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全套ppt课件

输出方程
Y ( A Q ( 1 Q 2 ) ( A Q 1 Q 2 ) ) A Q 1 Q 2 A Q 1 Q 2
③计算、 列状态转
换表
Y 输A 入Q 1 Q 2 现A Q 态1 Q 2
A Q2 Q1
次
Q2*
态
Q1*
00 0
01
00 1
10
01 0
11
QQ102*1*AQ01 1 Q1
双向移位寄存器
2片74LS194A接成8位双向移位寄存器
用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组成节日彩灯控制电路
1k
LED 发光 二极管
Q=0时 LED亮
+5V
RD Q0 DIR D0
Q1
Q2
Q3 S1
74LS194
S0
D1 D2 D3 DIL CLK +5V
RD Q0 DIR D0
Q1
Q2
Q3 S1
二.一般掌握的内容:
(1)同步、异步的概念,电路现态、次态、有效 状态、无效状态、有效循环、无效循环、自启动的 概念,寄存的概念;
(2)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6.1 概述
一、组合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区别
1. 组合电路: 电路的输出只与电路的输入有关, 与电路的前一时刻的状态无关。
2. 时序电路:
电路在某一给定时刻的输出
1 0 Q2
0 1
0 1
10 1
00
11 0
01
11 1
10
输出
Y
0 0 0 1 1 0 0 0
Q Q2*1*D D21A Q1 Q1 Q2
YA Q 1 Q 2A Q 1 Q 2
转换条件
Y ( A Q ( 1 Q 2 ) ( A Q 1 Q 2 ) ) A Q 1 Q 2 A Q 1 Q 2
③计算、 列状态转
换表
Y 输A 入Q 1 Q 2 现A Q 态1 Q 2
A Q2 Q1
次
Q2*
态
Q1*
00 0
01
00 1
10
01 0
11
QQ102*1*AQ01 1 Q1
双向移位寄存器
2片74LS194A接成8位双向移位寄存器
用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组成节日彩灯控制电路
1k
LED 发光 二极管
Q=0时 LED亮
+5V
RD Q0 DIR D0
Q1
Q2
Q3 S1
74LS194
S0
D1 D2 D3 DIL CLK +5V
RD Q0 DIR D0
Q1
Q2
Q3 S1
二.一般掌握的内容:
(1)同步、异步的概念,电路现态、次态、有效 状态、无效状态、有效循环、无效循环、自启动的 概念,寄存的概念;
(2)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6.1 概述
一、组合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区别
1. 组合电路: 电路的输出只与电路的输入有关, 与电路的前一时刻的状态无关。
2. 时序电路:
电路在某一给定时刻的输出
1 0 Q2
0 1
0 1
10 1
00
11 0
01
11 1
10
输出
Y
0 0 0 1 1 0 0 0
Q Q2*1*D D21A Q1 Q1 Q2
YA Q 1 Q 2A Q 1 Q 2
转换条件
数字电子技术PPT全套课件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第1章 逻辑代数基础
1.2.3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基本定理
八进制:由0、1…7八个数码组成,进位规则是逢八进一, 计数基数为8,其按权展开式为。 例如:
D k i 8i
1 0 -1 33 . 1 3 3 1 8 8 8 8
第1章 逻辑代数基础
十六进制:由0、1…9、A、B…F十六个数码组成,进位规 则是逢十六进一,计数基数为16,其按权展开式
逻辑函数:当输入变量取值确定之后,输出变量取值便随之 而定,输出变量和输入变量之间是一种函数关系。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逻辑真值表、逻辑函数式、逻辑图和 卡诺图。 1.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逻辑真值表:是由输出变量取值与对应的输入变量取 值所构成的表格。列写方法是: a) 找出输入、输出变量,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b)逻辑赋值。 c)列真值表。
第1章 逻辑代数基础
[例1-1] 将函数式化成最小项和的形式。
解:
Y ABC BD ABC D
ABC D D A A B C C D ABC D ABC D ABC D ABC D ABCD ABC D ABCD ABC D m9 m8 m5 m7 m13 m15 m10 m5 , m7 , m8 , m9 , m10 , m13 , m15 m5,7,8,9,10,13,15
a)找出真值表中使函数值为1的输入变量取值;
b)每个输入变量取值都对应一个乘积项,变量取值为1,用 原变量表示,变量取值为0,用反变量表示。 c)将这些乘积项相加即可。
