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磁场测量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与操作

磁场测量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与操作

磁场测量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与操作磁场是物理实验中常常用到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的测量对于研究和分析物质的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磁场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工程和医学等领域都有涉及。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磁场测量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和操作。

一、磁场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开始磁场测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磁场的基本特性和运动规律。

磁场是由带电粒子运动产生的,可以通过磁感线的形状和磁场的强度来描述。

磁场的测量通常通过使用磁力计或霍尔效应传感器等仪器来实现。

磁力计是一种基于磁力作用原理来测量磁场的仪器,它可以测量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二、磁场测量技术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1. 磁场测量在磁性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磁场测量技术在磁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磁场可以直接影响物质的磁性,因此在研究磁性材料的性质时,磁场测量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了解材料的磁性特征,例如磁化强度、剩余磁场等。

这些数据对于磁性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磁场测量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在一些物理实验中,磁场的测量是必要的。

例如,在磁共振成像(MRI)实验中,磁场测量被用来确定患者体内的磁场分布,从而获得身体组织的详细结构信息。

在物理学教学中,也有一些实验是通过测量磁场来展示和验证磁学原理的。

三、磁场测量技术的实验操作步骤在进行磁场测量实验时,有一些基本的操作步骤需要遵循,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磁力计或传感器来进行测量。

不同的实验需要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

其次,我们需要设置实验装置,确保磁场测量仪器与待测磁场的距离和方向适当。

接下来,我们可以校准测量仪器,以确保其测量的准确性。

校准过程通常需要使用已知磁场强度和方向的标准样品。

最后,我们进行实际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四、磁场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除了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外,磁场测量技术还在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中,磁场测量被用于诊断和治疗,例如磁共振成像和磁导航手术。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球磁场测量技术研究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球磁场测量技术研究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球磁场测量技术研究地球磁场是在地球周围形成的磁场,它是由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所产生的。

地球磁场不仅对地球自身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还能够影响周围空间和宇宙环境。

因此,地球磁场的研究对于人类的科学探索和技术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球磁场测量技术,作为地球磁场研究的基础,也是现代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地球磁场的测量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包括地球物理学、电子学、光学等多个学科。

其主要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三种:磁力计测量、磁电测量和卫星测量。

磁力计测量是最早的地球磁场测量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一个磁铁悬挂在一根非磁性杆上,然后在磁铁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铁,测量这些小磁铁所受的力,从而计算出磁感应强度。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非常小的磁铁,而且具有很大的灵敏度,因此并不是能够进行大范围测量的可行方法。

磁电测量是一种通过对地球磁场引起的电位差进行测量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地球磁场与地球上流动的电导层相互作用,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磁场与电场相互耦合的环境。

通过在地面上或飞机、卫星等高空中放置接收机,从而通过测量地表上的电位差和磁场变化,实现对地球磁场进行测量。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成本较高。

卫星测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地球磁场测量方法。

它借助于卫星载荷上的磁力计和磁电传感器,可以对整个地球的磁场进行全面、连续、高精度的测量。

卫星测量的原理是:利用卫星绕地球飞行的轨迹、速度和姿态信息,结合磁场辐射所产生的电流,推算出每个瞬间卫星感应到的地球磁场强度。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取到更为准确的地球磁场数据,并能够进行全球范围、大范围、高精度的磁场测量。

不过,卫星测量也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和数据处理,例如卫星的设计和控制,载荷的选型、制造和测试,数据获取与处理等。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信号的干扰、地球物理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以及一定的安全问题。

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卫星测量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磁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磁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磁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属性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科技领域中,磁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尤其是磁学测量技术。

磁学测量技术是通过磁场对物质的测试和计量方法,主要测量和分析材料的磁性质和磁学特性。

这一技术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

1. 磁存储技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磁存储技术已成为计算机存储的主要形式。

而磁学测量技术在磁存储方面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磁存储器是一种能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存取信息的高速存储装置,在其内部,通过磁化控制,可以存储大量数据。

