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诊治规范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标准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经自然腔道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和开腹手术、阴式手术、腹腔镜手术一起成为妇科手术的四大基本技能。
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经自然腔道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和开腹手术、阴式手术、腹腔镜手术一起成为妇科手术的四大基本技能。
一、宫腔镜检查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可疑宫腔的病变,均为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
1.异常子宫出血。
2.宫腔占位性病变。
3.宫节育器异常及宫异物。
4.不孕、不育。
5.宫腔粘连。
6.子宫畸形。
7.宫腔影像学检查异常。
8.宫腔镜术后相关评估。
9.阴道排液和(或)幼女阴道异物。
10.子宫膜癌和宫颈管癌手术前病变围观察及镜下取活检。
(二)禁忌证1.绝对禁忌:无。
2.相对禁忌:(1)体温>37.5℃:(2)子宫活跃性大量出血、重度贫血:(3)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或盆腔炎症:(4)近期发生子宫穿孔;(5>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管狭窄、坚硬、难以扩:(6)浸润性宫颈癌、生殖道结核未经抗结核治疗:(7)严重的、外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操作。
二、宮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1.久治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无生育要求而有保留子宫的愿望。
2.子宫膜息肉。
3.影响宫腔形态的子宫肌瘤。
4.宫腔粘连。
5.子宫畸形。
6.宫腔异物。
7.与妊娠相关的宫腔病变。
8.子宫膜异常增生。
9.幼女阴道异物。
(二)禁忌证与宫腔镜检查术相同。
三、术前评估(一)宫腔镜检查l.排除严重、外科合并症及各类宫腔镜手术禁忌证。
2.血尿常规、HBsAg、丙型肝炎(丙肝)抗体、1-U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阴道分泌物常规。
3.心电图。
4.根据病情酌情增加相关辅助检查。
(.二)宫腔镜手术1.完成上述宫腔镜检查项目。
2.辅加项目:血型、Rh因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乙型肝炎(乙肝)五项等。
3.胸片(或胸透)、盆腔B超、宫颈细胞学检查等。
四、麻醉1.宫颈管黏膜表面麻醉:适用于宫腔镜检查或宫腔病变活检等小型宫腔镜手术。
宫腔镜的诊治规范

注意事项 • 1、术后1周来院取病理结果并就诊。 • 2、宫腔镜电切术后2个月内可有少量阴道出血,第3个月 才是正常来月经。 • 3、术后怀孕,一般的,患者康复后的三个月就能怀孕了, 如果患者恢复快可以提前准备受孕,具体情况,要因人而 异。
六、术后护理要点
• 1、及早活动:除高危患者外,术后6小时内可指导患者床上适当翻身 活动,6—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 2、疼痛的护理:术后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嘱患者行放松术 多可自行缓解,若不能缓解者可给予镇痛剂。 • 3、观察排尿情况:早期督促、指导和协助患者排尿,确实排尿困难 者可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 • 4、饮食护理:术后可进营养丰富的软食,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 5、常规护理:即去枕平卧6小时,以免过早抬高头部致使脑脊液自穿 刺处渗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 而引起头痛。 • 6、会阴护理:术后可用1/5000高猛酸钾或0.1%洗必泰溶液擦洗会 阴,每日两次,以免造成置管期间宫腔逆行感染。 • 7、观察阴道出血:对手术创面大、出血多的患者,多在术后放置宫 腔气囊导尿管,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8—10ml.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术后要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有大量鲜血流出,应及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给予处理。如无异常一般术后24小时撤掉宫腔气囊导尿管。
