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站:心脏视触叩听综合版评分标准
心脏视触叩听综合版评分标准

听诊
30
听诊顺序正确:从心尖区(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5
数心率并报告(数30秒)
3
心律(齐、不齐)
心音(正常、异常)
3
心脏杂音(正常,异常: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方向等,每项2分)
10
额外心音
3
心包摩擦音
3
整体评估5
操作的熟练程度,顺序、手法正确,人文关怀
心脏检查视触叩听综合版评分标准
流程
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
5
着装: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准备检查用具(笔、尺子、听诊器)
1
跟患者沟通: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取得合作
1
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正确暴露胸部
1
检查者位置:站在患者右侧
1
视诊
15
观察心尖搏动,描述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
5
观察有无心前区搏动,指出患者有无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剑突下搏动、心底部搏动
5
叩诊顺序: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5
心脏左界叩诊: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以听到叩诊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5
心脏右界叩诊:先于锁骨中线上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5
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并在胸廓体表作出标记,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记录并报告心界是否扩大
5
触诊心包摩擦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报告有无心包摩擦感并说出使其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气末、摒住呼吸)
心脏视、触,叩、听 1

1.收缩期、前倾体位、呼气末明 显 2.心脏收缩时粗糙的脏层与壁层 心包摩擦产生 3.心包积液时,两层分开,摩擦 感消失
心脏视诊 心脏触诊1 心脏触诊2
1.进一步确定视诊发现的心尖搏 动位置 2.进一步确定视诊发现的心前区 异常搏动 3.发现心脏病特有的震颤和心包 摩擦感
4.与视诊同时进行,能起互补效 果 5.对于复杂的心律失常,结合听 诊,确定第一、第二心音和收 缩期、舒张期
触诊手法 1.先用全掌置于心前区开始检查。 2.然后逐渐缩小为手掌小鱼际。 3.再用食指和中指指腹。 4.必要时可单指指腹触诊。
注意:可依次进行,也需同时交替应用
一:视诊
患者尽可能 卧位,观察 胸廓轮廓、 心前区隆起、 异常搏动
必要时,医生可将视线与胸廓同高
视诊内容
1.胸廓畸形 2.心尖搏动 3.心前区搏动
1:胸廓畸形
(1)心前区隆起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期风湿性心脏病
主动脉扩张、动脉瘤
(2)鸡胸、漏斗胸、脊 柱畸形
a、使心脏位置受到一定影响 b、提示某种心脏疾病的可能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改变
生理情况: 胸壁肥厚、乳房悬垂、肋间隙狭窄
减
弱、缩小 胸壁薄、肋间隙增宽、剧烈运动 增强、变大
病理情况: 心肌收缩力增强: 高热、严重贫血、甲亢、 左室肥厚等。 心肌收缩力减弱: 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肌 梗塞等。
其他因素: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肺气肿、左侧大量胸水或气胸
鉴别: 1.深吸气后,搏动增强为 右室搏动,减弱有腹主动脉搏 动。 2.手指平放剑突下,搏动 冲击指端为右室
心底部搏动: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收缩期搏 动 肺动脉扩张 肺动脉高压 正常青年人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收缩期搏动 主动脉弓瘤 升主动脉扩张
第五节心脏检查体检方法:视、触、叩、听诊

左房增大+肺动脉扩大: 心腰消失,第 2 、 3 肋间心界增大,致 心外形如梨。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心包积液:心界全般扩大呈三角形,坐、卧 位有变化(卧位心底部增宽)— 特征性体征。
四、听诊 体位:宜取卧位,必要时取前倾坐位、 左侧卧位,可配合运动深吸气或 深呼气末屏住呼吸听诊
1. 心瓣膜听诊区与听诊顺序 心脏瓣膜关闭和开放所产生的声音沿血 流方向传导至体表听诊最清楚的部位, 即瓣膜听诊区,共有5个。
3. 心音 正常人可听到三个心音,一般出现第 4 心 音(S4)即有病理意义。
(1)正常心音 1)第一心音(S1)
听诊特点:心尖部清楚、与心尖搏动/ 颈动脉搏动同时出现,低、 钝、强、持续时间长(0.1s)
产生机制: ①房室瓣(二尖瓣、三尖瓣)关闭 ②半月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 ③心室肌收缩 ④血流冲击室壁与大血管壁 ⑤心房收缩终末部分。
其他:
甲亢、发热、贫血时 搏动增强、范围扩
大 但不移位
3. 其他部位心脏搏动
胸骨左Ⅱ肋间 提示肺动脉高压
胸骨右Ⅱ肋间 见于主动脉瘤
剑突下
见于右室肥大、腹主
动脉搏动
鉴别辅以触诊
检查方法及意义见触诊项
二、触诊 内容有心尖、心前区搏动、震颤及心包摩 擦感
1. 心尖搏动 协助视诊准确判断心尖搏动位置、强度与 范围,确定第 1 心音和抬举性心尖搏动; 触诊手指被强有力心尖搏动抬(顶)起, 为判断左室肥大可靠体征!
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尖瓣区 A:主动脉瓣区 E:主动脉瓣第二
听诊区(Erb 区) P:肺动脉瓣区 T:三尖瓣区
心脏瓣膜解剖部位及瓣膜听诊区
2. 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 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第四站:心脏视触叩听综合版评分标准

