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主要知识点

合集下载

生态工程的知识点高三

生态工程的知识点高三

生态工程的知识点高三生态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修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知识点,对高三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生态工程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及目标生态工程是指通过人工干预和管理手段,促进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

其主要目标包括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修复生态系统功能、改善环境质量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二、生态工程的分类和技术1. 湿地生态工程:主要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处理污染物,同时提供众多生态系统服务,如水质净化、洪水调节等。

2. 河流湿地生态工程:通过人工恢复湿地和改善生境特征,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3. 河流生态修复:通过解决水文条件、水质环境和河道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修复。

4. 森林生态工程:利用植树造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法,修复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和缓解气候变化。

5. 城市生态工程:通过构建绿色基础设施,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生态工程修复技术1.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特定的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对污染物进行吸附、降解和转化,以净化环境。

2. 土壤修复技术:包括土壤翻耕、添加修复剂和植物修复等,旨在恢复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水分保持能力。

3. 河道改善技术:主要包括河岸整治、水生植物引种和水域清淤等,以改善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4. 绿地建设技术:通过增加城市绿地覆盖面积,提高城市热环境、空气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

5. 水体净化技术:包括人工湖泊、浮床湿地和生态滤池等,以提高水体质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四、生态工程的重要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工程能够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2. 改善生存条件:生态工程能够改善土壤肥力、水质环境和气候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硬件环境。

3. 提升城市品质:生态工程在城市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提供休闲和生态交流空间。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生态工程 课件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生态工程 课件

(3)协调 ①遵循协调原理要考虑的问题: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 23
__生__物__与__环__境__、__生__物__与__生__物__的___协__调__与__适__应________的问题。 ②内容:生物要适应环境;需要考虑 24 _环__境___容__纳__量__。
(4)整体 ①遵循整体原理要考虑的问题: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 25
答案
解析
5.(目标3和4)“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将多 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态效益得到良性循环和发展。回答下列 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 该 生 态 系 统 中 蘑 菇 的 作 用 是 _将__水__稻__秸__秆__、__杂__草__中__的__有__机__物__分___ 解__为__无__机__物______ 。 除 图 中 成 分 外 , 该 生 态 系 统 的 成 分 还 应 包 括 _非_生__物__的__物__质__和__能__量____。某同学认为稻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 是_稻__田__中__的__各__种__生__物__成__分__和__非__生__物__成__分__相__互__作__用__形__成__了__统__一__的__整__体___。
(5) 解 决 环 境 污 染 、 资 源 短 缺 、 人 口 激 增 等 问 题 不 但 要 重 视 保 护 _生_态__环__境__,更要注重与_经__济__、__社__会__效__益__的结合,需要_生__态__工__程_发挥作用。
答案






03
ZHONG DIAN TI XING TU PO XUE XI MU BIAO ZI ZHU JIAN CE

生态工程主要知识点

生态工程主要知识点

生态工程主要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传说中不考)1第一生态环境问题:即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包括自然灾害、地方病第二生态环境问题:即次生环境问题。

A生态的破坏:①森林植被破坏②沙漠化③土壤侵蚀④环境地质问题⑤生物物种的消灭。

B环境的污染:①大气污染②水源与江河水污染③噪声污染④土地污染(废弃物)2生态工程:应用生态学、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目标(或称可持续发展),对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治理、调控和建设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或综合工艺过程。

3生态工程的应用:①设计各种生态系统,来代替人工系统或能源密集型系统,从而满足人类需要(如环境工程);②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缓解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如生态恢复);③管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如林业生态工程);④将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环境治理和环境建没(如景观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工程)。

4五大防护林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太行山绿化工程、海岸带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5生态农业: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生态林业: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

生态城市:人们对按生态学规律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类生态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市域范围内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体制、技术和行为的市级行政单元的简称。

第二章生态工程原理1生态学原理:生态位原理,限制因子原理,食物链原理,整体效应原理,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协同进化原理,效益协调统一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经济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生态经济理论。

高二生物三大工程知识点

高二生物三大工程知识点

高二生物三大工程知识点在高二生物学习中,三大工程知识点是遗传工程、生物技术和生态工程。

这些知识点在生物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大工程知识点及其相关内容。

一、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指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来改变其性状和功能的一项技术。

常见的遗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导、基因敲除等。

1. 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将特定基因从一个生物体中复制并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的过程。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可以将目标基因剪切、连接到载体DNA上,并通过转化等手段将其导入宿主细胞中,使宿主细胞表达目标基因。

2. 基因转导基因转导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细胞内的一种方法。

通过利用载体,将目标基因载入到病毒、质粒等载体中,再将其转移到目标细胞,从而使细胞表达目标基因。

基因转导在基因治疗、疫苗研发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3. 基因敲除基因敲除是通过诱导或设计,使目标基因在生物体中发生突变或丧失功能的一种技术。

通过基因敲除可以研究基因的功能及其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对深入理解基因与物种进化、生物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的组成、结构、功能或代谢特性等,进行实践性应用和开展技术活动的一门学科。

