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
天线参数的度量单位

天线参数的度量单位天线参数是描述天线性能的指标,包括增益、方向性、频率响应等。
这些参数通常以特定的单位进行度量,以便对天线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比较。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天线参数及其度量单位。
一、增益(Gain)增益是衡量天线辐射电磁波能力的重要参数,它表示天线相对于理想点源天线的辐射能力。
增益是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度量,通常用dBi表示。
例如,一个天线的增益为3dBi,意味着它相对于一个理想点源天线具有3dB的辐射能力。
二、方向性(Directivity)方向性是指天线在特定方向上辐射或接收信号的能力,它描述了天线辐射或接收模式的空间分布。
方向性通常用无量纲的方向图来表示,其中最大增益处对应的方向被定义为主瓣方向。
方向性也可以用分贝(dB)来度量,称为定向性因子。
例如,一个天线的定向性因子为10dB,表示它在主瓣方向上的增益是无方向性天线的10倍。
三、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频率响应是指天线在不同频率下的辐射或接收能力。
它通常用功率或电压的响应值来表示,单位可以是瓦特(W)或伏特(V)。
例如,一个天线的频率响应为100W,表示它在特定频率下的辐射功率为100瓦特。
四、驻波比(VSWR)驻波比是评估天线匹配性能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天线输入端的驻波功率与匹配负载时的最小功率之比。
驻波比是无量纲的,通常用比值表示。
例如,一个天线的驻波比为1.5:1,表示驻波功率是匹配负载时最小功率的1.5倍。
五、极化(Polarization)极化是指电磁波的电场矢量相对于地面的方向。
常见的极化方式有水平极化、垂直极化等。
极化通常用线性极化度量,单位可以是分贝(dB)或无量纲的极化度。
例如,一个天线的极化度为20dB,表示它的极化效果比无极化天线好20dB。
天线参数的度量单位包括分贝(dB)、瓦特(W)、伏特(V)等。
这些参数和单位的准确描述和度量,有助于科学家、工程师和无线通信领域的专业人士对天线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估和优化。
天线的主要参数

天线的主要参数一、引言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无线信号转换成电磁波并进行传输。
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传输质量和容量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天线的主要参数,包括增益、方向性、频率响应、带宽、极化和效率等。
二、增益增益是衡量天线辐射功率相对于理想点源天线的能力的参数。
增益越高,天线辐射的功率越大,覆盖范围也就越广。
增益的单位通常用dBi(dB相对于理想点源天线)来表示。
天线的增益受到天线结构、天线尺寸和工作频率等因素的影响。
三、方向性方向性是指天线在空间中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能力。
天线的方向性可以分为全向性和定向性两种。
全向性天线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地辐射或接收信号,适用于需要覆盖全方向的应用场景。
定向性天线则可以将信号主要辐射或接收到某个特定方向,适用于需要特定方向性的应用场景。
四、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天线在不同频率下的辐射或接收能力。
天线的频率响应通常以辐射图或接收图的形式呈现,用于描述天线在不同频段下的辐射或接收特性。
频率响应对于天线的设计和使用非常重要,不同频率下的天线性能差异可能导致通信系统的不稳定性或性能下降。
五、带宽带宽是指天线能够工作的频率范围。
天线的带宽决定了它在不同频段下的适用性。
带宽越宽,天线在不同频段下的性能越稳定。
带宽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结构和参数来进行优化,以满足不同频段的需求。
六、极化极化是指天线辐射或接收电磁波时电场或磁场的振动方向。
常见的极化方式包括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和圆极化等。
天线的极化方式需要与通信系统中其他设备的极化方式相匹配,以确保信号的传输效果。
七、效率效率是指天线将输入的电能转换成辐射电磁波的能力。
天线的效率越高,输入的电能转换成辐射电磁波的比例就越大,系统的传输效率也就越高。
天线的效率受到天线结构、材料和工作频率等因素的影响。
八、总结天线的主要参数包括增益、方向性、频率响应、带宽、极化和效率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天线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室外板状天线参数

