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汇报人:2023-12-13•森林病虫害概述•常见森林病虫害类型及特点•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目录•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与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政策法规与监管体系•总结与展望:未来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展望目录01森林病虫害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森林病虫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运输、加工、销售和使用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气象条件,使其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受到损害,从而导致死亡、生长迟缓、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等现象。

分类根据病原的不同,森林病害可分为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微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害,以及由气象因子、营养失调、环境污染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

森林虫害则主要是由昆虫类动物引起的。

发生原因及危害发生原因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林分结构改变、人类活动频繁、检疫工作疏漏等。

其中,气候变暖为病虫害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林分结构单一则使林木对病虫害的抗性降低,人类活动如苗木调运等则可能将病虫害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

危害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破坏林木资源,影响森林生态平衡;降低木材质量,造成经济损失;威胁人类健康,如松材线虫病等。

保护森林资源通过防治森林病虫害,可以保护森林资源免受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

提高经济效益健康的森林能够提供优质的木材和林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防治森林病虫害可以提高木材质量和产量,增加林业产值。

维护人类健康一些森林病虫害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如松材线虫病等。

通过防治措施,可以降低人类感染的风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防治意义02常见森林病虫害类型及特点种类繁多包括各种蛾、蝶、甲虫等。

危害方式以幼虫啃食树木的叶片、嫩芽和花果,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防治方法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释放天敌、喷洒农药等。

种类繁多以成虫或若虫刺吸树木的汁液,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或死亡。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林业病虫害对林木生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一、林业病虫害概述林业病虫害是指林木生长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导致林木生长受阻、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甚至死亡。

这些有害生物包括各种病原菌、害虫、鼠类等。

林业病虫害具有传播快、危害大、防治难等特点,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二、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1、加强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防止有害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对林木种苗、木材等林业产品的检疫,可以有效地防止有害生物的传播。

同时,对于已经发现的有害生物,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封锁和消灭,防止其扩散和蔓延。

2、营林技术措施营林技术措施是预防林业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选择适宜的树种、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加强抚育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林木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合理密植、修枝整形等营林技术措施也可以改善林木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手段来控制林业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保护和利用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其对林木的危害。

同时,利用微生物等生物制剂也可以对病原菌进行防治,减少其对林木的危害。

4、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是一种快捷、有效的防治方法。

通过使用化学药剂可以对病虫害进行迅速的控制和消灭。

但是,化学药剂的使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使用方法、使用量等。

5、加强监测预警监测预警是预防林业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建立健全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为预防和控制林业病虫害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三、结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强植物检疫、营林技术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以及加强监测预警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一、病虫害的危害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林木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的病害和虫害。

病虫害对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病虫害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林木受害:病虫害直接侵害林木,使其生长缓慢、发育异常,甚至导致树木死亡。

严重的病虫害破坏了林木的结构,影响了整体林分的生产力。

2. 传播:某些病虫害可以传播,进一步扩大病害的范围和危害程度。

3. 破坏生态平衡:病虫害的大量繁殖可以引发生态系统中的失衡,破坏了生态平衡,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4. 经济损失:由于病虫害导致的林木减产或死亡,造成了林业生产的经济损失。

同时,为了控制病虫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针对林业病虫害的危害,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业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二、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需要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手段,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引进林木抗病虫材料、利用生物制剂等。

例如引入一些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种群的繁殖,或者利用天敌微生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2. 森林经营措施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抗病虫品种:在林木选种过程中,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能力的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 加强育苗管理:加强育苗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控制病虫害的传播;使用健康种苗,降低病虫害入侵的风险。

- 合理整枝修剪:及时修剪和清除病虫害的部分,防止病害传播。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化学农药可以直接杀灭和阻断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但其使用需要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以防止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 选择适当的农药:根据具体的病虫害类型和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农药,确保其对目标害虫具有高效杀灭作用。

林木的疾病与害虫防治

林木的疾病与害虫防治

林木的疾病与害虫防治林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资源之一,但也经常会受到各种疾病和害虫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给森林生态系统和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林木的健康和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疾病与害虫防治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疾病防治1.疾病概述疾病是指由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和病毒引起的林木组织的病害。

