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齿轮传动—答案
齿轮传动计算题(带答案)

第四章齿轮传动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1、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36,顶圆d;2、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副,其传动比i=3,主;3、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α=20;4、某传动装置中有一对渐开线;5、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的ɑ=2;解:144=4/2(Z1+iZ1)Z1=18Z2;d 1=4*18=72d2=4*54=216第四章齿轮传动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1、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36,顶圆da=304mm。
试计算其分度圆直径d、根圆直径df、齿距p以及齿高h。
2、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副,其传动比i=3,主动齿轮转速n1=750r/mi n,中心距a=240mm,模数m=5mm。
试求从动轮转速n2,以及两齿轮齿数z1和z 2。
3、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α=200, Z1=25,Z2=50,求(1)如果n1=960r/min,n2=?(2)中心距a=?(3)齿距p=?答案: n2=480 a=7 5 p=6.284、某传动装置中有一对渐开线。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大齿轮已损坏,小齿轮的齿数z1=24,齿顶圆直径da1=78mm, 中心距a=135mm, 试计算大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及这对齿轮的传动比。
解: 78=m(24+2) m=3 a=m/2(z1 +z2) 135=3/2(24+z2) z2 =66 da2=3*66+2*3=204 df2=3*66-2*1.25*3=190.5 i =66/24=2.755、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的ɑ=200,m=4mm,传动比i12 =3,中心距a=144mm。
试求两齿轮的齿数、分度圆半径、齿顶圆半径、齿根圆半径。
解: 144=4/2(Z1+iZ1) Z1=18 Z2=3*18=54d1=4*18 =72 d2=4*54 =216da1=72+2*4=80 ra1=(72+2*4)/2=40da2=216+2*4=224 ra2=(216+2*4)/2=112df1=72-2*1,25*4=62 rf1=(72-2*1,25*4)/2=31 df2=216-2*1,25*4=206 rf 2=(216-2*1,25*4)/2=1036、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a=150mm,传动比i12=4, 小齿轮齿数Z1=20。
第4章齿轮习题答案

习 题(答案)1.选择题1)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3 。
(1)齿面胶合 (2)齿面疲劳点蚀 (3)齿面磨损或轮齿疲劳折断 (4)轮齿塑性变形2)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 1 。
(1)齿面胶合 (2)齿面疲劳点蚀 (3)齿面磨损 (4)轮齿疲劳折断3)材料为45钢齿轮,经调质处理后其硬度值约为 2 。
(1)(45~50)HRC (2)(220~270)HBW (3)(160~180 )HBW (4)(320~350)HBW 4)齿面硬度为(56~62)HRC 的合金钢齿轮的加工工艺过程为 3 。
(1)齿坯加工、淬火、磨齿、滚齿 (2)齿坯加工、淬火、滚齿、磨齿 (3)齿坯加工、滚齿、渗碳淬火、磨齿 (4)齿坯加工、滚齿、磨齿、淬火 5)齿轮传动中齿面的非扩展性点蚀一般出现在 2 。
(1)跑合阶段 (2)稳定性磨损阶段 (3)剧烈磨损阶段 (4)齿面磨料磨损阶段 6)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 4 。
(1)按接触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弯曲强度(2)按弯曲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接触强度 (3)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 (4)只需按弯曲强度设计7)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1z =18,2z =72,则这对齿轮的接触应力 3 。
(1)H2H1σσ> (2)H2H1σσ<(3)H2H1σσ= (4)H2H1σσ≤ 8)一对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时,它们的 2 必须相等。
(1)直径 (2)模数(3)齿宽 (4)齿数9)设计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时,若直径一定,则应取较少齿数,使模数增大以 2 。
(1)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2)提高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3)减少加工切削量,提高生产率 (4)提高抗塑性变形能力10)在直齿圆柱齿轮设计中,若中心距保持不变,而把模数增大,则可以 2 。
