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诊治新进展

合集下载

宫腔镜诊治新进展

宫腔镜诊治新进展

宫腔镜诊治新进展摘要】宫腔镜技术自1869年Pantalenoni首次应用以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我国上世纪80年代,宫腔镜技术主要用于诊断和简单的治疗,至90年代开展了宫腔镜电切手术,手术性宫腔镜技术已逐渐被国内外妇产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

宫腔镜手术避免了子宫切除及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和身体、精神上的影响,是微创外科的主流手术之一。

该技术的发展步伐从未停歇,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预防并发症的深入研究和宫腔镜器械的不断研发和精化,不论是诊断性还是手术性宫腔镜,宫腔镜的诊治进展令人瞩目。

本文就宫腔镜的诊断新技术、新设备、诊治新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宫腔镜;诊治;新进展【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009-031.宫腔镜诊断技术1.1 宫腔镜诊断新技术——子宫内膜的窄带成像(NBI)宫腔镜检查和定位活检在诊断宫腔内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仅80%[1],说明仅凭观察子宫粘膜形态学变化不足以做出诊断结论。

很多研究认为血管生成的强度是影响恶性疾病的预后因素,子宫内膜癌的肿瘤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与血管浸润频率增加和生存率下降有关。

因此,了解子宫内膜的血管结构非常重要。

传统的电子内镜使用氙灯作为照明光,这种光被称为“白光”。

白光的宽带光谱波长为400~700nm,由于白光下血管和粘膜的色差较小,有时肉眼很难识别。

窄带成像(NBI)是一种新的内窥镜成像技术,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限定,仅留540nm和415nm波长的绿色和蓝色两种窄带光波。

血液中氧化血红蛋白对415nm和540nm的光波吸收最强,NBI系统发射的蓝光大部分被血红蛋白吸收,使血管呈现暗红色,其他组织由于散射呈亮色,从而增加粘膜上皮和粘膜下血管的对比度和清晰度[2]。

蓝光的穿透深度浅,使用415nm波长的光成像可以清楚地显示粘膜的浅层结构。

因此,NBI能极好地突出显示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微血管结构。

宫腔镜系统可行性报告

宫腔镜系统可行性报告

宫腔镜系统可行性报告背景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已经在妇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通过宫腔镜系统将镜头和微型摄像头引入宫腔进行手术操作,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大创伤和长时间恢复的缺点。

在当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宫腔镜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手术方式,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评估宫腔镜系统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探讨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宫腔镜系统采用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将镜头和微型摄像头引入宫腔进行手术操作,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的宫腔结构,实现更精准的手术。

这种技术对医生的操作要求较高,但经过专业培训后,大部分医生可以熟练掌握。

因此,从技术可行性的角度来看,宫腔镜系统是可行的。

经济可行性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宫腔镜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宫腔镜手术不需要大幅度开刀,术后恢复期短,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这降低了医疗资源的占用率,也减少了医疗费用。

虽然宫腔镜系统的设备和培训成本较高,但从长远来看,宫腔镜系统仍然具有经济可行性。

临床可行性宫腔镜系统在多种妇科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宫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因此,从临床效果来看,宫腔镜系统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优势分析减少创伤宫腔镜手术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创伤更小,不需要大幅度开刀,减少了术后疤痕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快速康复由于宫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快,可以早日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更精准的手术宫腔镜系统提供清晰的视野,医生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应用前景宫腔镜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宫腔镜系统将在妇科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普及,宫腔镜系统有望成为妇科手术的主流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结论综上所述,宫腔镜系统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宫腔镜检查ppt课件完整版

