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北广场城市景观调查分析 PPT

合集下载

杂交与共生——大雁塔北广场区域概念性城市设计风貌协调区

杂交与共生——大雁塔北广场区域概念性城市设计风貌协调区

Table of Contents尊敬的评委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学: (1)选题目的及意义: (1)现状问题汇总: (1)规划原则 (1)概念生成 (2)案例分析 (2)方案分析 (2)尊敬的评委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我是X级XX专业的XX,很高兴在这里论文答辩,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将本次城市设计的目的及意义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选题目的及意义: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多数的城市历史正经受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备受关注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也成为了城市化过程中必须慎重对待的课题。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历史地段及其上的文物古迹往往是该城市的精华和灵魂所在,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和合理地利用是较为主流的做法。

城市要发展,同时历史文化古迹也要保护,虽然说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某些方面的发展,但保护并不能代替发展,此时,在城市的发展与历史文物的保存之间便出现了一个冲突点,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合适的途径,找到适合两者共同发展与进步的平衡杠杆,是现代城市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城市历史风貌协调区为城市所作的贡献突出表现在文化价值的提升、城市风貌特色的加强、建筑个性的导引等方面,而这三个方面的任务几乎都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发掘、再创造相关联。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在现代化建设中,大量的历史建筑被高楼大厦所取代,老城区的建筑连同民居一并被置换,城市整体的历史风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造成文化传承的链条断裂现象,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对古村、古镇以致古城保护意识的淡漠造成了大量古遗址遗迹的消失。

仅长安区一地,明清以前的1000多个古村镇名称虽存,而古建筑已被现代建筑所替代,如秦镇只剩下一座古城门和十余间明清时期的危房;周至老县城也已被破坏,其他地区也有与长安区类似的情形。

大雁塔北广场分析PPT精选文档

大雁塔北广场分析PPT精选文档

文化又上让西安人十分熟悉。它是一个重要的地区的焦点和象征。
19
与城市的总体特征以及 附近道路形成呼应,又 形成鲜明对比。
但它还是在建的地铁三 号与四号的节点。它是 外向的,广场在形状上 具有方向性,人们进入 其中能清晰辩向。
而且与慈恩寺,以及周 边大学区,商业区链接 清晰。
20
广场内部也具有高度的个性和 组织,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 分。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标志 物。 置身其中,感受他与周边环境 清晰的关联,能够精确的进行 定位。
2.在主轴线的两侧的地景浮雕景区为北广场的主题 林区,所栽植的树木为银杏,银杏与其树下的四个L 和两个一字形的坐凳围合成的空间为半开敞空间
3.人物雕塑区采用逼 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将8 位大唐文化的精英人 物(李白、杜甫、陆羽 等)展现在人们面前 4.九宫阁绿地区
26
生态环境构成
广场绿化布局完好地结合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造景观环境,同时保持自身风格的统 一,体现了对称和平衡的原则,更好地装饰衬托了广场.
7
不足
停车场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平
日停车需求,到节假日更会出现 一位难求的现象。
除周围店铺及长廊,遮雨纳凉地 方较少。夏天会给游客带来不便。
南北跨度过长,东西交流因 喷泉而阻断,横穿喷泉有安 全隐患,从北端绕道增加了
交流长度。
8
区域划分
大雁塔北广场
Da Yanta nan guang chang
李元媛
22
入口主景节点
1.标识性 万佛灯塔,大唐文化列柱,塔间铸铜节,
介绍大唐盛世景象。
位于轴线两侧的石质牌楼,是大雁塔北广场的 标引物
2.车流交汇处 地铁三号四号交汇处,人行地下通道,地 面为入口广场

大雁塔北广场分析 (2)

大雁塔北广场分析 (2)

历史文脉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城市作为历史形态的一部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历程。

而每一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机缘,通过这些有形的物质形态与无形的非物质形态的演变与积淀,演绎成为城市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魅力。

当今中国,西化趋势越演越烈,西方文化、思想强势入侵我国,而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思想、文化价值观却在传承发展中逐渐丧失。

虽然现代化风格的城市景观随处可见,城市却失去了特色与个性,缺少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