3、术前准备:术前晚、术日晨各灌肠一次;术前禁 食6小时。
4、术前可适当憋尿,便于术中B超监护。
四、麻醉方式
• • • 宫颈管黏膜表面麻醉:适用于宫腔镜检查或宫腔内病变 活检等小型宫腔镜手术。 静脉麻醉: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宫腔镜手术。 硬膜外或区域阻滞麻醉:适用于各类宫腔镜手术,特别 是子宫腔内病变复杂,需要较好地松弛宫颈,如直径> 4cm的黏膜下肌瘤等。 全身麻醉:主要适用于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
医院宫腔镜诊疗常规

宫腔镜诊疗常规宫腔镜检查是通过光学纤维镜观察子宫腔的方法。
一、宫腔镜检查指征(一)绝经期出血而诊刮阴性者l、某些有不典型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病例,又不宜做大手术患者的直接活检,除外恶变。
2、可疑子宫内膜息肉或粘膜下子宫肌瘤可用宫腔镜取出者。
(二)不孕不育症的评估和治疗1.习惯性流产的诊断手段之一。
2.子宫隔膜的切除。
3.子宫腔异物、宫内节育器嵌顿、断裂及残留胎盘。
4.疑有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者的诊断。
5.疑有宫角阻塞者。
6.疑有宫颈宫角或宫颈管粘连者。
7.疑有宫腔畸形,需用宫腔镜诊断或治疗者。
8.宫内胚胎移植或个别特殊的人工授精病例(加子宫畸形)。
(三)其他指征1.刮宫无法刮净或妊娠产物残留可疑的诊断和治疗。
2.复孕后通液或取出输卵管支架。
3.子宫纵隔切开术后,宫颈粘连别离术后随访检查。
二、宫腔镜禁忌征(一)绝对禁忌征1.严重心肺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
2.盆腔炎,特别是输卵管巢炎患者。
3.子宫穿孔病例。
4.对麻醉药或扩宫液(或气体)过敏者。
(二)相对禁忌征1.宫内出血影响视野。
2.有内膜、宫颈、输卵管、卵巢癌(因手术时需充气有可能将癌细胞注入腹腔)。
三、检查准备(一)器械:宫腔镜、纤维导光索、冷光源、充液或充气设备。
(如用C02为膨宫剂,那么需C02充气箱,绝不能用流速太快的腹腔镜充气箱代替)和活检钳、剪刀、电灼等辅助设备(二)病员准备1.月经干净后3—5天,无性生活史。
2.阴道分泌物涂片无滴虫、霉菌、淋脓细胞少于“+〞。
3.防癌刮片报告阴性。
4.无严重宫颈糜烂。
5.已做宫腔镜检查者的复查需在一个月后。
6.已做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者需在二次月经来潮后再做宫腔镜检查。
四、操作步骤(一)麻醉一般检查术前静脉注射安定10mg或杜冷丁50mg再加宫颈阻滞麻醉已足够(耐痛者可不用麻醉),复杂手术操作、焦虑紧张的病例可用全身麻醉。
(二)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无菌巾,导尿后暴露宫颈,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逐渐扩张宫颈到适宜大小(综合宫腔镜尺寸)插入宫腔镜到子宫下段为止,在适当膨宫的情况和直视下操纵宫腔镜深度进行观察和或手术操作,尽量防止损伤子宫内膜,以免造成出血。
宫腔镜检查工作制度

宫腔镜检查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宫腔镜检查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患者权益,规范宫腔镜检查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开展宫腔镜检查的所有医护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三、宫腔镜检查原则1. 严格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者意愿,保护患者隐私。
2. 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向患者充分告知宫腔镜检查的目的、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3. 遵循科学原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合理选择宫腔镜检查。
四、宫腔镜检查预约与评估1. 预约(1)患者需提前预约宫腔镜检查,预约时需提供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就诊卡号等信息。
(2)预约工作人员应向患者说明宫腔镜检查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
2. 评估(1)宫腔镜检查前,由负责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结果。