宫腔镜检查ppt课件完整版
宫腔粘连分离术
针对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检查下进行粘连分 离术,改善宫腔环境,为胚胎着床创造条件。
3
输卵管通液术
对于输卵管通畅性不佳的患者,在宫腔镜检查下 进行输卵管通液术,提高输卵管功能,增加受孕 机会。
胚胎移植后监测和干预
胚胎着床监测
在胚胎移植后,通过宫腔镜检查 观察胚胎着床情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着床不良等问题。
加强锻炼和营养
术后患者可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 ;同时应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 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
01
02
03
04
制定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随访计划,明确随访
时间、内容和方式。
执行随访计划
按照随访计划对患者进行定期 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给
予相应指导。
等,评估其容受性。
子宫内膜活检
02
在宫腔镜检查下,进行子宫内膜活检,了解子宫内膜的病理状
态,为辅助生殖技术提供重要依据。
免疫组化检查
03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中的相关蛋白表达,进一步
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
辅助生殖前预处理方案
1 2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对于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在辅助生殖前进 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提高妊娠率。
新型设备和技术应用
高清智能宫腔镜系统
提供更高清晰度的图像,增强诊断准确性。
机器人辅助宫腔镜手术
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更精细、稳定的手术操作。
3D打印技术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
辅助手术导航,提高手术精准度。
微创手术在宫腔镜检查中推广
宫腔镜微创手术优势
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宫腔镜可行性分析报告

宫腔镜可行性分析报告

宫腔镜可行性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宫腔镜器械进入子宫腔进行操作。

近年来,宫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优点包括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

本文将对宫腔镜手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评估其应用前景。

二、宫腔镜手术的技术特点1. 手术器械宫腔镜手术需要使用特殊的器械,包括宫腔镜、激光器、电刀等。

这些器械可以通过子宫颈进入子宫腔,进行病变切除、子宫内膜剥离等操作。

2. 手术操作步骤宫腔镜手术的操作步骤一般包括:- 增强可视化:通过宫腔镜给予充分的光照,提高手术可视化程度。

- 病变识别:通过宫腔镜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等特征。

- 病变切除:使用手术器械对病变进行切除,如子宫肌瘤切除或子宫内膜剥离。

- 出血控制:使用激光器或电刀等器械对手术区域进行止血处理。

- 术后处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缝合或冲洗等处理。

三、可行性分析1. 适应症的广泛性宫腔镜手术适用于多种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等,具有广泛的适应症。

2. 优异的手术效果宫腔镜手术可以提供清晰的视野,精确操作病变部位,有利于病变的完整切除。

同时,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少,恢复快。

3. 减少术后并发症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宫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感染和出血的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 经济效益的考量宫腔镜手术具备经济效益,尤其适用于中小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

由于手术环境要求相对较低,设备投入相对较少,可以提供更多患者高质量的手术服务。

5. 局限性与挑战宫腔镜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和器械使用。

同时,宫腔镜手术可能无法满足一些复杂病例的治疗需求。

四、宫腔镜手术的应用前景1. 学术研究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技术,有着广阔的学术研究前景。

通过不断改进手术技术和器械,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并拓宽其应用范围。

2. 临床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宫腔镜手术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相关疾病。

宫腔镜诊治研究新进展

宫腔镜诊治研究新进展
三苯氧 胺 (A 治疗 患者 子宫 内膜厚 度 的区别 , T M) 发
穷, 在诊 断宫 腔 内病 变 方 面 , 腔 镜 检 查 逐 渐 替代 传 宫
统 的诊 断 性 刮 宫 , 明显 减 少 受 术 者 的 痛 苦 , 高 了手 提 术 安 全 性 。宫 腔镜 手 术 已成 为 功 能失 调 性 子 宫 出血
宫 腔 镜 检查 的 侵 人 性 更 少 ,使 该 术 由门 诊 走 向流 动
站 。 型 器 械 带 动 了 无 创 技 术 , 其 纤 维 宫 腔 镜 更具 微 尤 优 势 。 创 技 术 包 括 不 放 窥 器 、 夹 持 宫 颈 、 扩 张 无 不 不 宫 颈 及 低 压 膨 宫 等 。 为 做 到 无 创 ,可 能 需 要 药 物 麻 醉 , 应 用 微 型 宫 腔 镜 , 医生 的语 言 是 最 好 的 药 物 , 如 “ 无 创 技 术 是 最 好 的 麻 醉 ” 完 全 可 能 实 现 。 uk v Hrs o a
Hale Waihona Puke 等 _ 流 动 站 作 宫 腔 镜 检 查 2 5例 , 为 宫 腔 镜 检 I 1 在 2 认
查 可 在 流动 站 进 行 , 要 的 保 证 是 高 质 量 的设 备 , 需 有
经 验 的 医生 和 适 当局 部 麻 醉 , 流 动 站 还 可 进 行 低 、 在 中 等 难 度 宫 腔 镜 手 术 。 e d等 分 析 行 2 2例 流 B nHmi 9
纵 隔 的标 准术 式 和治疗 子 宫 内膜息 肉 的金标 准 。 发症 防 治研 究 日益 深 入 , 二 代宫 腔 镜手 术 蓬勃 发 展 , 期 预 后 并 第 远
有待评 估 。 关 键词 宫 腔镜 阴道 超声 手术 并 发症 预 后