数字电子技术课件.ppt

个对应的二进制代码
• 普通编码器 • 优先编码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一、普通编码器
输
入
输出
• 特点:任何时 刻只允许输入 一个编码信号。
• 例:3位二进 制普通编码器
I0 I1
10 01 00 00
I2 I3 I4 I5
0 0 00 0 0 00 1 0 00 0 1 00
I6 I7 Y2 Y1 Y0
用电路进行实现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集成译码器实例:74HC138
附加 控制端
S S3S2 S1
Yi' ( S mi )'
低电平 输出
74HC138的功能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输
入
输
出
S1
S
' 2
S3'
A2
A1
A0
Y7' Y6' Y5' Y4' Y3'
Y2' Y1' Y0'
0
X
XXX1 1 1 1 1 1 1 1
变换(用MSI); 或进行相应的描述(PLD) 五、画出逻辑电路图,或下载到PLD
根据功能要求 列真值表
填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写最简与或式
用多种基本门设计逻辑电路
变为与非与非式 用与非门设计逻辑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4.3 若干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4.3.1 编码器 • 编码:将输入的每个高/低电平信号变成一
I
' 0
I
' 7
I
6
I5'
I
' 4
I3'
I
• 普通编码器 • 优先编码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一、普通编码器
输
入
输出
• 特点:任何时 刻只允许输入 一个编码信号。
• 例:3位二进 制普通编码器
I0 I1
10 01 00 00
I2 I3 I4 I5
0 0 00 0 0 00 1 0 00 0 1 00
I6 I7 Y2 Y1 Y0
用电路进行实现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集成译码器实例:74HC138
附加 控制端
S S3S2 S1
Yi' ( S mi )'
低电平 输出
74HC138的功能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输
入
输
出
S1
S
' 2
S3'
A2
A1
A0
Y7' Y6' Y5' Y4' Y3'
Y2' Y1' Y0'
0
X
XXX1 1 1 1 1 1 1 1
变换(用MSI); 或进行相应的描述(PLD) 五、画出逻辑电路图,或下载到PLD
根据功能要求 列真值表
填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写最简与或式
用多种基本门设计逻辑电路
变为与非与非式 用与非门设计逻辑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4.3 若干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4.3.1 编码器 • 编码:将输入的每个高/低电平信号变成一
I
' 0
I
' 7
I
6
I5'
I
' 4
I3'
I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全套课件ppt

二进制 补码的 形式编 码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二、直接A/D转换器
并联比较型
0≤vi < VREF/15 时,7个比较 器输出全为0, CP 到来后,7 个触发器都置 0。经 编码器编码后 输出的二进制 代 码 为 d2d1d0 =000。
教学内容
§11.1 概述 §11.2 D/A转换器 §11.3 A/D转换器
教学要求
1、掌握DAC和ADC的定义及应用; 2、了解DAC的组成、倒T型电阻网络、集 成D/A转换器、转换精度及转换速度; 3、了解ADC组成、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 积分型A/D转换器、转换精度及转换速度。
11.1 概述
取 1 8
取 2 15
最大量化误差为 △,即1/8V
最大量化误差为 1/2△,即1/15V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对双极性模拟电压的量化和编码
由于V-≈V+=0,所以开关S合到哪一边,都相当 于接到了“地”电位,流过每条电路的电流始终不 变。可等效为: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i2 Id34 Id28 Id11Id 60 取RF=R
CB7520电路原理图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二、直接A/D转换器
并联比较型
