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绞线的分类和特点

合集下载

超五类双绞线电缆应用场景

超五类双绞线电缆应用场景

超五类双绞线电缆应用场景一、概述超五类双绞线电缆是一种高性能的网络传输线缆,能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适用于大型企业、政府机构、教育机构等需要高速网络传输的场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五类双绞线电缆的应用场景。

二、超五类双绞线电缆的特点1. 高速传输:超五类双绞线电缆能够支持高达1Gbps的数据传输速度,满足大型企业、政府机构等需要高速网络传输的需求。

2. 抗干扰性强:采用双绞线结构设计,有效减少外界干扰,保证数据传输质量稳定。

3. 长距离传输:超五类双绞线电缆能够在100米范围内进行稳定的数据传输。

4. 灵活性好:超五类双绞线电缆可以在不同环境下使用,例如室内、室外等。

三、应用场景1. 大型企业大型企业通常有着复杂的网络架构和大量的用户需求,需要稳定高效的网络支持。

超五类双绞线电缆可以满足这些需求,在企业内部搭建高速、稳定的网络,保证企业的信息流畅和业务运转。

2. 政府机构政府机构对网络传输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超五类双绞线电缆具有抗干扰性强、数据传输速度快等特点,可以为政府机构提供高效、安全的网络传输支持。

3. 教育机构教育机构通常有着大量的学生和教职工,需要支持大量用户同时在线学习和工作。

超五类双绞线电缆可以满足这些需求,在教育机构内部搭建高速、稳定的网络,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优质的在线学习和工作环境。

4.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对网络传输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超五类双绞线电缆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高效、安全的网络传输支持,在医疗诊断、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 酒店酒店需要为客人提供免费无线网络服务,以满足客人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

超五类双绞线电缆可以为酒店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传输支持,保证客人的网络使用体验。

四、总结超五类双绞线电缆是一种高性能的网络传输线缆,具有高速传输、抗干扰性强、长距离传输和灵活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大型企业、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酒店等需要高速网络传输的场景。

常见网络传输介质及特点

常见网络传输介质及特点

常见网络传输介质及特点(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及其工作特点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它对网络的数据通信具有一定的影响。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媒介。

1.双绞线:简称TP,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也因此把它称为双绞线。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适合于短距离通信。

非屏蔽双绞线价格便宜,传输速度偏低,抗干扰能力较差。

屏蔽双绞线抗干扰能力较好,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但价格相对较贵。

2.同轴电缆由绕在同一轴线上的两个导体组成。

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连接简单等特点,信息传输速度可达每秒几百兆位,是中、高档局域网的首选传输介质。

3.光纤:又称为光缆或光导纤维,由光导纤维纤芯、玻璃网层和能吸收光线的外壳组成。

是由一组光导纤维组成的用来传播光束的、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

应用光学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理。

与其它传输介质比较,光纤的电磁绝缘性能好、信号衰小、频带宽、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大。

主要用于要求传输距离较长、布线条件特殊的主干网连接。

具有不受外界电磁场的影响,无限制的带宽等特点,可以实现每秒几十兆位的数据传送,尺寸小、重量轻,数据可传送几百千米,但价格昂贵。

二、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IP地址、网络协议1.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1)总线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单根数据传输线作为通信介质,所有的节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一根中央主电缆上,任何一个节点的信息都可以沿着总线向两个方向传输扩散,并且能够被总线任何一个节点所接受,其传输方式类似于广播电台,因而总线网络也称为广播式网络。

