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土豪 海昏侯 刘贺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解海昏侯刘贺三题素材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解海昏侯刘贺三题素材

解海昏侯刘贺三题伴随西汉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第一代海昏侯刘贺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作为昌邑王被征召入朝,被立为皇太子,在位二十七天被废。

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随葬品令人赞叹不已,而墓主人刘贺的传奇经历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一问:海昏侯墓中财富从哪里来自2011年发掘以来,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万余件(套)珍贵文物和五千多枚竹简,黄金铜钱等物品种类丰富且数额巨大。

这座墓葬基本没有受到盗掘,陪葬物品保存完好。

同时,由于海昏侯的特殊经历,下葬前又已经除国,不再有后嗣继承侯位,这些都是陪葬物品众多的原因。

因由这些陪葬品出发并结合江南其他地区出土的西汉文物,有学者认为,在西汉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这个观点有别于已有的历史文献记载。

我认为,看待这一问题,应当相信《史记》《汉书》等基本传世文献。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写道,"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这是对西汉中期楚越等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状况的总结。

《史记·货殖列传》曾记载"豫章出黄金",但同时也提到,"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意思是在豫章地区开采黄金的成本比获得的收益更大,往往得不偿失,因而刘贺也不大可能从当地采取黄金。

这些随葬物品若非朝廷赐予,或在当地取得抑或从昌邑故国带来。

而我认为从昌邑国带来的财富都占据着陪葬物品中的主要部分。

主要原因是当地的生产水平比昌邑国低很多。

从历史经济地理角度,昌邑故国确实具有雄厚的物力与财力。

1958年,史念海先生发表《释"陶为天下之中"兼论战国时代的经济都会》一文。

这篇被视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的经典名作从交通地理角度,对"陶"这一都邑在战国时期得以繁荣的独特区位优势做了系统的阐发。

文章提出《货殖列传》是《史记》中的特殊篇章,其中记述了一些发家致富的代表性人物,但更多的篇幅是在讲春秋战国以迄汉武帝时期全国各地区域地理特征和重要经济都会。

历史趣谈海昏侯刘贺牙齿保存完整DNA送检 或口含玉琀

历史趣谈海昏侯刘贺牙齿保存完整DNA送检 或口含玉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海昏侯刘贺牙齿保存完整DNA送检或口含玉琀
导语:新华社南昌5月5日专电记者日前探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工地获悉,海昏侯刘贺墓主棺已进入后期清理阶段,“刘贺”字样私印、头箱、部分玉件、敷
新华社南昌5月5日专电记者日前探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工地获悉,海昏侯刘贺墓主棺已进入后期清理阶段,“刘贺”字样私印、头箱、部分玉件、敷面等表层文物已提取。

专家表示,下一步将进行刘贺牙齿、腰饰、琉璃席等文物的清理工作。

此外,刘贺牙齿已送检做古DNA检测,为揭示其与墓园其他成员关系提供依据。

记者在文保用房中看到,棺盖与棺柩已经分离,棺盖进行了保水处理,几名考古工作者正趴在悬于棺柩上方的操作台进行提取作业。

“为了最大限度地排除外界干扰,所有参与清理的工作人员都事先提取了DNA,这样即使有毛发、皮屑在操作过程中落下,也不会对分析刘贺的DNA数据造成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介绍。

据悉,考古工作者在提取完敷面后发现了刘贺的牙齿。

李存信说,从数量上看,刘贺牙齿保存较完整,根据之前的考古经验,有较大几率在刘贺口中发现玉琀。

记者了解到,玉琀作为含于死者口内的葬玉,各朝代形制不一。

其中,汉代人多以蝉为琀,寓意亡人“蝉蜕”复生,灵魂得到延续。

“由于棺体受重压变形,刘贺的上下齿紧密咬合在一起,牙齿上方还能辨认出小部分鼻骨痕迹。

”李存信介绍,考古工作者正研究牙齿的“打开”方案,而刘贺牙齿的有关数据已送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古DNA检测;并提取了刘贺上肢、下肢遗骸的少量样品标本,做体质人类学方面的检测。