室外板状天线参数摘要:1.室外板状天线的概述2.室外板状天线的参数3.室外板状天线的应用场景4.室外板状天线与室内全向吸顶天线的区别5.室外板状天线的优势和局限性正文:一、室外板状天线的概述室外板状天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室外直放站工程中的天线,具有较高的增益和较大的功率。
它们通常用于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和覆盖,以满足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定位等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
二、室外板状天线的参数室外板状天线的主要参数包括增益、功率、工作频率、阻抗等。
增益是指天线能够提高信号强度的能力,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功率是指天线能够承受和发送的信号强度,也以分贝为单位表示。
工作频率是指天线能够有效工作的频率范围,通常以兆赫兹(MHz)或吉赫兹(GHz)表示。
阻抗是指天线在特定频率下的电阻和电抗,通常以欧姆(Ω)表示。
三、室外板状天线的应用场景室外板状天线主要用于室外直放站工程,如移动通信基站、广播电视发射塔、导航定位系统等。
这些场合下,天线需要具有较高的增益和较大的功率,以实现长距离的无线信号传输和覆盖。
四、室外板状天线与室内全向吸顶天线的区别室外板状天线和室内全向吸顶天线在用途、增益、功率、工作频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室外板状天线主要用于室外,增益较高,功率较大,工作频率较宽;而室内全向吸顶天线主要用于室内覆盖,增益较低(通常在3dBi 左右),功率较小,主要用于小范围覆盖。
五、室外板状天线的优势和局限性室外板状天线的优势在于其较高的增益和较大的功率,能够在较远距离内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和覆盖。
然而,室外板状天线的局限性在于其受天气、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且安装和维护较为复杂。
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

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有方向图,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极化方式等。
1天线的输入阻抗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
天线与馈线的连结,最正确情况是天线输入阻抗是纯电阻且等于馈线的特征阻抗,这时馈线终端没有功率反射,馈线上没有驻波,天线的输入阻抗随频次的变化比较缓和。
天线的般配工作就是除去天线输入阻抗中的电抗重量,使电阻重量尽可能地靠近馈线的特征阻抗。
般配的好坏一般用四个参数来权衡即反射系数,行波系数,驻波比和回波消耗,四个参数之间有固定的数值关系,使用那一个纯出于习惯。
在我们平时维护中,用的许多的是驻波比和回波消耗。
一般挪动通讯天线的输入阻抗为50Ω。
驻波比:它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 1 到无量大之间。
驻波比为 1,表示完整般配;驻波比为无量大表示全反射,完整失配。
在挪动通讯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但实质应用中 VSWR应小于。
过大的驻波比会减小基站的覆盖并造成系统内扰乱加大,影响基站的服务性能。
回波消耗:它是反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以分贝值表示。
回波消耗的值在0dB 的到无量大之间,回波消耗越大表示般配越差,回波消耗越大表示般配越好。
0表示全反射,无量大表示完整般配。
在挪动通讯系统中,一般要求回波消耗大于 14dB。
2天线的极化方式所谓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
当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垂直极化波;当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水平极化波。
因为电波的特征,决定了水平极化流传的信号在切近地面时会在大地表面产生极化电流,极化电流因受大地阻抗影响产生热能而使电场信号迅速衰减,而垂直极化方式则不易产生极化电流,进而防止了能量的大幅衰减,保证了信号的有效流传。
所以,在挪动通讯系统中,一般均采纳垂直极化的流传方式。
此外,跟着新技术的发展,近来又出现了一种双极化天线。
就其设计思路而言,一般分为垂直与水平极化和± 45°极化两种方式,性能上一般后者优于前者,所以当前大多数采纳的是± 45°极化方式。
天线原理、性能参数以及分类

天线原理、性能参数以及分类天线的原理要分两部分来说,⼀是发射天线,⼀是接收天线。
发射天线简单说,就是通过⼀根叫做“天线”的电极将天线与地之间形成的⾼频电场变成电磁波,从⽽能发射出去并传波到远⽅。