常见的林木疾病有白粉病、赤霉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林木生长受限、叶片凋落等不良后果。

2.疾病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通过选育抗病性强的品种来降低疾病危害。

(2)合理耕作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减少疾病的发生。

(3)化学防治:使用有效的农药喷洒灭菌。

二、害虫防治1.害虫概述害虫是指对林木生长和发育有害的动物,如松毛虫、树皮甲等。

它们会吞食叶片、破坏幼树嫩梢,严重时引发森林的退化。

2.害虫防治方法(1)生物控制:引入捕食害虫的天敌,如释放捕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2)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定期喷洒杀虫剂。

(3)建立防治体系:制定害虫防治计划和措施,及时进行监测和防治。

三、综合防治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林木,综合防治策略也是必要的。

1.综合防治概述综合防治是指针对林木的病虫害,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的方法。

包括生物控制、化学控制、物理控制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2.综合防治策略(1)疾病与害虫监测:通过建立监测体系,及时了解病虫害种群的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2)综合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类型和程度,结合生物控制、化学防治等手段,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

(3)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对森林从业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能力。

总结:林木的疾病与害虫防治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如疾病抗性品种选择、合理耕作管理、生物控制和化学控制等,可以有效地减轻病虫害给林木带来的损害。

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林木资源,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基础知识认识常见的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林业基础知识认识常见的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林业基础知识认识常见的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林木病虫害是指在林业生产中,由于环境、病原菌或昆虫等因素引起的林木植株生长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

它们对林木的健康生长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发展我国的林业资源,我们有必要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林木病虫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林木病害的种类1. 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最常见的一种林木病害类型。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等。

白粉病主要发生在叶面上,病叶上会出现白色粉状物;炭疽病则主要侵袭果实表面,使其表面出现黑色圆形斑点;根腐病主要侵袭树木的根部,导致根部腐烂。

2. 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主要由细菌引起,如溃疡病、叶斑病等。

溃疡病主要是受伤口感染,会在树干或枝条上形成溃疡;叶斑病则主要出现在叶片上,叶片上会出现不规则的斑点。

3. 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林木病害,如花叶病毒、花叶病毒等。

与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不同,病毒性病害在林木上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会导致林木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4. 其他病害除上述三种病害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病害类型。

例如根结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主要侵袭树木的根系;冠干病则是因为林木受到病原菌感染而导致树冠和树干出现异常症状。

二、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 清理病害源在发生病害的地方,及时清理病害源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

将受感染的枯萎部分及时剪除,以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2. 改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改善对于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植树造林布局合理、适量的施肥等措施,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3. 使用化学药剂化学药剂是防治林木病虫害的常用方法之一。

但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慎重,遵循农药使用的规定,防止药物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生态友好的防治方法,通过引进天敌或病原菌的天敌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某些昆虫害虫的数量。

5. 选育抗病虫害品种通过选育抗病虫害品种,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论常见林木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论常见林木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论常见林木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常见的林木病虫害有很多种,下面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 树木菌核病:主要由真菌引起,会造成树干和根部出现菌核,导致树木死亡。

预防方法包括定期修剪树木,保持枝叶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害树木,避免传播。

2. 松毛虫: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毛虫类害虫,会大量进食松树的叶子,严重时会导致树木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或者利用松毛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3.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潮湿环境下发生。

病害会在树木的叶子、枝干和果实上形成白色的粉状物。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加强树木的管理,保持树木的通风透光。

4. 松枯萎病:松枯萎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松树上发生,会导致树木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松树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害并进行除去,加强树木的抗病能力。

5. 杨树炭疽病:杨树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杨树的枝干和叶子出现黑色溃烂斑点。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修剪感染病害部位,清除病害树木,适时进行喷洒杀菌剂。

防治林木病虫害的方法包括加强树木的管理,保持通风透光,及时发现病虫害并进行除去,定期喷洒合适的药剂和杀虫剂,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等。

