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屏蔽门构成及原理(完整资料).doc
4.2 屏蔽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

4.2 屏蔽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
二、屏蔽门系统的控制方式
2.PSL控制
(1)开门操作。列车司机先打开PSL上的钥匙开关,然后操作PSL的开门按钮,出开门命令,DCU接收 到开门命令后,执行解锁、开门等顺序操作。 (2)关门操作。由司机操作PSL的关门按钮,发出关门命令,DCU接收到关门命令后,行关门、闭锁 等顺序操作。在所有屏蔽门关闭后,PSL向信号系统发出所有屏蔽门关闭并锁紧的信号,信号系统发 出开车命令允许列车离站。
4.2 屏蔽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
二、屏蔽门系统的控制方式
4.就地控制盒控制 由就地控制盒实现的单挡门的就地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自动模式。在自动模式下,单挡门运行在正常状态下,接受来自信号系统、PSL及IBP的远程控制, 其状态由信号系统进行监控。 (2)开/关门模式。在开/关门模式下,来自信号系统、PSL及IBP的命令被忽略,单挡门开/关或保 持开/关状态,其状态不被信号系统监控。 (3)隔离模式。在隔离模式下,可以由工作人员用钥匙或手动解锁开门,其状态被信号系统监控。
4.2 屏蔽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
二、屏蔽门系统的控制方式
5.手动控制 (2)应急门手动操作。当列车无法在规定范围内停车,且偏移量较大,导致乘客无法从滑动门进出时, 需对应急门进行手动操作。在站台侧,由站台工作人员用钥匙打开应急门:在轨道侧,由列车司机通 过广播指导乘客压推杆锁,打开应急门。 (3)端门操作,当隧道内发生火灾、列车出轨等情况,需要在轨道内停车时,可由乘客压推杆锁或由 站台工作人员在站台侧用钥匙手动打开端门,让乘客通过端门疏散到站台上。
二、屏蔽门系统的控制方式
3.紧急模式IBP控制
当发生火灾或有紧急情况时,车站控制室内的值 班人员应在车站控制室内操作IBP 上的钥匙开关,打 到开门位,打开屏蔽门(滑动门),待滑动门完全打 开后,PSC面板、PSL盘和IBP上的开门指示灯全亮。 本命令属于紧急状态下的紧急开门命令,优先级高于 PSL控制和系统级控制。
屏蔽门系统(PSD)全解

• 此 4 种控制方式可分别实现屏蔽门系统的3 种运 行模式,即正常运行模式 (系统级控制)、 非正 常运行模式(车站级控制和站台级控制)、紧急 运行模式(站台级控制和就地级控制)。
• 屏蔽门单元中所有设备的状态信息均通过现场总 线传达到每个屏蔽门控制子系统的主控单元上, 可以查询到所监视设备的状态,主要包括:屏蔽 门的运行及系统状态;障碍物探测;故障信息采 集和报警。
二、屏蔽门的系统构成
• 屏蔽门系统主要由门体、门机、电源与控 制等 4个部分组成。 • 门体结构一般由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 、端头门及门机顶箱、踏步板、上下部连 接结构等构成。 • 门机是由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悬挂机构 、锁定解锁机构组成。
• 电源是屏蔽门系统运行的动力能源,为了保证屏 蔽门系统在地铁运营中的高可靠性,必须采用一 级负荷与双路互为备用的电源。 • 控制系统设备由中央控制盘、远程监视设备、就 地控制盘、紧急控制盘、门机控制器、就地控制 盒组成。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和检测2 项基本功能 。控制模式按操作的方式和地点不同分为4 种: 系统级控制、车站级控制、站台级控制和就地级 控制。
屏蔽门系统(PSD)
一、屏蔽门的概念
•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即Platform Screen Doors简 称PSD 系统,也称站台门或月台幕门)是上世纪80年 代出现的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的一种安全节能装置。 • 它是一项集建筑、机械、材料、电子和信息等学科于一 体的高科技产品,设置于地铁站台边缘,将列车与地铁 站台候车区域隔离开来,在列车到达和出发时可自动开 启和关闭,为乘客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 站台屏蔽门系统作为保障乘客在站台候车时的屏障现 今在国内外已有了广泛的应用,运行效果良好。
图1 闭式屏蔽门
