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学设计练习题
《风的作用》教案和练习题(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含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练习题(附答案)2.5风的作用探索与研讨探索一: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1.交流:结合风蚀拱门图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
2.展示:在黑板上汇总学生的观点。
3.小结:风卷起沙子不断吹在岩石上进行打磨(磨蚀),最终形成了风蚀拱门的样子。
探索二: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1.引导:课件出示岩石、砂纸、放大镜,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法和温馨提示,进行实验。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探索三:了解更多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1.展示:课件展示沙漠、戈壁、雅丹地貌、风蚀蘑菇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交流学习,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设计意图】基于聚焦问题交流关于风力改变地形地貌的初步想法。
聚焦环节的图片及讲述,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风的作用”的初步认知,成为他们交流“看法”的依据,也是进行模拟实验的目标。
再通过分析、学习资料,加深对风力作用的认识。
总结活动促使学生回顾并梳理对“风的作用”的认知,完善相关的认知结构。
3.研讨汇报:指导学生研讨,并分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4.小结:风的作用使岩石发生了改变,与地震、火山喷发相比,风的作用是缓慢的。
拓展与小结1.小结: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
2.拓展: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地震与火山喷发是改变地表形态的内部力量的表现,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风作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与内力作用相比,外力作用对地球的改变有什么特点呢?对于两者你还有哪些疑问,可以与老师同学们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2.5风的作用教学反思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地貌并不陌生,他们会从电视、网络中获得一些相关信息,甚至可能去过某些地区旅游。
但他们对于这种地貌形成的具体原因及过程并不清楚。
因此,在教学中,首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2.5风的作用一、填空题1.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产生着()的作用,例如空气流动形成()。
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习题(附答案)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案+习题(附答案)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2020年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7多元文化多样魅力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52分)1.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都可以____________。
2.世界多个地区_________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___________共同创造的。
3.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___________的_______。
4.区域文明的_____、______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眼睛的历史画卷。
5.______和______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北成为“__________”。
6._______流域和______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_________。
7.远古先民在_____生活中逐渐学会培养_________,在______生活中学会了_________。
8.远古先民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_____到_____、从______到______的伟大变革。
9.____________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_______。
10.世界上还由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____________,它们是世界人民的______,更是人类文明的_______。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早期的文明都大同小异,没有各自的特色。
()2.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3.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4.中华文明比其他三大古文明要更加高尚、优秀。
()5.中华文明曾经在满清时期中断过。
()6.早期文明区域的文字都各不相同。
()7.文明古国中并没有医学、数学等创造。
()8.当今世界科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些古代文明遗迹可以扫描进电脑,就不需要保护实物了。
()9.人类古代文明之间无法相互借鉴,但现代文明可以。
()10.我们应该放弃自己的文明去学习更优秀的文明。
()三、选择题。
《弘扬优秀家风》教案+练习题(附答案)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练习(附答案)第三课弘扬优秀家风教学设计第三课《弘扬优秀家风》练习题一、选择题。
(每题5分,共20分)1.以下出自《朱子家训》的是()A.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B.百善孝为先C.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家风不包括()A.家规B.家训C.家财3.习近平重视家风培育的原因是()A.所有的家风都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B.良好的家风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品格C.只要培育了优秀的家风,中国就一定会成为最强的国家4.以下能够体现良好家风的是()A.林斌很爱护自己的妹妹,也很尊敬自己的爷爷B.王军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他都不会让着弟弟C.李欣常常听长辈说要懂得“独善其身”,因此她看到同学被欺负都是默不作声二、填空题。
(每题5分,共25分)请你把以下这些耳熟能详的家训补充完整。
1.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俭以养德。
3.勿以恶小而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不琢,_____________。
5.不日进,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16分)1.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请你说一说,你家有哪些家训、家规呢?(至少写出两条,共20分)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请你说一说,习近平为什么如此重视家风建设?(20分)2.从以下家训中,你体会到了哪些优秀的传统美德?(15分)(1)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
(2)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仁。
(3)心口如一,童臾无欺。
【答案】一、选择题。
ACBA二、填空题。
1.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玉不琢,不成器。
5.不日进,则日退。
三、简答题。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五章教学设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五章教学设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分( )三个阶段进行。
A.导入、详述和汇总B.导入、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2、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
