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四年级上册含答案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__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 分)1.看拼音,写词语。
(8 分)lǒng zhào()fèng xì()càn làn()jūn yún()zhú jiàn() yǐn bì()xuǎn zé() pāo qì()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 分)薄雾(bó báo)运载(zǎi zài)空隙(xī xì)投降(xiáng jiàng)叶柄(bǐng bǐn)闷雷(mēn mèn)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8 分)()()鼎沸()()无声()()私语()()欲坠()()各异()()卷地(1)元宵节晚上,广场上(),热闹极了。
(2)夜幕降临,周围(),只有星星在天空闪烁。
4.按要求写句子。
(8 分)(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仿写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与运用。
(6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测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林2.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安徒生B. 格林C. 伊索D. 王尔德3. “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4. 下列哪个词语的注音是正确的?A. 模范(mó fàn)B. 应该(yīng gāi)C. 精神(jīng shén)D. 气氛(qì fēn)5.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美丽C. 大小D. 水果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2. “五谷”指的是稻、麦、黍、菽、稷。
()3.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美景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4.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5.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史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的是______的险要。
2. 《水浒传》中,被称为“智多星”的是______。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4.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他们被称为“______”。
5.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自满会招致损失,而谦虚会得到益处,这句话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愚公移山》的故事梗概。
2. 请解释“一箭双雕”这个成语的意思。
3. 请列举出五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4. 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5. 请解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2. 请用“如果……就……”造句。
3.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4.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5. 请用“与其……不如……”造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试卷语文【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试卷语文【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林2. 《草原》一文的作者是谁?A. 老舍B. 巴金C. 朱自清D. 冰心3. “瓜熟蒂落”这个成语中,“蒂”字的读音是?A. dìB. déC. tìD. dī4. 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B. 他每天都像机器一样工作。
C. 这个苹果很大。
D.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5.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王安石D. 苏轼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中国的安徒生。
(×)2. “不耻下问”是指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杜甫的名句。
(×)4. 成语“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合适。
(√)5. 《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2. “______,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名言。
3. “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
4. 《______》是冰心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三个小姑娘的生活展现了童真和友谊。
5. “______,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乌鸦喝水》的故事情节。
2. 请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含义。
3. 请列举三个你知道的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4. 请简述《去年的树》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5. 请解释“因地制宜”这个成语的意思。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不但……而且……”造一个句子。
2. 请用“如果……就……”造一个条件句。
3. 请用“虽然……但是……”造一个转折句。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业水平检测四年级语文试题1.我能正确、端正地写好下面的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本学期,我们领略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cháo( )的雄伟壮观;知道了科学家经过反复yán jiū()发明了léi dá( ),走进hūfēng huàn yǔ()的世纪;还和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观察了会慎重选择zhù zhǐ()的蟋蟀;也认识了令人jìng pèi( )的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和为百姓破除迷信、开凿渠道的西门bào( )。
3.先补充词语,再将合适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 )( )高远②通情( )( )③( )( )报国④铁面( )( )⑤( )( )如归⑥随遇( )(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许多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古代,有英勇抗敌、的岳飞,有秉公执法、的包拯;近代,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也有面对敌人英勇不屈、的方志敏、刘胡兰等革命先烈。
4.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中的“缘”字在句中是“因为”的意思。
B.《暮江吟》诗中所说的“真珠”指真正的珠宝。
C.《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英国的法布尔。
5.《王戎不取道旁李》中“取之,信然”的“然”指的是( )A.唯戎不动B.王戎七岁C.此必苦李6.下列课文,不属于安徒生作品的是( )。
A.《卖火柴的小女孩》B.《普罗米修斯》C.《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7.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B.阅读时,把文章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C.一篇文章只能用一种方法来把握主要内容。
词句段运用。
(3分)8.长话短说,把具体的表述概括得简洁明了。
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欢快B. 欢畅C. 欢腾D. 欢跃答案:A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像眼睛一样。
C. 这本书像一块磁铁,让我爱不释手。
D. 爷爷的背弯得像一座桥。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与“勤奋”意思相近的是()A. 勤奋B. 勤劳C. 勤勉D. 勤恳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雨滴从天空洒落下来。
B. 花儿在微风中点头微笑。
C. 河水唱着歌流向远方。
