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北广场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大雁塔北广场分析 (2)

大雁塔北广场分析 (2)

历史文脉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城市作为历史形态的一部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历程。

而每一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机缘,通过这些有形的物质形态与无形的非物质形态的演变与积淀,演绎成为城市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魅力。

当今中国,西化趋势越演越烈,西方文化、思想强势入侵我国,而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思想、文化价值观却在传承发展中逐渐丧失。

虽然现代化风格的城市景观随处可见,城市却失去了特色与个性,缺少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

1 历史文脉内涵与构成要素1.1 历史文脉内涵文脉(Context)一词,原意指文学中的“上下文”,可以理解为“文化的脉络”,广义上可引申为某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文脉”,更多地被理解为城市景观文化上的脉络,包括景观文化的承启关系和城市记忆的延续。

1.2 文脉的构成要素城市是社会文化的荟萃,建筑精华的集中和科学技术的结晶。

而城市广场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闪亮点”,代表着城市的形象。

城市广场景观表达中的传承发展要素主要体现在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 2方面,所承载的内容均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宝贵资源。

1.2.1 物质形态。

城市广场景观要素在物质形态方面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物质组成 3方面,3者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

(1)自然环境。

任何一种文化,其发展的历史轨迹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环境而生,因环境而传,因环境而变,因环境而衰”。

人与自然相互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特有的符号和排列方式在环境中沉积下来,注入到自然之中,赋予了自然环境人文与历史的内涵。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与历史文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广场景观定位要以地方特色为前提,与周围环境相容为基础,以增强城市广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人工环境主要体现在空间格局、建筑风格、视觉元素与符号等方面。

①空间格局是指整个广场区域的空间划分与表达的布局;②建筑风格代表着整个广场的整体形象,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建筑物的体量、色彩、结构形式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地域风貌;③视觉元素是指广场景观设计中的点线、面、色等。

大雁塔北广场解析

大雁塔北广场解析

大雁塔北广场解析大雁塔北广场雕塑群调研报告大雁塔北广场雕塑群调研报告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大雁塔北广场位于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定大雁塔为南北中心轴。

前广场设有山门及柱塔作为雁塔北路与广场轴线之转接点。

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

南北高差9米,分级9 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

广场整体设计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为主轴,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构成。

北广场有四座石质牌坊,它们既是广场景观的标引物,又是北广场的招牌和景观。

四座牌坊均用白麻石材贴面,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门样式,呈现出平衡、稳定、简洁、大气的特点。

牌坊题辞用唐人崇尚的字体书写,中间大匾额用颜真卿楷书大字,大气磅礴;两边上下联匾额题词用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字体,典雅生动。

"大唐盛世"带来了各行各业的空前繁荣和进步,此雕塑特意从诗歌、书法、茶道、医药等领域中选定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茶圣"陆羽、"诗佛"王维、"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书法家"怀素、 "天文学家"僧一行、"药王"孙思邈八个精英人物,以逼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整体设计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并注重人性化设计。

整个广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东、西步行街分别位于大慈恩寺东西两侧,通过“百姓祝寿” “皮影大戏” “悬壶济世” “街头胡乐” “角力、、、、争雄”等一系列雕塑小品,把唐朝百姓的市井生活描绘的活灵活现,这些雕塑小品人物细腻逼真,反映出唐朝民众真实的生活场景,体现了盛唐时代社会的繁荣、富强。

步行街两旁有很多特色小店与摊点,出售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调研报告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调研报告

艺术设计110910402 杜佳星1 / 5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调研报告目录1 大雁塔北广场概况及功能 ............................ 1 2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规划设计 . (2)2.1 设计理念 .................................... 2 2.2 总体布局 .................................... 2 2.3 设计说明 .................................... 2 3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设计分析 . (3)3.1 宏观设计方面 ................................ 3 3.2 中观设计方面 ................................ 3 3.3 微观设计方面 ................................ 4 3.4 灯光景观协调方面 ............................ 4 4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调查分析 . (4)4.1 宏观调查分析 ................................ 4 4.2 中观调查分析 ................................ 4 4.3 微观调查分析 ................................ 5 5 结语 .............................................. 5 6 后记 . (5)1 大雁塔北广场概况及功能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于2003年开始,西安市对大雁塔周边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奇迹般地建成了占地近66。