A.复述策略B.理解一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3、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之一——情境是指教师教学前( )的准备状况。
A.课程、课件和教学环境B.课件、网络和多媒体环境C.硬件、网络和教学环境D.硬件、软件和教学环境4、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匹配一致原则。
确定此项原则的依据不包括( )。
A.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媒体、策略的控制作用B.教学内容、媒体、策略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意义C.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与教学过程的关系D.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关系5、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 )综合课程。
A.活动型B.操作型C.社会型D.实践型6、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7、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或模式产生不同风格的教学计划,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能出现( )的课堂。
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开放型8、( )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
A.程序教学B.组织教学C.个别化教学D.指导教学9、教学过程的首要事件是( )。
A.引起学生注意B.揭示教学目标C.适时给予反馈D.评定学习结果10、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 )。
A.熟练掌握知识B.精心选择教法C.设计教学环节D.用心备课11、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练习题(教学设计)五年级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案+同步练习(附答案)7中华民族一家亲(2课时)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题(附答案)7中华民族一家亲一、填空题:1.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的特点。
2.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我国有———个民族,有——--个少数民族。
二、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中画“√”或画“×”)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2.黄道婆在海南岛学会了彝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并进行了改良、传播。
()3.《诗经》是我国古代各地区各民族诗歌的汇总。
()4.各民族只的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5.青藏高原地势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6.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汉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
()三、选择题1.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文化上(),经济上(),情感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A.兼收并蓄B.交错杂居C.相互亲近D.相互依存2.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等生活用品为主要商品,以()作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贸通道。
A.糖、盐、B.马车C.茶叶D.马3、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的社会生活。
A.汉族B.壮族C.满族D.苗族4、新年是除旧迎新的日子,各民族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对新年的祝福。
比如:藏族用()表示“吉祥如意”,用()表示“新年好”;蒙古语说的()是“吉祥”“美好”的意思。
A.乌力吉B.洛萨尔桑C.扎西德勒D.如利金婉四、实践题:1.我们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努力实现全面小康。
元旦前夕,五一班要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办一台晚会,几个小组正在策划,请你也参与进来,设计五个有代表性的节目。
2.你是哪个民族公民?你认为各民族之间如何和睦相处?参考答案:一、填空:1.大散聚小聚居交错杂居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56 55二、判断:1---6对错对对对错三、单选:1.B A D C2.C D3.C 4、C B A四、实践:1.略2.我是汉族或族人。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2课《说话要算数》教学设计+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说话要算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说话要算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1谁还相信他的话那些说话算数的人一、填空题1.说话算数是人的一个()。
2.我们敬佩()的人,()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
3.我知道的关于失信的成语是(),关于守信的成语是()。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选项中,请选择一项你认为的最佳答案)1.“立木为信”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
A.孔子B.商鞅C.季布D.韩信2.《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因不讲诚信而遭难的故事是()。
A.三打白骨精B.落水通天河C.大闹天宫D.大战黄袍怪3.向老师保证要按时完成作业后,应该()。
A.说到做到,认真完成作业B.抄袭同学的作业C.靠课代表监督D.骗老师说作业本落在家里了4.下午和同学约好了去公园玩儿,但中午奶奶特意从外地赶过来看我,我应该()。
A.跟奶奶大声招呼就行了,还是和同学出去痛快玩一下午B.直接爽约吧,反正是小事C.从此不再和同学许诺D.赶紧联系同学,和他说明情况,改天再玩儿5.下列成语中,与诚信无关的是()。
A.一言九鼎B.立木为信C.一诺千金D.三顾茅庐6.说话不算数会伤害()。
A.自己B.别人C.别人和自己三、判断题1.大事上需要诚信,小事上就没必要了。
()2.说话算数的人容易吃亏,要随机应变,以自己的利益为重。
()3.答应了同学要带球拍,我一定要记住,不然就是失信了。
()4.我们年龄还小,说话不算数也没有关系。
()5.我们想要做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首先要说话算数。
()四、观点辨析,回答问题小丽和小花约好星期天一起去小溪家做作业,可是,星期天早上外面下起了雨,小丽和小花有了不同的想法。
你赞同谁的想法?为什么?五、阅读资料,回答问题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
”孩子信以为真。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是哄他的。
《推翻帝制民族觉醒》教案+练习题(附答案)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练习(附答案)第八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练习题一、选择题。
(每题6分,共40分)1.以下哪个地方是孙中山的出生地()A.广东省中山市B.深圳市中山公园C.上海市中山路2.以下与孙中山有关的大学是()A.南京大学B.北京大学C.中山大学3.孙中山第一次提出的影响深远的口号是()A.推翻帝制B.振兴中华C.民主科学4.2019年11月11日,是孙中山先生多少周年诞辰?()A.151B.152C.1535.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通知,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少次武装起义()A.十多次B.二十多次C.三十多次6.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牺牲于以下哪次起义当中()A.广州起义B.武昌起义C.中山起义7.以下哪次革命运动推翻了帝制()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红色革命8.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哪里建立了临时政府()A.广州B.中山C.南京二、简答题。
(共60分)1.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什么要推翻帝制?(20分)2.请你谈谈辛亥革命的重要影响。