(2)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宫腔镜检查方案,包括检查方式、麻醉方式等。
五、宫腔镜检查准备1. 患者准备(1)检查前一日,患者需进行洗澡、更换清洁衣物。
(2)检查前禁食禁水6小时,如有特殊需求,需提前告知医护人员。
(3)患者需携带身份证、就诊卡等相关证件。
2. 设备准备(1)检查前确保宫腔镜设备、配套设施及急救设备齐全且功能正常。
(2)检查所需药品准备充足,包括麻醉药物、止血药物等。
3. 环境准备(1)检查室保持干净、整洁、安静,温度适宜。
(2)检查床铺平整,床旁备有床旁桌、床旁椅等。
六、宫腔镜检查过程1. 患者入室(1)患者在医护人员引导下进入检查室。
(2)再次确认患者身份,向患者说明检查过程,取得患者配合。
2. 麻醉(1)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等。
(2)麻醉医生负责麻醉,确保患者在舒适、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检查。
3. 检查(1)医生根据宫腔镜检查方案进行操作,护士协助医生完成检查。
(2)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3)检查过程中如有并发症发生,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 结束检查(1)检查结束后,医生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
宫腔镜标准

宫腔镜的标准包括宫腔形态正常,内膜光滑,无充血、出血、息肉、肌瘤等异常。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宫腔环境:宫腔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宫腔环境,包括宫腔的大小、形态、内膜
的厚度和光滑度等。
正常的宫腔环境应该宽敞、形态规则、内膜光滑。
2.病灶识别:宫腔镜可以观察到宫腔内的异常病灶,如息肉、肌瘤、内膜异常增
生等。
这些病灶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不孕、月经异常等问题。
3.操作准确性:宫腔镜手术需要准确的操作技巧,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医
生应该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巧,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是基于一般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得出的,对于具体的个体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标准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标准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宫腔镜手术是一种经自然腔道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成为妇科手术的基本技能之一,与开腹手术、阴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并列。
一、宫腔镜检查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适应证包括异常子宫出血、宫腔占位性病变、宫节育器异常及宫异物、不孕不育、宫腔粘连、子宫畸形、宫腔影像学检查异常、宫腔镜术后相关评估、排液和(或)幼女异物、子宫膜癌和宫颈管癌手术前病变围观察及镜下取活检。
禁忌证包括体温>37.5℃、子宫活跃性大量出血、重度贫血、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或盆腔炎症、近期发生子宫穿孔、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管狭窄、浸润性宫颈癌、生殖道结核未经抗结核治疗、严重的、外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操作。
二、宫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适应证包括久治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子宫膜息肉、影响宫腔形态的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子宫畸形、宫腔异物、与妊娠相关的宫腔病变、子宫膜异常增生、幼女异物。
禁忌证与宫腔镜检查术相同。