妇科领域的最新诊疗技术发布

妇科领域的最新诊疗技术发布

妇科领域的最新诊疗技术发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行业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在妇科领域,诊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为女性的健康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本文将介绍妇科领域的最新诊疗技术,为广大女性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一、宫腔镜技术宫腔镜技术是一种无创的妇科诊疗技术,通过插入宫腔镜,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检查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等器官。

相比传统的手术方式,宫腔镜技术对女性身体的损伤较小,恢复期也较短。

它可以用于治疗不孕不育、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

二、微创手术技术微创手术技术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种手术方式,它通过小切口或孔道进入体腔进行手术操作。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在妇科领域,常见的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等。

微创手术技术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输卵管堵塞等疾病。

三、基因诊断技术随着基因科学的发展,基因诊断技术在妇科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采集患者的基因样本,医生可以对患者的遗传病风险进行评估和检测。

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某些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的疾病,并提供针对个体基因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在妇科领域,基因诊断技术可用于筛查乳腺癌、卵巢癌等遗传性妇科疾病。

四、激光治疗技术激光治疗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手段,通过激光的高能量作用于病变组织,以达到切除、杀灭病变组织的目的。

在妇科领域,激光治疗技术可以用于治疗宫颈病变、尿失禁、阴道松弛等问题。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激光治疗技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五、生物反应材料技术生物反应材料技术是一种将生物材料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

在妇科领域,生物反应材料可以用于修复和重建子宫、卵巢等器官。

它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

生物反应材料技术的应用为一些不能采取其他方法治疗的妇科疾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妇科领域的最新诊疗技术为女性的健康保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宫腔镜应用的新进展

宫腔镜应用的新进展
山东 医药 2 1 0 2年第 5 2卷第 1 2期

宫腔 病 变 专题一 述评 ・
宫 腔镜 应 用 的新 进 展
夏恩 兰
( 首都 医科 大 学 附属 复 兴 医院 , 京 10 3 ) 北 0 0 8
关键 词 : 腔 镜 ; 展 官 进
中图分 类号 :7 17 R 1.4
文献标志码 : A
方法 标志 着一种 新 的妇 科 内镜 手 术 新 纪 元 的启 始 ,
经过近 3 余 a 0 的探索 , 现在 已进入临床应用成熟阶 段 。在 我 国上世 纪 8 0年代 , 腔镜技 术 主要用 于诊 宫
断和简 单 的治 疗 , 9 至 O年 代 开 展 了 宫 腔 镜 电切 手 术, 其安 全 性 和 有 效 性 改 变 了 过 去 妇 科 医生 认 为
文章编号 :0 22 6 ( 0 2 1 - 0 3 10 -6 X 2 1 ) 20 1 0
自 17 9 6年 N u ih和 A n首 次 报 道 宫 腔 镜 e wn mi
通 过宫 颈 内 口进 人官 腔 。此法被 命名 为 阴道 内镜 检 查, 又称 非接 触性 官腔 镜检 查 。其 适应 证为 幼女 、 未 婚、 未育 、 经妇 女 或 阴道 宫 颈狭 窄 患 者 。B tch 绝 eoci t
宫 腔镜检 查 和定位 活检 在诊 断宫 腔 内病 变 中起 着重 要作 用 , 诊 断子 宫 内膜 癌 的 敏感 度 仅 8% , 但 0 说 明仅凭 观察 子 宫黏膜 的形 态学 变化不 足 以做 出诊 断 。许 多研究 指 出血管 生成 的强 度可视 为恶性 病 的 预后 因素 , 宫 内膜 癌 的肿 瘤 血 管结 构 和功 能异 常 子 以及 结构 上 的变化 均与 血管浸 润频 率增加 和 生存率 下 降有关 , 因此 , 解 子 宫 内膜 的 血 管 结 构 十 分 重 了 要 。窄带 成像 ( B ) 一 种新 的成 像 方 式 , N I是 即在 可 见光 谱 中选 择 一个 窄 范 围 的波 长 来 成 像 , 利用 氙 气 光 源 产生 波 长 在 可 见 光 谱 [ 4 5±3 ) m] 的蓝 (1 0n 中