(40分)【答案】一、选择题。
ACBCAABC二、简答题。
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有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通知,中国才有出路。
2(1)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它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3)它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课后练习题

(年少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课后练习题教学目的: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和闰土的深厚友谊。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学习四件事,揣摩人物的外貌、言语、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预习打算:思考课文中闰土为了讲述了哪几件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衔接过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年少。
我了解他是这样一个孩子:出示课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师:从这些描写中,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答。
生:我觉得闰土……〔设计意图:以上节课学习的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来复习导入新课,使学生回忆闰土的特点。
〕师: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年少闰土,进一步来了解鲁迅对年少闰土那一份特别的感情。
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都认为闰土是个可爱的农村年少,课文中的“我〞也很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原因。
学生读课文,指名答:文中的“我〞喜欢闰土是因为“闰土和我好像年纪,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了解的〞。
师:“我〞往常的朋友是哪些人啊?生:是和我一样的少爷。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稀奇事是什么样的事?课文中闰土向“我〞讲了哪几件稀奇事?请大家快速扫瞄课文6——16自然段,请用简练的言语概括一下?生讲述,师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潮汛看鱼师:你觉得哪件事最有意思,你是怎样感受到的?下面就请分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那件事进行学习.三、合作学习,细读感想1、小组合作学习2、汇报交流〔1〕雪地捕鸟师:谁去雪地捕鸟了?你能说一说闰土是怎样捕鸟的吗?(打出课件,出示文字: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不包括(A)A. 哲学B.教学理论C.传播学D.心理学2.下列哪个行为属于学习(B)A.非洲野牛出生后,立即试着站立,然后走路B. 小学生用正确的词造句C.一周岁的婴儿看到陌生人哭泣D.婴儿吃奶的吸吮动作3.下列项中,哪项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D)A.符号学习B.事实性知识学习C.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D.概念学习4.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教学媒体(C)A.教科书B.教学幻灯C.教师手势D.Authorware课件5.用Word制作一份送给妈妈的生日贺卡并邮发,属于哪类学习?(B)A.言语信息B.态度C.概念学习D.认知策略6.六岁半幼儿学会背诵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属于哪类学习?(A)A.言语信息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7.小学生张蕊能说出“一星期有七天”,属于哪类学习?(C)A.辨别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8.用Word制作一份送给妈妈的生日贺卡并邮发,属于哪类学习?(B)A.言语信息B. 态度C. 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9.给予大小不同的圆锥题图形,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属于哪类学习?(C)A.态度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10.下列项中,那些项属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D)A.概念学习B.规则学习C.动作技能学习D. 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11.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是由谁提出的(B)A. 布鲁纳B. 奥苏伯尔C. 维特罗克D.加涅12.通过学习,初中生能完成我国各省(区)与省(区)政府所在地的配对。
如“吉林—长春”,“青海—西宁”,这属于哪类学习?(A)A.言语信息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13.横穿马路时,按红绿灯标志走斑马线,属于哪类学习?(C)A.态度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14.陈述记叙文一般应包括的五个要素,属于哪类学习?(A)A.言语信息B.动作技能C.态度D.认知策略15.阅读一篇五百字左右的课文,划出重点,并用3—5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论点,属于哪类学习?(D)A.态度B.动作技能C. 认知策略D.智慧技能16.生成学习的理论与技术是由谁提出的(B)A. 布鲁纳B. 维特罗克C.弗拉维尔D. 加涅17.初中学生胡锴每天晚饭后自觉做作业,做完后即上网玩游戏。
属于哪类学习?(C)A.言语信息 B.动作技能 C.态度 D.认知策略18.下列项中,哪项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D)A.符号学习B.事实性知识学习C.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D.概念学习19.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教学媒体(C)A.教科书B.教学幻灯C.教师手势D.Authorware课件20.阅读一篇五百字左右的课文,划出重点,并用3—5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论点,属于哪类学习?(C)A.态度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二、填空题1.按教材中对学习结果的概念层次分析,言语信息包括符号、事实和有组织的知识三类。
2.认知策略可以分为支持信息加工的具体策略和高级元认知监控策略。
3.奥苏伯尔提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三个成分构成的。
4.班杜拉认为态度、价值和行为习惯等的学习是个人因素(P)、环境因素(E)、和行为因素(B)三组因素的相互作用。
5.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共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
6.奥苏伯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表征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7.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间,研究活动有两种主要形式:课题研究、项目或活动设计。
8.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教学目标类型、学生的特点、媒体的物理特性、学习情境等。
9.威纳的认知动机归因论认为:对成败的原因可用三个维度分类:内外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维度。
10.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对教师的定型期望、教师的人格结构、教师的影响力、教师的学生观、班级集体的规模和性质。
11.加涅将智慧技能划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个层次类别。
12.动作技能的学习包括认知、动作联系形成、动作执行自动化三个阶段。
13.维特罗克提出的生成学习理论认为,生成学习包括四个主要成分:即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的知识经验。
14.加涅从学习的角度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素质分为三类:学习者的先天素质、后天习得的素质、和个体发展中自然形成的素质。
15.下位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叫派生类属学习、一种叫相关类属学习。