接收天线简单说,就是通过⼀根叫做“天线”的电极将空中传来的电磁波感应为电场,⽣成⾼频信号电压,送到接收机进⾏信号处理。
天线的性能参数1、⼯作频段(Frequency Range)⼯作频段:⽆论天线还是其他通信产品,总是在⼀定的频率范围(频带宽度)内⼯作,其取决于指标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满⾜指标要求的频率范围即可为天线的⼯作频率。
⼯作频段的宽度称为⼯作带宽,⼀般全向天线的⼯作带宽能达到中⼼频率的3-5%,定向天线的⼯作带宽能达到中⼼频率的5-10%。
2、输⼊阻抗(Input Impedance)输⼊阻抗:天线输⼊端信号电压与信号电流之⽐,称为天线的输⼊阻抗。
⼀般移动通信天线的输⼊阻抗为50Ω。
输⼊阻抗与天线的结构、尺⼨以及⼯作波长有关,在要求的⼯作频率范围内,使输⼊阻抗的虚部很⼩且实部相当接近50Ω,这是天线能与馈线处于良好的阻抗匹配所必须。
3、电压驻波⽐(VSWR)电压驻波⽐:天线的电压驻波⽐是把天线作为⽆耗传输线的负载时,在沿传输线产⽣的电压驻波图形上,其最⼤值与最⼩值之⽐。
驻波⽐的产⽣,是由于⼊射波能量传输到天线输⼊端并未被全部吸收(辐射)产⽣的反射波迭加⽽形成的。
VSWR越⼤,反射越⼤,匹配越差。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般要求驻波⽐⼩于1.5。
4、隔离度(Isolation)隔离度代表馈送到双极化天线⼀个端⼝(⼀种极化)的信号在另外⼀个端⼝(另⼀种极化)中出现信号的⽐例。
5、三阶互调(Third Order Inter modulation)三阶互调信号:是指两个信号在⼀个线性系统中,由于⾮线性因素存在使⼀个信号的⼆次谐波与另⼀个信号的基波产⽣差拍(混频)后的寄⽣信号。
互调现象就是由频带外的两个或多个载波频率混频后落在频带内的新的频率分量,造成系统性能下降的现象6、功率容量(Power Capacity)功率容量:天线的功率容量是指按规定的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可连续地加到天线上⽽⼜不致降低其性能的最⼤连续射频功率。
天线的五个基本参数

天线的五个基本参数
1 关于天线的五个基本参数
天线作为无线通讯的核心技术受到各路观众的广泛关注,五个主
要的 parametric 参数是天线特性的重要参考指标,包括增益、驻波比、半功率角、垂直波束宽度和水平波束宽度。
1 增益
增益(也被称为功率增益)是衡量天线收发能力的重要性能指标,
多用来衡量天线的信号增益真实性,一般越大表示接收和发射信号能
力越强。
一个常见单位是dBi,它是相对于理想天线的增益。
2 驻波比
驻波比是衡量天线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表示通过某一频率的有功
功率与负载的比例,驻波比越高,表示天线稳定性越强。
3 半功率角
半功率角是衡量天线波束宽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半功率容量点
(3dB点)处,天线发出和接收能量线与光轴之间夹角,这个角度越小,表示天线空间分布越集中,优度越高。
4 垂直波束宽度
垂直波束宽度是指一条水平线上,从天线输出的重要能量路径两
头向垂直方向投射的角度。
它受到天线结构的影响很大,我们一般认
为越窄的波束宽度,表示发射的范围越窄,表示天线的利用效率越高。
5 水平波束宽度
水平波束宽度是指一条垂直线上,从天线输出的重要能量路径两头向水平方向投射的角度,是衡量天线射向性的重要指标。
天线的水平波束宽度越窄,表示波束能量线对水平方向的散射越少,传输效率越高。
总之,增益、驻波比、半功率角、垂直波束宽度和水平波束宽度都是专业从事无线通信设计必备的参数,这五个参数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天线的性能,所有的参数都应该按照项目特点来进行综合评估。
天线基本知识汇总

天线基本知识汇总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电能转换为电磁波,将信号从传输介质(如空气)中发射出去或接收回来。
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无线通信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是关于天线基本知识的汇总。
1.天线的分类:根据应用领域和工作频率不同,天线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定向天线、全向天线、扇形天线、微带天线等。
2.天线的工作原理:天线的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电流通过天线时,它会产生一个电磁场,从而形成电磁波。
接收时,电磁波会被天线吸收,然后产生电流。
3.天线的参数:天线的主要参数包括频率范围、阻抗、增益、方向性、辐射效率等。
这些参数决定了天线的性能和适用场景。
4.天线的性能指标:-增益:天线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的能力,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增益越高,天线的发射和接收距离越远。
-方向性:天线辐射或接收信号的特定方向能力。
