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体探测器的基本介绍
闪烁探测器资料

12
例如:
R
i 20 50 i 1
A
50Biblioteka iAi右图为不同能量γ(电子)和α粒 子Qt ,Qp的分布,及不同能量下的 R。可以看出, 大200KeV时可 以将γ和α明显地区分开来。
发光衰减时间的测量
1. 用快PMT加示波器做相对参考测量
脉冲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为
f RC t m RC RC / f ) f ln(
用已知f的闪烁体推算出测量系统的RC,然后再测 量样品的f。 测量中RC应尽量大。 简单但误差大,尤其是参考样品与待测样品的衰减 时间相差较大时;无法确定多组分光的衰减时间
15
2、飞行时间探测器
动量为p,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二 个粒子飞行距离为L的时间差为:
2 2 L L L m12c 2 m2 c t 1 2 1 2 1c 2c c p p
当p>> mc 时,
t
2 2 L ( m1 m2 ) c 2 p2
6
五、晶体的光输出和均匀性测量
晶体的光输出和 均匀性影响能量 分辨率 用单能源测量
1 S ave 9
N 9 i
Si
S max S min U S ave
7
六、闪烁体的辐照效应
闪烁体在强辐照环境中随着辐 照剂量的增加光输出会减弱。
闪烁体在辐照下,光透过率和 吸收谱发生变化,导致光输出 降低。(颜色发生变化) 一般用比较辐照前后光输出的 变化来标定
闪烁体探测器原理

闪烁体探测器原理
闪烁体探测器是一种用于探测和测量辐射粒子的仪器。
它基于闪烁体的原理,当被探测粒子进入闪烁体时,产生的能量会激发闪烁体中的原子和分子跃迁至高能级,然后快速回到基态,并释放出可见光。
该可见光被探测器内部的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所转换和放大,最终转化为电
信号。
闪烁体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常见的闪烁体材料包括有机晶体(如NaI(Tl))、无机晶体(如CsI(Tl))和塑料闪烁体(如
BC-408)。
这些材料都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原子数,能够有效
地捕获通过的粒子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光的形式。
在闪烁体探测器中,闪烁体材料通常被制成晶体或塑料条的形状。
当粒子进入闪烁体时,它与其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电离和激发。
这些电离和激发会产生自由电子和离子,其中一部分被电场加速并引导到一个或多个光电倍增管中。
光电倍增管是检测器的关键组件之一。
它包含一个光学系统和一个电子增益系统。
光学系统将闪烁体产生的光转换为光电子,并经过多级倍增过程放大。
光电子在倍增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电子微通道,逐级增加电子数量,最终形成一个电子脉冲。
这个电子脉冲的数量和能量大小与入射粒子的能量有关,通过测量这些电子脉冲的数量和能量可以确定入射粒子的性质和能量。
闪烁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粒子与闪烁体的相互作用,将粒
子能量转换为可见光和电脉冲信号。
它在核物理、医学影像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β粒子的检测单位

β粒子的检测单位β粒子是一种高速运动的电子或正电子,它们具有较小的质量和电荷。
作为无法直接观测的微观粒子,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装置来检测β粒子的存在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β粒子检测单位及其原理。
一、GM计数器GM计数器是一种常用的β粒子探测装置,它基于气体放大原理。
该装置由一个金属丝放在一个密封的金属管内,管内充满了少量的气体。
当β粒子穿过金属管时,会与气体原子发生碰撞,产生电离,并引起气体放大现象。
放大的电离电子会被丝上的电场收集,从而产生电流信号。
通过测量电流信号的大小,可以间接测量β粒子的能量和数目。
二、闪烁体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是一种利用闪烁效应检测β粒子的装置。
这种探测器由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组成。
当β粒子穿过闪烁体时,会与闪烁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其处于激发态。
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会通过发光的方式返回基态,同时释放出光子。
这些光子被光电倍增管接收,并产生电流信号。
通过测量电流信号的大小,可以推断出β粒子的能量和数目。
三、半导体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检测β粒子的装置。
这种探测器由一块高纯度的半导体材料组成,例如硅或锗。
当β粒子穿过半导体材料时,会与半导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在材料中产生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分离,并产生电流信号。
通过测量电流信号的大小,可以确定β粒子的能量和数目。
四、液闪探测器液闪探测器是一种利用液体闪烁体来检测β粒子的装置。
液闪探测器通常由液体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组成。
当β粒子穿过液体闪烁体时,会与闪烁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其处于激发态。
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会通过发光的方式返回基态,同时释放出光子。
这些光子被光电倍增管接收,并产生电流信号。
通过测量电流信号的大小,可以推断出β粒子的能量和数目。
以上几种β粒子检测单位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GM计数器适用于测量低能β粒子,闪烁体探测器适用于中能β粒子,半导体探测器适用于高能β粒子,而液闪探测器则可以用于各种能量的β粒子测量。
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时间分辨

