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与酒文化

合集下载

苏州吴文化内容

苏州吴文化内容

苏州吴文化内容苏州吴文化是指苏州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深受吴越文化的影响。

吴文化丰富多样,包括建筑、园林、诗词、戏曲、音乐、绘画等方面。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苏州吴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吴文化是苏州地区的独特文化传统,对苏州的发展和影响不可忽视。

吴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研究。

苏州的建筑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的传统建筑以园林为代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苏州古典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这些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精美的景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苏州的古建筑注重空间布局和建筑比例,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同时,苏州的园林还注重水景的运用,通过水的流动和倒影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苏州的诗词文化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他们用诗词表达了对苏州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苏州的诗词作品以婉约派为主,以细腻、含蓄、清新的风格而闻名。

苏州的诗人多以自然景观、人情风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苏州的戏曲是吴文化的瑰宝之一。

苏州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戏曲历史和丰富的戏曲资源。

苏州的戏曲以苏剧为代表,苏剧以其细腻的表演、优美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技巧而闻名于世。

苏剧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角色的刻画,通过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苏州的音乐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音乐以雅乐为代表,雅乐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苏州的雅乐以其细腻的音色、悠扬的旋律和精湛的演奏技巧而闻名于世。

苏州的音乐注重旋律的优美和节奏的协调,通过乐器的演奏和声音的变化,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苏州的绘画艺术也是吴文化的瑰宝之一。

苏州的绘画以吴门画派为代表,吴门画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吴门画派以山水画为主,追求自然景色的真实和美丽,注重构图和墨色的运用。

胡同文化教案【优秀10篇】

胡同文化教案【优秀10篇】

胡同文化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胡同文化教案【优秀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 1、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1、江苏水文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答:水的灵动使江苏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智慧特征。

2、金陵文化: 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一是勤思。

江苏人凡事爱动脑筋而不使蛮力,比如先秦时期的《孙子兵法》,处处体现着镇江),随后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金陵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多想办法、多动脑筋的指导思想,与当时中原诸子的著作有着明显的不同风格。

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二是善思。

江苏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不仅善于抓住机遇,而且在时机的等待上也善于3、吴文化: 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从大处做好工作,准备之细、忍耐之坚,都是有口皆碑的,比如汉初风云人物张良的“运筹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4、维扬文化: 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明代曾三是奇思。

历史上,江苏出了许多富于奇思妙想的人物,他们的创新精神留下了丰富的人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文财富。

5、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2、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文化有哪些特征, 主要指以今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答: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人追求尽善,主要表现为: 6、苏东海洋文化: 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沿(1)地尽其力:江苏没有闲人,没有闲地。

比如古城扬州就是依靠运河水道而发展起来的商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吴文化概述

吴文化概述

吴文化概述2006-04-18 21:20:27 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

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

吴地,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

若以吴语来说,则南可至浙江温州、永嘉之地,东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西至镇江丹阳的交界处。

太湖中的吴县三山岛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遗址,表明至少从那时起吴先民已在本区域生息繁衍。

近年来,濒临长江的张家港地区,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先民遗址,其中最早的距今有7000年的历史。

阳澄湖畔的吴县草鞋山遗址(堆积有 10个文化层),它能完整地说明本地区的历史演进。

第十文化层为距今六千七、八百年左右,此时的先民们已过着定居生活;住在木结构的建筑里;从事渔业和农.业生产,已大量种植经人工栽培的粳稻;已有猪、狗、水牛等家畜饲养;从获得的三块纺织品残片可知当时织造技术已相当发达,图案艺术相当高超,操作工艺相当精湛。

五千多年前的吴兴钱三漾遗址出土的绢片丝带表明:家蚕首先是吴地吴人养育的;缓丝织丝的技术,不仅发祥于本区,而且遥遥领先于全国和世界。

这遗址还出土有五千年前的农具——省河泥的干部,这表明本区的农技水平早居全国最先进的地位。

又如吴江海堰、团结村等遗址中出上有彩漆绘的陶器,时距今五、六千年间。

更使全世界叹为观止的是良港文化的玉器(钱塘江流域有大量的发现),无一不被列为精美绝伦的珍品。

这一“玉文化”不仅表明了吴越先民的智慧才能、生产水平,而且对我中华民族从思想、观念、社会制度、民族性格乃至建筑风格、审美情趣等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考古与上古史告诉我们,历史上本区域发生过两次大的洪灾,先民们一支渡海北上,一支过江入淮进中原,人数很多,还有少数残留于台地山麓。