0≤vi < VREF/15 时,7个比较 器输出全为0, CP 到来后,7 个触发器都置 0。经 编码器编码后 输出的二进制 代 码 为 d2d1d0 =000。
教学内容
§11.1 概述 §11.2 D/A转换器 §11.3 A/D转换器
教学要求
1、掌握DAC和ADC的定义及应用; 2、了解DAC的组成、倒T型电阻网络、集 成D/A转换器、转换精度及转换速度; 3、了解ADC组成、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 积分型A/D转换器、转换精度及转换速度。
11.1 概述
取 1 8
取 2 15
最大量化误差为 △,即1/8V
最大量化误差为 1/2△,即1/15V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对双极性模拟电压的量化和编码
由于V-≈V+=0,所以开关S合到哪一边,都相当 于接到了“地”电位,流过每条电路的电流始终不 变。可等效为: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i2 Id34 Id28 Id11Id 60 取RF=R
CB7520电路原理图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精品PPT】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全套课件-2(2024版)

一、逻辑函数
如果以逻辑变量作为输入,以运算结果作为 输出,当输入变量的取值确定之后,输出的取值 便随之而定。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逻 辑函数。Y=F(A,B,C,…)
二、逻辑函数表示方法 常用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有:逻辑真值表(真
值表)、逻辑函数式(逻辑式或函数式)、逻辑 图、波形图、卡诺图及硬件描述语言。它们之间 可以相互转换。
( A B)
B A
( A B)
Y (( A B) ( A B)) ( A B)( A B) AB AB
5、波形图→真值表
A
1111
0000
B
11
11
00
00
C 1111
00
Y 11
00 11
0
00 0
ABC Y 00 0 0 t 00 1 1 01 0 1 t 01 1 0 10 0 0 t 10 1 1 11 0 0 t 11 1 1
A断开、B接通,灯不亮。
将开关接通记作1,断开记作0;灯亮记作1,灯 灭记作0。可以作出如下表格来描述与逻辑关系:
功能表
开关 A 开关 B 灯 Y
A
断开 断开
灭
0
断开 闭合
灭
0
1
闭合 断开
灭
1
闭合 闭合 亮
BY
00 真 10 值
00 表
11
两个开关均接通时,灯才会 Y=A•B
亮。逻辑表达式为:
实现与逻辑的电路称为与门。
与门的逻辑符号:
A
&
Y Y=A•B
B
二、或逻辑(或运算)
或逻辑:当决定事件(Y)发生的各种条件A,B,
C,…)中,只要有一个或多个条件具备,事件(Y)
如果以逻辑变量作为输入,以运算结果作为 输出,当输入变量的取值确定之后,输出的取值 便随之而定。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逻 辑函数。Y=F(A,B,C,…)
二、逻辑函数表示方法 常用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有:逻辑真值表(真
值表)、逻辑函数式(逻辑式或函数式)、逻辑 图、波形图、卡诺图及硬件描述语言。它们之间 可以相互转换。
( A B)
B A
( A B)
Y (( A B) ( A B)) ( A B)( A B) AB AB
5、波形图→真值表
A
1111
0000
B
11
11
00
00
C 1111
00
Y 11
00 11
0
00 0
ABC Y 00 0 0 t 00 1 1 01 0 1 t 01 1 0 10 0 0 t 10 1 1 11 0 0 t 11 1 1
A断开、B接通,灯不亮。
将开关接通记作1,断开记作0;灯亮记作1,灯 灭记作0。可以作出如下表格来描述与逻辑关系:
功能表
开关 A 开关 B 灯 Y
A
断开 断开
灭
0
断开 闭合
灭
0
1
闭合 断开
灭
1
闭合 闭合 亮
BY
00 真 10 值
00 表
11
两个开关均接通时,灯才会 Y=A•B
亮。逻辑表达式为:
实现与逻辑的电路称为与门。
与门的逻辑符号:
A
&
Y Y=A•B
B
二、或逻辑(或运算)
或逻辑:当决定事件(Y)发生的各种条件A,B,
C,…)中,只要有一个或多个条件具备,事件(Y)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ppt课件

R
vo K合------vo=0, 输出低电平
vi
K
只要能判
可用三极管 代替
断高低电 平即可
在数字电路中,一般用高电平代表1、低 电平代表0,即所谓的正逻辑系统。
2.2.2 二极管与门
VCC
A
D1
FY
B
D2
二极管与门
A
B
【 】 内容 回顾
AB Y 00 0 01 0 100 11 1
&
Y
2.2.2 二极管或门
一般TTL门的扇出系数为10。
三、输入端负载特性
输入端 “1”,“0”?