常见的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

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利用DNA重组技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来改变其性状或功能的技术。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如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基因治疗的开发等。

2.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应用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对细胞进行设计、改造和应用的一种技术。

细胞工程在药物生产、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利用干细胞进行组织修复和再生。

3. 酶工程酶工程是利用酶的特异性催化反应和酶的稳定特性,进行合成反应、降解反应等的一种技术。

酶工程应用广泛,如制药领域中的酶催化合成、食品工业中的酶法制备等。

三、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进行人为干预和调整的一项工程。

专题五生态工程

专题五生态工程

专题五生态工程最新考纲1.生态工程的原理Ⅱ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考纲解读1.结合实例分析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应用2.设计生态工程的基本思路知识点一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想一想:当人为向生态系统中加入新物种,增加物种的数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定会提高吗?知识点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及发展前景发展前景⎩⎪⎨⎪⎧“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我国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与展望⎩⎪⎨⎪⎧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特点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我国生态工程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看一看: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应遵循什么原理? 思一思: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整体性原理涉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故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及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均遵循整体性原理。

2.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包括拟定目标与实施调查、系统分析、可行性评价与决策和技术设计等。

其中技术设计是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

3.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1)应当能够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2)应当能够构成一个合理的生产结构;(3)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资源;(4)应当体现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5)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6)所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从理论上看应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我国目前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系统——其实质在于解决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实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追求废物资源化,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的产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自我校对:①修复 ②重建 ③传统生产方式 ④生产力 ⑤人类社会 ⑥自然环境 ⑦物质循环⑧环境污染 ⑨可持续 ○10物质循环再生 ⑪物种多样性 ⑫协调与平衡 ⑬整体性 ⑭功能⑮整体性⑯物质、能量⑰水土流失⑱土地沙漠化⑲退耕还林还草⑳防沙治沙○21防护林○22湿地缩小○23湿地恢复○24缓冲带○25合理规划和布局○26废弃物资源化想一想:不一定。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工程课件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工程课件

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
( D)
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
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知识点二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内涵:追求的是 自然、社会、经济 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实现措施 (1)保护 生物多样性 。 (2)保护 环境和资源 。 (3)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
[典例] (2020·山东等级考)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
(2)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 ①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 一面。 ②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 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如实行计划生育。 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
第五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工程
知识点一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深化拓展提能]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人口增长的“一、三、五”
2.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的区别与联系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 征,其相互关系如下:
(D )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
生物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18课程名称:生态工程学英文名称:Ecological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4学分:3.0适用对象:生物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以及非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的生态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统计学、植物学、生态学、昆虫学、气象学二、课程简介生态工程学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生态工程及相应技术,重点介绍生态工程学原理、发展的历史与主要理论,生态工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农业、工业、环境、景观、湿地、城市及园林建设中生态工程的理论应用和相应的技术配套体系,现代高新技术在生态工程学领域中的应用等。

通过学习,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生态工程的主要理论与技术,并能够在实际中加以应用。

Ecological engineering expounded more entirely and systematic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correspond technology, emphases introduce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major theory, the design theory and measur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introduced the theories application and correspond systems of compound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 industry, environment, landscape, everglade, city and gardens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odern high and new technic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Passed through study, made students comprehend and hold the major theorie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can apply in practic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城市生态学在简洁了解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注重生态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的方式,重点介绍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损伤、生态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全面论述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高二生物选修二生态工程知识点

高二生物选修二生态工程知识点

高二生物选修二生态工程知识点生态工程是一门应用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利用和调控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达到恢复、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在高二生物选修二中,生态工程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关于生态工程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生态工程的定义与目标生态工程是指利用生物学、生态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以恢复、改造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目标。

二、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1. 水域生态工程水域生态工程主要目的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和水质,包括湖泊、河流、沿海水域等。

常见的水域生态工程手段有湿地建设、植被恢复和修复、水生植物的引种和栽培等。

2. 土壤生态工程土壤生态工程主要针对土壤的保护和修复,包括防止土壤侵蚀、改良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等。

常见的土壤生态工程手段有植被覆盖、有机肥料的施用和退化土壤的再生等。

3. 空气生态工程空气生态工程主要目的是净化大气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常见的空气生态工程手段有植物净化技术、绿化带建设和减少污染源排放等。

4. 城市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工程旨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常见的城市生态工程项目有城市森林建设、生态公园建设和城市水环境治理等。

三、生态工程的重要性1. 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工程可以恢复和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促进生态平衡和稳定。

2. 环境改善与净化生态工程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积累,提高空气和水质量,保障人类健康。

3.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工程可以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生态工程中的关键技术1.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生态工程中的核心内容,包括土壤修复、水体修复、植被修复等多种技术手段,旨在恢复和改善受损的生态系统。

2. 生态监测与评估生态监测与评估是生态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调整和改进工程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工程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传说中不考)
第一生态环境问题:即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包括自然灾害、地方病
第二生态环境问题:即次生环境问题。

