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北广场调研
大雁塔北广场分析PPT精选文档

文化又上让西安人十分熟悉。它是一个重要的地区的焦点和象征。
19
与城市的总体特征以及 附近道路形成呼应,又 形成鲜明对比。
但它还是在建的地铁三 号与四号的节点。它是 外向的,广场在形状上 具有方向性,人们进入 其中能清晰辩向。
而且与慈恩寺,以及周 边大学区,商业区链接 清晰。
20
广场内部也具有高度的个性和 组织,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 分。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标志 物。 置身其中,感受他与周边环境 清晰的关联,能够精确的进行 定位。
2.在主轴线的两侧的地景浮雕景区为北广场的主题 林区,所栽植的树木为银杏,银杏与其树下的四个L 和两个一字形的坐凳围合成的空间为半开敞空间
3.人物雕塑区采用逼 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将8 位大唐文化的精英人 物(李白、杜甫、陆羽 等)展现在人们面前 4.九宫阁绿地区
26
生态环境构成
广场绿化布局完好地结合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造景观环境,同时保持自身风格的统 一,体现了对称和平衡的原则,更好地装饰衬托了广场.
7
不足
停车场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平
日停车需求,到节假日更会出现 一位难求的现象。
除周围店铺及长廊,遮雨纳凉地 方较少。夏天会给游客带来不便。
南北跨度过长,东西交流因 喷泉而阻断,横穿喷泉有安 全隐患,从北端绕道增加了
交流长度。
8
区域划分
大雁塔北广场
Da Yanta nan guang chang
李元媛
22
入口主景节点
1.标识性 万佛灯塔,大唐文化列柱,塔间铸铜节,
介绍大唐盛世景象。
位于轴线两侧的石质牌楼,是大雁塔北广场的 标引物
2.车流交汇处 地铁三号四号交汇处,人行地下通道,地 面为入口广场
大唐不夜城发展现状分析

大唐不夜城发展现状分析本文对以大雁塔为中心的西安大唐文化集群园区进行探讨。
首先对园区内的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及大唐不夜城进行现状的对比分析。
其次,探讨当下该区域存在的联合意识弱、产品结构单一且缺乏深度体验等问题。
最后,基于当下旅游趋势和西安市旅游优势,总结经验,为西安市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提建议。
一、概述作为旅游城市,西安对城市发展定位是“丝绸之路起点,华夏文明之源”。
近年来,西安围绕这一总目标,依托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陆续开发了一系列主题文化园区。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西安的地标式建筑之一,在西安旅游必去景点的榜单上名列前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及大唐不夜城都将地址选在了大雁塔的周围,发挥聚集效应,形成西安著名的大唐文化集群园区。
该区域旅游上层设施较为完善,旅游接待的能力和水平较高。
二、现状分析虽然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及大唐不夜城同属一片区域且将大唐文化作为自己的卖点,但是他们的功能定位等都有一定差异。
本文从建成时间、门票、主要景点及景区的定位对三大景点进行对比。
1.大雁塔北广场建成于2003年。
游客可以免费入场,座位费为30元/人。
主要景点有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对大雁塔景区起到补充作用。
北广场是全国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高科技电脑操控的音乐喷泉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享受。
夜晚的音乐喷泉延长了游客们的游览时间,丰富大雁塔区域的夜游行程。
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唐风雕塑,展示了千年前的风土人情。
游客在北广场仰望大雁塔,观赏唐风雕塑,相得益彰,颇有趣味。
然而近年来,北广场的旅游宣传及定位过分强调“高科技”“亚洲最大喷泉”“最豪华”等关键词。
在北广场焕发新活力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北广场本身郁古朴的历史氛围。
2.大唐芙蓉园建于2005年。
门票价格为旺季120元/人,淡季90元/人。
园区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主要景点包括芙蓉湖及紫云楼、仕女。
浅谈城市广场设计以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为例

·432·2015 年 7 月上 建筑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浅 谈 城 市 广 场 设 计——以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为例李世婷 陈升忠 (广州地理研究所)【摘要】本文通过对古都城西安大雁塔北广场的功能使用,绿化,小品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归纳出广场设置的重点—— 应该从 人的日常生活出发.创造出人性化的空间。
