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技能讲解
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技能

乳汁的保存
1、新鲜母乳(室温25℃以下,可保存6-8小时 ) 2、冷藏母乳(4℃冰箱冷藏室,可保存24小时) 3、冷冻母乳(-18℃冰箱冷冻室,可保存3-6个月)
乳汁的加热
喂哺时隔水温热,不能用火煮热或用微波炉加热
精选2021版课件
18
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得到足够母乳?
• 体重增长
–新生儿平均每周体重增加约150克 –满月时体重增长600克以上
(1)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 (2)孩子的脸对着母亲,鼻尖对着乳头; (3)母亲抱着孩子贴近自己; (4)若是新生儿,母亲不只托他的头部还应 托着他的臀部。
精选2021版课件
6
正确托起乳房的方法;用手”c”字形托起 乳房,食指支撑着乳房的基底部,靠在乳 房的胸壁上,大拇指放在乳房上方。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嘴张大;下唇外翻; 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面颊鼓起呈圆形; 婴儿口腔上方可见更多的乳晕;婴儿慢而 深的吸吮;能看到或听到吞咽。
• 帮助射乳反射,嘱产妇喝些热饮,热敷、 按摩、拍打、乳房,按摩产妇背部。
精选2021版课件
15
• 大拇指放在乳晕上距乳头根部2厘米处,食 指放在对侧,其余手指托着乳房,拇指与 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挤、松弛,手 指反复一压一放。沿乳头依次挤压所有的 乳窦。挤压时手指一定要固定,不要在皮 肤上滑动。
精选2021版课件
7
精选2021版课件
8
精选2021版课件
9
精选2021版课件
10
• 6、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按需哺乳即当婴儿饿了或母亲乳房胀了就 应该喂,按婴儿或母亲的需要喂,不规定 时间和次数,频繁有效的吸吮乳房,促进 乳汁分泌,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精选2021版课件
母乳喂养技巧讲课文档

[前奶]在婴儿一次哺乳过程中先产生的带黄色的奶。
【前奶】
[后奶]
脂肪 蛋白质
脂肪
蛋白质
乳糖
乳糖
[后奶]在婴儿一次哺乳过程中后产生的 较白的奶。
第五页,共36页。
三、哺乳技术指导
吸吮是宝宝本能,哺乳是需要学习的技巧。 正确的哺乳方法能有效减少哺乳问 题,如乳头疼痛或皲裂,帮助妈妈更 好的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底,并体会母 乳喂养所带来的乐趣与温馨。
第六页,共36页。
哺乳技术指导内容
帮助母亲采取正确的母乳喂养体位
正确托起乳房的方法 新生儿正确的含接姿势的技巧
第七页,共36页。
(一)母乳喂养的体位
第八页,共36页。
1、母亲的体位要舒适
母亲坐的椅子的高度要合适
用一个授乳枕(垫或枕头)放在她的背后
★ 如果椅子太高: 放一小凳子在母亲脚下,注意不要使母亲的膝盖
第三十五页,共36页。
妈妈 我要吃母乳!!!
请我们一起支持母乳喂养!谢谢!!