定向天线具有较高的方向性,可以减少多径传播和干扰。
-阻抗:天线的输入或输出端口的电阻性质。
与发射端口匹配的阻抗可以最大程度地传递电能,减少反射损耗。
-波束宽度:天线主瓣的角度范围。
较窄的波束宽度意味着更好的方向性和更高的增益。
-辐射效率:天线将输入功率转换为有效辐射功率的能力。
辐射效率高的天线可以更好地实现远距离通信。
5.天线的结构和设计:天线的结构包含一个或多个导体元件,并且根据应用需求进行设计。
常见的天线设计包括垂直极化天线、水平极化天线、天线阵列、圆极化天线等。
6.天线的应用:天线在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雷达、无线电广播等。
7.天线的安装和调整:为了确保天线的性能,需要正确地进行安装和调整。
安装位置和方向的选择对天线的性能和覆盖范围至关重要。
8.天线的特殊设计:根据应用需求,一些特殊设计的天线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室内小型天线、宽带天线、增强型天线等。
9.天线的未来发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线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移动通信天线性能及对网络的影响

(dBi ) +
Gr
(dBi )
−
Lo (dBi )
式中:Pr(dBm)表示覆盖范围内手机接收的辐射功率。 PT(dBm)表示基站辐射的功率。 S 表示手机距基站的距离。
λmin 表示基站工作的最短波长。 GT(dBi)表示基站天线的增益。 Gr(dBi)表示手机天线的增益。 Lo(dBi)表示传播中的其它损耗(含馈线损耗)
功率(dB)
百分比
2.15
40%
0.86
18%
0.67
14%
0.36
பைடு நூலகம்
8%
0.21
4.7%
0.13
2.9%
0.07
1.1%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 VSWR 较大时,功率损耗较大,如当 VSWR=3.0 时,减小辐射功率 2.15dB;但是当 VSWR 降低到某一程度时,它对辐射功率的影响就不十分明显,当 VSWR=1.5 时减小辐射功率 0.39dB,VSWR=1.3 时功率减少 0.13dB,这 0.28dB 的功率损耗在无线的衰落 信道中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要制造 VSWR 很低的天线成本会大幅升高,所以一般选择 VSWR=1.5 的基本可以满足要求(有的性能较好的天线可以达到 1.3)。
Γ(z)= V0-ejβz∕V0+e-jβz 由于存在反射波,所以从信号源来的有效功率没有全部送到负载,有一部分被反射,这种 损耗称之为“回波损耗”,用 dB 定义为:
RL=-20lg∣Γ∣ dB。 驻波比ρ定义为沿着传输线上的电压最大值(波腹电压)与最小值(波节电压)的比值,即:
网络优化中心 宋锴 第 3 页 共 8 页
(1) 对话务量高密集区,基站间距离 300-500 米,计算得出 a 大约在 10°~19°之间。 采用内置电下倾 9°的+45°双极化水平半功率瓣宽 65°定向天线 。再加上机械可变 15°的倾 角,可以保证方向图水平半功率宽度在主瓣下倾 10°~19°内无变化,可满足对高密集市区覆 盖且不干扰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
有方向图,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极化方式等。
1 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
天线与馈线的连接,最佳情形是天线输入阻抗是纯电阻且等于馈线的特性阻抗,这时馈线终端没有功率反射,馈线上没有驻波,天线的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平缓。
天线的匹配工作就是消除天线输入阻抗中的电抗分量,使电阻分量尽可能地接近馈线的特性阻抗。
匹配的优劣一般用四个参数来衡量即反射系数,行波系数,驻波比和回波损耗,四个参数之间有固定的数值关系,使用那一个纯出于习惯。
在我们日常维护中,用的较多的是驻波比和回波损耗。
一般移动通信天线的输入阻抗为50Q。
xx:
它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 1 到无穷大之间。
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驻波比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1.5,但实际应用中VSWR应小于1.2。
过大的驻波比会减小基站的覆盖并造成系统内干扰加大,影响基站的服务性能。
回波损耗:
它是反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以分贝值表示。
回波损耗的值在OdB的到无
穷大之间,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差,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好。