D. 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B. 我喜欢看书,喜欢画画,喜欢听音乐。
C.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D. 她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热心助人。
答案:C二、填空题6.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小蝌蚪为了找到自己的妈妈,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找到了妈妈的故事。
小蝌蚪变成了青蛙后,它的妈妈是______。
答案:青蛙7. 《草原》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文中提到“蓝天白云,______”。
请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答案:绿草如茵8.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了圆明园的辉煌历史和被毁灭的惨痛教训。
圆明园曾经是______。
答案:皇家园林三、简答题9. 请简要概括《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为了得到一个葫芦,不断尝试,最终成功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10. 请谈谈你对《草原》这篇课文的理解。
答案:《草原》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草原的广阔、美丽和神奇,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四、作文题11. 请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略)注意:作文部分需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进行评分,以下仅供参考。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1. 读拼音,写词语。
元旦联欢会pái liàn()时wǒ liǎ()不认真,结果表演zá guō()了。
面对大家的xùn chì(),我恨不得找个fèng xì()钻进去。
2.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浑浊.(zuó)敏锐.(ruì)挖掘.(jué)B. 笨拙.(zhuó)塞.外(sài)挑衅.(xìn)C. 延.安(yán)元旦.(dàn)泡沫.(mò)3.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树稍绒毛身躯大概千呼万换B. 观潮收集愣住叶柄漫天卷地C. 清淅组界求饶严肃提心掉胆4. 下列选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B. 以堙于东海(堙:填塞)C 诸儿竞走取之(竞走:走过去)5. 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A. 改善生活改变面貌改进方法B. 热烈欢迎热爱生活热情待客C 保持荣誉保卫边疆维持联系6. 下面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B.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吗?C. 难道20世纪不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吗?7. 下列选项中不是设问句的一项是()A.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B.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8. 辨字组词。
嘲____痕___旋___裕___潮____狠___旅___俗___9. 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____鼎沸___卜______知___存____远____凛然由画“_____”的词语,我想到了____(填人物)。
我知道与他有关的故事是_____。
按要求写句子。
10. 在月光的照耀下,小河显得非常的亮。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11. 看了这部电影,感动得热泪盈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本册“语文园地”中出现的生字?A. 桃B. 禾C. 莲D. 梅2. 《观潮》一文选自哪本书?A. 《少年闰土》B. 《草原》C. 《爬山虎的脚》D. 《走月亮》3. 以下哪个词语是本册“词语盘点”中的四字词语?A. 鸟语花香B. 金桂飘香C. 春华秋实D. 水天相接4.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谁?A. 安徒生B. 高尔基C. 列夫·托尔斯泰D. 鲁迅5. 本册课文中,主要讲述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是哪一课?A. 《盘古开天地》B. 《普罗米修斯》C. 《精卫填海》D. 《麻雀》二、判断题1. 《蝙蝠和雷达》一文告诉我们要学习蝙蝠的敏锐感知能力。
(×)2. 《走月亮》一文中,“走月亮”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
(√)3. 《观潮》一文描绘的是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4.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讲的是20世纪是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纪。
(×)5. 《陀螺》一文中,陀螺是大陀螺的玩具。
(×)三、填空题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句诗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
2. 《蝙蝠和雷达》一文中,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原因。
3. 《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形状像蜗牛的触角。
4.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让我们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5. 《麻雀》一文中,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退缩了。
四、简答题1. 请简述《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故事梗概。
2. 描述《观潮》一文中大潮来临时的景象。
3. 《蝙蝠和雷达》一文中,科学家是如何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4. 请解释《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呼风唤雨”的含义。
5. 《麻雀》一文中,老麻雀为什么能吓退猎狗?五、应用题1. 请用“如果……就……”造句。
2. 请用“既……又……”造句。
3. 请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形声字?()A. 跑B. 桌C. 琴D. 鸟2.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快乐C. 美丽D. 大海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A. 雪花飘飘,北风呼啸。
B. 小草绿了,春天来了。
C. 雨滴答滴答,敲打着窗户。
D. 太阳露出了笑脸。
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 三顾茅庐B. 精卫填海C. 画龙点睛D. 对牛弹琴5. 下列哪个字是“三点水”结构的字?()A. 江B. 河C. 湖D. 海二、判断题1. “山”字的笔顺是:竖、竖折、竖。
()2. “的、地、得”三个字在句子中的用法是相同的。
()3. “狼狈为奸”这个成语中的“狈”是指一种动物。
()4.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5.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事物。
()三、填空题1. “不以规矩,______方圆。
”2. “______,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4. “______,独钓寒江雪。
”5. “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四、简答题1. 请简述“拟人”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3. 请列举出三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 请简述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背景。
5. 请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五、应用题1. 请用“比喻”手法写一个句子。
2. 请用“排比”手法写一个句子。
3. 请用“拟人”手法写一个句子。
4. 请用“对偶”手法写一个句子。
5. 请用“夸张”手法写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1. 请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请分析下面这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七、实践操作题1. 请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带答案)
四年级期末小学语文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字词游乐场。
?