江西省文物考古所所长徐长青认为,之前墓园中的5号墓墓主身份
生活常识分享。

海昏侯去世,无法用金缕玉衣安葬,他在棺材底藏一件“特殊”宝贝

海昏侯去世,无法用金缕玉衣安葬,他在棺材底藏一件“特殊”宝贝

汉朝的侯爷千千万,其中最传奇的侯爷“铁定”就是海昏侯刘贺。

刘贺当过昌邑王,做过海昏侯,更干过大汉王朝的皇帝,可是“悲催”的是,他只干了27天皇帝,却被霍光“嘁哩喀喳”地炒了鱿鱼。

刘贺被贬回老家后,他以侯爷身份去世后,因为烧火棍顶大梁——差着级别,故此,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就在棺材底部,暗藏了一件“特殊”的敛葬宝贝,这件宝贝究竟是什么?宝贝的背后,又藏着什么幺蛾子,您要想知道,下面就让小编开始给您“神神道道”地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金缕玉衣是汉代最牛的丧葬殓服,在《汉仪注》有这样的记载:以玉为襦,如恺状连缀之,以黄金为缕。

要以下玉为札,长尺,广二寸半,为甲,下至足,亦缀以黄金缕。

”通过上面的资料得知,在汉朝的时候,不是谁有钱,就可以在见阎王的时候,买件金缕玉衣穿,能穿金缕玉衣的只有皇帝和皇后,而王爷和列侯死后穿什么,在《后汉书·礼仪下》中,这样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地写道: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

上面的文字说得是这个意思:刘贺去世,必须穿“玉柙银缕”,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银缕玉衣。

刘贺是谁,那是大汉王朝的超级牛人,当年也是“走过南,闯过北”在汉朝的金銮殿上“压过腿”,扛过矛,射过箭,还和“霍光掰手腕”的“古惑仔”皇帝,死后去世,下葬穿银缕玉衣这也太掉价了,刘贺就琢磨:还有什么放在棺材里,能彰显自己的身份的大好敛具。

好敛具千千万,刘贺在挖空心思,搜索墙角,大开脑洞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敛具,他在自己翘了辫子之后,然后放在了棺材里。

有读者朋友看到这里,心里都会充满着疑问,小编在地上捡起一个喇叭,然后替海昏侯的“葬具”一顿海吹,难道这件敛具真的能亮瞎世人的眼睛吗?至于能否亮瞎眼睛,小编真的不敢说,但现在暂时给您透漏一点线索,还是可以的,那就是:这件敛具不敢说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但小编相信,很多读者听都没有听到过。

汉废帝刘贺简介

汉废帝刘贺简介

汉废帝刘贺简介编者按:霍光写信给山阳太守张敝:“谨备盗贼,察往来宾客。

毋下所赐书。

”要求当地官员密切监视刘贺。

从各种证据看来,刘贺之立废,实乃削权之举。

直到3年后元康三年,即公元前63年,刘贺终于被贬斥到了今天的江西省永修县一带做了“海昏侯”。

在他的这个侯国里面,他又艰难地生活了4年直到去世。

汉废帝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朝第9个皇帝,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

19岁即位,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去,分封到了今天的江西省永修县,史称汉废帝。

汉废帝是个怎样的皇帝皇帝生涯:公元前生于90年7月25日,李广利、刘屈牦因为策划谋立昌邑哀王刘髆为太子,被汉武帝识破而灭族。

公元前88年正月,刘髆驾薨,他的儿子5岁的刘贺成为昌邑王。

公元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驾崩,享年21岁。

因为无子,7月18日,大霍光等人迎立他继位。

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刘贺在即位二十七天内,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件。