A
ui
RP
R1 b1
c1
T1
D1
•
R2
•
T2
•
R3
VCC
•
R4
T4 D2
•
Y
T5
•
简化电路
R1
VCC
ui
A ui
T1
be
RP
2
be 0
RP
5
RP较小时
ui
RP RP R1
(Vcc Von )
当RP<<R1时, ui ∝ RP
•
R4
T4 D2
•
Y
T5
•
TTL非门的内部结构
•
R1
R2
A
b1 c1
T1
•
T2
D1
•
R3
VCC
•
R4
T4 D2
•
Y
T5
•
前级输出为 高电平时
•
R2
R4
VCC
T4 D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全套课件共580页

= 1×25 + l×24 + 0×23 + 1×22 + 0×21 + l×20 + 1×2-1 + 0×2-2 + 1×2-3 = 32 + 16 + 0 + 4 + 0 + 1 + 0.5 + 0 + 0.125 = (53.625) D 【例1-2】 将十六进制数(4E5.8) H转换为十进制数。 解:(4E5.8) H = 4×(16)2 + E×(16)1 + 5×(16)0 + 8×(16)-1
将每个十六进制数用4位二进制来书写, 其最左侧或最右侧的可以省去。
通常采用基数乘除法。
二进制数
转换
十进制数
将对应的二、十六进制数按各位权展开, 并把各位值相加。
10
1.3.1 十六进制、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间的转换
【例1-1】将二进制数(110101.101)2转换为十进制数。 解:(110101.101)2
0 …… 1 高位
小数部分
0.625
整数
×2
1.250 ……… 1 高位
0.250
×2
0.500 ……… 0(顺序)
×2
1.000 ……… 1 低位
即 (59.625)D=(101011.101)B
12
1.3.2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十六进制数
【例1-4】 将十进制数(427.34357)D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16
1.4 数字系统中数的表示方法与格式
1.4.1 十进制编码
1. 8421 BCD码 在这种编码方式中,每一位二进制代码都代表一个固定的数值,
把每一位中的1所代表的十进制数加起来,得到的结果就是它所代表 的十进制数码。由于代码中从左到右每一位中的1分别表示8、4、2、 1(权值),即从左到右,它的各位权值分别是8、4、2、1。所以把 这种代码叫做8421码。8421 BCD码是只取四位自然二进制代码的 前10种组合。
将每个十六进制数用4位二进制来书写, 其最左侧或最右侧的可以省去。
通常采用基数乘除法。
二进制数
转换
十进制数
将对应的二、十六进制数按各位权展开, 并把各位值相加。
10
1.3.1 十六进制、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间的转换
【例1-1】将二进制数(110101.101)2转换为十进制数。 解:(110101.101)2
0 …… 1 高位
小数部分
0.625
整数
×2
1.250 ……… 1 高位
0.250
×2
0.500 ……… 0(顺序)
×2
1.000 ……… 1 低位
即 (59.625)D=(101011.101)B
12
1.3.2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十六进制数
【例1-4】 将十进制数(427.34357)D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16
1.4 数字系统中数的表示方法与格式
1.4.1 十进制编码
1. 8421 BCD码 在这种编码方式中,每一位二进制代码都代表一个固定的数值,
把每一位中的1所代表的十进制数加起来,得到的结果就是它所代表 的十进制数码。由于代码中从左到右每一位中的1分别表示8、4、2、 1(权值),即从左到右,它的各位权值分别是8、4、2、1。所以把 这种代码叫做8421码。8421 BCD码是只取四位自然二进制代码的 前10种组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PPT课件

•15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例1-3】将十六进制数8A.3按权展开。 解:(8A.3)16=8×161+10×160+3×16-1
•16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1.2.2 不同进制数的转换 1.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 转换方法: (1) 十进制数除以基数(直到商为0为止)。 (2) 取余数倒读。
•17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例1-4】将十进制数47转换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 解:
(47)10=(101111)2=(57)8=(2F)16。
•18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例1-5】将十进制数0.734375转换为二进制和八进制数。
解:
(1)转换为二进制数。
首先用0.734375×2=1.46875 (积的整数部分为1,积的小数部分为
•25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按选取方式的不同,可以得到如表1.1所示常用的几种BCD编码。 表1.1 常用的几种BCD编码
•26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2. 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在实际中,数有正有负,在计算机中人们主要采用两种