而这一过程就必须依靠磁学测量技术,在磁性存储介质中对磁场进行测量,从而实现对数据位的定位和读取。

2. 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物体内部组织的磁性而得到的一种成像技术。

在这一过程中,利用了人体内部水分子分子的磁学特性。

同时利用高斯磁束的磁场使人体处于相干状态,通过影像分析来获取病情资料。

而这一技术正是源于磁学测量技术的成果之一。

3. 磁力计磁力计是一种可以测定磁场和磁场变化的装置,通过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力进行测量并转化为电信号来完成测定,用于测量几乎所有现代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动机转速传感器。

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电子仪器等领域。

磁力计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日常生活、汽车、医疗等应用的场合都离不开磁力计。

总体来说,磁学测量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不仅包括基础研究领域,还涵盖了许多高新科技领域。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磁学测量技术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普遍被采用 , 人们对磁场测量仪器 的不断创新 , 使 得这一技
术得 到飞速发展 。
文献标识码 : A 圈, 铁心材料 的磁 导率 、 线 圈 的大小都 影响 着它 的灵敏度 。
根 据 电 磁感 应 强 度 大 小 的 关 系 , 又 可 以将 电 磁 感 应 法 大 致 可分为固定线 圈法 、 旋 转线 圈法 、 移 动 线 圈 法 和 震 动 线 圈 法 。这 种 测 量 方 法 测 量 出来 的结 果 误 差 都 比较 小 。 ( 三) 磁 饱 和 法 磁 饱和法是指利用被 测磁场 中的铁磁材 料磁 芯 , 在 交
理原理 不断被人们发 现和研究 , 从 而使得 磁场 测量 技术得 到 了飞速发展。磁场测量 技术应 用范 围不 断 的拓 展 , 加 强 了磁场测量技术 在精度和广度方面 的要求 。不 断的提高磁 场测量技术 , 不断 的更新 和发展 磁场测量仪器 , 不断 的发 现
和创新 才能使磁场测量技术朝着更好 的方向发展。 磁 场 测 量 的方 法及 其 发 展
量无法无限增大 , 从 而 保 持 在 一 定 数 量 的 状 态 。 磁 场 饱 和 法可分为谐波选择法 和非选择 法 , 通 过 对 被 测 磁 场 的 磁 场 强 度 呈 现 的 非 线 性 关 系 的 精 密 测 量 J , 可 以针 对 一 些 弱 磁 场进行测量 。
展, 提高为人 民物质 生活水 强计式 , 第 二 类 就 是 电 动 式 。磁 力 法 是 通 过 被 测 磁 场 中 能 够产生 电场 的物体和被测磁场之 间相互作用 的力矩来进行
有效的测量 。 日常通 用 的电 磁效 应有 霍 尔效 应跟 磁 阻效
应。
磁 场测 量。这种方法 比较 古 老 , 是 以磁 力为 原理 , 在 现代 , 许 多的地磁 场测量 、 地磁研 究上还在使用这种方法 。

电磁感应测量技术的原理与使用技巧

电磁感应测量技术的原理与使用技巧

电磁感应测量技术的原理与使用技巧引言:电磁感应是物理学中关于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的重要现象,而电磁感应测量技术则利用了这一现象以测量电流、磁场等物理量。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电磁感应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电磁感应测量技术的原理和使用技巧,希望能够增进对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一、电磁感应的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当导体运动或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这一现象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所描述。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简单地表达为:在闭合导体回路中,通过导体的磁通量的改变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具体而言,当导体与磁场相对运动或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导体内部自由电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受力,从而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和磁场的性质有关。

此外,导体自身的电阻、形状与磁场的分布等因素也会影响电磁感应的效果。

二、电磁感应测量技术的应用1. 电流测量电磁感应测量技术在电流测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传统的电流测量常常使用电阻式测量方法,需要将被测电流与外部电阻相连来测量电阻的电压降。

而电磁感应测量技术利用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磁场来实现电流的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与电路的物理连接,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安全性。

2. 磁场测量电磁感应测量技术在磁场测量中也有广泛应用。

传统的磁场测量方法需要直接接触磁场源或使用磁场传感器,这样会受到测量环境的限制,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而电磁感应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磁场变化引起的感应电流来对磁场进行测量,避免了与磁场源的直接接触,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3. 位移测量电磁感应测量技术还常常用于位移测量。

