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完美版1

合集下载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pt1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pt1
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的过程; 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 式; 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宰相、枢密院、财政部。
简述政权建立、扩张历程?
622 年,穆罕 默德于麦地那 建立政权
实现统一
7世纪中期 大规模扩张
8世相
枢密院 财政部
协助哈里发 掌管令状与 负责收
统管政务 文告

《古兰经》 阿拉伯数字
《一千零一夜》 麦加大清真寺
•拜占庭帝国:保鲜 •阿拉伯帝国:桥梁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 pt1
二、奥斯曼帝国
1、简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扩张历程1
古代越南
越南春节年货市场
一方面在尊崇佛教的同时大兴科举,在 国子院设立孔子、周公的塑像定期拜祭,在 文学上,连君主也是汉文文学的忠实粉丝, 开始过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 pt1
越南的古装剧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 pt1
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梁书·扶桑国传》
12世纪
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
17世纪
德川幕府 闭关锁国
2、古代朝鲜
时间
社会发展
4 世纪 民族政权高句丽迁都平壤
7 世纪末 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0 世纪初 建立高丽王朝 14 世纪末 改国号为朝鲜
政治上,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划分为 十道,实行科举考试; 经济上,推行土地国有;
16 世纪末 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文本化侵上略,传播中国儒家经典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优秀课件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优秀课件

跨过今黑海海峡 向欧洲进军,逐 渐征服巴尔干和 东南欧部分地区
1453年
16世纪后期
奥攻灭将 占亡斯君 君拜曼士 士占土坦坦庭耳丁丁帝其堡堡国人改,,先分非欧后地三征区洲服,的西建大亚立帝和起国北地非跨部亚 为伊斯坦布尔, 定位帝国首都
奥斯曼一世 (Osman I,1258—约1326年)
二、帝国的统治 1、政治领域:
◎拉齐斯:巴格达国立医院院长, 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是外科串线 法的发明者,著有《天花与麻疹》 《医学集成》等重要著作,对西方
三、阿拉伯文化
(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 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印度 的代数学、位置计算制和零的符号,都是 通过阿拉伯人传入西方的。
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 受到一定影响。
经济:苏丹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各级封建主也掌握土地农民和工商业者承 担各种苛捐杂税;帝国政府控制欧亚商路,东西方贸易受影响。
【课堂探究】根据所学知识,比较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异同
比较项
内容
地理位置 都是发端于西亚的亚洲国家
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文字、书法、服饰、钱币、建筑、 茶道、音乐......
唐代斗茶与日本茶道
唐 长安
日本 奈良 日本·唐招提寺
• 平假名:由汉字草书演变而成。 • 片假名:由汉字楷书的偏旁演变而成。 • 真 名: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日本的“和同开珎”
唐朝的“开元通宝”
一、中古时期的印度(南亚次大陆)
1、笈多帝国(约320-540) (2)印度教的兴起: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精品课件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精品课件

4、经济繁荣
西 东

5、文化繁荣
A.吸收融合: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 (文学《一千零一夜》)
830年,哈里发麦蒙创建智慧宫,拉开了“百年翻译运动” 的序幕。他在位时期,将各门学科译成阿拉伯语的名著有数百 部之多。
其中,从希腊语译过来的,包括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 希腊著名哲学家、医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的著作100多部;
4.将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到欧洲,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了
B 桥梁的是( )
A.土耳其人
B.阿拉伯人
C.西班牙人
D.印度人
5.“征服....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
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踏
A 在欧洲。”材料中“这个新的巨人”( )
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效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制。
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引入 政治 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经济 推行土地国有,实行授田制。 文化 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
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朝鲜。 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20万大军侵略朝鲜,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西亚----阿拉伯帝国
1、背景
点击添加文本
◎地理:三洲五海之地,气候炎热干旱、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与沙漠。 ◎宗教:多个氏族部落,信仰多神教。 ◎特点:矛盾多,原始法律,血债必用血偿还。
争夺水源和牧场,战争多。
2、形成过程
6世纪
多部落, 多混战, 多神崇拜
7世纪
622年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天赐沃土下的辉煌与倔强
“大食国”是当时唯一与中国大唐相提并论的国家
○麦地那o 麦旅海南包整个半岛
7世线报的灌界7 2 0 年 代 伊 斯 兰传播的主要方向间 拉 监 高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萨 册 波 斯
公元632年阿拉伯统治地区750年阿拉伯帝国全盛时的疆界
(4)文化:①吸收: 融合东西方文化;②传播: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 文化交流的桥梁。
著名的数学家与医学家阿拉伯“代 数学之父”是花拉子密,他编撰的 代数学著作传入欧洲后,直到16 世纪仍为各大学的通用教科书。巴格达医院院长拉 齐 斯 ,医道精 湛 ,著有《医学集成》 ; 伊本·西那 ,博学多才,写有《医 典》 一 书 ,被译成拉丁文,长期 被西方人视为医学指南。
三、 衰亡1258年,被蒙古军队所灭。原因:1、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2、政治腐败,社会黑暗;3、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 4、雇佣军难以节制;5、财政危机。
1453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
欧 洲河6 九 科 单 高 加 索 里科家天已尔主考二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巴本阿 德 里 亚 堡 453 海C 布 善 院 底叩 小亚细亚 拉心 里斯 亚 洲巴格达阿 拉 伯埃及洲 尼罗 ○麦地 那河/ ○麦加1350年的疆域到1453年扩张的领土到1481年扩张的领土到1683年扩张的领土扩张的主要路线1683年帝国强界
北方是平原,有两条著名的大河;南方嗷嗷隆起,基本全是高原。
7 月口复 谁 :波斯、希腊、阿拉伯、突厥……
这里有个缺 口, 山开伯尔山口, 正对着西方。
12世纪末镰仓幕府建立,进 入幕府政治时期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 《日本书纪》
( 一 )日本秦汉之际中国人民把冶铁和水稻 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 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6-7世纪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

