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 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

2019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一、单选题1.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Ee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且每种显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aabbee重量是100g,基因型为AaBbee的南瓜重130克.今有基因型AaBbEe和AaBBEe的亲代杂交,则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基因型有16种①表现型有6种①果实最轻者约115克①最重者出现的几率是.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①2.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与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A.6种B.4种C.2种 D.8种3.白化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

如果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育出患有白化病女孩的几率为()A.1/2 B.1/4 C.1/6D.1/124.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①检验杂种一代的基因型①提高作物抗病品种的纯度(抗病是显性性状,不抗病是隐性性状)①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或隐性A.杂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杂交C.测交、测交、杂交D.测交、杂交、杂交5.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验证其假说正确与否的方法是()A.测交B.杂交C.自交D.正交和反交6.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①-3和①-4所生子女是A.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B.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C.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D.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7.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基因型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经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8.有甲、乙、两、丁、戊5只猫。

高考生物二轮文档:1-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含解析)模板

高考生物二轮文档:1-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含解析)模板

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对应学生用书P0501.[2015·课标全国卷Ⅰ]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答案 B解析据题干可知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病率一般无区别,A错误。

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必患病,B正确。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通常多于男性患者,C错误。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表现出隔代遗传的特点,D错误。

2.[2015·福建高考]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 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

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

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

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答案 A解析结合题干信息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可知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A项正确;图中妻子体细胞中的绿色荧光亮点有三个,说明其体内有三条X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项错误;如果妻子父母的性染色体数目均正常,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妻子的母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X染色体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后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也会导致妻子出现三条X染色体的现象,C项错误;丈夫、妻子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X,因此可判断若生女儿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疾病,D项错误。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对点小题练6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含答案)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对点小题练6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含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6.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1.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由基因B、b控制,现让一只直毛雌果蝇与一只分叉毛雄果蝇杂交,F1中雌雄个体数相等,且直毛∶分叉毛=1∶1。

欲选F1中直毛果蝇单独饲养,统计F2中果蝇的表型(不考虑突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F2雌雄果蝇均为直毛,则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直毛为显性性状B.若F2雌雄果蝇中都有直毛和分叉毛出现,则B、b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C.若F1无子代,则B、b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为隐性性状D.若F2只在雄果蝇中出现分叉毛,则B、b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为显性性状2.某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茎高、花色和叶宽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将高茎红花宽叶雌株与矮茎白花窄叶雄株杂交,F1全部为高茎红花宽叶,F1自交产生的F2中雌株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宽叶∶高茎白花窄叶=3∶1,雄株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宽叶∶矮茎红花宽叶∶高茎白花窄叶∶矮茎白花窄叶=3∶3∶1∶1。

F2中高茎红花宽叶雌雄植株随机受粉获得F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矮茎性状是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B.控制花色和叶宽的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C.F2高茎红花宽叶雌株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为5/6D.F3中高茎红花宽叶个体所占比例为9/163.(2022河北保定二模)某XY型动物群体中,直刚毛(E)和焦刚毛(e)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让等比例的直刚毛的雌性纯合子和杂合子分别与纯合直刚毛的雄性个体杂交,F1全表现为直刚毛,且雌∶雄=1∶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基因E/e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F1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3/4B.基因E/e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因子代中无焦刚毛个体,推测是X e Y致死C.基因E/e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F1相互杂交,F2中直刚毛∶焦刚毛=15∶1D.基因E/e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基因型X e Y的胚胎死亡,故群体中无焦刚毛个体4.GAL4基因的表达产物能识别启动子中的UAS序列,从而驱动UAS序列下游基因的表达。

生物高考专题知识点复习及试题讲练测(含解析):06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

生物高考专题知识点复习及试题讲练测(含解析):06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1.(2019·海南卷)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有控制性状的基因B.大肠杆菌中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相同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D.大肠杆菌分泌的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2.(2019·海南卷)某种抗生素可以阻止tRNA与mRNA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生长。