通过将导体绕成线圈并置于被测物体附近,当物体发生位移时,磁场的分布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通过测量这个电动势的大小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这种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高精度等特点,常用于机械加工、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三、电磁感应测量技术的使用技巧1.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在电磁感应测量中,传感器的选择非常重要。

磁场测量方法的发展及应用

磁场测量方法的发展及应用

磁场测量方法的发展及应用摘要:磁场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对于磁场的研究一般都需要探讨其测量技术。

磁场的测量技术拥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

现如今被广泛地运用到了考古、生物学、军事工程、医学、空间技术以及地球物理等多种领域当中。

测量技术的种类有很多,但是比较常用的也就几种。

磁场的测量方法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

本文主要就测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磁场;测量技术;发展;应用磁场的应用范围在不断地拓展,在低温的工作环境下,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内磁场、强磁场以及超强磁场,微弱磁场和弱磁场,不均匀磁场与间隙磁场,必须探索和运用新的工艺、新的材料和新的效应及现象,进一步地提升测量仪器的工作水平、更新和完善磁场测量仪器,让它具有高稳定性、高准确性和高分辨率,争取朝着智能化、数字化和微小型化的方向来发展。

磁力法所谓磁力法就是通过现场磁化物体的利用或者是一种机械力来进行磁场的测量,这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方法,并且应用得非常普遍。

古老的测量方法都是将磁力作为基本的原理,虽然该方法非常古老,但是经过不断地发展和继承,目前为止,它还会被用于古地磁、磁法勘探以及地磁场的测量之中。

还有一种测量磁场的仪器,它是按照磁力法的基本原理而制成的。

该类仪器可以分成电动式和磁强计式两种。

小磁针具有可动性,其与被测量的磁场之间会相互作用,让磁针发生偏转从而构成一种测量仪器。

该方法被习惯性地称之为“磁强计”。

该磁强针能够将磁场测量归结成对磁针运动时振荡周期的测量,同时也可以称为是对偏转角的测量。

通过强磁针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测量各种磁场,比如经常变化的磁场、均匀或者非均匀的磁场。

它的分辨力可以达到标准之上。

目前,电动法进行磁场测量的仪器已经被磁强计替代。

比较常见的磁强计有三种。

包括磁变仪、无定向的磁强计以及有定向的磁强计。

所谓定向的磁强计就是将偏转磁针和固定磁针的位置进行分布,通过磁场和磁针间的互相作用来相对或者绝对的测量磁场。

因为绝对测量需要依据磁针的震荡周期确定磁场,在具体的测量实施中会非常复杂,当前该种磁强计很少使用。

生物磁场检测技术及应用进展

生物磁场检测技术及应用进展

生物磁场检测技术及应用进展生物磁场是生物体内产生的微弱磁场信号,其研究对于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磁场检测技术是一种无创、非放射性的检测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生物体内部的活动信息,因此在神经科学、心脑血管疾病、生物磁场图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生物磁场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力计、超导磁力计、磁力显微镜和磁共振成像等相关技术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其中,磁力计技术是最早被使用的一种生物磁场检测技术。

磁力计是一种通过测量生物体放射的磁场来获得信息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磁场感应线圈测量生物磁场。

然而,磁力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环境磁场的干扰较大,并且灵敏度较低。

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磁力计技术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超导磁力计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磁场检测技术,其基于超导原理,利用超导体的磁通量量子化和Meissner效应来实现对生物磁场的检测。

超导磁力计具有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和较好的抗环境干扰能力,已经成为生物磁场检测的重要工具。

研究人员正在不断优化超导磁力计的设计,以提高其探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进一步推动生物磁场检测技术的发展。

与此同时,磁力显微镜技术也在生物磁场检测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磁力显微镜技术通过将生物样品放置在感应线圈中,利用其感应出的电压差来检测样品产生的磁场。

磁力显微镜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特点,能够实时监测生物体的磁场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图像信息。