(完整word版)屏蔽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习

背景信息屏蔽门的基础知识讲解教学目标1.掌握屏蔽门的发展历程2.了解屏蔽门系统的功能和优点3.掌握屏蔽门的种类和屏蔽门在地铁中的专业术语4.了解屏蔽门的正常控制模式和非正常控制模式以及屏蔽门的操作教学内容1.屏蔽门基础知识的理论讲解2.结合车站设备实训指导书讲解当天实训内容教学步骤首先:讲解当天授课内容概要然后:理论知识的讲解其次:结合实训指导书讲解实训内容最后:让学生写实训报告工具和资料讲师:教案和教学资料学生:学习笔记、实训时带实训报告纸1.屏蔽门系统概述1.1.屏蔽门系统概况屏蔽门设备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的一种现金的环控设备。
屏蔽门发展历史:1987年新加坡的MRT一期和二期首次采用了屏蔽门系统,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屏蔽门运行路线。
1988年中国香港机场快线安装了屏蔽门系统。
1999年马来西亚吉隆坡的LRT2和英国伦敦的JUBILEE延长线都相机安装了屏蔽门系统。
1.2.屏蔽门系统功能概述屏蔽门系统是安装于地铁车站站台边缘,用以提高运营安全系数、改善乘客候车环境、节约运营成本的一套机电一体化的机电设备系统。
屏蔽门系统的功能:○1列车进站时配合列车车门动作打开或关闭活动门为乘客提供上下车通道。
○2隔断了站台公共区域和轨道区间,避免人员跌落轨道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了列车司机驾车进站的心里恐慌问题。
○3隔离了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活塞风以及粉尘等保证了站内乘客良好的候车环境,同时减少了空调冷量的损失。
○4为轨道交通实现无人驾驶创造了必要条件。
1.3.屏蔽门分类按照目前各国的屏蔽门系统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有一道自上而下的玻璃隔墙和活动门,沿着车站站台边缘和两个端头设置的全封闭型屏蔽门,这种全封闭型屏蔽门也叫全高屏蔽门。
第二类:上不封顶的玻璃隔墙和活动门,属于半封闭型屏蔽门,也叫半高屏蔽门。
半高屏蔽门相对于全高屏蔽门来说造价要低,这种屏蔽门主要起了一种隔离的作用,一般用于地上站和高架站。
地铁屏蔽门简介介绍

$number {01}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地铁屏蔽门概述 • 地铁屏蔽门的系统组成 • 地铁屏蔽门的性能特点 • 地铁屏蔽门的应用场景与案例 • 地铁屏蔽门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01
地铁屏蔽门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地铁屏蔽门是地铁系统中的一种安全设备,旨在防止乘客进入地铁轨道,确保 乘客安全。
该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地铁站台的 安全性,也有效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为地铁运营带来了更加环保和节能的 效果。
05
地铁屏蔽门的发展趋势与前 景
地铁屏蔽门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 地铁屏蔽门是一项现代化、科技化的城市轨道交通 设施,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早期的安全门。地铁屏蔽 门的出现,不仅提升了地铁运营的安全性,也极大 地改善了地铁乘客的乘车体验。
THANKS
04
地铁屏蔽门的应用场景与案 例
应用场景
1 3
地铁站台安全防护
地铁屏蔽门是安装在地铁站台边缘的一种防护设备,旨在提 高地铁站台的安全性。
人群控制与疏导
2
地铁屏蔽门可以控制地铁站台与轨道之间的间隙,确保乘客
安全上下车,并有效疏导人群。
节能与环保
地铁屏蔽门可以有效减少冷热空气的对流,节约能源,降低 地铁系统的运营成本。
作用
地铁屏蔽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地铁系统的安全性能,防止乘客跌入轨道或发生 其他意外。同时,地铁屏蔽门还可以提高地铁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列车停靠 时间。
组成与结构
组成
地铁屏蔽门主要由门体、控制系统、传感器等组成。
结构
地铁屏蔽门的门体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具有防撞、防火、防水等功能。门体上 部设有透明玻璃窗,方便乘客观察列车情况。门体下部设有滑动门板,用于开关 门。