第三十六页,共36页。
第三十二页,共36页。
正确解冻和加热母乳 最好的解冻方法: 提前从冷冻室里取出放在冷藏室里解冻;也可把乳汁放 在室温条件下,或者37℃的温水里解冻。
解冻了的母乳可以在冰箱里存放十个小时。
第三十三页,共36页。
挤奶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1.挤奶应让母亲自己做,不应让他人代劳。
2.操作不应引起疼痛。否则说明操作方法不正确。
第十六页,共36页。
环抱式
常见问题
座位太高
母亲只撑着 婴儿的头
座位太低
而未托着其臀部
婴儿的颈部歪着
婴儿的身体 扭着没贴近母亲
座位太远
健康知识宣教-母乳喂养与指导

母乳喂养咨询与指导(一)母乳喂养的优点:1、各种营养成分与热量最适合婴儿生理需求——易消化吸收2、含有大量具有活性的多种免疫物质——增强抗病能力3、母乳中蛋白质属人体蛋白质——减少过敏反应4、有利于母亲产后康复、婴儿智力情绪发展——增进母婴感情5、母乳温度适宜,经济方便。
(二)指导喂养1、早开母乳。
足月正常新生儿生后30分钟即可开奶;早产儿也应强调早开奶,体重2300克以上的早产儿,一般情况良好者,产后30分钟即可试喂5%糖水,1~2次后无呕吐时即可喂奶;2300克以下者,可把母乳吸出装入奶瓶和滴管喂哺;低出生体重儿一般情况良好者,鼓励吸吮母乳,为防止低血糖,可于生后30分钟试喂5~15%葡萄糖水,如能承受,可改为母乳;有窒息者,情况好转之后尽早开奶。
2、有利于母子感情的建立。
3、促进母乳分泌。
4、初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可增强抗病能力。
5、喂养方法①在孕中期即开始做母乳喂养的准备工作。
②喂奶前换好尿布。
③喂奶前母亲应洗手,用温开水揩洗乳头,挤掉几滴奶后再喂。
④坐位喂奶,注意乳房不要堵塞鼻孔。
⑤两侧乳房交替喂奶。
⑥喂毕竖起小儿,轻拍背部,以免呕吐。
⑦喂奶后采取右侧卧位。
⑧对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或吸吮能力弱者,可缩短喂奶时间,亦可将母乳挤出,用小滴管喂,哺乳用具要保持清洁(可煮沸消毒)。
6、喂奶时间对新生儿喂奶间隔时间不做硬性规定,尽量延长夜间的间隔时间。
每次喂奶时间以20分钟为宜。
(三)母乳喂养禁忌症:1、母亲患危重病症:重症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败血症、癌症2、母亲患急性传染病:各型急性肝炎、活动性结核、艾滋病、伤寒、疟疾等3、母亲患慢性疾病:癫痫、结缔组织病、精神病(乳汁中有药物成分)或身体过于虚弱3、母亲暂时生病:暂停母乳喂养。
病愈后可哺喂,如乳头皲裂、乳房脓肿等。
4、小儿吸吮困难:体弱儿、先天畸形(唇、鄂裂、舌系带过短)将母乳挤出后用滴管或小勺喂小儿5、小儿患先天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吃专用奶粉(四)乳汁充足的表现:1、体重增长:0—3月≥800克/月(生病除外)4—6月每月平均增长500—1000克第一月内体重每周平均增长112—200克2、一昼夜排尿:8—10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少3、乳房感:喂前:奶涨感,常有奶水溢出喂时:下奶感,听到吸吮咽奶声喂后:排空感,小儿松口入睡2—3小时(五)母乳量不足指导1、休息:保持精力充沛。
母乳喂哺基本技能培训课件

内
容
1、母 乳 喂 哺 基 本 技 能
常用的几种喂奶体位(坐位、侧卧位、环抱式等) 乳母正确托乳房的姿势 正确的哺乳姿势 帮助婴儿含接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2、哺乳期的乳房保健 3、挤奶(目的、准备、操作手法) 4、母乳的储存与解冻
常用的几种喂奶体位
坐位式 侧卧位式 环抱式 摇篮式 交叉式
手法挤奶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1.挤奶应让乳母自己做,不应让他人代劳。只是在示教 时方可轻轻触摸其乳房(事先应征得同意),动作要 轻柔。
2.指导乳母挤奶操作时不应引起疼痛。否则说明操作手 法不正确。
3.热敷乳房的水温<50℃左右,环绕乳房热敷的毛巾 不要捻的太干,要有一定湿润度,同时注意避开乳 晕与乳头。
3、乳母抱紧婴儿,使婴儿的头和颈得到支撑。 刚出生的 孩子则应托着他的臂部(婴儿会有安全感)。
4、婴儿的脸朝向乳房,乳头对着鼻尖 (便于婴儿成功衔乳)。
帮助婴儿含接
1、乳母用乳头触碰刺激婴儿的上嘴唇; 2、待婴儿产生觅食反射张大嘴时;
3、顺势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腔。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1、婴儿的嘴张的很大,下唇向外伸。 2、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 3、婴儿的下巴紧贴乳房; 4、婴儿嘴上方露出的乳晕比嘴下方多一此; 5、婴儿的双面颊饱满。 6、能看到婴儿慢而深的吸吮动作,
4.挤奶时,不要挤压乳头,因为乳汁是储存于乳晕下方 的输乳导管内,故挤乳头是无用的。
5.一侧乳房至少挤压3~5分钟,待乳汁少了,就可挤 另一侧乳房。如此反复交替进行,双手可交换使用, 以免疲劳。
6.由于分娩后的头几天,泌乳量有限,因此一次持续挤 奶的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
7.若为多人居住房间,操作时应将其床围帘拉上,注意 其隐私保护。
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哺技巧培训课件

a.母乳的好处: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促进宝宝成长等。
b.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摇篮式、橄榄球式、侧卧式等。
c.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观察宝宝的吞咽动作、小便次数、体重增长等。
