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生态工程知识点详解
选修三-生态工程-知识点详解

专题5生态工程知识系统表解
【专题总系统】
【专题分系统】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概念
人类应用自然生态系统、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和调控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建设
目的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建设
原因
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大气、土壤
和生物资源,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
资本。
【资料分析1】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
【资料分析2】“石油农业”生产模式造成的
污染问题
作用
是实现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生态工程的知识点高三

生态工程的知识点高三生态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修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知识点,对高三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生态工程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及目标生态工程是指通过人工干预和管理手段,促进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
其主要目标包括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修复生态系统功能、改善环境质量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二、生态工程的分类和技术1. 湿地生态工程:主要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处理污染物,同时提供众多生态系统服务,如水质净化、洪水调节等。
2. 河流湿地生态工程:通过人工恢复湿地和改善生境特征,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3. 河流生态修复:通过解决水文条件、水质环境和河道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修复。
4. 森林生态工程:利用植树造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法,修复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和缓解气候变化。
5. 城市生态工程:通过构建绿色基础设施,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生态工程修复技术1.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特定的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对污染物进行吸附、降解和转化,以净化环境。
2. 土壤修复技术:包括土壤翻耕、添加修复剂和植物修复等,旨在恢复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水分保持能力。
3. 河道改善技术:主要包括河岸整治、水生植物引种和水域清淤等,以改善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4. 绿地建设技术:通过增加城市绿地覆盖面积,提高城市热环境、空气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
5. 水体净化技术:包括人工湖泊、浮床湿地和生态滤池等,以提高水体质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四、生态工程的重要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工程能够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2. 改善生存条件:生态工程能够改善土壤肥力、水质环境和气候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硬件环境。
3. 提升城市品质:生态工程在城市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提供休闲和生态交流空间。
选修三知识点(生态工程)—教师版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反方观点: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正方观点: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反方观点: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补充完成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对比表:(二)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1)克隆人: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否定态度。
否定的理由: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肯定的理由: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解决。
不成熟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之成熟。
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试管婴儿:两种目的试管婴儿的区别两种。
不同观点,多数人持认可态度。
否定的理由: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肯定的理由:解决了不育问题,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3)基因身份证:否定的理由:个人基因资讯的泄漏造成基因歧视,势必造成遗传学失业大军、造成个人婚姻困难、人际关系疏远等严重后果。
肯定的理由: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四讲 生态工程(选修3)

知识点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2.基本原理
知识点二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1.生态工程的实例
类型
实例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 程 甘肃陇南“ 九子登科 ”治理模式
大__区__域__生__态__系__统__恢__复__工程
(√ )
(6)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追求
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
(7)根据协调与平衡原理,一个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不应超过
环境容纳量
(√ )
(8)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
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系统整体性原理
(× )
(9)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是使食物链延长,
消耗能量环节增多,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 )
2.判断下列有关生态工程实例叙述的正误
(1)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
经济效益
(×)
(2)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属于大区域生
态系统恢复工程
(√ )
(3)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要依据不同的原理,因地制宜,不能
生搬硬套
(√ )
提示:甲图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乙图体现 的是整体性原理。
(2)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能体现哪种生态工程原理? ①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 ②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 ③引种考虑适应环境。 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 提示:①物种多样性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协调 与平衡原理;④整体性原理。
高考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第38讲生态工程讲义(选修3)(生物)

[考纲明细]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 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知识自主梳理一、生态工程和生态经济1.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的概念: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01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02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03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04生产力,从而促进□05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并提高生态系统的□(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06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07环境污染,08经济效益和□09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达到□(3)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10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2.生态经济(1)原则:实行“循环经济”,使一个系统产出的□11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12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物的资源化。
(2)手段:□13生态工程。
(3)模式:实现“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弃物生产体系。
[深入思考]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提示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例如,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分就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01分层分级利用。
(如无废弃物农业)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02抵抗力稳定性。
(“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问题)3.协调与平衡原理03环境承载力。
(太湖富营养化问题)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4.整体性原理人类处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04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共18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人通例工过2 辅 系如助统图下设是的计“养自、无我调废鱼调控弃的节和物。技农稻术业田组”装物,质和能量流动图四,该级图肥所体水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鱼( 、) 蟹池
2、实验场所——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
就是遵循自然界
规律,充分挥
,
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5C.、实小验流结域果综C:合系、治统理小稳与定的流难生以域态维工综持程。合治理与的生态工程
5、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因分析:
2等、生实态验工场程所的D—基—、本微原清型理人洁。工生及态可循环再系统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例4、下图为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交
蚕丝
换模式图,据图回答:
桑树 桑叶
蚕 蚕沙 鱼塘鱼
人工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认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
⑵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不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遵循整体、协调、再生、循环的基本原理,
建立适合中国农业和农村特点的生态工程。
1、实验目的: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生态系统,验证人类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工程,仅靠太阳,能否维持生存。
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
就是遵循自然界 物质循环 规律,充分 挥 资源的生产潜力, 防止 环境污染,达到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的同步发展。
3、生态工程的特点: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4、生态工程的调节机制: 人工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5、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因分析: 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⑴弊端: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 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高中生物选修三 第4讲 生态工程

(2)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与系统整体性原理: ①整体性原理的实例: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与 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 料等问题。解释:整体性原理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 统一,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②系统整体性原理的实例: 藻类和珊瑚虫、 大豆和根瘤菌、 地衣中藻类和真菌等。解释:系统整体性原理强调整体大于部 分之和,即“1+1>2”,目的是保持系统有很高的生产力,互 利共生的生物能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
(2)除“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及“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 工程”外,均涉及“协调与平衡”原理。
(3)只有“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涉及“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
(4)只有“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及“大区域生态系统恢 复工程”涉及“物种多样性”原理。
(5) 只有“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及“矿区废弃地 生态恢复工程”涉及“工程学”原理。
生态工程的原理与实例
[过程体验]
1 . 生态工 程的基本原理 及其理论基础 (连线)
2.分析下列实例所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观察甲、乙两图,将其利用的生态工程的原理填空:
图甲体现 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图乙体现 整体性原理。
(2)将下列实例所体现的生态原理填在横线上: ①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 ②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 ③引种考虑适应环境。 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 ① 物种多样性原理 ;② 协调与平衡原理 ; ③ 协调与平衡原理 ; ④ 整体性原理 。
3.如图为生态工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如图所示农业生态系统的主 要目的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该系 统中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利用, 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
生物选修3 生态工程 知识点

专题5 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的概念
(1)原理技术
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2)操作
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3)结果
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1、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
2、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启示:使我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神话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2)对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前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生态工程是途径之一,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存在问题: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导,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等。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知识结构图
柴油发电机组 a1pM11ELOTC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生态工程知识系统表解【专题总系统】
【专题分系统】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概念人类应用自然生态系统、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系统设计与调控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就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建设原因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大气、土壤
与生物资源,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
资本。
【资料分析1】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
【资料分析2】“石油农业”生产模式造成的
污染问题
作用就是实现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主要就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范畴就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就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基本原理物质循
环再生
原理
理论基础物质循环
意义可避免环境污染对系统的稳定与发展的影响。
实例无废弃物农业
物种多
样性原
理
理论基础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意义
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
生产力。
实例“三北防护林”建设、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问题
协调与
平衡原
理
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意义
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容纳量,就是指某种环
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数量),可避免系统失衡与破坏。
实例太湖富营养化、西北一些地区的防护林问题
整体性
原理
理论基础
●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要考虑到自然生
态系统规律);
●人类处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中(要考虑经济与社
会等系统的影响力以及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