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建立并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2.利用线段图理解“点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点数、总长、间距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建立并理解“点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培养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这种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出示,设疑激趣教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它不仅能写,能画,其实我们的手指中还隐藏了许多数学知识!现在请大家伸出你们的左手,这里有几根手指呢?预设:5根教师:那手指与手指间的空隙叫什么呢?预设:间隔教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两个手指间的空隙叫做间隔。
大家观察一下,5根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呢?预设:4个间隔教师:现在再看,现在伸出了几根手指呢?预设:4根间隔教师:4根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呢?预设:3个间隔教师:5根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4根手指之间有3个间隔,你们发现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数量关系了吗?预设1: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
预设2: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教师:那你能不能用数学式子来表示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呢?预设1:手指数=间隔数+1。
预设2:间隔数=手指数-1.教师:连手上都有这么多数学奥秘,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二、引入新知,经历过程,感受方法教师:请看,请大家默读一下:(课件出示问题)。
引例:同学们准备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那么这条路的一边将被树隔成了几段?教师:告诉我们哪些条件?(提问)要求什么问题?(提问)教师:同学们先用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动手并提问完成)教师:这里的有几个间隔?预设:4个教师:那你们能不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预设:20÷5=4教师:20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分别提问)预设:20表示这条路的长度(一般我们把它称为总长),5表示每隔5米栽一棵(我们一般把它称为间隔长),4表示有4个间隔。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学生会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植树和一端植两种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数学兴趣,体会数学价值。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马路一边栽了25棵梧桐树。
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银杏树,一共要栽多少棵?1.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2.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探究大象馆和猴山相距60m。
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m。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 你都知道了。
2. 你认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你会计算吗?试一试吧!总结植树问题总长()=()两端栽:棵数=() +1一端栽:棵数=()两端不栽:棵数=() -1三、课堂达标1.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m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
每隔5m栽一棵树(一端栽,一端不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2.一条走廊长32m,每隔4m摆放一盆植物(两端不放)。
一共要放多少盆植物?3. 一根木头长10m,要把它*均分成5段。
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
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第【2】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两端要栽)。
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间隔。
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请边上的2名同学站起来。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7.1植树问题(一)导学案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一)——植树问题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植树问题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难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课件、直尺、实验记录单、小棒、泡沫等。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伸出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也可以说有几个间隔?2、小游戏:(1)任选2个邻桌学生(喻为小树)起立,手拉手。
问:有几棵小树几个间隔?问:现在有()个间隔,()棵小树?再加一个学生呢?(2)请你们把看到的现象,在纸上画下来。
点拨:用线段图表示比较简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学习植树问题。
大家有信心学好吗?(二)【自主探究】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
(三)【例题精讲】1、3月12日是()节,人们都在植树,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为了美化环境,小区物业准备在一条长12米的小路一侧种小树,每隔3米种一棵,该怎么种?你能帮忙设计一个植树方案吗?用线段图表示你的方法。
(1)在小黑板上画出图示。
(2)展示不同的方案。
(3)比较:这几种植树方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请你来种,要使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两端都栽,可以每隔几米种一棵?①设计好每两棵数之间的距离,画成线段图,数一数共种了几棵数,有几个间隔?②分组画图或摆小棒,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③学生分小组合作研究、填写表格:3、小结: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4、出示:有一条全长100米的小路,同学们在路的其中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都要种)。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①不画线段图,你会解决吗?认真解答在练习纸上。
②介绍你是怎么解答的?③如果在路的两边都种上树,你能快速地说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吗?(四)【练习设计】1、练习二十四第1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导学案-【人教版】