7瞄,以大雁塔为中心包括北广场、南广场、东苑、西苑、南苑、步行街和商贸区等在内的旅游新景观。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于2003年12月31日落成,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被誉为亚洲最大的文化广场。

环境艺术设计调研

环境艺术设计调研

环境艺术设计调研1.调研时间:2011.07.022.调研地点大雁塔北广场3.调研内容功能空间布置—景点、景线系统道路系统绿化系统水系统铺装系统公共设施系统(公共家具、景观小品)标识系统照明系统西安大雁塔广场大雁塔北广场堪称西安城市建设的一大创举。

它体现了古都风韵和现代风采的完美结合。

它使高科技文化和大雁塔遗迹融为一体,凸现了大雁塔的价值,使历史文化得到最好的延续和提升。

纪录:全亚洲最大的矩阵喷泉广场,最大的水景广场。

高新技术运用最广泛的广场之一。

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

世界上坐凳最多的广场。

光带铺设最长的广场。

规模最大的广场音像组合。

大雁塔北广场中心部分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46米,以大雁塔为广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造景设计,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构成北广场的端景区。

整体设计概念是以能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为轴,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手法,精致大气的设计构成,利用南北高差9米,大雁塔北广场设计九级踏步,每个台阶五步,每级水池有七级叠水,与大雁塔七层相印合。

由北往南逐步抬阶而上。

进入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为八座大唐文化柱及两座万佛灯塔,万佛归宗,盛世雄浑,堪称北广场的门户;北广场中心为中央水景;唐八大精英人物雕塑环绕水景四周;四处石质牌坊为广场的东,西,北三个主要方位;现代唐风的商业建筑分布于广场东西两侧。

西安大雁塔音乐喷泉西安大雁塔音乐喷泉广场位于著名的大雁塔脚下,东西宽110米,南北长350米,定大雁塔为南北中心轴。

前广场设有山门及柱塔作为雁塔北路与广场轴线之转接点。

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

南北高差9米,分成9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

整个工程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广场整体涉及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为主轴,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构成。

西安大雁塔景观实习报告

西安大雁塔景观实习报告

目录1现代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和理念 (2)2现代广场设计中的具体要点分析 (3)2.1 环境感染力 (3)2.2 时代特色 (3)2.3 因地制宜 (3)2.4 造景的要点 (4)2.5 服务系统 (4)3案例分析 (5)3.1文化背景 (5)3.2设计概况 (5)3.3北广场设计 (5)3.4南广场设计 (7)结语 (9)一、实习时间: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二、实习地点:陕西西安市三、实习内容:景观体验实习城市广场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的重要活动空间,与城市的环境、历史、人文有很大的关联,城市广场是一种以周围环境为依托的三维的围合空间和具有公共性的开放空间。

本文以西安市大雁塔南广场为例,强调它的开放性以及人文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从而体现西安这座古都城市特有的精神风貌,映射出城市广场最终是城市居民的广场。

由此,从更进一步的层次上来理解,城市广场具有城市空间客厅的含义。

大雁塔广场景观规划设计浅析景观设计总的来说是要反映出人们的大众审美眼光和时代的科技水平,它也是人们对于一种理想化的生存空间的向往,一个可以放松心灵的休憩之地。

在现代进行广场的选址已经不是只局限在名山大川之中了,而是多在城市之中,处于交通枢纽甚至闹市街头,以及各个大型的住宅区或者工业区,在广场建设中使用的材料也不再只是简单的植物和建筑材料,而是加入了更多的现代化元素,例如灯光、音响和水体等。