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时间分辨一、实验原理(一)塑料闪烁体工作原理及特征塑料闪烁体是一种有机闪烁体计数器,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五个过程:1.射线进入闪烁体,发生相互作用,闪烁体电离,激发;2.受激原子、分子退激发射荧光光子;3.光子收集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打出光子;4.光子在光电倍增管上倍增,产生电子流,在阳极负载上产生电信号;5.电子仪器记录和分析电信号塑料闪烁体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闪烁体,他可以测量α、β、γ、快中子、质子、宇宙射线及裂变碎片等。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制作简便;2.发光衰减时间短(1~3ns);3.透明度高,光传输性能好;4.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耐振动,耐冲击,耐潮湿,不需要封装;5.耐辐射性能好其主要不足是能量分辨本领较差,因此一般只做强度测量。
(二)TAC工作原理时幅转换器有两路输入型号,一路作为起始信号,一路作为结束信号,将两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转换为电压幅度有两种类型的TAC:起停型时幅变换和重叠型时幅变换起停型时幅变换:线性好,时间间隔范围宽(微妙到纳秒),时间分辨好(ps),通用性强脉冲重叠型时幅变换:变换速度快,死时间小,线性和精度较差,用于短时间间隔测量,即高计数率时间分析实验中。
(三)时间分辨对于能量和质量确定的粒子,飞行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是单一的。
实际上用飞行时间方法测得的这时间是围绕某一平均值的一个分部,分布的宽度通常用半高宽FWHM表示,成为时间测量系统的时间分辨,它直接影响到时间测量的精度。
二、实验过程及数据(一)塑闪响应曲线的测量由于在不同的电压下塑料闪烁体的性能不同,因此先测量探测器在不同电压下对辐射信号的响应变化。
将放射源放在两个塑闪的中间,测量1000V~1800V电压范围内,10秒时间内1300 2691263 1300 26833051350 2788982 1350 27691331400 2846893 1400 28178881450 2884069 1450 28534401500 2908081 1500 28815291550 2933904 1550 29119501600 2967766 1600 29658531650 3008084 1650 30796061700 3066308 1700 32039841750 3138740 1750 33243361800 3275519 1800 3372228以电压为横坐标,计数为纵坐标作图:由图可知,两个探测器在1400V~1600V电压区间内变化较小,因此选取1500V 为工作电压。
闪烁探测器资料

无机闪烁体
• 对带电粒子效率非常高,故一般指 对的探测效率 • 探测效率:原子序数Z大 • 全能峰探测效率:原子序数Z大,能 量分辨好(发光强) • 晶体量能器需测0,效率是指能探 测到多低能量的射线。 发光强度和电子学噪声是关键 有机闪烁体 • 由于材质轻,对射线探测效率低, 主要探测带电粒子。 • 对大面积闪烁体,由于传输衰减, 远端效率较低。 降低甄别阈或提高PMT高压,但同 时增加噪声
测量 符合测量可得效率坪曲线, 以输出幅度最小的区域来确定 PMT的工作高压,一般取坪下边 沿+100V
1
五、时间测量
发光衰减时间快的闪烁体,可以用于定时测量
• 有快成份的无机闪烁体如:BaF2,CsF2等(110ns),可测带电粒子和的时间信息。 • 有机闪烁体,~ns,可做成大面积,探测带电粒子的时 间信息。 • 时间分辨包括电子学系统
6
五、晶体的光输出和均匀性测量
晶体的光输出和 均匀性影响能量 分辨率 用单能源测量
1 S ave 9
N 9 i
Si
S max S min U S ave
7
六、闪烁体的辐照效应
闪烁体在强辐照环境中随着辐 照剂量的增加光输出会减弱。
闪烁体在辐照下,光透过率和 吸收谱发生变化,导致光输出 降低。(颜色发生变化) 一般用比较辐照前后光输出的 变化来标定
Flash ADC可在一个通道中进行高频率(可达1G)多次测量 和A/D转换,将每一个电流脉冲随时间的变化经数字化后计录下 来,即可进行波形信息获取。为脉冲形状辨别粒子开辟了崭新的 空间。
12
例如:
R
i 20 50 i 1
A
闪烁体探测器原理