双绞线 课件

双绞线 课件
外保护层(塑料) 外导体(编织状) 绝缘层 内导体(铜芯) 绝缘层 外导体(编织状)
外保护层(塑料)
同轴电缆基本结构示意图 同轴电缆支持点到点连接,也支持多点连接。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基带同轴电缆一般用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传输,多用于计算机局域网;宽带同轴电 缆主要用于高带宽数据通信,支持多路复用。
• 不受电信号的干扰
• 使用于长距离、高 速率的信号传输
3.2.4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电、微波、卫星、移动通信等,各种无线介质传输介质对应的电磁波谱范围如图所示。
频率 (Hz)
10
4
10
5
10
6
10
10
7
10
8
10
微波
9
10
10
10
11
10
红外
12
10
13
10
14
10
15
16
无线电 双绞线 同轴电缆 无线电AM 无线电FM 电视
双绞线
最便宜的 传输媒介 易受环境 中电信号 的干扰
通常用于较短 距离的连接
3. 2. 2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同轴电缆由同轴的内外两个导体组成,内导体是一根金属线,外导体是一根圆柱形的 套管,一般是细金属线编制成的网状结构,内外导体之间有绝缘层。如图。 另外,同轴电缆的两端需要有终结器(用50欧姆或75欧姆的电阻连接内外导体),中间 连接需要收发器、T形头、筒形连接器等器件。
光疏介质
1 入 射 光
2
光密介质
光纤通信的原理
2.
室外光缆和室内光纤
光纤传输介质有室外光缆和室内光纤之分 室外光缆,主要用于室外环境,可以架空或走地下管道。由于室外光缆所处环境比较

双绞线的特点及应用环境

双绞线的特点及应用环境

双绞线的特点及应用环境双绞线是一种用于传输电子信号的电缆。

它由两股绝缘铜线紧密绞合而成,这种绞合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外界干扰和信号损失。

双绞线的特点和应用环境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抗干扰性强:双绞线的两根导线绕成绞合结构后,可以大大减少外界干扰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这是因为当外界电磁波干扰双绞线时,两根绞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造成的磁场相互抵消,从而减少了干扰的影响。

这种特性使得双绞线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传输信号。

2. 传输距离远:双绞线的导线采用铜线制成,具有较低的电阻和电容,能够有效地延长传输距离。

双绞线不仅可以应用于近距离的局域网传输,还能够应用于远距离的广域网传输。

尤其是高质量的双绞线,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百米甚至上千米。

3. 传输速率高:双绞线的传输速率通常较高,可以满足现代网络传输的需求。

根据双绞线的不同规格,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Mbps 至几Gbps。

这使得双绞线在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接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成本低廉: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如光纤等,双绞线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安装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这使得双绞线成为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的经济实用的传输介质。

双绞线的应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局域网(LAN):双绞线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

局域网是指在有限的范围内(如公司、学校、住宅等),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网络。

双绞线作为局域网的主要传输介质,可以满足大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常见的局域网标准,如Ethernet和Fast Ethernet 等,都使用双绞线作为物理层传输介质。

2. 广域网(WAN):除了局域网,双绞线也可以应用于广域网中。

广域网是连接多个局域网和远程地区的计算机网络。

双绞线可以作为广域网的传输介质,通过连接网络设备和电信运营商的设备,实现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

3. 电话线路:双绞线也广泛用于电话线路的传输。

电话线路是指用于传输语音和传真等通信信号的连线系统。

双绞线在电话线路中起到了传输和保护信号的作用,保证通话的质量和稳定性。

什么是双绞线? 双绞线分类及特点

什么是双绞线? 双绞线分类及特点

什么是双绞线? 双绞线分类及特点双绞线的英⽂名字叫Twist-Pair。

是综合布线⼯程中最常⽤的⼀种传输介质。

双绞线采⽤了⼀对互相绝缘的⾦属导线互相绞合的⽅式来抵御⼀部分外界电磁波⼲扰。

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定密度互相绞在⼀起,可以降低信号⼲扰的程度,每⼀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双绞线”的名字也是由此⽽来。

双绞线⼀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成,实际使⽤时,双绞线是由多对双绞线⼀起包在⼀个绝缘电缆套管⾥的。

典型的双绞线有四对的,也有更多对双绞线放在⼀个电缆套管⾥的。

这些我们称之为双绞线电缆。

在双绞线电缆(也称双扭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般地说,扭绞长度在38.1cm⾄14cm内,按逆时针⽅向扭绞。

相临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cm以上,⼀般扭线的越密其抗⼲扰能⼒就越强,与其他传输介质相⽐,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均受到⼀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

双绞线常见的有3类线,5类线和超5类线,以及最新的6类线,前者线径细⽽后者线径粗,型号如下:1)⼀类线:主要⽤于传输语⾳(⼀类标准主要⽤于⼋⼗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同于数据传输。

2)⼆类线:传输频率为1MHZ,⽤于语⾳传输和最⾼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

3)三类线:指⽬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16MHz,⽤于语⾳传输及最⾼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于10BASE--T。

