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下册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教科版

课题详细内容教学目标教课要点教课难点教课方法教具准备7、用显微镜察看身旁的生命世界(三)课型新授(实验)P1-2第课时第一课时1、科学观点: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可以看到的细小生物;;在水中生活着好多形态万千的微生物;微生物往常都有特别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四周的环境。

微生物拥有生物的特点,如:对环境有必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响、能生殖等。

2、过程与方法:在显微镜下察看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点;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点;比较资料辨别微生物的种类。

3、感情态度价值观: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培育微生物拥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运用显微镜察看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记录并辨别水中的微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法、察看法、查阅资料法等分组实验器械: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

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

教师演示器械: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教师行为教课素材学生行为一、问题导入故事导入: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学生听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资料了以前鲜为人知的巧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察看记录里这样描述:今日我们借助显微镜来察看和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学习过程二、合作研究1、研究一:察看水中的微生物(1)、制作装片出示导学提示一1)准备好一块载玻片2) 在玻片中央放少许脱脂棉纤维载玻片3)在池塘水或培育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池塘水4)轻轻盖上盖玻片5)用吸水纸吸去剩余水分卫生纸(2)搜寻察看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出示导学提示二(1) 将装片放到载物台大将要察看的中心部分瞄准通光孔中央2)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线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3)挪动装片,搜寻装片上的生物4)找到生物后持续调整镜头高度使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察看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而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一样。

频频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照第 10 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课前活动:同学们,我们已经用显微镜观察过一些生物的细胞,我这里有一个生物标本,哪个同学愿意上来,使用老师的这架显微镜来观察一下?请你汇报观察到的标本情况。

(叶表皮细胞、血液细胞)你们的桌上也有一片生物标本,请你也来观察一下,能顺利观察到的请坐端正。

使用显微镜比较熟练,相信你们在这节课里会有更多的发现。

那么,我们开始上课了,好吗?上课!一、引入课题(3分)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继续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板书: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这是一杯水,我是从一个小池塘里取来的,你认为这杯水中可能会有生命吗?(根据回答板书:水中的微生物)2.大家的桌上也有同样的一杯水,用肉眼观察一下,你能不能看到微生物。

3.太小,所以我们的肉眼观察不清楚,今天我们要用显微镜观察,你对今天的观察活动有什么样的期待?二、制作玻片(7分)1、显微镜有了,水有了,可以观察了吗?哦,要制作成玻片标本,临时自作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称作临时装片。

(副板书:装片)2、这是课本中介绍装片的制作的三幅图,你能看懂吗?谁来说说你的理解?2.老师有一段小朋友制作装片的情境,大家可以看一下。

4.对制作装片还有问题吗?请每位同学独立制作一片,材料在实验盒里,坐端正表示你已经完成了。

三、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第一次观察)(12分)1.都完成装片制作了,那我们就要开始观察了,观察要有目的,这是我们的实验记录单,请看观察要求(课件出示,学生朗读)2、记录单在盒子里,观察到微生物了请举手示意,比比哪个小组找到的微生物种类最多!开始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吧!3.差不多了吗?要开始交流了。

哪一组先来展示你们的发现?还有哪一组想把自己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来,拿上你们的装片和记录单。

(板书:草履虫、鼓藻)其他组还发现了什么微生物?四、讨论微生物的生命特征。

(9分)1.我们已经成功地观察到了微生物,在我们的观察中,有哪些证据证明他们是生物呢?(板书:生物特征、运动)2.要不要再观察一次?好,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更多的证据。

小学科学6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小学科学6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小学科学6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小学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导言: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细胞和生物,进而了解生命的奥秘。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以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观察身边的生物,并描述其特征。

教学准备:1.显微镜;2.玻璃片;3.盖片;4.草叶、昆虫等生物样本;5.显微镜工作原理的简单模型。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学到的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你们在家中或学校周围是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生物?你能用显微镜来观察它们并了解更多有关它们的信息。

3.激发学习兴趣:你们对哪些生物感兴趣呢?二、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10分钟)1.给学生展示显微镜的结构:镜筒、物镜、目镜、台座、焦距调节等。

2.让学生观察显微镜原理模型,了解显微镜是如何放大物体的。

3.解释物镜和目镜的作用:物镜放大物体,目镜再次放大光线。

三、观察昆虫切片(15分钟)1.让学生准备显微镜、玻璃片、盖片和昆虫切片。

2.指导学生将昆虫切片平放在玻璃片上,并加上一滴水。

3.叠加盖片,并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台座上。

4.学生轮流观察昆虫切片,并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特征。

5.提问学生:你观察到什么?显微镜让你看到了什么你平时看不到的细节?四、观察草叶表皮细胞(15分钟)1.让学生准备显微镜、玻璃片、盖片和草叶。

2.指导学生将草叶表皮取下一小部分放在玻璃片上,加上一滴水。

3.叠加盖片,并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台座上。

4.学生轮流观察草叶表皮细胞,并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特征。

5.提问学生:你观察到了什么不一样的细胞结构吗?五、归纳总结(10分钟)1.师生互动: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2.归纳总结:通过观察昆虫切片和草叶表皮细胞,我们发现显微镜可以让我们看到微小细胞的结构,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世界。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事物,来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观察材料,如树叶、昆虫、植物等,让学生能够亲手操作显微镜,观察这些材料的细胞结构和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细胞、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

但是,学生对于显微镜的深入使用技巧,以及如何观察和分析细胞结构和特征,可能还不够熟练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能够熟练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2.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细胞的结构和特征。