宫腔镜诊治进展情况汇报

宫腔镜诊治进展情况汇报

宫腔镜诊治进展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宫腔镜在妇科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宫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在我院,宫腔镜诊治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将相关情况进行汇报。

一、宫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宫腔镜技术最早用于宫腔镜下取胚、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等妇科手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宫腔镜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等疾病的诊治。

同时,宫腔镜技术还可以用于宫腔镜下宫腔内取材、宫腔镜下宫腔内凝固术等操作,为妇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宫腔镜技术在诊治效果上取得显著成绩。

通过宫腔镜技术进行诊治,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我院的临床实践中,宫腔镜技术在治疗宫腔内粘连、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术后出血量减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治疗效果。

三、宫腔镜技术在临床中的进一步探索。

在宫腔镜技术的基础上,我院还进一步探索了宫腔镜下腹腔镜联合手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后的生育问题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诊治方案。

四、宫腔镜技术在医患双方中的推广和普及。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普及宫腔镜技术,我院积极开展了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宣传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临床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利用医院宣传栏、患者健康讲座等形式,向患者宣传宫腔镜技术的优势和应用范围,增加了患者对宫腔镜技术的了解和信任。

总结而言,宫腔镜技术在我院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断推动着妇科诊治工作的进步。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宫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镜诊治新进展发表时间:2017-02-06T14:03:34.8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作者:周雪勤[导读] 宫腔镜检查和定位活检在诊断宫腔内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仅80%。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人民医院妇科广西武鸣 530199)【摘要】宫腔镜技术自1869年Pantalenoni首次应用以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我国上世纪80年代,宫腔镜技术主要用于诊断和简单的治疗,至90年代开展了宫腔镜电切手术,手术性宫腔镜技术已逐渐被国内外妇产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

宫腔镜手术避免了子宫切除及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和身体、精神上的影响,是微创外科的主流手术之一。

该技术的发展步伐从未停歇,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预防并发症的深入研究和宫腔镜器械的不断研发和精化,不论是诊断性还是手术性宫腔镜,宫腔镜的诊治进展令人瞩目。

本文就宫腔镜的诊断新技术、新设备、诊治新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宫腔镜;诊治;新进展【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009-031.宫腔镜诊断技术1.1 宫腔镜诊断新技术——子宫内膜的窄带成像(NBI)宫腔镜检查和定位活检在诊断宫腔内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仅80%[1],说明仅凭观察子宫粘膜形态学变化不足以做出诊断结论。

很多研究认为血管生成的强度是影响恶性疾病的预后因素,子宫内膜癌的肿瘤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与血管浸润频率增加和生存率下降有关。

因此,了解子宫内膜的血管结构非常重要。

传统的电子内镜使用氙灯作为照明光,这种光被称为“白光”。

白光的宽带光谱波长为400~700nm,由于白光下血管和粘膜的色差较小,有时肉眼很难识别。

窄带成像(NBI)是一种新的内窥镜成像技术,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限定,仅留540nm和415nm波长的绿色和蓝色两种窄带光波。

血液中氧化血红蛋白对415nm和540nm的光波吸收最强,NBI系统发射的蓝光大部分被血红蛋白吸收,使血管呈现暗红色,其他组织由于散射呈亮色,从而增加粘膜上皮和粘膜下血管的对比度和清晰度[2]。

