州市规划与建设局的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编工作。
工作组于2008年7月进驻现场开始开展工作,在达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规划与建设局的直接参与和大力支持下,经过现场踏勘和有关部门调研,收集了大量现状资料和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在重点进行城市区域战略地位、用地发展方向选择、城市发展空间拓展、道路交通体系和城市风貌等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构思与方案,于2008年8月8日、9月25日与12月17日分别向达州市四大班子和相关部门领导与专家汇报,经过与会人员认真讨论,提出了修改完善审查意见。
一、文字成果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二、图纸成果1、区位关系图2、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图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4、市域生产力布局规划图5、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6、市域风景旅游规划图7、市域生态环境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8、市域交通规划图9、市域电力设施规划图10、市域给排水燃气设施规划图11、市域电信邮政设施规划图12、市域空间管制规划图13、历史沿革及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分析图14、地质灾害分布图15、用地评定图16、用地现状图17、用地布局规划图18、居住用地布局规划图19、绿地系统规划图20、景观风貌规划图21、道路规划图22、交通规划图23、市政基础设施现状图24、给水工程规划图25、燃气工程规划图26、电力工程规划图27、电信工程规划图28、雨水工程规划图29、污水工程规划图30、防灾规划图31、环境保护分区规划图32、开发强度分区规划图33、远景轮廓规划图34、中期用地布局规划图35、近期建设规划图36、近期建设重点项目布局规划图37、近期住房建设布局规划图38、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图39、空间管制规划图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目标 2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地位 2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第三节城镇化发展目标 3第四节城市发展目标 3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一节综合经济分区与产业布局 3第二节市域城镇发展与布局 4第四章市域城乡支撑保障系统规划 6第一节市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第二节市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 8第三节市域风景旅游发展规划 9第四节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1第五章市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11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11第二节城乡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2第三节新农村建设规划 12第六章市域空间管制与城市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13 第一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13第二节城市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 14第七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5第八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15第一节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增长边界 15第二节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 15第三节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16第四节城市居住用地布局规划 18第九章城市绿地与山体景观保护规划 19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9第二节城市山体景观保护与利用规划 21第十章城市景观及风貌规划 22第一节城市景观风貌分区 22第二节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风貌塑造 22第三节城市滨水空间景观风貌塑造 23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4第一节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 24第二节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25第三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5第十二章城市市政工程规划 26第一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26第二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27第三节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27第四节城市电力工程规划 28第五节城市电信工程规划 28第六节城市管线综合规划 29第七节城市环卫工程规划 29第十三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29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30第十五章旧城更新规划 31第十六章城市空间管制规划 31第十七章城市远景发展规划 32第十八章城市中期与近期建设规划 33第一节城市中期建设规划 33第二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33第十九章实施规划建议 34第二十章附则 34附表一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08年) 36 附表二近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15年) 36 附表三中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 37 附表四远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年) 37附表五达州城市近期重点项目表 38附表六达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览表 42第一章总则第1条近年来,在2000年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达州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
达州规划方案最新-最新版

达州规划方案最新前言达州市是四川省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川东北的门户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达州市规划建设也在不断加速。
本文将着重介绍达州市最新的规划方案,简要分析其中的亮点和挑战。
规划方案概述达州市的新规划方案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四川省发展需求而进行的制定的。
主要目标是实现达州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达州市的综合竞争力。
具体来说,规划方案聚焦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资源节约型环保等新兴领域,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2.完善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品质,实现城市发展与宜居环境相协调。
3.推动农村振兴: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动精准扶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优化交通体系:加速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的建设,提升交通网络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5.建设生态文明: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环境监测,实现城市环境与生态共生发展。
规划方案的亮点1.实现产业升级:达州市向高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转型。
本次规划方案加大了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将资源投入到这些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中去。
这些高附加值新兴产业的崛起不仅可以提高达州市的产业水平,还可以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就业和税收。
2.城市化水平加速提升:达州市的城市化率不高,整体经济发展受限。
规划方案提出要推进城市建设,改善城市交通、建筑、公共服务设施等。
比如计划推广创新型业态,扶持LED照明、太阳能、智能化家居等新业态。
除了策略垂直的政策外,一定程度上还借鉴了沿海城市的成功经验,如朝霞区依托港口优势发展航空物流。
3.推动数字化升级:规划方案提出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径,并推动政府、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的协同合作,以营造社会创新环境。
此外,还致力于改造提升传统行业,搭建区域跨界平台,鼓励大企业、金融机构效良动起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达州发展与建设调研报告