(3)奥斯曼土耳其人信奉伊斯兰教,随着其兴起,小亚细亚及巴尔干半 岛的大部分基督教地区逐渐为穆斯林所取代,伊斯兰教得到传播。
(4)奥斯曼土耳其人建国后,打着反基督教徒的旗号,发动一系列战争, 所到之处推行封建制度,16 世纪达到鼎盛,形成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军 事封建帝国。
主题二 中华文明对东亚的影响
宗教
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 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 03_印_度_教__得到统治阶级支 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德里苏丹国 ①建立:11 世纪,04__突_厥_入侵印度。13 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 立德里苏丹国。 ②统治状况
2.日本 (1)初步发展 07_秦_汉__之际,中国移民把 08__冶_铁_、09_水_稻__种植技术带到 日本。 (2)大化改新 ①背景: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大化改新:10__6_46___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年号“11 _大_化__”,史称“大化改新”。改革模仿建立了 12__中_央_集_权_国家。 (3)幕府制
③幕府统治特点: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 18_名_义_上的中央政府称 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 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 和兵役等义务。
④危机:17 世纪,19_德_川_幕府面对世界变局,以 20_锁_国_加强统 治,抵御外来影响。
化,认识这一 帝国和德里苏丹国的扩张及文明特点。
时 期 世 界 各 4.搜集相应的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大化改新的内 区 域 文 明 的 容及意义,运用“唯物史观”论,理解大化改新后日本进入 多元面貌。 幕府政治的原因。
精梳理 • 通时空观念
一 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1)兴起 ①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 01_伊_斯_兰_教_。 ②02_62_2 _年,穆罕默德迁居 03_麦_地_那__,建立政权。到他去世时, 阿拉伯半岛 04_基_本_统_一_。 (2)扩张 7 世纪中期起,大规模向外扩张,到 05_8世_纪___中期建立起地跨 06 亚_非_欧_三_洲_的大帝国。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

1.中古时期的印度(南亚次大陆)
(1)笈多帝国笈多帝国(约320年~约540年,南北朝时期) ②印度教的兴起:
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以后逐渐发展为 印度的主要宗教。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主要
经典有《吠陀》《奥义书》《往世书》《摩诃
婆罗多》《摩罗衍那》等。印度教恪守等级森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国王直接控制的 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 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
笈多王朝是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4世纪初兴起于恒河中游。 笈多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实行种姓制度,最高统治者是大王,皇亲贵族和婆罗门 高僧构成王室顾问和各部门重臣。
印度处于欧亚大陆中间,与东西方贸易。输出棉花、谷物、细布、挂毡、首 饰、香料、靛蓝、象牙等,输入各国珍奇、丝绸、茶叶、白铜、瓷土、肉桂及黄 莲等。
1453年,奥 斯曼土耳其人攻 占君士坦丁堡, 灭亡拜占庭帝国, 将君士坦丁堡改 名伊斯坦布尔, 定为首都。
1.奥斯曼帝国的建立
到16世纪后期, 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 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 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 洲的大帝国。
2.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1)政治领域: 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
苏丹,他即是宗教领袖,又是国 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 的最高所有者。
3.阿拉伯的衰亡
从9世纪中叶起, 阿拉伯帝国内讧不已。 北非、西班牙等地的分 裂势力,以及近200年之 久的十字军东征,消耗 了帝国的实力。1258年 被蒙古西征军所灭。
蒙古帝国攻破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拉
4.阿拉伯帝国的鼎盛
(1)政治领域: ①政治稳定; ②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 教大权; ③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 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 务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