1 历史文脉内涵与构成要素1.1 历史文脉内涵文脉(Context)一词,原意指文学中的“上下文”,可以理解为“文化的脉络”,广义上可引申为某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文脉”,更多地被理解为城市景观文化上的脉络,包括景观文化的承启关系和城市记忆的延续。

1.2 文脉的构成要素城市是社会文化的荟萃,建筑精华的集中和科学技术的结晶。

而城市广场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闪亮点”,代表着城市的形象。

城市广场景观表达中的传承发展要素主要体现在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 2方面,所承载的内容均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宝贵资源。

1.2.1 物质形态。

城市广场景观要素在物质形态方面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物质组成 3方面,3者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

(1)自然环境。

任何一种文化,其发展的历史轨迹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环境而生,因环境而传,因环境而变,因环境而衰”。

人与自然相互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特有的符号和排列方式在环境中沉积下来,注入到自然之中,赋予了自然环境人文与历史的内涵。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与历史文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广场景观定位要以地方特色为前提,与周围环境相容为基础,以增强城市广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人工环境主要体现在空间格局、建筑风格、视觉元素与符号等方面。

①空间格局是指整个广场区域的空间划分与表达的布局;②建筑风格代表着整个广场的整体形象,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建筑物的体量、色彩、结构形式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地域风貌;③视觉元素是指广场景观设计中的点线、面、色等。

大雁塔北广场解析

大雁塔北广场解析

大雁塔北广场解析大雁塔北广场雕塑群调研报告大雁塔北广场雕塑群调研报告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大雁塔北广场位于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定大雁塔为南北中心轴。

前广场设有山门及柱塔作为雁塔北路与广场轴线之转接点。

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

南北高差9米,分级9 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

广场整体设计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为主轴,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构成。

北广场有四座石质牌坊,它们既是广场景观的标引物,又是北广场的招牌和景观。

四座牌坊均用白麻石材贴面,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门样式,呈现出平衡、稳定、简洁、大气的特点。

牌坊题辞用唐人崇尚的字体书写,中间大匾额用颜真卿楷书大字,大气磅礴;两边上下联匾额题词用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字体,典雅生动。

"大唐盛世"带来了各行各业的空前繁荣和进步,此雕塑特意从诗歌、书法、茶道、医药等领域中选定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茶圣"陆羽、"诗佛"王维、"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书法家"怀素、 "天文学家"僧一行、"药王"孙思邈八个精英人物,以逼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整体设计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并注重人性化设计。

整个广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东、西步行街分别位于大慈恩寺东西两侧,通过“百姓祝寿” “皮影大戏” “悬壶济世” “街头胡乐” “角力、、、、争雄”等一系列雕塑小品,把唐朝百姓的市井生活描绘的活灵活现,这些雕塑小品人物细腻逼真,反映出唐朝民众真实的生活场景,体现了盛唐时代社会的繁荣、富强。

步行街两旁有很多特色小店与摊点,出售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

大雁塔北广场分析PPT精选文档

大雁塔北广场分析PPT精选文档



大雁塔北广场南北高差9m,分为9段
水 道
由北往南拾级而上,每个踏步为5阶
景观主轴线上的大 型音乐喷泉置于大 尺度的开放空间中, 感染力强,使人肃 然起敬,能够为人 们提供活动观赏的 空间
24
大唐盛世浮雕景区节点
此景区由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 构成 1.大雁塔北山墙的大唐盛世浮雕观景区 2.观景平台
文化又上让西安人十分熟悉。它是一个重要的地区的焦点和象征。
19
与城市的总体特征以及 附近道路形成呼应,又 形成鲜明对比。
但它还是在建的地铁三 号与四号的节点。它是 外向的,广场在形状上 具有方向性,人们进入 其中能清晰辩向。
而且与慈恩寺,以及周 边大学区,商业区链接 清晰。
20
广场内部也具有高度的个性和 组织,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 分。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标志 物。 置身其中,感受他与周边环境 清晰的关联,能够精确的进行 定位。
2.在主轴线的两侧的地景浮雕景区为北广场的主题 林区,所栽植的树木为银杏,银杏与其树下的四个L 和两个一字形的坐凳围合成的空间为半开敞空间
7
不足
停车场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平
日停车需求,到节假日更会出现 一位难求的现象。
除周围店铺及长廊,遮雨纳凉地 方较少。夏天会给游客带来不便。
南北跨度过长,东西交流因 喷泉而阻断,横穿喷泉有安 全隐患,从北端绕道增加了
交流长度。
8
区域划分
大雁塔北广场
Da Yanta nan guang chang
李元媛
10
以盛唐文化为主轴:地域商业,国际观光,休闲游憩与居住等复 合性具有多元特色的开发特区。
前山门广场 除有彰显前门的功能外,并具有视觉转换的作用。 中央水景为进入北广场之视觉焦点。