达州发展与建设调研报告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川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努力,达州的发展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在交通发展方面,达州市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市内公共交通不断完善,新建了多个地铁站和公交线路,方便市民的出行。
此外,达州市还加强了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通,新建了多条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有效缩短了与其他城市的距离,促进了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其次,在工业发展方面,达州市大力推进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达州市优化了投资环境,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进驻,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第三,在生态环境方面,达州市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积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
市政府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严格控制固废和废水的排放,推动多个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
同时,在农业发展中,达州市逐渐推行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的品质。
最后,在城市建设方面,达州市进行了多个城市更新和改造项目,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市中心的步行街和城市广场得到了重新改造,吸引了更多的商业和文化活动。
同时,市政府还加大了对城乡建设的投入,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达州市在发展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交通、工业、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达州市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继续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达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达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川府函〔2024〕64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达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64号达州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达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达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达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聚焦共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着力建设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和东出北上国际陆港枢纽,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达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2.3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14.7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02.9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12.03平方千米以内。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屏两廊三区、一核两翼三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筑牢大巴山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渠江、州河生态保护,强化农业空间保护利用,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推动中心城区和周边县城协同联动,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优化城镇体系结构。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08-29 15:11:17项目名称: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号:08068委托单位:达州市规划与建设局承编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0 8 1 1 2 4院长:樊晟高级规划师总工程师:毛刚高级规划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09年4月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责任总工:韩华副总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陈涛副院长注册城市规划师教授级高工高黄根副院长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主持人:樊川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编制人员:李奇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彭代明副总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黄剑云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岳波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陈亮规划师廖伟助理规划师马晓宇规划师廖竞谦规划师邓生文研究生协编单位:达州市规划和建设局前言受达州市规划与建设局的委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编工作。
工作组于2008年7月进驻现场开始开展工作,在达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规划与建设局的直接参与和大力支持下,经过现场踏勘和有关部门调研,收集了大量现状资料和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在重点进行城市区域战略地位、用地发展方向选择、城市发展空间拓展、道路交通体系和城市风貌等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构思与方案,于2008年8月8日、9月25日与12月17日分别向达州市四大班子和相关部门领导与专家汇报,经过与会人员认真讨论,提出了修改完善审查意见。
一、文字成果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二、图纸成果1、区位关系图2、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图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4、市域生产力布局规划图5、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6、市域风景旅游规划图7、市域生态环境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8、市域交通规划图9、市域电力设施规划图10、市域给排水燃气设施规划图11、市域电信邮政设施规划图12、市域空间管制规划图13、历史沿革及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分析图14、地质灾害分布图15、用地评定图16、用地现状图17、用地布局规划图18、居住用地布局规划图19、绿地系统规划图20、景观风貌规划图21、道路规划图22、交通规划图23、市政基础设施现状图24、给水工程规划图25、燃气工程规划图26、电力工程规划图27、电信工程规划图28、雨水工程规划图29、污水工程规划图30、防灾规划图31、环境保护分区规划图32、开发强度分区规划图33、远景轮廓规划图34、中期用地布局规划图35、近期建设规划图36、近期建设重点项目布局规划图37、近期住房建设布局规划图38、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图39、空间管制规划图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发展目标2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地位2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第三节城镇化发展目标3第四节城市发展目标3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3第一节综合经济分区与产业布局3第二节市域城镇发展与布局4第四章市域城乡支撑保障系统规划6第一节市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6第二节市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8第三节市域风景旅游发展规划9第四节市域综合防灾规划11第五章市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11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策略11第二节城乡土地利用协调规划12第三节新农村建设规划12第六章市域空间管制与城市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13 