闪烁体探测器原理闪烁体探测器是一种常用于粒子物理实验和核物理实验中的探测器,它可以用来探测高能粒子的能量和种类。
闪烁体探测器的原理是利用闪烁体材料对入射粒子产生的闪烁光进行探测和测量,通过测量闪烁光的强度和时间分布来获取粒子的信息。
闪烁体探测器通常由闪烁体材料、光电倍增管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
闪烁体材料是闪烁体探测器的核心部分,它能够将入射粒子的能量转化为可测量的光信号。
常用的闪烁体材料包括塑料闪烁体、无机晶体闪烁体等。
当高能粒子穿过闪烁体材料时,会与闪烁体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得原子激发态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释放出光子,形成闪烁光。
光电倍增管是用来接收和放大闪烁体产生的光信号的装置,它能够将微弱的光信号转化为可观测的电荷脉冲信号。
当闪烁光进入光电倍增管时,会引起光电效应,使得光电倍增管产生电子,并经过倍增过程放大电子数目,最终输出一个与入射粒子能量成正比的电荷脉冲信号。
信号处理系统是用来接收、处理和分析光电倍增管输出的电荷脉冲信号的装置,它能够将电荷脉冲信号转化为能够被计算机或其他数据采集设备读取和分析的数字信号。
信号处理系统通常包括放大器、快门、多道分析器等部分,通过这些部分对电荷脉冲信号进行放大、选择、测量等处理,最终得到入射粒子的能谱和能量信息。
闪烁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描述,当高能粒子穿过闪烁体材料时,会与闪烁体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得原子激发态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释放出光子,形成闪烁光。
闪烁光被光电倍增管接收并放大,最终转化为电荷脉冲信号。
信号处理系统对电荷脉冲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入射粒子的能谱和能量信息。
总的来说,闪烁体探测器利用闪烁体材料对入射粒子产生的闪烁光进行探测和测量,通过测量闪烁光的强度和时间分布来获取粒子的信息。
它在粒子物理实验和核物理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常用的粒子探测器。
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工作原理

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工作原理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科技玩意儿——塑料闪烁体探测器。
这听起来可能像个高科技词汇,其实,它的原理并不复杂。
就像你和朋友一起玩捉迷藏,找到他的时候心里那个小激动,塑料闪烁体探测器也是在“找东西”,而且它找的是微小的粒子,像宇宙中的那些小秘密。
接下来,就让我们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吧!2. 什么是塑料闪烁体探测器?2.1 塑料闪烁体的基本概念说到塑料闪烁体,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能发光的塑料材料。
当高能粒子通过它时,就像你在黑暗中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瞬间产生了“闪光”效果。
这里的“高能粒子”可以是宇宙射线,也可以是其他放射性物质。
它们在塑料中快速移动,就像你在游乐场的过山车上,嗖的一下,刺激又兴奋。
2.2 工作原理那么,这个探测器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其实很简单。
首先,当高能粒子撞击塑料闪烁体的时候,塑料中的分子就会激发起来,开始发光。
接着,这些光信号会被探测器内部的光电二极管捕捉到。
可以想象成,咱们的塑料就像是一个舞台,粒子就是台上的演员,而光电二极管就是在台下聚精会神观看表演的观众。
哇,真是个热闹的场面!3. 应用领域3.1 科学研究那么,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在哪些地方可以派上用场呢?首先,它在科学研究中可是大显身手。
科学家们利用它来探测宇宙中的粒子,寻找暗物质和其他神秘的现象。
就像侦探在解谜一样,他们通过这些微小的光信号,逐步拼凑出宇宙的故事。
这种探测器不仅轻便,还能适应各种环境,真是科研工作者的好帮手。
3.2 医疗领域再说说医疗领域,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同样有它的一席之地。
它们被用在某些医学成像设备中,比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听起来复杂,其实就像是在给身体做一次“大扫除”,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身体内部的状况。
这可真是救命稻草,能够提前发现许多问题,让医生和患者都能松一口气。
4. 总结好啦,朋友们,今天咱们简单聊了聊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它从科学研究到医疗领域,真是无所不能,简直就像个全能选手。
闪烁探测器的组成

