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三生态工程知识点

合集下载

选修三知识点(生态工程)—教师版

选修三知识点(生态工程)—教师版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反方观点: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正方观点: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反方观点: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补充完成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对比表:(二)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1)克隆人: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否定态度。

否定的理由: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肯定的理由: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解决。

不成熟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之成熟。

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试管婴儿:两种目的试管婴儿的区别两种。

不同观点,多数人持认可态度。

否定的理由: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肯定的理由:解决了不育问题,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3)基因身份证:否定的理由:个人基因资讯的泄漏造成基因歧视,势必造成遗传学失业大军、造成个人婚姻困难、人际关系疏远等严重后果。

肯定的理由: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四讲 生态工程(选修3)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四讲 生态工程(选修3)
第四讲 生态工程
知识点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2.基本原理
知识点二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1.生态工程的实例
类型
实例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 程 甘肃陇南“ 九子登科 ”治理模式
大__区__域__生__态__系__统__恢__复__工程
(√ )
(6)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追求
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
(7)根据协调与平衡原理,一个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不应超过
环境容纳量
(√ )
(8)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
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系统整体性原理
(× )
(9)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是使食物链延长,
消耗能量环节增多,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 )
2.判断下列有关生态工程实例叙述的正误
(1)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
经济效益
(×)
(2)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属于大区域生
态系统恢复工程
(√ )
(3)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要依据不同的原理,因地制宜,不能
生搬硬套
(√ )
提示:甲图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乙图体现 的是整体性原理。
(2)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能体现哪种生态工程原理? ①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 ②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 ③引种考虑适应环境。 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 提示:①物种多样性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协调 与平衡原理;④整体性原理。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一、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1)概念:将外源基因通过人工方法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表达的过程。

(2)应用:基因治疗、基因工程药物、基因疫苗等。

2、细胞工程(1)概念: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生物工程,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等。

(2)应用:单克隆抗体、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产生单克隆抗体等。

3、蛋白质工程(1)概念:对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设计改造的基因工程。

(2)应用:胰岛素、干扰素、各种酶的改造等。

二、生态工程1、概念: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应用:农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工业生态工程等。

三、环境保护1、水体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等。

2、大气污染:工业废气、交通工具尾气等。

3、土壤污染:农药、重金属等。

4、噪声污染:工业、交通等。

5、辐射污染:核辐射、电磁辐射等。

6、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等。

四、人体健康1、癌症: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3、呼吸道疾病:感冒、肺炎等。

4、消化道疾病:胃炎、肝炎等。

5、性传播疾病:艾滋病、梅毒等。

6、处理方法: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五、总结本文对高中生物选修三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包括生物技术、生态工程、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归纳,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帮助。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涉及到开发和设计适合生态系统的人工环境。

生态工程的基
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生物多样性:生态工程需要优先考虑保护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
统中不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2.能源循环:生态工程需要优化对能源的利用,如减少对非可再生能
源的依赖,促进能源循环利用。

3.污染治理:通过生态工程项目,可以有效减少污染,包括垃圾处理、水质净化和空气质量改善。

4.资源利用:生态工程需要充分利用和管理可再生资源,如水、太阳
能和风能资源。

5.改善生态系统服务:通过生态工程实现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
改善,提高土地的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

6.环境可持续性:生态工程需要保证环境长期的可持续性,通过合理
规划和管理,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高中生物选修三 第4讲 生态工程

高中生物选修三  第4讲  生态工程

(2)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与系统整体性原理: ①整体性原理的实例: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与 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 料等问题。解释:整体性原理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 统一,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②系统整体性原理的实例: 藻类和珊瑚虫、 大豆和根瘤菌、 地衣中藻类和真菌等。解释:系统整体性原理强调整体大于部 分之和,即“1+1>2”,目的是保持系统有很高的生产力,互 利共生的生物能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
(2)除“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及“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 工程”外,均涉及“协调与平衡”原理。
(3)只有“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涉及“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
(4)只有“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及“大区域生态系统恢 复工程”涉及“物种多样性”原理。
(5) 只有“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及“矿区废弃地 生态恢复工程”涉及“工程学”原理。
生态工程的原理与实例
[过程体验]
1 . 生态工 程的基本原理 及其理论基础 (连线)
2.分析下列实例所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观察甲、乙两图,将其利用的生态工程的原理填空:
图甲体现 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图乙体现 整体性原理。
(2)将下列实例所体现的生态原理填在横线上: ①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 ②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 ③引种考虑适应环境。 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 ① 物种多样性原理 ;② 协调与平衡原理 ; ③ 协调与平衡原理 ; ④ 整体性原理 。
3.如图为生态工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如图所示农业生态系统的主 要目的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该系 统中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利用, 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