霍光以其不堪重任,突然发动政变,与大臣奏请14岁的皇太后霍光的外孙女汉昭帝皇后上官氏下诏,于8月14日废黜了他,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削去王号,给他食邑二千户。

同年,霍光尊立卫子夫皇后一曾孙,戾太子刘据唯一的遗孙、18岁的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

打发刘贺回到山东昌邑国,过着被监视的日子。

他带去长安的200多个官员除了3个正直的人,其它的都被斩首。

退位生活:霍光新拥立的汉宣帝刘病已刘询心底到底有些忌惮这说明刘贺绝非庸人,在即位的第二年就让山阳太守张敞考察刘贺,发现他的“囚徒”生活很卑微不堪,公元前66年,他年纪虽然只有27岁,可是行动不便,也不再有复辟的打算。

还生养了22个子女,猥琐度日。

汉宣帝看他如此可怜,保全了他的性命。

元康二年前64年,霍光写信给山阳太守张敝:“谨备盗贼,察往来宾客。

《海昏侯刘贺》读后感

《海昏侯刘贺》读后感

《海昏侯刘贺》读后感
《海昏侯刘贺》是一本关于汉代海昏侯刘贺生平的传记,通过对其生平事迹的描述,让我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刘贺的传奇经历和独特性格。

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同时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王子,逐渐成为了一个影响历史的帝王,然后又沦为平民,最终又成为了一代海昏侯。

他的命运多舛,但他的性格却充满了坚韧和毅力,始终保持着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历史记载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对于我们理解历史的重要性。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分析,还原了刘贺的真实面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历史人物。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历史记载的局限性,需要我们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历史。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对汉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刘贺的生平事迹,我看到了汉
代社会的风貌和特点,也看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储备,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海昏侯刘贺》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刘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汉代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我的未来学习和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现实。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这位历史人物,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海昏侯墓主人是谁?为何说海昏侯墓主人是刘贺

海昏侯墓主人是谁?为何说海昏侯墓主人是刘贺

海昏侯墓主人是谁?为何说海昏侯墓主人是刘贺>1、刘贺简介刘贺(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后元元年(前88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

元康三年(前63年),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

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2、三重证据可证明海昏侯墓主为汉武帝之孙刘贺公开资料显示,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是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昭帝驾崩后继位。

登基仅27天便因荒淫无道、不听劝谏遭废黜,史称汉废帝证据之一:玉印刻“刘贺”二字。

2016年1月17日,考古队员开启内棺后发现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在遗骸的腰部位置,放置着一枚白色玉印,玉印上刻有“刘贺”二字。

专家介绍,这是刘贺的私信,在两汉时期,印章是常见随葬品之一,也是判断墓主身份的最直接证据。

证据之二:墨书金饼上有字“臣贺”。

在出土的金饼上,考古队员发现了模糊的墨书字迹,并释读出了关键部分:“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贺”字直接指明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而元康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三个年号。

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西汉酎金制要求有封地的侯和王,在每年八月祭祖时给朝廷献上黄金。

金饼上的墨书,也从侧面展现了当时的酎金制度。

证据之三:奏章副本署名“臣贺”。

在出土的木牍上,专家发现了海昏侯与侯夫人写给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仔细辨认,木牍上“海昏侯臣贺”、“陛下”、“呈太后陛下”、“元康四年六月”等字样清晰可见。

除证实墓主人身份外,发布会还揭秘了1月份开启内棺后的发现。

专家介绍,内棺随葬大量金器、精美玉器和漆器,墓主人遗骸下,有包金的丝缕琉璃席,席上有整齐排列的多组金饼。

3、海昏侯墓考古遗址拟建博物馆今早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发布后,专家表示其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价值。

