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安全用药技术概述
水产健康养殖安全用药禁忌与技术要点

【内容摘要】:辣椒病毒病是影响我国田间辣(甜)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世界分布广泛,常给辣(甜)椒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
1932年我国广东首次报道该病的发生,20世纪60年代初报道了病毒病的毒源种类。
20世纪70年代以来辣(甜)椒病毒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发病率高、蔓延快,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的高达60%以上,甚至绝产。
【关键词】:水产健康养殖无污染无残毒健康养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以有效防治为主的措施,在养殖过程中消灭病原、改良养殖环境的各项理化因子,消除发病因素,使养殖水产品能在无污染的、近似自然的环境下健康生长;另一方面指养殖出来供人们食用的水产品是健康的、安全的,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检查标准的绿色食品。
水产要实现健康养殖,用药须注意众多禁忌。
一、水产健康养殖的安全用药原则(一)规范用药,健全档案。
渔用药物的使用必须按照《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1的规定执行,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类药,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切忌随意加大药物用量,以免造成养殖品种出现药物中毒甚至集中死亡。
严格执行农业部制定的《禁用清单》,杜绝使用禁用药物。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部已先后将甲基吡啶磷、地虫硫磷、林丹、毒杀酚、滴滴涕、硝酸亚汞、五氯酚钠、杀虫脒、孔雀石绿、磺胺脒、呋喃唑酮、氯霉素、环丙沙星、甲基睾丸酮和锥虫胂胺等药物列入了水产养殖禁用药物目录,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是不能使用的。
(二)正确诊断,合理用药。
正确的诊断是成功治疗的首要条件,根据症状和病原来准确确定病因,正确诊断后根据药物的适应来选择药物,并采用合理的投药方法。
同时应注意药物发挥疗效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指望用药的当天就能迅速见效,有时在用药后的一两天常有死亡增加的现象,如果药物的剂量是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可能是由于药物把动物体内的病原菌杀死后促使细菌细胞同时释放出内毒素,造成动物的急性中毒死亡。
这种情况下一般在3~4天后死亡率即会下降,否则应考虑药物剂量是否过大。
水产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

•
(2)缺乏机体所必需的物质。
(3)机体本身的改变。
1.2疾病发生的条件
疾病的发生不仅要有一定的原因,而且还需 要一定的条件。由于条件不同,即使有病原存在, 疾病可以发生,也可以木发生。条件大致可分为 机体本身的和外界环境的两大类。前者包括机体 的种类、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后者包括气 候、水质。饲养管理、生物区系等
水产用药常识
• 1、阿维菌素溶液:按正常用量或稍微加量或稀释 倍数较低或泼洒不均匀,会造成鲢鱼或鲫鱼的死 亡。海鱼贝类在泼洒不均匀的情况下而导致死亡。 • 2、甲苯咪唑溶液:按正常用量,胭脂鱼发生死亡, 淡水白鲳、斑点叉尾敏感;各种贝类敏感,无鳞 鱼慎用。 • 3、硫酸铜:不能和生石灰同时使用。当水温高于 30℃时,硫酸铜的毒性增加。硫酸铜的使用剂量 不得不超过300克/亩?米,否则可能会造成鱼类中 毒泛塘。烂鳃病、鳃霉病不能使用。鳜鱼慎用。
如何合理用药
• 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 正确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疾病的本质,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1.1疾病发生的原因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 存在的。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类: (1)致病性刺激:包括机械性刺激、物理性刺激、化学 性刺激和生物性病原四大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8、维生素C:不能和重金属盐、氧化性物质同时 使用。 • 9、杀藻药物:所有能杀藻的药物在缺氧状态下均 不能使用,否则会加速泛塘。 • 10、硫酸铜、硫酸亚铁:贝类禁用,用药后注意 增氧,瘦水塘、鱼苗塘适当减少用量,30日龄内 的虾苗禁用。广东鲂、鲟、乌鳢、宝石鲈慎用。 • 11、硫酸乙酰苯胺:注意增氧、珍珠、蚌类等软 体动物禁用;放苗前请试水;鱼苗及虾蟹苗慎用。
水产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