地铁屏蔽门系统[1](完整版)
](https://img.taocdn.com/s3/m/43fa604f5a8102d277a22f1d.png)
地铁站台门分类
2、全高安全门系统
与屏蔽门系统相比较,两者的结构型式基本相同,只是全高安 全门系统的上部不封闭,门体的下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风口。其 主要的功能和特点: 除不能实现站台与轨道区间的密封隔离以外,全高式安全门系统和 屏蔽式安全门系统具有相同的优点; 可比较容易地升级为屏蔽门系统。
地铁站台门分类
地铁站台门分类
地铁站台门分类
4、电动栏杆系统
电动栏杆的高度一般为1.2~1.5m,安装在站台边缘,将站台区域 与轨道区域分隔开来,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安全性。与前几种型式相 比,其主要的功能和特点: 结构简单,造价低; 安装简单快捷,与土建接口较少; 建设周期短; 整体重量轻; 适用于老线改造;
地铁站台门分类
中国站台门发展史
国内第一条安装地铁屏蔽门的是2002年12月广州地铁二号线, 国内第一条安装地铁安全门2005年上海5号线春申路站,随后上 海、深圳、天津、北京等城市。随着地铁屏蔽门的普及,国内多 家屏蔽门生产企业也逐渐打破了其核心技术被国外几家企业垄断 的局面,深圳方大集团于2006年4月率先研发出国产化屏蔽门系 统,并且于2007年3月与深圳地铁签订了一号线续建工程地铁屏 蔽门系统的总承包合同,标志着我国的地铁屏蔽门产业已经进入 世界先进行列.嘉成屏蔽门——上海11号线一期(2008年9月 ~2009年12月),嘉成第一条完整线路。
制两侧站台的屏蔽门 。
2)两岛式站台的屏蔽门 控制系统分别与上下行信号系统及事故线接发
车作业配合,分别控制四侧屏蔽门。
侧式站台屏蔽门
两岛式站台屏蔽门
屏蔽门故障处理
屏蔽门三级控制 系统级 站台级 就地级
系统级控制
系统级(自动控制) 1. 在正常运行模式下,列车到站并停在允许的误差范
地铁屏蔽门系统

地铁屏蔽门系统地铁屏蔽门系统是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乘客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乘车环境。
本文将从定义、结构、工作原理、优点等方面对地铁屏蔽门系统进行介绍。
地铁屏蔽门系统是指在地铁站台上设置的一种安全装置,用于隔离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空隙,保障乘客安全。
它包括一系列的门扇和框架结构,安装在站台边缘与列车轨道之间。
地铁屏蔽门系统主要由门扇、框架结构、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等组成。
门扇采用玻璃或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透明度。
框架结构由铝合金或钢材制成,用于支撑和固定门扇。
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操作面板等,用于实现门的开关和监控。
电源系统则为整个系统提供电力。
地铁屏蔽门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当列车进站停稳后,控制系统会通过传感器检测到列车的位置,然后自动打开屏蔽门,使乘客能够方便快捷地上下车。
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控屏蔽门的开关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安全:屏蔽门可以有效地隔离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空隙,防止乘客跌入轨道或触电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舒适:屏蔽门可以减少列车进站时产生的噪音和气流对乘客的影响,使乘客在地铁站内感受到更加舒适的环境。
节能:屏蔽门可以减少地铁站内的空调能耗,降低能源消耗。
美观:屏蔽门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可以为地铁站增添现代化的气息。
地铁屏蔽门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的出现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快捷的乘车环境,也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大趋势。