据此判断,这种抗生素可直接影响细菌的()A.多糖合成B.RNA合成C.DNA复制D.蛋白质合成3.(2019·海南卷)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合成通常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B.携带肽链tRNA会先后占据核糖体的2个tRNA结合位点C.携带氨基酸的tRNA都与核糖体的同一个tRNA结合位点结合D.最先进入核糖体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在肽键形成时脱掉氨基酸4.(2019·天津卷)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A.DNA复制的场所B.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C.分泌蛋白的运输D.细胞膜脂质的流动5.(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NA分子转录一次,可形成一个或多个合成多肽链的模板B.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没有解开DNA双螺旋结构的功能C.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在一个mRNA分子上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D.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由mRNA上3个相邻的脱氧核苷酸组成1.(2020·淮安第一次调研)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B.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接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时需要m·2n-1个胸腺嘧啶D.把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2代,子代DNA中只含15N的占3/42.大肠杆菌的拟核内有一个含有470万个碱基对的环状DNA,内含大约4 288个基因。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高考综合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附参考答案)[内容概述]本专题内容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上的应用;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重点难点]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方法采用由单因素到多因素;能科学地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程序科学严谨:实验-假设-验证-总结规律。

2.理解基本概念,注意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3.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1)基因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内部因素,表现型是基因型的外在形式。

(2)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型相同。

(4)生物表现型的改变,如果仅仅是由环境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那么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5)生物表现型的改变,如果是由基因型(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起,那么这种变异就能遗传给后代。

4.熟练掌握6把“金钥匙”解开遗传题:基因分离定律6种基本的亲本组合方式和子代基因型、表现型:(以D、d为例)自交:杂交:(4)DD×dd→Dd(表现型1种)测交:(5)Dd×dd→Dd:dd(表现型2种,比例1:1)回交:(6)Dd×DD→DD×Dd(表现型1种)掌握6种基本的亲本组合方式,做到能够熟练正推(从亲本推出子代)和倒推(从子代推出亲代)基因型。

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①显性性状才有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显现的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基因型的确定:具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其基因型中的两个隐性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说明两个亲本至少含一个隐性基因。

还可根据上述亲本组合中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来确定基因型。

规范书写遗传图解,例如:(复杂的遗传图解也可用棋盘法)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用题简便算法: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研究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或更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其中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基因分离规律。

《精品》2017-2019三年高考真题专题06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

《精品》2017-2019三年高考真题专题06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 06 遗传的基本规律1.(2019 全国卷Ⅰ·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 XY 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 )位于 X 染色体上,含有基因 b 的花粉不育。

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A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 .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 XX 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 XY 代表雄性个体,含有基因 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 Xb b b 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 X X 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 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 X X ,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 X Y ,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 X X 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 X Y ,B 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 X ,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 X Y ,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 X 不可育,只有 Y 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 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 X 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 X 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 D 正确。

故选 C 。

2.(2019 全国卷 III ·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 BB 和 Bb 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 bb 的受精卵全部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 Bb 的该动物 1 000 对(每对含有 1 个父本和 1 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 B 、Bb 、bb 个体的数目依 次为A .250、500、0B .250、500、250C .500、250、0D .750、250、0【答案】A【解析】双亲的基因型均为 Bb ,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Bb×Bb →1/4BB 、1/2Bb 、1/4bb ,由于每对亲本只能形成 1 个受精卵,1000 对动物理论上产生的受精卵是 1000 个,且产生基因型为 BB 、Bb 、bb的个体的概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即产生基因型为B B 的个体数目为 1/4×1000=250 个,产生基因型为不育,而雌配子 X 可育。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原卷版)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原卷版)

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2.(2013海南卷·16)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MN血型和Rh血型是其中的两种。

MN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M、N控制,M血型的基因型为MM,N血型的基因型为NN,MN血型的基因型为MN;Rh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另1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RR和Rr表现为Rh血型阳性,rr表现为Rh血型阴性;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若某对夫妇中,丈夫和妻子的血型均为MN型-Rh阳性,且已生出1个血型为MN型-Rh血型阴性的儿子,则再生1个血型为MN型-Rh血型阳性女儿的概率是A.3/8B.3/16C.1/8D.1/163.(2013山东卷·5)家猫体色由X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只含基因B 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 b 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B. 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 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 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4.(2013天津卷·5)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 F1 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 F1 和F2 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 F2 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5.(2013山东卷·6)用基因型为Aa 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 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高考题答案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高考题答案

答案B解析设抗病基因为A,感病为a,无芒为B ,则有芒为b。

依题意,亲本为AABB和aabb,F1为AaBb,F2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后,剩下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bb,1/4AAbb,1/4aabb,剩下的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则理论上F3中感病植株为1/2×1/4(Aabb自交得1/4 aabb)+1/4(aabb)=3/8。