• 1、阿维菌素溶液:按正常用量或稍微加量或稀释 倍数较低或泼洒不均匀,会造成鲢鱼或鲫鱼的死 亡。海鱼贝类在泼洒不均匀的情况下而导致死亡。 • 2、甲苯咪唑溶液:按正常用量,胭脂鱼发生死亡, 淡水白鲳、斑点叉尾敏感;各种贝类敏感,无鳞 鱼慎用。 • 3、硫酸铜:不能和生石灰同时使用。当水温高于 30℃时,硫酸铜的毒性增加。硫酸铜的使用剂量 不得不超过300克/亩?米,否则可能会造成鱼类中 毒泛塘。烂鳃病、鳃霉病不能使用。鳜鱼慎用。
• 酸性药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氯霉素、四环 素、吹哺类等药物,在碱性水环境中的作用减弱; 而碱性药物(如卡那霉素)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 新洁尔灭)和磺胺类等,其作用则随水体PH值的 升高而升高。又如漂白粉在碱性环境中,由于生 成的次氯酸易解离成次氯酸根离子(OCL-),因 而作用减弱。除了上述因素外,水体中有机质含 量及生物密度也会影响药物效应。有机质的大量 出现,通常可减弱多种药物的抗菌效果,尤其是 化学消毒剂更为明显。
如何合理用药
• 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 正确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疾病的本质,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1.1疾病发生的原因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 存在的。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类: (1)致病性刺激:包括机械性刺激、物理性刺激、化学 性刺激和生物性病原四大类。
• 因此,在选择疾病防治的药物时,应根据 要达到的目的,确定选择哪一种或哪一类 药物。例如,如果要消除养殖池塘底泥中 的硫化氢毒害或者降低水体中氨氮的浓度, 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则可选择硅酸 铁、沸石或者一些氧化剂效果较好;如果 以杀灭或者抑制病原微生物为目的,则以 选择漂白粉、硫酸铜或者其他一些消毒剂 效果为好 。
水产养殖用药实用技术

水产养殖用药实用技术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生产产业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而水产养殖用药实用技术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是因为有了水产养殖用药实用技术的支持,水产养殖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
水产养殖用药实用技术是指在水产养殖业中使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以保障养殖水体中生物的健康和生长。
在实际操作中,水产养殖用药技术主要包括药物的选择、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剂量控制等方面。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水产养殖用药实用技术,才能更有效地预防水产养殖中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首先,在水产养殖用药实用技术中,药物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水产养殖环境和池塘水质特点会影响到药物选择的范围。
因此,养殖户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选择,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盲目使用药物。
此外,还需要注意药物的毒性和残留期等因素,以避免对水体和水产物质造成污染,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在药物使用方法方面,也是需要技术支持的。
在给水产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用药的浓度、用药的时间和频率等因素,保证药物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又不会对水产造成伤害。
为此,养殖户需要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才能更好地保障水产的健康和成长。
此外,药物的剂量控制也是水产养殖用药实用技术中重要的一环。
药物的剂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甚至会对水产造成伤害。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来进行使用,不可随意增减。
同时,还需要注意在给水产使用药物时,要均匀地撒布在水体中,以保证每个水产都能吸收到足够的药物。
总的来说,水产养殖用药实用技术是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养殖户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水产养殖用药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养殖中的疾病,提高养殖效益。
希望不仅养殖户能够重视水产养殖用药实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希望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能够加大对水产养殖用药技术的支持和研究,共同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水产养殖安全用药常识

{ 辑 冬 i 责 编 王 武 任 /
水产养殖 安全用药 常识
●杨 四秀【 蒋艾青闭 l , 习
近 年 来 , 着 水 产 养 殖 的 迅猛 发 展 , 养 殖 户 为 了 随 各
克霉唑等。抗 病毒一般 为伏碘 、 毒灵 , 目前还没有 病 但 高效病毒药。生产中应以预 防为主 ,注射草鱼灭 活疫
原则, 没有认识到科学预防的重要性 。鱼生活于水中 ,
一
此类药物使用后能杀灭水体 中病原菌 、寄生虫及 鱼类有害的其他 生物 , 到预 防鱼病 的作用 。 起 而水体 消 毒类一般 多为消毒剂 , 常用 的有漂 白粉 、 伏 、 碘 二氯异 氰脲酸钠 、 生石灰 、 氨水 、 二氧化氯 、 过氧 化钙 、 溴氯海
性科学配伍。
2 用药重 高效 、 高毒 - 4 轻
许 多 养 殖 户 用 药 时 没 了 解 药 性 。也 没 有考 虑 使 用 后对水产品的“ 致” 三 作用 。而 一 味 强调 消 毒效 果 和 治
抗真菌类常用药中效果较好的有食盐 、 甲基 蓝 、 亚
青 鱼 等 : 鱼苗 、 肚 里 用 竹 ’ 置用 、 阻 、 4 ..口珀 、 名优 码 用 丁 再 履 L T=  ̄ 4m, t5 牛
境 中形成剧毒 的敌敌畏 、 孔雀石绿 、 硝酸亚汞类有强毒 已被 禁 用 , 殖 户 应 杜 绝 使 用 这 些 种 类 药 物 . 用 其 它 养 可 无“ 三致” 的药物代 替 , L 如孑 雀石 绿在生产 中可用 亚 甲
基蓝代替 。
有无相互冲突作用 ,难免 出现相互抵 消疗效或毒性并 发作用增加毒性。在 养殖 过程中要 注意每种 药物 的特 性及配伍时的拮抗作 用 , 如青霉素系 列与氯霉素合用 , 磺胺类合用都将会产 生拮抗 性降低 药效 ;生石灰 与硫 酸铜 、 白粉混 用也产 生拮抗 : 漂 生石 灰与敌 百虫合用 则 增强敌百虫的毒性 ;实践 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及药物特
水产养殖药