清代门襟闭合系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形态和精美的工艺,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在艺术价值上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本文将从清代门襟闭合系统的背景、构成、使用方法、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文化、经济高度集权的时期,其服饰文化也呈现出独特的形态。
门襟闭合系统作为清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出现在清代中期,并在后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地铁屏蔽门构成及原理

地铁屏蔽门构成及原理地铁屏蔽门是指用于地铁车站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限制和安全控制的设备,它能够隔离乘客和轨道之间的空间,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地铁屏蔽门的构成和原理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三个主要类型:旋转型、滑动型和平移型。
旋转型屏蔽门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通常由两个对称的拱形门组成,门的中央设有一个透明的玻璃门板。
当乘客刷卡通过屏蔽门时,门会旋转打开,并在乘客通过后再旋转回原位。
这种屏蔽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占据空间较小。
它的原理是通过机械装置和电控系统控制门的旋转,确保只有合法的乘客可以通过,同时防止乘客逆行或在途中停留。
滑动型屏蔽门通常由两个门片组成,门片垂直地滑动开启和关闭。
乘客在刷卡通过屏蔽门时,门片会分开滑动并在乘客通过后再合拢。
滑动型屏蔽门的优点是开启和关闭速度较快,适用于高峰期大量人流的场所。
其原理是通过电动机和导轨等装置控制门片的开启和关闭,确保只有经过身份识别的乘客才能够通过。
平移型屏蔽门也是一种常见的类型,它的结构类似于一个电梯门。
乘客在刷卡通过屏蔽门时,门会水平移动并在乘客通过后再移回原位。
平移型屏蔽门的优点是与电梯等设备结构相似,易于维护和修复。
它的原理是通过电机和导轨等装置控制门的水平移动,确保只有授权的乘客能够通过。
地铁屏蔽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乘客需要携带有效票卡或刷卡进行身份验证;其次,屏蔽门通过读取票卡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并检测乘客的有效性;然后,当身份验证通过后,屏蔽门会根据不同类型的屏蔽门进行开启或关闭操作;最后,乘客通过屏蔽门并进入地铁车站。
地铁屏蔽门的构成和原理是为了保障地铁车站的安全和秩序。
通过限制乘客的行为,屏蔽门能够有效地防止逆行、闯红灯和意外摔倒等情况的发生,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
此外,屏蔽门还可以防止非法入侵进入地铁车站,减少恐怖袭击和其他安全隐患。
总之,地铁屏蔽门是地铁车站重要的安全设备,它的构成和原理多样化。
通过限制乘客的行为,地铁屏蔽门能够确保地铁车站的安全和秩序,提高乘客的安全感和出行效率。
(完整版)屏蔽门系统

第一章绪论随着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乘客乘车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所有地铁建设中的首要着眼点。
站台屏蔽门设备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一种先进的安全环控设备。
站台屏蔽门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并使用到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新兴安全机电设备。
随着屏蔽门系统设备技术的日益成熟,屏蔽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他系统中应用的优越性更加明显。
屏蔽门系统给地铁带来了显著的节能效果和车站内良好的候车环境及空气质量,给乘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站台屏蔽门系统是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一种安全装置,屏蔽门系统设置在车站站台边缘,将站台的区域和列车运动区域之间隔开的设备。