4)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于语⾳传输和最⾼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于基于令牌的局域⽹和 10BASE-T/100BASE-T。

5)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种⾼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率为100MHz,⽤于语⾳传输和最⾼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于100BASE-T和10BASE-T⽹络。

双绞线 同轴电缆光纤传输介质的特点

双绞线 同轴电缆光纤传输介质的特点

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是常见的传输介质,它们各具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对这三种传输介质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优劣势和适用场景。

一、双绞线的特点1. 由两条绝缘导线以一定的扭绞方式组成,可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两种。

2. 优点:价格低廉,安装方便,适用于大多数办公室和家庭网络环境;抗干扰性能较好。

3. 缺点:传输距离较短,传输带宽有限,适用于低速数据传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较大。

二、同轴电缆的特点1. 由中心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外部绝缘层组成,适用于长距离通联方式通信和有线电视传输。

2. 优点:传输距离较长,传输带宽较大,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抗干扰性能较好。

3. 缺点: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对信号质量要求较高,受到外界干扰影响。

三、光纤的特点1. 由光纤芯、包层和护套组成,利用光的全内反射传输信号,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和高速数据传输。

2. 优点:传输距离远,传输带宽大,抗干扰性能极好,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抗干扰环境。

3. 缺点:安装和维护成本高,对设备和技术要求高,受到机械损坏影响较大。

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选择传输介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来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传输效果和成本效益的最佳平衡。

传输介质一直是通信领域中的重要议题,不同的传输介质在不同的环境和应用场合下具有各自特有的特点和优劣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以达到最佳的传输效果。

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作为常见的传输介质,各有其独特之处。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三种传输介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四、双绞线的应用场景和优劣势1. 应用场景:双绞线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家庭网络环境以及一些短距离通信需求的场合。

2. 优势:a. 价格低廉:双绞线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传输介质,适用于对成本要求较为敏感的场合。

b. 安装方便:相对于其他传输介质,双绞线的安装工作较为简单,适用于一些临时或者紧急搭建的网络环境。

传输介质相关知识点总结

传输介质相关知识点总结

传输介质相关知识点总结传输介质是指信息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媒介,其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而无线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微波、卫星和红外线等。

本文将从传输介质的分类、特点、应用、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有线传输介质1. 双绞线双绞线是一种用于传输信号的电缆,由两根绝缘铜线绕成一对而成,被用于传输电话信号和以太网数据。

双绞线由于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和适用范围广泛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优点是传输带宽宽,适用于传输高速数据,但受距离和外界干扰影响较大。

2.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由内导线、绝缘层、内屏蔽层、外绝缘层和外导线组成的电缆,广泛应用于有线网络、电视信号传输和局域网等领域。

同轴电缆由于其良好的屏蔽性能和高速传输特性,适用于长距离的传输和高速数据传输。

3. 光纤光纤是一种用来传输光信号的介质,由玻璃纤维、塑料纤维等组成。

光纤由于其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电视等领域。

二、无线传输介质1. 微波微波是一种具有较高频率的电磁波,其频率范围在300MHz至300GHz之间。

微波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等领域,由于其在大气中传播损耗小和传输距离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

2. 卫星卫星通信是一种通过地面设备和卫星之间进行通信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电话通讯、互联网等领域,由于其覆盖面广、传输距离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讯领域。

3. 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具有较低频率的电磁波,其频率范围在300GHz至400Thz之间。

红外线被广泛应用于遥控器、红外传感器、红外通信等领域,由于其在短距离的传输和能够穿透隔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讯领域。

传输介质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确定,有线传输介质适用于长距离、大带宽的传输,无线传输介质适用于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覆盖、难以布线的场景等。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则是网络建设的基础,它决定了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

本文将探究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的类型、特点以及应用场景。

一、传输介质的分类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三种:双绞线、光纤和同轴电缆。

1. 双绞线双绞线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

双绞线是由两股细铜丝(或多股铜线)缠绕在一起形成的一种传输媒介。

它可以分为一类、二类和五类三种类型。

一类双绞线主要用于传输10Mbps以下的信号,主要用于LAN 网络的建设;二类双绞线支持100Mbps的传输速度,广泛应用于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网络建设;五类双绞线则支持1000Mbps的传输速度,被称为千兆双绞线,目前在数据中心等高速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光纤光纤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传输介质,它是一根纤细的玻璃或塑料芯子,外面有一层光学纤维包覆。