(1)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2)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3)弯曲与接触强度均可提高 (4)弯曲与接触强度均不变11)当 4 ,则齿根弯曲强度增大。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_齿轮机构

第4章齿轮机构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复习思考题1.要使一对齿轮的瞬时传动比保持不变,其齿廓应符合什么条件?2.渐开线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重要性质?试根据渐开线性质来解释以下结论:(1)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啮合线是一条直线;(2)渐开线齿廓传动时,其瞬时传动比保持不变;(3)渐开线齿条的齿廓是直线;(4)齿条刀具超过N1点的直线刀刃不能范成渐开线齿廓;(5)一对互相啮合的标准齿轮,小齿轮齿根齿厚比大齿轮齿根厚度小。
3.节圆和分度圆有何区别?压力角和啮合角有何区别,在什么条件下节圆与分度圆重合以及啮合角与分度圆压力角相等。
4.什么是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如令一对标准齿轮的中心距略大于标准中心距,能不能传动?有什么不良影响?5.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什么?满足正确啮合条件的一对齿轮是否一定能连续传动?6.何谓理论啮合线段和实际啮合线段?何谓重合度?重合度等于1和小于1各会出现什么情况?重合度等于2表示什么意义?7.何谓根切想象?什么条件下会发生根切现象?根切的齿轮有什么缺点?根切与齿数有什么关系?正常齿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根切的最少齿数是多少?8.何谓变位齿轮?为什么要使用变位齿轮?移距系数的正负是怎样规定的?正移距的变位齿轮其分度圆齿厚是增大还是减小?9.试述一对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与直齿轮比较,斜齿轮传动有哪些优缺点?10.斜齿轮和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各有何用处?当量齿数是否一定是整数?11.什么叫标准齿轮?什么叫标准安装?什么叫标准中心距?12.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一对互相啮合的渐开线齿轮,若其齿数不同,齿轮渐开线形状有什么不同?若模数不同,但分度圆及压力角相同,齿廓的渐开线形状是否相同?若模数、齿数不变,而改变压力角,则齿廓渐开线的形状是否相同?13.斜齿圆柱齿轮的重合度大小与螺旋角有什么关系?14.有两对标准安装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中一对的有关参数为:m=5mm , *a =1,α=20°,Z 1=24,Z 2=45;另一对的有关参数为:m=2mm ,*a =1,α=20°,Z 1=24,Z 2=45,试问这两对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哪一对大?15.若一对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εα=1.4,它是否表示在一对齿轮的啮合过程中,有40%的时间在啮合区内有两对齿啮合,而其余的60%的时间只有一对齿啮合?16.一个标准齿轮可以和一个变位齿轮正确啮合吗?17.用α=20°的滚刀加工一个β=12°,Z=14的标准斜齿轮,是否会产生根切?18.斜齿轮的实际齿数Z 和当量齿数Z V 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计算传动比、分度圆直径和中心距、选择齿轮铣刀号应分别选何种齿数?19.渐开线齿轮的几何尺寸中共有几个圆?哪些圆可直接测量?哪些圆不能直接测量?二、填空题1.以齿轮中心为圆心,过节点所作的圆称为 圆。
齿轮传动习题答案

齿轮传动习题答案齿轮传动习题答案齿轮传动是机械工程中常见的一种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中。
在学习齿轮传动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习题,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齿轮传动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本文将针对一些常见的齿轮传动习题,给出详细的答案和解析。
习题一:一个齿轮传动系统由两个齿轮组成,齿轮A的齿数为20,齿轮B的齿数为40,齿轮A的转速为1000转/分钟,求齿轮B的转速。
答案:根据齿轮传动的原理,齿轮传动的转速比等于从动齿轮的齿数与主动齿轮的齿数之比。
因此,齿轮B的转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转速B = 转速A * (齿数A / 齿数B)代入已知数据,得到:转速B = 1000 * (20 / 40) = 500转/分钟因此,齿轮B的转速为500转/分钟。
习题二:一个齿轮传动系统由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主动齿轮的齿数为30,从动齿轮的齿数为60,主动齿轮的转速为1000转/分钟,求从动齿轮的转速。
答案:同样根据齿轮传动的原理,齿轮传动的转速比等于从动齿轮的齿数与主动齿轮的齿数之比。
