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和局域网互联-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中的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与区别

计算机网络中的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与区别

计算机网络中的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与区别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连起来,用于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中,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是两种常见的网络形式。

它们在规模、传输距离、拓扑结构和使用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区别。

本文将对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与区别进行探讨。

一、局域网的特点1. 较小的范围:局域网是在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建立的网络,通常限于单一建筑物内或者同一局域范围内,如办公楼、学校、住宅区等。

2. 高速传输:局域网内的计算机通常通过高速的传输介质(如以太网、光纤等)进行连接,可以实现较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3. 低延迟:由于局域网范围相对较小,数据通信的延迟较低,响应速度较快,适合传输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

二、广域网的特点1. 大范围覆盖:广域网是连接较大地理范围内的网络,可以涵盖多个城市、州、国家甚至跨越国际间的网络。

2. 延迟相对较高:由于广域网的传输距离较长,信号传输需要经过多个中继节点,因此延迟相对较高,响应速度较慢。

3. 大带宽需求:广域网需要承载更多的数据通信,因此对带宽要求较高,需要采用高速的传输介质和优化的网络设备。

4. 强大的通信能力:广域网通常采用复杂的路由协议和通信协议,能够实现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多样化的数据传输。

三、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区别1. 范围不同:局域网的范围相对较小,广域网的范围较大,可以连接更多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2. 传输距离不同:局域网的传输距离通常在数百米到数千米之间,而广域网的传输距离可以从几十公里到上千公里不等。

3. 延迟和带宽不同:局域网由于范围较小,延迟较低,带宽相对较小;而广域网由于范围较大,延迟较高,需要更大的带宽来满足数据通信需求。

4. 管理与控制方式不同:由于局域网范围较小,管理和控制相对较简单,通常由单一的网络管理员负责;而广域网范围较大,通常需要复杂的网络管理系统和多个网络管理员来进行管理和维护。

计算机网络的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区别与联系

计算机网络的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区别与联系

计算机网络的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区别与联系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共享。

在计算机网络中,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两个常见的概念。

它们在范围、传输速度、拓扑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区别与联系。

一、局域网(LAN)的特点局域网指的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如办公室、学校、工厂等,通过专用的通信设备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的特点包括:1. 地理范围小:局域网的范围通常限定在500米至数千米之间,不能跨越较远的地理范围。

2. 传输速度高:由于局域网覆盖的范围相对较小,常采用高速传输介质(如以太网),传输速度较快。

3. 拓扑结构多样:局域网可以采用总线型、星型、环型等各种拓扑结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布局。

二、广域网(WAN)的特点广域网是一个覆盖范围较大的计算机网络,可以连接不同的城市、地区,甚至跨越国界。

广域网的特点包括:1. 地理范围大:广域网可以跨越较远的地理范围,可以实现城市、地区、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和信息传输。

2. 传输速度相对较慢:由于广域网的传输距离较远,传输速度会受到物理距离和传输介质的限制,相比局域网传输速度较慢。

3. 使用公共通信线路:广域网常常使用公共通信线路进行数据传输,例如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传输线路。

三、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联系尽管局域网和广域网在范围和传输速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也有一些联系:1. 相互连接:局域网可以通过路由器与其他局域网或广域网相互连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2. 传输协议相同:局域网和广域网都基于TCP/IP协议族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因此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3. 都有网络安全问题: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都需要考虑网络安全问题。

例如,通过加密技术、防火墙等手段来保护网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局域网和广域网在范围、传输速度和拓扑结构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但它们也有相互联系的地方。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现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无法缺少的一部分,而局域网和广域网则是互联网中两种最常用的网络形式。

在文章中,我将会准确描述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一、定义局域网(LAN)是指小范围内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一般是在建筑物或建筑群中使用,且其网络规模一般较小;而广域网(WAN)是一种更大规模的网络,一般采用点到点或者广播的方式实现连接,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范围局域网的连接范围一般不超过一个建筑群,最远也只能到达同一城市的距离范围,网络规模一般较小。

而广域网则覆盖更大的地理范围,可以连接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建筑群和组织。

三、硬件设备局域网的硬件设备一般包括网络适配器、中继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等,且局域网的网络组网架构多为星型拓扑结构。

而广域网的硬件设备则更加复杂,因为其连接的距离更远,需要更高端的网络设备,如光纤、传送带、集线器等等。

四、传输速度局域网的传输速度很快,因为连接距离较近,数据传输速度快且可靠;而广域网由于其网络规模和连接距离,传输速度往往较慢且传输的数据质量不稳定。

五、安全性由于区别于广域网的可远程访问性和开放性,局域网的安全范围更窄,可以通过物理方式隔离或者仅用软件手段进行保护。

而广域网则更开放和弱化安全性操作,很多组织都必须使用VPN,防火墙或其他特殊软件来保护隐私和保护机密。

六、管理由于其范围和规模的差异,局域网可由一个人或一小组人管理;而广域网则需要完整的IT部门或者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