闪烁探测器的组成
闪烁探测器是利用辐射在某些物质中产生的闪光来探测电离辐射的探测器。
闪烁探测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闪烁体:闪烁体是闪烁探测器的核心部分,当闪烁体受到射线照射时,闪烁体会吸收射线能量并发出荧光。
荧光光子被收集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通过光电效应打出光电子。
2. 光导和反射体:光导和反射体的作用是将荧光均匀地引导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以提高探测效率。
光导一般由高折射率的玻璃制成,而反射体则用来将散射的荧光反射到光阴极上。
3. 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是闪烁探测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光电子倍增并输出到后续电路中,以便进行信号处理和测量。
4. 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光电倍增管输出的信号放大,以便进行后续的信号处理和测量。
5. 磁屏蔽和暗盒:磁屏蔽和暗盒的作用是减少外部磁场和光照对探测器的影响,从而提高探测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闪烁探测器由闪烁体、光导和反射体、光电
倍增管、前置放大器和磁屏蔽及暗盒等组成。
这些组成部分协同工作,实现了对电离辐射的高效、高精度和高灵敏度探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烁体探测器的基本介绍
秦1林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255680)
摘要:闪烁体探测器是利用电离辐射在某些物质中产生的闪光来进行探测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泛的电离辐射探测器之一。
关键词:闪烁体;辐射;电离激发
早在1903年,威廉·克鲁克斯就发明了由硫化锌荧光材料制成的闪烁镜并用其观察镭衰变放出的辐射;卢瑟福在其著名的卢瑟福散射实验中也曾使用硫化锌荧光屏观测α粒子。
不过,由于传统荧光材料在使用上很不方便,闪烁探测器一直没有大的进展。
1947年Coltman和Marshall成功利用光电倍增管测量了辐射在闪烁体内产生的微弱荧光光子,这标志着现代闪烁体探测器的发端。
1.基本构成与原理
闪烁体主要由闪烁体、光的收集部件和光电转换器件组成的辐射探测器。
图1 闪烁体探测器基本构造
入射辐射在闪烁体内损耗并沉积能量,引起闪烁体中原子(或离子、分子)的电离激发,之后受激粒子退激放出波长接近于可见光的闪烁光子。
闪烁光子通过光导射入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并打出光电子,光电子受打拿级之间强电场的作用加速运动并轰击下一打拿级,打出更多光电子,由此实现光电子的倍增,直到最终到达阳极并在输出回路中产生信号。
2.闪烁体的分类
很多物质都可以在粒子入射后而受激发光,因此闪烁体的种类很多,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闪烁体材料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用于γ射线探测的CsI(Tl)晶体无机闪烁体:包括碱金属卤化物晶体(如NaI(Tl)、CsI(Tl)等,其中Tl是激活剂)、其他无机晶体(如CdWO4、BGO等)、玻璃体。
(2)有机闪烁体:有机晶体(如蒽、芪等)、有机液体、塑料闪烁体。
(3)气体闪烁体:如氩、氙等。
3 闪烁体的性质
3.1发光效率高
能够将入射带电粒子的动能尽可能多地转换为闪烁光子数。
3.2线性好
入射带电粒子损耗的能量在很大范围内与产生闪烁光子数保持线性关系。
3.3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不重叠
闪烁体介质对自身发射光是透明的,不存在自吸收。
3.4发光衰减时间短
入射粒子产生闪光的持续时间短,探测器反应快。
3.5其它性质
加工性能好、折射率合适、原料易得且无毒、成本低廉等。
一般而言,无机闪烁体的光子产额高、线性好,但发光衰减时间较长;有机闪烁体发光衰减时间短,但光子产额较低。
4 闪烁体的发光机理
不同闪烁体在电离辐射作用下发光的物理机制有很大区别。
4.1无机闪烁体
这类闪烁体的发光机制以掺杂激活剂的碱金属卤化物晶体最为典型。
在此类晶体中各原子呈周期性排列,在原子核电场的作用下,原本属于单个原子的核外电子可以以在相邻原子间转移,这样的电子不再固定从属于某个原子,而是从属于整个晶体,这种现象称为晶体中电子的共有化。
原先孤立原子中的能级也相互交错重叠形成晶体能带,这些能带又可分为价带与导带,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宽度的禁带。
当电离辐射进入晶体中,原先处于价带的电子受激发跃迁至导带,之后
经过一段时间(典型值为10-7秒左右),电子又退激回到价带,在此过程中会释放出光子,光子能量等于电子前后所处能带能量之差。
一般情况下,禁带较宽,因此跃迁释放光子的能量较高,超出可见光范围。
如果在晶体中掺入Tl等杂质(激活剂),则可以在原先的禁带中产生一些局部能级,这样电子再受激和退激时就可能会落到这些局部能级,相应的能量差也比原来要小,因此退激放出的光子能量比原先要低,即落在可见光范围内。
4.2有机闪烁体
有机闪烁体大多属于苯环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其发光过程中主要通过π电子的跃迁实现。
气体闪烁体:气体分子受电离辐射激发,退激时释放光子。
气体闪烁体放出的光子大多属于紫外光波段,因此需要使用专门针对紫外光的光电元件,或者在工作气体中掺入少量杂质气体(如氮气)通过吸收部分紫外光子来产生可见光光子。
5 结束语
随着光电倍增管等微光探测器件的应用和相关技术的进步,闪烁体探测器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各种新型闪烁体材料层出不穷。
由于具有探测效率高、分辨时间短、使用方便、适用性广等特点,闪烁体探测器在某些方面的应用已超过气体探测器,并为γ射线谱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 丁洪林.核辐射探测器.(第一版)
[2]安继刚. 《电离辐射探测器》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5. ISBN 978-7-5022-1332-9.
The basic introduction of scintillator detector
Qin Chen Lin Zenge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dao,266580)
Abstract:Scintillator detector is used to ionize radiation in the flashes of light generated on certain substances to detect, is also one of the detectors which is most
widely used ionizing radiation detectors.
Key word: C intillator;Radiation; Ionization exc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