因此,从动齿轮的转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转速从动 = 转速主动 * (齿数主动 / 齿数从动)代入已知数据,得到:转速从动 = 1000 * (30 / 60) = 500转/分钟因此,从动齿轮的转速为500转/分钟。
习题三:一个齿轮传动系统由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主动齿轮的模数为2mm,从动齿轮的模数为4mm,主动齿轮的转速为1000转/分钟,求从动齿轮的转速。
答案:根据齿轮传动的原理,齿轮传动的转速比等于从动齿轮的齿数与主动齿轮的齿数之比。
而齿数与模数之间的关系为:齿数 = 齿轮直径 / 模数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从动齿轮的转速:转速从动 = 转速主动 * (齿数主动 / 齿数从动)代入已知数据,得到:转速从动 = 1000 * (齿轮直径主动 / 模数主动) / (齿轮直径从动 / 模数从动)由于题目未给出具体的齿轮直径数据,无法计算从动齿轮的转速。
齿轮传动计算题(带答案)

第四章齿轮传动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1、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36,顶圆d;2、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副,其传动比i=3,主;3、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α=20;4、某传动装置中有一对渐开线;5、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的ɑ=2;解:144=4/2(Z1+iZ1)Z1=18Z2;d1=4*18=72d2=4*54=216第四章齿轮传动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1、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36,顶圆da=304mm。
试计算其分度圆直径d、根圆直径df、齿距p以及齿高h。
2、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副,其传动比i=3,主动齿轮转速n1=750r/min,中心距a =240mm,模数m=5mm。
试求从动轮转速n2,以及两齿轮齿数z1和z2。
3、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α=200, Z1=25,Z2=50,求(1)如果n1=960r /min,n2=?(2)中心距a=?(3)齿距p=?答案: n2=480 a=75 p=6.284、某传动装置中有一对渐开线。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大齿轮已损坏,小齿轮的齿数z1=24,齿顶圆直径da1=78mm, 中心距a=135mm, 试计算大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及这对齿轮的传动比。
解: 78=m(24+2) m=3 a=m/2(z1+z2) 135=3/2(24+z2) z2 =66 da2 =3*66+2*3=204 df2=3*66-2*1.25*3=190.5 i=66/24=2.755、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的ɑ=200,m=4mm,传动比i12=3,中心距a=144mm。
试求两齿轮的齿数、分度圆半径、齿顶圆半径、齿根圆半径。
解: 144=4/2(Z1+iZ1) Z1=18 Z2=3*18=54d1=4*18 =72 d2=4*54 =216da1=72+2*4=80 ra1=(72+2*4)/2=40da2=216+2*4=224 ra2=(216+2*4)/2=112df1=72-2*1,25*4=62 rf1=(72-2*1,25*4)/2=31 df2=216-2*1,25*4=206 rf2=(216-2*1, 25*4)/2=1036、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a=150mm,传动比i12=4, 小齿轮齿数Z1=20。
机械知识习题册答案4-4

第四章齿轮传动§4-4 齿轮的加工和失效形式一、填空题1.4.5.6.二、判断题(X)1.用展成法加工齿轮,精度低,生产效率低,一般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仿形法(又叫成形法))(X)2.用仿形法加工街轮的生产效率高,所以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广泛采用。
(展成法)(X)3.齿面磨损多发生在闭式齿轮传动中。
(开式)( )4.严重的齿面点蚀会造成齿轮传动不平稳,产生噪声,从而使齿轮失去工作能力。
(X)5.齿面点蚀多发生在开式齿轮传动中。
(闭式)三、选择题1.为防止轮齿折断,应采用的方法是( C )。
A.加润滑剂B.改善工作环境C. 避免过载冲击2.齿面胶合常发生在( A ) 中。
A.高速重载的闭式齿轮传动B.高速重载的开式齿轮传动C.低速轻载的开式齿轮传动3.齿轮传动时,由于接触表面裂纹扩展,使表层上小块金属脱落,形成麻点和斑坑,这种现象称为( A );较软轮齿的金属被熔焊在另一轮齿的齿面上,形成沟痕,这种现称为( D )。
A.齿面点蚀 B.齿面磨损 C.轮齿折断 D.齿面胶合4.开式齿轮传动-般不会发生的失效形式为(A ) A.齿面点蚀 B.齿面磨损 C.轮齿折断5.以下齿轮加工方法中,不属于展成法的是( B )。
A.滚齿 B.铣齿 C.磨齿四、问答题1. 齿轮轮齿的加工方法有哪两类?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切削加工就齿形形成的原理,可分为仿形法和展成法两种。