3.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4.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母乳喂养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哺技巧培训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婴幼儿护理与喂养》教材的第5章“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哺技巧”。具体内容包括:母乳的好处、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解决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等。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到母乳对宝宝成长的益处。
2.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和技巧,提高喂养效率。
2.橄榄球式:妈妈将宝宝抱在身体一侧,用同侧的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和背部,另一只手托住乳房。宝宝的嘴巴对准乳头,进行喂养。
技巧:此姿势适合乳房较大或乳头内陷的妈妈,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含住乳头。
3.侧卧式:妈妈和宝宝面对面侧躺,妈妈将宝宝抱在身边,用一只手托住乳房,让宝宝的嘴巴对准乳头。
技巧:此姿势适合夜间喂养或剖宫产的妈妈,可以减轻腹部压力。
三、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1.乳头疼痛:可能是宝宝含接姿势不正确导致的。应调整宝宝的嘴巴,使其充分含住乳头和乳晕。
2.乳腺堵塞:保持乳房清洁,适当按摩乳房,促进乳汁流动。如有必要,可用热毛巾敷在乳房上,缓解堵塞。
3.乳汁不足:增加宝宝的吮吸次数,刺激乳汁分泌。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2.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母乳喂哺基本技能培训

母乳喂哺基本技能培训首先,正确的吸允姿势是母乳喂养的基础。
妈妈应该坐着或半躺着,将孩子的脸贴近乳晕。
让宝宝的嘴巴对准乳晕,嘴唇要张开,舌头要伸出来,这样才能确保宝宝能够有效地吸允到乳汁。
同时,妈妈要确保宝宝的头和躯干保持一条直线,这样有利于宝宝的吸允动作。
其次,正确的哺喂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妈妈应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让宝宝的脸对着乳房,这样宝宝才能够自然地吸允到乳汁。
同时,妈妈的手臂和腿要得到充分的支撑,以免长时间哺喂导致疲劳和不适。
哺喂的时候,妈妈还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吃奶状况,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宝宝的姿势,在保证宝宝吸允到充分的乳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宝宝吃奶时的不适感。
第三,规律的喂养时间也是母乳喂养的基本要求。
根据宝宝的需求,妈妈们要有规律地进行喂养,保证宝宝充分的饱食和睡眠。
同时,为了保证乳汁的充分分泌,妈妈们也要养成规律的喂养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不喂奶或过度喂奶的情况发生。
只有在保证宝宝饱食和规律的喂养时间的前提下,母乳喂养才能够变得更加轻松和顺利。
第四,正确的乳房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妈妈们要及时清洁乳头和乳晕,以免细菌感染和乳房堵塞发生。
同时,妈妈们还要避免使用含有酒精和香料的护理品,防止对宝宝的影响。
在喂养后,妈妈们还要及时擦拭乳头和乳晕,以预防乳腺炎和乳溢出的发生。
最后,正确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也是母乳喂养的基本要求。
妈妈们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在喂养期间,妈妈们还要避免饮酒和烟草,以免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只有这样,妈妈们才能够保证乳汁的充分分泌和宝宝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需要妈妈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正确的吸允姿势,哺喂姿势,规律的喂养时间,正确的乳房护理以及正确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妈妈们就能够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为宝宝提供最好的营养和保护。
希望通过母乳喂哺基本技能培训,更多的妈妈们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技能和知识,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母乳喂养PPT课件

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
乙肝
认为母亲乳汁中病毒的含量远没有血液中多,加上乙肝病毒的传 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所有新生儿出生后打了乙肝疫苗就可以 母乳喂养了。 乙肝母亲所生的婴儿在出生后如果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 苗联合免疫接种后,可以阻断大部分产时和产后HBV的传播,即 使进行母乳喂养,也不会增加婴儿再感染的机会。 在双重免疫下,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并在合理添加辅食的基础 上,母乳喂养至儿童2岁。