结论综上所述,局域网和广域网都是互联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但是在使用它们时需要注意它们的异同点,以便于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网络。

局域网及广域网

局域网及广域网

局域网及广域网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网络又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为我们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局域网。

简单来说,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LAN)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办公室、一栋建筑物或一个校园内,将各种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连接在一起所组成的网络。

局域网的覆盖范围通常在几百米到几千米之间。

它具有传输速度快、延迟低、安全性较高等优点。

由于其范围较小,网络中的设备数量相对有限,因此便于管理和维护。

在一个公司内部,员工们可以通过局域网共享文件、打印机等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设计部门的同事可以将设计图纸快速地分享给其他部门,而无需通过外部存储设备进行拷贝传递。

局域网的组建方式也比较灵活。

常见的有以太网、无线局域网(WiFi)等。

以太网通常使用网线将设备连接起来,提供稳定且高速的数据传输。

而 WiFi 则让我们摆脱了网线的束缚,通过无线信号实现设备的联网。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办公室,我们都能轻松地通过 WiFi连接到局域网,享受便捷的网络服务。

在安全性方面,局域网可以通过设置访问权限、密码保护等措施,有效地防止外部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内部资源。

这对于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广域网。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则是一种覆盖范围更广的网络,它可以跨越城市、国家甚至全球。

与局域网不同,广域网通常是由多个局域网通过公共网络(如互联网)或者专用线路连接而成。

广域网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互联网。

当我们在家中通过宽带上网时,其实就是接入了一个广域网。

我们可以访问世界各地的网站、与远方的朋友进行视频通话、下载各种资源等。

广域网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访问。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比较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比较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比较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两种常见的网络类型。

它们在范围和覆盖面积、连接设备、传输速度、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局域网和广域网进行比较,以揭示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范围和覆盖面积局域网通常用于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如家庭、办公室、校园等。

其范围一般限定在数百米到数千米之间。

局域网通过局域网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将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受控的网络环境。

广域网则覆盖的范围更大,通常跨越多个城市、国家甚至大洲。

广域网利用各种传输介质(如光纤、卫星等)实现远程通信。

由于其超大范围,广域网需要借助各种传输设备(如调制解调器、网关等)进行连接和管理。

二、连接设备在局域网中,主要连接的设备主要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打印机、网络存储设备等。

通过网络设备,这些设备可以相互通信、共享资源和数据。

广域网则通常连接多个局域网,甚至是其他广域网。

与局域网不同,广域网更多地涉及到跨地域的连通性。

三、传输速度由于局域网的较小范围和较少设备数量,其传输速度通常更快。

现代局域网常使用高速以太网技术,可实现百兆甚至千兆的传输速度。

这使得局域网在内部数据共享、多媒体传输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

广域网由于跨越较大区域,往往受到物理距离和网络拥塞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传输速度相对较慢。

广域网的带宽通常比局域网的带宽小得多。

但是,随着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域网的传输速度也在逐步提升。

四、安全性由于局域网范围相对较小,访问局域网资源需要经过认证和授权,因此局域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管理员可以通过配置网络设备和安全协议来保护局域网中的数据和信息。

广域网由于其公共性和开放性,相对容易受到网络攻击的威胁。

建立安全的广域网需要采取严格的访问控制、加密技术和安全策略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五、适用场景局域网适用于需要高速内部通信和资源共享的小规模网络环境,如家庭、办公室等。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本文档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详细信息和使用指南。

以下内容将分别介绍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定义、特点、构成和应用。

一:局域网1.定义: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网络。

2.特点:a. 小范围:局域网通常覆盖的范围较小,如办公室、校园等。

b. 高速:局域网内的传输速度较快,通常使用以太网等高速传输技术。

c. 高稳定性:局域网内设备连接稳定可靠,故障率较低。

3.构成:a. 交换机:用于连接局域网中的各个设备,以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b. 主机:在局域网中提供主要服务和资源的计算机。

二:城域网1.定义: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是指在城市范围内覆盖的计算机网络。

2.特点:a. 中等范围:城域网通常覆盖城市或城镇的范围,比局域网范围更大。

b. 中速:城域网的传输速度较局域网慢,但比广域网快。

c. 高可靠性:城域网连接设备可靠,通信稳定性较高。

3.构成:a. 路由器:在城域网中负责数据转发和路由选择的设备。

b. 光纤电缆:城域网通常使用光纤电缆作为传输介质。

三:广域网1.定义: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是指连接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2.特点:a. 大范围:广域网覆盖范围较大,可以跨越城市、国家甚至跨越大陆。

b. 低速:受到地理距离和传输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广域网的传输速度相对较慢。

c. 低稳定性: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广域网故障率相对较高。

3.构成:a. 网关:广域网中提供路由和数据转发功能的设备。

b. 传输介质:广域网通常使用方式线路、光纤等媒介进行数据传输。

附件:1.局域网示意图:附图1详细展示了局域网连接设备和关系。

2.城域网示意图:附图2展示了城域网的覆盖范围和连接方式。

3.广域网示意图:附图3展示了广域网跨越大范围的连接方式。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区别与应用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区别与应用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区别与应用在现代网络通信中,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是两个常见的概念。

