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红星照耀中国》ppt课件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人物
周恩来
受教育情况 毕业于南开大学,后来又在法国、德国等地 学习。 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 起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 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移至别的方面去了。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人物
周恩来
参加革命的起因 受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触动,受“开 明的”教育影响。 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 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
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
最后,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背景
(一)创作背景:1936年,埃德加斯诺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 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二)出版时间: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
一种顽皮的孩子相。
性格特点 大胆无畏,英勇善战,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大概是指挥员中 惟一的“纯无产阶级”。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人物
徐海东
出身与家庭 湖北黄陂人,家里世代做窑工,出身贫寒。 童年的经历 11岁辍学后到窑厂当学徒,16岁满师,在 300个工人中,工资最高。 受教育情况 上了4年学,同学几乎全是地主或商人的子 弟, 同 学 、 先 生 都讨厌少有鞋穿,衣服破烂 的 徐 海 东 。 因被同班富家子弟欺负,打破地主儿子的头,被拳打脚 踢,被老师打,后逃学不肯再去。
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
康。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
彭德怀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 角的作风使我很喜欢,这是中国人不可多得的品质。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4张PPT)

2024/8/27
自主+合作
示例
• 阅读《造反者》选段46页—53页:
1.圈画梳理周恩来的这段经历。
2.除了让你了解了关于周恩来的事实之 外, 你读到作者对周恩来什么样的态度?
• 周恩来,1898.3.5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
• 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三年都是奖学金维持生计,成 绩优异。
• 1919年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遭逮捕,关了一年监牢。
2024/8/27
6.《红星照耀中国》共( 12)篇,请将篇目说出来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三篇 在保安 第五篇 长征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二篇 去红都的路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 职业 驻华记者、通讯员 大学讲师
: 工作经历
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 地记者
代表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
2024/8/27
文本讲读之
“红星知识竞赛”
形式 知识竞赛 组队 10大组 竞赛 规则 先举手抢得答题机会,答错不扣分,答对
2024/8/27
七律.长征
毛泽东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024/8/27
讨论与思考
• 4.当代青少年该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的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 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 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 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不 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 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 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PPT-完美版

•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 子方法 :
•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
•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继续 运用我 们总结 的这些 体会句 子的方 法去学 习课文 ,一定 会有更 多的收 获。
•
日积月累
•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 化宝库 中的一 笔财富 ,这节 课我们 一起细 细品读 鲁迅先 生文章 中的脍 炙人口 、发人 深省的 名言警 句。
《红星照耀中国》PPT-完美版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PPT-完美版
《红星照耀中国》PPT-完美版
新课导入
《红星照耀中国》PPT-完美版
《红星照耀中国》PPT-完美版 《红星照耀中国》PPT-完美版
《红星照耀中国》PPT-完美版 《红星照耀中国》PPT-完美版
•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 章,认 识了鲁 迅这位 伟大的 文学家 、思想 家和革 命家, 希望同 学们能 从他的 身上汲 取力量 ,超越 自我。
•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
(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
•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 ,却暗 含着更 深的意 义。那 么本组 课文中 有哪些 类似的 句子, 我们都 是用什 么方法 去理解 这些句 子的?
《红星照耀中国》PPT-完美版
《红星照耀中国》PPT-完美版
《红星照耀中国》PPT-完美版
名著介绍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6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生动活泼的“小人物”
示例:徐海东
斯诺在书中这样评价他: “他的直率的毫不掩饰的回答,是完全可信的。” “每天早上4点他就起床,他精力充沛和对工作仔细认真的 作风,使他的部队勇健、整洁、守纪律。” “徐海东自豪的热情虽然有点幼稚和天真,但是极其真诚 ,他的部下对他的拥戴的秘密也许就在这里。”
生动活泼的“小人物”
搞清陕北苏区这个“未知之地”的真实情况,揭开这个举世之“谜”,斯诺决心秘密前
往苏区。在得到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两家报纸的赞同支持后,经宋庆
龄和华北地下党组织的具体帮助和安排,斯诺于1936年6月满怀喜悦之情,带着一封用
隐显墨水写的致毛主席的介绍信,加上“两只照相机,二十四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
斯诺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
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本书因而得名
。1938年
创作
背景 在1936年10月,
,胜利到达陕北。然而由于国
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种种不实的谣言,千方百计地严密封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一切消息
,所以中国革命的真相,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也完全是一个难以猜测的“谜”。为了
过人,身体素质好;一丝不苟,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
和政治战略家,同时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者
(续表)
毛泽东
相关情节
①与父亲的矛盾对抗; ②剪辫子、参军; 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 ④谈及牺牲的同志和饥荒引起的死人事件,他总是眼睛湿润; ⑤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 斯诺都无法回答; ⑥与斯诺谈论共产党的政策及抗日战争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周恩来
贺龙
毛泽东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1.斯诺为什么要去红区采访?