水产养殖药物的种类、作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水产养殖药物的种类1. 抗生素类药物:如金霉素、氧氟沙星等,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
2. 抗寄生虫药物:如多虫灵、甲硝唑等,主要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
3. 杀菌剂类药物:如过氧化氢、双氧水等,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的真菌和细菌感染。
4. 消毒剂类药物:如漂白粉、次氯酸钠等,主要用于消毒水产养殖设备和场地。
5. 麻醉剂类药物:如丙酮酸乙酯、硫酸镁等,主要用于手术操作时对养殖动物进行麻醉。
二、水产养殖药物的作用1. 预防和治疗疾病: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和抗寄生虫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2. 提高养殖效益:水产养殖药物可以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增重,提高养殖效益。
3. 消毒杀菌:水产养殖中设备和场地的消毒杀菌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保障水产养殖健康。
三、水产养殖药物的使用方法1. 抗生素类药物:按照医嘱使用,严格按照剂量和使用时间进行使用。
2. 抗寄生虫药物:按照医嘱使用,注意不要过量使用或者长期连续使用。
3. 杀菌剂类药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
4. 消毒剂类药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
5. 麻醉剂类药物: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剂,并严格按照医嘱和说明书进行使用。
四、水产养殖药物的注意事项1. 不要过量使用或者长期连续使用药物,以防止出现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
2. 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用范围、剂量、使用方法等信息。
3. 使用药物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药物或者吸入药物气体。
4.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5. 使用药物后应注意对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害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药物是保障水产养殖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使用、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并注意个人防护和环境清洁消毒。
水产养殖用药常识与注意事项_一_

加。
相对于旧剂型和原料药而言,新剂型渔药有其诸多优点:(1)剂型是展示渔药生命力的保障。
渔药是目前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控制的最直接、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工具。
如将盐酸土霉素和烟酸诺氟沙星分别连续使用5天,池塘养的患病斑点叉尾鱼回即可基本停止死亡,有效治愈率分别可达48.86%、66.24%和58.03%、60.89%。
将交杀霉素和克病威结合使用3天~5天,患腐皮病的黄鳝也基本停止死亡,有效率高达71.5%和76.0%。
因此,渔药在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过程受到普遍重视。
渔药本身的药理效应固然重要,但若没有适宜的剂型与相应的适用制剂,就不可能成为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的有效手段。
只有剂型选择正确、合理,药物才会被机体充分吸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是剂型决定了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适用性和精确性等。
可以说剂型是渔药的强大生命力的保障,是渔药应用于监床的基本形式。
(2)剂型可以改变渔药作用的水产养殖用药常识与注意事项 (一)◇ 王玉堂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渔药是指专用于渔业方面有助于水生动植物健康生长的药物,主要限于增养殖业。
在我国,渔药包括微生物类药物、杀虫驱虫类药物、消毒类药物、中草药制剂、调节水生动物代谢或生长的药物、环境改良剂、水产疫苗等七大类。
截止到2009年底,兽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工作已基本结束,其中国家标准渔药制剂共有185种、187个剂型,在今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过程中只允许使用这些渔药。
这些渔药来源广泛、生产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疗效明显,是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首选,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通过GMP 认证的渔药生产企业近200家,年产渔药(不包括生物渔药和微生态制剂类)2.5万吨~3万吨,产值4亿多元。
剂型作为渔药应用的形式,可改变渔药的作用性质,调节药物作用的速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决定药物的稳定性,对渔药的疗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打破了“化学结构”是唯一决定疗效的传统观念。
水产养殖安全用药技术