2.教学难点:显微镜的深入使用技巧,如何观察和分析细胞结构和特征。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实践法: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显微镜,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析,教师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种观察材料,如树叶、昆虫、植物等,让学生能够亲手操作显微镜,观察这些材料的细胞结构和特征。

2.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台显微镜,并掌握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3.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第一篇:六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六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过程与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

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教学过程】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故事导入: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观察记录里这样描绘:“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动……”“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种小东西;而在一滴水中,‘狄尔肯’不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能够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肯”。

“狄尔肯”(拉丁文中“细小活泼的物体”的意思)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微生物。

1675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观察对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时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并不断地活动……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就好像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

教科版科学六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显微镜的使用和生命世界的认识。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周围的生物世界中发现秘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以及理解细胞的基本功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他们对显微镜有一定的了解,但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的能力还不够强。

在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生物现象,对周围的生命世界有一定的认知,但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生命世界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功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生命世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功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细胞的功能和生命世界的奥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问题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显微镜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身边的生物现象,引发学生对生命世界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师示范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3.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学生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分析细胞的功能。

教科版科学六下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对显微镜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的细胞结构,以及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对显微镜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对于观察到的生物样本,有一定的好奇心,愿意探索显微镜下的奥秘。

但是,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不清晰,操作显微镜不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的基本技巧。

2.让学生观察并认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的基本技巧,观察并认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不同生物样本的细胞结构,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物样本,帮助他们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显微镜、生物样本(如植物叶片、动物、微生物等)、显微镜操作演示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显微镜操作技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植物叶片、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样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操作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了解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了解到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环境。

(4)知道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文字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通过观察,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水里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方法]观察探究法[课前准备]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硅藻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鱼缸、池塘里的水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总是出现绿毛。

你知道水里为什么会长绿毛吗?据说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用显微镜来继续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看看那些绿毛是不是属于微生物,并做好记录。

二、探究新知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一)采集、培养微生物鱼缸、池塘、溪沟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

利用干草培养微生物: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

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结集而成的,瓶中许多单细胞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正式以此为养料进行大量繁殖。

(二)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实验名称制作微生物的玻片标本实验器材滴管、池塘或鱼缸里的水、载玻片、盖玻片实验内容用吸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课前活动:
同学们,我们已经用显微镜观察过一些生物的细胞,我这里有一个生物标本,哪个同学愿意上来,使用老师的这架显微镜来观察一下?请你汇报观察到的标本情况。

(叶表皮细胞、血液细胞)你们的桌上也有一片生物标本,请你也来观察一下,能顺利观察到的请坐端正。

使用显微镜比较熟练,相信你们在这节课里会有更多的发现。

那么,我们开始上课了,好吗?上课!
一、引入课题(3分)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继续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板书: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这是一杯水,我是从一个小池塘里取来的,你认为这杯水中可能会有生命吗?(根据回答板书:水中的微生物)
2.大家的桌上也有同样的一杯水,用肉眼观察一下,你能不能看到微生物。

3.太小,所以我们的肉眼观察不清楚,今天我们要用显微镜观察,你对今天的观察活动有什么样的期待?
二、制作玻片(7分)
1、显微镜有了,水有了,可以观察了吗?哦,要制作成玻片标本,临时自作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称作临时装片。

(副板书:装片)
2、这是课本中介绍装片的制作的三幅图,你能看懂吗?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2.老师有一段小朋友制作装片的情境,大家可以看一下。

4.对制作装片还有问题吗?请每位同学独立制作一片,材料在实验盒里,坐端正表示你已经完成了。

三、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第一次观察)(12分)
1.都完成装片制作了,那我们就要开始观察了,观察要有目的,这是我们的实验记录单,请看观察要求(课件出示,学生朗读)
2、记录单在盒子里,观察到微生物了请举手示意,比比哪个小组找到的微生物种类最多!开始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吧!
3.差不多了吗?要开始交流了。

哪一组先来展示你们的发现?还有哪一组想把自己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来,拿上你们的装片和记录单。

(板书:草履虫、鼓藻)其他组还发现了什么微生物?
四、讨论微生物的生命特征。

(9分)
1.我们已经成功地观察到了微生物,在我们的观察中,有哪些证据证明他们是生物呢?(板书:生物特征、运动)
2.要不要再观察一次?好,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更多的证据。

想要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使用高倍物镜来观察。

4.找到新的证据了吗?教师板书。

(繁殖运动细胞结构吃食长大)(回答不出,问微生物的生物特征只有这些吗?你猜测一下,还可能有什么生物特征?)
5.黑板上的这些生物特征,有的是我们已经观察发现的,有的是我们的猜测。

上课的时间有限,没有证实的这些特征怎么办呢?(课外继续观察,查阅一些资料评价:有道理,好办法)
五、课堂小结(5分)
1.自从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人类的视野大大拓展,现在人类发现并命名的微生物种类已经超过了10万多种,老师搜索了一部分水中的微生物图片和大家一起分享。

2.水中,许许多多的微生物组成了美丽的生命世界,有没有兴趣继续观察?
3.课中我们观察的微生物是经过培养的,想要继续观察的同学请看清楚培养方法。

有什么不明白的请举手。

六、指导生活(3分)
1.我们总结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示意板书)
2.出示原来一杯池水,问:这杯池水能喝吗?为什么?
总结:大多数微生物对我们是有害的,但也有一些微生物对我们也是有益的,总之,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3.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按老师的提示整理器材。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