安装站台屏蔽门系统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乘客或工作人员跌落轨道而产生意外事故,列车在没有进站时,站台屏蔽门是处于关闭的状态,以此保证乘客候车的安全,防止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而当列车进站后,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门要求严格对准,并且要求列车车门与站台屏蔽门同时联动开启,以供乘客上下车,待乘客乘降结束后,站台屏蔽门和列车车门同步关闭。
站台屏蔽门未乘客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比并且大大提高了地铁的服务水平。
列车车门与站台屏蔽门作为乘客上下车的通道,两者的不同步问题会直接危害到乘客的乘车安全,会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服务质量。
车门、屏蔽门的开/关门问题由于牵涉车辆本身、信号系统和站台屏蔽门系统3个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轨道交通所关注的问题,为了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服务,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车门、屏蔽门开/关不同步的问题,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门及站台屏蔽门的开/关时序进行研究。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服务,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开/关不同步问题,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中站台屏蔽门和列车车门开/关门时序进行研究。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及要求,在研究开/关门同步性的基础上,着重的研究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开关同步性的信息传输流程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目录第一章屏蔽门设备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2)第一节屏蔽门功能介绍 (2)第二节技术参数 (3)第三节门体结构 (4)第四节驱动系统 (10)第五节控制系统 (11)第六节电源………………………………………………………………………………19第七节与其他系统接口 (22)第八节定义与缩写 (26)第九节一期工程屏蔽门设备配置 (27)第二章屏蔽门设备系统的操作 (28)第一节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28)第二节安全操作制度 (28)第三节屏蔽门设备操作 (29)第三章屏蔽门设备系统的应急处理 (31)第一节屏蔽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1号线一期工程运营暂行) (31)第二节运营针对1号线一期工程屏蔽门故障各岗位人员行动指引 (33)第四章屏蔽门设备系统的维护 (40)第一节设备维护分类 (40)第二节设备维护程序 (41)第三节设备维护工具 (44)第四节重要部件的检修方法(适用于1号线一期工程屏蔽门设备系统) (45)第五章屏蔽门设备专用钥匙管理办法 (47)第一章屏蔽门系统设备构成及工作原理第一节屏蔽门功能介绍站台屏蔽门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方引入应用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新兴机电设备。
屏蔽门系统安装在站台边缘,形成将站台区域与轨道区域隔开的一道屏障。
当列车正确停靠车站时,与列车车门相对应的屏蔽门将与车门同时开启,使乘客可以上下列车。
在列车车门关闭时屏蔽门也关闭,从而使得在列车离站后保持站台区域与轨道区域的隔离。
为乘客提供一个更安全、更安静、更舒适的乘坐环境。
同时屏蔽门的应用还可以为地铁的运营者节约运营的成本。
目前国际上象伦敦、巴黎、新加坡、歌本哈根等城市的地铁已纷纷采用屏蔽门。