三、术前评估宫腔镜检查前需排除严重、外科合并症及各类宫腔镜手术禁忌证,进行血尿常规、HBsAg、丙型肝炎(丙肝)抗体、1-U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分泌物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根据病情酌情增加其他相关辅助检查。
宫腔镜手术前除上述检查外,还需进行血型、Rh因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乙型肝炎(乙肝)五项等检查,以及胸片(或胸透)、盆腔B超、宫颈细胞学检查等。
四、麻醉宫颈管黏膜表面麻醉适用于宫腔镜检查或宫腔病变活检等小型宫腔镜手术,静脉麻醉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宫腔镜手术,硬膜外或区域阻滞麻醉适用于各类宫腔镜手术,特别是子宫腔病变复杂,需要较好地松弛宫颈,如直径>100px的1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等。
全身麻醉主要适用于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
五、术前预处理在手术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以下两种子宫膜预处理方法。
1.药物预处理: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或孕三烯酮等药物,持续2到3个月,以抑制膜增生,薄化子宫膜。
宫腔镜检查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子宫内膜电切术操作常规
1、麻醉方式。 2、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3、可用B超监护或不用。 4、5%葡萄糖溶液或5%甘露醇液膨宫,膨宫压力设定在平均动
脉压水平。 5、能量功率:电切电流功率80W,电凝电流功率60W。 6、预处理:子宫内膜过厚者可先吸宫。 7、切除子宫内膜顺序:先宫底部,后子宫内口;顺时针或逆时针。 8、切除深度包括子宫内膜全层及其下方2~3mm的浅肌层。 9、送检:所有取出内膜碎屑,进行组织学检查。 10、术毕检查:宫腔活动出血点, 电凝或上气囊压迫止血。
• 6、快速注入多量液体,使内膜水肿,影响观察效果。 • 7、患者精神紧张,需麻醉。
宫腔镜常见手术操作
子宫内膜电切术
适应证 • 1.久治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排除恶性疾患。 • 2.子宫8~9周妊娠大小,宫腔10~12cm者。 • 3.无生育要求者。 禁忌证 • 1.宫颈瘢痕,不能充分扩张者。 • 2.子宫屈度过大,宫腔镜不能进入宫底者。 • 3.生殖道感染的急性期。 • 4.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急性期。 • 5.对本术旨在解除症状,而非根治措施无良好心理承受力者。
素或气囊尿管。
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注意事项
1、术前GnRH-a预处理>6cm。 2、手术时限控制在1小时,避免TURP综合征发生。 3、一次未能切净,术后2-3月再次手术。 4、术后禁性生活2月。 5、阴道排液,少量出血2月正常。
功血内膜电切
子宫内膜电切术中注意事项
(一)宫腔膨胀不良,视野不清,不能手术,否则可致切割不全及子 宫穿孔
膨宫不良的原因: 1、颈管松弛:用宫颈钳围绕宫颈夹持,以闭合宫颈外口。 2、膨宫压力低下:加大膨宫压力。 3、子宫穿孔:立即停止手术,检查腹部体征,B超观察子宫周围及
腹腔有无游离液体。 4、其他:入水、出水接口阀门不通畅,内外镜鞘间有血块堵塞,
宫腔镜操作规范

宫腔镜操作规范一宫腔镜检查(一)适应症1.绝经前及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2.诊断或决定能否经宫颈取出粘膜下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
3.迷失的宫内节育器定位或试行取出。
4.评估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的异常结果。
5.评估B超的异常宫腔回声和(或)占位病变。
6.诊断宫腔畸形、宫腔粘连并试行分离。
7.检查反复自然流产和妊娠失败的宫颈管和(或)宫内原因。
8.探查原因不明不孕症的宫内因素。
9.宫腔内手术后随访。
10.宫颈管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
(二)禁忌症:尚无明确的绝对的禁忌症以下为相对禁忌症。
1.阴道及盆腔感染。
2.多量子宫出血。
3.想继续妊娠者。
4.近期子宫穿孔。
5.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过硬,难以扩张者。
6.浸润性宫颈癌。
7.患有严重内科疾患,难以耐受膨宫操作者。
8.生殖道结核,未经抗痨治疗者。
9.血液病无后续治疗措施者。
(三) 术前准备1.作心肺检查,测血压、脉搏,查白带常规,行宫颈刮片。