方法来表示数的正负。第一种方法是舍去符号,所有的数字 均采用无符号数来表示。
•7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2. 数字电路的分类
1) 按集成度划分 按集成度来划分,数字集成电路可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和超大
规模等各种集成电路。 2) 按制作工艺划分
按制作工艺来划分,数字电路可分为双极型(TTL型)电路和单极型(MOS 型)电路。双极型电路开关速度快,频率高,工作可靠,应用广泛。单极型 电路功耗小,工艺简单,集成度高,易于大规模集成生产。 3) 按逻辑功能划分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例1-3】将十六进制数8A.3按权展开。 解:(8A.3)16=8×161+10×160+3×16-1
•16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1.2.2 不同进制数的转换 1.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 转换方法: (1) 十进制数除以基数(直到商为0为止)。 (2) 取余数倒读。
•17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例1-4】将十进制数47转换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 解:
(47)10=(101111)2=(57)8=(2F)16。
•18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例1-5】将十进制数0.734375转换为二进制和八进制数。
解:
(1)转换为二进制数。
首先用0.734375×2=1.46875 (积的整数部分为1,积的小数部分为
•25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按选取方式的不同,可以得到如表1.1所示常用的几种BCD编码。 表1.1 常用的几种BCD编码
•26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2. 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在实际中,数有正有负,在计算机中人们主要采用两种
方法来表示数的正负。第一种方法是舍去符号,所有的数字 均采用无符号数来表示。
•7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2. 数字电路的分类
1) 按集成度划分 按集成度来划分,数字集成电路可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和超大
规模等各种集成电路。 2) 按制作工艺划分
按制作工艺来划分,数字电路可分为双极型(TTL型)电路和单极型(MOS 型)电路。双极型电路开关速度快,频率高,工作可靠,应用广泛。单极型 电路功耗小,工艺简单,集成度高,易于大规模集成生产。 3) 按逻辑功能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弹性元件的基本性能
1、弹性特性是指弹性元件的输入量(力、力
矩、压力、温度等)与由它引起的输出量(应 变、位移或转角)之间的关系
(1). 刚度
弹性元件产生单位变形所需要的外加作用力, 即 k dF dx
F为作用在弹性元件上的外力,x为弹性元件上 产生的变形
13
(2). 灵敏度 灵敏度S定义为单位输入量所引起的输
15
弹性滞后
弹性元件在加载和卸载的正反行程中应力和应变 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弹性滞后,由特性曲线可 以看出,当应力不同时,弹性滞后是不同的
一般用最大相对滞后的百分数来表示,即
r max 100% max
式中,
m
a
为最大应变滞后;
x
m
为最大载荷下的总应变
ax
16
17
弹性后效
E
15
式中,N15为弹性后效值; 15 15 0
15为施加应力保持15 min 后所对应的应变值
为施加应力时刻对应的应变
0
值
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为材料的正应力
19
应力松弛
材料在高温下工作,受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应变。 当其总的应变量在恒定情况下,应力随时间的延 续而逐渐降低的现象称应力松弛。其应力松弛率 为:
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变不但是应力的函 数,而且与时间有关, 在应力保持不变的 情况下,应变随时间的延续而缓慢变化, 直到最后达到平衡应变值,这一现象称为 弹性后效,也称蠕变
18
弹性后效常常需要延续很长时间,一般采用应力 保持15min作参考值。弹性后效可表示为:
N 15
15 0
8
应力和应变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 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 数称为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是描述物 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
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 (称为“应力”)后,弹性体会发生形状 的改变(称为“应变”)
9
弹性模量
10
泊松比
在弹性范围内,金属丝沿长度方向伸长时,径向 尺寸缩小,反之亦然。即轴向应变与径向应变存 在下列关系:
1
参数检测的一般方法