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论常见林木病虫害及防治方法9篇

论常见林木病虫害及防治方法9篇

论常见林木病虫害及防治方法9篇第1篇示例:林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众多的经济效益,还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林木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疾病和害虫的侵袭,给林木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保护林木的健康,我们有必要了解常见的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常见的林木病害1.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侵袭引起的危害,病变初期表现为松树枯黄干枯,最终导致松树死亡。

主要传播途径为松褐天牛。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移除感染树木、采用化学防治等。

2. 松树大斑病松树大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病变主要表现为松树树皮出现大面积的疮痂,影响松树的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清理病斑树皮、合理施肥等。

3. 松材虱松材虱是一种长有吸头的刺吸虫,在松木上寄生并吸食汁液,导致松木叶片变黄、生长受限、死亡等现象。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剪除被害枝叶、喷洒农药等。

松毛虫是松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幼虫主要以松树叶片为食,严重危害松木的生长。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手工捕捉松毛虫、喷洒杀虫剂等。

2. 松褐天牛三、防治方法在发现林木病虫害时,及时移除病虫源是最为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

将感染严重的树木及时清理,可以减少病虫的传播,防止疾病的扩散。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保护林木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林木的抗病虫能力,提高林木的养分吸收,减少病虫的危害。

3. 喷洒农药在病虫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浓度,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设置天敌设置天敌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引入天敌控制害虫的数量,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

这种方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常见的林木病虫害的种类繁多,而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合适的防治方法是保护林木健康的关键。

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时发现林木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林木的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北方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与方法

北方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与方法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加强树木栽培管理,提高树木抗病能力;春季植树时,避免 苗木水分流失过多;定期喷洒杀菌剂进行预防。
治疗方法
对病斑进行划破,涂抹腐烂灵等药剂;对发病较重的树木进 行砍伐,防止病菌扩散。
松树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加强检疫,防止带病苗木入境;定期喷洒杀虫剂进行预防;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 施。
治疗方法
对病树进行砍伐,并焚烧处理;使用化学药剂如氧化乐果等对病树进行喷洒。
森林虫害的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提高森林健康水平;保护和利用天敌,如鸟类、昆虫等;定期巡查森林,及时发现并采取措 施。
治疗方法
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虫剂等对害虫进行喷洒;对受害严重的树木进行砍伐,并焚烧处理。
05 林业病虫害防治 的难点与挑战
难点分析
病虫害种类繁多
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但同时也为 各种病虫害提供了生存环境。
气候变化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部分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 更加严重。
防治技术落后
与南方相比,北方地区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 术相对滞后。
缺乏专业人才
基层林业部门对病虫害防治的专业人才储备 不足。
挑战与问题
资金投入不足
病虫害防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 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播。
针对已经发生疫情的地区,采取 严格的封锁和防控措施,以防止
疫情扩散。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手 段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危害程
度。
引进和培育抗病、抗虫的树种, 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通过合理种植和抚育管理,改善 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木的抗病
虫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分析发表时间:2019-07-01T14:15:36.4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作者:梁志华[导读] 森林在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维持着生态的平衡,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肇庆市高要区蚬坑县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摘要:本文就我国吉林地区林木病虫害的危害特点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而降低病虫害对吉林地区林木的危害程度,推动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木病虫害;危害;防治措施?森林在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维持着生态的平衡,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不断关注,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成为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举措。

?一、林木病害的危害特点?吉林地区的森林资源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在我国经济翻山的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对当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根据调查显示吉林地区的林木出现了各种病虫害,严重影响吉林地区林木的生长与发展,病虫害进入林木的幼苗,吸收有病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与营养,甚至使林木中出现具有病态的树木,使自然生长的树木出现衰弱,影响吉林省的林木业发展,病虫害的危害一旦形成就会得到快速地蔓延,使当地的林木出现大范围的病态,使当地的经济严重受损,减小自然生长树木的数量,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影响更多地区的生态发展,给当地的居民带来自然灾难,为了确保吉林地区林木的健康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防害措施,同时政府也应该着手于林木病虫害的防治中,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加强对林木的治理,减小病虫害对吉林地区林木的危害,促进吉林地区林木的健康发展,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