2.检查时间的选择,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以月经干净后5天内为宜。
(四) 操作步骤1.麻醉及镇痛:可选择以下任何一种(1)消炎痛栓:检查前20分钟将消炎痛栓50~100mg塞入肛门深处。
(2)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两侧宫颈旁各注入1%普鲁卡因5~10ml。
(3)宫颈管粘膜表面麻醉:用长棉签浸2%利多卡因溶液插入宫颈管,上达宫颈内口水平,保留1分钟。
(4)子宫黏膜喷淋麻醉:0.25%布比卡因8ml通过特制官腔喷注器喷淋于子宫内膜表面,5分钟后检查。
2.检查方法: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以探针探明官腔深度和方向,根据鞘套外径扩张宫颈,使用硬镜一般需扩张至6.5~7号。
常用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膨宫,先排空镜鞘与光学镜管间的空气,缓慢置入宫腔镜,打开光源,注入膨宫液;压力13~15KPa (1KPa=7.5mmHg),待宫腔充盈后,视野明亮,可转动镜体并按顺序全面观察,先检查宫底和宫腔前、后、左、右壁再检查子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注意宫腔形态、有无子宫内膜异常或占位性病变,必要时定位活检,最后在缓慢推出镜体时,仔细检视宫颈内口和宫颈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指南】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经自然腔道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和开腹手术、阴式手术、腹腔镜手术一起成为妇科手术的四大基本技能。
一、宫腔镜检查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可疑宫腔内的病变,均为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
1、异常子宫出血2、宫腔内占位性病变3、宫内节育器异常及宫内异物4、不孕、不育5、宫腔粘连6、子宫畸形7、宫腔影像学检查异常8、宫腔镜术后相关评估9、阴道排液和(或)幼女阴道异物10、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癌手术前病变范围观察及镜下取活检(二)禁忌证1、绝对禁忌:无2、相对禁忌:(1)体温>37.5℃:(2)子宫活跃性大量出血、重度贫血:(3)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或盆腔炎症:(4)近期发生子宫穿孔;(5>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管狭窄、坚硬、难以扩张:(6)浸润性宫颈癌、生殖道结核未经抗结核治疗:(7)严重的内、外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操作。
二、宮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1、久治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无生育要求而有保留子宫的愿望2、子宫内膜息肉3、影响宫腔形态的子宫肌瘤4、宫腔粘连5、子宫畸形6、宫腔内异物7、与妊娠相关的宫腔病变8、子宫内膜异常增生9、幼女阴道异物。
(二)禁忌证与宫腔镜检查术相同。
三、术前评估(一)宫腔镜检查1、排除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及各类宫腔镜手术禁忌证。
2、血尿常规、HBsAg、丙型肝炎(丙肝)抗体、1-U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阴道分泌物常规。
3、心电图4、根据病情酌情增加相关辅助检查(.二)宫腔镜手术1、完成上述宫腔镜检查项目。
2、辅加项目:血型、Rh因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乙型肝炎(乙肝)五项等。
3、胸片(或胸透)、盆腔B超、宫颈细胞学检查等。
四、麻醉1、宫颈管黏膜表面麻醉:适用于宫腔镜检查或宫腔内病变活检等小型宫腔镜手术。
2、静脉麻醉: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宫腔镜手术。
3、硬膜外或区域阻滞麻醉:适用于各类宫腔镜手术,特别是子宫腔内病变复杂,需要较好地松弛宫颈,如直径>4cm 的1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等。
4、全身麻醉:主要适用于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