《植树问题》导学案
一、尝试探究
同学们在全长2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
二、自主探究
1、一端栽一端不栽
⑴画出示意图:
⑵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是:
(3)列式计算:
2、两端都不栽
⑴画出示意图:
⑵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3)列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开运动会时学校要在一条长150m的跑道一边插上彩旗,每隔15m插一面,(两端都插),一共要插多少面?
2、小明家门前有一条长420m的小路一边要栽电线杆,每隔30m栽一根,(一端栽,一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根?
3、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
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都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四、拓展练习
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
12时敲响12下,敲完需要多长时间?。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导学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知识目标】1.了解植树对环境的意义。
2.认识种植树苗的基本知识。
3.能够解决种树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学会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
【引入】老师可以先给学生看一些植树造林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植树的意义及对环境造成的好处。
也可以对校园或家附近的环境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现有环境的问题,从而引出植树问题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1.认识植树的意义让学生围绕植树的意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植树对环境的重要性,植树可以提高空气的质量、净化土壤、保护水源等等。
2.认识种植树苗的基本知识给学生介绍种植树苗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时候种树最好、种植树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植树也是一门学问。
3.解决种树的实际问题设计一些与种树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比如:小明家有一片空地,他计划在这片空地种树,如果每隔2米种一棵树,他需要多少株树苗;如果每棵树之间的间距增加到3米,他需要多少株树苗。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植树问题是数学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植树的意义,也可以通过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希望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的活动,为保护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学生们进入“植树问题”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启发性讨论。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种树?种植树苗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植树对环境和自然的重要性,逐渐引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兴趣。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如果一个城市计划在沿街两侧种植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而沿街的长度是1000米,这座城市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让这段路两侧栽满树。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植树问题(两端栽树)、植树问题(两端不栽)、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实际上是设置等分点的计算问题,可以是知道总长和几个点求分成几段,还可以是知道几段和每份的长度求总长。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
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过程,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探索让学生进一步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培养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植树问题。
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探索、交流的实践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过程。
(1)植树问题(3课时)(2)练习课(1课时)(3)重点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本单元主要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先猜测——在动手操作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应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探究方法,使每个学生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1课时植树问题(1)1.以学生熟悉的手为素材,初步感受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激发探求植树问题的欲望。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2.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题直观易懂。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

(3)倾听老师的小结,明确封闭图形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1)完成老师的要求。
(2)学生用发现的规律独自解答例3。
(3)认真倾听,交流算式的意义。
3.倾听老师的总结,明确在封闭路线上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
三
巩固练习。(10分钟)
五
教学板书
植树问题(3)
1.一一对应
2.化繁为简
棵数=间隔数
六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给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自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进步的能量,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催化剂。在例3的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利用在黑板上画图,分析每一种解法,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每种解法的理解。学生有了这个催化剂,加上我的这种不拘泥于课件的教学方式,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就能发生良好的质变。
学习目标
1.了解沿封闭图形植树的特征。
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解决沿封闭图形植树问题的方法。
3.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沿封闭图形植树问题。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在封闭路线上探讨植树问题。
学习难点
掌握沿封闭图形植树的规律。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复习旧知,引入课题。(5分钟)
1.课件出示复习题。
(1)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我们班的植树任务是在一条8m长的小路的一旁,每隔2m栽一棵树,可以怎么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3导学案

植树问题(3)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究封闭图形中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探讨封闭曲线的植树问题。
学习重点:探讨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习难点:运用规律解决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自学课本第108页,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针对自主学习中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方法。
一、自主学习1、动手画一画。
在一个假设周长是40m的圆上插小旗,每隔10m插一面。
2、一共插了多少面小旗?小旗的面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3、如果把圆拉成直线段,小旗的面数和间隔数有同样的关系吗?画图试一试!小结:插小旗也是‘植树问题’,在封闭图形上植树相当于一端栽,一端不栽。
植树的棵树和间隔数()。
二、合作探究1、自学课本108页的例3,它是什么形状?有什么规律?2、学生根据规律,独立完成例3.3、拓展思维:如果一个五边形,怎么算?一个三角形呢?三、自我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四、课堂检测。
1、学校开展美化校园活动,在一个六边形花台上,每边摆6盆花,一共摆了多少盆花?2、同学们准备在一块正方形绿地的最外层植树,如果最外层每边植5棵,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五、小小设计师。
学校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改变校园环境,想全校范围内征集校园花坛设计方案。
有以下三种,请每组同学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图形,算一算如果每边放三盆花,一共可以摆放多少盆花?六、整理学案研读教材: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
数学特级教师林俊老师从教20余年来,充分认识到,研读教材应该是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
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
因此,钻研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理清脉络,用好教材资源。
整体研读,抓住联系。
整体研读,主要是指钻研单元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
第2课时植树问题(2)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倾听老师的讲解,明确解题之前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后再进行列式。
头每隔3 m栽一棵树,两端都不栽,一共栽了18棵,这条小路长多少米?
3×(18+1)=57(m)答:这条小路长57米。
3.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吗?(举例说明)举例略。
三
巩固练习。
(7分
钟)完成教材第107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在
小组内进行
简单的操作,
理解题意后,
独立解答。
教学过程中老师
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3分钟)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
己本节课的
收获。
2.独立完
成作业。
五
教学板书
植树问题(2)
棵数=间隔数-1
六 1.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