大雁塔北广场(精简版)

大雁塔北广场(精简版)

一、大雁北塔广场总体介绍大雁塔北广场位于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部分等组成。

大雁塔北广场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别是“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有“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

北广场南北高差9米,分为9级,由北往南拾级而上,每个踏步为5级,意思是“九五之尊”。

在广场北面入口处,是两个高9米的万佛灯塔与大雁塔遥相呼应,两侧各随4个6米高的大唐文化柱。

两塔之间是巨型铸铜书,介绍大唐盛世景象。

中央主景水道,由8个篮球场大小的大型喷水池组成,呈阶梯式上升,每个水池既可各自按照不同的音乐喷水,更可以合并形成巨大的叠水景观和矩阵喷泉。

主水道左右两侧为对称的绿化造景设计,布局采用唐代里坊的九宫格局,每个区域着意凸显大唐的文化精髓:莲花水池中矗立大唐诗书画印演绎的水景雕塑小品;以逼真写意的雕塑手法展现8位大唐文化的精英人物;展现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书法艺术。

大雁塔北山墙的“大唐盛世”浮雕长106米,浓缩了繁华的大唐胜景。

墙下的跑泉等水景由观景平台与110米长的音乐喷泉瀑布墙相连,墙上绘有“丝路风情”浮雕,落瀑高达3.5米,成为主景水道的壮阔背景。

整个广场从北向南望去,中央是层层叠水,两侧绿林掩映,两侧建筑斗拱宏大、出檐深远、气势雄浑,尽显大唐圣境,64米高的大雁塔被烘托得更加庄严。

二、壮观水景——音乐喷泉它是北广场标志性的建筑。

这套喷泉共设计独立水型22种,其中变频方阵,气势似排山倒海水,形成莲花朵朵;百米变频跑泉,云海茫茫;海鸥展翅、蝶恋花、水火雾以及60米高喷水柱等。

三、大唐风韵——盛唐文化博览(一)唐诗园林区位于北广场主水景两侧设立的带状广场上,以唐代文人及著名诗句为意境,通过竹林、芭蕉等植物,把诗、风景、人生、社会相联系,通过深邃隽永的意境美构建出唐诗园林广场宏观的韵致,也展现了北广场的多元文化内涵。

大唐不夜城广场调研

大唐不夜城广场调研

唐风元素为主线,文化商业新地标
集购物、娱乐、休闲、饮食、旅游以及商业为一体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大型文化商业街区
2016/11/24
区位分析
大唐不夜城地处西安城东南的 曲江新区的核心位置,区内有大 雁塔、大唐芙蓉园、以及曲江池 遗址公园等旅游休闲景区。其交 通便利,地理环境条件优越,周 边紧临西安最密集的高校区、曲 江行政区以及大雁塔旅游景区。
三点、两干的空间结构
三点
贞观文化广场——景观轴线高潮点 该广场长300m,宽230m,规划面积6.38万平方米,广场四周为美术馆、电影院、音乐厅和大剧
院,四个主体建筑形成方整、内向、极具聚合力的现代文化交流空间。贞观文化广场四个主体建
筑的风格采用唐代盛行的高台建筑的意向,主要观演大空间的屋顶为重檐歇山,展示大唐建筑宏 伟磅礴的气势; 景观文化主题定位:帝王文化主题广场,体现唐王朝一统天下的气度与风范。由于该广场所在 位置是大唐不夜城最核心的位置,周边建筑围合,使得广场呈现一种半封闭的状态,可以将该广 场作为整个大唐不夜城最重要的节点; 景观设计要求:铺地——采用精美的铺装设计,铺装图案富有唐代帝王文化特征,主题雕塑— —帝王文化题材雕塑。
三点、两干的空间结构
三点
贞观广场
广场的空间组织手法
贞观广场的空间组织
• 贞观文化广场是大唐不夜城的核心部分,由西安
大剧院、西安音乐厅、曲江美术馆和曲江太平洋影
城四组文化艺术性建筑和文化交流广场组成。 • 空间组织采取立体式设计,以地面层的四个下沉
式 广场把地面和地下的活动场所有机联系起来。
• 贞观文化广场在总体设计中,四个主体建筑以正 对大雁塔的南北轴线为空间对称关系。贞观主广场
雕塑尺度分析
远眺近赏 总相宜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调研报告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调研报告