【关键词】广场特性;绿化;小品;人性化引言广场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也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 [1]。
城市广场布局合理能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 并加大人们的活动空间,这对于提升城市的形象以及增强城市的 吸引力显得尤为重要。
1 城市广场的特性1.1 地域性 城市的广场应充分考虑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域特点,这些特点包括场地、自然气候、景观植被以及历史文化等 [2]。
不同的地域 条件会对广场的空间的营造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哈尔滨地区冬 季寒冷,可在广场举办雪雕、冰雕等活动;海南地区气候炎热, 广场多采用当地粗矿的石材衬托海景,并种植大量的椰树,既可 遮阳,又能营造一派南国热带风情。
1.2 功能多样性 城市广场需满足各个年龄段及不同需求的人群来广场活动,只有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吸引多样的人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 使广场产生活力及人气,提高广场的社会效益。
形式单一、功能 单调的纪念广场、交通广场的行人往往寥寥无几,毫无生气。
因 此在广场设计中,广场分区规划及设施布置应充分考虑人群的活 动,塑造多样性的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1.3 整体性与艺术性 城市广场一直追求实现空间的统一性以及实现空间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各种因素的组织与构成上,手法包括序列、轴线以及形态构成的变化等 [2],但又不能为追求图案感而忽略城市的特色, 建设只有硬质铺地和草地的形式构图。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时应注 意,一是要和谐处理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 场空间。
广场尺寸太大,缺乏围合感会使人感觉空旷单调,无法 吸引人的驻足。
大雁塔分析——精选推荐

大雁塔分析大雁塔北广场日景大雁塔北广场夜景前言重现长安历史风华,再造大唐兴盛的时代文化,观光驴友都会的再开发,以大雁塔为核心,以盛唐文化,佛教文化,丝路文化为主轴.以全年多达100万访问大雁塔游客为对象创造出西安市平易近能够享受和欣赏的消遣据点.规划构想以盛唐文化为主轴:建构曲江成为未来西安最具文化产业,地域商业,国际观光,休闲游憩与居住等复合性具有多元特色的开发特区.以唐城历史为主构:以旧唐城的结构纹理与里坊规划为主要构架重新规划,透过开放空间及正题特区的植入,强化都市空间结构特色.以唐风修建为主体:透过修建元素与形式的解析,及现代构造技术与材料的中国卫星地图结合,将唐风修建转化成具现代质感与文化特质的样式.以佛教文化为主旨:塑造大雁塔(大慈恩寺)使其成为地标中心,透过群体都市公共空间元素与意象的.传达佛陀慈爱的实践观与世界观.以丝路之旅为正题:将中国盛唐时期文化的多元兼容特质与商业贸易的国际观,呈现于土地使用商业正题的构思与都市景观的设计上总平面图大雁塔周边旧貌北广场的设计构想营建由水体和绿化组成的宏伟而又宁静的空间在大雁塔前边配备能够反照出大雁塔宏伟身姿的宽阔水面.在水体两旁布置可供访问大雁塔游客休憩的设施.形成由9个不同高度平台组成的空间序列充分利用规划地段南北标的目的9M的落差,形成9个不同高度的广场平台.在每一平台的水体底部绘制以佛教文化为题材的内容,表现佛教的特色.构筑由网络曲阳电力吧组成的简单而又多样化的空间整个广场用9M2的网络划分,在每个网格内进行多样化的环境造型设计.空间的多功能化,在部分水体里栽植子午莲什么的植物以表达丰富多变的景观意象.根据不同季节要求,亦可把水排净后作为室外展览空间加以利用.分区设计-----前山门广场前山门广场具备雁塔北路端景及北广场前景的双重功能,除有彰显前门的功能外,并具有视景转换的效用,前山门广场是由东西端的山门柱,书册雕塑,及石佛灯塔所共同构成的,山门连接东,西两向古文物街回廊,形成北广场之房山,山门列柱分置中央水道之左右两侧,以唐式花样为图案装饰,除有界定广场边界之功能,并能使视觉便于透视北广场,形成隔而不挡之效,列柱上刻有佛法可使游客由此感受佛教的泛爱慈善悲怜襟怀胸襟,中央水景为进入北广南通天气场之视觉焦点,其左右两侧设置山门柱,柱高12M作为进入北广场之标记,夜里光明齐放,形成极具震撼之进口标识.大唐文化柱-----莲花花坛区莲花花坛区是由回形之路构成,中央为芙蕖池,也可作为游客苏息场合,四周计分八格,由具有唐朝文化意象之莲花,菩提的花片叶片所转化成,其上除有常绿灌木外,并有四季花艺供游客观赏,灌木草花的花纹由唐代修建庭院文化所产生的花格纹窗,庭园铺面所引入设计,具有唐代文化的艺术图案.------唐诗园林区唐诗园林是由园林广场合构成,每唐诗园森所展示唐诗园林皆不相同,唐代是诗与画高度发展的时期,此时也是造就园林艺术发展的奠基,唐代园林主要赖以文人把诗,风景,人生,,社会接洽思考,产生深邃隽永的意境美,所以中国文人园林的风格,就是文人的诗与画的延伸.为呼应大雁塔历去哪网首页史文化之背景与颂扬唐风文化之延续,将北广场为水景两侧的带状广场,发展为唐诗园林广场,以唐代著名文人及诗画为意境,配以高大的百年生长银杏树,树影婆娑,绿荫成林,建构成唐诗园林广场宏观的意境,也展现北广场更多元化内在景致的风貌.-----禅修林树区禅修林树区为北广场主要主体树构成区,主体树系选择银杏为主,主体树除彰显北广场(佛法广场)之群体气势外,并能提供游客苏息,遮阴的场合,地面上的唐代文化艺术图案浮雕可使人感受到唐代文化雅致,成为一种户外画廊.