五、术前预处理(视手术需要酌情选择)1、子宫内膜预处理:(1)药物预处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或孕三烯酮等,使用2~3个月,抑制内膜增生,薄化子宫内膜:(2)机械性预处理:术中负压吸宫,薄化子宫内膜(不孕症及宫腔粘连者慎用)。
2、子宫肌瘤预处理:对于肌瘤直径≥4crn的1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间内突肌瘤,或黏膜下肌瘤合并严重贫血者,应用GnRH-a治疗2~3个月,使肌瘤和子宫体积缩小,纠正贫血。
六、手术时机选择1、手术应选择在早卵泡期实施,此时内膜较薄,视野相对开阔,便于手术操作。
2、术前已进行药物预处理者,完成预处理后即可进行手术。
七、术前准备1、病情告知与知情同意。
2、宫颈准备:术前晚酌情放置宫颈扩张棒扩张宫颈或给予米索前列醇400pg阴道后穹隆放置,以软化宫颈,便于术中宫颈扩张。
3、术前禁食6h以上。
八、宮腔镜手术基本要求1、体位:非头低位的膀胱截石位。
2、测宫腔深度与扩张宫颈:探针探测宫腔深度并记录,以宫颈扩张棒逐号扩张宫颈至10---12号。
3、膨宫与灌流:使用宫腔镜膨宫与灌流系统,宫腔内压力设置为80-100mmHg(1mmHg=0.133kPa或≤患者平均动脉压。
手术操作前应排空灌流管道内空气:术中记录灌流液出入量,并计算灌流液吸收量。
根据能源系统选择灌流液种类。
宫腔镜单极电系统多选用5%葡萄糖溶液,糖尿病患者可选用5%甘露醇溶液:宫腔镜双极电系统多选用生理盐水。
九、宫腔镜手术基本操作1、机械分离:通过宫腔镜操作孔道置入微型剪刀对粘连组织、中隔组织进行分离与剪切。
2、电切割:以高频电为能源,使用环状或针状电极对病变部位进行切除或分离,多用于宫腔内占位病变切除或粘连,需要注意切割速度和深度。
3、电凝固:以高频电为能源,使用球状或柱状电极对病变部位进行凝固、破坏,也可以激光为能源实施上述操作,主要用于子宫内膜去除或凝固、止血。
4、输卵管插管与通液:将输卵管导管经宫腔镜操作孔道插入输卵管间质部,注入亚甲蓝(美蓝)通液,评估输卵管通畅情况。
十、常见手术技能与技巧1、子宫内膜活检术:在宫腔镜直视下评估宫腔形态及宫和(或)宫颈管病变,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注意活检组织的大小。
2、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根据息肉形态、大小及根蒂部位,选择切除方法: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既要切除息肉根蒂部,还应注意保护病变周围正常内膜。
3、子宫内膜切除或去除术:以环状或球状电极顺序切除或凝固子宫内膜。
一般自宫底部开始至两侧宫角及侧壁内膜,然后自上而下切除子宫前壁及后壁内膜。
切除或凝固深度应包括子宫内膜全层及其下方2~3mm的肌肉组织,切除或凝固范围终止于宫颈内口上方0.5-1.0cm(部分切除)或下方0.5-1.0cm(完全切除)。
手术中应注意对双侧宫底部、宫角部内膜的破坏深度,必要时可以环状和球状电极交替使用,尽量减少内膜残留。
4、子宫肌瘤切除术:实施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评肌瘤类型,按照不同类型肌瘤实施手术(1)0型黏膜下肌瘤:估计可经宫颈完整取出的肌瘤,可以环状电极切除肌瘤根蒂部后,以卵圆钳夹持取出:对于肌瘤体积较大者,需以环状电极从肌瘤两侧壁切割以缩小肌瘤体积,再以卵圆钳夹持拧转取出,酌情修整肌瘤瘤腔并止血。
对于脱入阴道的肌瘤在宫腔镜直视下切断肌瘤根蒂部取出。
(2)I型及Ⅱ型黏膜下肌瘤:以作用电极在肌瘤最突出部位切开瘤体包膜,使肌瘤瘤体突向宫腔,然后切除之;术嘲可通过使用缩宫常、水分离等方法促使肌瘤瘤体向宫腔内移动:对于不能突向宫腔的肌瘤不宜强行向肌壁内掏挖,将肌瘤切除至与周围肌壁平行,残留部分肌瘤视术后生长情况酌情进臂二次手术。
(3)突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对于可实施宫腔镜切除的肌壁间内突肌瘤,手术方法与原则参照1型及Ⅱ型黏膜下肌瘤。
建议手术中使用B超监护,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5、子宫中隔切除术:子富不全中隔切除或分离时,应自中隔组织的尖端开始,左右交替至中隔基底部位,作用电极的切割或分离方向应沿中线水平,以免损伤前壁或后壁子宫肌层组织:当切割或分离至子宫底部时,应注意辨别中隔与子宫底肌层组织的分界,在切除或分离中隔的同时,尽量避免损伤正常子宫肌壁组织,以免出血或穿孔发生。
完全中隔切除或分离时,自宫颈内口水平向宫底方向分离或切除,方法与不全中隔相同。
宫颈部分中隔不必切开,可留在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分娩时处理。
隔相同。
宫颈部分中隔不必切开,可留在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分娩时处理。
中隔子宫畸形是子宫的形态学异常,建议酌情选择B超监护和(或)联合腹腔镜手术。
6、宫腔粘连分离术:依据粘连类型、粘连范围酌情选择分离方法。
膜性粘连可以用微型剪刀分离:肌性粘连多以针状电极或环状电极分离,分离术中应分清子宫腔的解剖学形态,操作应沿宫腔中线向两侧进行,注意子宫腔的对称性。