仿形法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展成法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2. 齿轮传动中的齿面点蚀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避免产生点蚀现象?答:齿轮工作时,轮齿工作表面反复受到接触挤压作用,当齿面接触应力的大小和循环次数超过一定限度时,齿面会产生细微的疲劳裂纹,在相啮合轮齿的挤压下,渗入裂缝的润滑油被封闭并且油压急剧升高,促使裂纹沿表层不断扩展,最终导致齿面表层小片金属的剥落,形成斑坑,这种现象称为齿面点蚀(简称点蚀)。
提高齿面硬度和减小齿面粗糙度、选用黏度高的润滑油都有利于防止点蚀的发生。
第4章齿轮传动—答案

课程名:机械设计基础 (第四章) 题型 计算题、作图题考核点:齿轮机构的尺寸计算和齿轮啮合的特性1. 已知一对外啮合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3mm ,z1=19,z2=41,试计算这对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中心距。
(6分)解:两齿轮分度圆直径:d1=mz1=3×19=57mm d2=mz2=3×41=123mm 中心距:a=(d1+d2)/2=(57+123)/2=90mm2.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中心距a=160mm ,齿数z1=20,z2=60,求模数和分度圆直径。
(6分)解:由于a=m(z1+z2)/2 故模数m=2a/(z1+z2)=(2×160)/(20+60)=4mm 分度圆直径:d1=mz1=4×20=80mm d2=mz2=4×60=240mm3.已知一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25,齿顶圆直径Da=135mm ,求该齿轮的模数。
(6分)解:因正常齿制的齿顶高系数为1,Da=m(z+2)=135mm该齿轮的模数 m=135/(z+2)=135/(25+2)=5mm*4 已知一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α=20°,m=10mm,z=40,试分别求出分度圆、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和压力角。
(10分)解:1)分度圆直径:D=mz=10×40=400mm 压力角:α=20°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mm d 4.6820sin 2400sin 2=︒⨯==αρ 2)齿顶圆直径:Da=m(z+2)=10×(40+2)=420mm基圆直径:Db=Dcos α=400×cos20=375.877mm齿顶圆压力角:︒===--5.26420877.375cos cos 11Da Db a α 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mm Da a a 7.935.26sin 2420sin 2=︒==αρ*5 试比较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外齿轮)的基圆和齿根圆,在什么条件下基圆大于齿根圆?什么条件下基圆小于齿根圆?(10分)解:基圆直径:Db=mzcos α齿根圆直径:Df=m(z-2h a *-2c *)=m(z -2-2×0.25)=m(z -2.5) 令基圆>齿根圆:45.4120cos 15.2)5.2(cos =︒-<->z z m mz α 故齿数Z <42时,基圆直径>齿根圆直径;Z ≥42时,基圆直径<齿根圆直径。
机械设计(吕宏 王慧主编)课后习题答案2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思考题1)机器是由哪些基本部分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专用零件?什么是通用零件?试举例说明。
3)机械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是什么?5)设计机器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1)答:机器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大部分组成。
原动机是机械设备完成其工作任务的动力来源。
传动装置是按执行机构作业的特定要求,把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也是工作部分,直接完成机器的功能。
2)答:所谓通用零件实际是指各种机器都经常使用的零件。
如轴、轴承和齿轮等。
专用零件是某些机器使用的零件,例如:发动机中的曲轴、汽轮机中的叶片。
3)答:本课程是研究普通条件下,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
学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理论联系实际。
2)抓住课程体系。
3)要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知识解决机械设计问题。
4)要理解系数引入的意义。
5)要努力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答: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强度失效(因强度不足而断裂)、刚度失效(过大的变形)、磨损失效(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还有打滑和过热,联接松动,管道泄漏,精度达不到要求等等。