禅修林树区细部图-----大唐精英从唐代社会保个方面对历史文化做出贡献的精英人物李白,杜甫,僧一行,陆羽,王维,韩愈,孙思邈,怀素为正题,用大理石雕出高2.8M的雕塑形象,以逼真写实的雕塑伎俩展现在许多人的面前,配以对应的环境绿化小品,展北京地图现大唐文化,以供游人瞻仰,怀念.-----观景台区位于北广场最南端,为广园地势最高处,建此一平台以观景,两侧各以阶梯及斜坡道迎迓两侧人潮.下方空间则可利用为控制室及设备空间,位于观景台下方的高山流水水壁及后侧的浮雕墙以正题体式格局表现唐代的佛教文化,宫廷文化,马球,飞天等各式雕塑,前方则形成广阔的高山流水水幕墙,成为整个广场最为壮观的端景,在台上可将北广场,雁塔北路即解放路轴线一览无遗.-----两侧商建设计及休闲咖啡区修建作为广场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其身体的重量,造型,色彩,和立面细部均会影响到景观的群体质量.采用唐代修建和立面的处理,营建佛法广场的氛围.采用院落式体式格局,修建正题以红柱,大坡屋顶为基调,强化细部处理.位于北广场两侧修建内侧,依地势以枕木架高,于绿带楚子寻梦园内形成一供游人休憩喝咖啡饮料的休闲区域,可在此区域内布置桌,椅,遮阳伞等,供游人欣赏风景及苏息.-----水景设计水深不到22CM.日常平凡可形成平静的反照水面,以广阔水体反照出大雁塔宏伟的身姿及蓝天,充分利用原有南北向9M的高差,形成9个不同的平台,每级高差5步,恰巧相合皇室九五之尊寓意,呈矩阵排列,形成阶梯跌水.把最南端最高点设计为观景台.并形成一广阔的高山流水形式作为最南端的端景收头,广场的主水景区面积约16000MM2,取兵马俑之意呈矩阵式布置有近2000个涌泉喷嘴,全部单点泵控制,以各种形式的喷水形式起伏变化,配合灯光,镭射,形成多彩多姿的瑰丽景色,其规模堪为世界之最.----绿化设计本着四季常绿,四季有花,与广场的环境氛围相协调的原则设置乔木,灌木和草皮.乔木树种包括:银杏,白皮松,圆柏,紫薇,樱花,白蜡曲阳树,杏树,槐树,灌木及地被有:黄杨,牛眼菊,千日红,芙蕖,结缕草,羊胡子草.-----灯光设计’灯光用高岗灯,平原灯,照明体式格局与传统的照明体式格局完全不同样.从光谱分析上可以看出,人能见度很高,昆虫能见度很低,整个广场不会有昆虫漫天飞的现象,灯具的形式运用现代材料与中国传统风格相结合,石灯的粗犷,从木窗中演变出现代的玻璃木墙方窗,在海内罕见.古修建上的照明把灯光藏在斗拱里面,朝上打亮屋檐下部和主要结构柱件,在离修建较远的处所运用进步前辈的蝙蝠灯聚光照射屋檐轮廓,两侧用光照射塔顶,塔座南部用万紫千红数码灯返照出万丈佛光的效果,1个立体的大雁塔矗立于夜空中的辉煌,成为绝美的古都夜景.----都会小品设计配合四周仿唐式古修建风貌,仍保持简洁明白通畅的现代风格,使用金属,实木,玻璃曲阳县二中吧等现代材料,饰以古典纹样.设计实用,方便,坚固,细致,令人面前一亮又能融入整个环境中的景致小品.并于环塔东西路的散步道上,以真人巨细的铜雕,复原唐代的街头情景,如街边耍杂技,唐代摔跤,唐代乐队等.结束语北广场于2003年12月30日建成并正式对市平易近开放,半年多来的日人均流量达十多万人次,节假日高峰人流量最大达35万人次.该项目还患上到了中央及省市领导,国表里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市,区政府的出格嘉奖和国家涉及专业奖项.雁塔北广场已成为大雁塔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相互辉映,使大雁塔的驴友功能与社会文化价值患上到大大提升.大唐大雁塔广场开放两周内,游人创记载地突破100万人次,社会各界与专业人士学者,奔相而至,好评如潮。
大雁塔调研报告

大雁塔调研报告大雁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文化遗址,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作为唐朝时期建造的大型佛塔,大雁塔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雁塔的历史和现状,本次调研报告对大雁塔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首先,调研团队对大雁塔的建筑和背景进行了考察。
大雁塔有七层,高达64.5米,由砖石和木材建造。
它是用来保存来自印度的佛经和佛教艺术品的重要场所。
大雁塔是由唐高宗李治为纪念僧人玄奘法师而修建的。
玄奘法师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佛教传教士,他曾经去了印度学习佛教,并将所学带回了中国。
其次,调研团队对大雁塔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大雁塔现在是西安市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塔内设有展览馆,陈列着与佛教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向游客展示了佛教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大雁塔前广场还经常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和音乐会,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最后,调研团队对大雁塔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研究。
大雁塔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址,其保护工作非常重要。
西安市政府和文物部门一直在努力保护和修复大雁塔,使其能够更好地保存下来。
此外,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大雁塔的历史和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