光纤的传输速度非常快,最高可达数十Gbps,而且它能够抵御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能力较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速网络建设和数据中心等场合。

不过,光纤传输方式采用全息成像技术,设备昂贵,安装维护复杂,数据传输范围有限,因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由内部由一个铜质或铝质的中心导体、一个绝缘体以及一个绝缘外层组成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的传输速度较慢,同时电磁干扰比较大,已经逐渐淘汰。

二、传输介质的特点不同类型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1. 双绞线双绞线的主要特点在于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使用范围广泛。

同时,它还具有抗干扰能力较强、传输稳定等优点。

但是,双绞线的传输距离受到限制,需要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同时,双绞线在传输信号时易受到干扰,因此对维护和保养也有一定要求。

2. 光纤光纤的主要特点在于传输速度快、传输范围大、误码率低、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等优点。

但是,光纤设备的价格高昂、安装维护成本也比较高,同时由于光缆本身具有易折损性、输送介质透明性等特点,也易受到破环损坏和竞争干扰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绞线的分类和特点
来源:特种电缆
计算机局域网中的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STP外面由一层金属材料包裹,以减小辐射,防止信息被窃听,同时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价格较高,安装也比较复杂;UTP无金属屏蔽材料,只有一层绝缘胶皮包裹,价格相对便宜,组网灵活。

除某些特殊场合(如受电磁辐射严重、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等)在布线中使用STP外,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采用UTP。

现在使用的UTP可分为3类、4类、五类和超五类四种。

其中:3类UTP适应了以太网(10Mbps)对传输介质的要求,是早期网络中重要的传输介质;4类UTP因标准的推出比3类晚,而传输性能与3类UTP相比并没有提高多少,所以一般较少使用;五类UTP因价廉质优而成为快速以太网(100Mbps)的首选介质;超五类UTP的用武之地是千兆位以太网
(1000Mbps)。

根据目前网络布线的实际需要,本文主要介绍五类UTP的正确识别和选择方法。

1.传输速度
双绞线质量的优劣是决定局域网带宽的关键因素之一。

某些厂商在五类UTP电缆中所包裹的是3类或4类UTP中所使用的线对,这种制假方法对一般用户来说很难辨别。

这种所谓的“五类UTP”无法达到100Mbps的数据传输率,最大为10Mbps或
16Mbps。

一个简单的鉴别办法是用一条双绞线连接两台100Mbps 的设备(网卡到网卡或网卡到HUB),通信时用Windows 95/98自带的monitor检测工具对其数据传输率进行监测。

方法为:①选择“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监视器”,将出现“系统监视器”窗口。

如果在“系统工具”中没有“系统监视器”工具时,可通过“我的电脑→添加/删除程序→Windows安
装程序→系统工具→系统监视器”建立。

②在“系统监视器”窗口中设置监视对象。

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添加项目”选项,在出现的对话框的“类别”列表中选择“Microsoft网络服务器”或“Microsoft网络客户”(注意:在保证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在下一个对话框中选择“写入的字节数/秒”或“读取的字节数/秒”。

至于选择“Microsoft网络服务器”或“Microsoft网络客户”,还是“写入的字节数/秒”或“读取的字节数/秒”,读者可任意选择,因为在网络中一个节点发送出的数据应该等于另一个节点接收到的数据。

③设置测试数据的输出方式。

系统提供了折线图、条形图和数字图三种输出方式,可通过窗口工具栏内的按钮来选择。

④进行测试。

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服务器向你进行测试的工作站上拷贝大量的文件(为了测试的准确性,所拷贝的内容一定要足够多)。

一般来说,显示的峰值数值在4M/s以上,就基本可以肯定是五类网线了(3类线所能达到的峰值数值大约为2.5M/s)。

2.电缆中双绞线对的扭绕应符合要求
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双绞线电缆中的每一线对都是由两根绝缘的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而且同一电缆中的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绕度(就是扭绕线圈的数量多少),如图3所示。

同时,标准双绞线电缆中的线对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扭绕。

但某些非正规厂商生产的电缆线却存在许多问题:①为了简化制造工艺,电缆中所有线对的扭绕密度相同;②线对中两根绝缘导线的扭绕密度不符合技术要求;③线对的扭绕方向不符合要求。