心脏检查视触叩听综合版评分标准流程要求着装:着装整齐、戴口罩帽子、准备检查器具(笔、尺子、操作前听诊器)准备跟患者交流: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检查,获得合作5患者体位:辅助患者取仰卧位,正确裸露胸部检查者地点:站在患者右边察看心尖搏动,描绘心尖搏动的地点、范围视诊察看有没心前区搏动,指出患者有无胸骨左缘第3-4 肋间15搏动、剑突下搏动、心底部搏动察看心前区有无异样隆起与凹陷触诊次序: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触诊心尖搏动(可用单调食指指腹),报告心尖搏动所在地点(包含:心尖搏动位于第几肋间、锁骨中线的内或外侧,以及搏动范围)触诊触诊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各瓣膜区,20以触知有无震颤感,正确描绘震颤部位、根源、时相、意义触诊心包摩擦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报告有没心包摩擦感并说出使其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缩短期、呼气末、摒住呼吸)叩诊手法: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当患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患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右手中指藉右腕关节活动平均叩击板指叩诊次序: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心脏左界叩诊:左边在心尖搏动外2~3cm 处开始叩诊,以叩诊听到叩诊音由清变浊来确安心浊音界,逐个肋间向上,直25至第 2肋间心脏右界叩诊:先于锁骨中线上叩出肝上界,而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 2 肋间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并在胸廓体表作出标志,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志点的垂直距离,再丈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记录并报告心界能否扩大听诊次序正确:从心尖区(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数心率并报告(数 30 秒)听诊心律(齐、不齐)30心音(正常、异样)心脏杂音(正常,异样:部位、期间、性质、强度、传导方向等,每项 2 分)额外心音标准分扣分得分11115555555555555333103心包摩擦音3整体评操作的娴熟程度,次序、手法正确,人文关心5估 5合计100。
心脏叩诊检查评价标准