此外,磁力显微镜技术还可以将生物体的磁场变化与其他生理、病理信息进行关联,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MRI利用高强度的磁场和电磁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磁共振信号,并通过计算机重建图像来获取解剖和功能信息。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MRI技术来检测和研究生物磁场。

MRI技术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能够直观地显示生物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磁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磁场与磁场强度的测量与应用

磁场与磁场强度的测量与应用

磁场与磁场强度的测量与应用磁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也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磁场强度在物理学、工程学以及其他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磁场的概念,介绍磁场的测量方法,以及磁场强度的应用。

一、磁场的概念磁场是指某一区域内磁力线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

磁场既可以由永久磁铁产生,也可以由通过电流的导线产生。

磁场具有磁力线方向和磁力线密度两个基本特征,通过磁感线的方向和磁感线的密度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

二、磁场的测量方法测量磁场的方法有许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磁场测量方法。

1. 磁力计测量法磁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磁场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磁场对一个已知质量的物体所产生的力来确定磁场的强度。

磁力计一般采用弹簧平衡或电子平衡的原理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2. 霍尔元件测量法霍尔元件是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磁场测量仪器。

霍尔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一块导体时,该导体两侧会产生一定的电压差,该电压差与磁场的强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霍尔元件两侧的电压差,可以确定磁场的大小。

3. 磁感应强度测量法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通过将一个测试线圈放入待测磁场中,测量测试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来确定磁感应强度。

该方法适用于测量不均匀磁场或微弱磁场,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三、磁场强度的应用磁场强度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磁场强度应用。

1. 电机与发电机电机和发电机是利用磁场强度与导线所受力的原理实现能量转换的设备。

通过在磁场中放置导线,当导线通电时,根据洛伦兹力的作用,导线会受到一个力,从而实现能量转换。

2.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基于磁场强度原理的医学成像技术。

通过在人体部位施加强大的磁场,结合无线电脉冲的辅助,可以对人体组织进行高清晰度的成像。

磁共振成像在医学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 磁存储技术磁存储技术是指利用磁场强度对磁介质进行信息的编码与储存的技术。

如硬盘、磁带等设备,利用磁场强度改变来存储与擦除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作者:杨船前王晓丽
来源:《卷宗》2018年第10期
摘要:现阶段,磁场测量技术已经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我国众多领域当中,对我国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磁力法、电磁感应法、磁饱和法、电磁效应法、磁共振法以及超导效应法等方面分析了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其次从宇宙工程领域、工业领域、国防及军事领域等方面介绍了磁场测量技术的相关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磁场测量技术;电磁感应;电磁效应
在我国东汉时期,就有了有关于磁场测量技术的记载,司南以及指南针等的应用都和磁场测量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磁效应以及电磁感应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促进了磁场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阶段,人们已经拓宽了磁场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对其在广度以及精度等方面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要想实现这一要求,就需要对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进行充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磁场测量技术进行创新,进而实现它的稳定发展。

1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
1.1磁力法
基于磁力法下的磁场测量仪器包括两种:磁强计式与电动式。

对于磁力法而言,比较古老,主要将磁力作为原理,现阶段,在一些地磁场测量以及地磁研究方面依然在运用这种方法。

磁强计指的是可以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磁场测量仪器,通过这种磁强计既可以测量磁针的偏转角与振动周期,又可以对一些不规则的磁场进行测量。

在高科技时代背景下,人们在创新磁场测量仪器的同时,也促进了磁力法的快速发展。

1.2电磁感应法
电磁感应法主要是将磁石导电性、介电性以及导磁性等之间的差异作为基础,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借助电磁场时间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的规律,来寻找各种地质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电磁感应法当中,磁强针传感器实际上就是探测线圈,它的灵敏度会受到线圈大小以及铁芯材料等的影响。

按照电磁感应强度,可以对电磁感应法进行细分,分成震动、固定、移动以及旋转等线圈法。

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测量,误差比较小。

1.3磁饱和法
磁饱和法主要是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通过磁芯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对磁场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的应用时间比较早。