艺术设计110910402 杜佳星1 / 5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调研报告目录1 大雁塔北广场概况及功能 ............................ 1 2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规划设计 . (2)2.1 设计理念 .................................... 2 2.2 总体布局 .................................... 2 2.3 设计说明 .................................... 2 3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设计分析 . (3)3.1 宏观设计方面 ................................ 3 3.2 中观设计方面 ................................ 3 3.3 微观设计方面 ................................ 4 3.4 灯光景观协调方面 ............................ 4 4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调查分析 . (4)4.1 宏观调查分析 ................................ 4 4.2 中观调查分析 ................................ 4 4.3 微观调查分析 ................................ 5 5 结语 .............................................. 5 6 后记 . (5)1 大雁塔北广场概况及功能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于2003年开始,西安市对大雁塔周边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奇迹般地建成了占地近66。

7瞄,以大雁塔为中心包括北广场、南广场、东苑、西苑、南苑、步行街和商贸区等在内的旅游新景观。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于2003年12月31日落成,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被誉为亚洲最大的文化广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城市的总体特征以及 附近道路形成呼应,又 形成鲜明对比。 但它还是在建的地铁三 号与四号的节点。它是 外向的,广场在形状上 具有方向性,人们进入 其中能清晰辩向。 而且与慈恩寺,以及周 边大学区,商业区链接 清晰。
广场内部也具有高度的个性和 组织,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 分。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标志 物。 置身其中,感受他与周边环境 清晰的关联,能够精确的进行 定位。
2.主题集中的节点
节点与道路:典型的连接就是指道路的汇聚和行程中的事件 节点与区域:典型的核心是区域的集中焦点,和集结的中心
节点既是连接点也是聚集点。 在每个意象中几乎都能找到一些节点,有时甚至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特征
大 首 雁 先 塔 , 北 广 场 就 是 一 个 突 出 的 主 题 集 中 的 城 市 节 点
唐长安城运用“里坊”制度的布局形式,中 轴对称,由外郭城、官城和皇城组成。城市 道路纵横交错,划分出了 108个里坊和东市、 西市 2个贸易市场 以及数个园林宫苑。
雁塔北广场的设计借用唐代里坊的概念,共 分为 36个单位空间,每个空间27m×27m为 基本单 元,每个基本单元象征一个“里坊” 单位。 其中有 8个单位空 间设计为小主题广场;其 余 24个单位空间布置排列整齐的树木,并 配置座椅,创造供人交往、休憩的空间。运 用城市布局格局,更好地把广场有机融合在 城市中,将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
此景区为北广场的结束部分,紧扣唐 文化主题,同时也起到分隔南北广场 景区的作用
1.小型水景雕塑区
周围的绿地缓坡中,栽植着灌木和少量的乔木,形成了 半封闭空间,是人们进入各个水景雕塑区对话的中介空 间.分别取名雁塔晨钟、人和、雁塔题名、佛珠、黄河 水、日月同辉、诗 乐、印石、飞虹、疑似银河落九 天 2.在主轴线的两侧的地景浮雕景区为北广场的主题 林区,所栽植的树木为银杏,银杏与其树下的四个L 和两个一字形的坐凳围合成的空间为半开敞空间 3.人物雕塑区采用逼 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将8 位大唐文化的精英人 物(李白、杜甫、陆羽 等)展现在人们面前