1.读拼音,写词语。
càn làn bǎo lěi zhèn xīng cízhí
(灿烂)(堡垒)(振兴)(辞职)
zhǎng cháo hén jìqìpòcōng yù
(涨潮)(痕迹)(气魄)(葱郁)
2.火眼金睛,划掉错别字,改正后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薄雾照耀逐斩随遇而安渐
(2)愉快倘若剩下漫条斯理慢
(3)长郎堤岸间隔山洪爆发廊
(4)吵嚷模范躁热欣喜若狂燥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勉强(qiáng qiǎng)粗糙(cāo zào)闷雷(mēn mèn)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回答问题。
耀(武)扬威应接不(睱)(协)调有序
横(贯)江面从容不(迫)(崇)山峻岭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
他面对巨大的挑战仍然从容不迫。
★加分题:请照样子写四个词语,如:涓涓细流(每写两个加一分,最多加两分)念念不忘斤斤计较头头是道恋恋不舍多多益善
二、句子万花筒。
1.填空。
(1)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以为坏事小就可以去做。
我们应该常用“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句
名言来勉励自己。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说明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3)《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写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词意接近即可),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
(4)读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体会到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词意接近即可)不愧是文品和人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感受到少年周恩来远大的志向;从课文《乌塔》我想到了是关于乌塔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等意思即可。
★加分题:你课外还诵读过哪几首送别诗,选一首最喜欢的写下来。
(不出现错别字加4分哦~)
★加分题:送别诗即可,错别字四个去一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送孟浩然之广陵》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养鹅等于养狗,鹅也能看守门户。
(用上“因为……所以”改写句子)
因为鹅也能看守门户,所以养鹅等于养狗。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仿照句子写一句话)
拟人句即可。
太阳出来月亮就回家了。
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3)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改为转述句)
(4)
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
(4)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修改病句)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改正了错误。
三、阅读。
四、(一)课内阅读。
五、《巨人的花园》
六、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
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七、“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
谢谢你!”
八、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
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九、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十、热情(冷酷)寒冷(温暖)
十一、2.填空: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十二、3.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4.从一年级起,我们已学过了很多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通过本学期这几篇童话故事的学习,你能说说章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吗?_
主人公大多不是生活中的人,有超常的魔力,能像人一样说话。
想象力丰富,故事情节有趣。
还有很多童话能给人有益的启示等。
(说出一条得一分,最多2分。
)(2分)
(二)课外阅读。
(三)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
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
”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
其实,这就是‘煮书’。
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
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
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
肚子里的词可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迷惑不解)
B.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得心应手)
C.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豁然开朗)
2.阅读短文后填空,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1)书可以怎么“煮”?你对“煮书”是怎样理解的?
(2)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哪些书要“煮”,哪些不要“煮”?
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5.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6.用简练的话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分题:你能写出两条课外积累的格言警句吗?(一条加两分,最多加4分。
))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
——邱特
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
—爱迪生
四、口语交际
五、春节期间,大家都要走亲访友。
爸爸妈妈带你回爷爷家过年,大家谈起了期末考试,你的堂弟说:“哥哥的语文没我考得好,才85分,我考了90分呢。
”听了这话,你怎么说才能既不失面子,又不破坏过节的祥和气氛?
六、
五、快乐习作。
在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我们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想象一下我们未来的教室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以《未来教室》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叙述要清楚,语句要通顺;字体工整,卷面整洁,字数在400字左右。
温馨提示:写完后在原文上反复修改,你就可以得到3分的加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