1现代景观设计的功能和理念在现代人心目中,或者说在现在的都市人心中,广场的意义已经远不止游玩或者休憩这么简单了,它也兼具了一个环境保护以及放松心灵的功能。

广场中的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的最佳工具,可以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还以在一定程度上吸附一些有害的气体和尘埃,使得都市中的空气污染得以一定程度的减轻,还可以起到调节湿度、减低噪声以及放风、放火等等效用。

特别是在对于都市人的精神上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大雁塔广场调研

大雁塔广场调研

和而不同——大雁塔北广场景观调研摘要关键词一、文化背景进入北广场,中央为主景水道,8个篮球场大小的大型喷水池呈现阶梯式上升,每个水池即可各自按照不同的音乐喷泉,更可以合并形成巨大的叠水景观和巨型喷泉。

主水道左右两侧为对称的绿化造景设计,不光布局采用唐代里仿的九宫格局,每个区域也都着意凸显大唐文化的精英人物以逼真写意的雕塑手法展现在人们面前;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书法艺术被制成地景浮雕供游人和市民观赏,烘托唐文化的雄浑博大。

广场南端的景区由“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构成。

大雁塔北山墙的“大唐盛世”浮雕长106米,将繁华的大唐景浓缩在这百米长卷之中。

墙下的跑泉、火泉等水景由景观平台与110米长的音乐喷泉瀑布墙相连,墙上绘有“丝绸之路”浮雕,落瀑高达3.5米,成为主景水道的壮阔背景。

整个广场从北向南望去,中央是层层叠水,两侧绿林掩映中尽是可以细细咂摸的唐朝遗韵,就连两侧的商业建筑斗拱宏大、出檐深远、气势雄浑,也是一派唐风。

64米高的大雁塔被烘托得更加庄严,如果是在天气晴朗好的白天,雁塔倒影落入水中,别有一番风韵。

北广场南北高差9米,由北向南拾级而上,每个踏步为5级,意为“九五至尊”。

在广场北面入口处,两个高9米的万佛灯塔与大雁塔遥相呼应,两侧各随4个6米高的大唐文化列柱,塔间是长5米、宽4.3米的铸铜节,介绍大唐盛世景象。

广场西侧,则是新建的大唐精英人物雕塑、大唐诗书画印雕,特别吸引眼球的是陕西八大怪的雕塑和陕西皮影了。

国内外媒体尊称大雁塔广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矩阵喷泉水景广场,全世界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全世界最具人性化、坐凳最多的广场,全世界光带铺设最长的广场,全世界音响组合规模最大的广场,全世界最大的唐文化旅游休闲广场。

可以自豪地说:大雁塔广场,传承一种文化,塑造一种精神,用城市建设的笔触续写着中华文化复兴的盛世华章。

二、广场功能城市文化广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空间体现的场所。

大雁塔北广场调研分析

大雁塔北广场调研分析

广场环境认知调研报告——关于大雁塔北广场第四小组一. 研究课题:大雁塔北广场调研二.调研目的:通过对大雁塔北广场环境的调研认知,掌握广场环境的规划和尺度,及大空间尺度下广场环境规划的方法和准则。

三.调研内容:城市广场作为一种有主题有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服务于各种生活方面,其意义体现在存在与需求之间。

广场性质: 大雁塔北广场是一个集纪念性及宗教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广场,它意在营造由水体和绿化组成的宏伟而又宁静的空间,结合大雁塔这一城市地标性历史建筑,形成一个古都西安最有标志性的大广场。

(一)总规分析:1.概述:大雁塔北广场位于唐长安浀江池,古有“浀江流引”之名,又因依大雁塔而建,因此而得名。

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64米,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

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

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

南北高差9米,分级9级,每级五步,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

从整体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城市广场的规模应具备公共性、开放性、永久性三个特征,选址应代表着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或商业中心地带。

大雁塔北广场位于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作为一个纽带,联系城南几大景点——南广场、陕西民俗大观园、戏曲大观园的。

并同慈恩寺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等景点共同形成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景观序列明确,极具观赏价值的景区。