生态的破坏:①森林植被破坏②沙漠化③土壤侵蚀④环境地质问题⑤生物物种的消灭。

环境的污染:①大气污染②水源与江河水污染③噪声污染④土地污染(废弃物)
生态工程:应用生态学、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目标(或称可持续发展),对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治理、调控和建设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或综合工艺过程。

生态工程的应用:
①设计各种生态系统,来代替人工系统或能源密集型系统,从而满足人类需要(如环境工程);
②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缓解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如生态恢复);
③管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如林业生态工程);
④将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环境治理和环境建没(如景观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工程)。

五大防护林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太行山绿化工程、海岸带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
生态农业: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生态林业: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

生态城市:人们对按生态学规律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类生态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市域范围内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体制、技术和行为的市级行政单元的简称。

第二章生态工程原理
生态学原理:生态位原理,限制因子原理,食物链原理,整体效应原理,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协同进化原理,效益协调统一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经济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生态经济理论。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生态和经济的矛盾要经济生态化
工程学原理:系统工程理论,整体协调理论,层次结构理论
生态位: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都具有明显的变化梯度,这种变化梯度中能被某种生物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为生态位。

又称小生境或生态区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

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

相生相克现象: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他植物的现象。

释放的大部分克生化合物都对他种植物起作用,克生化合物具有选择性、专一性的特点。

研究农作物间、作物与杂草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并在农业生态工程中模仿这种行为,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产出。

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少量因素的营养元素
耐性定律:任何生态因子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该种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灭绝。

人工食物链在林业生态工程中的应用:①天敌的放养和招引②提高人工生态系统效益:林地养鸡③加工价值:把低价值产品经加工增值、废品合理利用,加工剩余物归于土壤库,减少物质能量损失
食物链加环:根据物质能量通过食物链发生富集以及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以人工生物种群来代替自然生物种群,达到废弃物的多级综合利用,增加高能量、高价值的产品生产和抑制能量物质损失的生物工艺过程
生物调控:用食物链控制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水华”。

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

生态系统既要求生物适应期生存环境,又同时伴有生物对生存环境的改造,环境和生物的统一。

第三、四章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
生态工程规划: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规划对象,应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
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最佳生态位,并突出人与环境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

内涵: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规划标准从量到序;规划目标从优到适
基本特征:①综合性:生态环境要素、社会经济要素、技术要素②协调性:经济、社会和生态利益相协调③战略性:高度概括性④区域性:不同地区建设方向、规划重点、建设步骤差异⑤实用性:可操作性
原则: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生态工程同步原则;系统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指导、分区突破原则;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原则
类型:
按规划期:长期生态工程规划、中期生态工程规划、年度生态工程规划。

按性质: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水土保持工程规划、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防沙治沙规划、生态农业工程规划、草地保护与建设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及土地整理与复垦规划。

按人工化程度: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两类。

原理: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空间结构理论。

工程的核心是设计。

生态工程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紧紧围绕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生态工程设计
()生态学原则:
①适当输入辅助能的原则。

主要能源是太阳能
②再生循环及商品生产原则
③生物多样性原则。

充分利用各类生态位和多层分级利用物质
④环境时间节律与生物机能节律原则。

合理利用不同生物的机能节律,与当地环境节律配合
⑤生物种群选择原则。

根据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和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征来选择
⑥种群匹配原则。

选择匹配次要种群,建造复合群体,形成互惠共存的群落
⑦人工压缩演替周期原则
⑧种群置换原则。

既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⑨经济效益原则
生态工程设计基本程序:①拟定目标:社会、经济、生态②背景调查: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数据整理③系统分析:构建数学模型④可行性评价
生态工程设计的技术路线:①建立互利共生网络:提高效率,促进物质的良性循环
②延长食物链:增加环节,提高物质能量利用率。

有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复合环、加工环
生产环:所加入的环,可使非经济产品或废物(或部分用非经济产品与废物)直接生产出为人利用的经济产品
增益环:所加之环,虽不能直接生产出商品,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或间接提高生产环效益。

如凤眼莲处理有机废水
减耗环:在食物链中,有的环节只能是消耗者或破坏者,称为损耗环,为抑制损耗环对物质和能量的过度消耗,在损耗环上增加一新环节,使之抑制和削弱损耗环的作用。

如天敌的引入。

复合环:所加之环,往往起到各环的多种功能。

如农林生态系统中引入蜜蜂
加工环:物理、化学过程,不是生物学过程,不属于食物链网的范畴,但对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及社会效益有很大影响。

加工增值;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新型人工湿地生态工程设计:山东省南四湖为例
第五章农业生态工程
农业生态系统:人们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按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是一种被人类驯化、较大程度上受人为控制的自然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组分在空间、时间上的配置及组分间的能流、物流顺序关系。

组分结构:农业生物的组成结构及农业生物种群结构。

空间结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时间结构:生物种类的生长发育进程与环境资源节律变化的吻合状态
营养结构:生物间通过营养关系联结起来的联系方式。

主要指食物链结构和食物网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