海昏侯——刘贺

海昏侯——刘贺

2015年11月4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 布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考古成果,该墓园 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 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 侯墓园,对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 巨大。 2016年1月17日,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人 身份确认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考古队 员开启内棺后发现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在 遗骸的腰部位置,放置着一枚白色玉印,玉 印上刻有“刘贺”二字。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 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 落遗址。发掘至今,共出土金器、青铜器、 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 纺织品和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近两万 件,是江西省迄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数量最多、 种类最丰富、工艺水平最高的墓葬。
国家文物局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队队 长信立祥介绍,考古人员通过三批文物确认 墓主身份。第一批文物是出土木牍。木牍是 墓主生前写给汉朝皇帝的奏折,奏折中所写 的年代,与刘贺做海昏侯的年代符合。第二 批是一批出土金器。金器是墓主生前进贡给 汉朝皇帝的,金器上写有海昏侯“臣贺”字 样。第三是在内棺墓主人腰间部位发现的私 人印章,印章上写有刘贺二字。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 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 天,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 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 (前63年),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 国(今江西南昌)。神爵三年(前59年), 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2016年3月2 日,海昏侯墓的墓主人得到确认,就 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陵墓遗址:
2013年3月,媒体报道已发掘两年,位 于江西省新建县大塘坪观西村墎墩山的墎 墩墓可能是昌邑王刘贺墓。刘贺的身份极 为复杂,既当过皇帝又当过王和侯,在历 史上比较少见,所以墓葬有可能是按照皇 帝级别的规格下葬的。由于主墓室还没有 进行发掘,所以这一切都只是初步的推断。 如果墓主人真是刘贺的话,那么附近城池 的遗址应该就是海昏侯都城的遗址。

海昏侯刘贺

海昏侯刘贺

含英咀华逝在茫茫历史中……由于昭君出塞和亲,使得汉匈人民和平相处了五六十年。

为了纪念她,后人修建了这座高大的墓冢。

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说:“在内蒙古人民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座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内蒙访古》)而今,我伫立在青冢前,就想当年昭君那样一个女子能从当年的长安骑马到大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不过,昭君出嫁匈奴,虽然有益于民族团结,但是这种联姻绝非爱情使然,只是性贿赂或性政治而已!走出昭君墓旁的文物陈列室,我依依不舍地颔别青冢,坐上出租车,打开笔记本,阅读刚刚从昭君墓碑上摘录诗歌。

昭君的故事早已定格在历史深处,昭君的形象仍然变化在文学世界。

面对史书,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憧憬;面对诗卷,我们往往又可体会到历史的悲凉……海昏侯刘贺陕西刘虹○通常情况下,了解历史有两个途径,一是根据史料,一是根据文物。

史料和文物之间如能相互印证,就可对一段历史了解个大概。

然而有些时候,文物呈现的东西,使得史料记载的故事越发扑朔迷离。

对于漫长岁月而言,大多人的故事,不过平凡如微尘,跌入历史的尘埃,无处可寻。

如果不是近年考古界热炒的“惊世大发现”,我们很难会追溯2000多年前的岁月,翻捡一片枯叶那样,去翻捡一段旧事,从依稀的脉络,辨析其生命轨迹。

尤其对于废帝而言,较之于有着开国建邦,开辟盛世,卓越贡献的帝王来说,废帝的“倒霉”人生,显得过于灰暗,甚至是一个王朝的耻辱,羞于再提。

历史总在不可能中制造可能。

随“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达1万多件,刷新中国汉墓考古史,随着惊世财富,不断从陈腐的泥土里搬出,那段被掩埋的岁月,短促而曲折的人生,也重现世人面前,令人唏嘘。

这就是我去南昌时,一定要去江西省博物馆看一眼这位废帝的、也是庸常心态下的唯一理由。

用当代通常评判男人美好年华的话“男人四十一枝花”,33岁,正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朝“土豪”——海昏侯刘贺
海昏侯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中国迄今发掘的保存最好的列侯级别墓葬,其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