故选B。

答案A解析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aabb产生的配子是ab,又因为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l,由此可见亲本基因型应为AABb。

答案D解析A中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B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C中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一样D是正确的。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遗传概率计算。

后代表现型为2x2x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x1/2x1/2=1/8。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x1/2x1/4=1/32。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x1/2x1/2=1/16。

答案 B解析假设红花显性基因为R,白花隐性为r, F1全为红花Rr,F1自交,所得F2红花的基因型为1/3RR,2/3Rr,去掉白花,F2红花自交出现白花的比例为2/3﹡1/4=1/6。

答案 A解析由基因型可知有四对基因,根据自由组合的分析思路应拆分为四个分离规律,Aa、BB、cc和DD,其产生的配子种类依次为2、1、1、1,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2×1×1×1=2种。

答案 C解析豌豆为雌雄同株,自花授粉且是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都是自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人工杂交,在花蕾期人工去雄。

答案 B解析本题的关键是“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也就是颜色主要与R 的多少有关,F2中的R有4、3、2、1和0五种情况,对应有五种表现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2.(2013海南卷·16)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MN血型和Rh血型是其中的两种。

MN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M、N控制,M血型的基因型为MM,N血型的基因型为NN,MN血型的基因型为MN;Rh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另1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RR和Rr表现为Rh血型阳性,rr 表现为Rh血型阴性;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若某对夫妇中,丈夫和妻子的血型均为MN型-Rh 阳性,且已生出1个血型为MN型-Rh血型阴性的儿子,则再生1个血型为MN型-Rh血型阳性女儿的概率是A.3/8B.3/16C.1/8D.1/163.(2013山东卷·5)家猫体色由X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只含基因B 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 b 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B. 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 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 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4.(2013天津卷·5)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 F1 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 F1 和F2 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 F2 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学科网高考考点定位】此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及相关计算,属于对知识理解判断和灵活运用的考查,难度适中。

5.(2013山东卷·6)用基因型为Aa 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 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曲线Ⅱ的F3 中Aa 基因型频率为0.4B. 曲线Ⅲ的F2 中Aa 基因型频率为0.4C. 曲线Ⅳ的F 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 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 和a 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6.(2013广东卷·25)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确实2调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1/4 B.红眼磁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二、非选择题7.(2013江苏卷•31)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 、Bb 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

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不是)伴X隐性遗传,因为第Ⅰ代第个体均不患病。

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2)假设Ⅰ- 1 和Ⅰ-4 婚配、Ⅰ-2 和Ⅰ-3 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 的基因型为,Ⅱ-2的基因型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 与Ⅱ-5 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8.(2013福建卷·28)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表现型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基因型AA_ _ _ _ Aa _ _ _ _aaB _ _ _ _aa_ _ D_aabbdd请回答:(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 1基因型是,F 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

9.(2013山东卷·27)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

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若基因M 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由变为。

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

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

(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实验步骤:①。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性及比例结果预测:Ⅰ若,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Ⅱ若,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Ⅲ若,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10.(2013四川卷·11)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传问题。

(l )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 表示):实验一亲本F1 F2雌雄雌雄红眼(♀)×朱砂眼(♂)全红眼全红眼红眼:朱砂眼=1:1①B、b 基因位于___________ 染色体上,朱砂眼对红眼为________性。

②让F2 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 代中,雌蝇有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

(2 )在实验一F3 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蝇。

研究发现,白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基用E 、e 有关。

将该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 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实验二亲本F’1F’2雌雄雌、雄均表现为白眼(♀)×红眼(♂)全红眼全朱砂眼红眼︰朱砂眼︰白眼=4 ︰3 ︰1 实验二中亲本白眼雌绳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F’ 2 代杂合雌蝇共有_____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 或UGA )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_____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 ;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_____个氨基酸。

【学科网高考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基因表达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1.(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31)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杂交,后代全部开紫花。

【学科网高考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和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12.(2013大纲版全国卷·34)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

【答案】13.(2013北京卷·30)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

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

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

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1)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G基因与质粒重组,需要的两类酶是和。

将重组质粒显微注射到斑马鱼中,整合到染色体上的G基因后,使胚胎发出绿色荧光。

(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①亲代M的基因型是(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 DDggb. Ddgg②子代中只发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 DDGGb. DDGgc. DdGGd. DdGg(3)杂交后,出现·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

通过记录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与胚胎总数,可计算得到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算式为14.(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32)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