药物的使用方法: 按照说明书使用, 避免过量使用或 滥用药物
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国家法 律法规,如 《中华人民 共和国渔业 法》、《中 华人民共和 国农产品质 量安全法》 等
遵守地方性 法规,如 《XX省水产 养殖安全管 理办法》等
遵守行业规 范,如《水 产养殖用药 技术规范》 等
合理选择药物
1
2
3
4
根据养殖品种和疾 病类型选择合适的
药物
避免使用禁用药物 和违禁药物
选用高效、低毒、低 残留的药物,减少对 环境和水产品的影响
遵循药物使用剂量 和疗程,避免过量
使用
准确掌握剂量
根据养殖品种、生长阶段、环 境条件等因素确定用药剂量
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 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定期监测水质、鱼体健康等情 况,调整用药剂量
药物使用方法: 根据药物特性选 择合适的使用方 法,如口服、注 射、浸泡等
药物的使用方法
药物的选择:根据养殖品 种、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
药物
药物的使用时间:根据药 物说明书和养殖品种确定 合适的使用时间,如连续
使用、间隔使用等
药物的剂量:根据药物说 明书和养殖品种确定合适
的剂量
药物的停药时间:根据药 物说明书和养殖品种确定 合适的停药时间,如连续
科学用药可以提高水产品的 营养价值和口感
02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减少药物 残留,保障水产品质量
04
规范用药可以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用药:减少 药物残留,保护
生态环境
生态平衡:保护 水生生物多样性,
维护生态平衡
水质安全:保障 水质安全,防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渔药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一)定义
渔药是“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养殖水体质量,以及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所使用的物质”。
(二)分类
目前,渔药大多以其使用目的进行分类。
大体可分8大类:
1、环境改良剂以改良养殖水域环境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包括底质改良剂、水质改良剂和生态条件改良剂。
2、消毒剂以杀灭水体中的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
包括氧化剂、双链季铵盐、有机碘等。
3、抗微生物药指通过内服、浸浴或注射,杀灭或抑制体内微生物繁殖、生长的药物。
包括抗病毒药、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等。
4、抗寄生虫药指通过药浴或内服,杀死或驱除体外或体内寄生虫的药物以及杀灭水体中有害无脊椎动物的药物。
包括抗原虫药、抗蠕虫药和抗甲壳动物药等。
5、生物制品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或生物技术制成微生物及其相应产品的药剂,通常有特异性的作用。
包括疫苗、免疫血清等。
广义的生物制品还包括微生态制剂。
6、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又称有益微生物、益生素、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利生菌、活菌制剂等,是从天然环境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微生物,经培养扩增后形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的制剂。
从广意上讲,包括了益生素、益生元和合生元。
也可以说是在微生态理论的指导下,改善和调理微生态,保持微生态平衡,调试水产养殖生物环境,提高其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益生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的制品。
养殖生产上实际应用的微生态制剂应包括活菌体、死菌体、菌体成份、代谢产物及具有活性的生长促进物质等部分。
7、中草药指以防治水产动植物疾病或养殖对象保健为目的而使用的药用植物,经加工或未经加工,也包括少量动物及矿物。
8、其它包括抗氧化剂、麻醉剂、防霉剂、增效剂、催产剂(激素)等药物。
(三)特性
药物按照其应用的范围一般分为三大类,即人用药物、兽药及农药。
尽管渔药被包括在兽药之内,但渔药有其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应用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两方面。
其应用对象主要是水产养殖动物,其次是水生植物以及水环境。
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的药物与兽药以及人用药物的关系较密切,而用于水生植物的药物则多与农药有关。
在渔药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水产养殖动物用药物,国内外对渔药的研发及应用主要集中于此。
渔药可直接用于水产养殖体,但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施放在水中,因此,其药效受水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水质、水温等,这是与人用药物及兽药的较大差别之一。
二、渔药购买
(一)应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兽药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兽药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渔药和药物饲料添加剂。
(二)渔药的采购应到持有国家经营许可证的渔(兽)药经营单位购买。
三、渔药鉴别
(一)检查药品包装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渔药包装应当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附具说明书,并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