?二、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2.1 加强监测,提高管理?在林木生长的过程中病虫害一旦出现就会给林木的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病虫害的出现,进而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各种影响,根据研究显示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且在出现时也有一定的迹象可寻,为了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病虫害的检测,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林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确保林木的健康成长,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奖罚措施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林木进行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林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治病虫害的大面积扩散,确保吉林地区林木的健康生长。

?2.2 有效捕杀,及时控制?林木中的病虫害在刚刚出现的阶段是可以进行有效控制的,一旦发现林木中某种病虫害的出现,根据病虫害出现的阶段以及病虫害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在防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引入该类病虫害的天敌,物理防治通过利用光、波等特点,将病虫害从林木中驱赶出去,以及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的特点使用适量的化学试剂将病虫害进行捕杀,使其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并结合相应的防治手段,尽量降低对林木的损害,同时对林木进行相应的检疫工作,防治病虫害的带入,通过不断地努力来及时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尽量降低病虫害大范围扩散的可能性,使病虫害的数量在林木生长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林木的健康,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3 提高认识?在林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病虫害的危害认识不够到位而忽略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能及时发现林木中出现的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林木在当地的生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着当地的积极发展,一旦林木大面积的受到损害则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甚至还会给带来自然灾害,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为了有效提高吉林地区林木的健康生长,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组织当地的居民接受一定的知识教育,提高人们对病虫害危害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为人们传播相关的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教育机构,定期为吉林地区的居民讲解有关病虫害的知识,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让人们意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当地居民的行动力,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维护吉林地区林木的健康生长,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推动吉林地区林木的可持续发展。

三、虫害防治?1、樗蛾(樗蚕)?危害:以香樟为主的阔叶林及部分农作物。

?发生:一年本地二代,以蛹越冬,幼虫期6~11月。

?防治:①、人工采茧:冬季结合修枝采茧。

②、烟雾剂防治:在香樟等成片林中,夏季幼虫为害期可用烟雾剂消灭,效果良好。

③、药剂防治:用90%敌百虫2000倍或50%甲胺磷2000倍喷雾,效果很好。

④、用黑光灯诱蛾。

?2、大青叶蝉防治技术:?(一)为害特点:大青叶蝉又名浮尘子,一年发生2代,成虫在秋季上树越冬产卵时,划破杨、柳、果树枝干表皮,造成半月形伤口。

受害严重时,被害枝干伤痕密布,致使幼树抽条或整株枯死。

?(二)防治方法?(1)清除田间、地埂杂草,减少虫源基数。

?(2)喷药防治,成虫上树产卵前(9月25日前)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或50%马拉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重点喷在幼树下及周围杂草上。