第一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13第二节城市规划区综合发展规划14第七章城市性质与规模15第八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15第一节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增长边界15第二节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15第三节城市用地布局规划16第四节城市居住用地布局规划18第九章城市绿地与山体景观保护规划19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9第二节城市山体景观保护与利用规划21第十章城市景观及风貌规划22第一节城市景观风貌分区22第二节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风貌塑造22第三节城市滨水空间景观风貌塑造23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24第一节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24第二节城市对外交通规划25第三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25第十二章城市市政工程规划26第一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26第二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27第三节城市燃气工程规划27第四节城市电力工程规划28第五节城市电信工程规划28第六节城市管线综合规划29第七节城市环卫工程规划29第十三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29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30第十五章旧城更新规划31第十六章城市空间管制规划31第十七章城市远景发展规划32第十八章城市中期与近期建设规划33第一节城市中期建设规划33第二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33第十九章实施规划建议34第二十章附则34附表一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08年)36 附表二近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15年)36 附表三中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37 附表四远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年)37 附表五达州城市近期重点项目表38附表六达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览表42第一章总则第1条近年来,在2000年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达州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
四川省达州市城镇规划资料整理

四川省达州市城镇规划资料整理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马玉薇老师目录1.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 (1)2.社会经济资料 (2)3.现有建筑物、工程设施和环境资料 (6)四川省达州市城镇规划资料整理达州,位于四川省东部,辖2区4县1市,幅员1.66万平方公里,人口680万,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素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
达州历史悠久,人文厚重。
自东汉建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历为州、郡、府、县所在地。
达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四川重点建设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
达州是中国179个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和四川省12个区域性次级枢纽城市之一,达州火车站是西南第三大火车站,达州境内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备,是四川省通江达海的东通道,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达州物产丰饶,资源富集。
享有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中国富硒茶之都、中国香椿第一县的美称。
一、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1.1自然条件1.1.1地形达州市地势东北高(大巴山区),西南低(盆地丘陵区)。
最高处是宣汉县鸡唱乡大团堡,海拔2458.3米;最低处是渠县望溪乡天关村,海拔222米。
大巴山横直在万源宣汉北部,明月山、铜锣山、华蓥山由北而南,纵卧其间,将全市分割为山区、丘陵、平坝3块。
山地占幅员面积70.70%,丘陵占28.10%,平坝占1.20%。
北部山体切割剧烈,山势陡峭,形成中、低山地貌单元;中南部较为平缓,形成平等谷地地貌单元。
1.1.2 地质达州位于川东地台区。
基底为前震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基层以上的盖层为未变质的震旦系至第四系地层。
总厚度8000至12000米。
地层分布以中生代的侏罗系地层最广,其次是中生代的三叠系和新生代的第四系地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城市规 划区范围包括达州市 老城区、北外、南外、 西外、魏兴、蒲家、 双龙、东岳、复兴、 罗江、河市、盘石、 斌郎、石板、君塘、 东乡等乡镇,面积约 884平方公里。
四、城市性质、规模
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确定为: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秦巴地区交通枢纽和物 流中心,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The End
现状、区位关系
二、规划背景
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西部大开发”的深化时期 成渝经济区日益壮大;达州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客观需要 达州市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四川省委、省府提出了工业强省的战略决策 我国进入:“十一五”历史时期 达州市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直接导致了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新 污染 达州市由中等城市进入大城市的提升阶段
原国道210线在规划区内,随着城市的发展,远期规划为城市道路;规划 210线改从城区西侧通过;省道202线,从北向南经过城市规划区,规划 区全段按城市干道标准规划,兼城市道路和过境公路双重功能。
道路规划
六、环境景观
加强城市及其周边大环境的绿化建设。
用滨河地带形成文化休闲轴。 规划南北干道,形成由机场至行政中 心至莲花湖的城市绿化景观轴;由高 速公路木瓜铺出口经火烽山森林公园 过州河接南北干道并向西延伸至火车 西站,形成一条纵贯城市东西向的绿 化景观轴线。 对规划区内的很有价值的川东传统街 道、院落、民居,规划中将对其进行 保留,划定保护区域,保留其现状; 结合周边居住区的公园绿地、广场、 街头小游园、河道绿化,形成环境优 美的步行街区;对周围片区和建筑的 高度、形式、天际线等,按照老城保 护的相关规定进行控制
七、远景规划
远景规划是现代化特大城市群 到2020年,形成以达州市为中心,万源市 区、大竹县城、渠县城、开江县城为次中心, 带动城乡一体发展,最终形成整个市域内的 “一纵三横”点轴式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中 心城区基本形成“一城五片”的布局结构, 受山地限制,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非常有 限。城市远景发展采取以中心城为核心,以 高速路、铁路为轴线,在50公里范围内选 择发展条件好的小城镇如石板、百节、亭子、 麻柳、福善等,建设3至5个相对独立的卫 星城镇,形成100万人口以上的现代化的特 大城市群。 到本世纪中叶,达州市在建设成川、渝、鄂、 陕结合部中心城市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容物 流集散、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生态旅游、 宜居环境为一体的现代化都市。
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确定为2010年约55万人,2020年约90万人。 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城市建设总用地2010年 控制在50平方公里以内,2020年控制在80平方公里以内
五、道路交通
以将达州市建成秦巴地区的交通枢纽为目标,抓住达州市交通发展优势, 完善以铁路、公路、航空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缩小与省内其他 地区间交通发展差距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当发展私人小汽车,加速道路建设,建立现代化交 通管理系统,加强交通的需求管理 城区城市道路网系统采用方格网与自由式结合的布局结构形式,即:“一 环、三纵、四横”的城市道路主框架
城市规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课程作业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现状概括 二、规划背景 三、规划范围 四、城市性质、规模 五、道路交通 六、环境景观 七、远景规划
一、现状概括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北与陕西汉中、安康毗邻,南接广安市, 东与重庆市辖万州区、涪陵区接壤,西邻巴中市和南充市,西至成都395公里,南 到重庆270公里。 2005年统计数据表明,达州市共辖一区五县,即通川区、渠县、大竹县、开江县、 宣汉县、达县,代管万源市,共有3个街道办事处,102个镇,209个乡。全市总人 口640.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386人/平方公里。其中非农业人口105.50万人,占 全市总人口的1 6 . 4 %。 达州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且类型众多。全市现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地市级风景区 3个,县(市)级风景区6个。 达州市城市地处大巴山南麓的雷音铺与铁山两平行山系之间的河谷地带。城市沿州 河呈南北向发展,其间有凤凰山、火烽山、大尖子山等山体兀立。因受地形条件、 城市用地条件限制,城市用地呈组团式布局,分别形成了老城、南外、西外、北外、 及河市五大片区。 此外,城市工业和仓储设施用地多集中于西外和南外,其居住、工业、仓储设施相 互混杂,达州师范学院落址在莲花湖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