中国的广州地铁二号线也成为内地第一条已正式投入运营并使用屏蔽门系统的地铁。
同时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地铁也将采用屏蔽门系统。
屏蔽门已经逐步成为现代化地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站台屏蔽门的主要作用:1、安全●杜绝了乘客或者物品跌入隧道区间的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保障了列车的安全正点运营●封闭的站台区间,提高了候车乘客及车站工作人员的安全感●可为无人驾驶的地铁系统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2、节约运营成本●对于采用空调系统的地铁由于空调风不再散失到隧道中去,大大降低了环控空调系统的能耗节约了电费,同时由于减小对空调系统的容量要求,也可降低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减少了对站台工作人员的数量要求,节约运营的人员成本3、舒适●减少列车进站和离站时所带来的噪音、活塞风等的影响,候车环境更安静舒适●减少隧道中的灰尘等污物进入车站,提供一个更加清洁的候车环境●减少因安全事故导致的列车误点,保障准点运行●乘客能更加有序而从容地上下列车、提高了效率第二节技术参数屏蔽门系统主要有机械和电器两部分构成,机械部分包括门体结构和驱动系统,电器部分包括控制系统、接口部分和电源。
1、A型屏蔽门单元:含两扇标准滑动门和两扇标准固定门。
2、B型屏蔽门单元:含一扇应急门、一扇标准固定门和两扇标准滑动门。
3、C型屏蔽门单元:含一扇应急门、一扇非标准固定门、一扇非标准滑动门和一扇标准滑动门。
4、一对标准滑动门的开度不小于2000㎜。
5、滑动门关闭时,能够探测到的障碍物最小厚度为10㎜。
6、应急门的开度不小于1100㎜。
7、端门的开度不小于900㎜。
8、阻止滑动门关闭的力≤150N。
9、滑动门解锁后的人工开启力≤150N。
10、每扇滑动门运动的最大动能≤10J。
11、关门时,每对滑动门最后100㎜行程为慢速爬行区,该行程范围内每扇滑动门的动能≤1J。
12、滑动门的开启速度0.10~1.0m/s,关闭速度0.10~0.8 m/s,全程无级调速。
13、滑动门开启时间为3.0~3.5s之间,关闭时间为3.5~4.0s之间。
14、一侧站台滑动门的启闭,应基本保持同步,启闭时间差控制在0.3~0.5s内。
15、站台天花距屏蔽门上盖板不小于250㎜。
16、屏蔽门应保证一定的气密性,以防止气体的过渡泄漏,10Pa气压下的泄漏量指标为12.2m3/h·㎡。
17、屏蔽门不作为防火墙考虑,但绝缘材料、密封材料和所有的电线电缆均应采用低烟、无毒、阻燃,且不含有放射性成分。
18、屏蔽门系统在开/关操作过程中,以及在列车全速通过时由车辆活塞风作用所发出的震动噪音,在距离屏蔽门1米、站台地面1.5米高处所测得的噪音目标值≤70dB(A)。
19、屏蔽门与站台土建结构采取绝缘措施,在500V直流试验电压下,门体与大地间的绝缘电阻>0.5MΩ。
20、屏蔽门上方顶盒内控制设备与门体连接,与轨道等电位,钢轨电平由供电系统放电柜限制其电压不大于90V。
在接触网断线后与门体接触,屏蔽门结构能将此时所产生的故障电流引入轨道,以允许牵引供电回路断路器断开牵引供电。
21、屏蔽门系统收到开/关门指令后,在0.3秒内开启/关闭屏蔽门。
22、列车停车精度±250mm。
第三节门体结构屏蔽门系统的门体结构为承重结构,主要包括上部预埋件、下部预埋件、立柱、横梁、门机梁、门体、门槛等部件。
1、上下部预埋件一般采用可调型连接结构,以吸收土建施工带来的误差及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保证设备精度,结构可靠。
2、立柱与门槛基体和上部连接件相连,为屏蔽门的主要受力构件,采用不锈钢材料。
3、横梁延站台纵向将所有的立柱连接在一起,保证整个钢架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是固定门安装构件。
4、门机梁是滑动门驱动装置、传动装置、门锁机构等的安装基体。
5、门体包括标准和非标准的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门等。
一对滑动门的开度要求不小于2米,应急门和端门的开度要求不小于1.1米。
以方便乘客上下车,并保证紧急情况下乘客的疏散速度。
框架结构地坎门机安装位置固定门滑动门应急门顶箱盖板下安装支架滑动门1)滑动门①应为中分双开式门,关闭时作为车站站台公共区与隧道区域的屏障,打开时为乘客提供上、下列车的通道,也可以作为在车站隧道区域发生火灾或列车故障时乘客的疏散通道。
滑动门玻璃边缘应有装饰边框图案,用以遮挡门框结构。
门玻璃上设必要的指示标示,以便引导乘客。