进入淮北中原地区的史称“九黎”、“三苗”,经黄帝、尧、舜、禹等逐次征伐、臣服,渐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一支。

黄酒有什么传统文化

黄酒有什么传统文化

黄酒有什么传统文化关于黄酒文化你知道哪些?饮酒是一种享受,可以在品味的同时感受美酒带来的美好感受。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黄酒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黄酒文化一、传承吴文化的“苏式老酒”黄酒是吴越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众所周知,以惠泉黄酒为代表的吴文化和以绍兴黄酒为代表的越文化,是中华黄酒文化中的两支风格各异的杰出流派。

据《史记》、《吴越春秋》等书记载,作为吴文化发源地的无锡酿酒历史有两千年以上。

明人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已写过“惠山泉酒”之名。

清代年间,惠泉酒已是进献帝王的贡品。

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继位,曹雪芹之父在江宁织造任上,一次就发运40坛惠泉酒进京,可见无锡惠泉酒已经成为贾府这个贵族之家的饮用酒是不奇怪的。

惠泉黄酒作为苏式老酒的典范,它以江南地下泉水和江南优质糯米作为原料,主要采取半甜型黄酒的酿造工艺,经过数千年文化积淀和工艺完善,终于成为明代的江南名酒,直至清代的宫廷御用酒,完成了从普通民间黄酒,发展成皇家御用黄酒的神话,从此源远流长,乃至今天。

到了近现代,由于结合了现代技术、科学管理,“苏式老酒”的风格更臻至完美,其味温雅柔和、甘爽上口,饮后让人怡神舒畅、回味悠长。

今天,随着吴文化的传承、发扬、光大,“苏式老酒”也成为了中国黄酒多元化市场中的一支百花争艳的典型代表,这应该不亏于乾隆皇帝当年对无锡惠泉酒御笔亲题传世佳酿之美名吧。

1956年由当地十几家酿酒作坊合并组建。

黄酒文化二、“惠泉”:历久弥香文化酒凡是好酒,必有芳香。

凡是历史名酒,也必然浸融了深厚的文化精髓。

惠泉黄酒作为“苏式老酒”的典型代表,以地下优质泉水和江南上等糯米为原料,辅以独特的惠泉酒酿造工艺,经过多年窖藏而成。

其香气中正平和,介于外露与内涵之间。

轻摇一下惠泉黄酒,一股醇和馥郁的香气便自然沁入肺腑,令人心旷神怡。

酒色为琥珀色,晶莹明亮、富于光泽。

当酒液滋润到整个舌面,感觉到酒质协调、柔和顺口、清爽冰凉、别具风味。

文化交融探索中国酒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文化交融探索中国酒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文化交融探索中国酒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文化交融:探索中国酒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交流与融合。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传统价值观、仪式与礼仪、酒器文化以及饮酒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酒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以期加深对两种文化的了解与互动。

一、历史演变:酒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西方文化的传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西方文化通过贸易、战争、旅行等各种途径展开了交流与碰撞。

例如,十四世纪时,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的美酒茅台蜚声国际,成为西方世界的珍贵佳酿。

同时,西方文化中的葡萄酒也开始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酒文化。

二、传统价值观:中西酒文化的对比中国酒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表达,而西方酒文化则更注重个人品味的追求。

中国人以酒为媒介,通过酒宴表达情谊和感激之情,借酒言欢,增进友谊;而在西方国家,酒被视为一种艺术,人们更加注重酒的品质和口感。

在这两种文化的碰撞中,中国人逐渐接受了西方酒文化的品味追求,而西方人也对中国酒文化中的人际交往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仪式与礼仪:酒文化的多样性中国酒文化注重礼仪和仪式的执行,讲究正统和传承。

中国人喜欢在重大集会中借酒浇愁,鼓励互相敬酒展现对长辈和上级的尊敬。

而西方文化中,饮酒往往以宴会或庆祝活动的形式出现,人们抬杯致敬向对方表达祝福和好意。

这两种酒文化在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仪式和礼仪,既彰显了个体的身份和地位,又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谊。

四、酒器文化:东西方文化的盛器之美中国酒文化以其独特的酒器文化而著称,如以造型精美的青铜酒器和瓷器为代表。

西方酒文化则以透明的玻璃酒杯为主流。

在交融中,中国的茶海变成了西方国家美酒的新“展示舞台”,中国传统的酒壶与西方的酒瓶融合,形成了新一代的酒器文化。

这种文化碰撞不仅提升了酒文化的艺术价值,也促进了酒器设计技术的创新。

五、饮酒文化:酒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中国酒文化中,白酒常被誉为“烈酒之王”,而红酒是西方酒文化的代表,两者的饮用方式和口感有着明显的差异。