新闻封锁
谜
唯一值得报道
探明事情真相
2.斯诺到达西北后采访了哪些人?了解到了哪些事?
红军将领、红军战士、“红小鬼”、工人、农民、少先队员…… 长征、红军队伍……
畅所欲言话感想
斯诺把他在红区的所见所闻都记录在了这部作品里,读了本书 后,你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汇报人:XX
红军将领 “红小鬼” 长征篇章
红军战士 红军队伍 斯诺感受
示例
毛泽东 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给人的印
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他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在 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1914年秋季,进入湖南省立 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他代表了中 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都拥护他。他熟读世界历史,熟知世界政治, 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他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的一员!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 特有的精神!
朱德 (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1886年12月1
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1909年初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 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 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 帅之首。
示例
人物:周恩来 主要经历:
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 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红星照耀中国》ppt动画课件

彭德怀:红军将领,勇猛善战,为 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红星照耀中国》的历 史价值
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影响
提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的真实记录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英勇斗争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作品影响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 主要人物
毛泽东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被描绘为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和卓越领导才能的人物。 他的童年经历和成长过程也在书中得到了详细的介绍。 毛泽东在书中还被描述为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创新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 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
推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 线的形成
促使许多国家的独立和解 放
成为反对法西斯战争的重 要组成部分
对后人的启示
历史价值:揭示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中国革命在历史长 河中的重要地位和 作用,为后人提供 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和教训。
思想启示:通过深 入挖掘革命先烈的 内心世界和思想精 髓,引导人们思考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激发人们的爱国热 情和民族自豪感。
添加副标题
《红星照耀中国》ppt课件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作者简介
02 课件封面与目录 04 《红星照耀中国》
内容概述
05 《红星照耀中国》 中的主要人物
06 《红星照耀中国》 的历史价值
07 结语与感悟
添加章节标题
课件封面与目录
课件封面
标题:《红星照耀 中 国 》 ppt课 件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23张ppt)

3.请概括红军长征所经历的艰难历程和 所作出的牺牲。
红军长征纵横十一个省,走过二万五千 多里,经历了千难万险,其中我们的战士 有三分之二永远留在了长征路上。
4.当年这些“红小鬼”和我们年龄相仿 却早早地踏上了长征路,你觉得他们身上 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
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那种大无畏的 精神,是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宁愿 牺牲的革命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想说:
这是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使 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从火 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 员,……
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 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 ……
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 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 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 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 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 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 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 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西行漫记》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的侵略,同时国民也对共 产党进行镇压。在如此白色世界中,《红星照耀中国》要在 中国流传的话必须用一个隐蔽的名称,因此选择了《西行漫 记》作为掩护。
• 目录1——12篇
• 去苏区 第1篇 • 在苏区 第2篇—第11篇 • 离苏区 第12篇
活动一:提炼读法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 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包括新闻、历史纪实、回忆录、传记 等多种文体。
阅读纪实作品的技巧: 1.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64张PPT

四、受教育情况 8岁时开始在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13岁。10岁时开始给家里记帐,学珠算。13岁 时,离开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一个全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 帐。16岁时,他去离家50里以外的湘乡县的一所新学堂学习。后来,他去了长沙,进入 了一所中学待了半年。1912年,他进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获得了社会行 动的初步经验,1918年毕业。 五、情节 ①与父亲的矛盾对抗②剪辫子、参军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④他的财物 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⑤谈及牺牲的同志和饥荒的死人事 件,他眼睛湿润⑥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 ⑦对当前世界政 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
从毛泽东剪辫子、参军的情节可以看出他的革命性特点;从他选 择学校及进行自修的情节可以看出他好学进取、富有恒心毅力; 从团结周围人的情节可以看出他已经慢慢形成领袖气质。
师范毕业后,毛泽东到了北京,在老师杨昌济的帮助下,获得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 员的工作,并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思想也越来越激进。 回到长沙后,毛泽东更加直接投身到政治中去,成为学生报纸《湘江评论》的主笔、 帮助创办文化书社、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组织反军阀运动、和陈独秀讨论“改造湖 南联盟”的计划、领导了一次对军阀赵恒锡当政的省议会的冲击。从此,毛泽东越来 越相信,只有经过群众行动取得群众政治权利,才能保证有力的改革实现。1920年, 毛泽东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从而建立起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温文尔雅、忠心耿耿、 吃苦耐劳、不屈不挠、 头脑冷静、善于分析 推理、爱护士兵、平 易近人、有卓越的组 织和领导才能。
一、外貌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
,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 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
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埃德加·斯诺
未名湖畔——斯诺之墓
• “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 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 像我活着时那样。”
•
——埃德加·斯诺