如果存在以上问题,将会引起双绞线的近端串扰(指UTP中两线对之间的信号干扰程度),从而使传输距离达不到要求。

双绞线的扭绕度在生产中都有较严格的标准,实际选购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用一些专业设备进行测量,但一般用户只能凭肉眼来观察。

需说明的是,五类UTP中线对的扭绕度要比三类密,超五类要比五类密。

除组成双绞线线对的两条绝缘铜导线要按要求进行扭绕外,标准双绞线电缆中的线对之间也要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扭绕。

否则将会引起电缆电阻的不匹配,限制了传输距离。

这一点一般用户很少注意到。

有关五类双绞线电缆的扭绕度和其他相关参数,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TIA/EIA 568A(TIA/EIA 568是ANSI于1996年制定的布线标准,该标准给出了网络布线时有关基础设施,包括线缆、连接设备等的内容。

字母“A”表示为IBM的布线标准,而AT&T公司用字母“B”表示。

)中的具体规定。

3.五类双绞线应该是多少对?
以太网在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时只需要2对(4芯)线就可以完成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在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快速以太网中存在着三个标准:100Base-TX、100Base-T2和
100Base-T4。

其中:100Base-T4标准要求使用全部的4对线进行信号传输,另外两个标准只要求2对线。

而在快速以太网中最普及的是100Base-TX标准,所以你在购买100M网络中使用的双绞线时,不要为图一点小便宜去使用只有2个线对的双绞线。

在美国线缆标准(AWG)中对3类、4类、五类和超五类双绞线都定义为4对,在千兆位以太网中更是要求使用全部的4对线进行通信。

所以,标准五类线缆中应该有4对线。

4.仔细观察
在具备了以上知识后,识别五类UTP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查看电缆外面的说明信息。

在双绞线电缆的外面包皮上应该印有像“AMP SYSTEMS CABLE……24AWG……CAT5”的字样,表示该双绞线是AMP公司(最具声誉的双绞线品牌)的五类双绞线,其中24AWG表示是局域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CAT5表示为五类;此外还有一种NORDX/CDT公司的IBDN标准五类网线,上面的字样就是“IBDN PLUS NORDX/CDX……24 AWG……CATEGORY 5”,这里的“CATEGORY 5”也表示五类线(CATEGORY是英文“种
类”的意思)。

笔者曾经用过一箱没有标明类别的所谓五类线,经实测只能达到3类线的标准;②是否易弯曲。

双绞线应弯曲自然,以方便布线;③电缆中的铜芯是否具有较好的韧性。

为了使双绞线在移动中不致于断线,除外皮保护层外,内部的铜芯还要具有一定的韧性。

同时为便于接头的制作和连接可靠,铜芯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太软不易接头的制作,太硬则容易产生接头处断裂;④是否具有阻燃性。

为了避免受高温或起火而引起的线缆损坏,双绞线最外面的一层包皮除应具有很好的抗拉特性外,还应具有阻燃性(可以用火来烧一下测试:如果是正品,胶皮会受热松软,不会起火;如果是假货,一点就着)。

为了降低制造成本,非标准双绞线电缆一般采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制作电缆的包皮,不利于通信安全。

双绞线的品种:
1.100Ω屏蔽电缆:
5 类4对26AWG屏蔽电缆、5类4对24AWG
2.100Ω非屏蔽电缆:
7类*: 1对19AWG非屏蔽电缆
6类: 4对24AWG非屏蔽电缆、4对23AWG非屏蔽电缆、
25对22AWG 非屏蔽电缆
5e类: 4对AWG非屏蔽电缆
5类: 4对24AWG、4对24AWG非屏蔽电缆、25对24AWG非屏蔽线缆
4类: 4对24AWG非屏蔽线缆、25对24AWG非屏蔽线缆
3类: 4对24AWG非屏蔽线缆、25对24AWG非屏蔽线缆
2类:语音与低速传输
1类:基本通讯
3.双体电缆:
24AWG非屏蔽4/4对、24AWG非屏蔽/屏蔽4/4对、24/22AWG非屏蔽/屏蔽4/2、24AWG非屏蔽2/2对4.150Ω屏蔽电缆:
1A型、6A型、9A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