2.平面分析:(包括功能,交通,组合方式的划分图)广场的划分构想建立在大唐的里坊设计之上。

里坊是唐长安城的基本构成单位,形状规整具有高度理性。

在北广场的设计中,以27m×27m的小广场为基本单位将中心水池的东西两侧皆划分为南北9行、东西2列、共36个小广场。

景观调研实习报告

景观调研实习报告

Strategy layout is new of hi story conditions Xi a party ruli ng acting politi cal total strategy, consci ously with "four a full" led t he work; (5) insisted i nnovation, and coordi nation, and green, a nd ope n, and shared development is relati onship Chi na devel opme nt global of one dee p change, a ccordi ng to new devel opme nt concept do job; (6) practi ce line S ociali st core val ues, promote Socialist t hought moral and Chine se traditional virtue景观调研实习报告一、调研时间:2013年11月18日--2013年11月22日二、调研地点:西安大雁塔广场三、调研课程:景观设计调研四、调研目的: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最重要的它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人们对环境的整体性也越来越关注,而景观规划作为整体环境有机构成的重要因素,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近些年我国建筑领域提倡发展地域特色,保留文化传统,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其原有的唐文化特色非常浓郁,我们建设西安,最好的方向就是发展地域特色唐文化历史古城。

而大雁塔是西安的象征之一,同时也是重点开发保护和修筑的对象。

大雁塔广场作为环境舒适,优美且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广场,还兴建有规模宏大的音乐喷泉,园林景观与陕西民俗文化长廊,音乐喷泉南侧,绿地环绕青草依依,民俗雕刻散落其间,构成了别有风味的陕西文化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雁塔北广场雕塑群调研报告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大雁塔北广场位于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定大雁塔为南北中心轴。

前广场设有山门及柱塔作为雁塔北路与广场轴线之转接点。

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

南北高差9米,分级9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

广场整体设计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为主轴,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构成。

北广场有四座石质牌坊,它们既是广场景观的标引物,又是北广场的招牌和景观。

四座牌坊均用白麻石材贴面,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门样式,呈现出平衡、稳定、简洁、大气的特点。

牌坊题辞用唐人崇尚的字体书写,中间大匾额用颜真卿楷书大字,大气磅礴;两边上下联匾额题词用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字体,典雅生动。

"大唐盛世"带来了各行各业的空前繁荣和进步,此雕塑特意从诗歌、书法、茶道、医药等领域中选定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茶圣"陆羽、"诗佛"王维、"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书法家"怀素、 "天文学家"僧一行、"药王"孙思邈八个精英人物,以逼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整体设计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并注重人性化设计。

整个广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东、西步行街分别位于大慈恩寺东西两侧,通过“百姓
祝寿”、“皮影大戏”、“悬壶济世”、“街头胡乐”、“角力
争雄”等一系列雕塑小品,把唐朝百姓的市井生活描绘
的活灵活现,这些雕塑小品人物细腻逼真,反映出唐朝
民众真实的生活场景,体现了盛唐时代社会的繁荣、富
强。

步行街两旁有很多特色小店与摊点,出售各种特色
旅游纪念品。

雁塔西苑位于北广场西侧,突出园林特
色,修整森林树木,铺设石板布道,置放民俗风情浓郁
的雕塑小品,整体景观与大雁塔北广场浑然一体,相映
成趣。

整个西苑突出了公益性和地域文化色彩,以陕西
民俗文化为主题,用活灵活现的雕塑艺术形象集中展示
陕西关中、渭北高原、陕南、陕北等地具有代表性的民
俗风情,如:皮影、剪纸、泥塑、陕西八大怪、农村嫁
娶、吹糖人、踩高跷、老城趣事及白鹿原系列等,颇有韵味。

雁塔东苑位于北广场东侧,是突出陕西地域特色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场所“戏曲大观园”。