生物选修3 生态工程 知识点

生物选修3 生态工程 知识点

专题5 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的概念
(1)原理技术
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2)操作
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3)结果
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1、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
2、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启示:使我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神话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2)对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前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生态工程是途径之一,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存在问题: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导,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等。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知识结构图
柴油发电机组 a1pM11ELOTCQ。

选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三涵盖了现代生物科技的多个重要领域,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等。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又称为 DNA 重组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一)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作用: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特点:具有特异性,即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 DNA 分子。

2、 DNA 连接酶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末端的 DNA 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 DNA 分子。

种类:E·coli DNA 连接酶和 T4DNA 连接酶。

3、载体种类:常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具备的条件: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 DNA 片段插入;具有标记基因,便于重组 DNA 的筛选。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目的基因的获取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导入植物细胞: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等。

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

导入微生物细胞: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 DNA 是否插入目的基因,常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 mRNA,常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的鉴定:如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等。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背诵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背诵

生物选修三专题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又叫做DNA重组技术的原因: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

1944年,艾弗里等人通过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①: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DNA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

尼伦伯格和马太破译氨基酸的遗传密码。

霍拉纳用试验证实了尼伦伯格提出的遗传密码的存在。

这些成果使人们认识到:①:自然界中从微生物到人类共用一套遗传密码;②:为基因的分离和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罗思和赫林斯基发现细菌拟核DNA之外的质粒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在细菌细胞间转移,这一发现为基因转移找到了一种运载工具。

阿尔伯、内森斯、史密斯在细菌中发现了第一个限制性核算内切酶后,相继发现了多种限制酶和连接酶,以及逆转录酶,这些发现为DNA的切割、连接以及功能基因的获得创造了条件。

桑格发明氨基酸序列分析技术。

专题5: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

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

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生态系统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②:物种多样性原理:一般而言,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③: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④:整体性原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⑤: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i):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ii):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这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交换和流通,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
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相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促进物质被分层多级利用的生产工艺系统。

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设计所依据的是生态学和工程学原理
1、生态学原理
(1)物种共生原理:自然界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离开其他生物而单独生存和繁衍,存在着共生、竞争等关系,这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反馈机制。

(2)生态位原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占有一定的生态位,依据此原理,可构建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种群的稳定而高效的生态系统。

(3)食物链原理:食物链/食物网是实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基础,物种间的食物关系是生态工程设计的重要因素。

(4)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陷越高,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如“三北防护林”虫害、珊瑚礁区的生机)
2、工程学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利用收集到的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转变为有机肥料,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N、P、K等元素的循环利用。

(2)协调与平衡原理:要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太湖等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葫芦和藻类疯长现象;西北衰败的杨树和繁茂的当地树种间的大反差。

(3)整体性原理:生态工程建设,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等系统的影响力。

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三、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
1.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是技术设计.
2.生态工程设计的方法及实例
(1)食物链(网)的“相接”,如稻田养鱼农业生态工程。

(2)食物链(网)的“加环”,如玉米芯的充分利用。

3.生态工程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有利于人和自然两方面,突出低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征。

二、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
1.治污生态工程
(1)内容:主要涉及固体、液体、有机废物的处理,生态肥料的研制与试用,湖区污染的生态治理,塑料的再生利用。

(2)实例——“人工湿地”生态工程:
(1)湿地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

(2)“人工湿地”的净化作用是通过湿地环境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综合效应实现的,由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来完成。

(3)水生植物可吸收、转化污水中的N、P等物质,还能促进细菌等微生物对污水的处理和净化。

【拓展】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2.生态恢复工程
(1)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恢复植被.
(2)实例
a.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
在矿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中,植被要注意选择生长快和抗逆性强的树种,优先选择负担树种,尽量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和先锋树种,注意树种的多功能效益。

b.西部的生态治理
水土流失是西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

3.生态农业工程
生态农业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为主导思想,促进物质在系统内循环和重
复使用,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