母乳喂养常规
4、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若因医疗护理需要,婴 儿离开母亲不能超过1小时; 5、鼓励多吸吮,按需哺乳:即当婴儿饿了或母亲 觉得乳房胀了就应喂哺,哺乳的时间、哺乳的次数 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频繁有效的吸吮乳房,促进 乳汁增多,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6、坚持母乳喂养,不给婴儿用奶瓶、吸人工奶头、 禁止给婴儿吃任何事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不宣传、不展示、不推销、不代售母乳代用品;
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
妈妈上班前的一段时间要学会挤奶和存储 乳汁,等到上班后妈妈不在婴儿身边的时 候就吃储存的母乳,母亲下班回到家里就 又可以在乳房上亲喂了。 妈妈要学会挤奶和母乳的储存方法。
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谢谢!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母乳喂养
目录
纯母乳喂养定义 母乳喂养常规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姿势及技巧 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定义
纯母乳喂养:是指除给母乳外不给孩子其它食品及饮料,包 括水(除药物、维生素、矿物质滴剂外);也允许吃挤出的 母乳。
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 1、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 2、预防奶胀。 3、减少乳头错觉及婴儿过敏。 4、避免因添加了非母乳以外的食品减少婴儿吸吮次数而 引起母乳乳汁分泌不足。 5、增加婴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一、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因为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体,能够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感染和过敏。
同时,母乳还可以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情感交流,有利于建立亲子关系。
二、母乳喂养的优势1. 保护婴儿健康: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体,能够预防感染和过敏,并促进婴儿身体发育。
2. 促进智力发展:母乳中含有DHA等脑部发育所必需的脂肪酸,可以促进婴儿智力发展。
3. 建立亲子关系:母乳喂养可以增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4. 经济实惠:相对于人工奶粉而言,母乳喂养无需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奶粉及相关用品。
三、如何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1. 喂养姿势:母亲应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让孩子的头部与乳房对齐,使孩子能够正确地吸吮。
2. 喂养频率:新生儿需要经常喂养,每天至少8次以上。
随着宝宝的成长,喂养次数可以逐渐减少。
3. 喂养时间:每次喂养应该持续20-30分钟,直到宝宝吃饱为止。
4. 喂奶间隔时间:每次喂奶之间的间隔时间应该是2-3小时。
5. 注意事项:母亲应该注意保持乳房清洁卫生,并避免使用过多化妆品或香水等物品污染乳房。
同时,母亲应该注意自身饮食健康,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膳食搭配。
四、母乳不足怎么办1. 按需哺乳:及时哺乳可以刺激乳腺分泌更多的母乳。
如果孩子需要更多的奶水,可以增加喂奶次数或延长每次喂奶时间。
2. 合理饮食:母亲应该注意饮食健康,合理搭配膳食,增加摄入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3. 使用辅助工具:可以使用吸奶器或其他辅助工具来刺激乳腺分泌更多的母乳。
4. 增加休息时间:母亲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 咨询医生:如果母乳不足严重,可以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调理。
五、母乳喂养的禁忌1. 母亲患有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应该停止母乳喂养。
2. 母亲正在服用药物:一些药物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可能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
在服用药物时,应该咨询医生是否适合继续母乳喂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乳汁的保存与加热
乳汁的保存
1、新鲜母乳(室温25℃以下,可保存6-8小时 ) 2、冷藏母乳(4℃冰箱冷藏室,可保存24小时) 3、冷冻母乳(-18℃冰箱冷冻室,可保存3-6个月)
乳汁的加热
喂哺时隔水温热,不能用火煮热或用微波炉加热
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得到足够母乳?