参数的检测是以自然规律为基础,利用敏 感元件特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效应, 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敏感元件某一物理 量的变化
根据敏感元件的不同,参数检测一般可分 为以下几种方法:
2
3
磁学法 压磁效应、霍尔效应、电磁感应原理 射线法 放射线穿过介质时部分能量会被物质吸收 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原理
吸附效应、光化学效应、热化学效应
生物反应法
生物活性物质能识别被测物质,并发生生物学反应, 产生物理、化学等现象,或产生新的化学物质。 生物学反应:酶反应、微生物反应、免疫反应
4
对于同一参数的检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使用不同的敏感元件来实现。 由于被测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敏感元件的 特性也不一样,在选择时敏感元件时要考 虑有着相应的参考要素:
轴向 径向
式中就是金属材料的泊松比 。
11
弹性式检测元件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形状和尺寸会发生 变化,若去掉外力,物体能恢复原来的形 状和尺寸,此种变形就称为弹性变形。弹 性元件就是基于弹性变形原理的一种敏感 元件
弹性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的变化,并以变 形或应变响应,其输出还可经转换元件变 为电信号,可用于测量力、力矩、压力及 温度等参数
出量,弹性元件的灵敏度是指单位作用 力所引起的弹性元件的变形,即:
S dx dF
式中,F为作用在弹性元件上的外力,x 为弹性元件上产生的变形
刚度和灵敏度为倒数关系
14
2、滞弹性效应 弹性元件的滞弹性效应是指材料在弹性变
化范围内同时伴有微塑性变形,使应力和 应变不遵循虎克定律而产生非线性现象 弹性滞后 弹性后效 应力松弛
物质定律
物质定律是关于各种物质内在性质的定律、 法则和规律。物质的内在性质通常以这种 物质所固有的物理量加以描述,它与物质 的材料密切相关
物质的电阻是最常见的物理量之一,由于 它易测量,准确度高,在检测技术中经常 利用材料的电阻与被测量之间的关系实现 参数检测,金属导体和许多非金属半导体 在受压、受热、受光照等情况下,电阻值 有明显变化
5
(1)敏感元件的适用范围:使用的环境温度、 压力、外加电源电压(电流)等都有要求
(2)敏感元件的参数测量范围:被测量不超 过敏感元件规定的测量范围,否则,敏感元件 的输出不能与被测量的变化相对应,甚至会损 坏敏感元件
(3)敏感元件的输出特性:自然界许多材料 都具有对某个(些)参数敏感的功能,但作为 用于参数检测的敏感元件,一般要求其输出与 被测量之间有明确的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关系, 而且要求该函数关系受其他参数的影响小,重 复性好
6
机械式检测元件
机械式检测元件是将被测量转换为机械量 信号(通常是位移、振动频率、转角等) 输出,可用于压力、力、加速度、湿度等 参数的测量
最常用的机械式检测元件包括弹性式检测 元件和振动式检测元件
7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任何固体在外力作用下都将发生形变,形 变可分为两种: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永 久变形)。 弹性变形:外力去除后可消除的变形。 塑性变形:外力去除后不可消除的变形。 这种特性又称为挠性。
21
(2)频率温度系数
当温度变化时,还会引起材料的谐振频率的变化, 频率的温度系数表示谐振频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f
f
f f0
0 t t0
f f0t
f
为温
0
度为t0时弹性元件的谐振频
率
f为温度为t时弹性元件的谐振频率
22
(3)膨胀系数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材料会发生热膨胀现象,通常 用线膨胀系数表示温度每升高1℃时,单位长度的 相对变化量
r
0 t 0
100%
0为初始应力; t为经过t时间后的应力
20
3、热弹性效应
(1)弹性模量的温度系数 当温度变化时,会引起材料的弹性模量E的变化, 弹性模量的温度系数为:
E
E E0
E0 t t0
E E0t
E0为温度为t0时材料的弹性模量
E为温度为t时材料的弹性模量
弹性元件的基本性能
1、弹性特性是指弹性元件的输入量(力、力
矩、压力、温度等)与由它引起的输出量(应 变、位移或转角)之间的关系
(1). 刚度
弹性元件产生单位变形所需要的外加作用力, 即 k dF dx
F为作用在弹性元件上的外力,x为弹性元件上 产生的变形
13
(2). 灵敏度 灵敏度S定义为单位输入量所引起的输
15
弹性滞后
弹性元件在加载和卸载的正反行程中应力和应变 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弹性滞后,由特性曲线可 以看出,当应力不同时,弹性滞后是不同的
一般用最大相对滞后的百分数来表示,即
r max 100% max
式中,
m
a
为最大应变滞后;
x
m
为最大载荷下的总应变
ax
16
17
弹性后效
E
15
式中,N15为弹性后效值; 15 15 0
15为施加应力保持15 min 后所对应的应变值
为施加应力时刻对应的应变
0
值
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为材料的正应力
19
应力松弛
材料在高温下工作,受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应变。 当其总的应变量在恒定情况下,应力随时间的延 续而逐渐降低的现象称应力松弛。其应力松弛率 为:
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变不但是应力的函 数,而且与时间有关, 在应力保持不变的 情况下,应变随时间的延续而缓慢变化, 直到最后达到平衡应变值,这一现象称为 弹性后效,也称蠕变
18
弹性后效常常需要延续很长时间,一般采用应力 保持15min作参考值。弹性后效可表示为:
N 15
15 0
8
应力和应变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 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 数称为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是描述物 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
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 (称为“应力”)后,弹性体会发生形状 的改变(称为“应变”)
9
弹性模量
10
泊松比
在弹性范围内,金属丝沿长度方向伸长时,径向 尺寸缩小,反之亦然。即轴向应变与径向应变存 在下列关系:
1
参数检测的一般方法
参数的检测是以自然规律为基础,利用敏 感元件特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效应, 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敏感元件某一物理 量的变化
根据敏感元件的不同,参数检测一般可分 为以下几种方法:
2
3
磁学法 压磁效应、霍尔效应、电磁感应原理 射线法 放射线穿过介质时部分能量会被物质吸收 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原理
吸附效应、光化学效应、热化学效应
生物反应法
生物活性物质能识别被测物质,并发生生物学反应, 产生物理、化学等现象,或产生新的化学物质。 生物学反应:酶反应、微生物反应、免疫反应
4
对于同一参数的检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使用不同的敏感元件来实现。 由于被测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敏感元件的 特性也不一样,在选择时敏感元件时要考 虑有着相应的参考要素:
轴向 径向
式中就是金属材料的泊松比 。
11
弹性式检测元件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形状和尺寸会发生 变化,若去掉外力,物体能恢复原来的形 状和尺寸,此种变形就称为弹性变形。弹 性元件就是基于弹性变形原理的一种敏感 元件
弹性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的变化,并以变 形或应变响应,其输出还可经转换元件变 为电信号,可用于测量力、力矩、压力及 温度等参数
出量,弹性元件的灵敏度是指单位作用 力所引起的弹性元件的变形,即:
S dx dF
式中,F为作用在弹性元件上的外力,x 为弹性元件上产生的变形
刚度和灵敏度为倒数关系
14
2、滞弹性效应 弹性元件的滞弹性效应是指材料在弹性变
化范围内同时伴有微塑性变形,使应力和 应变不遵循虎克定律而产生非线性现象 弹性滞后 弹性后效 应力松弛
物质定律
物质定律是关于各种物质内在性质的定律、 法则和规律。物质的内在性质通常以这种 物质所固有的物理量加以描述,它与物质 的材料密切相关
物质的电阻是最常见的物理量之一,由于 它易测量,准确度高,在检测技术中经常 利用材料的电阻与被测量之间的关系实现 参数检测,金属导体和许多非金属半导体 在受压、受热、受光照等情况下,电阻值 有明显变化
5
(1)敏感元件的适用范围:使用的环境温度、 压力、外加电源电压(电流)等都有要求
(2)敏感元件的参数测量范围:被测量不超 过敏感元件规定的测量范围,否则,敏感元件 的输出不能与被测量的变化相对应,甚至会损 坏敏感元件
(3)敏感元件的输出特性:自然界许多材料 都具有对某个(些)参数敏感的功能,但作为 用于参数检测的敏感元件,一般要求其输出与 被测量之间有明确的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关系, 而且要求该函数关系受其他参数的影响小,重 复性好
6
机械式检测元件
机械式检测元件是将被测量转换为机械量 信号(通常是位移、振动频率、转角等) 输出,可用于压力、力、加速度、湿度等 参数的测量
最常用的机械式检测元件包括弹性式检测 元件和振动式检测元件
7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任何固体在外力作用下都将发生形变,形 变可分为两种: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永 久变形)。 弹性变形:外力去除后可消除的变形。 塑性变形:外力去除后不可消除的变形。 这种特性又称为挠性。
21
(2)频率温度系数
当温度变化时,还会引起材料的谐振频率的变化, 频率的温度系数表示谐振频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f
f
f f0
0 t t0
f f0t
f
为温
0
度为t0时弹性元件的谐振频
率
f为温度为t时弹性元件的谐振频率
22
(3)膨胀系数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材料会发生热膨胀现象,通常 用线膨胀系数表示温度每升高1℃时,单位长度的 相对变化量
r
0 t 0
100%
0为初始应力; t为经过t时间后的应力
20
3、热弹性效应
(1)弹性模量的温度系数 当温度变化时,会引起材料的弹性模量E的变化, 弹性模量的温度系数为:
E
E E0
E0 t t0
E E0t
E0为温度为t0时材料的弹性模量
E为温度为t时材料的弹性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