回归运动的皇国史观,有某种相似之嫌。另外,部分研究者从 社会变化着眼,认为大化改新使血缘氏族制社会崩溃,古代国 家成立,改新前的部民转变为奴隶或类似的依附阶级。也有人 主张,改新后建立的律令制国家是基于封建生产方式而建立的 封建国家。中国学者大多也持这种见解。
观点(二)——中国的影响加速了日本封建化的进程 日本的部民奴隶制是不发达的奴隶制。对日本由不发达的 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封建制度的影 响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日本部民奴隶制生产关系,至 6 世纪 中叶已经同在中国先进生产技术影响下迅速提高了的生产力 水平和性质不相适应,发生危机,开始要求封建生产关系。日 本统治阶级中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也开始参照隋唐封建制,局 部调整生产关系,进而实行了全面的社会改革,日本社会遂迅
知识梳理(一) 阿拉伯帝国 1.背景 (1)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 (2)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古兰经 》成为伊斯兰教 的经典。 (3)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及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帝国建立:8 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 帝国。
3.鼎盛 (1)政治:最高统治者 哈里发 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下设官僚机构辅助。 (2)经济: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陆上和海洋贸易繁 荣;帝国境内城市繁多。 (3)文化 ①阿拉伯人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②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③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阿拉伯帝国
统治 措施
最高统治者哈里发 掌握政治、军事和 宗教大权,下设官 僚机构辅助
政治体制
政教合一
交流、吸收和融合 对外来文 的方式,具有沟通
化态度 东西、承上启下的 作用
奥斯曼帝国
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 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 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
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商路,阻碍了 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阿拉伯传统的继承者, 东西方商路的阻碍者!
三、南亚:中古印度
(一)中古印度的发展简史
- 孔雀王朝(前324-前185年,第一个基本统一
的古印度奴隶制王朝)
-贵霜帝国(55-425年,大月氏人入侵)
- 笈多帝国(320-540年,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
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 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到阿拔斯王朝
3.文化繁荣
时期,……他们不分宗教,不拘泥 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 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
继承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表 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经典著作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 现 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经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 济 荣,对外贸易发达
南亚:印度
东亚:日本与朝鲜
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体 制,由于宗教冲突处于 君主中央集权体制 分裂状态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
荣,对外贸易发达
,对外贸易兴盛
文 化
多民族文化交流,对世 界文明传承、交流、发 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在 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影响 相互借鉴与冲突中发展 、相互借鉴
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特 点
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
阿 拉鼎伯盛帝时期国政文治化稳定繁,荣经的济繁原荣因,是拥有什开么放?宽产容的生态了度 怎 样统的治影者重响视?知识,并采取招揽各民族优秀人才的政策
原因 阿拉伯帝国领域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文化积淀深厚。
智慧宫是阿拉伯帝国的综合学术机构,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中国、印度和古巴比伦都位于亚洲 大陆,在工业革命之前,亚洲的经济和文化水平曾经在世 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3、帝国的政治经济概况 (1)政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 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最重要的 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宰相协助哈里发 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与文告,财政部负 责收支。(2)经济: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 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 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境 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城市之一。
4、古代朝鲜
4世纪,中国东北民族政权高句丽迁都平壤,与百济 和新罗为邻。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 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 建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 央政府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 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词 章之学广为传播。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 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16世纪末,中朝 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3)幕府时代 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 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从朝廷获 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 幕府政治时期。在这种体制下,以天皇为首 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 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
• 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人民收为 国有、变为公地公民。
• 2.大化改心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 将天下共田班给公民。
• 3.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 4.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 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 5. 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 两河流域上游发展起来,攻击拜占庭帝国, 征服小亚细亚、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 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 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到16 世纪后 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3、古代日本 (1)早期历史 秦汉之际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 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大化改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大化改新内容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2、德里苏丹国 11 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 世纪初,突 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以伊斯兰教 为国教。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4、帝国的文化 阿拉伯人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 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 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 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 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 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 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1、笈多王朝(帝国)
4 世纪初,恒河中游兴起的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2、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1)伊斯兰教创立: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 斯兰教,他的言论后来被 汇集为《古兰经》,成为 伊斯兰教的经典。
(2)国家统一: 622 年,穆罕默德 迁居麦地那,建立 政权,到穆罕默德 去世时(632年前 后),阿拉伯半岛 基本统一。
(3)帝国形成:7 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 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 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 世纪中期建立 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一、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和阿拉伯人 (1)地理位置 (2)气候条件 a 半岛内陆:热带沙漠气候, 难以耕作。 b 西、南部(红海沿岸平原 和山地):亚热带地中海气 候。 c 汉志地区:绿洲交错,水 草丰盛,宜于放牧(贝都因 人) d 也门地区: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2、帝国的统治 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 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 的最高所有者。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 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 税。 3、经济文化地位 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 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