?(3)涂干防治。

涂干时间在9月25日前。

?a、白涂剂。

配方:生石灰10份、大白、40%氧化乐果乳油各0.5份、废机油0.3份、加水适量。

?b、涂林木保护剂。

配方:1公斤林木保护剂加水1.3公斤,搅拌均匀。

?c、涂刷均匀,不留空班,高度在地面以上两米。

?3、大袋蛾:?危害:农田防护林主要害虫:危害针、阔叶林及果树等农作物100多种植物。

?发生:一年发生二代,且世代交替现象明显,以幼虫在囊内越冬。

幼虫危害期在每年5月上至11月上、中旬。

?防治:(1)机械防治:包括人工采摘,黑光灯诱蛾等。

?(2)生物防治:招引益鸟治虫,生物制剂治虫。

?(3)化学防治:①喷雾;用甲铵磷等触杀型胃毒型化学药剂,在2~3龄幼虫期喷雾。

浓度在1500~2000倍左右。

②涂干防治;用505甲铵磷原液加水1倍,或40%氧化乐果原液加水1倍。

在树干基部50~100厘米处,涂环形药环,一般3~5天见效。

③打孔注药防治:用打孔器在树部同方位打2~4个孔。

孔以达本质部即可,再用注射器在每孔中注药液(原液或1:1溶液)1~2毫升即可,一般2~4天见效。

?4、刺蛾类?危害:在本地区危害林及种苗的刺蛾主要有:褐刺蛾、黄刺蛾、青刺蛾、扁刺蛾四种。

?发生:一般一年二代,以幼虫在茧内越冬。

幼虫期6~9月。

?防治:①消灭越冬虫茧。

采用挖除地下茧,敲死干上茧之方法。

②灯光诱杀。

刺蛾成虫有趋光性,用黑光灯在每年6~8月诱杀,效果良好。

③化学防治:常用90%敌百虫2000倍喷效果好。

或用甲胺磷或氧化乐果树基涂药环防治效果良好。

5、杨树腐烂病防治技术?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是多种杨柳树的重要病害之一。

防治方法:?(l)适地适树?(2)培育健康壮苗,做好产地检疫,不用带病苗木造林。

主要危害主干及枝干。

?(3)造林时苗木用水浸根1天,增强抗病性。

?(4)定植后及时灌足水,并加强抚育管理。

?(5)人工刮除病斑,45%代森铵药剂200倍液,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浓碱水等涂病斑。

?6、杨树褐斑病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杨树品种造林,避免大面积造纯林。

?(2)合理密植,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于6月上旬喷40%多菌灵800倍液或65%代森锌400―500倍液。

?7、松、杉苗立枯病?危害:针叶树苗木及部分阔叶树苗木?症状:有四种类型:①种芽腐烂型。

②猝倒型。

③梢腐、顶腐型。

④立枯(根腐)型。

?病因:由真菌中的镰刀菌、丝核菌和腐毒菌引起。

?发生特点:①老苗园地容易发病。

连作苗地易发病。

②低温地容易发病。

③前作农作物的土地易发病。

④施用氮肥过多易发病。

⑤雨天耕作、播种易发病。

?防治:①、精选圃地。

②、精作苗床。

③、种子消毒:用苏化911或西力生拌种。

用药量为种子的 0.3%。

④、土壤消毒:每亩用硫酸亚铁30~45公斤撒土。

⑤、发病时,用0.5%赛力散药液喷洒,或用苏化911药土,每亩用2~2.5公斤撒施。

?8、月季花叶部病害?危害月季的叶片,造成叶片枯死。

?症状:三种类型:①白粉型。

②黑斑型。

③穿孔型。

?病因:真菌中的子囊菌类。

?发生特点:感病叶片,先出现小白斑,褐斑,后逐渐扩大。

叶片变型卷缩。

一般阴温地块易发病。

弱小植株易发病。

?防治:①创造通风透光环境,加强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

②早春发芽时喷3~4Be石硫合剂,以杀死越冬病菌。

③发病时可喷50%代森锌,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等800~1000倍液。

以控制其蔓延。

④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防止扩展。

?9、竹丛枝病(扫帚病)?危害:淡竹,哺鸡竹,早竹,刚竹等本地一般竹类。

?症状:病竹叶形黄化变小,节数增多,丛生。

?病因:真菌中的子囊菌类。

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

?发病特点:多发生在4年以上的老竹林中,和竹丛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的情况。

?防治:①加强抚育管理,及时修疏整理,疏伐病竹,老竹。

②合理中耕施肥,调整竹园密度,增加通风光照。

③每年6~7月每隔7~10天以等量式100~200倍波尔多液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预防发病。

?10、杨树苗木锈病防治方法?(l)合理密植,控制灌水和施氮肥量,增强苗木抗病力。

?(2)防治时间应适时早防,自发病初期(6月份)每10―15天喷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敌锈钠200倍液。

?(3)用20%粉锈宁乳剂200ppm防治效果显著,施药间隔在25―30天左右。

一般施药三次可有效地控制锈病危害。

?结束语?根据吉林地区林木的生长以及林木在生态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强监测的工作,提高管理制度,通过不断地努力来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时发现林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在林木出现病虫害的初期要进行及时地控制,采取相应的防治手段,避免其得到大范围的扩散,同时加强人们对病虫害危害的认识,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为当地的居民开展相应的教育课,让大家认识到病虫害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生态的影响,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人们讲述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通过不断地普及来提高人们的认识,进而推进吉林地区林木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1]刘菊平.强化林木病虫害防治保护林业生产的措施分析现代园艺2016.25[2]杜鹃.北方林业病虫害特点与生态防治措施分析种子科技201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