• 体重增长
–新生儿平均每周体重增加约150克 –满月时体重增长600克以上
(4)对社会的好处;有助于小儿智能、社 交能力的发育,有助于提高全民族身体素 质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
n 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 n 预防奶胀。 n 减少乳头错觉及婴儿过敏。 n 避免因添加了非母乳外的食品减少婴儿吸
吮次数而引起母亲乳汁分泌不足。 n 增加婴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的信心,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 母亲可以学到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 • 减少新生儿交叉感染的机会。
5、产妇喂奶的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哺乳时将婴儿抱好的四个要点;
(1)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 (2)孩子的脸对着母亲,鼻尖对着乳头; (3)母亲抱着孩子贴近自己; (4)若是新生儿,母亲不只托他的头部还应 托着他的臀部。
3、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最重要性 • 有助于保持新生儿的体温, • 减少哭闹,增进母子情感连接。 • 刺激母亲早下奶,让新生儿学会怎样吃奶 • 增进母子感情。 • 促进宫缩,减少出血。
4、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 可以充分保证按需哺乳,促进乳汁分泌 • 可增加亲子依附关系,提升母亲母乳喂养
正确托起乳房的方法;用手”c”字形托起 乳房,食指支撑着乳房的基底部,靠在乳 房的胸壁上,大拇指放在乳房上方。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嘴张大;下唇外翻; 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面颊鼓起呈圆形; 婴儿口腔上方可见更多的乳晕;婴儿慢而 深的吸吮;能看到哺乳即当婴儿饿了或母亲乳房胀了就 应该喂,按婴儿或母亲的需要喂,不规定 时间和次数,频繁有效的吸吮乳房,促进 乳汁分泌,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 7、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 母婴同室 • 按需哺乳 • 频繁有效吸吮
8、特殊情况下母乳喂养?
• 乙肝;如果母亲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则母婴垂 直传播发生率为85-90%,如果母亲乙肝病毒 e抗原阴性而表面抗原阳性,则母婴垂直传播 发生率为32%.。肝功能正常,母婴阻断后可 以母乳喂养。
• 艾滋病;我国提出的婴儿喂养政策是;提倡 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9、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 妈妈上班前的一段时间要学会挤奶和存储 乳汁,等到上班后妈妈不在婴儿身边的时 候就吃储存的母乳,母亲下班后又可以在 乳房上亲喂了。
• 妈妈要学会挤奶和母乳的储存方法。
10.正确的挤奶方法 • 洗手、准备一广口容器。
• 评估产妇;采取舒适的体位,坐位或立位
• 帮助射乳反射,嘱产妇喝些热饮,热敷、 按摩、拍打、乳房,按摩产妇背部。
• 大拇指放在乳晕上距乳头根部2厘米处,食 指放在对侧,其余手指托着乳房,拇指与 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挤、松弛,手 指反复一压一放。沿乳头依次挤压所有的 乳窦。挤压时手指一定要固定,不要在皮 肤上滑动。
• 挤奶时间要充分,每次20—30分为宜,双 侧乳房交替进行。
挤奶注意事项
◆ 挤奶时,注意室内温度,避免母亲受凉; ◆ 挤奶时,按摩力量要适度,切忌用力过猛; ◆ 选择大口容器存奶,每次尽量将乳汁挤干净; ◆ 挤出的乳汁在冰箱内冷冻或冷藏保存;
• 体重下降过多,>出生体重10% • 尿量少,<6次/日;尿色深,砖红色 • 黄疸加重—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 • 脱水热,多见于夏季
• 小便次数
–第一天1-2次 –第二天2-3次 –3天以后24小时排尿6次以上,尿清、稀释
添加配方奶的医学指证
• 在充分吸吮的情况下,新生儿有摄入不足的表现 • 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 母婴分离的情况下,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母乳喂
养的新生儿 • 特殊需要的新生儿
在充分吸吮的情况下, 新生儿有摄入不足的表现
三、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技能
• 1、母乳喂养的好处; (1)对孩子的好处;营养、防病,母乳是婴
儿最佳的食物,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全部营 养需求,含有免疫抗体。
(2)对母亲的好处;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 后出血和贫血,帮助妈妈恢复体型,减少乳 腺癌和卵巢癌发病几率,延长生育周期,避 孕。
(3)对家庭的好处;方便,经济,增加母 子感情,促进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