0 表示全反射,无穷大表示完全匹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回波损耗大于14dB。
2 天线的极化方式
所谓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
当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垂直极化波;当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水平极化波。
由于电波的特性,决定了水平极化传播的信号在贴近地面时会在大地表面产生极化电流,极化电流因受大地阻抗影响产生热能而
使电场信号迅速衰减,而垂直极化方式则不易产生极化电流,从而避免了能量的大幅
衰减,保证了信号的有效传播。
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均采用垂直极化的传播方式。
另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最近又出现了一种双极化天线。
就其设计思路而言,一般分为垂直与水平极化和士45°化两种方式,性能上一般后者优于前者,因此目前大部分采用的是士45极化方式。
双极化天线组合了+45°和-45两副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天线,并同时工作在收发双工模式下,大大节省了每个小区的天线数量;同时由于士45为正交极化,有效保证了分集接收的良好效果。
(其极化分集增益约为5dB,比单极化天线提高约2dB。
)
3天线的增益
天线增益是用来衡量天线朝一个特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它是选择基站天线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一般来说,增益的提高主要依靠减小垂直面向辐射的波瓣宽度,而在水平面上保持全向的辐射性能。
天线增益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行质量极为重要,因为它决定蜂窝边缘的信号电平。
增加增益就可以在一确定方向上增大网络的覆盖范围,或者在确定范围内增大增益余量。
任何蜂窝系统都是一个双向过程,增加天线的增益能同时减少双向系统增益预算余量。
另外,表征天线增益的参数有dBd和dBi。
DBi是相对于点刺煜叩脑鲆妫诟鞣较虻姆涫蔷鹊模籨Bd
相对于对称阵子天线的增益dBi=dBd+2.15b相同的条件下,增益越高,电波传播的距离越远。
一般地,GSM定向基站的天线增益为18dBi,全向的为11dBi。
4天线的波瓣宽度
波瓣宽度是定向天线常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是指天线的辐射图中低于峰值3dB处所成夹角的宽度(天线的辐射图是度量天线各个方向收发信号能力的一个指标,通常以图形方式表示为功率强度与夹角的关系)。
天线垂直的波瓣宽度一般与该天线所对应方向上的覆盖半径有关。
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天线垂直度(俯仰角)的调节,可以达到改善小区覆盖质量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在网络优化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水平波瓣宽度和垂直平面波瓣宽度。
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 H-Plane Half Power
beamwidth ) :
(45 °,60 ,°90 °等)定义了天线水平平面的波束宽度。
角度越大,在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越好,但当提高天线倾角时,也越容易发生波束畸变,形成越区覆盖。
角度
越小,在扇区交界处覆盖越差。
提高天线倾角可以在移动程度上改善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而且相对而言,不容易产生对其他小区的越区覆盖。
在市中心基站由于站距小,天线倾角大,应当采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小的天线,郊区选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大的天线;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 V-Plane Half Power beamwidth ) :
( 48°,33 °,15 °,8 °)定义了天线垂直平面的波束宽度。
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越小,偏离主波束方向时信号衰减越快,在越容易通过调整天线倾角准确控制覆盖范围。
5 前后比(Front-Back Ratio) 表明了天线对后瓣抑制的好坏。
选用前后比低的天线,天线的后瓣有可能产生越区覆盖,导致切换关系混乱,产生掉话。
一般在25-30dB 之间,应优先选用前后比为30 的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