蓝光的穿透深度浅,使用415nm波长的光成像可以清楚地显示粘膜的浅层结构。

因此,NBI能极好地突出显示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微血管结构。

2007年Farrugia等首次介绍NBI在妇科领域的应用。

2009年Surico等[3]首次将NBI技术应用于宫腔镜诊断,结果表明,宫腔镜NBI可以清晰显示微血管结构,并可根据异常微血管形态识别病变的内膜。

该技术目前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但无疑NBI将成为我们更好的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的工具。

1.2 阴道内镜阴道内镜(Vaginoscopy)检查,又称非接触性(notouch)宫腔镜检查。

检查时不放窥器、不钳夹宫颈、不扩张宫颈管、不探宫腔,低压膨宫,用细径的纤维或硬质宫腔镜检查阴道、宫颈和宫腔,可在患者清醒、镇静状态下进行。

适用于幼女、未婚、未育、绝经妇女或阴道宫颈狭窄者。

Micgael等[4]报道6mm直径宫腔镜能插入新生儿的阴道而不引起损伤。

2.宫腔镜新设备2.1 宫腔内粉碎器(intrauterine morcellator,IUM)IUM旋切器安放在双极电切镜操作孔道内,手术时旋切器将息肉或肌瘤绞碎并吸出。

其优点是术野清晰,避免为取出肌瘤碎屑多次进出电切镜导致的空气栓塞,明显减少体液超负荷、低钠血症及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2 可吸引的新型电切设备在电切或电凝宫腔内病变的同时,通过连续的吸引装置清除切下的组织碎屑,保持宫腔空虚状态,使术野清晰,从而缩短手术时间。

2.3 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是融内窥镜和等离子汽化电切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蘑菇头状或纽扣状电极。

手术通过具有汽化功能的蘑菇头电极及等离子电镜来完成,属外科新型低温电切割医疗科技成果,被誉为“21世纪外科电切技术发展中的巨大突破与创新”。

切割准确不粘刀,去除组织速度更快,切割效果更确切,出血少,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更高效。

3.宫腔镜诊治应用的新进展3.1 宫腔镜诊治不孕症不孕症近年有增加趋势,发生率约为8%-15%,有报道我国不孕症的发生率为7%~10%。

不孕因素中女性不孕占60%,综合文献报道,不孕症妇女及IVF-ET失败者33%~45%有宫腔内病变,宫腔镜检查对所有的宫腔病变敏感度为98%,特异度83%,阳性预测值96%,阴性预测值83%,可作为诊断宫腔病变的金标准[5]。

宫腔内病变类型有:宫腔粘连、子宫纵隔、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宫腔异物、宫颈狭窄等,均可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认,并可在镜下行宫腔粘连分解术、子宫纵隔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等。

3.1.1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子宫内膜预处理提高了RCRP的成功率,吸宫后电切治疗有生育要求的多发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保留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损害其生育功能。

3.1.2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TCRM)开窗加GnRH-a的应用能切除5~7cm的Ⅱ型粘膜下肌瘤、贯通肌瘤、壁间内突肌瘤和邻近粘膜的壁间肌瘤。

避免了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剔除此类肌瘤留下的切口,防止日后妊娠子宫破裂。

3.1.3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与传统的纵隔子宫矫形术相比,TCRS无需开腹,子宫无切口,出血少,视野清晰,在腹腔镜透光试验和B超的宫底成形试验引导下,纵隔易于完全切除,术后2个月即可妊娠,产科子宫破裂的机率极低。

3.1.4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宫腔粘连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是月经过少、闭经及继发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宫腔镜直视下观察是宫腔粘连诊断的最终方式[6]。

目前宫腔镜下进行子宫内膜粘连分解手术仍是宫腔粘连的主要治疗方式。

粘连分解术后妊娠率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

在年轻(<35岁)重度子宫粘连的患者中,妊娠率可高达60%以上,而在≥35岁的宫腔粘连妇女中,术后妊娠率仅16%~23%[7]。

3.1.5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术输卵管性不孕约占所有不孕症的20%~45%,而近端输卵管梗阻占输卵管病变的25%~30%,因宫腔内组织碎片、粘液栓子或生理性痉挛等造成的输卵管近端梗阻为可逆性,大部分可行插管再通术,经冲洗和(或)导丝插入可使输卵管重新通畅并受孕。