解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 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 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 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 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实作品的文学性。 3、选读作品中能够给人触动的语句,感悟纪
实作品的启示性。
真实的记录
• 说说书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有谁? • 猜猜看,这是谁 (1)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
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 (毛泽东)P57 (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
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仍不失孩子气。 (周恩来)P40
首先他有鲜明的层次,采用总分的结构,以 “传奇”为总纲,分别从人物外貌、自我感觉、 人物定性等方面,写出了自己对周恩来的总体 印象及评价。其次,斯诺的用语平实中不乏生 动,甚至还有些幽默,比如过的篇章中,斯诺对其他人物类似 的评价语段,你有发现吗?
小 游 戏
一个人和一本书
• 82年前,有这样一个美国人,冲破国民党 的封锁线,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14本密 密麻麻的笔记本,30卷胶卷,第一个向世 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 之后,这个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两个 多月的时间,写进了自己的一本书中,使 中国万千青年走上革命之路,使加拿大的 白求恩医生毅然不远万里奔赴中国的抗日 前线。
周恩来 ——《红星照耀中国 造反者40.41》
如果这样来写
• 周恩来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有又大又深 的眼睛,他有丰富的学识,他有坚定的信 仰,他是一个书生,却是造反者的领袖。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 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 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 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 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使我感到兴趣, 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 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 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原文更好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 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 怪混合的产物。……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 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 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
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 后来重病,长征到了西北苏区 。
找寻文学印痕
• 有人说,《红星照耀中国》,不仅是一部 伟大的纪实作品,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文 学作品。除了真实的记录外,斯诺的写作 中,有没有文学的印痕呢?我们一起来找 一找……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
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 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 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 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 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 物。……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 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 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 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 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纪实作品的真实性
• 周恩来,1898.3.5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 • 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三年都是奖学金维持生计,成
绩优异。 • 1919年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遭逮捕,关了一年监牢。 • 获释后去法国,在巴黎帮助组织共产党,在巴黎学习两年,
去英国几个月又回到法国,接着又去德国学习了一年。 • 1924年回国,作为一个著名的革命组织者与孙中山会合。 • 26岁成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 28岁在上海和赵世炎等人组织工人纠察队。 • 1927年,29岁组织工人起义成功,8月组织南昌起义。 • 1931年进入江西和福建的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
继续猜
(3)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年过半百,仍很健康。
(贺龙)P48 (4)他,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脚
都像铁打的一样。 (朱德)P289 (5)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
红,嘴里露出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 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 (徐海东)P246
选读一节
• 阅读《造反者》选段41页—43页 梳理关于周恩来的事实。
• 读给大家听一听……
我们在阅读这部纪实作品过程中,似乎可以 真切地感受到,每个人物的真实记录中,常 常伴有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有饱含作者情 感的议论和抒情。这就是《红》这部纪实作 品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文学性 。
来自他的启示
• 我读序言,致敬斯诺
带着这种冒险的心情,我出发了。(开篇)
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 所创造的,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使本书描写的故事活 着。……从这些革命青年们,读者可以约略窥使他们成为了 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这 些是人类本身丰富而灿烂的精华。(其间)
——
经
典
品 读 “
魅 力
红 色 经
无 限
典
”
知作者
埃德加·斯诺 (Edgar Snow, 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 。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 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 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 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 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读目录,知脉络
关于整本书的阅读
• 知作者,解标题 • 读序言(后记),明背景 • 读目录,明脉络 • 读正文,明内容
• 阅读方法:猜读、跳读、选读、精读……
阅读目标
• 感受经典的无限魅力 1、跳读作品中关于人物的重点章节,理解纪
实作品的真实性。 2、精读作品中的生动细节描写文段,体会纪
,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 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
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埃德加·斯诺
未名湖畔——斯诺之墓
• “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 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 像我活着时那样。”
•
——埃德加·斯诺
解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 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 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 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 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实作品的文学性。 3、选读作品中能够给人触动的语句,感悟纪
实作品的启示性。
真实的记录
• 说说书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有谁? • 猜猜看,这是谁 (1)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
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 (毛泽东)P57 (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
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仍不失孩子气。 (周恩来)P40
首先他有鲜明的层次,采用总分的结构,以 “传奇”为总纲,分别从人物外貌、自我感觉、 人物定性等方面,写出了自己对周恩来的总体 印象及评价。其次,斯诺的用语平实中不乏生 动,甚至还有些幽默,比如过的篇章中,斯诺对其他人物类似 的评价语段,你有发现吗?