心脏叩诊评价标准
项目总分考核内容
应
得
分
实
得
分
评分细则
(一)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
姿势正确10分
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
分暴露前胸部,考生站在被检者
前面或右侧(10分)。
1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分
未做不得
分
(二)检查内容正确,动作规范80分
1.叩诊方法:
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
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抬
起,勿于体表接触(5分)。
右手
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
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
指骨远端(5分)。
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
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
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
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
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
响对叩诊音的判断(5分)。
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
(5分)。
2.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
被检者取坐位时,考生扳指
与肋间隙垂直,与心缘平行;仰
卧位检查时,考生扳指与肋间平
行(10分)(两种体位检查任选一
种)。
8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2分
未做不得
分
右界(cm)肋间左界(cm)
2~3 Ⅱ 2 ~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考生描述正常范围:一处不符合扣2分。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术》评分表
序号:题组号:总分:
注:实施部分下划线每个2分,括号“或……”为老标准,本次比赛可判为正确
考官签名:
《非同步电复律》评分表
序号:题组号:总分:
考官签名:
急救止血
序号:题组号:总分:
某患者因车祸左小腿开放性骨折,伴活动性出血,疑有动脉损伤。
请你用橡皮管止血带止血(在模拟人体上操作)。
(100分)
考官签名:
《气管插管术》评分表
序号:题组号:总分:
简易呼吸器的应用
序号:题组号:总分:
某病人患慢性支气管炎15年,今晨起呼吸浅慢,己近呼吸衰竭,痰液很多且浓稠,神志清醒,尚未做气管切开。
请你使用简易呼吸器(呼吸囊一活瓣一面罩装置)给病人做辅助呼吸(在模拟人体上操作)。
(100分)
考官签名:
《换药》评分表
序号:题组号:总分:
普外科3床,张三,入院诊断:化脓性阑尾炎。
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阑尾切除术后第7天,术后第4天切口发现切口有分泌物,己拆除部分缝线,昨天换药创面见脓性分泌物并有坏死组织,肉芽水肿高出平面。
请你换药并进行伤口引流。
考官签名:
《一般情况、头颈部检查》评分表
考官签名:
《头部及心脏检查》评分表
考官签名:
《一般情况及前侧胸肺部检查》评分表
考官签名:
《一般情况及背部检查》评分表
考官签名: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一般情况及四肢检查》评分表
《胸膜腔穿刺术》评分表
《腰椎穿刺术》评分表
《骨髓穿刺术》评分表
《腹腔穿刺术》评分表
21
《穿脱隔离衣》评分表
序号:题组号:总分:
22
23。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心脏视诊、叩诊)
姓名得分
二、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二(心脏触诊、听诊)
姓名得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三(腹部视诊、听诊)
姓名得分
二、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四(腹部及脾脏、胆囊触诊)
二、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五(胸部视诊、触诊)
姓名得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六(胸〈肺〉部间接叩诊、听诊)
姓名得分
官店镇中心卫生院医生三基技能考核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七(神经系统检查)姓名 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姓名得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八(眼、淋巴结检查)
官店镇中心卫生院三基技能考核心肺复苏操作评分姓名 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心脏视触叩听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员掌握心脏视触叩听的检查方法,提高学员对心脏疾病的诊断能力,培养学员严谨的医学态度和良好的临床技能。
二、实训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三、实训地点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四、实训内容1. 视诊(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检查者应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
(2)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顺切线位观察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最后观察心前区和其他部位有无异常搏动。
(3)注意事项:① 视诊心前区隆起时,应注意胸骨左缘第3~4肋间,以及胸骨右缘第2肋间有无异常隆起。
② 胸骨左缘3~4肋间异常隆起见于: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的患者。
③ 胸骨右缘第2肋间局部隆起,常见于主动脉弓动脉瘤、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
④ 若整个心前区异常隆起见于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
2. 触诊(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检查者应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
(2)触摸胸壁有无压痛,有无皮下的结节,有无淋巴结的肿大等。
(3)注意事项:① 触诊时,注意心尖搏动位置的变化,心室的扩大可以导致心尖搏动位置发生变化。
② 左心室扩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扩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侧移位。
③ 凡能影响纵隔位置偏移的肺部疾病均可引起心尖搏动发生改变,如阻塞性肺不张、气胸、胸膜肥厚等。
3. 叩诊(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检查者应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
(2)肋间隙的叩诊,明确胸腔积液的量到达哪个肋间隙。
(3)注意事项:① 叩诊时,注意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如心包积液、心脏增大等。
② 叩诊顺序:先叩诊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肋间隙,再叩诊心尖搏动区和心底部。
4. 听诊(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检查者应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
(2)主要听心脏的四个瓣膜区,注意心音的强弱、性质、节律等。
(3)注意事项:① 注意心音的强弱,心音强弱不等见于瓣膜狭窄、瓣膜关闭不全等。
② 注意心音的性质,心音性质的改变见于心肌病变、心包炎等。
③ 注意心率的规则与否,心率不齐见于心律失常。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心脏视触叩听的检查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心脏疾病的诊断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诊心包摩擦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报告有无心包摩擦感并说出使其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气末、摒住呼吸)
5
叩诊
25
叩诊手法: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当患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患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右手中指藉右腕关节活动均匀叩击板指
5
叩诊顺序: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5
心脏左界叩诊: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以听到叩诊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5
心脏右界叩诊:先于锁骨中线上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5
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并在胸廓体表作出标记,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记录并报告心界是否扩大
心脏检查视触叩听综合版评分标准
流程
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
5
着装: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准备检查用具(笔、尺子、听诊器)
1
跟患者沟通: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取得合作
1
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正确暴露胸部
1
检查者位置:站在患者右侧
1
视诊
15
观察心尖搏动,描述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
5
观察有无心前区搏动,指出患者有无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剑突下搏动、心底部搏动
5
听诊
30
听诊顺序正确:从心尖区(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5
数心率并报告(数30秒)
3
心律(齐、不齐)
3
心音(正常、异常)
3
心脏杂音(正常,异常: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方向等,每项2分)
10
额外心音
3
心包摩擦音
3
整体评估5
操作的熟练程度,顺序、手法正确,人文关怀
5
共计
100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5
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5
触诊心尖搏动(可用单一食指指腹),报告心尖搏动所在位置(包括:心尖搏动位于第几肋间、锁骨中线的内或外侧,以及搏动范围)
5
触诊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各瓣膜区,以触知有无震颤感,正确描述震颤部位、来源、时相、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