磁饱和是指导磁材料在物理结构的影响下,对磁场量进行了限制。

磁场饱和法可以分成非选择法与谐波选择法两种。

基于磁饱和法下的磁场测量仪器被称作磁饱和磁强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测量方法也在不断被改进。

1.4电磁效应法
电磁效应主要是对导体中的电流进行充分利用,在磁场的影响下,产生电磁效应,利用磁生电以及电生磁等原理,进行有效测量。

霍尔效应与磁阻效应是电磁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霍尔效应实际上属于一种电势差现象,其本质是载流子在进行外磁场运动时,因为受到洛伦兹力的影响而发生偏移,并在材料两端对电荷进行积累,进而产生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电场,当载流子由于受到电场排斥力以及洛伦兹力等的影响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会形成一个电势差。

磁阻效应与霍尔效应比较类似,也是因为载流子受到洛伦兹力的影响而产生的。

在电场排斥力以及磁力等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载流子就会在两端聚集,进而形成电场,如果载流子的速度比电场慢,那么它们就会沿着电场力的方向进行偏移,如果载流子的速度比电场快,那么它们就会沿着洛伦兹力的方向进行偏移,进而增加电阻。

因为磁阻器件具有极强的灵敏性,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当中。

磁阻效应对薄膜技术的研发具有重要影响。

应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对恒定磁场进行测量,同时也可以测量变化快或者是不均匀的磁场。

薄膜磁阻的磁强针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以及能耗低等优点,所以它的应用前景也比较广阔、乐观。

1.5磁共振法
磁共振法主要是通过量子状态的变化对磁场进行测量,其测量对象通常都是一些恒定磁场。

磁通门技术是该方法的典型应用。

磁通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间是“七五”期间,由于磁通门具有精确的分辨力,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当中。

另外,将磁通门梯度计与微机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对肺磁测试系统进行研制,不仅能够对病床水平位置进行控制,同时还可以对地磁场进行自动补偿,对肺磁图进行快速打印,对肺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6超导效应法
超导效应法主要是通过超导电流与外部磁场间的函数关系来测量恒定磁场,该方法具有极强的分辨力与灵敏度,不仅可以对磁通量变化进行测量,同时也可以对磁感应强度以及磁场梯度等进行测量。

在高科技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很多新超导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超导技术的发展。

在物理、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下,拓宽了磁场的应用范围,由过去的司南以及指南针等转变为现阶段的磁通门技术以及高温SQUID技术[1]。

2磁场测量技术的应用
2.1宇宙工程领域
将磁通门法以及量子干涉法应用在人造卫星系统当中,可以对星际磁场以及卫星外层空间等进行测试,有利于对火箭发射以及人造卫星等的控制。

利用感应线圈法以及磁通门法等,可以对空间磁场进行测量,在了解空间磁场的基础上,可以对指针勘察以及地震预测等进行研发,对一些地质灾害进行及时了解,进而对灾害进行有效预防。

2.2工业领域
在磁场测量过程中,因为磁场磁力具有灵敏度,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医疗器械以及交通等领域当中,比如导航系统、车辆检测、数字式罗盘以及伪钞鉴别等。

通过由光泵法以及磁通门法等制成的仪器,可以对电缆接头、地下管道等进行探测,将电势差方法应用在汽车速度表、信号传感器以及物理检测器等当中,可以增强信息的可靠性,让数据变得更加合理、更加精确[2]。

2.3国防及军事领域
随着军事领域以及科学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在国防及军事领域中应用磁场测量技术也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磁场测量技术进行有效研究,有利于我国军事领域中磁测量工作的开展,对我国的发展与安定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论
总而言之,科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对于相关研究人员而言,应该在明确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拓宽它的测量范围、提高它的测量精度,满足时代发展对其的全新要求,进而为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车晓芳.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10):11-12.
[2]姜智鹏,赵伟,屈凯峰.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电测与仪表,2008(04):1-5+10.
作者简介
杨船前(1990-),男,贵州省纳雍县阳长镇,本科,研究方向:物理实验、教学实验、物理教学研究。

通讯作者
王晓丽,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理学院教授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