设计准则是1)强度准则2) 刚度准则3) 耐磨性准则4) 振动稳定性准则5) 热平衡准则6) 可靠性准则5)设计任何机器都必须满足如下要求1)使用要求2)经济性要求3)安全性要求4)其他要求(1)环保要求(2)外观要求(3)体积重量要求等第二章带传动习题1. 选择题1) 带传动中,在预紧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__3__.(1)强度高 (2)尺寸小 (3)有楔形增压作用 (4)没有接头2) 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__1__处(1)进入主动轮 (2)进入从动轮 (3)退出主动轮 (4)退出从动轮3) 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__4__.(1)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 (2)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3)带在带轮上打滑 (4)带的弹性滑动4)带传动打滑总是__1__.(1)在小轮上先开始 (2)在大轮上先开始 (3)在两轮上同时开始 5) V 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_2___.(1)使结构紧凑 (2)限制弯曲应力(3)保证带和带轮接触面间有足够摩擦力 (4)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6)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是带的__3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机械设计基础 (第四章) 题型 计算题、作图题
考核点:齿轮机构的尺寸计算和齿轮啮合的特性
1. 已知一对外啮合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3mm ,z1=19,z2=41,试计算这
对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中心距。
(6分)
解:两齿轮分度圆直径:d1=mz1=3×19=57mm d2=mz2=3×41=123mm 中心距:a=(d1+d2)/2=(57+123)/2=90mm
2.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中心距a=160mm ,齿数z1=20,z2=60,求模数和分度圆直径。
(6分)
解:由于a=m(z1+z2)/2 故模数m=2a/(z1+z2)=(2×160)/(20+60)=4mm 分度圆直径:d1=mz1=4×20=80mm d2=mz2=4×60=240mm
3.已知一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25,齿顶圆直径Da=135mm ,求该齿轮的模数。
(6分)
解:因正常齿制的齿顶高系数为1,Da=m(z+2)=135mm
该齿轮的模数 m=135/(z+2)=135/(25+2)=5mm
*4 已知一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α=20°,m=10mm,z=40,试分别求出分度圆、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和压力角。
(10分)
解:1)分度圆直径:D=mz=10×40=400mm 压力角:α=20°
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mm d 4.6820sin 2
400sin 2=︒⨯==αρ 2)齿顶圆直径:Da=m(z+2)=10×(40+2)=420mm
基圆直径:Db=Dcos α=400×cos20=375.877mm
齿顶圆压力角:︒===--5.26420
877.375cos cos 11
Da Db a α 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mm Da a a 7.935.26sin 2420sin 2=︒==αρ
*5 试比较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外齿轮)的基圆和齿根圆,在什么条件下基圆大于齿根圆?什么条件下基圆小于齿根圆?(10分)
解:基圆直径:Db=mzcos α
齿根圆直径:Df=m(z-2h a *-2c *)=m(z -2-2×0.25)=m(z -2.5) 令基圆>齿根圆:45.4120cos 15.2)
5.2(cos =︒
-<->z z m mz α 故齿数Z <42时,基圆直径>齿根圆直径;Z ≥42时,基圆直径<齿根圆直径。
*6.有一半径为Rb=30mm 的基圆,求渐开线上半径为Rk=40mm 处的压力角αk 和曲率半径ρK 各为多少?(10分) 解:︒===--4.4140
30cos cos 11Rk Rb k α mm R k k k 45.264.41sin 40sin =︒⨯==αρ
*7.今测得一标准齿轮齿顶圆直径Da=208mm ,齿根圆直径Df=172mm, 齿数Z =24, 试求该齿轮的模数与齿顶高系数、分度圆的齿厚。
(10分)
解:全齿高:ha=(Da -Df)/2=(208-172)/2=9 mm
齿顶高系数ha *=1, 顶隙系数c *=0.25,
mm c h ha m a 425
.029**=+=+= 则模数分度圆的齿厚 s=πm/2=3.14159×4/2=6.283mm
**8在技术革新中拟使用现有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一个齿轮的参数为:Z1=22,齿顶圆直径Da1=240mm ,另一个齿轮为:Z2=98,全齿高h a =22.5mm ,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5分)
解:齿轮1:mm z Da m 1022224021=+=+=