它们分别指代了在不同范围内的网络连接方式和应用场景。

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网络技术。

一、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1. 范围:局域网:局限于较小的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或一个建筑物内。

广域网:覆盖更广泛的范围,可跨越城市、国家甚至跨越不同地区。

2. 连接方式:局域网:通常通过以太网等有线或无线技术连接设备。

广域网:需要利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通信线路或者通过卫星、光缆等方式实现连接。

3. 传输速度:局域网:由于范围较小,数据传输速度较快,常常在百兆或千兆位每秒(Mbps)的速度范围内。

广域网:由于跨越较大范围,受到物理距离和设备限制,传输速度相对较慢,一般在数百kbps至数十Mbps之间。

4. 安全性:局域网:相对封闭的网络环境,相对较易于管理和保护,可采用各种安全设置和防火墙,降低网络风险。

广域网:通过公共通信线路连接,需要更多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如加密技术和虚拟专用网络(VPN)等。

二、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应用1. 局域网的应用:a. 家庭网络:多个家庭成员可以共享宽带、打印机和文件等资源,方便家庭内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b. 办公室网络:员工可以共享打印机、共享文件以及实现内部即时通讯等,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c. 学校网络:为学校内部师生提供了教学资源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方便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开展。

2. 广域网的应用:a. 公司分支机构之间的连接:通过建立广域网,实现不同地区分支机构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方便统一管理和协作。

b. 银行、跨国企业等跨地区的组织机构:通过广域网实现跨地区办公和数据传输,方便日常运营和决策。

c. 云服务和远程访问:利用广域网,用户可以使用云服务平台访问和存储数据,也可以通过远程访问方式实现远程办公和远程教育等。

《局域网广域网》课件

《局域网广域网》课件
局域网通过共享通信通道、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等方式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 输和资源共享。
局域网的特点
覆盖范围较小
局域网覆盖范围有限,通常在一个建筑物、 校园或特定区域内。
高传输速率
局域网传输速率较高,一般在10Mbps至 1Gbps之间,甚至更高。
安全性较高
由于局域网覆盖范围较小,通常限制了外部 用户的访问,因此相对较为安全。
局域网主要应用于企业、学校、机关等 内部网络建设,而广域网则更多应用于 公众通信、媒体传播等领域。
VS
详细描述
局域网主要用于构建企业、学校、机关等 内部的网络环境,实现内部的信息共享、 文件传输、设备控制等功能。而广域网则 更多应用于公众通信、媒体传播等领域, 如互联网接入、远程办公、在线视频等, 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远远超过局域网,可以连 接不同地区的计算机和设备。
传输速率较高
广域网的传输速率通常较高,可以满足各种应用 的需求,如高速数据传输、视频会议等。
ABCD
传输距离长
广域网的数据传输距离通常较长,可能达到数百 公里或数千公里。
通信费用较高
由于广域网的覆盖范围广泛,传输距离长,因此 通信费用相对较高。
广域网概述
广域网的定义
•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是一种跨越较大地理范围 的计算机网络,通常覆盖一个城 市、地区或国家,甚至全球范围 。它通过公共通信网络(如电信 运营商的线路)连接不同地理位 置的计算机、终端和设备,实现 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广域网的特点
覆盖范围广泛
智慧城市网络架构
感谢观看
THANKS
案例三:智能 家庭网络
03
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点交换机 传输线路
广域网技术及其传输速率
广域网连接类型 PSTN电话拨号 X.25公共分组交换 帧中继 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 DDN数字数据网 E载波 ADSL SMDS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 ATM SONET/SDH同步光网络 CATV线缆调制解调器 传输速率 56kb/s 64kb/s 56kb/s~45Mb/s 128kb/s~2Mb/s 2Mb/s 2Mb/s~565Mb/s
X.25 规定了 DTE-DCE 的接口
X.25 接口
DCE DTE
X.25 接口
DTE DCE
VC1 VC2
DCE
DTE
X.25 公用分组交换网
X.25 接口
X.25 的层次关系