关于海昏侯具体历史、考古价值、出土文物,相信大家通过各种媒体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那么我们只单独谈谈其中的金器,看看刘贺是有多么的“土豪”。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刘备的先祖——满城中山靖王刘胜,以及身着金缕玉衣下葬的——定州中山怀王刘修。

此二人的等级都比刘贺要高,但是他们两人墓中的陪葬品加一起,约有小金饼80个,马蹄金4个,麟趾金1个,而刘贺作为一个列侯,金饼285枚、麟趾金25枚、马蹄金48枚、金板20块。

马蹄金和金饼都有什么用呢?
马蹄金一般是皇帝赏赐给大臣的,在当时作为一种身份和荣誉的象征,也可以当钱花,但是不好花,因为在当时一个250克的马蹄金相当于一万枚铜钱,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上,你若拿它去买个鸡蛋灌饼,需要找你9999枚铜钱,所以做一些大宗的贸易或是国与国之间的大买卖才能用的上。

金饼则是大臣铸造贡献给皇上用的,有没有可能哪个大臣家里困难,把皇上赏赐的马蹄金铸造成金饼再献给皇上呢?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刘贺不会,刘贺很富有,虽然他做了27天皇帝之后被废,变成了老百姓,但他只是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还享有俸禄的经济特权,并且他也是个“富二代”。

说到这,不得不提起刘贺的奶奶,成语“倾国倾
城”,出自《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此处指的便是刘贺的奶奶——李夫人。

由于汉武帝刘彻对李夫人的喜爱,也导致刘贺的父亲昌邑王刘髆(bó)颇受恩宠,所以刘贺持有的祖传家业也是很大的。

说到马蹄金还有一个故事。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告诉汉武帝刘彻:大宛国有一种宝马,叫汗血马。

汉武帝特别喜爱马,所以就想交好大宛国,换取此马,但是大宛国却不同意。

后来得知马藏在贰师城中,汉武帝就任命李广利(李夫人和李延年的长兄)为贰师将军,远征大宛国,并到贰师城取得汗血马。

随后贰师将军李广利成功破城取马,汉武帝甚是喜悦,自称去祭天的时候曾捕获白麟,水边又出现天马,此时又得汗血宝马,认为麒麟和马都是祥瑞之兆,所以把铸金的形状也改成了麟趾形和马蹄形。

目前一枚250克以上的马蹄金,价值将近1000万元人民币,这样推算刘贺墓中随葬的马蹄金价值将近5亿元,真可谓“土豪”。

刘贺墓中的随葬品还有200万枚铜币(五铢钱),重量10余吨。

这个应该是皇帝给刘贺的丧葬费,这些钱不一定是流通过的,也可以是皇上专门为刘贺的丧葬新铸的,但不管是流通过的还是新铸的,都可以消费使用。

200万枚铜币到底值多少钱呢?按理论算,这些钱在当时可以买4条命,当时汉朝的死刑要免死的话有两条路,要么交50万钱;要么接受宫刑。

据说司马迁当时没有凑够50万钱买命,所以惨遭宫刑。

最开始发现刻有“上”字的马蹄金,开始以为是按当时货币的等级,
上等流通货币黄金为上币;下等流通货币铜钱为下币。

可后来发现刻有“上”、“中”、“下”的马蹄金都有,就推翻了这种想法。

后来大家又推测可能和金子的纯度有关系,纯度高的为“上”,低的分别为“中”和“下”,但是后来经检测,纯度都是一样的99%。

目前专家还未得出完整结论。

希望专家们在日后的探索中得到相关线索,解开大家心中的疑团。

刘贺墓葬中的金器,它们虽然价值不菲,但对我们更有价值的是陪葬的书简、典籍,它会为我们揭示历史的奥秘,印证我们对历史的推测。

中国民族的历史悠久,值得我们骄傲,但在骄傲的同时,也应该真真切切的去学习和了解一些东西,中华文化、中华智慧才能得以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