道路
以盛世文化为主轴 以唐风建筑为主体 以丝绸之路为主题
以唐城历史为主构 以佛教为主旨
道路流线
人流线为环喷泉广场一周,东西各有一 个主入口,北部一个主入口,停车场位于东 部道路西侧。
大雁塔周围交通便利,同时,环 大雁塔北广场的道路均为单行道
人行动线及休息座椅的关系,分布合理。
广场道路等级划分清晰。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 对称。有主要的人流动线,也有供游人小憩的休 闲小径。三个道路等级清晰。
入口主景节点
1.标识性 万佛灯塔,大唐文化列柱,塔间铸铜节, 介绍大唐盛世景象。
位于轴线两侧的石质牌楼,是大雁塔北广场 的标引物
2.车流交汇处 地铁三号四号交汇处,人行地下通道,地 面为入口广场
入口景区是控制北广场空间节奏的起点
大型水道景区节点
中央为主景水道,8个篮球场大小的大型喷 水池呈现阶梯式上升 设置汀步
区域划分
大雁塔北广场
Da Yanta nan guang changLeabharlann 1.平面分析 2.空间节奏
平面分析
在北广场的设计中,以27m乘27m的小广场为基本单位将中心水池 的东西两侧皆划分为南北9行,东西两列,共36个小广场。每个小 广场象征1个“里坊”单位,并配置座椅,富裕主题,创造出供游人
交往,休憩的空间。
立面感知:东西向依次是绿植铺地,雕塑小品,商业建筑区,两
边对称,形成理论感知上的“U”字型排布。
以盛唐文化为主轴:地域商业,国际观光,休闲游憩与居住等复 合性具有多元特色的开发特区。
前山门广场 除有彰显前门的功能外,并具有视觉转换的作用。 中央水景为进入北广场之视觉焦点。
莲花花坛区 中央为荷花池,也可作为游客休息场所。
4.九宫阁绿地区
生态环境构成
广场绿化布局完好地结合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造景观环境,同时保持自身风格的统 一,体现了对称和平衡的原则,更好地装饰衬托了广场. 主水道左右两侧的植物选材、种植模式基本相近:为对称的绿化造景设计,布局采用 唐代坊的九宫格局,主轴线两侧的条形广场上配有银杏、竹林、松柏、棕榈、玉兰 等植物;水景雕塑区周边植有桂花、樱花、国槐、紫薇、石榴等珍贵树种,并选配有 四季花卉供游人观赏;地景浮雕区,为北广场主题树林区,栽植的银杏为中国植物的 活化石.每8棵一组,共10组,除彰显北广场整体气势外,还为游客提供赏景、休憩的 场所.
城市景观实地考察 ——
大雁塔北广场
简介
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 ,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480米,南北长 350米,占地252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 亿元。 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 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 是一个集纪念性及宗教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广场。
唐诗园林区 多元化精致的风貌
禅修林树区 主要主体树构成区,选择银杏为主,并能提供游客休憩,遮 阴场所。 大唐精英 以供游人瞻仰,怀 念。
观景台去 最南端,地势最高处。解放路轴线一览 无余。


摘要: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连接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
1.它首先是连接点,交通线路中的休息站,道路的交叉或汇聚点,也可能只是简单的聚集 点。
空间布局
竖直空间形态:以大雁 塔为中心点,中央喷泉 为中轴线,左右对称, 大雁塔成为视觉中心和 焦点
不足
停车场规模较小,无法满足 平日停车需求,到节假日更会 出现一位难求的现象。
除周围店铺及长廊,遮雨纳凉地 方较少。夏天会给游客带来不便。
南北跨度过长,东西交流 因喷泉而阻断,横穿喷泉有 安全隐患,从北端绕道增加 了交流长度。
主 景 水 道
大雁塔北广场南北高差9m,分为9段 由北往南拾级而上,每个踏步为5阶
景观主轴线上的大
型音乐喷泉置于大
尺度的开放空间中, 感染力强,使人肃 然起敬,能够为人
们提供活动观赏的
空间
大唐盛世浮雕景区节点
此景区由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 构成
1.大雁塔北山墙的大唐盛世浮雕观景区
2.观景平台
不足: 北广场的前广场遮荫性较差, 应配置遮荫性较好的大乔木; 秋季景观植物单一, 应配置一些秋色观叶或观果的 植物, 如黄栌、栾树、鸡爪槭等 来弥补秋季植物景观单一的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