许多人在大雁塔前烧香礼佛,并且参加佛教仪式,使佛教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综上所述,大雁塔作为中国佛教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大雁塔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建筑特点、历史背景以及现状。
保护和传承大雁塔的工作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其历史和文化的价值。
大雁塔的成功示范可以为中国其他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大雁塔北广场解析

大雁塔北广场解析大雁塔北广场雕塑群调研报告大雁塔北广场雕塑群调研报告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大雁塔北广场位于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定大雁塔为南北中心轴。
前广场设有山门及柱塔作为雁塔北路与广场轴线之转接点。
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
南北高差9米,分级9 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
广场整体设计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为主轴,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构成。
北广场有四座石质牌坊,它们既是广场景观的标引物,又是北广场的招牌和景观。
四座牌坊均用白麻石材贴面,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门样式,呈现出平衡、稳定、简洁、大气的特点。
牌坊题辞用唐人崇尚的字体书写,中间大匾额用颜真卿楷书大字,大气磅礴;两边上下联匾额题词用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字体,典雅生动。
"大唐盛世"带来了各行各业的空前繁荣和进步,此雕塑特意从诗歌、书法、茶道、医药等领域中选定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茶圣"陆羽、"诗佛"王维、"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书法家"怀素、 "天文学家"僧一行、"药王"孙思邈八个精英人物,以逼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整体设计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并注重人性化设计。
整个广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东、西步行街分别位于大慈恩寺东西两侧,通过“百姓祝寿” “皮影大戏” “悬壶济世” “街头胡乐” “角力、、、、争雄”等一系列雕塑小品,把唐朝百姓的市井生活描绘的活灵活现,这些雕塑小品人物细腻逼真,反映出唐朝民众真实的生活场景,体现了盛唐时代社会的繁荣、富强。
步行街两旁有很多特色小店与摊点,出售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调研报告

艺术设计110910402 杜佳星1 / 5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调研报告目录1 大雁塔北广场概况及功能 ............................ 1 2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规划设计 . (2)2.1 设计理念 .................................... 2 2.2 总体布局 .................................... 2 2.3 设计说明 .................................... 2 3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设计分析 . (3)3.1 宏观设计方面 ................................ 3 3.2 中观设计方面 ................................ 3 3.3 微观设计方面 ................................ 4 3.4 灯光景观协调方面 ............................ 4 4 大雁塔北广场灯光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调查分析 . (4)4.1 宏观调查分析 ................................ 4 4.2 中观调查分析 ................................ 4 4.3 微观调查分析 ................................ 5 5 结语 .............................................. 5 6 后记 . (5)1 大雁塔北广场概况及功能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于2003年开始,西安市对大雁塔周边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奇迹般地建成了占地近66。