16.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三个最基本的阶段17.动机具有两种功能:唤醒与维持功能、指向功能。
18.ARCS模型,是由科勒提出的关于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模型,其中A指;注意、R 指:贴切性、C指:自信心、S代表:满足。
19.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对教师的定型期望、教师的人格结构、教师的影响力、教师的学生观、班级集体的规模和性质。
20.林格伦根据纪律形成的原因,将课堂纪律分为教师促成的纪律、群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四种类型。
21.按教材中对学习结果的概念层次分析,言语信息包括符号、事实和有组织的知识三类。
22.奥苏伯尔提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三个成分构成的。
23.班杜拉认为态度、价值和行为习惯等的学习是个人因素(P)、环境因素(E)、和行为因素(B)三组因素的相互作用。
24.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共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
25.奥苏伯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表征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6.加涅认为,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构成。
27.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教学目标类型、学生的特点、媒体的物理特性、学习情境等28.下位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叫派生类属学习、一种叫相关类属学习。
29.威纳的认知动机归因论认为:对成败的原因可用三个维度分类:内外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维度。
30.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对教师的定型期望、教师的人格结构、教师的影响力、教师的学生观、班级集体的规模和性质。
31.加涅将智慧技能划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个层次类别。
32.动作技能的学习包括认知、动作联系形成、动作执行自动化三个阶段。
33.维特罗克提出的生成学习理论认为,生成学习包括四个主要成分:即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的知识经验。
34.加涅从学习的角度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素质分为三类:学习者的先天素质、后天习得的素质、和个体发展中自然形成的素质。
35.下位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叫派生类属学习、一种叫相关类属学习。
36.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三个最基本的阶段。
37.林格伦根据纪律形成的原因,将课堂纪律分为教师促成的纪律、群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的纪律四种类型。
38.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情境、学生的特点、媒体的物理特性等。
39.动机具有两种功能:唤醒与维持功能、指向功能。
40.加涅认为,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构成。
三、判断题1.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教学。
(×)2.通过例子归纳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的学习属于发现学习。
(√)3.规则的学习只能通过发现的形式进行。
(×)4.认知策略是可教的。
(√)5.智慧技能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重复练习。
(×)6.学习哲学取向的教学论能快速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成长。
(×)7.智商不易受教育影响。
(√)8.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体系,能有效地完成导学与导教的功能。
(×)9.对于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情感目标在课堂上也一定要展现。
(×)10.任何学习都以学习者有意识的注意为先决条件。
(×)11.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是学科内容体系。
(×)12.高级规则的学习只能通过问题解决学习。
(√)13.焦虑水平越低越有利于学习。
(×)14.认知策略的学习与具体学科领域知识无关。
(×)15.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的观点不符合学习和教学规律。
(×)16.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
(√)17.科学教学论认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18.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体系,所用标准是测量学的。
(×)19.进行任务分析的首要条件是将教学目标陈述的具体,可观测。
(√)20.具体性概念的关键特征不能通过直接观察获得。
(×)21.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是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人需要。
(√)22.通过直接下定义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学习属于接受学习。
(√)23.高级规则的学习只能通过发现的形式进行。
(×)24.研究性学习一定也是探究性学习。
(√)25.认知策略的学习与言语信息和智慧技能的学习无关。
(×)26.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的观点能对教学实践提供启发意义。
(×)27.科学教学论认为:“学有定律,教有优法”。
(√)28.对于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一般而言,分散呈现比集中呈现更好。
(√)29.任务分析的终点是学生的起点能力。
(√)30.具体性概念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上位学习。
(√)31.任何有目的的学习都以学习者有意识的注意为先决条件。
(√)32.通过直接下定义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学习属于发现学习。
(×)33.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主体不能是教师本人。
(×)34.动机决定新的学习能否发生。
(×)35.情绪唤醒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学习。
(×)36.规则的接受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进行学习的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可以用于同化该规则的知识结构。
(√)37.动作技能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变式练习。
(×)38.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的观点能具体指导教学实践。
(×)39.人们从长时记忆中识别和提取先前习得的概念的速度与智力有明显相关。
(√)40.对于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一般而言,分散呈现比集中呈现更好。
(√)四、名词解释题1.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其所在团体的常模加以比较,以确定该生在团体中的位置。
2.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课时或由若干课时构成的教学课题的目标分,它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3.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调节和控制学生学习活动的一套程序或步骤。
4.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5.作业目标:作业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用可以观察的行为陈述的具体教学目标。
6.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的组合模式,它使教师有条不紊的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主要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教学过程的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