用户数据在 X.25 的分组层(相当于OSI中的网络层) 加上 X.25 的首部控制信息后,就组装成为 X.25 分 组。 在数据链路层使用的是 HDLC 的一个子集——平 衡型链路接入规程 LAPB。 在分组层 DTE 与 DCE 之间可建立多条逻辑信道 (0~4095 号) ,使一个 DTE 同时和网上其他多个 DTE 建立虚电路并进行通信。 X.25 还规定了在经常需要进行通信的两个 DTE 之 间可以建立永久虚电路。这些虚电路号以及分组序 号等控制信息都写在 X.25 分组的首部中。
5.1.3 电话拨号网


电话拨号网是利用公用电话系统(PSTN)实现端与 计算机、端与端之间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信 的网络 主要组成

本地环路 干线 交换局

信号在电话系统的干线上以数字形式传输,但在 本地环路上却是以模拟信号传输





通常用于本地环路电话通信 PSTN是基于模拟技术的电路交换网络 利用PSTN进行数据通信必须使用MODEM 通话双方独占一个信道,传输速率低于56k 从网络体系结构看,PSTN是物理层协议,其上层 协议常采用PPP和TCP/IP PSTN数据通信方式:

由局域网和广域网组成互联网
互联网
局域网 结点交换广域网相连 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很广的互联网
广域网的功能
连接距离很远的两个局域网 移动用户远程访问企业网络 因特网接入 其它,如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与主机的相连

广域网的特点
速度慢而且具有随机性 突发的高速传输 速度中等但要求恒定 速度很快 速度快而且恒定
广域网的构成 当主机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例如,相隔几十或几 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局域网的物理层和链路层 协议不支持远距离传输和复杂多变的广域环境,显 然就无法完成主机之间的通信任务。这时就需要另 一种结构的网络,即广域网。 广域网的拓扑结构:点到点连接构成的网状结构 广域网的基础:电信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了专用的交 换设备如X.25、帧中继、ISDN交换机等。 广域网的基本组成:
上640kb/s,下8Mb/s
45Mb/s
155Mb/s~2.5Gb/s
52Mb/s~10Gb/s 50Mb/s
广域网的协议层次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PSTN、DDN、E载波、ADSL、 SONET/SDH、CATV属于物理层的广域 网协议 ISDN、帧中继、SMDS、ATM属于链路 层以上的广域网协议
第5章
广域网与网络互联
5.1 广域网技术 5.2 网络互联技术 5.3 网络互联设备
本章学习重点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广域网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读者应该能够:
了解广域网的组成 了解广域网的所提供的各种通信服务类型 掌握网络互联设备

5.1 广域网技术
5.1.1 广域网的概述


X.25 的层次关系
用户数据
分组层(网络层)
X.25首部
用户数据 X.25 分组
数据链路层 LAPB首部 LAPB 帧
LAPB尾部
X.25 网与 IP 网
基于 IP 协议的因特网是无连接的,只提供尽 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无服务质量可 言。 X.25 网是面向连接的,能够提供可靠交付的 虚电路服务,能保证服务质量。 正因为 X.25 网能保证服务质量,在二十多 年前它曾经是颇受欢迎的一种计算机网络。


拨号上网 租用电话专线 用拨号或租用专线方式经PSTN转接入X.25
5.1.4 X.25分组交换网

它是在二十多年前根据 CCITT(即现在的 ITU-T)的 X.25 建议书实现的计算机网络。 它是OSI最下面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和网络层)同等层协议的组合。 X.25 只是一个对公用分组交换网接口的规约。 X.25 所讨论的都是以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为基础。 它由分组交换机和节点间的交叉连接组成
5.1.2 广域网的类型
主要有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这两种。
1. 线路交换网

PSTN(公共电话交换网)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DDN、ADSL、CATV、SONET/SDH等物理专线
2. 专业线路网 3. 分组交换网

X.25 快速分组交换(帧中继、交换的多兆比数据服务SMDS、 以及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和异步传递方式ATM 等)

X.25 网特点
可靠性高 多路复用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点对点协议

X.25 网退出了历史舞台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通信主干线路已大量使用光纤技术, 数据传输质量大大提高使得误码率降低好 几个数量级,而 X.25 十分复杂的数据链路 层协议和分组层协议已成为多余的。 PC 机的价格急剧下降使得无硬盘的哑终端 退出了通信市场。这正好符合因特网当初 的设计思想:网络应尽量简单而智能应尽 可能放在网络以外的用户端。

应当注意


即使是覆盖范围很广的互联网,也不是广域 网,因为在这种网络中,不同网络的“互连” 才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广域网是单个的网络,它使用结点交换机连 接各主机而不是用路由器连接各网络。 结点交换机在单个网络中转发分组,而路由 器在多个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中转发分组。 连接在一个广域网(或一个局域网)上的主 机在该网内进行通信时,只需要使用其网络 的物理地址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