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疏通术可分为输卵管口插管加压通液术、输卵管间质部或输卵管腔内插管疏通术。

3.1.6宫腔镜在反复种植失败(RIF)中的临床应用反复种植失败(RIF)定义为经过2~6个体外受精(IVF)周期,移植≥10个高质量胚胎仍未妊娠[8]。

RIF患者宫腔异常检出率高,宫腔镜检查以及相应措施可改善子宫内膜形态,提高其再次行IVF-ET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宫腔镜检查对于宫腔未见明显异常的RIF患者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但机制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宫腔镜检查膨宫液对子宫内膜的冲刷,使其释放有利于胚胎种植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内膜中众多影响雌激素受体(ER)的因子分泌及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9]。

研究指出,反复IVF-ET失败最重要的干预措施之一是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10]。

3.2 宫腔镜诊治子宫畸形宫腹腔镜联合完全双角子宫融合术已成现实,该术是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底横向全层切开,腹腔镜下纵向缝合,操作准确,出血少,矫形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11]。

宫腔镜斜隔子宫矫形术更是避免了灾难性的子宫切除[12]。

T型子宫及单角子宫均可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壁切开术(TCUI)进行矫形。

Giacomucci等[13]报道T型子宫手术后足月分娩率达66.7%。

宫腔镜子宫矫形手术效果肯定,联合应用腹腔镜及B超,有助于明确畸形类别,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发展前景良好。

3.3 宫腔镜诊治宫颈病变宫腔镜子宫颈病变切除术(TCRC)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该方法不但可以切除宫颈阴道部的病变,且可进入宫颈管,了解宫颈管的病变范围,进行有目的的切除,止血精确,兼有宫颈整形的作用。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目前已很少应用,有报道[14]采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加TCRC替代CISH手术,保留了宫颈环,不损伤主韧带,保持盆底结构的完整,比CISH操作简单、安全。

3.4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病变的进展3.4.1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

据报道,<4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80%为Ⅰ期病变。

近年来子宫内膜去除术(EA)及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已涉足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宫腔镜电切术可帮助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年轻妇女保留生育功能。

目前,应用孕激素成功治疗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病例报道日渐增多,方法有口服醋酸甲羟孕酮(MPA)、醋酸甲地孕酮(MA)、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以及宫腔镜手术+孕激素治疗[15]等多种方案,但因缺乏随机对照研究,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16]。

宫腔镜检查是否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细胞腹腔转移的风险一直存在争议。

近期多数研究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宫腔镜检查增加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或者改变患者的预后[17-18]。

3.4.2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AEH)的宫腔镜诊治 ENI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一种,属于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如不治疗,20%-52%可缓慢发展为癌[19]。

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是治疗AEH和异常子宫出血的微创方法,可保留子宫但不影响卵巢内分泌功能,但仍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因此,TCRE治疗AEH是可行的,但需长期随访。

4.宫腔镜在与妊娠相关疾病中的应用4.1 瘢痕妊娠剖宫产瘢痕妊娠有两种转归,一是胚胎向子宫肌壁生长,需腹腔镜手术;二是胚胎向宫腔内生长,可在B超引导下行宫腔镜切除。

4.2 瘢痕憩室剖宫产瘢痕憩室是剖宫产瘢痕处薄弱、内陷,形成憩室,导致经血潴留、经期延长,甚至长年淋漓出血。

宫腔镜下切除,必要时联合腹腔镜修整缝合。

4.3 宫角妊娠未破裂型宫角妊娠可在腹腔镜监护下进行宫腔镜手术,将胚胎完整取出,避免了开腹手术。

4.4 输卵管妊娠目前输卵管妊娠大多数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手术,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开展,经阴道手术为治疗异位妊娠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经阴道结合宫腔镜,两者互补,将成为创伤最小的手术方式,目前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0]。

4.5 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是指人流后阴道流血时间超过2周,是人工流产后常见的症状。

常见原因是妊娠物残留,与操作人员技术熟练程度、子宫本身异常、胎盘或绒毛与子宫粘连紧密有关。

传统方法为药物保守治疗或清宫术,为盲目操作,往往难以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