7瞄,以大雁塔为中心包括北广场、南广场、东苑、西苑、南苑、步行街和商贸区等在内的旅游新景观。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于2003年12月31日落成,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被誉为亚洲最大的文化广场。
大雁塔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一、前言大雁塔作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唐代高僧玄奘为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重要标志之一,大雁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为了深入了解大雁塔的历史文化内涵、现状及发展前景,我们组织了一次大雁塔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调研的详细报告。
二、调研背景及目的1. 调研背景大雁塔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在现代社会,大雁塔面临着保护、传承和发展等多重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雁塔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我们决定开展此次社会实践调研。
2. 调研目的(1)了解大雁塔的历史文化内涵及价值;(2)分析大雁塔在保护、传承和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3)探讨大雁塔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雁塔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文化价值;2. 实地考察法:参观大雁塔,观察其现状及游客参观情况;3.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游客、管理人员等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大雁塔的认知、评价及需求;4. 访谈法:与相关专家学者、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大雁塔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大雁塔历史文化内涵及价值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距今已有1360多年的历史。
它是唐代高僧玄奘为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被誉为“东方佛都”。
大雁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还是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 大雁塔现状及问题(1)保护方面:大雁塔在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塔身风化、裂缝等。
此外,周边环境脏乱,影响游客参观体验。
(2)传承方面:大雁塔的文化传承面临困境,年轻一代对佛教文化的认知度较低,缺乏对大雁塔的保护意识。
(3)发展方面:大雁塔的旅游发展受到限制,游客数量逐年增长,但景区设施、服务等方面有待提高。
3. 大雁塔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1)加强保护:加大对大雁塔的保护力度,对塔身进行修复,改善周边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同时段广场上的人流量:在广场上活动的
人群多集中于晚上,这说明大多数游客的游
玩目的是观看大雁塔北广场的夜景及欣赏音 乐喷泉。通常,也只有在傍晚以后人们才会 有闲暇的时间四处走走。而旅游团在下午到 达广场的居多。
•
广场上人群的活动目的:人们在广场中最喜
欢做的事是观看景色,其次,广场为周边居
民提供了晨练场所,为年长的老人带小孩提 供了去处,我们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广场 中的人大多并没有明确的活动目的,有的只 是路过顺便休息,但如遇到有喷泉开放的特 殊时段,则会有大量的人流前来。
前山门广场
商业区 中心水景区 绿化景观 休息区 停车场 观景台
大雁塔北广场流线分析
外部流线分析:
大雁塔车流线主要为环大雁塔, 其中小寨东路为双行道,慈恩 西路、慈恩路、芙蓉西路均为 单向行驶(左图)。
大雁塔北广场
车行流线
内部流线分析:
人流线为环喷泉广 场一周,东西各有 一个主入口,北部 一个主入口,停车 场位于东部道路西 侧
广场活动人群分析
• 出行方式:最多的为公交车,其次为步行,而小汽车、出租车与自行车所占 的比例远少于前两者。而且通往大雁塔北广场的地铁3号线也正在施工当中。
•
广场上活动人群的年龄结构:在旅游团中,多为年轻人组团来玩,其次便是老 年团,而本地人在广场上也以青年人为主,其次为中老年人,青年人多为大 学生,而中老年人多为退休城市居民。
停车问题突出:
• 停车场规模比较小,无法满
足平日停车需求,到节假日 更会有一位难求的现象。
• 地下停车场离广场距离较远,
路行大概需要5~10分钟,并
且规模较小,停车数量有限。
对大雁塔北广场评价
• 提升了城市南区中心地带景观文化品质.广场的设计注重了与周围环
境的协调和统一,其独具特色的布局方式和景观元素的表达形式,给人 以美的视觉享受.它的建成可看作是历史名城迈向新世纪的缩影.