②滑动门有障碍物检测装置,检测障碍物最小厚度为5mm,当滑动门遇到障碍物时应弹开或停止运行,以保护被夹乘客或物品。
③每扇滑动门设置一套锁紧装置,在滑动门关闭后,锁紧装置可防止外力作用将门打开。
④手动开锁机构与设置与顶箱内的锁紧装置联动,在非正常运营模式和紧急运营模式时,站台工作人员或乘客手动打开滑动门,实现解锁,即每扇滑动门在轨道侧均可用把手、在站台侧均可用“通用”钥匙对滑动门进行开/关操作。
手动解锁把手采用内置式:在站台侧看是隐型把手,但在轨道侧看,有明显识别标志。
手动解锁钥匙孔的设置位置为防止无关人员的损坏,往往位置较高。
⑤为防止玻璃门体的损坏,可在门体下部设一定高度的踢脚板。
⑥采用中空橡胶密封和尼龙毛刷相结合的方式,以隔离噪音和阻止站台与轨道间空气及热量的对流,提高环控效率。
密封件使用寿命不小于5年。
⑦滑动门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安静,不应有“撞击声”等噪音产生。
2)固定门固定门隔断站台和轨道。
有小玻璃门和大玻璃门两种型式,大玻璃门在满足屏蔽门强度和港督的条件下,比较美观,小玻璃门具有拆换简单方便的特点。
门体装饰和密封同滑动门。
3)应急门①应急门隔断站台和轨道,有门锁装置,在紧急情况下允许采用手动打开,即站台工作人员可在站台侧用“通用”钥匙、乘客在轨道侧推压开门推杆将门打开。
②正常运营状态,应急门应保证关闭且锁紧,在公共区与隧道区间起隔离作用;当列车进站无法对准滑动门时可作为乘客应急疏散通道。
③应急门上设门锁装置,站台工作人员可在站台侧用钥匙开门,轨道侧设有开门推杆,推杆与门锁联动,乘客在轨道侧推压推杆将门打开,应急门向站台侧旋转90°平开,能定位保持在90°开度,不应自动复位,开关门时,除密封件外不允许有门扇其他部件与站台地面摩擦。
④开门推杆设有明显的指示标识。
⑤应急门门锁闭信号和解锁状态信号反馈到主控机(PSC)中。
⑥应急门未“关闭且锁紧”情况下,该扇应急门相邻滑动门的状态指示装置会发出声光报警。
⑦门体装饰和密封同滑动门。
4)端门①主要用于车站工作人员在站台和轨道之间的进出通道,同时兼顾紧急情况下疏散乘客的要求,端头门有门锁装置,在紧急情况下允许手动打开,即憨态工作人员可在站台侧用“通用”钥匙、乘客在轨道侧推压开门推杆将门打开。
②端门上设门锁装置,乘客可从轨道侧推压开门推杆开门,站台人员可用钥匙从站台侧打开。
端门打开后能自动复位至关闭。
开门推杆设有明显的指示标识。
③端门顶箱上设有声光报警装置(一期工程不具备)。
④端门向站台侧旋转90°平开。
开/关门时,除密封件外不允许门扇有其他部件与站台地面摩擦。
⑤端门状态信息送入PSC(一期工程不具备),再由PSC上传至车控室,并显示。
端门开启时间超过一定时间(可调)应报警。
5)边门最靠近端门的滑动门被称为边门。
6、门槛即是踏步板,分为固定门门槛、应急门门槛、端门和滑动门门槛。
采用防滑设计,带有凹槽,要满足耐磨、防滑、安装拆卸方便等要求。
第四节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和传动装置。
1、电机①采用直流电机。
②电机外壳保护等级不小于IP54。
③电机负荷计算标准:两个开/关门周期间隔120秒。
2、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必须是单电机同轴驱动(边门可特殊处理,但必须保证两扇门运行同步),可以是同步齿形带传动,也可以是滚珠螺杆传动。
1)皮带传动装置①采用同步齿形带传动,保证两扇门运动同步、稳定。
②皮带张紧力可调节,且为耐磨、阻燃、低烟、无毒材料。
③所有皮带夹紧装置和皮带轮与齿形带的齿形相匹配。
滑动门门体与皮带间采用刚性连接,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皮带不得发生折弯等不正常工作状态。
④皮带要定期检查张紧力。
2)螺杆传动装置①螺母与螺杆要有良好的润滑条件,润滑油应为防火型。
②螺杆和螺母采用非自锁螺纹,螺旋副配有预紧及间隙调整装置。
③滚珠螺杆传动中的滚动轴承,要求能够承受双向轴向力和径向力,实际使用寿命不低于30年。
第五节控制系统1、总体说明①屏蔽门控制系统满足屏蔽门在正常和非正常状态下的安全、可靠运行,在紧急状态下能保证乘客安全疏散。
②屏蔽门控制系统以车站为单位构成独立的监控系统,具备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③屏蔽门控制系统满足行车组织、信号系统的运行要求。
④屏蔽门控制系统满足总和监控系统的接口要求。
⑤屏蔽门控制系统采用UPS供电方式。
⑥控制系统中采用的电器元器件(如微动开关、继电器、电缆接头、连接件和接插件等),电缆接头应优先选用航空插头。
⑦屏蔽门边门收IBP盘控制,在站台发生火灾时作为消防排烟通道,可从车控室内电动打开站台屏蔽门边门不影响屏蔽门系统功能和整体性能(一期工程无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