酒与文化的相伴中国酒文化与文学艺术的深厚渊源

酒与文化的相伴中国酒文化与文学艺术的深厚渊源

酒与文化的相伴中国酒文化与文学艺术的深厚渊源酒与文化的相伴:中国酒文化与文学艺术的深厚渊源中国酒文化悠久而独特,与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渊源。

酒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个角度,探讨中国酒文化与文学艺术的紧密联系。

一、酒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造和饮用酒的国家之一,酒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代。

最早的酿酒器具出土于中国北方的遗址中,显示了早期人类对酿酒的探索和研究。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将酒视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的生产、饮用和礼仪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

二、酒文化与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与酒文化息息相关。

例如,春节期间,人们会举办宴席,亲友聚首,喝下一杯又一杯的美酒,共同庆祝佳节。

清明节则有扫墓的习惯,人们会在墓前祭奠祖先,并饮下一杯敬神的美酒。

中国节日中的酒文化,不仅是对传统的承继,也是增进亲情和友谊的纽带。

三、酒文化与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广泛出现的酒文化,成为了表达情感和展示人物形象的精妙手法。

诗歌、散文、小说中常常描绘了酒席上的场景与酒的美好,通过对酒的描写,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一诗,以豪情壮志和豪饮为主题,将人生的苦短和豪放不羁的个性融于其中。

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书》中,也用饮酒作为表达情感和友谊的绝佳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中国文学中的酒文化,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酒文化与中国绘画中国绘画在表现技法和意境上与酒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统中国绘画中的山水画、花鸟画中经常出现以酒为主题的作品。

酒的色彩和质感成为绘画中的素材之一,不仅增添了画作的趣味性,更是对酒文化和生活的再现。

例如宋代画家郭熙的《杨柳青青江水平》中,画家巧妙地利用了酒的色彩,表现出了江南地区春日的生机和闲适。

酒文化与绘画的结合,使作品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黄酒的历史与文化

黄酒的历史与文化

黄酒的历史与现状引言:通过对本学期对酒的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加深了对各类型酒的了解,老师在课程提到的黄酒更是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又因为我的家乡只有一区域性白酒,其酿造工艺并无独特之处,所以此次论文结合老师的两个问题对具有悠久文化底蕴黄酒展开论述。

一、东方酿造酒的典型黄酒是中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其中以中国绍兴黄酒为代表的麦曲稻米酒是黄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

它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成的粮食酒。

不同于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

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

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

说起黄酒,人们几乎都想到浙江绍兴,认为那里是黄酒的发源地,其实,黄酒的发源地在湖南衡阳。

考古发现,彭头山遗址是世界最早的古稻谷栽培地,酿造黄酒需要谷物,而湖南最早出现古稻谷栽培,说明湖南最早具备酿酒条件。

有典故记载,衡阳古酒的酿酒技术与现在的黄酒酿造工艺基本一致,这也说明,过去衡阳的酃(ling)酒就是今天的黄酒。

有学者对史料进行细考后还发现,绍兴酒约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衡阳的酃酒(亦称酃湖酒、醽醁酒)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其历史要早于绍兴黄酒,因此,可以这样推测,酃酒才是黄酒的真正“鼻祖”,绍兴黄酒很可能是从衡阳酃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趟过悠久的历史长河,华夏民族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粮食酿酒经验,使黄酒酿造工艺技术炉火纯青。

二、黄酒的分类成分及分类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

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

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酿造黄酒。

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文化与酒文化
吴文化与酒文化
苏州是我的家乡,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里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

吴文化独树一帜,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而在吴文化的丰富宝藏中还蕴藏着一个灿烂的瑰宝:酒文化。

酒文化,在苏州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历史文化土壤里整整流淌了2500年。

她源远流长,酿造了多少醉透古今的文化遗产;她独领风骚,在华夏酒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的篇章。

吴文化和酒文化有着血溶于水的关系。

可以说,吴文化孕育了酒文化,酒文化丰富了吴文化,酒文化是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吴文化中的一个精华。