大雁塔北广场空间感知分析
立面感知:
南北高差九米,分成九 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 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 式。 使得广场整体有种 升腾的韵律与节奏感。
空间形态:
水平空间形态: 点(南广场玄奘雕) 线(大雁塔的轴线顺延至广场中) 面(北广场的平面形态)。 竖直空间形态: 中轴对称,大雁塔成为视觉中心 和焦点。
●
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 贸设施等组成。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 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 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 平台”等景观。
●
2.功能分区
大雁塔北广场分为商业 区、中心水景区、绿化 景观区、休息区、停车 场、观景台(如左图所示)
大雁塔北广场地理区位
宏 观 区 位 西安为千年古都,历史文化悠久,交 通便利,大雁塔为西安地标建筑。大 雁塔为唐代建筑,位于西安市雁塔区。
中 观 区 位
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 恩寺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 西路,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 占地 252 余亩,建筑面积约 11 万平方 米。
大雁塔北广场外部小品应用分析
大雁塔北广场东西入口采 用唐风牌坊,标志着大雁 塔片区所属唐文化,北部 入口采用文化柱,文化柱 上有唐文化浮雕,营造出 恢弘的气势与唐文化的带 入。 雁塔西苑拥有大量铜人雕 塑,充分展示关中民俗文 化。雁塔东西走廊拥有大 量名人雕塑,展示唐代诗 词、歌赋的兴盛。 广场南部浮雕墙表明了唐 代商贸与外交的繁荣,以 丝绸之路表现出唐代国家 富强,经济发达。
大雁塔北广场环境与城市交通分析
大雁塔北广场周围商业 集中,大型商圈密集, 大雁塔为为曲江文化产 业示范区北部重要节点, 在周围商圈影响下,人 流、车流环境复杂,为 人流集聚区,对城市交 通影响巨大,为了减少 城市拥堵问题,大雁塔 专用停车场布置较少, 大部分分布于各大商圈 内,并且大雁塔周围交 通设置单向行驶,大大 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问 题,对周围环境影响巨 大。由于人流高度集中,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 改进。
微 观 区 位
大雁塔北广场包括东西商业群房、东 西广场、喷泉广场。
大雁塔北广场外部空间分析
1.平面分析
广场的划分构想建立在大唐的里 坊设计之上。里坊是唐长安城的 基本构成单位,形状规整具有高 度理性。在北广场的设计中,以 27m×27m 的小广场为基本单位将 中心水池的东西两侧皆划分为南 北 9 行、东西 2 列、共 36 个小广场。 每个小广场象征 1个“里坊”单位, 并配置坐椅,赋予主题,创造出 供游人交往、休憩的空间。
缺点:
பைடு நூலகம்
大雁塔北广场南北长 350m,中间无人行道
禁用原因: 1.两边水体内均有 电线,易有触电危险 2.踏步松动,无法 保证大量人群安全通 行 解决方法: 加强踏步维护工 作,再加设一条水 上过道,该双向为 单向
卫生间数量少
解决方法: 在商业区 增设卫生间
•
体现了西安城市文化魅力.将大雁塔北广场与唐代文化遗产高僧玄奘
佛教圣地建立有机联系,充分体现了唐文化、陕西的区域文化和民俗文化. 同时,北广场作为西安市中的一个节点,给城市提供了一个缓解城市建 筑密度的空间,使城市得以呼吸,对丰富城市空间有重要意义。
•
丰富了西安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广阔的公共休闲场所是人们强身健体的极好
去处.
•
推动西安经济的发展.大雁塔北广场作为西安市旅游商务休闲中心,对繁荣西 安的旅游经济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场周围的仿唐建筑均已对外招商, 拓展无限商机,体现了广场的商业价值。
•
北广场的前身是曲江春晓苑,此次的重建对原有的休闲空间的有效改造和利 用使古城的文脉成功激活为更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同时也让更多人自己的参 与其中,融入其中,使得城市空间形态得到良好发展,提高了空间环境的质 量。
•
开发了旅游资源,使更多的民众了解西安文化,了解唐朝文化。加强了中外 交流,给国际友人一个近距离感受西安、感受唐朝的机会。
• 加拿大世界级规划建筑大师汉库克先生评价道:“大雁塔 北广场之余大雁塔和西安,如同金字塔广场之于卢浮宫和
巴黎,是世界级的建筑典范。”
• • • • • • •
优点:
1.很干净、视野很广阔 2.仿唐式的建筑气势恢宏 3.座椅很多,随时都能休息 4.喷泉夜景非常的漂亮 1.南北跨度过长,东西交流不便 2.卫生间数量太少 3.除了周围店铺,没有可以遮雨纳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