小 游 戏
一个人和一本书
• 82年前,有这样一个美国人,冲破国民党 的封锁线,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14本密 密麻麻的笔记本,30卷胶卷,第一个向世 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 之后,这个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两个 多月的时间,写进了自己的一本书中,使 中国万千青年走上革命之路,使加拿大的 白求恩医生毅然不远万里奔赴中国的抗日 前线。
周恩来 ——《红星照耀中国 造反者40.41》
如果这样来写
• 周恩来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有又大又深 的眼睛,他有丰富的学识,他有坚定的信 仰,他是一个书生,却是造反者的领袖。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 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 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 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 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使我感到兴趣, 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 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 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原文更好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 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 怪混合的产物。……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 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 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
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 后来重病,长征到了西北苏区 。
找寻文学印痕
• 有人说,《红星照耀中国》,不仅是一部 伟大的纪实作品,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文 学作品。除了真实的记录外,斯诺的写作 中,有没有文学的印痕呢?我们一起来找 一找……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
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 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 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 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 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 物。……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 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 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 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 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纪实作品的真实性
• 周恩来,1898.3.5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 • 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三年都是奖学金维持生计,成
绩优异。 • 1919年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遭逮捕,关了一年监牢。 • 获释后去法国,在巴黎帮助组织共产党,在巴黎学习两年,
去英国几个月又回到法国,接着又去德国学习了一年。 • 1924年回国,作为一个著名的革命组织者与孙中山会合。 • 26岁成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 28岁在上海和赵世炎等人组织工人纠察队。 • 1927年,29岁组织工人起义成功,8月组织南昌起义。 • 1931年进入江西和福建的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
继续猜
(3)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年过半百,仍很健康。
(贺龙)P48 (4)他,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脚
都像铁打的一样。 (朱德)P289 (5)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
红,嘴里露出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 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 (徐海东)P246
选读一节
• 阅读《造反者》选段41页—43页 梳理关于周恩来的事实。
• 读给大家听一听……
我们在阅读这部纪实作品过程中,似乎可以 真切地感受到,每个人物的真实记录中,常 常伴有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有饱含作者情 感的议论和抒情。这就是《红》这部纪实作 品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文学性 。
来自他的启示
• 我读序言,致敬斯诺
带着这种冒险的心情,我出发了。(开篇)
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 所创造的,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使本书描写的故事活 着。……从这些革命青年们,读者可以约略窥使他们成为了 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这 些是人类本身丰富而灿烂的精华。(其间)
——
经
典
品 读 “
魅 力
红 色 经
无 限
典
”
知作者
埃德加·斯诺 (Edgar Snow, 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 。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 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 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 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 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读目录,知脉络
关于整本书的阅读
• 知作者,解标题 • 读序言(后记),明背景 • 读目录,明脉络 • 读正文,明内容
• 阅读方法:猜读、跳读、选读、精读……
阅读目标
• 感受经典的无限魅力 1、跳读作品中关于人物的重点章节,理解纪
实作品的真实性。 2、精读作品中的生动细节描写文段,体会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