特别强调手术中对正常子宫内膜的保护。
宫腔粘连分离时,可根据粘连程度酌情选用B 超和(或)腹腔镜监护,以提高手术疗效与安全性。
7、宫腔异物取出或切除术:(1)宫内节育器:宫内节育器残留、嵌顿或被粘连组织包裹时,应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分离直到其完全显露,再以异物钳取出:对于残留肌壁间的节育器,酌情联合B超定位并按上述方法分离取出。
(2)妊娠组织残留:依据残留组织类型及残留部位,酌情选择针状或环状电极进行分离或切除。
术中注意对正常子宫内膜的保护:处理宫角部的残留组织时应把握深度,避免子宫穿孔;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物(突向子宫腔内>切除应酌情经药物治疗和(或)子宫血管阻断后施术,术中酌情选择B超或联合腹腔镜手术。
8、宫腔镜输卵管间质部插管术:在宫腔镜直视下放置输卵管导管并注入亚甲蓝通液,可作为输卵管通畅度评估与输卵管梗阻治疗的方法之一。
9、宫颈管赘生物切除术:对宫颈管内赘生物如息肉、肌瘤及炎性病变切除或宫颈管内膜活检等。
十一、术中监测1、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监护等。
2、灌流介质:计算灌流液入量和出量的差值(进入患者体内的灌流液量),如该差值≥1000ml,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改变,警惕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征发生:当灌流液入量和出量差值达到2000ml,应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尽快结束手术。
3、血清电解质:灌流液出入量差值≥1000ml时,酌情测定血清电解质变化。
4、B超监护:可提示宫腔手术切割范围及深度,防止子吁宫穿孔。
5、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复杂的宫腔内手术、子宫畸形;子宫穿孔风险大及腹腔内病变需同时诊断与治疗时,酌情选择。
十二、术后处理1、观察生命体征,适时下床活动。
2、有阴道出血时,酌情选用缩宫素及止血药物。
3、合理使用抗生素。
4、酌情选择预防宫腔粘连的方法。
5、酌情使用促进或抑制内膜生长的药物。
十三、宫腔镜手术并发症防治1、出血:宫腔镜手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对子宫内膜下方肌层组织破坏过深。
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子宫穿孔、动静脉瘘、胎盘植入、宫颈妊娠、剖宫产瘢痕妊娠和凝血功能障碍等。
减少出血的对策包括术前药物预处理(缩宫素及止血药物的应用)、宫腔球囊压迫、联合腹腔镜监护及预防性子宫动脉阻断等。
处理方案应依据出血量、出血部位、范围和手术种类确定。
2、子宫穿孔:引起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包括宫颈狭窄、宫颈手术史、子宫过度屈曲、宫腔过小及施术者经验不足等。
(1)临床表现:①官腔塌陷,视线不清:②B 超声像图见子宫周围游离液体,或大量灌流液进入腹腔:③宫腔镜可见腹膜、肠管或大网膜:4如有腹腔镜监护则可见子宫浆膜面透亮、起水泡、出血、血肿或穿孔的创面:⑤作用电极进入并损伤盆、腹腔脏器引起相应并发症症状等。
(2)处理:首先查找穿孔部位,确定邻近脏器有无损伤,决定处理方案。
无活动性出血及脏器损伤时,可使用缩宫素及抗生素、观察:穿孔范围大、可能伤及血管或有脏器损伤时,应立即腹腔镜或开腹探查并进行相应处理。
(3)预防:①加强宫颈预处理、避免暴力扩宫:②酌情联合B超或腹腔镜手术:⑧培训与提高术者手术技巧:④酌情使用GnRH-a类药物缩小肌瘤或子宫体积、薄化子宫内膜。
3、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征:宫腔镜手术中膨宫压力与使用非电解质灌流介质可使液体介质进入患者体内,当超过人体吸收阈值时,可引起体液超负荷及稀释性低钠血症,并引起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相应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心率缓慢,血压升高或降低、恶心、呕吐、头痛、视物模糊、焦躁不安、精神紊乱和昏睡等,如诊治不及时,将出现抽搐、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1)诱因:宫内高压、灌流介质大量吸收等。
(2)处理原则:吸氧、利尿、治疗低钠血症、纠正电解质紊乱和水中毒,处理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防治肺和脑水肿。
特别注意稀释性低钠血症的纠正,应按照补钠量计算公式计算并补充:所需补钠量=(正常血钠值一测得血钠值)52%x体质量(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