通过戏曲彩绘雕塑、地方戏曲铸铜浮雕、陕西大戏剧家人物群雕、陕西著名戏曲演员人物群雕等四大类雕塑群,体现出陕西地域文
化的特点,展现“大秦腔”的独有魅
力。

漫步于戏曲大观园内,读脸谱容
颜、观名剧雕塑,耳边仿佛传来阵阵
鼓乐之声,《五典坡》、《三滴血》、《柜
中缘》、《斩李广》等多个秦腔传统剧
目组成的雕塑群形象生动逼真,正所
谓“忠孝信义雄举,美丑善恶昭彰,
世间百态尽在其中”。

大雁塔北广场
占地100余亩,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
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
游商贸设施等组成。

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

广场南端的景区由“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构成。

大雁塔北山墙的“大唐盛世”浮雕长106米,将繁华的大唐胜景浓缩在这百米长卷之中。

墙下的跑泉、火泉等水景由
观景平台与110米长的音乐喷泉瀑布墙相
连,墙上绘有“丝绸之路”浮雕,落瀑高
达3.5米,成为主景水道的壮阔背景。

整个广场从北向南望去,中央是层层叠
水,两侧绿林掩映中尽是可以细细咂摸的
唐朝遗韵,就连两侧的商业建筑斗拱宏
大、出檐深远、气势雄浑,也是一派唐风。

64米高的大雁塔被烘托得更加庄严,遇到
天气晴好,雁塔倒影落入水中,别有一番
风韵。

其中大型浮雕《盛唐风情》、《大唐盛世图》、两座万佛灯塔、八个大唐文化列柱、八位大唐精英人物雕塑、十组大唐诗书画印水景雕塑小品、四十块地景浮雕以及大雁塔东西文化步行街十组唐代市井小品及景观八个项
目。

《盛唐风情》浮雕以唐代盛世的长安风
情为历
史背景,
以古代
长安民
俗日常
生活为
蓝本,描
绘出当
时世界
最著名的商业区东市和西市的繁荣景象以及西域
中亚各国的商队沿丝绸之路的商旅往来的壮观情
形。

《大唐盛世图》分为70余个情节,既有刀枪交错
的征战场面,也市
井农桑的安定繁华;有艰深的沙漠商旅,也有唐
人的深宫夜宴。

唐代
科技、农业技术的发展也在浮雕中得到体现。

大唐盛世的繁华光影浓缩在这七百米的长卷中,人们从作品中看到的是一个繁华太平、国力强盛并充满活力的国家形象。

万佛灯塔选用不同的红砂岩为材料,以唐代最典型的文化载体——佛窟,反映盛唐时期佛教的空前发展,以崭新的艺术形式,体现大唐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又将成为新艺术形式的载体。

大唐精英人物雕塑选取了诗仙李白、文学家韩愈、
天文学家僧一行、药圣孙思邈、诗圣杜甫、诗佛王维、
书法家怀素、茶圣陆羽这些在唐代各个领域对后代影响
深远的精英人物,雕塑人物表情睿智而坚毅,游客感受
唐代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也会了解这些精英人物对
后世的贡献。

每件雕塑平均高度2.6米,直接坐落在草
坪之中。

在西安美院的创意中,处处体现作品的人文关
怀,避免了由于人物雕塑过于高大所体现出的冷漠感、距离感。

唐代的诗歌、书法、绘画等名家云集,对后世影响深远。

大雁塔北广场作为唐文化的休闲广场,以最具中国美术特色的“诗书画印”为主题,结合大唐文化意蕴,一组水景雕塑小品,分别取名雁塔晨钟、人和、雁塔题名、佛珠、黄河水、日月同辉、诗乐、印石、飞虹、疑似银河落九天,以花岗岩、锻铜为材料,与律动的中央水景相融合,显得灵动自然,情趣致远,文脉呼应,一气呵成。

在北
广场
地景
浮雕
中,
采用
唐代
书法
代表人物褚遂良、怀素、柳公权、欧阳洵、颜真卿等人的书法作品,以石材雕刻和宝相花纹样雕刻相融合,使广场唐文化的氛围更加厚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