齿轮2:mm c
h ha m a 1025.025.22**=+=+= 两齿轮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
故能正确啮合。
*9.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中心距a=360mm ,传动比i=3,模数m=10mm ,试求两轮的齿数与分度圆直径。
(10分) 解:由1
22)
21(Z Z i Z Z m a =+=得: 两轮的齿数:18)
13(103602)1(21=+⨯=+=i m a Z ,Z2=iZ1=3×18=54 mm 分度圆直径:D1=mZ1=10×18=180 mm , D2=mZ2=10×54=54 mm
*10试根据渐开线特性说明一对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但齿数不等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分度圆齿厚、齿顶圆齿厚和齿根圆齿厚是否相等,哪一个较大。
(10分)
解:设齿轮1的齿数为Z1,齿轮2的齿数为Z2,且Z1<Z2
依题意:两齿轮分度圆的齿厚只与模数有关,因模数相等,故两齿轮的分度圆上齿厚相等。
因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而Db=mzcos α,齿数少的基圆小,形状越弯曲,所以齿轮1的齿顶圆齿厚和齿根圆齿厚小于齿轮2的齿顶圆齿厚和齿根圆齿厚。
**1l 已知一对正常齿渐开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a=25Omm, z1=23,z2=98, m 。
=4mm ,试计算其螺旋角、当量齿数、分度圆直径。
(15分) 解:螺旋角︒=⨯+⨯=+=534.14)2502)9823(4arccos()2)21(arccos(
a z z m n β 当量齿数36.25)
534.14(cos 23cos 1133=︒==βZ Zv 04.108)
534.14(cos 98cos 2233=︒==βZ Zv 分度圆直径:D1=mZ1/cos β=95.041 mm
D2=mZ2/cos β=404.959 mm
**12试设计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已知z1=21,z2=32,m n =2,实际中心距为55mm ,问(1)该对齿轮能否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若采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来
满足中心距要求,其分度圆螺旋角β、分度圆直径d1、d2各为若干?(15分) 解:1)若采用直齿轮,标准中心距a =m(Z1+Z2)/2=2(21+32)/2=53 mm<55mm, 故不能采用标准直齿轮传动,否则齿侧间隙过大。
2))若采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来满足中心距要求:
螺旋角β=arccos(53/55)=15.499°
分度圆直径: D1=mZ1/cos β=43.585 mm
D2=mZ2/cos β=66.415 mm
*13试求β=20°和β=30°的正常齿渐开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不根切最小齿数。
(10分)
解:β=20°时:1.1420cos 17cos 17m in 33===βZ
β=30°时:1130cos 17cos 17m in 33===βZ
*14 试述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一对直齿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10分)
解: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与压力角分别相等并等于标准值。
一对斜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法面模数与压力角分别相等并等于标准值,外啮合时,两齿轮的螺旋角相等,旋向相反;内啮合时两齿轮的螺旋角相等,旋向相同。
一对直齿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两齿轮的大端模数与压力角分别相等并等于标准值。
**15. 一对标准安装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已知a=100mm, z1=20,z2=30,α=20°,齿顶圆直径d a1=88mm 。
(1)试计算下列几何尺寸:齿轮的模数m;两轮的分度圆直径d1、d2;两轮的节圆直径d1′,d2′。
(2)若安装中心距增至a ’=102mm ,试问:两轮的节圆半径和啮合角各为多少?(15分)
解:1)2
1221*1z z a h z d m a a +=+=解得h a *=1, m=4 mm 两轮的分度圆直径d1=mz1=4×20=80 mm , d2=mz2=4×30=120 mm
两轮的节圆直径d1′=d1=80mm ,d2′=d2=120mm
2) 由acos α=a ’cos α’得 cos α’=acos α/a ’=100cos20/102=0.9213 啮合角α’=22.888° 两轮的节圆直径mm d d 6.81888
.22cos 20cos 80cos cos 11=⨯='='αα mm d d 4.122888.22cos 20cos 120cos cos 22=⨯='='α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