离开了酒文化,吴文化将逊色不少;有了酒文化,吴文化才更加绚丽夺目。

唐宋时代,苏州城开始走向繁华,酿酒业也开始发展。

“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

”白居易在《谢李苏州寄五投酒》一诗中这样描述。

苏州酿酒业的崛起,酒文化也随之悄然兴起。

唐代壁画《吴王宴姑苏台图》,流传甚广。

宋范成大《吴郡志》记载,五投酒至宋时仍负盛名,其法“曲米与浆水已入瓮,翌日又以米投之,有至一再投者,谓之投,其酒则清冽异常,今谓之五投。

”到了清代苏州城的民间酿酒日益盛兴。

出的名酒有坛酒、女贞酒、福贞酒。

酿酒业的进一步发展,给苏州名城的酒文化注入了新的源泉。

苏州的名人贡献于吴文化,同时也酿造了酒文化。

苏州的历史名人多,名人之中又数文人多。

历代状元吴地独占鳌头,文状元45位,武状元5位。

文人似乎和酒更有缘分。

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文,文思如泉,每有佳句华章。

一部浩瀚的文学史,几乎页页都散发着酒的芳香。

历代文人嗜酒,苏州文人尤甚。

据考证,苏州历史上的文人大都饮酒,且酒的诗文、绘画、书法佳作甚多。

唐代“饮中八仙”之一的张旭是苏州人,号称“酒帝诗仙”的顾嗣立也是苏州人,还有陆龟蒙、范成大、唐伯虎、祝枝山、张灵、冯梦龙等也都是苏州人。

张灵豪放喜饮,每以刘伶、李白自况。

相传唐伯虎为其作《张灵行乞图》,盛传一时。

冯梦龙撰写《酒史》,选录和描述当时名酒《酒品》一篇,其中诗词歌赋可征者占56%,为中国酒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唐寅更是酒酣作画,皆入神品,当时有“若得伯虎画一幅,须费兰陵酒千锺”之谚。

祝枝山的《春日醉卧戏效太白》诗写独自饮酒的乐趣妙趣横生。

还有外来定居苏州的文人墨客,如“汉书下酒”的苏舜钦,自称“醉吟先生”的白居易,“千日之醉我可醒”的范仲淹,一生爱酒兼咏酒的杨万里,等等。

这些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豪,往往饮酒也是鼎鼎大名。

假如没有这些文人,苏州历朝历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将寡淡许多;假如没有酒,这些文人的佳作韵味也将少了许多。

苏州的名胜带动了旅游文化,也滋润了酒文化。

苏州古城、古镇、古典园林,在江南一枝独秀,历朝历代生活富裕,经济发达。

魏晋东渡以来,苏州就是旅游胜地。

旅游业促进了餐饮业,产生了苏州的美食文化。

美食文化和酒文化不可分割。

苏州王四酒家的出名,就是文人与酒的结晶。

苏州《小小得月楼》、《满意不满意》电影的拍摄,乃至小说《美食家》产生的轰动效应,使苏州成为驰名中外的美食之乡,同时也成为享有盛名的酒文化之乡。

苏州的地域习俗体现着独特的酒文化,也为酒文化抹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民间节日之一,纪念的是爱国大诗人屈原。

但是苏州的端午节却与其他地方不同,它所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

纪念伍子胥的端午节是苏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民间节日,具有一整套
与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日常生产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特征相适应的民俗活动。

虽然有些活动与其他地方的端午活动并无太大区别,但其细节却体现着苏州特有的水乡风情。

而喝雄黄酒就是就是其中最好的体现。

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

“五黄”即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

雄黄酒与苏州渊源颇深。

民间传说白娘子就是在端午喝了雄黄酒而现出了原形。

其实,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又称鸡冠石,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

的确,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雄黄解毒防疫的功能,中医也认为,雄黄外用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

苏州的酒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资源丰厚,博大精深,众多的酒仙、酒文、酒诗、酒画、酒令、酒联、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这是吴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苏州人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杜莉.中西酒文化比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01):1-4
[2]裴钰.漫话酒文化[N].黄石日报,2008(12)
[3]杨利.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价值探微[J].邵阳学院学报,2005(4):82—83
[4]蒋雁峰.中国酒文化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杨邵源.中华酒文化[J].东方企业文化,2010(09)
[6]杨婷.中西诗歌中的酒文化比较略谈[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7)
[7]吴丽芳.端午节与吴楚文化[J].鄂州大学学报, 2008(04)
[8]尤岩.伍子胥与吴地端午风物习俗[J].江苏地方志,2006(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